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3-31 发布 |
- 37.5 KB |
- 2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3植树的牧羊人作业课件新人教版
13 植树的牧羊人 tānkǎoxiào隙饿消想像想象活力,生命力 2.阅读下面文字,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树林留住了雨水和雪水,(干渴 干燥 干涸)已久的地里又冒出了泉水。人们挖了水渠,农场边上,枫树林里,流淌着(源源不断 络绎不绝 不绝如缕)的泉水,浇灌着长在周围的(鲜艳 鲜亮 鲜嫩)薄荷。那些(废弃 抛弃 作废)的村子一点点重建起来。从地价昂贵的城市搬到这里安家的人带来了青春和活力,还有(探索 憧憬 探讨)新生活的勇气。一路上,我碰到许多健康的男男女女,孩子们的笑声又开始在热闹的乡村聚会上(飘扬 飘荡 飘忽)。干涸源源不断废弃探索飘荡鲜嫩 3.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1)我想,那一万棵橡树应该已经长成一大片树林了吧!()(2)他停了下来,用铁棍在地上戳了一个坑。他轻轻地往坑里放一颗橡子,再仔细盖上泥土。()心理描写动作描写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读了《植树的牧羊人》,难道我们没有不为这位老人的精神所感动?B.他添置了大约一百个左右的蜂箱,改养蜜蜂了。C.这个孤独的牧羊人创造了生命的奇迹。D.老师希望本次汉字书写比赛能激发同学们汉字书写的水平。C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自然界有其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人的行为只有顺应自然规律,才能做到“无为而无不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局只能是两败俱伤。我们为什么不能“道法自然”,与自然友好相处呢?C ①就必然会给人类自身带来毁灭性的灾难②反之,人类若违反自然规律,恣意妄为③人类如果企图征服自然④我们常说“人类征服自然”⑤人的生命又是何其脆弱⑥其实,人的力量与自然相比是何其渺小A.②⑤③①④⑥B.④⑥③⑤①②C.②①④⑥⑤③D.④③①⑤⑥② (一)阅读“这样过了一年……他做到了只有上天才能做到的事”,完成下面各题。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我”再见牧羊人时的所见所闻和最后一次见到牧羊人时的所见所感。7.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你对“我才明白,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天一样创造”这句话的理解。选文提到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由人挑起的,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是还有像这位默默植树的牧羊人一样的人,像上天一样在改变世界,为世界为人类创造美好的生活。 8.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白桦树”比作“笔直站立的少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白桦树的鲜嫩、挺拔。9.选文最后一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运用了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作者直抒胸臆,直接赞美了牧羊人的毅力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表达了自己的敬佩之情;在内容上突出了本文的中心,在结构上同开头段照应,使得结构严谨。 (二)种树老人种树老人死了,死后没有一副棺材。种树老人什么东西都没留下,只留下了一片树林。种树老人一辈子什么都不会做,只会种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种树为了娶媳妇,但没有娶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种树,只是为了种树。种树老人长的很丑,很矮,一辈子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临死的时候,对远方来的侄子说:死了,就在沙丘刨个坑,把我葬在树林里,千万不要用什么棺材。侄子照他的话做了,做完就走了。 老人前20年种的树,公社化毁了;中间20年种的树,承包制的时候砍了;最后20年,老人没要一分地,就要了村东的那片900亩的大沙丘,在上面搭了个土棚子,喂养了一条小黄狗,就开始种树了。老人从不种娇贵的树,只种杨、柳、榆、枣等北方平凡易活的树。种那种插个枝就能长大,戳个桩就会发芽,对大自然要求极少的树。老人对树像对自己的孩子,从不舍得毁坏,哪怕自己住的棚子没一根檩条,哪怕自己吃不上饭,生不起火,也没有毁过一棵树。老人对自己的树又有一种天生的灵性,仿佛那就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哪怕有一点惊动,老人都能快速地赶过去,用自己的手,自己的斧子,自己的大黄狗,把树保护起来。 十年过去了,村里的人都盖上了新房,用起了拖拉机。只有老人仍住在自己的土棚子里,带着黄狗转来转去,修树剪树,看调皮的松鼠,快乐的喜鹊,爱叫的乌鸦……村里人都说老人是个傻子,只有老黄狗知道不是;村里人都说老人是个疯子,只有小鸟知道不是。直到有一天,县林业局的老韩来了,出神地看着碗口粗的树说:这些树至少值百十万呢。人们都说老人最精明了,于是光秃秃的村子里也开始有人种树了。 老人的树成材了,人们说老人要盖起最漂亮的小楼,要买汽车,要娶东村50多岁的寡妇了……但老人依然住在草棚子里,领着走不动的老黄狗转来转去,直到,直到老人死去。来年春天,老人坟上长了一棵树,矮小但很粗壮,人们都说:那是种树老人。老人种了一辈子树,把自己也种进了树里。 10.本文的主旨在于赞扬种树老人,但又说他“长得很丑,很矮,一辈子没有结婚”,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以老人的矮、丑,反衬老人的高尚品质。11.“老人对树像对自己的孩子”,文中什么地方能表现这一点?从第七段中“从不舍得毁坏”“用自己的手,自己的斧子,自己的大黄狗,把树保护起来”可以看出老人对树从不毁坏并尽力保护。 12.文章开头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对比。突出老人对树无私、热爱和老人的奉献精神。13.人们说坟上长出的那棵树“是种树老人”,这句话有何寓意?种树老人走了,但留给人们的那种精神不会消失。 14.“老人种了一辈子树,把自己也种进了树里。”这句话表现了什么?有什么作用?形象地表现了种树老人将自己的生命完全彻底地献给植树事业的奉献精神。这句话是全文的结尾,升华了文章的中心,表达了作者对老人的赞美。 15.2020年植树节来临之际,某校七年级(1)班以“播种绿色”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问题。(1)作为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写一则宣传标语。播撒一片绿色让世界更美,爱惜万千树木让你我同行。 (2)右图是“中国植树节”的徽标(除文字、数字外,线条、块画均为绿色),请你说说它的含义。①树形,表示全民义务植树3至5棵,人人动手,绿化祖国大地。②“中国植树节”和“3.12”,表示改造自然,造福人类,年年植树,坚韧不拔的决心。③五棵树意为“森林”,由此引申连接着外圈,象征着绿化祖国,实现以森林为主体的自然生态体系的良性循环。 (3)阅读下面一位同学搜集的资料,为“大漠深处的植树人”苏和写一段赞美词。多年前的额济纳水秀草青,正如多年前的苏和年轻俊秀,看着家乡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工作岗位上的苏和为守护家园而奔走,一心只想把家乡变回那个天蓝云白,草绿水清的过去;退休后的苏和与爱人在茫茫的沙漠之中植树治沙。风沙逼走了来此植树的日本人和工人,但没逼走苏和治沙的信心,纵使饭中裹沙,但苏和的根毅然地深扎于家乡的流沙之中,立誓为家乡撑起遮风挡沙的绿伞。如今,苏和已成功抢救天然梭梭林3500多亩,人工种植梭梭9万多棵,在漫漫沙海中造出一片绿洲…… 您,为了挽回家乡的天蓝云白,草绿水清,年轻时,为守护家园而奔走;退休后,用实际行动征战浩瀚的沙漠,为家乡撑起遮风挡沙的绿伞。您的意志感天动地,您的精神永世流传。您就是大漠深处的植树人——苏和。 16.【写作借鉴】课文《植树的牧羊人》所讲述的故事是通过第一人称——“我”传达给读者的,文中所写的都是“我”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这就使读者产生一种亲切真实的感觉。【片段仿写】请你也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来写一个小片段。(200字左右)一日,我闲得无聊,在大街上溜达,忽然听见一阵甜美的歌声,我循声而去,原来是一位长相俊俏的盲人姐姐在卖唱。她的歌声空灵,表情自如。待她歇息时,我上前好奇地问道:“姐姐,你的眼睛看不见,但为何歌声如此动人?”她说:“因为我感受得到阳光啊,虽然我的眼睛看不见,但是我能感受到有阳光与我做伴,所以我每天都很快乐。”一位盲人,没有为她的不幸而悲哀,而是乐观地面对生活,这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啊!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