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21 发布 |
- 37.5 KB |
- 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七课亲情之爱第1框家的意味教案新人教版
第七课 亲情之爱 第1课时 家的意味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家庭含义、家庭功能、家庭的确立 能力目标 能够领悟家的内涵,用实际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认同中华文化,热爱家庭,孝敬父母的情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家的内涵 教学难点:理解家的主要特点 2 教学过程 3 一、导入新课 可以播放音乐《相亲相爱一家人》。 说一说:在你的眼里,“家”是什么?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生命的居所 (一)家庭的含义 家,是我们常常在不同意义上使用的字眼。一般来说,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二)我们与家庭的关系 活动一:交流与分享 今年暑假,小明过得非常充实,老师布置的作业已按时完成了,虽然碰到过几道难题,但在妈妈的帮助下,也顺利地解决了。在家里,早上跟爸爸一起打羽毛球,晚上,偶尔与爸爸下几盘中国象棋。小明的爸爸是个会计师,收入很高,长大了小明也想当一名会计师。上个星期的双休日,全家一起去普陀岛玩了两天。后来又去奶奶家住了几天,正好赶上叔叔的小孩满月,于是欢天喜地地喝了喜酒。暑假快结束了,小明打算和同学一起分享他的快乐。 说一说:材料中体现了哪些家庭的关系?你们家庭的关系有哪些呢? 活动二:阅读感悟 (教材P73) 请大家阅读P73两则材料,阅读完后告知老师你的阅读感悟。 生1:有房子不等于有家; 生2:醉汉虽然有豪宅,但是没有亲人,感受不到亲人的温暖,所以他说没有家; 生3:亲人在家就在…… 教师总结:家是我们生命的居所,更是我们心灵的港湾,是亲人、亲情的代名词,这是家最大的特点,一个没有亲情、没有爱的人,才是真正没有家的人。 目标导学二:中国人的“家” (一)在中华文化中,家的内涵 活动三:探究与分享 (教材P73) 师:中国的春运,可谓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景观。而这景观的背后,流淌的却是最有中国味的浓浓亲情。你从春运时人们拥挤的身影和喜悦、期盼、焦灼等多样的神情中感受到怎样的情感?谈谈你的感受。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回答。 生:体现了中国人的乡愁和对家人的思念;体现了中国人团圆的观念;“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体现了孝亲敬长之情…… 师: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家里都有一些值得我们继承和弘扬的优良家风。 播放视频——《家风》,结合视频,交流自己家延续下来的优良家风。 生:爱国守法;与人为善;诚实守信;待人友善;爱岗敬业…… 教师总结: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家规、家训是它的承载形式。 (二)孝亲敬长的传统美德 活动四:阅读与思考 3 材料一:春秋时期,有个叫颍考叔的小官去见郑庄公。郑庄公赏赐他饭食,他把肉片放在一边舍不得吃。庄公很奇怪,颍考叔说:“我的母亲从来没吃过这么美味的肉食,请允许我拿回家孝敬我的母亲。”庄公听后十分感动。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思考:这两则材料说明了什么? 提示: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律义务。 教师总结: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论语·学而》中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律义务。 (三)以实际行动孝敬父母 活动五:教材P74相关链接,及P75方法与技能 说一说: 1.分享我国法律有关孝亲敬长的规定。 2.学生分享P75“如何孝亲敬长”,了解一些具体做法。 3.在今后的生活中,你打算如何来孝亲敬长? 学生自由回答。 生1:为父母做饭; 生2:不让父母担心,按时回家; 生3:努力学习,考好成绩; 生4:陪父母聊天; 生5:多关心父母; 生6:尊敬、倾听、感恩…… 师:孝亲敬长不能停留在口头上,同学们要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履行法律义务。 三、课堂总结 本节课学习了家的内涵、家庭关系及中华传统家庭文化的作用。 人生旅途,不管我们在哪里,最终会回到那个属于我们的温暖的家,让爱常驻你我他的家。 3 板书设计 4 教学反思 本节课坚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对话体验等多种形式,图片、音视频等多种手段,关注学生的观念认识、情感体验和践行反思,注重渗透中华传统文化,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