七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简单的轴对称性图形》 (5)_北师大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七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简单的轴对称性图形》 (5)_北师大版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一.教材阐说1.教材地位本节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第3节内容,其中第3节分为3个课时来学习,分别是等腰三角形、线段、角的轴对称性及其性质。我所设计的是第1课时等腰三角形的学习内容。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轴对称现象不陌生了,在本章前面两节课中,认识了轴对称的现象,加强了对图形的理解和认识,初步探索并了解了概念,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本节主要认识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由于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是最直观、最易于被认识的轴对称图形,所以,教科书安排认识轴对称图形先从等腰三角形开始。 2.教学目标a.经历探索简单图形的轴对称性的过程,进一步理解轴对称的性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b.探索并了解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及其相关性质。c.能灵活运用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3.教学重点a.等腰三角形的概念、特征。b.等边三角形的概念、特征。4.教学难点a.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 二.教法学法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采用以实验发现法为主,直观演示法为辅。教学中,精心设计了一个又一个带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诱导学生思考、操作,教师适时地演示,并用电教媒体化静为动,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逐步推导归纳得出结论,使学生始终处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积极状态,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本节课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知识回顾等腰三角形的概念: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边叫做等腰三角形的腰,第三边叫做底边。腰与底边的夹角叫做底角。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 第二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等腰三角形是生活中常见的图形。等腰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它除具有一般三角形的性质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性质吗?拿出你的等腰三角形纸片,把纸片折折看,你能发现什么现象吗? 思考:(1)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请找出它的对称轴。(2)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吗?(3)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吗?底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呢?(4)沿对称轴对折,你能发现等腰三角形的哪些特征?说说你的理由。活动目的:探索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及其有关性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先动手折一折等腰三角形纸片,自己发现有哪些结论。然后小组成员一起通过操作验证自己的结论,并由此归纳现象,探索等腰三角形的有关特征。 等腰三角形的特征:1).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重合(也称“三线合一”),它们所在的直线都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3).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第四环节知识延伸活动内容:1.等边三角形的有关概念有几条对称轴?2.你能发现等边三角形的哪些特征?归纳:1.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2.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相等,并且每个内角都等于60度。3.等边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是等边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也是三条中线和三条高所在的直线。活动目的: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操作和思考分析等边三角性的轴对称性,并尽可能多的探索它的特征。 第五环节知识逆用活动内容:你有哪些方法可以得到一个等腰三角形?与同伴交流。活动目的: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在认识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的同事,也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可以用折纸的办法,也可以用画图。总之,需要利用轴对称的方法进行设计,利用定义验证。 第六环节练习与提高知识点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如图,ΔABC中,AB=AC,∠B=70°,则∠A的度数是()A.40°B.50°C.55°D.70°2.在等腰三角形△ABC中,有一个角为50°,那么另外两个角分别是多少?ABC 3.如图,在正三角形ABC中,AD垂直BC于点D,则∠BAD=()。中档题:1.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6cm,周长为14cm,那么另外两边的长分别为(     )。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比底边长多2cm,并且它的周长为16cm,求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各边长。 第七环节:课堂小结师生互相交流总结本节所学,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在习题中出现的解题方法。活动目的:鼓励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学习,谈自己的收获与感想(学生畅所欲言,教师给予鼓励)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