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教学工作计划及教学进度表大全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最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教学工作计划及教学进度表大全

最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教学工作计划及教学进度表大全1、《同底数幂的乘法》导学案1、经历探索同底数幂乘法运算性质的过程,了解正整数指数幂的意义。2、了解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性质,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一、学习过程(一)自学导航1、的意义是表示       相乘,我们把这种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叫做底数,     叫做指数。阅读课本p16页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2、试一试:(1)×=(×)×(××)=(2)×==(3)==想一想:1、等于什么(m,n都是正整数)?为什么?2、观察上述算式计算前后底数和指数各有什么关系?你发现了什么?概括:符号语言:。文字语言:。计算:(1)×(2)(3)(二)合作攻关判断下列计算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1)=(2)+= (3)=2(4)=(5)+=(三)达标训练1、计算:(1)×    (2)     (3) 1、填空:(   )=       (   )=(    )=2、计算:(1)          (2)+ (3)(x+y)(x+y)4、灵活运用:(1)=27,则x=      。(2)9×27=,则x=      。(3)3×9×27=,则x=      。(一)总结提升1、怎样进行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2、练习:(1)×27           (2)若=3,=5,则=         。 能力检测1.下列四个算式:①a6·a6=2a6;②m3+m2=m5;③x2·x·x8=x10;④y2+y2=y4.其中计算正确的有()A.0个B.1个C.2个D.3个2.m16可以写成()A.m8+m8B.m8·m8C.m2·m8D.m4·m43.下列计算中,错误的是()A.5a3-a3=4a3B.2m·3n=6m+nC.(a-b)3·(b-a)2=(a-b)5D.-a2·(-a)3=a54.若xm=3,xn=5,则xm+n的值为()A.8B.15C.53D.35 5.如果a2m-1·am+2=a7,则m的值是()A.2B.3C.4D.56.同底数幂相乘,底数_________,指数_________.7.计算:-22×(-2)2=_______.8.计算:am·an·ap=________;(-x)(-x2)(-x3)(-x4)=_________.9.3n-4·(-3)3·35-n=__________.2、《幂的乘方》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经历探索幂的乘方的运算性质的过程,了解正整指数幂的意义。2、了解幂的乘方的运算性质,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二、学习过程(一)自学导航1、什么叫做乘方?2、怎样进行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根据乘方的意义及同底数幂的乘法填空:(1)==2(2)==3(3)==想一想:=(m,n为正整数),为什么?概括:符号语言:。文字语言:幂的乘方,底数指数     。计算:(1)        (2)(二)合作攻关1、判断下列计算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1)=(2)=(3)=9 2、计算:(1)(2)(3)(4)3、能力提升:(1)       (2)    。(3)如果,那么a,b,c的关系是       。(三)达标训练1、计算:(1)  (2)  (3)              (4)(5)  2、选择题:(1)下列计算正确的有(    )A、      B、  C、    D、 (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x3)3=x3·x3B.(x2)6=(x4)4C.(x3)4=(x2)6D.(x4)8=(x6)2(3)下列计算错误的是().A.(a5)5=a25;B.(x4)m=(x2m)2;C.x2m=(-xm)2;D.a2m=(-a2)m(4)若(   )A、9   B、6  C、27   D、18(四)总结提升1、怎样进行幂的乘方运算?2、(1)x3·(xn)5=x13,则n=_______.(2)已知am=3,an=2,求am+2n的值;(3)已知a2n+1=5,求a6n+3的值. 3、《积的乘方》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经历探索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的过程,了解正整数指数幂的意义。2、了解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二、学习过程:(一)自学导航:1、复习:(1)×     (2)  (3) (4) (5)阅读课本p18页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2、试一试:并说明每步运算的依据。(1)(2)===(3)===想一想:=,为什么? 概括:符号语言:=(n为正整数)文字语言:积的乘方,等于把,再把。计算:(1)(2)(3)(4)(二)合作攻关:1、判断下列计算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1)(2)2、逆用公式:=,则=。(1)(2)(3)(三)达标训练:1、下列计算是否正确,如有错误请改正。(1)(2)2、计算:(1)(2)(3)(4)3、计算:(1)(2) (四)总结提升1、怎样进行积的乘方运算?2、计算:(1)(2)3、已知:xn=5  yn=3求﹙xy﹚3n的值4、《同底数幂的除法》导学案1、回忆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法则:,(m、n都是正整数)语言描述:二、深入研究,合作创新1、填空:(1)(2)(3)(4) 2、从上面的运算中我们可以猜想出如何进行同底数幂的除法吗?同底数幂相除法则:同底数幂相除,。这一法则用字母表示为:。(a≠0,m、n都是正整数,且m>n)说明:法则使用的前提条件是“同底数幂相除”而且0不能做除数,所以法则中a≠0。3、特殊地:,而∴,()总结成文字为:;说明:如,而无意义。三、巩固新知,活学活用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B.C.D.2、若,则()A.B.C.D.3、填空:=;=;=;==;=;=======;4、若,则_;若,则_5、设,,,,则的大小关系为6、若,则;若,则的取值范围是四、想一想总结: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次方(正整数),等于这个数的次方的倒数;或者等于这个数的倒数的次方。即=;(a ≠0,正整数)练习:==;=;=;=;=;=;==;==;==;五、课堂反馈,强化练习1.已知3m=5,3n=2,求32m-3n+1的值.2.已知,求(1);(2)5、《单项式乘以单项式》导学案 同底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1.叫单项式。叫单项式的系数。3计算:①=   ②=   ③=  ④-3m2·2m4=4.如果将上式中的数字改为字母,即ac5·bc2,这是何种运算?你能算吗?ac5·bc2=(     )×(     )=     5.仿照第2题写出下列式子的结果(1)3a2·2a3=( )×(  )=(2)-3m2·2m4=( )×( )=    (3)x2y3·4x3y2=(  )×(  )=(4)2a2b3·3a3=( )×( )=4.观察第5题的每个小题的式子有什么特点?由此你能得到的结论是: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                                                    新知应用(写出计算过程)①(a2)·(6ab)②4y·(-2xy2)③===④(2x3)·22⑤⑥(-3x2y)·(-2x)2===归纳总结:(1)通过计算,我们发现单项式乘单项式法则实际分为三点:一是先把各因式的__________相乘,作为积的系数;二是把各因式的_____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三是只在一个因式里出现的________,连同它的________作为积的一个因式。(2)单项式相乘的结果仍是.推广:=一.巩固练习1、下列计算不正确的是()A、B、C、D、2、的计算结果为() A、B、C、D、3、下列各式正确的是()A、B、C、D、4、下列运算不正确的是()A、B、C、D、5、计算的结果等于()A、B、C、D、6.;7.;8.;9.)=;10.;11.;11.计算(1)(2)(3)(4) 6、《单项式乘多项式》导学案一.练一练:(1)(2)(3)===二.探究活动1、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的法则:2、2x2-x-1是几次几项式?写出它的项。3、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观察右边的图形:回答下列问题二、大长方形的长为,宽为,面积为。三、三个小长方形的面积分别表示为,,,大长方形的面积=++= (3)根据(1)(2)中的结果中可列等式:(4)这一结论与乘法分配律有什么关系?(5)根据以上探索你认为应如何进行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运算?单项式乘多项式法则:2、例题讲解:(1).计算1.2ab(5ab2+3a2b)       2.3.  4.(2).判断题:(1)3a3·5a3=15a3(  )(2)(  )(3)(  )(4)-x2(2y2-xy)=-2xy2-x3y(  )四.自我测试1.计算:(1)(2);(3)(4)-3x(-y-xyz);   (5)3x2(-y-xy2+x2); (6)2ab(a2b-c);(7)(a+b2+c3)·(-2a);(8)[-(a2)3+(ab)2+3]·(ab3);2.已知有理数a、b、c满足|a―b―3|+(b+1)2+|c-1|=0, 求(-3ab)·(a2c-6b2c)的值.3.已知:2x·(xn+2)=2xn+1-4,求x的值.4.若a3(3an-2am+4ak)=3a9-2a6+4a4,求-3k2(n3mk+2km2)的值.7、<<多项式乘多项式>>导学案一.复习巩固1.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计算:(1)(2)(3)(4)(5)(6)3、计算:(1)(2)二.探究活动1、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如图,计算此长方形的面积有几种方法?如何计算.你从计算中发现了什么? 方法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大胆尝试(1)(2)总结:实际上,上面都进行的是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那么如何进行运算呢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例题讲解例1计算:     例2计算:  (2)三.自我测试1、计算下列各题:(1)(2)(3)(4)(5)(6) (7)(8)(9)2.填空与选择(1)、若则m=_____,n=________(2)、若,则k的值为()(A)a+b(B)-a-b(C)a-b(D)b-a(3)、已知则a=______b=______(4)、若成立,则X为3、已知的结果中不含项和项,求m,n的值.8、《平方差公式》导学案一.探索公式 1、沿直线裁一刀,将不规则的右图重新拼接成一个矩形,并用代数式表示出你新拼图形的面积2、计算下列各式的积(1)、(2)、==(3)、(4)、==观察算式结构,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计算结果后,你又发现了什么规律?①上面四个算式中每个因式都是项.②它们都是两个数的与的.(填“和”“差”“积”)根据大家作出的结果,你能猜想(a+b)(a-b)的结果是多少吗?为了验证大家猜想的结果,我们再计算:(a+b)(a-b)==.得出:。其中a、b表示任意数,也可以表示任意的单项式、多项式,这个公式叫做整式乘法的公式,用语言叙述为。1、判断正误:(1)(4x+3b)(4x-3b)=4x2-3b2;()(2)(4x+3b)(4x-3b)=16x2-9;()2、判断下列式子是否可用平方差公式(1)(-a+b)(a+b)()(2)(-2a+b)(-2a-b)()(3)(-a+b)(a-b)()(4)(a+b)(a-c)()3、参照平方差公式“(a+b)(a-b)=a2-b2”填空(1)(t+s)(t-s)=(2)(3m+2n)(3m-2n)=(3)(1+n)(1-n)=(4)(10+5)(10-5)=二、自主探究 例1: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1)(2)(3)例2:计算(1)(2)达标练习1、下列各式计算的对不对?如果不对,应怎样改正?(1)(x+2)(x-2)=x2-2(2)(-3a-2)(3a-2)=9a2-4(3)(x+5)(3x-5)=3x2-25(4)(2ab-c)(c+2ab)=4a2b2-c22、用平方差公式计算:1)(3x+2)(3x-2)2)(b+2a)(2a-b)3)(-x+2y)(-x-2y)4)(-m+n)(m+n)5)(-0.3x+y)(y+0.3x)6)(-a-b)(a-b)3、利用简便方法计算:(1)102×98(2)20012-19992(1)(x+y)(x2+y2)(x4+y4)(x-y)(2)(a+2b+c)(a+2b-c)(3)(+5)2-(-5)2探索:1002-992+982-972+962-952+……+22-12的值。 9、《完全平方公式》导学案一、探索公式问题1.利用多项式乘多项式法则,计算下列各式,你又能发现什么规律?(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2.上述六个算式有什么特点?结果又有什么特点?问题3.尝试用你在问题3中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和的结果.即:==问题4:问题3中得的等式中,等号左边是,等号的右边:,把这个公式叫做(乘法的)完全平方公式问题5.得到结论:(1)用文字叙述:(3)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特征:问题6:请思考如何用图15.2-2和图15.2-3中的面积说明完全平方公式吗?问题8.找出完全平方公式与平方差公式结构上的差异 二、例题分析例1: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并改正过来.(1)(a+b)2=a2+b2;()(2)(a-b)2=a2-b2;()(3)(a+b)2=(-a-b)2;()(4)(a-b)2=(b-a)2.()例2.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1)(2)(3)(x+6)2(4)(-2x+3y)(2x-3y)例3.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5)(6)三、达标训练1、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1)(2x-3)2(2)(x+6y)2(3)(-x+2y)2(4)(-x-y)2(5)(-2x+5)2(6)(x-y)22.先化简,再求值:3.已知x+y=8,xy=12,求x2+y2的值4.已知,求和的值 10、《单项式除以单项式》导学案一、复习回顾,巩固旧知1.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的法则:2.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二、创设情境,总结法则问题1:木星的质量约是1.90×1024吨.地球的质量约是5.08×1021吨.你知道木星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多少倍吗?问题2:(1)回顾计算的过程,说说你计算的根据是什么?(2)仿照(1)的计算方法,计算下列各式:分析:就是的意思,解:分析:就是的意思 解:分析:就是的意思解:(3)讨论(2)中的三个式子是什么样的运算.答问题3同学们你能根据上面的计算,尝试总结一下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吗?(提示:从系数、相同字母、只在被除式中出现的字母三个方面总结)得到结论: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三、例题分析例1.(1)28x4y2÷7x3y(2)-5a5b3c÷15a4b(3)(2x2y)3·(-7xy2)÷14x4y3(4)5(2a+b)4÷(2a+b)2达标训练1.计算:(1)(2)(3)(4)2.把图中左边括号里的每一个式子分别除以,然后把商式写在右边括号里. 课后练习1.(1)(2)(3)(4)11、《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导学案一、课前预习1、单项式除以单项式法则是什么?2、计算:(1)(2)(3)(4)8m2n2÷2m2n=(5)10a4b3c2÷(-5a3b)=(6)(-2x2y)2÷(4xy2)=二、自主探究 请同学们解决下面的问题:(1);(2);(3);通过计算、讨论、归纳,得出多项式除单项式的法则多项式除单项式的法则: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再把。用式子表示运算法则想一想如果式子中的“+”换成“-”,计算仍成立吗?三、例题分析1、计算:(1)(2)(3)(4)(5(6)2、练一练(1)(2)(3)(4)(5) 三、能力拓展1、计算:(1)(2)[(x+y)(x-y)-(x-y)2]÷2y(3)(8a2-4ab)÷(-4a)(4)(5)(6)2.12《因式分解(1)》问题一:1.回忆:运用前两节所学的知识填空:(1)2(x+3)=___________________; (2)x2(3+x)=_________________;(3)m(a+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探索:你会做下面的填空吗?(1)2x+6=()();(2)3x2+x3=()();(3)ma+mb+mc=()2.3.归纳:“回忆”的是已熟悉的运算,而要“探索”的问题,其过程正好与“回忆”,它是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整式的乘积形式,这就是因式分解(也叫分解因式).4.反思:①分解因式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_,结果是____________的形式.②分解后每个因式的次数要(填“高”或“低”)于原来多项式的次数.问题二:1.公因式的概念.⑴一块场地由三个矩形组成,这些矩形的长分别为a,b,c,宽都是m,用两个不同的代数式表示这块场地的面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填空:①多项式有项,每项都含有,是这个多项式的公因式.②3x2+x3有项,每项都含有,是这个多项式的公因式.③ma+mb+mc有项,每项都含有,是这个多项式的公因式.※多项式各项都含有的,叫做这个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2.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含有公因式,那么就可以,从而将多项式化成两个的乘积的形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如:ma+mb+mc=m(a+b+c)3.辨一辨:下列各式从左到右的变形,哪是因式分解?(1)4a(a+2b)=4a2+8ab;(2)6ax-3ax2=3ax(2-x);(3)a2-4=(a+2)(a-2);(4)x2-3x+2=x(x-3)+2.(5)36(6)4. 试一试: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1)3x+6=3()(2)7x2-21x=7x()(3)24x3+12x2-28x=4x()(4)-8a3b2+12ab3c-ab=-ab()5.公因式的构成:①系数:各项系数的最大公约数;②字母:各项都含有的相同字母;③指数:相同字母的最低次幂.6.方法技巧: (1)、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的一般步骤:a、确定公因式b、把公因式提到括号外面后,用原多项式除以公因式所得商作为另一个因式.(2)、为了检验分解因式的结果是否正确,可以用整式乘法运算来检验.问题三:1.把下列多项式分解因式:(1)-5a2+25a   (2)3a2-9ab分析(1):由公因式的确定方法,我们可以这样确定公因式:①定系数:系数-5和25的最大公约数为5,故公因式的系数为(   )②定字母:两项中的相同字母是(  ),故公因式的字母取(  );③定指数:相同字母a的最低指数为( ),故a的指数取为(  ); 所以,-5a2+25a 的公因式为:(   )2.练一练: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1)ma+mb(2)5y3-20y2(3)a2x2y-axy2(4)-4kx-8ky(5)-4x+2x2(6)-8m2n-2mn(7)a2b-2ab2+ab(8)3x3–3x2–9x(9)-20x2y2-15xy2+25y3(10)a(a+1)+2(a+1)(11)(2a+b)(2a-3b)-3a(2a+b)达标检测,体验成功(时间20分钟,满分100分)1.判断下列运算是否为因式分解:(每小题10分,共30分)(1)m(a+b+c)=ma+mb+mc. ()(2)a2-b2=(a+b)(a-b)()(3)a2-b2+1=(a+b)(a-b)+1 ()④()2.①3a+3b的公因式是:  ②-24m2x+16n2x公因式是: ③2x(a+b)+3y(a+b)的公因式是:④4ab-2a2b2的公因式是: (2)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①12a2b+4ab=②-3a3b2+15a2b3=③15x3y2+5x2y-20x2y3=④-4a3b2-6a2b+2ab=⑤4a4b-8a2b2+16ab4=⑥a(x-y)-b(x-y)= 3.若分解因式,则m的值为.4.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⑴8m2n+2mn⑵12xyz-9xy2⑶2a(y-z)-3b(z-y)5.利用因式分解计算:21×3.14+62×3.14+17×3.146.已知a+b=5,ab=3,求a2b+ab2的值.13《因式分解(2)》1.因式分解概念:把一个多项式化成的的形式,这就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也可称为将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它与互为逆运算.2.判断下列各变形,属于整式乘法还是因式分解:(1)x2-9=(x+3)(x-3)()⑵(x+1)(x-1)=x2-1()3.(1)(a+b)(a-b)=________;(2)(a+b)2=_____.(3)(a-b)2=__________.4.探索:你会做下面的填空吗?(1)a2-b2=()();(2)a2+2ab+b2=()2.(3)a2-2ab+b2=()2.5.归纳:公式1:a2-b2==(a+b)(a-b)平方差公式公式2:a2±2ab+b2=(a±b)2完全平方公式.6.试一试:用公式法分解因式:(1)m2-16=;(2)y2-6y+9= 问题二:1、基础知识探究⑴观察a-2b2=(a+b)(a-b)左右两边具有哪些结构特征?如果要分解的多项式含有公因式应如何处理?⑵观察a2±2ab+b2=(a±b)2左右两边具有哪些结构特征?2、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因式分解.(1)25x2-16y2=(2)-z2+(x-y)2=(3)9(m+n)2-(m-n)2=(4)3x3-12xy=(5)x2+4xy+4y2=(6)3ax2+6axy+3ay2=(7)(m+n)2-6(m+n)+9=1.直接用公式:当所给的多项式是平方差或完全平方式时,可以直接利用公式法分解因式.(1)x2-9;(2)9x2+6x+1.2.提公因式后用公式:当所给的多项式中有公因式时,一般要先提公因式,然后再看是否能利用公式法.(1)x5y3-x3y5;(2)4x3y+4x2y2+xy3.3.系数变换后用公式:当所给的多项式不能直接利用公式法分解因式,往往需要调整系数,转换为符合公式的形式,然后再利用公式法分解.(1)4x2-25y2;(2)4x2-12xy2+9y4.4.指数变换后用公式:通过指数的变换将多项式转换为平方差或完全平方式的形式,然后利公式法分解因式,应注意分解到每个因式都不能再分解为止.(1)x4-81y4;(2)16x4-72x2y2+81y4.5.重新排列后用公式:当所给的多项式不能直接看出是否可用公式法分解时,可以将所给多项式交换位置,重新排列,然后再利用公式.(1)-x2+(2x-3)2;(2)(x+y)2+4-4(x+y).6.整理后用公式:当所给的多项式不能直接利用公式法分解时,可以先将其中的项去括号整理,然后再利用公式法分解.分解因式:(x-y)2-4(x-y-1).7.连续用公式:当一次利用公式分解后,还能利用公式再继续分解时,则需要用公式法再进行分解,到每个因式都不能再分解为止.分解因式:(x2+4)2-16x2.达标检测,体验成功(时间20分钟)一、判断题: 1.(a2-b2)(a2+b2)=a4-b4()2.a2-ab+b2=(b-a)2()3.4a3+6a2+8a=2a(2a2+3a+4a)()4.分解因式a3-2a2+a-1=a(a-1)2-1()5.分解因式(x-y)2-2(x-y)+1=(x-1)2()二、填空题:6.若n为整数,则(2n+1)2-(2n-1)2一定能被________整除.7.因式分解-x3y2-x2y2-xy=_______8.因式分解(x-2)2-(2-x)3=_______9.因式分解(x+y)2-81=_______10.因式分解1-6ab3+9a2b6=_______11.当m______时,a2-12a-m可以写成两数和的平方.12.若4a2-ka+9是两数和的平方,则k=_______.13.利用因式分解计算:1998×6.55+425×19.98-0.1998×8000=________.三、选择题:14.下列各式从左边到右边的因式分解中,正确的是( )A.x2+y2-2xy=(x+y)2-2xyB.(m-n)(a-b)2-(m+n)(b-a)2=-2n(a-b)2C.ab(a-b-c)=a2b-ab2-abcD.am+am+1=am+1(a+1)15.把a2(x-3)+a(3-x)分解因式,结果是()A.(x-3)(a+a)B.a(x-3)(a+1)C.a(x-3)(a-1)D.a2(3-x)(1-a)16.若x2+mx+4能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的积,则m为( )A.±1B.±5C.±2D.±4四、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17.2x4-32y418.(a-b)+2m(a-b)-m2(b-a)19.ab2(x-y)-ab(y-x)20.125a2(b-1)-100a(1-b)21.m4+2m2n+4n222.-a4+2a2b2-b423.(x+y)2-4z224.25(3x-y)2-36(3x+y)2 13 <<整式的乘除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x2+x2=x4B.(a-1)2=a2-1C.3x+2y=5xyD.a2.a3=a52.下列由左到右的变形中,不属于因式分解的是( )A.x(x-2)+1=(x-1)2B.a2b+ab3=ab(a+b2)C.x2+2xy+1=x(x+2y)+1D.a2b2-1=(ab+1)(ab-1)3.用乘法公式计算正确的是()A.(2x-1)2=4x2-2x+1B.(y-2x)2=4x2-4xy+y2C.(a+3b)2=a2+3ab+9b2D.(x+2y)2=x2+4xy+2y24.已知a+b=5,ab=-2,那么a2+b2=()A.25B.29C.33D.不确定5.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x2·x3=x6B.x2+x2=2x4C.(-2x)2=-4x2D.(-2x2)(-3x3)=6x56.若am=3,an=5,则am+n=()A.8B.15C.45D.757.如果(ax-b)(x+2)=x2-4那么()A.a=1,b=2B.a=-1,b=-2C.a=1,b=-2D.a=-1,b=28、下列各式不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A.(y-x)(x+y)B.(2x-y)(-y-2x)C.(x-3y)(-3y+x)D.(4x-5y)(5y+4x)9.若b为常数,要使16x2+bx+1成为完全平方式,那么b的值是()A.4B.8C.±4D.±810.下列计算结果为x2y3的式子是()A.(x3y4)÷(xy)B.(x3y2)·(xy2)C.x2y3+xyD.(-x3y3)2÷(x2y2)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1分)11.(10a3-3a2b+2a)÷a=__________12.(x+2)(x-3)=_____________13.如果xny4与2xym相乘的结果是2x5y7,那么m=______n=_______ 14.anbn+1·(abn)3________________15.x2++49=(x+)216.若(x+a)(2x+7)的积中不含有x的一次项,则a的值是________17.有三个连续自然数,中间一个是x,则它们的积是___________三、解答题(共69分)19.计算:(每小题5分,共20分)(1)(-x2+3y)(-2xy)(2)[5xy2(x2-3xy)+(3x2y2)3]÷(5xy)2(3)(2m+1)(2m-1)-m·(3m-2)(4)10002-998×1002(简便运算)20.请把下列多项式分解因(每小题为5分,共15分)(1)ab2-2ab+a(2)a2-2(3)x2-9+8x21.先化简,再求值.(7分)(1)y(x+y)+(x+y)(x-y)–x2,其中x=-2,y=122.(7分)实数a、b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23.(10分)如图,某市有一块长为(3a+b)米,宽为(2a+b)米的长方形地块,规划部门计划将阴影部分进行绿化,中间将修建一座雕像,则绿化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并求出当a=3,b=2时的绿化面积.24.(10分)2002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会标图案如图所示.(1)它可以看作由四个边长为a、b、c的直角三角形拼成,请从面积关系出发,写出一个a、b、c的等式.(要有过程) (2)请用四个边长为a、b、c的直角三角形拼出另一个图形验证(1)中所写的等式,并写出验证过程七年级第二学期课程纲要课程名称:七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课程类型:必修课教学材料: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授课时间:65—70课时授课教师:授课对象:七年级全体学生一、课程目标:1、教育目的:获得数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2、教育目标:初步具有解决简单数学问题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理解数学和生活密不可分的意义,提高应用数学服务生活的意识。3、课程目标:初步形成数学的基本思想和科学态度,为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要的基础。二、教学目标:1、数与代数(1)能够进行幂的运算及简单的整式乘除运算。(2)会推导乘法公式,了解公式的几何背景,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3)感受生活中存在的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4)能读懂以不同方式呈现的变量之间的关系,并能用适当的方式表示实际情境中变量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简单的预测2、图形与几何(1)经历观察、操作(包括测量、画、折等)、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初步学习有条理表达.(2)在具体情景中了解补角、余角、对顶角,知道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对顶角相等.(3)经历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以及平行线特征的过程,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以及平行线的特征.(4)会用三角尺和直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会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会写已知、求作和作法.(5)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有关概念,了解三边之间的关系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了解图形的全等,能利用全等图形进行简单的图案设计。(6)探索并了解基本图形(线段、角、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及其相关性质。(7)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经过轴对称后的图形;探索简单图形之间的轴对称关系,能指出对称轴。(8)欣赏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能利用轴对称进行一些图案设计,体验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丰富的文化价值。3、统计与概率(1)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了解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体会概率是描述不确定现象的数学模型。 (3)能对两类事件(古典概型和几何概型)发生的概率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设计符合要求的简单概率模型。4、综合与实践(1)综合实际情境,经历设计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案,并加以实施的过程,体验建立模型,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尝试发现和提出问题。(2)通过对有关问题的探讨,了解所学过的知识(包括其他学科知识)之间的关联,进一步理解有关知识,发展应用意识和能力。三、课程内容及课时安排根据《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采用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的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其课程内容及课时安排如下:第一章:整式的运算整式是代数的基础性概念,代数式的运算(包括整式运算)属于代数的基本功,是解决问题和进行推理的需要,也构成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探索整式运算的运算法则,理解整式运算的算理,推导乘法公式。1.同底数幂的乘法1课时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2课时3.同底数幂的除法2课时4.整式的乘法3课时5.平方差公式2课时6.完全平方公式2课时7.整式的除法2课时回顾与思考2课时单元测试2课时第二章:平行线与相交线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即所谓的“三线八角”问题和对平行线的讨论是平面几何中重要的议题,也是基础性的内容。学生通过探索和简单的推理熟悉相关的性质与判定等几何事实,成为这册教材“公理化”的经验背景。这章的最后设置了“用尺规作线段和角”一节,是理解和运用相关几何知识的极好机会,只要求按步骤作图并保留作图的痕迹,暂时只要求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作法。1.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2课时2.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2课时3.平行线的性质2课时4.用尺规作角1课时回顾与思考1课时单元测试2课时第三章:三角形学习三角形的相关性质,并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为后来几何图形的学习打下基础。通过充分的实践和探索的空间,发现一些与三角形有关的结论,并应用它解决实际问题,建立推理意识,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推理过程。能利用三角形的性质与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三角形的分类进行简单的说理。1.认识三角形4课时2.图形的全等1课时3.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3课时4.用尺规作三角形1课时5.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1课时回顾与思考2课时单元测试2课时 第四章:变量之间的关系把变量之间的关系列为单独一章,这是在学习了代数式求值和探索规律等地方渗透了变化的思想基础上引入的,为进一步学习函数概念进行铺垫,在具体情景中从表格关系式、图像中获取信息找出自变量、因变量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和思考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正确把对变量之间关系进行分析和对变化趋势进行预测。1.用表格表示的变量间关系1课时2.用关系式表示的变量间关系1课时3.用图像表示的变量间关系2课时回顾与思考1课时单元测试2课时第五章:生活中的轴对称通过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和讨论,对轴对称图形来探索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轴对称可以看成反射变换,也是一种几何变换。事实上,平移和旋转可以经过两次反射变换得到,因此它更基本。研究轴对称及轴对称的基本性质。从具体的现实情境中抽象出轴对称的过程。1.轴对称现象1课时2.探索轴对称的性质1课时3.简单的轴对称图形3课时4.利用轴对称进行设计1课时回顾与思考1课时单元测试2课时第六章:概率初步在七年级上册感受了可能性有大有小的基础上,进一步刻画可能性的大小,因而十分自然地给出了概率的概念,当然概率模型仅仅定位于简单的“古典概型”和可化为“古典概型”的“几何概型”(“停留在黑砖上的概率”)。理解概率的意义,并会计算一些事件发生的概率,理解现实世界中不确定现象的特点,树立一定的随机观念学习一些简单的概率问题,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1.感受可能性1课时2.频率的稳定性2课时3.等可能事件的概率4课时回顾与思考1课时单元测试2课时四、课程实施:1、实施方法:(1)在《整式的运算》的教学中,应努力实施分层教学,突出基础性知识的教学,重视知识的产生过程,使学生真正理解算理,并在适当的练习中达到公式法则的熟练运用;有关运算法则的探索过程,教材为探索有关运算法则设置了归纳、类比等活动,教学时要注意直观与“说理”相结合,努力创设现实、有趣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和运用所学内容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2)在《平行线和相交线》、《三角形》部分的教学中,一定要注意,重视创设实际情景,由具体到抽象的实施教学;要把握教学内容的难度,几何证明的意识要慢慢培养,不可一蹴而就;要重视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数学表达能力,能让学生说的尽量让学生自己说。另外,要通过观察、操作(折、拼、画、图案设计)、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尤其是在《生活中的轴对称》一章的教学中,更要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在操作中感受体会,在感受体会之后有所思,有所总结。(3 )在《概率》一章中,一定要让学生在摸球、摸牌、投硬币、投骰子、转转盘等活动中通过操作、观察、计算,体会“在大量重复性试验中,随机事件出现的频率逐渐稳定于事件发生的概率。2、实施形式:(1)收集和分析资料:就是提倡学生通过报刊、书籍、上网查资料等途径收集和分析资料,获取新知识。(2)自主学习:就是提倡让学生通过自己自学课本,解决相关的问题。(3)合作学习:就是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解决自学所不能解决的问题。(4)探究学习:就是教师给学生提供相关的资料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中提出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解决。四、评价建议:1、评价内容(1)课堂过程评价:是否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是否能够准确的理解定义,使用定义、性质、运算法则进行说理或计算,是否能有条理的表述自己的思维过程。(2)作业评价:能否规范、熟练的书写解题过程,是否有优化解题过程的意识,使用简单有效的算法处理问题,是否及时主动地纠错。(3)考试评价:对考查基础知识部分的试题,能否给出较完整的解答,减少非知识性的失分。能否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评价方式(1)将学生的课堂表现与综合素质评定及平时阶段性测验成绩结合起来;按小组评比方式呈现。(2)作业按A,B,C,D等做等级评定,并针对作业中的优点和不足给出适当的评语;C,D等级视为不合格。(3)考试评价采用百分制进行评定,后20%学生视为不合格,所有成绩计入小组评定。对所有不合格的学生组内在课下帮助其过关。七年级第二学期教学计划科目数学教材名称册次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者授课班级每周课时5总课时90作业数量80作业批阅数量80教材内容: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六章,包括七年级下册的第一章《整式的乘除》,第二章《平行线与相交线》,第三章《变量之间的关系》》,第四章《三角形》,第五章《生活中的轴对称》,第六章《概率》。教学目的:1、经历探索整式乘、除运算法则的过程,理解整式乘、除运算的算理,积累经验。2、经历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以及平行线性质的过程,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发展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3、能根据具体问题,用表格和关系式表示某些变量之间的关系,感受变量的思想,发展符号意识。4、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掌握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能应用三角形的全等解决一些实际问题。5、探索并了解基本图形的轴对称性及其相关性质,体会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6、在探究频率与概率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及发展合作意识。 教材重点:1、探索整式运算的运算法则,理解整式运算的算理,推导乘法公式。2、掌握“三线八角”性质及判定。3、能根据具体问题,用表格和关系式表示某些变量之间的关系。4、掌握三角形的性质与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三角形的分类。5、掌握轴对称及轴对称的基本性质。 6、理解概率的意义,并会计算一些事件发生的概率,能设计出符合要求的简单概率模型。 教材难点:1、灵活运用整式运算法则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正确地运用乘法公式。2、能进行简单的说理。 3从具体的现实情境中抽象出轴对称的过程、。4、理解概率的意义,并会计算一些事件发生的概率,理解现实世界中不确定现象的特点,树立一定的随机观念。 教学措施及方法:1、认真做好教学认真工作。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 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4、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七年级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单元章节教材内容课时周次第一章整式的乘除1、同底数幂的乘法5课时1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3、同底数幂的除法5课时24、整式的乘法5、平方差公式5课时36、完全平方公式7、整式的除法5课时4复习课第二章平行线与相交线1、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5课时52、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3、平行线的性质5课时64、用尺规作角回顾与思考第三章1、用表格表示的变量间关系5课时7 变量之间的关系2、用关系式表示变量间的关系3、用图像表示的变量间关系5课时8复习课第四章三角形1、认识三角形5课时9期中复习5课时10期中质量测试、期中质量分析112、图形的全等5课时124、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5、用尺规作三角形5课时136、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复习课5课时14第五章生活中的轴对称1、轴对称现象2、探索轴对称的性质3、简单的轴对称图形5课时154、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复习课第六章概率初步1、感受可能性5课时162、频率的稳定性3、等可能事件的概率5课时17复习课总复习10课时18、19期末测试20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  经过七年级一学期的数学教学,发现班上的学生数学基础较差,个别学生解题作答比较粗心,不能很好的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但通过上学期的学习,有些学生基本掌握了初中数学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对于所学的知识能较好地应用到解题和日常生活中去。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学习的章节:  有《整式的乘除》、《平行线与相交线》、《变量之间的关系》、《三角形》、、《生活中的轴对称》、《概率》。 各章教学内容概述如下:  《整式的乘除》:整式是代数的基础性概念,代数式的运算(包括整式运算)属于代数的基本功,是解决问题和进行推理的需要,也构成进一步学习的基础。重点是探索整式运算的运算法则,理解整式运算的算理,推导乘法公式。难点是 灵活运用整式运算法则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正确地运用乘法公式。 《平行线与相交线》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即所谓的“三线八角”问题和对平行线的讨论是平面几何中重要的议题,也是基础性的内容,有很大的教育价值。 《概率》一章,在七年级上册感受了可能性有大有小的基础上,进一步刻画可能性的大小,因而十分自然地给出了概率的概念,重点是理解概率的意义,并会计算一些事件发生的概率,能设计出符合要求的简单概率模型。难点是理解概率的意义,并会计算一些事件发生的概率,理解现实世界中不确定现象的特点,树立一定的随机观念。 《三角形》:教材提供许多活动,给学生充分的实践和探索的空间,使他们通过探索和交流发现一些与三角形有关的结论,并应用它解决实际问题,给学生提供 积累数学经验的可能,建立推理意识,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推理过程。重点是三 角形的性质与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三角形的分类。难点是能进行简单的说理。 《变量之间的关系》:把变量之间的关系列为单独一章,这是在学习了代数式求 值和探索规律等地方渗透了变化的思想基础上引入的, 为进一步学习函数概念进 行铺垫,因为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变量之间的“关系”。《生活中的轴对称》:实际上是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和讨论,并通过轴对称图 形来探索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轴对称可以看成反射变换,也是一种几何变换。事实上,平移和旋转可以经过两次反射变换得到,因此它更基本。重点是研究轴对 称及轴对称的基本性质。难点是从具体的现实情境中抽象出轴对称的过程。 三、教学措施提高学科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认真工作。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 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4、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四、学期教学进度表单元章节教材内容课时周次第一章整式的乘除1、同底数幂的乘法5课时1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3、同底数幂的除法5课时24、整式的乘法5、平方差公式5课时36、完全平方公式7、整式的除法5课时4复习课第二章平行线与相交线1、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5课时52、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3、平行线的性质5课时64、用尺规作角回顾与思考第三章变量之间的关系1、用表格表示的变量间关系5课时72、用关系式表示变量间的关系3、用图像表示的变量间关系5课时8复习课第四章三角形1、认识三角形5课时9期中复习5课时10 期中质量测试、期中质量分析112、图形的全等5课时124、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5、用尺规作三角形5课时136、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复习课5课时14第五章生活中的轴对称1、轴对称现象2、探索轴对称的性质3、简单的轴对称图形5课时154、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复习课第六章概率初步1、感受可能性5课时162、频率的稳定性3、等可能事件的概率5课时17复习课总复习10课时18、19期末测试20教学进度表【多份】单元章节教材内容课时周次第一章整式的乘除1、同底数幂的乘法5课时1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3、同底数幂的除法5课时24、整式的乘法5、平方差公式5课时36、完全平方公式 7、整式的除法5课时4复习课第二章平行线与相交线1、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5课时52、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3、平行线的性质5课时64、用尺规作角回顾与思考第三章变量之间的关系1、用表格表示的变量间关系5课时72、用关系式表示变量间的关系3、用图像表示的变量间关系5课时8复习课第四章三角形1、认识三角形5课时9期中复习5课时10期中质量测试、期中质量分析112、图形的全等5课时124、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5、用尺规作三角形5课时136、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复习课5课时14第五章生活中的轴对称1、轴对称现象2、探索轴对称的性质3、简单的轴对称图形5课时154、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复习课第六章概率初步1、感受可能性5课时162、频率的稳定性3、等可能事件的概率5课时17复习课 总复习10课时18、19期末测试20任课教师:学科:数学七年级周次日期教学内容课时备注12.15---2.16同底数幂的乘法122.17---2.21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同底数幂的除法532.24---2.28整式的乘法—平方差公式5 43.3—3.7完全平方公式—回顾与思考553.10---3.14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563.17---3.21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平行线的性质573.24—3.28回顾与思考—认识三角形583.31---4.4图形的全等—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4清明节94.7---4.11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用尺规作三角形5104.14---4.18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回顾与思考5114.21—4.25复习期中考试3124.28---5.2用表格表示的变量间关系—用关系式表示的变量间关系4劳动节135.5---5.9用图象表示的变量间关系—回顾与思考5145.12---5.16轴对称现象—探索轴对称的性质5155.19---5.23简单的轴对称图形5165.26---5.30利用轴对称进行设计—回顾与思考5176.2---6.6感受可能性—概率的稳定性5186.9---6.13等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回顾与思考5196.16—6.20总复习5206.23---6.27期末考试5 注意事项:1、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务实基础,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培养学生认真地计算能力及习惯,在原有基础上再提高。 3、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正确率,抓好尖子生。 4、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教学进度表单元章节教材内容课时周次第一章整式的乘除1、同底数幂的乘法5课时1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3、同底数幂的除法4、整式的乘法5课时25、平方差公式6、完全平方公式5课时37、整式的除法复习课第二章平行线与相交线1、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4课时42、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3、平行线的性质4课时54、用尺规作角回顾与思考第三章变量之间的关系1、用表格表示的变量间关系5课时6~72、用关系式表示变量间的关系3、用图像表示的变量间关系复习课第四章三角形1、认识三角形5课时8周期中复习期中质量测试、期中质量分析2、图形的全等5课时9周3、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4、用尺规作三角形5课时10~11周5、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复习课 第五章生活中的轴对称1、轴对称现象5课时122、探索轴对称的性质3、简单的轴对称图形4、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5课时13复习课第六章概率初步1、感受可能性5课时142、频率的稳定性3、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复习课期末复习15~16 学期教学进度表单元章节教材内容课时周次第一章整式的乘除1、同底数幂的乘法5课时1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3、同底数幂的除法5课时24、整式的乘法5、平方差公式5课时36、完全平方公式7、整式的除法5课时4复习课测试讲评第二章平行线与相交线1、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5课时52、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3、平行线的性质5课时64、用尺规作角单元复习、测试、讲解第三章变量之间的关系1、用表格表示的变量间关系5课时72、用关系式表示变量间的关系3、用图像表示的变量间关系5课时8单元复习、测试、讲解1、认识三角形5课时9 第四章三角形期中复习5课时10期中质量测试、期中质量分析112、图形的全等5课时124、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5、用尺规作三角形5课时136、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单元复习、测试、讲解5课时14第五章生活中的轴对称1、轴对称现象2、探索轴对称的性质3、简单的轴对称图形5课时154、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单元复习、测试、讲解第六章概率初步1、感受可能性5课时162、频率的稳定性3、等可能事件的概率5课时17单元复习、测试、讲解总复习10课时18、19期末测试20 教学进度表周次时间内容(课时)第一周2.22~2.26同底数幂的乘法(1)、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2)、同底数幂的除法(1)第二周2.29~3.4同底数幂的除法(1)、整式的乘法(2)、平方差公式(2)第三周3.7~3.11完全平方公式(2)、整式的除法(1)、复习题讲解(2)第四周3.14~3.28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1)、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2)、平行线的性质(2)第五周3.21~3.25复习题讲解(2)、第一次月考(2)、试卷讲评(2)第六周3.28~4.1用尺规作图(1)第二章复习题讲解(4)第七周4.4~4.8第二次月考(2)试卷讲解(2)、用表格表示的变量间的关系(1)第八周4.11~4.15用图像表示的变量间的关系(2)、第三章复习题(2)、第三章测试(2)第九周4.18~4.22试卷讲解(2)、半期复习(4)第十周4.25~4.30期中考试第十一周5.2~5.6认识三角形(3)、图形的全等(1)、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1)第十二周5.9~5.13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1)、用尺规作三角形(1)、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1)、第四章复习题(2)第十三周5.16~5.20第四章复习题(1)、第四章测试(2)、第四章试卷讲解(2)第十四周5.23~5.27轴对称现象(1)、探索轴对称的性质(1)、简单的轴对称图形(2)、利用轴对称进行设计(1)第十五周5.30~6.3第五章测试及讲解(4)第十六周6.6~6.10感觉可能性(1)、频率的稳定性(2)、等可能事件的概率(2)第十七周6.13~6.17第六章复习(2)、第六章测试及讲解(3)第十八周6.20~6.24期末复习(5)第十九周6.27~7.1期末考试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