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21 发布 |
- 37.5 KB |
- 1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课程标准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教材,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点,充分显示了语文的特性,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为完成好这学期的教学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素质,特制订如下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30篇课文(其中讲读15篇,自读15篇),分为四大板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课外古诗词背诵等。 二、学生情况分析 所教班级七年级一班共62人,由于他们刚进入初中,还不太适应新课标教材,因此这学期的任务艰巨,希望通过我们师生共同努力,在期末考试中他们的语文水平有所提高。 三、学期目标 思想目标: 在联系生活的基础上,能有序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减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并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其创新精神的培养,提高文化的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社会主义道德,使之具有较健康的发展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 知识目标: 懂得记叙文的基本知识,能运用基本知识来阅读,分析简短的记叙文。加强朗读背诵的能力,增强语感,积累语言。 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养成习惯积累一定的词汇,能把内心的情感、思想,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学会对生活的观察和分析、表达。 四、达到目标的途径与措施 在教学中,改变教师主讲,力求精讲,多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多给他们 一些自由发展的空间,加强预习和复习,让他们多读,适当地辅之电教手段,努力减轻学生的负担,注重学生的培优辅差工作,争取能有一个新的起色。 五、教学进度表。 周 内容 课时数 1 《在山的那边》《走一步,再走一步》 5 2 《生命 生命》《紫藤萝瀑布》《童趣》 5 3 第一单元作文 检测 4 4 《理想》 《短文两篇》 4 5 《人生寓言》《我的信念》 4 6 《论语十则》第二单元作文 检测 5 周 内容 课时数 7 《春》 《济南的冬天》 6 8 《山中访友》《秋天》 4 9 《古代诗歌五首》第三单元作文 检测 6 10 复习 中考 11 《化石吟》 《看云识天气》 5 12《绿色蝈蝈》 《月亮上的足迹》 4 13 《山市》 第四单元作文 检测 5 14 《风筝》《羚羊木雕》 6 15 《散步》《诗两首》 4 16 《世说新语》两则 第五单元作文 检测 5 17 《皇帝的新装》 《郭沫若诗两首》 6 18 《女娲造人》《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4 19 《寓言四则》第六单元作文 检测 5 20 复习检测 21 复习期考 22 期考 第一单元 单元说明:本单元的主题是人生,抒写人生感悟,体味生命真谛。要求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出自己的生活感悟,想想人生的大问题。同时,要注重在课堂和课下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自觉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 《在山的那边》“山”和“海”象征意义的体会是本课学习的重点。童年的想望和困惑,成年的感悟和信念启示着人们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就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努力登攀,才能到达理想的巅峰; 《走一步,再走一步》是对自己人生经验的一种总结与升华。人生路上,困难重重,面对困难要坚定信心,将困难化整为零,化简为易,走一步,再走一步,定能到达成功的彼岸。同时,也可以将本课作为探讨中西教育差异的一个契机,对中西教育的方式和理念的差异进行理性的探讨; 《生命 生命》从三种人们常见的生活现象入笔,抒写对人生理性的思考,表达了作者顽强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紫藤萝瀑布》一首遥远而熟悉的人性真善美的绝响,人木同性,全文由紫藤萝瀑布的辉煌、衰败,藤萝的命运,感悟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一时的不幸,个人的不幸都不足畏;人生,应该是豁达的,乐观的,奋发的,进取的。 《童趣》化生活丑为艺术美的典范。儿时丰富的想象力赋予生活以多彩多姿的色彩。人是有精神活动的,在精神作用下,人自能享受到许多物外之趣。 在山的那边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初步感知诗歌内容;通过反复诵读,达到熟读成诵; 2.体会作者“为理想而奋斗”的思想情怀;理解作者所创设的诗歌意境,把握本诗主旨; 3.深入诗歌意境,涵咏体会“山”和“海”的不同含义,体会诗歌蕴含的人生哲理。 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出自己对于诗歌内容的理解与认识,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正确把握诗歌的思想内涵。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诗歌的正确方法,激发学生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懈追求奋斗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1.把握诗歌的总体形象,感悟诗歌的思想内容。 2.理解“山”和“海”的深层含义。 学习方法:朗读、背诵;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用具:投影仪、录音机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课文感知: 《在山的那边》是诗人在二十多年前写的一首诗,这首诗抒写了童年的向往和困惑,成年的感悟和信念,启示人们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要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悟诗中的思想感情,品味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二、课前准备: 组织学生认真预习《在山的那边》诗歌内容;查字典解决“读一读、写一写”和注释中的问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写“在生活中遇到困难自己是怎样处理的”练笔,准备上课时在班里交流。 三、课前二分钟: 讲述成语故事《明修栈道 暗渡陈仓》 四、课文导入: 同学们,当你进入中学,跨入人生道路一个新的起点时,你一定对未来充满了新的憧憬和向往。追求美好的人生,是我们每个人在成长道路中共同的目标。《在山的那边》这一课的作者王家新以自己的情感体验给我们非常有益的启示。《在山的那边》是诗人王家新在二十多年前写的一首诗。在诗里,他述说了童年时代美好而朦胧的“梦”——对大海的热烈向往,长大后依然不停地追寻它。二十多年后的今天,诗人虽然已无数次见过童年时所向往的海,但是心目中的那个“海”依然遥不可及。那么,他心目中的“海”是什么呢?让我们来品读这首诗歌,从中寻求答案) ②出示学习目标并板书课题 ③教师检查预习(学生交流、巩固) 五、朗读课文: 《在山的那边》是一首诗歌,诗歌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在诗中,诗人要用形象而精练的语言来表达他反复体会的情感。我们要理解诗人的情感,就要有感情地朗读,体悟“海”与“山”的象征意义,领会它们所蕴含的意味。学生先自由朗读,再听老师朗读,在进行读诗的指导。 教师配乐朗读,学生带着问题听读,然后讨论回答、相互评论、补充(可由教师鼓励学生探究问题,答案不必求统一,让学生在听读讨论后对诗歌有初步的了解)。在学生(过渡)对诗歌有了大概了解,还要品读诗歌形象而精练的语句,好的诗句总有画龙点睛处,认真进行品读。 a.自由朗读诗歌第二节,思考作者是怎样看到全新的世界,实现人生理想的? b.找出你认为最形象、精练的语句,反复品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学生自由朗读后,可四人小组讨论,共同探究以上问题。 ②朗读指导 教师讲授朗读知识:重音(重读、轻读)、语速、停顿。 教师指导朗读,把朗读和品味结合起来,通过反复品读,更好地领悟诗歌所蕴含的意味,更好地体会诗人的感情。 学生可在教师指导朗读的基础上齐读、分读。 六、整体感知: 朗读全文,感悟诗中的思想感情。诗歌,除了字面上的意思外,往往还有深层含义,探究一下,诗中的“海”与“山”蕴含着什么意思?作者“爬山”有何象征意义? (“海”指的是理想的境界;“群山”指的是重重困难;“爬山”比喻艰苦奋斗。诗歌主旨: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不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会实现。) 七、问题探究: 1. 为什么说是“隐秘的想望”? 2. 为什么说“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3.“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这一句是什么意思? 4.“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比喻什么?为什么说是“飘来的”? 5.“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 /——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这些诗句是什么意思? 6.“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蕴含着怎样的意味和感情? 八、体会感知: 联系上下文,品味下面诗句中加点的词语 1. 我常伏在窗口痴想 (这个词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2. 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这是写山的颜色吗?) 九、布置作业: ①背诵自己喜欢的诗句,丰富语言。 ②课后练习:读一读,写一写 课后记:作者以自己的人生感悟启示我们,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只要战胜困难,坚持奋斗,理想终将实现。这首诗意象壮阔,意蕴丰富。一座山,也可以指无数座山,一次又一次地失望,就要一次又一次地鼓起信心战胜困难。但是,怎样翻无数座山,却是不容易的事情。那么,怎样翻过无数座山,到达理想的境界,是教师和学生本节课需要共同探究的问题。朗读技巧的指导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十、板书设计: 在山的那边 海 理想境界 山 艰难险阻 走一步,再走一步 莫顿·亨特 教学目标: 知识训练点: 有创意地阅读课文并复述故事。 能力培养点: 学会思考,感悟普通生活中所富含的深刻哲理。 情感体验点: 1.乐于尝试,敢于冒险。 2.培养患难与共的爱心。 3.化整为零,克服畏难情绪,增强征服困难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1.探究“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含义。 2.多角度地思考同一个现象,获得不同的感悟和体验。 课型:讲读型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要力求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并流畅地复述故事情节,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进而理解人物和中心。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具准备:投影仪、光碟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㈠本课目标: 1.朗读课文,复述故事情节。 2.讨论文章的主旨。 ㈡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指名朗读课前“导语”,问:文中的“我”幼时陷入了什么样的险境呢?又是怎样脱险的呢?这次历险对我们大家有什么样的启示呢? 2.课前热身 ⑴默读课文。要求提高默读的速度,从每分钟的300字增加到500字,本文大约需4分半钟读完。分组展开竞赛,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既快又好。 ⑵指名复述课文内容。 复述前可做这样的准备: 抢答 ——故事发生在美国哪个城市? ——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爬悬崖一共几个孩子?其中有名字的是哪两位? ——那座悬崖有多高?岩石架有多高? 把故事分成“冒险”和“脱险”两个部分,分别请两名同学复述。 C.根据复述的提失,分小组共同总结一下如何改进各自的方法,并把经验记录下来。 3.合作探究 ⑴整体感知:课文写的是“我”童年时的一次“脱险”的经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它告诉我们:无论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分解为一小步一小步,困难就不大了。“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走了这一小步再走下一步”,一步一步走下去,有天大的困难也可以闯过来。 ⑵四边互动: 互动1:开头为什么突出天气“闷热”? ◎为下文孩子们爬到悬崖上支凉爽凉爽作铺垫。 互动2:在人生的道路上,面对困难,“走了一步,再走一步”是什么意思? ◎面对困难,克服了一个再去克服第二个,只要这样坚持不懈地不断努力,就不会被任何困难吓倒。 互动3:一个巨大的困难分成“一步一步”,是什么意思? ◎把大困难分解成小困难,小困难是不难克服的,一步一步地战胜小困难,最后就能战胜大困难。 互动4:为什么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 ◎因为想着距离,就会被困难所吓倒,就没有战胜它的信心了。 互动5:你怎样理解题目的含义?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一个一个地认真解决小困难,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 4.达标反馈 ⑴本文选自《 》,作者是( )。( )国作家。 ⑵给加点字注音。 啜泣( )嶙峋( )眩目( )纳罕( )训诫( ) ⑶文中所含的哲理是什么? 5.学习小结 ⑴内容小结:作者从一件往事感悟到一个人生哲理,成为终生的一笔财富。这就告诉我们:生活中要善于思考,善于从平凡、普通的现象中悟出道理,这样人才会变得越来越聪明,生活也才会变得越来越有意义。 ⑵方法归纳 A.朗读时要全神贯注,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读出语气”。 B.复述故事时要全面而简明,说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事情的前因后果。㈢延伸拓展 1.链接生活 链接一:假如你的某一门功课非常不理想,学了这篇课文后对你有什么启示? 2.实践探索 ⑴实践活动 拟一份分步攻克某项困难的计划,对照计划努力实行,并及时记录自己的心理感受。 ⑵巩固练习 ①找出“我”下山时心理变化的词语,并说明其作用。 我顿时 ……我又照着做了。 ……然后, 。 作用: ②生活中难免遇到困难。你遇到过什么困难?你是怎样处理的?有什么经验教训写出来,在班上读一读。 ㈣板书设计: 走一步,再走一步 莫顿·亨特 悬崖上 走一步 再走一步 安全到达地面(经历) 人生中 走一步 再走一步 轻松克服困难(感悟) 第二课时 ㈠本课目标 多角度阅读,探究文章给我们的多方面的启迪。 ㈡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2.课前热身 ⑴指名复述故事,简要概括文中所揭示的生活哲理。 ⑵描述文中所写的感受成功的心理体验。 3.合作探究 ⑴整体感知:理解文章,不仅要把握它的主旨,还要进行多角度的阅读,才能更深更透的挖掘出文章所包含的启示,我们也才能获得更多更好的艺术享受和人生感悟。本文我们不妨可以从父亲、杰利、四个孩子等多个侧面进行探究。 ⑵四边互动 互动1:父亲是怎样救孩子下来的? ◎鼓励他一步一步地走下来。 互动2:父亲为什么不直接抱他下来? ◎这位父亲深知,如果自己上去救,孩子自己的能力毫无长进。他让孩子自己下来,经受一次历练,增长勇气和经验。 互动3:父亲不来,假如你是“我”孤身一人在悬崖上,你将怎么办? ◎(尽量从不同侧面肯定学生的答案,引导他们朝着机智、勇敢的方向努力) 互动4:你如何评价“我”的好朋友杰利? ◎他怂恿“我”爬崖,才有了后来的遇险;在“我”惊恐万分不敢下崖时,他没有像其他孩子一样嘲笑我,“看来好像有点不放心,但还是和大家一起走了。” 互动5:如果你是杰利会怎么做? ◎能想出法子帮助“我”的答案都给予表扬,抓住时机培养学生患难与共的爱心。互动6:你如何评价其他四个孩子? ◎还不懂事,能同玩乐,却不能共患难。 4.达标反馈 ⑴仿句 ①我一直牢记着 叫我不要 的训诫。 ② 正纳罕 。 ③暮色开始四合, 。 ④我小心翼翼地 。 ⑤带着 的口气说 。 ⑥ 我的信心大增。 ⑦ 产生了一种成就感。 ⑵你有好朋友吗?你觉得如何做才能使你们的友谊开长地久? 5.学习小结 ⑴内容总结:文中的父亲能抓住“我”遇险的时机对我进行引导教育,教给我化整为零、不断战胜困难的方法,并以此增强我勇往直前的自信心。文章还启示我们真正的友谊应该经得住任何考验, ⑵方法归纳:多角度地理解文章,我们会捕获更多难得的教益;多侧面地理解生活,我们会猎取更多成功的机会。 ㈢延伸拓展 1.链接生活 链接一:你赞成这位父亲的教育方法吗?你爸爸是怎样教育你的? 2.实践探索: ⑴实践活动:记叙一次自己“冒险”的经历,突出其间惧怕的心理过程。 ⑵巩固练习 ①解词造句 闷热: 纳罕: 小心翼翼: 灰心丧气: ②熟读课后汪国真的诗句,记住你喜欢的句子。 ㈣板书设计 “我”遇险时 杰利:心里牵挂、无可奈何 四位男孩:幸灾乐祸、逃之夭夭 父亲:循循善诱、因势利导 “我”自己:走一步,再走一步 生命 生命 杏林子 教学目标: 知识储备点: 理解课文中三个事例所蕴含的意思。 能力培养点: 1.学会抓住关键词句进行阅读,准确把握文章的中心。 2.从不同的侧面思考问题,获得不同的感悟。 情感体验点: 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文中三个事例所蕴含的意思,珍爱生命。 2.从各种不同的生命现象中获得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课型:自读课 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导入新课,让学生自由朗读,画出每个段落中的关键词或主题词,然后再读全文,师生共同讨论三个事例所蕴含的意思。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准备:投影仪、挂图、录音机 教学设计: ㈠本课目标 朗读课文,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在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㈡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⑴请同学们欣赏《春》中的一段录像。 ⑵看黑板前两幅瓜苗的挂图,一幅是“茁壮成长,昂然挺立”的;一幅是“仅仅活了几天”就焉了的。并听录音解说词:小瓜苗生长在墙角的砖缝里,它却能“冲破坚硬的外壳”,“茁壮成长,昂然挺立”,这让“我”肃然起劲;但它在没有职光、没有泥土的条件下,一旦香瓜子本身的养分消耗尽了,再也没有新的养分可以供给,它活不了几天就蔫了,这也是植物生长的规律。 2.课前热身 ⑴让学生给加点字注音。(展示投影) 骚扰( ) 小憩( ) 茁壮( ) 糟踢( )庸碌( )辜负( ) ⑵自由朗读课文,画出各部分的关键词句,如:“生之欲望”“生命力”“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等。 3.合作探究 ⑴整体感知 文章选取了小飞蛾在险境中挣扎、香瓜子在墙角砖缝中生长出小苗、“我”静听心脏跳动感受自己生命这三件寻常小事,从动物、植物和人类本身这三个角度,对生命作了全面而深刻的思考,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生命意识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⑵四边互动 互动1:三个事例所蕴含的意思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第一个侧重于强烈的求生欲望,第二个侧重于顽强的生命力,第三个侧重于积极的生命意识。 互动2:三个事例为何如此排列? ◎对于这三个事例的思考是逐层深入的:从动物、植物写到万物之灵的人,由生的欲望,生命力的强大写到对人生的思考,层层拓展而又步步深入,有力地突出了中心。 互动3:为什么前两个都是举的小昆虫、小瓜苗这样的小生命? ◎举这样的小生命,是为了更好地引导人们思考自己的生命价值,呼唤人们珍惜时间,让生命更有意义,更有光彩。 互动4:说小瓜苗“茁壮成长,昂然挺立”,又说“它仅仅活了几天”,是否自相矛盾? ◎并不矛盾。小瓜苗的生长原先依靠香瓜子本身的养分消耗尽,就没有养分可以吸收,活几天就夭折了。 互动5:小瓜苗只活了几天,怎么说得上“擎天撼地的生命力”? ◎小瓜苗只活了几天,这是由它自身的营养机制决定的。但这粒香瓜子掉进墙角的砖缝里,在没有阳光也泥土的情况下,冲破坚硬的外壳,成长为小瓜苗。从这个角度上说,小瓜苗确实具有“擎天撼地的生命力”。 4.达标反馈 ⑴本文选自《 》,作者( )原名( ),女作家。12岁时染上了类风湿关节炎,后来病情恶化。她忍着巨痛,写作四十多篇( )和( )。 ⑵仿句 ① 令我肃然起敬。 ② 昂然挺立 。 ③ 足以擎天撼地。 ④我可以 也可以 。 ⑤ 遇福遇祸,或喜或忧, 。 ⑥看不厌,看不厌 看不厌,看不厌 ,看不厌,看不厌 。 5.学习小结 ⑴内容小结 作者从三个事例中引发出对生命的三点思考。一是必须对生命负责,好好地使用生命,让人生更有意义。二是生命短暂,生老病死无法捉摸,但是,我们可发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三是珍惜生命,珍惜时光,不论命运如何,都要勇敢地活下去。 ⑵方法归纳 阅读课文要抓住关键词语,准确把握文章的中心。 观察生活,感悟大自然的一切生物长给我们的启示,获得生存的勇气和方法。我们无法增加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凭借自己增;加生命的厚度,让生活更为充实而意义。 ㈢延伸拓展 1.链接生活 链接一:从生活中举一两个对你颇有启迪的事例。 链接二:我们在赞美墙角砖缝中瓜子顽强的生命力的同时,有没有想过:如果这粒瓜子落在瓜田里,它的命运又怎样?(启迪学生从生存环境、个人与集体等角度去探讨。) 2.实践探索 ⑴实践活动 观察小动物和生长中的植物,感受它们生命的力量。 ⑵巩固练习 ①比较杏林子和美国作家克伦·沃森的同题文章《生命 生命》,你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 ②请以“生命像……”为开头写一个排比句,表达你对生命的感悟。 ㈣板书设计 生命 生命 杏林子 事 例 思 考 飞蛾:生之欲望 意 义 香瓜子:生命力 价 值 心跳:生命意识 奋 斗 紫藤萝瀑布 宗璞 教学目标 : 知识储备点: 1.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予的思想感情。 2.学会欣赏写景抒情散文。 能力培养点: 1.品味散文优美的语言。 2.学习文中多侧面多角度写景的方法。 情感体验点: 感受生命的顽强、美好和永恒。 教学重、难点: 1.紫藤萝花的象征意义及其主旨的显现。 2.生动而细致的景物描写。 课型:赏析课 教学方法:通过朗读,理解文中精美语句的含义,发挥想象和联想,再现紫藤萝瀑布的美景,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投影仪、挂图、录音机。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查阅字典、词典,扫除文字障碍,熟悉内容。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朗读课文,获取足量信息。 2.整体感知内容,理解文章的主旨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 导入课文 19世纪,有一位英国将军在战场上打了败仗,落荒而逃,躲进农舍的草堆里避风雨,又痛苦,又懊丧。茫然中,他忽然发现墙角处有一只蜘蛛在风中拼力结网。蛛丝一次一次被风吹断,蜘蛛一次一次地拉丝重结,毫不气馁,终于把网结成。将军深受激励,后来重整旗鼓,终于在滑铁卢战役中打败了拿破仑。这位将军就是赫赫有名的威灵顿。 威灵顿将军受到蜘蛛的启发,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著名女作家宗璞写的散文《紫藤萝瀑布》,看看作者曾有过怎样的际遇?面对紫藤萝花,作者有些什么感悟?而我们又会从中得到怎样的人生启迪? 板书课题。 作者、作品背景简介 整体感知: 范读课文 最好由教师范读。也可以放录音或请有一定朗读水平的同学朗读。总之要起到示范的作用。朗读之前,提出朗读标准,让同学们注意感悟。 默读思考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思考,不理解的做好记录,倾听他人意见。 思考题: a.试着给课文划分层次。 b.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c.这篇课文表现了怎样的中心意思?试着找出最能表现课文中心的句子。 课堂交流 提示学生注重分析理解过程,淡化结论(结论可以是多样的)。 a.文章围绕紫藤萝花来抒发感情。由看花(1—6)、忆花(7一9)和思花(10、11)三部分组成。 b.因为家庭遭遇迫害、小弟身患绝症等原因,多年来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面对生机勃勃的紫藤萝花,作者深受启发和鼓舞,产生了精神上宁静和生的喜悦,进而感悟出人生的哲理。 c.作者见到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大意正确即可)“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研读与赏析(上) 教师导学 本文以“紫藤萝瀑布”为题,但文章的主要内容显然不仅仅是描写紫藤萝。作者面对盛开的紫藤萝花,深受启示,抚今追昔,感悟出深刻的人生哲理。这种写法称之为“托物言志”或曰“借景抒情”。下面我们深入细致地研讨一下课文,看看紫藤萝在哪些方面对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了影响?为什么面对紫藤萝瀑布,作者的感情会产生那样的变化,对生命有那样的感悟?大家可围绕这个话题,再深入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力求对文章能有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 自主探究 默读课文,调动语文学习的经验,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和个人的感受,提出最有价值、最深刻、最喜欢的问题。 小组讨论、课堂发言,确定思考题 小组交流,对个人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整理。教师引导学生课堂交流,将思考题逐渐集中到以下方面: a.紫藤萝有过怎样的变迁?作者为什么会对紫藤萝产生这样浓厚的感情? b.联系背景材料,试说说紫藤萝的命运有什么象征意义。 c.作者是怎样由紫藤萝的形象感悟出人生的意义的?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议一议。 d.怎样理解“花和人都有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e.“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包含了怎样的哲理? 全班讨论、明确: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使问题逐渐明朗,最终明确: a.“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株大紫藤萝,后来被拆掉毁坏了。过了这么多年,紫藤萝花又盛开了。 作者通过紫藤萝的变迁,联想到类似的家庭境状和人生际遇,触景生情,思想感情自然随之起伏涌动。 b.紫藤萝的命运,从花儿稀落到毁掉,再到如今繁花似锦,正是十几年来整个国家命运的写照和象征。 c.引导学生品味第7段和第10段的内容,并理解: 面对眼前盛开的紫藤萝瀑布,作者触景生情:尽管家庭、人生以至国家、民族等都像紫藤萝一样,有着不幸的过去,但毕竟事过境迁。重要的是现在,一切都像紫藤萝一样,好起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因之得以升华,对人生的意义有了全新的深刻的理性认识。 d.遭遇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的美好和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厄运过后,要面对新的生活,振奋精神,投身到伟大的事业中去。 e.积小流以成江河。每个人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分子,只有每个人都奋发有为,四化大业才能灿烂辉煌。 布置作业 1.识记字词,完成“读一读,写一写”。 2.进一步阅读课文,谈谈本文在写景状物方面有什么特色。 3.举例说明本文所运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 4.完成“研讨与练习”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了解本文写景状物的方法。 2.领会修辞的作用。 3.自我反思,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 教学设计 检查作业 研读与赏析(下) 教师导学 上节课,我们主要就课文思想内容方面进行了研讨。这节课我们就写作方面再进行分析。本文在写法上主要采用了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的表现方法。借景抒情大家是知道的。所谓托物言志,就是假托一种事物,赋以某种象征意义,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写景状物是抒情言志的基础,首先要把景物写好,在写景状物中要饱含感情。待水到渠成,再加以精要的抒情和议论。情从景出,议从景来,才是好文章。同学们可就下面的问题,展开讨论,看看本文在写作方面会给我们怎样的启发。 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 a.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按什么顺序对盛开的紫藤萝进行描写的? b.举例说明本文采用了哪些修辞方法,作用是什么? c.从哪些内容上,可以看出本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是含蓄而深沉的? d.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景中有情?请试作分析。 e.本文对景物的描写生动而细致,这源于作者的怎样的功力?这对你有怎样的启示? [课堂讨论] 对上述问题,采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互动的形式进行讨论,最终明确结论。(有关提示) a.先写花瀑,次写花穗,再写花朵。是按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描写的。 c.作者的感情宣泄是很有分寸的,没有大悲大喜。例如,即使对过去家庭所受的苦难,也只是以紫藤萝花朵的“稀落”和“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作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对“文革”期间思想的荒谬,也以“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讥讽一下,没有声色俱厉的批判。对于小弟的病症,仅用“一直压在我心头上的焦虑和悲痛”带过而已…… 正是这种感情的节制,冷静的思考,才使得作者能从个人情感的纠葛飞跃到对生命本质的理性认识。这充分表现了作者思想的深刻性。 e.来源于作者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像力、卓越的文字表现力和对生活的真实体验。启发我们平时要关注人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经常练笔,不断积累:同时要大胆想象,探索创新。 体验与反思 质疑交流 教师启发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大家共同讨论解决。 归纳问题,讨论明确: a.怎样理解“那时的说法,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 现在听起来的确不可思议,但是在极左思潮泛滥的年代里。事实就是这样。人们狭隘地理解劳动人民的感情,认为赏花不应该是劳动者的本分,赏花是低级情调,甚至认为赏花就会腐化堕落。了解这些有助于我们认识过去,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b.文章开头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结尾说“我不觉加快了脚步”,各有什么含义?其作用是什么? “停住了脚步“是被紫藤萝的繁茂旺盛所吸引。”加快了脚步“是被紫藤萝的生命活力所感染,所催促。前者的作用是引起悬念,后者的作用是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并深化了主题。 经验反馈 a.课文中哪些句子能引起你的共鸣?谈谈体会。 b.你认为哪些景物描写得最好,试着仿写几句。 c.读了这篇课文,你认为应当怎样对待人生的挫折与不幸? 以上问题只要谈出意见,言之成理即可。 作业布置: 1.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三。 2.仿照本文的写法,完成300字的随笔。内容、文体不限。 板书设计: 紫藤萝瀑布 宗璞 赏花 忆花 悟花 充满生机 稀落伶仃 枯木逢春 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童 趣 沈复 教学目标: 知识储备点: 1.理解文言文实词的意义。 2.掌握文言文的诵读方法。 能力培养点: 1.学会仔细观察事物,发挥联想和想象。 2.围绕中心,选取富有表现力的同类材料进行表述。 情感体验点: 体验生活,爱惜生灵,感悟物外之趣。 教学重、难点: 理解文言字词,掌握诵读方法。 背诵全文。 课型:朗读课 教学方法:采用四轮诵读的方法,层层推进不断提高阅读要求,引导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感悟,在感悟的基础上进行背诵。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具准备:生字投影片、卡片。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正音、指导朗读、反复朗读。 2.疏通文句,把握文章内容,体会作者儿时观察昆虫的童趣。 3.体会作者天真烂漫的童年生活。 教学步骤及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3分钟) 1.按学号说自己最近的所见所闻。 2.抽一学生从内容、仪态和技巧方面评价。(目的在于促使学生认真听讲,练习口才,让说话者也有紧迫感。) (备学生)如果学生讲得不好,教师应给予纠正,学生评价若不知如何说起, 教师要作适当的点拨。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2分钟) 教师:同学们,你们的童年生活如何的呢?能跟大家分享一下吗? 请一学生讲讲。 (备学生)没有学生回答,教师可以讲讲自己童年时的快乐时光。 三、指导朗读,了解文意。(目标1)(15分钟) 1.教师正音。 藐( )小 项为之强( ) 鹤唳( ) 怡( )然 土砾( ) 壑( ) 虾( )蟆( ) 2.教师提示、正确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 见 /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 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 3.学生自由朗读,齐读。 四、翻译课文。(目标2)(23分钟) 1.幻灯显示,先根据课文注释完成练习提纲,再翻译全文。 (1).弄清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自己) ②又留蚊子素帐中,徐喷以烟(慢慢地) ③鞭数十驱之别院(用鞭子打) ④以虫蚊为兽(把……当作……) (2).弄清加点的代词在文中所指代的事物。 ①必细察其纹理(代藐小微物) ②昂首观之(代夏蚊) ③使之冲烟飞鸣(代蚊子) ④常蹲其身(代自己) ⑤观之正浓(代二虫) ⑤驱之别院(代虾蟆) (3)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语句,想一想该怎样翻译。 ①心之所向,则或干或百果然鹤也。(用心地想象,成千上百的蚊子果然都变成了鹤。) ②常蹲其身(常蹲下身子),使与台齐(使身子与花台平齐)。 ③神游其中,恰然自得。(全神贯注地沉浸在想象之中,心情愉悦,自觉是一种满足。) ④见二虫斗草间。(看见二只虫子在草间争斗。) 2.讲解联系答案。 (备学生)有个别词语较难或教重要,教师板书而且要求学生进行识记。 3.根据刚才的练习,学生独立试译。 4.学生纠正或修改,教师补充。 五、小结(1分钟) 这是一篇充满童真、童趣的文章,从文章里,我们看出了作者天真烂漫的童年生活。确实,我们跟作者的年代比较,现在的生活不知好多少,那么我们是否要更珍惜现在的生活呢? 六、布置作业(1分钟) 1.用“明察秋毫”、“藐小”、“怡然自得”等词语造句。(A) 2.翻译全文。(B) 3.找出课文当中你喜欢的句子,并说说原因。(C) 七、说课精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设计一系列的练习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熟悉并理解文言词语,自主翻译课文。 八、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口头翻译课文,在熟悉文句的基础上,复述课文内容。 2.理解作者的"物外之趣"并且思考这种"物外之趣"是怎么来的。 3.学习作者发挥创造性想象。 教学步骤及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3分钟) 1.按学号说自己最近的所见所闻。 2.抽一学生从内容、仪态和技巧方面评价。(目的在于促使学生认真听讲,练习口才,让说话者也有紧迫感。) (备学生)如果学生讲得不好,教师应给予纠正,学生评价若不知如何说起, 教师要作适当的点拨。 二、以旧联新,复习导入。(2分钟) 1.请一学生回忆上界课的内容。 2.教师明确今节课的学习目标。(理解作者的“物外之趣”并且思考这种“物外之趣”是怎么来的。) 三、复述课文内容,先拟出复述提纲。(目标1)(15分钟) 1.教师提出问题:作者记叙了儿时哪几件"物外之趣"? 2.请学生先列好提纲,再根据提纲复述课文内容,训练口头表达能力。 ①拟夏蚁为“群鹤舞空”。 ②把草、虫、土砾拟作森林、野兽、丘壑。 ③惩治虾蟆,为小虫打抱不平。 (备学生)这一步要让中下生有发言的机会,教师要给予鼓励和指导,让学生敢说、乐说。 四、讨论理解文章中?quot;物外之趣"。(目标2)(23分钟) 1.教师设计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解决。 (1)作者所说的"物外之趣"指什么?这种物外之趣是怎么产生的? (指根据事物的特点,在头脑中创造出超出事物本身特性的新事物,从中得到的乐趣。) (2)这种"物外之趣"是借助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创造出来的?如: 夏蚊成(想象成)群鹤舞空。 冲烟飞鸣(想象成)青云白鹤 丛草——森林 虫蚊——兽类 土砾——丘壑 (富有创造性) (3)你小时候有没有类似的经历,试展示自己的创造力。 (备学生)这题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教师并不需要太多的讲解。 五、小结(1分钟) 文章这种“物外之趣”是通过创造性的想象而得来的。想象出事物超出了原事物所具有的特性,这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体现了作者小时候知识丰富,想象力的丰富。 六、布置作业:(1分钟) 1.熟读、翻译全文。(A) 2.《掌握语文》练习。(B) 3.把你童年的趣事,在小组或班上说给同学听。(C) 七、说课精要:本节课主要通过复述文章内容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务求能够让中下生有一个表现自我的机会,还专门设计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 八、教学后记: 九、板书设计: 仔细观察、富有爱心、想象联想 物外之趣 观蚊如鹤 神游山林 鞭打虾蟆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一、单元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地朗读,积累新鲜词句。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用心领会写作意图,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思考理想和信念。 3.理解文中富有哲理的精彩语句。通过模仿,加强语言运用,提高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⑴正确朗读,积累新鲜词句。 ⑵理解文中富有哲理的精彩语句。 2.难点:理解文章主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三、教学方法设计: 1.充分组织朗读教学,引导学生感受文学作品的音艺术美。 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有创新、有价值的设问,引导学生合作探究研讨,重视过程和方法,着眼于语文学习的养成教育。 四、教学时间安排: 本单元教学拟用14个课时。精读课文个两课时,略读课文各一课时,作文两课时,复习检测评价三课时,机动一课时。 五、单元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也是人生,侧重于理想和信念。要求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出自己的生活感悟,想想人生的理想。同时,要注重在课堂和课下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自觉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 理 想 课文类型:精读课文 ○教学目标 : (一)知识目标: 1.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歌,体会其形象化的语言。 2.把握诗歌意象,领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二)能力目标: 联系生活实际及个人经历,理解诗歌的主旨。 (三)德育目标: 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 ○教学重点: ①朗读训练。 ②理解诗歌的主旨。 教学难点:赏析诗歌的语言。 教学方法:1、朗读法。 2、联想想象法。 学法指导: 讨论点拨法。用于对重要意象、思想感情的分析。 教具准备: 录音机、课文朗读带、多媒体投影。 ○课前准备 : ①搜集有关为理想而奋斗的名人名言及其优秀事迹。 ②预习课文,就自己疑难和感兴趣的问题,准备发言材料。 ③教师准备录音磁带,有条件的可制作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①反复朗读这首诗歌。 ②把握诗歌的结构。 ③理解诗歌的主旨。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在第一单元里,我们研讨过现代诗《在山的那边》。诗人在诗歌中写道:“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同学们,这里的“海”指的是什么呢?是指理想的境界。那么,什么是理想的境界呢?人生为什么要有理想?我们应当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著名诗人流沙河的哲理诗《理想》,同样会“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1.范读 。 最好由教师范读或放录音磁带,学生听读、欣赏。教师不必提任何要求,让学生自行调动情绪,纠正音准,品味语气、语调,把握韵律、节奏。 2.正音、正字、释词 。 3.默读 。 三、感知课文内容: 1.这首诗歌的主旨是什么?. 2.诗歌是从哪些方面表现主旨的?. 3.试着分析诗歌的结构 4.集体朗读,合作探究 : 小组讨论上述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5.课堂发言 小组代表发言,解决上述问题,逐渐明确诗歌主旨及结构。 四、研讨与赏析(上) ①精读 逐段(1—7节)理解研讨,深入思索,反复咀嚼、领悟诗歌深刻的含义和精妙的比喻。 ②课堂讨论 研讨诗歌的思想内容及形象化语言: 第l节,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它对于表现思想内容有什么作用?这一节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有关提示:采用比喻、顶针和修辞方法。作用是使语言形象、生动,在形式上环环相扣,在内容上步步推进。这一节总说理想是前进的方向;在全诗中起到统领的作用。 第2节,表达了什么意思?能试着举例说明吗? 教师应启发学生举例证明。 第3节,这一节是从什么角度谈理想的?谈谈“珍珠链”和“脊梁骨”的比喻作用。 有关提示: 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理想,连缀在一起,正像“珍珠链”一样,推动着历史的前进。理想也如同“脊梁骨”,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精神支柱和动力。 第4节,在内容上是怎样安排层次的?第三、四句有什么深刻含义? 第5节,揣摩各句的意思,理解树立远大理想的重大意义。 提示:a.理想使人积极乐观。b.理想使人斗志顽强。c.理想使人永远年青。d.理想使人充满活力。 第6节,怎样理解“获得”与“牺牲”?你对诗歌所说的“理想”是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第7节,“副产品”的本体是什么?有理想的人为什么也会“酸辛”? 有关提示:崇高的理想追求的是社会进步、人类幸福等,决不是个人荣誉。理想的实现可能给会个人带来荣誉,但这正像“副产品”不是主要的。在这里作者告诉我们,应当正确对待荣誉。 解决了以上问题,对所学的内容就基本掌握了。教师可根据需求,对以上问题作出增删取舍,但不可将结论和盘托出,也不能只采用简单的问答形式,要特别注重讨论分析过程。应当由教师点拨、引导,让同学自主发现,提出问题,合作探究,分析、解决问题。对独到的发现和见解应予重视。8—12节教学研讨,也应如此。 布置作业: ①抄写并识记字词。 ②背诵这首诗歌。 ③完成“研讨与练习”二(准备课堂交流)。 ④预习剩余部分内容。 板书设计: 理想的意义(1) 历史意义(2、3) 人格意义(4、5、6、7) 人生意义(8、9、10、11) 鼓励人们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12)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①检查作业。 ②继续研讨与赏析。 ③语言运用。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①识记字词。 ②朗读、背诵。 二、研讨与赏析(二) 1、课堂讨论(8——12节)诗歌的思想内容及语形象化语言。 第8节,你能从现实生活或个人体验中找出实例,说明“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的含义吗?什么是“大写的人”? 教师引导学生举出实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认识理想的人生意义。 第9节,这一节与上一节有什么关系?第三、四句的句式有什么特点?作用是什么?作者列举“罪人”和“浪子”的例子有什么典型意义? 提示:并列关系,都是写理想对人生的意义。上一节是从正面写,这一节是从反面写。第三、四句是两个倒装句,分别强调“给罪人新生”和“唤浪子回头”。典型意义是连“罪人”和“浪子”都因为有理想而改变了自己,何况是一般人呢。 第10、11节,这两节诗歌在结构上是什么关系?在内容上有什么不同?可否将“蜕”字改换成“变”字?为什么? 提示:层进关系。第10节从被动方面写理想被曲解、玷污和糟蹋,应该怎么办。第1l节写有些人因主动放弃理想而产生的后果。不能换,“蜕”是由好向坏转化,而“变”可变好也可变坏。 第12节,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第一、二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阅读体验。 组织学生对照课文,联系自己,谈谈应怎样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 教师应让学生自由论谈,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语言运用 ①语言运用并交流(仿照第一诗节,写几句话) 教师示例: 爱心是风,卷来浓密的云; 爱心是云,化作及时的雨; 爱心是雨,滋润久旱的树; 爱心是树,为你撑起绿阴。 这个练习难度比较大,教师应帮助学生分析这段文字的结构特点,鼓励学生大但尝试,并多给予赏识性评价。 ②修辞训练 这首诗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贴切而又生动,使抽象的事理形象化。教师应指导学生深入体会,学习掌握,提高想像思维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训练方法,可由教师或同学指明一些事物,让大家打比方,进行修辞训练,看谁表达得形象生动。 教师小结: 同学们,我们朗读、研讨和赏析了这首诗歌,掌握了诗歌的基本结构,理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了诗歌的形象化语言,并深入地谈了学习体会。理想犹如航标灯,它指引着我们的人生之旅。愿大家从小树立崇高的理想,并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我想,一个有理想的人,一定是一个精神生活很充实的人,也一定是一个很高尚的人。 四、布置作业: ①完成“研讨与练习”一。 ②将“思想交流”整理成300字的随笔。 五、板书设计: 理 想 流沙河 历史意义 理想是方向 人格意义 树立理想,为之奋斗 人生意义 教学后记: 以后在教学者中要突出了对学生的人文精神和语文素养的培养。在人文精神方面,着力将课文表现的思想观念,转化为学生自身的情感意识。在语文素养方面,抓住诗歌教学的主要特点,重在品味和赏析诗歌形象化的语言特点。教学方法方面突出了朗读训练和思维训练,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符合新课改的精神。阅读过程注重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学生易于接受;问题的设置,有针对性和层次性,前后贯通,相互照应,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特别是在学法指导上,引导学生注重学习过程的自主、合作、探究,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短文两篇:《行道树》 《第一次真好》 教学目标: 知识储备点: 1.感悟并珍视人生“第一次’’的经验。 2.揣摩形象化的语言。 能力培养点: 了解以小见大和夹叙夹议的写法。 情感体验点: 1.理解行道树——无私奉献者的形象 2.体验人生第一次的真切感受。 教学重点: 理解两篇课文的深刻内涵。 教学难点: 理解形象而又含蓄的语言。 课文类型:课内自读课 教学方法: 朗读法。通过朗读学生与文章直接对话。 学习方法: 研讨点拨法。 教学准备: ①布置学生预习,就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列出思考题,准备讨论、发言材料。 ②列举自己最难忘的第一次经历,谈谈自己的感受。 ③教师设置精当的思考题备案,以供学生参考。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学习《行道树》内容。 ①理解行道树的无私奉献精神; ②反复朗读课文,体会形象化的语言。 一、课文导入 : 同学们,汉语是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它最丰富、最准确、最鲜明、最生动。在汉语的宝典里,有许多“言在此而意彼”的妙词佳句,譬如,“牛,吃的是青草,挤出来的是牛奶”“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等。这些话表面好像在写动植物,其实是有象征意义的。毛泽东有一首词写道:“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你们知道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吗?你们知道它的深刻含义吗?今天,我们来学习张晓风的短文《行道树》,看看马路两旁的行道树有什么象征意义。 二、朗读课文 1.教师指导学生掌握朗读的发音、停顿、重音、语调、速度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 2.学生根据自己课前的预习情况,表演自编的朗读剧,加深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 3.识记字词 三、整体感知 ①思考质疑 让同学们独立阅读,调动自己的学习经验,归纳学习本课应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提出疑难问题,做好记录。 ②讨论探究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发现的问题。比较浅显的,组内讨论解决;集中疑难问题,准备课堂发言。 ③交流研讨 小组代表发言,提出问题。教师进行组织、引导和调控,将思考题逐渐集中到以下几个方面: a.行道树的形象体现了什么精神? b.找出本文最富哲理性的句子,并理解:神圣的事业是什么事业?为什么说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行道树的“深沉”主要表现在什么方面? [有关提示]神圣的事业必须以自我牺牲为代价。从个人利益角度讲,这便是“痛苦”。痛苦的磨练使奉献者具备了以苦为乐的品质,这便是“深沉”。 c.怎样理解“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 四、研讨赏析 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疑难问题和值得深究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的问题尽量深刻一些。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作者的写作目的,体会这篇课文的现实意义,进行人文教育。 ①作者从哪些方面刻画了行道树的形象? [提示]自我牺牲、奉献人类、心系社会…… ②怎样理解“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 ③“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表现了行道树怎样的思想感情?同时揭示了怎样的社会现状? [有关提示]保护环境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④为突出行道树的形象,作者都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提示]采用了对比手法: a.与同类的优越处境对比; b.与人类的盲目和无知行为对比。 ⑤你认为哪些语言描写最生动,最能突出行道树的形象?试分析说明? 让学生体会形象化的语言。学生的解答可能是多样的,芜杂的,教师要帮助学生突出重点,明确中心。 五、拓展延伸 鼓励学生结合现实和自己的经历,谈学习感受。 ①现实生活中有像行道树一样具有奉献精神的人吗?怎样看待他们的价值? ②本文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③本文的中心是通过行道树的自白表现出来的。但有人说像在发牢骚,你怎么看? 提示:决非发牢骚,而是强烈的呼唤。呼唤更多的奉献者为社会造福,为人类造福呼唤人们尊重奉献者的辛劳,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 ④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受到哪些启发? 六、教师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了很好的讨论和研究,对无私奉献者的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应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从任何意义上讲,我们都应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自然。让我们像行道树一样,尽自己的微薄之力,点缀美好的社会,也使自己的人生在无私的奉献中大放光彩。 七、布置作业 ①完成“研讨与练习’’相关作业 (基础知识掌握不好的同学布置相关作业进行强化训练 0 ②预习《第一次真好》。 八、板书设计: 行道树 张晓风 关键词: 神圣 痛苦 深沉 行道树 原始森林同伴 (奉献者形象) 沉浸在夜生活中的市民 第二课时 学习要点:《第一次真好》 ①认识人生第一次经历的重大意义,珍视第一次经验。 ②学习以小见大和详略得当的写法。 ③了解选材的典型性。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第一次”是多么另人难忘的经历啊!你知道第一次吃西红柿的那个人吗?你知道“第一个吃螃蟹”的重大意义吗?第一次远行、第一次脱险、第一次施舍、第一次求助……自从我们有意识以来,数不清的第一次,无一例外地给我们带来莫大的新奇和刺激。但又有谁真正懂得“第一次”的奥妙呢?周素姗的《第一次真好》可以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 二、整体感知 ①集体朗读 感悟课文内容。要求学生注意朗读时的情感和速度。 ②默读课文 三、独立思考,出示问题: a.“第一次真好”,好在哪里? b.课文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c.作者为什么选取这两个“第一次”详写? d.课文在安排材料上有什么特点?好处是什么? e.有的“第一次”是有益的,有的是无益的。本文所说的“第一次”属于哪一种?为什么? 引导学生探究性阅读,整体把握,筛选信息,猜想印证,形成解释。 四、研讨探究 引导学生采用互动方式,合作交流,使问题逐渐明朗,最终明确; a.“第一次真好”指感觉真好: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 b.“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c.作者从不同角度写了两件事:前者写的是植物;后者写的是动物。前者写的是静态;后者写的是动态。前者的感觉没有变化:只是喜悦和新奇;后者的感觉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先是惊喜,再是恶心,而后喜爱。这样写使人感到厚重,既表现作者的个性体验,也能与读者产生共鸣,有典型意义。 (学生谈不透,教师要予以引导、点拨。) d.详略得当:详写的是看柚子树和看孵小鸟两件事。略写的有六件事,均一笔带过。详写是为了更好地突出中心;略写部分是对详写部分的补充,旨在以小见大地表现“第一次真好”的普遍意义,同时,使文章内容更加充实。 e.本文写的是有益的“第一次”。因为所举的每一个事例,都有益于人生的健康发展,而且“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五、研读赏析 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结合“研讨与练习”,引导学生重点研读与赏析作品的语言,以求达到对课文内容更深刻的理解。可让学生提出最感兴趣或有疑难的问题,供全体同学讨论。 出示问题组: ①为什么说是“一幅秋日的风情画”,而不说是“风景画”、“风光画”? ②“雏形”与“具体而微”有什么区别? ③“我喜爱他们又甚于那些老鸟”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表现作者对生命的珍惜和对生命力的赞叹。 ④找出课文中带有议论性的句子,试分析它的作用。 本题的设计旨在让学生逐渐了解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 六、体验反思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解释课文有关内容,并从多角度提出问题,深化理解。 ①为什么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感觉不愉快的第一次就不能尝试吗? 提示:感觉不愉快的第一次可能是更有益的,也应当积极尝试。如舍己为人等。 ②为什么说“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③回忆你难忘的第一次经历,谈谈它对你后来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④什么样的第一次不能尝试?为什么? 七、教师小结: 同学们,现在我要告诉你们,据说西红柿最早只是一种观赏植物,没人知道它可以吃,且营养丰富。我们应当感谢那个第一次吃西红柿的人,他当时的勇气决不亚于视死如归。我猜想,他尝试以后的感觉一定是新鲜而刺激的,是令人回味的。而他的那个第一次,竟使西红柿成了我们餐桌上的佳品。 同学们,我们要多多地尝试有益的第一次,让万紫千红的第一次,织成我们五彩斑斓的人生,给社会带来进步。 八、拓展巩固: ①完成“研讨与练习”剩余部分。 ②习作:写一篇题为《第一次,我忘不了你》的作文,谈谈学习本文的感受 九、板书设计: 第一次真好 周素珊 柚子树结实累累(喜悦、新奇) 十姊妹孵出小鸟(惊喜) 第一次:新鲜刺激、回味无穷。 十、教学后记: 本课结合行道树的无私奉献精神,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珍重第一次,拓宽生活领域,大胆尝试越来越多的第一次,丰富经验。 人生寓言 教学目标: 知识储备点: 1.正确理解寓言的含义; 2.理解、积累新鲜词语。 能力培养点: 1.感受优美的语言,模仿文章美的表达。 2.正确把握对人生的态度,对待人生的际遇; 德育培养点: 体会寓意,培养应对财富和不幸的审美心态和坚韧意志。 教学重点 : 理解寓言的含义。 教学难点: 学习文章精美的表达。 课文类型: 课内自读课文 教学方法: 1.自读与点拨结合法。 2.延伸积累法。 学法指导: 1.查阅资料,扫清文字障碍; 2.预习课文内容,思考寓言的含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示范朗读带、投影仪。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学习《白兔和月亮》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人们的生命历程中,得与失始终伴随我们一生。有俗语说:“有得必有失。”其实,有失也比有得。明智的,随遇而安,得失不惊,心宽体胖,处世潇洒;痴妄的,追名逐利,以乱心迷,生身受累。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人生态度?寓言《白兔和月亮》就是一面透明的镜子。 二、简介寓言: 寓言: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 三、整体感知: 1.这则寓言讲了怎样一个故事? 2.白兔赏月的心态前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3.白兔在得到月亮以后,为什么会有得失之患? 4.这则寓言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四、体味感知: 这则寓言的语言很精美,你认为哪个词语你最有感触,认为用的最好?请找出来,并谈出自己的感受。 五、探讨研究: 1.本文有两次转折,请你找出来,并分析这样的写法有何好处? 2.白兔最终要求诸神之王撤销这个决定,说明了什么? 3.这则寓言提到人类有怎样的讽刺意义? 六、拓展延伸: 1.拥有财产就一定会有得失之患吗? 2.我们可以从白兔身上学到些什么? 3.在现实生活中,你是否会有得失之患?原因是什么? 4.我们应该怎样把握自己的人生航标? 七、巩固练习 :第一题。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学习《落难的王子》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到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坦然面对人生的得与失,正确把握好人生的得与失。不仅如此,我国有句俗语“天有不测风雨,人有旦夕祸福”。人生在世,注定要与困难同行的,甚至要与挫折和灾难打交道。因此,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学习另一则寓言故事《落难的王子》,我相信同学们会有一种别样的收获。 二、整体感知: 这则寓言故事写得很深沉,不仅在主题思想上令人发省,而且在情节安排上也值得我们学习,具有普遍的意义。通读寓言故事,告诉我们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三、思考品味: 1.“我”在情节中起到的作用是什么? 2.“天哪,太可怕了,这件事落到我的头上,我可受不了!”这句话在课文中反复出现过三次,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有什么意义? 四、问题探究: 1.王子落难前后性格有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2.王子是怎样落难的?作者这样便偏故事情节有何用意?王子落难你认为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 3.“我”是王子落难的见证人,然而,当厄运也落到了“我”的头上,这说明了什么? 4.文章结尾给人怎样的启示? 5.只有落难后才会变得坚强,才能战胜脆弱,这是一条定律吗? 五、拓展延伸: 与《白兔和月亮》进行比较阅读。 1. 在主题上,两片语言都是些人生态度的。但是角度是不同的,前则主要写人在获利之后的心境;后则写人受难后的状态; 2.在情节上,都采用了寓言的形式。然而前则寓言味道比较浓些;后则更像是事实; 3.在表达方式上,两篇寓言都是叙事为主。而前则更多的是人物的心理描写;后则重在叙事。 六、体验反思: 1.人生在世,或福或祸,可能不期而至,对我们应怎样对待? 2.从自己的经历中举出实例,说说你怎样面对困难,使自己坚强起来? 3.实际上人的一生挺平淡,大悲大喜的事情也不是很多,我们应当怎样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的坚强的意志? 七、教师小结: 同学们,学习了两则寓言,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告诉我们很多人生启示。我们知道了不计较得失是最大的“得”;不计较得失的人是最理智的人。我还要告诉你们,“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愿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远离欲壑,健全人格;藐视困难,直面人生。 八、巩固训练: 1.完成“研讨与练习” 2.作文训练:《居安思危》、《在逆境中成长》 九、板书设计: 人生寓言 周国平 白兔和月亮 心旷神怡地赏月 诸神赏赐 (主题词:得失之患) 接着不安心痛如割 请求撤销 落难的王子 寓意: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坚强起来。 十、教学后记: 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我进行了两项创新性学习:一由同学们自编自演课本剧,加深学生们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二组织学生进行小范围内的辩论赛,辩题是《逆境一定成才》,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训练学生们快速反应的能力。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效果。 我的信念 1、课型: 讲授课 2、执行人:苟小琳 3、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质朴、真诚的语言。 (2)学习从不同角度把握主要内容,掌握处理信息的方法。 (3)从文中得到有益的启示:磨练意志,学会生活,热爱科学。 教法设计:讲授、讲析 学法指导:探究法、发现法 4、教学目标:表1—1 课目内容分解表 知识点 学习水平 识记 理解 应用 1.新词:固执、鞭策、盛名、报酬、奢望、蹂躏、呵责、懊恼、沉醉、迷醉 √ √ 2.重点句子: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忍不拔的精神。 √ √ 3.学习本文质朴、真诚的语言。 √ √ 4.了解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以及所取得的成就与她性格特点的联系。 √ 5.从文中得到有益的启示:磨练意志,学会生活,热爱科学。 √ √ 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知识点3。 (2)难点:知识点5。 5、表1—2学习水平描述表 知识点 学习水平 描述语句 行为动词 新鲜词句 识记 识记新鲜词句 记住 语言 学习 积累、理解语言 理解、运用 主题 理解 理解文章主题 理解 6.教学媒体的选用和组合 (1) 本课为讲授课,语言点:为了让学生掌握该课生词和语句,能较好的练习,在选用媒体时考虑了板书、投影和录音机。 (2) 教学媒体的选用如表1-3所示。 表1—3 媒体选用情况表 知识点 媒体类型 媒体的内容要点 媒体的教学作用 使用方法 1 板书、投影 新鲜词语的音形义 引入课文教学 视听、讲解 2 投影、板书 重点句子 引导学生理解 视听、讲解 3 板书、投影 课文的朗读及表达 加深印象 讲解、操练 4 小黑板、投影 练习 检查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强化训练 练习、反馈 5 投影 练习课文朗读 巩固、训练 朗诵表演 7.教学过程 : (1) 学生值日生报告(复习) 讲解重点句子 点评 投影 引入教学 简单提问 开始 值日生报告 回答问题 板书 引入新课 板书新鲜词语 默读课文 完成练习 朗读课文 投影 学生笔头练习 练习 练习 练习 练习 评比 学生练习 学生练习 投影 复述课文 提示 复述 复述 复述 复述 作业结束 8.板书设计: 我的信念 玛丽·居里 献身精神 宗旨 工作 环境 探讨真理,不图财富 沉醉于科学之美 自由、安静、时间 目标、信心、 坚忍不拔 勤奋努力 9.教学后记: 通过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自已发现规律并总结规律,再运用规律,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培养了学生的思维方法,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三单元 春 朱自清 教学目标 : 知识储备点: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多角度、按顺序描写景物的写法。 3.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能力培养点: 1.学会调动多种感官细致观察景物的方法。 2.体会作者借景抒情的语言特点。 情感体验点: 1.培养学生关注生存空间、保护环境的习惯。 2.热爱大自然、珍惜青春的感情和为理想而努力奋斗的高贵品质。 教学重点: 1.反复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2.揣摩词语,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前准备 : ①学生课前预习课文,找出生字、生词,在预习本上正确注音、解释(查字典或词典)。 ②学生课外搜集、摘抄有关春的古诗文句(备用)。 ③老师准备录音机、录音带、投影仪等。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习朗读课文的方法,整体感悟课文内容。 2.研读春草图,归纳分析其他春景图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听课文朗读录音,要求: 1.注意朗读的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2.学生边听边思考: 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文中具体描绘了哪五幅春景图? 抒发了作者对春天怎样的感受? 你觉得春天还像什么?你还能用别的比喻来赞美春天吗? 3.听读之后,学生默读课文,找出自己不懂的词句。 4.学生自由朗读,讨论、明确上面的问题 。 三、熟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然后理清本文写作的思路: (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启发学生归纳) 第一部分(第1段):盼春 第二部分(第2-7段):绘春 第三部分(第8-10段):赞春 四、研读与赏析 : 1.学生齐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四人小组合作讨论学习课文第1-3段的内容,思考: ①第1、2段总写了哪些景物? ②第1、2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③第3段写出了春草的什么特点? 用了哪些形象生动的词语进行描写的?有什么好处? ④春草图中为什么还要写人的活动? 3.全班交流后小结。 五、布置作业: 1.你最欣赏文中哪些段落? 请说出理由来。 2.熟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3段。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研读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等,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多角度、按顺序描写景物的写法。 2.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拓展延伸。 教学过程: 一、检查知识掌握和背诵情况 1.全班齐声朗读课文。 2.鼓励学生背诵1-3段。 二、研读与赏析 : 1.学生自学第4—7段, 学生运用老师指导的方法,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①说说自己最喜欢的图画,并说明原因。 ②比较与春草图的异同之处。 (可从特征、顺序、写法、语言、修辞方面比较) ③迎春图与其他四幅图之间有什么关系? ④找出你认为写得好的语句,有感情地读一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结合课后“研讨与练习二”赏析好词佳句) 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体味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每组推举一人全班讨论发言。全班讨论交流,明确上述问题。 2.略读第8—10段,体会这三段在文中的作用。(学生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有理,教者即给予肯定。) 3.课堂小结: ①抓住特点写景。 名 称 特 征 春草图(草报春): 嫩绿、多、软 春花图 (花争春): 繁茂、艳丽、芳香 春风图(风唱春): 温暖、柔和 春雨图(雨润春): 多、轻盈、 细密 ②分层次写出春景图。 名称 角 度(顺序) 写 法 修 辞 春草图: 由物到人 正面与侧面结合 拟人 春花图:树上—花下—遍地 由高到低 虚实结合 排比、比喻、拟人 春风图:触觉—嗅觉—视觉—听觉 多感官描写 拟人、比喻 春雨图: 由物到人 由近到远 动静结合 排比、比喻 4.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体会作品的意境和风格,读出对春天的由衷的赞美。 5.学生质疑交流: ①阅读了本文,你的感受是什么? ②面对着这大好春色,你准备做些什么? ③你还有哪些问题没解决? 学生讨论后,可以向老师质疑,也可以向同学提问,以形成对文章的进一步学习与探讨。 三、拓展延伸: 学生将自己搜集的关于春的古诗文句互相交流,并加以整理、积累。 四、布置作业 : 请你仔细观察你家乡春天的景物,倾注你对家乡无限热爱之情,借鉴课文中的某些写法,将最有特色的景物写出来,题目自拟,字数不限。 五、板书设计: 济南的冬天 老舍 教学目标: 知识储备点: 根据课文中和的具体语境理解词语的意义。 学习准确生动的语言描写。 能力培养点: 抓住景物特征进行准确的描写。 由里到外、由山到水的写景顺序。 情感体验点: 1.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景。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济南冬天的特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品味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 3.掌握情景交融的写景方法。 课文类型:阅读讨论型 教学方法:在朗读的基础上,先让学生归纳出济南冬天的总体特点,再概括出每一小节的具体内容。弄清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表现这一特点的,其中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录音机、挂图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本课目标: 把握济南冬天的特点及景物描写中所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速读测试。 计时速读全文,答题,计算出阅读速度、理解率与阅读效率。 l.本文题目是: ;作者是: ;本文写于: 年以前。 2.济南冬天的特点是什么,请你用三个词来概括。 3.作者通过哪三个比较来说明"济南夏算是个宝地"? 4.本文采用了怎样的描写顺序? 5.本文是怎样描写阳光朗照下济南的山的? 6.本文是怎样描写小雪点染后的山的? 7.本文是怎样描写济南冬天的水色的? 8.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9.下面这些句子中,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 B.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 C.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 10.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济( )南 伦敦( ) 髻( ) 镶( ) 贮( )蓄 水藻( ) 测试记录 阅读速度: /分钟 理解率: % 阅读效率: 字/分钟 (二)激疑质疑。 1.本文一共5个自然段,可分为几部分?()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2.本文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说说作者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感情的? 3.本文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三)精读导引。 第1题要求在统摄全文内容的情况下,划分段落,以理清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结构。做此题要注意在整体性阅读基础上进行分段。 第2、3题都是对写作特点的理解。应当结合自己的有关知识,深入分析体会。并注意随时吸收,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 (四)疑难讨论。 1.C√。因为从全文来看,写了三个方面内容:(1)济南的天气;(2)济南的山景;(3)济南冬天的水色。而第1自然段是写"天气"的,第5自然段是写"水色"的,中间三个自然段是写"山景"的。 2.本文在描写济南的冬景时,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1)直接抒发作者赞美的感情。如:开头写"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通过三个地区和济南的天气对比,得出"济南其得算个宝地"的结论,既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又显得情真意切。 (2)创造意境,以情动人。如,"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这是张小水墨画。"在优美的意境中,流露出作者赞美的真情。 (3)用虚实结合的方法,给读者以想象的余地,抒发作者的热爱之情。如,"树尖上顶着一髻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不但写出景物的外形,而且十分传神。这种虚实结合的手法,使冬天阳光下的济南出现"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的神情;小山说出"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的低语,薄雪"微微露出点粉色"的羞容;这些,不但非常传神,而且饱含着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3.这篇写景散文写得成功、动人是与作者善于运用各种语言技巧分不开的。 在修辞方面,比喻、拟人、对比都用得十分出色。例如,把济南比做婴儿,把城外山景比做出于"唐代名手画的""水墨画",那么清新明丽。这两个比喻都很精彩。作者还融生命与感情于景物之中,使景物活了起来,生动而逼真,这是运用拟人手法的妙处。至于对比,是把两种相反、相对的事物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方面,放在一起相比较的一种修辞方法。本文以矮松的青黑,映衬树尖上顶着的一譬儿白花;以全白的山尖,映衬蓝天等,色彩鲜明悦目。 在词语的选用方面,也是十分讲究的。如,老城是"全在天底下晒着太阳,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句不仅用了拟人的方法,而且"晒"、"睡"、"醒"三个动词准确地勾画出济南温晴的气候特征。 老舍写作用纯正的北京话,简洁的短句,不仅生动活泼,而且朴实明快。 附:速读测试参考答案 1.《济南的冬天》;老舍;1934。 2.无风、晌晴、温晴。 3.写风同北京比;写日光同伦敦比;写日光的强度与热带地方比。 4.采用的是景物的排写顺序。第1段写天。以表现济南的冬天的暖;第2段写地,以表现济南冬天的舒适;第3、4段写山色,以表现济南冬天的秀气;第5段写水光,以表现济南冬天里孕合着的春色,并顺势用一句话勾勒了济南冬天的总体形象。 5.先是用一个设问句和一个反问句指出济南的"出奇"不单是因为经常有温暖的阳光,还因为它有迷人的山水;继而写济南的地理特征:是"山围城";然后写济南人情态的特征:因为山就是依靠,山就是温暖,所以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 6.先写山的色彩。从山上、山尖、山坡一直写到山腰,一步步地细看,一笔笔精心描绘。它是白的,"树尖上顶着一会儿白花",它是银白,"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它是彩色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再写山的情态,"等到快回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那些小山太秀气!"这样,就写出了小雪点染的山的"妙"处。不仅使读者感受到小雪点染的山的外在美,也写出了其内在美。 7.写水,作者抓住一个"绿"字,着重写了自己对济南冬水的感受,概括水的鲜明形象。作者描绘绿萍的绿,水藻的绿,水面柳影的绿,这其实都是写水的绿,写济南冬天里绿的精神,绿的生命。在此基础上作者又写"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这实际上是把水艺术化了,感情化了。最后写"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勾勒出一幅完整的济南冬景图。写出了这座有泉城之称的济南的特色。 8.在这篇写景散文中,作者抓住济南地处北国而冬季气候"温晴"的特点,描绘了济南的阳光、小雪、山山水水,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自然风光的挚爱深情。 9.A.拟人;B.比喻;C.拟人 10.(l)jǐ(2)dūn (3)jì(4) xiāng(5)zhù(6)zǎo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1.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描绘,情景交融地表达对祖国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 2.继续学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以及描写景物的方法。 3.了解本文首尾呼应的特点。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自然界中美的事物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朱自清先生绚丽多彩的春景图使人感受到春的勃勃生机,老舍先生描绘的冬天也一样具有可爱之处。 (二)引导学生阅读"自读提示"第二段,以此作为阅读思考、圈点批注的主要依据。 (三)自读课文,圈点批注。 教师提出导读题目,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题目事先写好,以小黑板或投影片形式展示。 1.本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你能用第一段的一个词语说明它的总体特征吗? 2.作者运用哪些修辞方法对景物进行描绘,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3.全文的结束语和课文标题有怎样的联系,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学生圈点批注时,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肯定和表扬批注好的,对欠妥的给予指导。 学生发表意见后由教师明确: 1.天气的温晴;老城的暖和安适;阳光朗照下山的可爱,小雪点染下山的秀美;雪后村庄的秀丽典雅;水的暖绿明净。总特点--温晴。 2.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山景绘水色,全力表现济南冬天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天明水净的特点。如把环卫济南的山比作"小摇篮",把卧雪的山庄比作"小水墨画",把整个冬天的济南比作"蓝水晶";拟人的手法把没有生命、没有感情的山水写得脉脉含情,景与情紧密结合,以景感人,以情动人,产生很强的感染力。 3.结尾"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与开头的"宝地"呼应,又点了题,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美好景象的由衷赞美之情,有力地总结了全文。 (四)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思路,划分课文的结构,教师补充强调如下: 一、总写(第1段)温晴(宝地)对比 二、分述 山 阳光朗照下的山:可爱拟人 (第2~5段) 不雪点染下的山:秀气比喻 水:暖、清、绿比喻、拟人 【小资料】 作者与课文 作者老舍,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杰出的语言大师。 老舍是满族人,1899年出生在北京一个贫民的家庭。1918年从师范学校毕业,先后做过小学教员、中学教员;1924年,到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教汉文;193O年回国后,曾在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担任中国文学系教授。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他积极参加进步文艺界的各项工作。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老舍正在美国讲学,他接到了周恩来邀请他回国的信,便立即动身,于同年12月回国。 老舍自1924年开始创作,发表了不少极有影响的作品。北京市人民政府在1951年12月,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他在1966年不幸逝世。 课文是作者在济南齐鲁大学教书时写的。出生在北京,又刚从英国回来的老舍,十分喜欢济南。他曾经这样说:"从民国十九年七月到二十三年秋初(按:193O~1934年),我整整在济南住过四载。在那里,我有了第一个小孩,即起名为'济'。在那里,我交了不少朋友……,在那里我努力地创作,快乐地休息……时短情长,济南就成了我的第二故乡。" 三、板书设计 济南的冬天 老舍 温晴 山 水 山中访友 李汉荣 教学目标: 知识储备点: 1.了解课文新奇的构思。 2.揣摩文中栩栩如生的景物描写。 3.理解描写中人称变化的作用。 能力培养点: 1.发挥想象,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学习文中综合运用多种修辞的写法。 情感体验点: 1.品味文中童话般的语言,感悟充满浪漫色彩语言美。 2.领略自然界的鸟语花香,感受大自然的风光美。 教学重、难点: 作者为什么把进山说成“山中访友”? 课文类型:课内自读课文 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诵读中,品味作者所表达的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抓住景物描写的语句,感悟文中充满诗情的画面,学习新奇的构思和丰富的想象。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准备:投影仪、图画、录音机 教学设计: 一、整体感悟 二、导入新课 阅读标题,揣测文章的内容,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 板书课题:山中访友 如果你没读过课文,请展开想像,猜一猜作者到山中去访问一位怎样的朋友?访问的情形会是怎样的?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只要合乎情理,或能自圆其说,即可。) 学生可能会说: 访一位多年不见的住在山中的武林高手——切磋武艺; 访一位隐居山中的诗人——煮茶论诗; 访一位得道的僧人——禅悟人生; 访山中的动物——要保护动物等…… 教师:可作者是怎样说的呢? 让我们“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带着丰富的想像,跟随作者,走进山林,走到山涧边,去感受作者的心,去会晤作者“山中的众朋友”,去感受作者用动情的话语描绘的那童话般的世界。 三、学生速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教师正音。 幽径、逝川、青翠、唱和、湛蓝、赞助、玄奥、清澈、禅心、凝神、犬吠、德高望重、波光明灭、返老还童、津津乐道、栀子花 四、感悟内容 点名让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带着问题听读课文。 a、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 b.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学生讨论明确: 读到第3自然段,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作者要访的是自然界的朋友,依次是:古桥——树林——山泉——小溪——白云——瀑布——悬崖——云雀——石头——落叶——小花——阵雨——老柏树——蚂蚁——归鸟 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与山中朋友之间的亲切,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研读与赏析 作者与大自然是那样贴近,关系是那么密切,他在山中拜访的都是一些什么样的朋友?作者分别从山中的众朋友身上感悟到什么?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五、精细地朗读课文,细细品味,自主探究,讨论明确: 古桥——德高望重——古老而坚韧的灵魂 树林——知己——我变成了树 山泉——姐姐——照出我的浑浊 小溪——妹妹—一唱和小诗 白云——大嫂——天空的护士,使天空返老还童 瀑布—一—大哥一一天生金嗓子,无回报地从古唱到今 悬崖—一爷爷一一给人清净、无杂念的心境 云雀——弟弟——纯洁少年,从不说是非 石头——敲击——时间的回声 落叶——纹理——命运的手相 小花——采一朵插头上——悄悄做一会儿女性(寻找一份荚) 阵雨——侠客吼叫,醉酒的诗人朗诵——感动又吓人 老柏树——慈祥——恩泽、遮雨 蚂蚁———小弟弟——患难兄弟 归鹤——伴我披月回家女 作者从山中的众朋友身上悟到并得到了这样的启示:做人要有持久而不变的坚韧的灵魂;要深深扎根于人民大众当中;要爱护大自然,保护人类的朋友——鸟类;要淳朴善良用爱心待人,不去搬弄是非;愉快地投身于工作和生活。 六、合作探究: 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进山看了一路的美景,可作者为什么却说成“山中访友”? [讨论明确] 作者访问的是自然界的朋友,想像丰富、新奇,充满童心童趣,构思新奇。以这样的方式叙述,使读者也走进画面中,走进作者的心境中,仿佛这些自然界的朋友,不但是作者的,也是我们每一位读者的,于是感到更加亲切,似乎我们也随着作者把自己想像为一棵树,使树与我融为一体读者时时会被作者的童心打动,时时被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激情感染,我们与大自然是这样的贴近,甚至会融为一体,又怎么能不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呢? 七、带着感情朗读课文,去体会那“童话般的世界”。 体验与反思 八、质疑交流 我们随着作者“带着一路月色”“带回了满怀的好心情”回到了家中。你有哪些思考和体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珍视我们自然界的朋友? 学生讨论交流,学生可以向同学质疑,也可以向老师质疑,形成讨论交流的过程。 [教师小结] 当你带着好奇和轻松愉快的心情读完这篇散文之后,在你被那美妙绝伦、如行云流水般的语言带进山中之后,你除了被童话般的意境陶醉外,你还会从字里行间透出的情愫里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对生活的那种深切的热爱。并且,你还会感悟到作者对人生那种深邃的思考——做人要有持久而不变的的坚韧的灵魂;要深深扎根于人民大众当中;要爱护大自然,保护人类的朋友——鸟类;要淳朴善良;用爱心待人;不去搬弄是非;永远健康地、身心愉快地投身于工作和生活。 九、拓展延伸作业 假设你是某一景物,实际上景物已经成为游人的朋友了,请你以景物为角色,与游人互诉心声。写一段文字,字数不限,下节课交流。 十、板书设计: 山中访友 热爱大自然 想象 古桥、树木、山泉、小溪、白云、瀑布 秋 天 何其芳 教学目标: 知识储备点: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能力培养点: 赏析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 学习描绘秋天的手法,背诵咏秋的名句。 情感体验点: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2.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写出生字并正确注音。 教具准备:投影仪、收音机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设计 : 一、导人新课 著名诗人秋瑾曾在诗中咏叹“秋风秋雨愁煞人”;宋玉也曾在《九辩》中言“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在文人墨客的笔下,秋天是忧伤的、哀婉的,让人顿生惆怅……(这是中国古代诗人的一种典型的悲秋气节)。但是秋天也是有绚丽的色彩、丰收的喜悦的。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秋天,感受一个别样的秋天。(板书课题) 师配乐范读课文 [要求] a.朗读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b.学生正确划分诗歌的停顿。 二、生自由朗读课文。(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显示) 出示问题组: a.为什么说这是一幅乡村秋景图? b.诗中刻画了几幅图画?(给它们命上整齐、漂亮的名字) c.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 朗读之后,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明确三个问题。 [明确] a.因为露珠、冷雾、白霜,表明秋天的天气特征;提到农家:稻香、镰刀体现农家特色;有秋虫低鸣:蟋蟀声使田野更辽阔;溪水干涸、更清冽,暗示这是在秋天。 b.三幅图: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思恋图。 c.天的喜爱、赞美的感情。 三、研读赏析: 展示学生绘制的图画或课件。(学生对照图片展开想像,描绘自己喜欢的画面。多媒体或投影显示问题组) a.想像每幅画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动、心情,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你喜欢的一幅图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幅图。 b.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景的? c.找出你最喜欢的语句,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写得好在哪儿?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明确三个问题。 a.先请几名同学朗读最喜欢的一节诗。说说为什么喜欢。然后据图画,展开想像,描绘 画面。学生描绘画面(参考内容): 农家丰收图:清晨朝露未唏的时候,有位农人来到幽谷,丁丁的伐木声震荡山谷;田野里发散出稻香的气息,金黄的波浪此起彼伏,稻田中有个身影在挥镰割稻,晶莹的汗珠湿透衣衫;果林中还有采摘瓜果的人,瓜果飘香,沁人心脾,摘下这些沉甸甸的秋天的礼物,放进背篓,这份喜悦要与亲友一起分享…… 霜晨归渔图:清晨的江面还弥漫着冷冷的雾气,可以感受到些许的凉意。远远地有个渔人摇着船桨向岸边驶来。依稀可见船篷上挂着层白霜,渔人熟练地撒下鱼网,网上的青鳊鱼就像乌桕叶,闪着银色的光泽。归航了,江面上传来动人的渔歌,还有阵阵爽朗的笑声…… 少女思恋图:原野上一片蟋蟀的呜叫声,溪水清澈见底。羊儿的咩咩声阵阵传来,秋天的美景让人赏心悦目,牧羊女却失去了往日的活泼。夏日里的笛声悠远、绵长,怎不见了那吹笛的少年?姑娘的心事谁能猜得透? b.由远及近的顺序。 c.优美语句赏析: 先找出优美的语句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诗,体会、分析感情、语言的精妙之处。 主要分析加点词的表达作用:(美句赏析参照) 伐木声飘出幽谷——从听觉的角度,写出了幽谷的深、静。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饱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写出了丰收之景;“稻香”从味觉角度,暗示稻子成熟,展示丰收的图画。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栖息”运用拟人的修辞,概括秋天在农人家里的状况,将虚无的东西具体化,写出了松弛、娴静的氛围。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轻轻”显示出渔人悠闲与自得的心情。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游戏”一词虚实相生,渔人是在渔船上游戏,并不在乎打了多少鱼,更是在感受秋天,游戏秋天,写出了那份闲适。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梦寐”是朦胧的意思,写出了少女的情怀,牧羊女的感情似喜似羞。 为什么“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这个比喻用得好? 比喻青鳊鱼像乌桕叶;另一层意思,江岸上乌桕树,树叶婆娑,倒映在江面,就好像网起的是乌桕叶的影子。用倒装句体现渔民悠闲的心情。 四、齐读、自背、齐背、比赛背诵。 五、课堂小结:本诗从多种感官角度出发,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写出夏忙后农闲的景象:农人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悠闲、惬意,少了些艰难苦恨,多的是清静、清甜。这是一个明媚、快乐的秋天,一个乐在其中的秋天。 六、拓展延伸: 比较阅读:读《秋景》,比较与《秋天》在内容、感情、语言等方面的相同之处。 七、布置作业 1.写自己的秋天。以“秋天”为题写一首诗。 何其芳 秋在我心里,我爱秋天! 2.摘抄以“秋”为内容的诗文,并做点评。 八、板书设计: 秋 天 幽谷 瓜果 冷雾 白霜 渔船 蟋蟀 溪水 牧羊女 清静 清柔 清远 清甜 九、教学后记: 本课采用了以读带讲兼以学生自学讨论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穿插朗读指导,有助于学生充分理解、领会诗歌。整体感知部分,考虑到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情感体验,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拓展延伸部分进行比较阅读,将本课学习引向纵深。安排摘抄写“秋”的诗文,并做点评,是培养学生养成摘抄的习惯,训练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有效方式。 古代诗歌五首 教学目标: 知识储备点: 1. 了解古代诗词的有关常识。 2. 理解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力培养点: 1. 运用联想和想象赏析诗词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 比较阅读,探究诗词中的情趣,体会诗歌的不同风格。 情感体验点: 1. 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培养高尚的高尚的审美情趣。 2. 感受欣赏气吞山河的雄壮美、叙事写景的哲理美和侧面点染的烘托美。 教学重、难点: 如何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怎样鉴赏精彩的诗句。 课文类型:阅读赏析课 教学方法:通读每首诗,感知诗句的节奏、韵味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精通全诗,理解诗的意境;鉴赏精彩语句,发挥想象和联想,品味其中的深刻内涵。 教具准备:投影仪、收音机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本课目标: 1. 赏析前三首诗,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 把握各首诗的艺术特色,了解格律诗的基本常识。 二、教学流程: (一)、导入课文。 古代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有很多佳作,不仅语言隽美,而且意境深远;它们有的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因此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成了流传千古的名篇。我们中学生学一点优秀的古代诗词,不仅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语言水平,而且能陶冶我们的思想情操。所以我们要认真学习和努力掌握一定数量的古代诗词。今天,我们学习五首古代诗词,主要是领会古人融情于景表达襟怀和讲究炼字炼句亦即炼意的手法。 (二)、学习《观沧海》。 1.整体感知: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是他出征乌桓时所作。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姨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一壮美的诗篇。诗人描写了沧海的壮丽景色,表现了壮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天下的宏伟抱负。 2.解题:题目是什么意思?“沧海”的“沧”字怎么解释?题目能不能换成“观大海”? 明确:沧,是暗绿色。“沧海”有色彩,比“大海”形象,所以不能换。 3.教师范读后学生诵读。 4.理解内容。 提问:开头两句交代了什么情况?“东临碣石”的“临”作何解释? 明确:交代了作者所处的地方和来此的目的。“临”作“登临”讲。 提问:根据这个开头我们可以判断,下文将要写什么内容了? 回答:写观海所见的情景。 提问:下文到哪一句为止是写作者所见的情景? 回答:到“洪波涌起”为止。(如有同学答到“若出其里”为止,就要引导学生明白:以下四句并非作者眼前所见的实景。) 提问:实写观海的诗句一共有6句,所写的内容和角度有什么不同? 明确:“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是总写全景,其中前一句写海波动荡,后一句写山岛巍然耸立。接着两句写岛上的草木,“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一派生机勃勃。这两句是紧扣上文“山岛竦峙”展开。下面两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出了海上景象的变化,表现了大海的雄伟气势。“洪”,大的意思。很明显,这两句是照应上文“水何澹澹”而写的。这一层6句诗,结构非常严密,可见作者构思的精心。 提问:“日月之行”等4句是什么意思?这是不是作者眼前看到的景象?作者是写什么内容? 明确:这4句的意思是:日月的起落,好像是在沧海中运行;夜空中灿烂的银河,好像是沧海里映上去的。很明显,这不是作者眼前所见的实景,而是他看到波涛汹涌的大海所产生的奇特想象。 启发:作者写观海的内容到这里结束了,我们可以展开自己的想象来回味一下:作者在诗中描绘了怎样的景象?作者笔下的沧海有怎样的特点?再联系作者写这首诗的背景,我们想一想,诗歌中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通过想象,我们不难体会,作者笔下的沧海气势雄伟,胸襟开阔。根据“阅读提示”我们知道,作者写这首诗的时候,是他刚刚平定乌桓,回师中原,这正是他踌躇满志的时候。面对着波澜壮阔的大海,作者情不自禁地抒发了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豪迈情怀。特别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几句诗,更是形象地反映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千百年来成了脍炙人口的名句。 解释:最后两句是一般的结束句。 5.分析韵律。 本诗为四言乐府诗,韵脚为“峙”“起”“里”“志”等字,可见押的是“i”韵。 6.齐读、背诵 (三)、学习《次北固山下》 1. 导入: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这首诗就是写乡愁的,且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一联而闻名于天下。作者王湾,生卒年不详,只知道他是洛阳人,先天元年(712),也就是杜甫出生那年中了进士,以后曾往来于吴、楚间,终洛阳尉。这首诗是他在吴、楚期间写的。北固山,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北,三面环江,为名胜之地。 2、读读讲讲问问。 可分三步:(1)教师串讲字面上的意思,学生当即背诵全诗(由于诗的意境美、语言浅近而音韵和谐,估计比较易于成诵;(2)整体把握诗的内容;(3)分析名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①串讲:①客路,当指驿道,是旅客来往所走的道路。镇江是当时水陆交通的枢纽,故以“客路”与“舟行”相对应。②潮平,指潮与岸齐,因而两岸显得宽阔,这是春潮初升时的景象。③风正,指顺风,且风力不大,所以帆是悬挂之形。④残夜,夜将尽时分,太阳从东方升起,又因镇江跟东海相距不远,故称海日。⑤旧年,相对于新年而言,旧年未尽而江上春潮已生,故谓“江春入旧年”。⑥乡书即家书,指诗人寄给洛阳家中的信;旧谓鸿雁可以传递书信,故诗人有托书于归雁之意。按:鸿雁传书,实无其事。《汉书·苏武传》载:苏武被匈奴扣留19年,汉使求苏武,单于谎称武已死,后汉使得密报,知武在某泽中,于是也谎称汉天子在上林苑射落一只大雁,脚上捆着苏武从某泽中寄来的信,单于无可奈何,只好放还苏武。 学生练习背诵(略) ②整体把握。问:诗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见的,为什么诗一开头就提到“客路”呢?(这是诗人的想象,很明显,船到镇江后,他要上岸再乘驿车转往别的地方去。)“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诗人在何时何地见到的景象?(在天将明未明之时,在船接近目的地即北固山的长江之中)你能想象出船行的图景吗?(自由发言)为什么要特地提到“潮平”?(为下句“江春人旧年”张本)这个“旧年”指的是一年中哪一段时间?(残冬腊月)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由于新年将到,这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而他却不能回家,自然要写一封平安家书,更何况他此刻看见了北归的雁,必定要路经洛阳的——洛阳在镇江西北方。) 好,现在我们可以总结一下诗人产生浓重乡愁的原因。(略) ③名句分析。“海日”两句从章法上看,有导出结尾一联的作用,这就是说,它跟诗人的乡愁有关,这样说有根据吗?先说这两句所写的景象。(学生凭想象自由发言。)这两种景象有相同的地方吗?(白日和黑夜的交替,新年和旧年的交替——如此一天一天地过去,一年一年地过去,而诗人依旧在外奔波,不得回乡,怎能不产生乡愁呢?)但这种乡愁并不使人感到低沉,例如跟“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相比,就显得开朗一些,是吗?说说道理。(残夜未尽,而旭日已升;旧岁未除,而江上春潮已至——不正是包含着新的希望吗?) 3、总结。 我们读古诗,既要认真领会诗人的本意,又要善用自己的眼光去发现某些新的东西。例如“海日”两句就可以使我们产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并且相信它会突破一切阻力出现在我们眼前,这样才能把古诗读“活”。 (三)学习《钱塘湖春行》 1. 检查上首诗的默写。 2. 背景和作者介绍。 这首诗是白居易于穆宗长庆三年(公元823年)任杭州刺史时写的。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在西湖早春盛景中无比喜悦的心情。 3.齐读本诗二遍。 4.理解此诗的意境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这两句是近景,从大处落笔,写诗人行径孤山寺和贾亭时所看到的天光水色。“初平”写春水漾满湖堤。“云脚低”写远望白云朵朵,似与湖水相接。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两句是近景,写高处,写莺、燕的动态。莺是春的歌手,燕是春的信使,它们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初春生机勃然的感觉。“诗眼”在“早”“新”两个字上:“几处”而不是“处处”,“争暖树”是说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云歌唱,可见是“早莺”。“谁家”而不是“家家”,“啄春泥”则是刚刚开始筑巢,可见是“新燕”。这都是早春特有的景象。诗人以很轻的疑问语气叙述这些景象,不是实问,也不是存疑,而是对早春景色情动于衷的喜悦。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也是近景,写地上的花草,写人们骑马游春的陶醉感。走马看花,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好像花儿也在与诗人游戏。春草虽茂,但却不高,也才刚刚没过马蹄。这是作者对景物入情入微地观察,将游春人也融入春色来写了。这两句透出诗人游春的舒感。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这两句略写湖东的白沙堤,在绿杨荫里更是美不胜收。诗人在这儿完全陶醉了,留连忘返了。这两句写诗人游春非常尽兴。 5.小结:这首诗虽是写景,但景中有情,对尽兴游春的喜悦感情表达得淋漓酣畅。 6.背诵这首诗 第二课时 (一)本课目标: 1. 赏析后两首词,理解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 把握各首词的特色,了解词的基本常识。 (二)教学流程: 1. 复习导入: 2. 课前执身:小组内交流各人的读诗心得,然后推选代表到讲台前不看材料说出来。 3. 合作探究 ⑴整体感知: 《西江月》作者描写夏夜行走上饶黄沙道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再现了丰收美景,抒发了诗人热爱农村、关心农事的质朴情怀。 《天净沙·秋思》仅用了28个字就生动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悲哀。词中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手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的氛围中,使主观情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⑵四边互动 ※听两首配乐词的录音,然后问:你了解什么叫词吗? ◆明确◆词是古代诗歌的一个分支,原来也称曲、曲子词,又因句子参差不齐而称长短句,而最常见的是“词”这个名称,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歌词。词早先都是入乐的,要按照曲调的要求来写,所以作词也称“填词”。每一个曲调都有一个名称,叫“词牌”,如这两首词的词牌名分别是《夜行黄沙道中》和《天净沙》。说到词,一般只提到词牌,这是一千多年来的习惯。 ※这两首词按字数分属于词中的哪一类? ◆明确◆属于小令。因为词是按字数分可以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种,58字以内为小令,以上至90字为中调,超过91字的叫长调。其实并无根据,但习惯如此。长地点的词还可以段,有双调、三叠、四叠之分。这两首词分别为50个字和28个字,都是小令。 ※词人这次夜行的路长不长?你是从佬地方看出来的? ◆明确◆长。因为天气有变化:开始有明月、清风,后来有乌云四合,下了几滴雨,还可以从词人找避雨地看出有下大的趋势。 ※路长,为何又要夜行? ◆明确◆白天酷热,因为从鸣蝉、说丰年、骤雨等可以看出这时正值夏季。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上片的内容? ◆明确◆深夜时分,月儿从云缝里钻了出来,山林顿时变得明亮起来,惊动了在枝头上栖息的山鹊,清风吹拂,蝉也叫得格外欢快。此时,词人和他的同伴们正行进在黄沙道中,一路上他们都闻到了稻花的香气,田间的青蛙也不断地鸣叫,他们一边走一边谈论今年是个好收成。 ※参照上片分析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揣摩下片内容。提示同学们最后两句词与注释有何不同? ◆明确◆词人用的是倒语,与众不同词人的惊喜之情,因为他找到了避雨的地方了。都是可补充说:词中常常出现倒语,有的出于表达内容的需要,更多的是两种需要兼而有之,这两句就是这样。 ※对照注解用自己的话讲述《天净沙·秋思》中的情景,并说一说你感受。 ◆明确◆前三行全是写景,没有提到抒情主人公,但每一个景物细节都意味着他的存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他眼中所见;“古道”是他的经行地。“瘦马”是他所骑;而“西风”正吹在他身上。作者把这些细节联结在一起,给我们展示了这样一个境界:一个秋日的黄昏,荒凉的古道上西风劲吹,落叶纷飞;道旁缠着枯藤的老树上,鸦鹊已经回巢,不时的鸣叫几声;不远处,在小槔流水旁的稀疏村舍里,人们正在准备着晚餐,炊烟缕缕。这时一个人牵着一匹瘦马独自缓缓行进在古道上。看来,这是个异乡人,他将投宿何方呢?面对即将西沉的夕阳,异乡人不禁叹道:“断肠人在天涯”,可见亿的乡愁何等的浓重! 4.达标反馈 ⑴下列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几处/早莺/争/暖树 B.海日/生/残夜 C.断肠人/在天涯 D.稻花香里/说/丰年 ⑵《天净沙·秋思》体裁为 作者是 , 代著名的 5.学习小结 (三)、课后学习 完成作业 请选择两首小令中的一首 ,写一段300字左右的赏析文章。 (四)板书设计: 西江月 写景烘托:明月 惊鹊 清风 鸣蝉 稻花香 蛙声 真情流露:热爱祖国 避雨惊喜 兴趣盎然 天净沙 景致:枯藤 老树 昏鸦 古道 瘦马 小桥 流水 人家 愁思:断肠人在天涯 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一、单元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地朗读,积累新鲜词句。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用心领会写作意图,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树立热爱自然世界的感情。 3.理解文中富有哲理的精彩语句。通过模仿,加强语言运用,提高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⑴正确朗读,积累新鲜词句。 ⑵理解文中富有哲理的精彩语句。 2.难点:理解文章主旨,树立热爱自然世界的感情。 三、教学方法设计: 1.充分组织朗读教学,引导学生感受文学作品的音艺术美。 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有创新、有价值的设问,引导学生合作探究研讨,重视过程和方法,着眼于语文学习的养成教育。 四、教学时间安排: 本单元教学拟用14个课时。精读课文个两课时,略读课文各一课时,作文两课时,复习检测评价三课时,机动一课时。 五、单元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反映自然世界。要求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出自己的生活感悟,树立热爱自然世界的感情。同时,要注重在课堂和课下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自觉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 化石吟 张锋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积累新鲜词语:海枯石烂、日转星移等。 2.了解化石展现的奇幻生物世界。 (二)能力目标: 1.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音乐美。 2.学习快速默读、筛选、概括要点的阅读方法。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对生物进化的兴趣和爱科学、爱文学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节奏之美。 教学难点: 联系生物学的相关知识,激活联想,深入理解诗歌的内容。 课文类型: 讲读课文 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方法: 讨论点拨法。教师巧妙设疑,引导学生思维以突破重难点。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示范朗读带、投影仪等。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 远古时代某种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由于火山、地震、冰川等自然原因而被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的时间变迁,最终变成了像石头一样的东西。这就叫化石。研究化石的目的,一是了解生物的进化,二是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赞颂化石的优美诗歌《化石吟》。(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悟 1.默读课文,掌握以下字词: 骸骨 乌有 裹藏 葱茏 幽雅 海枯石烂 日转星移 2.朗读 这首诗节奏鲜明,声调和谐,音乐性强。要求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按意义节奏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诗歌。 (1)各自练读。 (2)让部分学生示范朗读,师生共同评价。 3.让2—4名学生说出自己读完这首诗后的初步印象、第一感受。 三、品味探究 要求学生四人一组,就诗歌进行多角度品味探究。 1.请你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每一节诗歌的主要内容。 明确:第1、2节,通过一连串的问句,引发读者的想像;第3节,肯定生物进化理论,否定造物主的存在;第4节,化石中“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科学家研究生物提供了必要条件;第5节,经过海枯石烂、日转星移,生命由低级逐步想高级发展;第6节,赞美大自然是“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第7节,通过化石我们可以了解生物的进化。 2.请你说说诗的第二节和最后一节构成什么关系,这样写好在哪里。 明确:“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照应“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照应“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你讲的故事多么令人神往、惊讶”照应“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这样写,有放有收,前后照应,使全诗结构完整。) 3.这首诗在创作手法上有什么特色? 明确:这首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化石当作可以说话的人,并用第二人称“你”来称呼,显得自然亲切。全诗共4个“你”字,其中三个都用称呼化石,但第6节中的“你”却另有所指——大自然。 四、拓展延伸 1.化石所重现的逝去万载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什么话? 明确:诗歌的第3、4、5、6节都是化石说的话。当然,学生也可以用生物课上或课外所获得的有关知识进行补充。 2.学生四人小组,交流展示各自搜集到的古生物图片或文字资料,然后每小组选派一人到讲桌前,向全班展示本小组有特色的图片,并作简要的解释。 五、布置作业 根据自己搜集到的图片或文字资料,写一篇介绍某种古生物的文章,字数要求在600字以上。 六、板书设计: 化石吟 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 记录了生命潜行的轨迹 展现了神秘的远古世界 自然的神奇 科学的力量 人类的伟大 七、教学后记: 在教读本文时,一方面关注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要求学生通过反复朗读逐步理解诗歌内容,并细心体会诗歌的鲜明节奏,和谐声调,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另一方面又将学生的目光从诗歌本身引向古生物学和古生物考古学,以培养学生对生物进化的兴趣,使学生在获得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的同时,也能积极感悟自然感悟自然科学。第三,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能够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看云识天气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识记一些关于天气方面的谚语,增加生活常识。 (二)能力目标: 1.学习并启发学生运用条分缕析的方法去观察研究事物。 2.理解生动的比喻对说明事物特征的作用,体会说明语言准确性。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总分结构顺序及分类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 生动的说明表现抽象、复杂天气特征。 课文类型:讲读课 教法设计: 引导学生从实践中观察和总结,激发丰富的联想,鼓励说出更有创意的理解。 学法指导: 引导学生列图表,明确文章结构层次。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出示小黑板、检查字词预习情况。 二、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云”和“天气”有着密切关系,看云可以辨别,推测天气的好坏,这篇说明文是怎样把有关云和天气的气象知识告诉我们的? 三、讨论全文结构。 四、着重研究一、二部分层次及语言特色。 (一)讲读第一自然段 1.朗读首句提问什么叫“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2.哪些语句分别说明“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3.朗读指出修辞手法? 4.这一节按什么顺序写的? (二)分析第二自然段。 1.朗读并背诵指出概括说明作用。 2.往往”、“常常”两个副词起什么作用 (三)详细研究各种云同天气的关系。 1.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形状、位置、厚度怎样,是什么样天气? 2.雨天的“招牌”呢?三种云的特点、高度、厚度、颜色在怎样变化? 3.“改名换姓”、“躲藏”是什么修辞手法? 4.从积云到积雨云,则是夏天出现的一种特殊情况,它的变化速度和以上有什么不同呢? 5.归纳与第二节关系。 (四)讨论如何根据云的光彩,推测天气的情况。 1.云上有哪几种光彩?(晕、华、虹、霞) 2.这些光彩特征怎样?预示着什么天气? 3.引用谚语有什么作用? 五、讨论最后一段作用。 1.观察云的形状、光彩对我们有什么意义? 2.如何才能掌握它的变化规律呢? 3.最后告诉我们局限性作用? 六、总结课文。 七、布置作业: 1.说出收集的有关气象谚语试辨识天气。 2.完成练习二。 八、板书设计: 看云识天气 (观察) (推测) (天气的变化) 总说:看云可以识天气。[总—分—总] [现象] 条理清楚 高、轻、薄 层次分明 形态 分类) 分说:怎样看云识天气。 低、密、厚 (先总后分) (分类) 光彩:晕、华、虹、霞 [本质] 总说:意义与局限。 用词准确 往往、常常 科学严密 一般、可能、渐渐等 语言通俗 像.....像.....;刚才-----一霎时------;“招牌”;改名换姓 生动有趣 比喻、排比、对比、拟人;谚语 九、教学后记: 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练习快速阅读,概括课文内容要点和积累文中的比喻句,并领会这种修辞方法的好处。 绿色蝈蝈 法布尔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速读课文,能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内容。 (二)能力目标: 能体味文中的美词佳句,并说出其作用。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阅读文章、概述内容的能力,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 【课文类型】 阅读课 【教法设计】 教师阅读有关法布尔的传略及法布尔写的《昆虫记》,并制作相应的课件,制作有关昆虫特别是蝈蝈的动画形象,给学生以直观的形象理解。 【学法引导】 学生注意本课的语言积累,并注意观察,准备向同学介绍自己最熟悉的一种小动物。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示范朗读带、投影仪等。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也许你还记得童年时看蚂蚁搬家时的情景吧?也许还记得在夏夜里在草间提着灯笼捉萤火虫吧?还有唱歌的知了、飞舞的蝴蝶,这些大自然的小昆虫。也许你已经从各类文章中体会到蜜蜂、小鸟等各类小动物生活情趣,这些美好的昆虫、动物也许都是伴随你成长的好朋友。今天,大家再去拜访一位昆虫朋友绿色蝈蝈。 二、出示目标并板书课题 课题:绿色蝈蝈 三、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a.绿色蝈蝈外表有哪些特征? b.作者主要写了绿色蝈蝈的哪些习性? (以上要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四、学生自读,小组讨论发言,教师也可参与讨论,并及时点拨指导。 教师指导明确汐L表特征“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习性写了蝈蝈的叫声和食性。 五、重点研读,质疑问答,合作交流 学生可再读课文,并对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或疑问。教师也可引导学生学习探究一下自己最喜欢的美词佳句,或有哪些好的拟人手法的运用等。 学生依据问题组,自由质疑。 a.你最喜欢文章中哪个段落?为什么? b.你最喜欢哪个词语或哪个句子?为什么? 在学生的讨论研读中相互补充,共享品味赏析的乐趣。教师可总结指导。 也许有的同学喜欢“窃窃私语”、“津津有味”、“酷爱甜食”“毫不犹豫地都接受”这些拟人的写法,给人以亲切自然的形象生动的感受;也许有的同学喜欢“蝈蝈是彼此十分和睦地共居在一起钓,它们之间从不争吵”这拟人化的描写,它亲切自然,充满了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 在学生畅所欲言的基础上,教师总结本文的写作特点:文艺笔调生动;语言传神形象;拟人贴切自然;比较突出特征。 六、拓展延伸,应用反馈 请同学们灵活运用本文的写作特点(或语言生动,或运用拟人……等)说说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 七、课后练习 a.读读法布尔的《昆虫记》节选本。 b.以自己熟悉喜爱的小动物为内容写一篇小短文。 【板书设计】 绿色蝈 蝈 法布尔 (科学小品文) 绿 色 蝈 蝈 【教学后记】 《绿色蝈蝈》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一篇科学观察随笔。文章把绿色蝈蝈放在大自然的环境中介绍,介绍了它的外表特征、生活习性。阅读本文,不但可以掌握科学知识,而且可以体味到浓厚的文学色彩,从中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更好地理解、体味说明文的情趣。 月亮上的足迹 朱长超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了解宇航和月球的科学知识,理解人类登月成功的伟大意义。 (二)能力目标: 学习本文按时间顺序,清楚明白地叙述事件发生过程的写作方法。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对太空探索的兴趣和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的速读能力,准确地概括课文内容的要点。 教学难点: 对登月技术的理解,用简练的语句概括登月的四个阶段。 教学方法与学法指导: 前半节课进行常规教学,以学生自读为主,后半节课重点进行讨论(包括课文最后一句话),补充一些有关太关方面的知识,以培养兴趣、增长知识。 课文类型:阅读课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示范朗读带、投影仪等。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语激趣,引入课题。 今天,我带来了一些图片,想请大家看一看。你们知道这些珍贵的图片资料拍摄的是什么吗?对,是我们的宇航员探索外星球的图片。那么,你们想了解人类成功地踏上月球的全过程吗?让我们一起学习《月亮上的足迹》。 (板书课题、作者。) 二、快速阅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 请同学们带着两个问题速读课文①登月的全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②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哪几件事?速读时要注意速读的要求。 1.这是一篇记实报道,是记叙文的一种,请找出文章中所交代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引导学生回答。) 2.本文所叙之事是登月,那它是分几个部分描述登月的全过程的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择其要点板书。 登月的全过程可分为四个部分: ①升空准备(3、4)升空前的气氛、登机。 ②飞向月球(5—9)检查、点火、升空、飞行。 ③登月成功(10—15)登月、在月球上工作、登上飞船。 ④返回地球(16—20)起飞、归航、回到地球、畅谈感受。 3.宇航员登月,不仅开创了人类的首次载人探索外星球的新纪元,而且还肩负着特定的任务,那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做了些什么?: ①检查登月器的着陆情况。 ②采集月壤和月岩。 ③树立登月纪念碑。 ④安装电视摄像机、太阳风测定装置、激光仪和月震仪进行科学探测。 ⑤插上美国的星条旗。 ⑥与美国总统尼克松通电话。 4.提问:从登月准备、飞向月球、成功登月到返回地面,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报道这一过程的? 明确:按事情发展的时间顺序,将有关表示时间的短语在书上圈点。 三.组织讨论: 1.我这里有一组数字,它们是从本文中节选出来的,请大家看一看,有关于时间的,有关于速度的,也有关于高度的。(边展示解说)作者在文章中用了这么多数字,有什么作用呢?(学生回答后切换课件) 因为这是一篇太空探索的文章,而太空探索,对数字的精确度要求十分高,这些数字主要是体现本文的准确性、科学性、真实性,体现记实报道的特点。 2.文章最后写阿姆斯特朗谈到登月的意义时说:“这一小步,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你是怎样理解的? “一小步”是指宇航员们从飞般跨到月球表面的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讲确实很容易,毫不费力。但是这一步是人类向太空领域迈出的第一步,它显示了人类卓越的聪明才智,表明了人类高度发达的科技水平,开创了人类对宇宙探索的新纪元,这意义就非同小可,因此说这是巨大的飞跃。 3.人类第一次成功地探访月球已是三十多年的事了。时光飞逝,时至今日,人类向宇宙迈进的步伐从没停止过,你想知道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其他成果吗?哪就请搜集了相关材料的同学为大家介绍一下吧?(学生介绍) 人类向宇宙迈进的步伐从未停止过,不仅成功地登上了月球,拜访了火星,而且在金星、土星等行星上,也留有人类进驻的足迹。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一只沉睡多年的东方雄狮,在航空航天方面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请听介绍(学生介绍,) 4.先介绍最后一幅图片,然后再说:“人类在航空航天方面取得了如此令人瞩目的成就,听完这些介绍,你有些什么感受?”(引导学生谈感受,以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5.大家说得很好。众所周知,当前美英联军运用高科技对伊拉克实行的军事打击,向我们提出一个更具时代性的问题:我们不仅要进行科学技术的研究,而且要和平利用科研成果,不能让伊拉克灾难在历史上重演,不要让高新技术,破坏我们的生存环境,危害人类,甚至毁灭地球。 四.小结: 《月亮上的足迹》以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文章按照事情发展的时间顺序来记叙,条理十分清晰,记叙的要素交代得一目了然,且语言平实、准确,体现了新闻报道的准确性、真实性、科学性。(奏响歌曲《我的中国心》)希望大家通过今天的学习,立志成为明天学科学,爱科学,并和平利用科学的新型建设者。 五、板书设计: 月亮上的足迹 登月的全过程可分为四个部分: ①升空准备(3、4)升空前的气氛、登机。 ②飞向月球(5—9)检查、点火、升空、飞行。 ③登月成功(10—15)登月、在月球上工作、登上飞船。 ④返回地球(16—20)起飞、归航、回到地球、畅谈感受。 六、教学后记: 这是一篇记实报道。作者以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字里行间透露着作者对登月成功后所表现出的喜悦之情以及对于人类聪明才智的赞吧叹。这篇记叙文将记叙的要素和顺序交代得清清楚楚,值得学生品味。 山 市 蒲松龄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习积累一些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2.体会“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壮丽的幻景。 (二)能力目标: 熟悉文中的描写用语,培养学生的再造想象力。 (三)德育目标: 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学原理,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体会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壮丽的幻景。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联想及想像能力。 教学设计: 搜集有关资料做成多媒体课件。导人中或结束时能讲清“山市”形成的原理。 学法引导: 学生借助工具书认识生字词,反复阅读。爱好美术的同学可用绘画展示“山市”的美景。 课文类型:阅读课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示范朗读带、投影仪等。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讲传说、讲故事,创设情景,引起学生的兴趣。许多人都听说过海市蜃楼,却无缘目睹这种神奇。有道是“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飘渺间”,清代文学家蒲松龄为我们写下的《山市》,描绘了山中蜃景,与我们所说的海市蜃楼略有不同。山市是一种科学现象,它到底有怎样的奇观呢?让我们走进这山市,去感受这山市的奇妙吧! 二、出示目标并板书课题。 课题:山市 学习目标: a.学习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b.体会“山市”的形成及神奇批丽的幻景。 c.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学道理,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科学精神。 三、整体感知 : 教师引导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学习文言文,“研讨与练习”所列字词: 孤塔耸起插青冥 碧瓦飞甍 历历在目 风定天清 一切乌有 直接霄汉 黯然缥缈 四、检查预习,大屏幕出示字词,学生识记。 1、自学课下注释。 2.教师导读:阅读文言文须掌握合理的方法步骤。方法适当,可以提高阅读效率。(大屏幕出示方法) ①通览全文,了解全貌 ②逐词逐句,通懂其义 a.识记生字词 a.分析理解词语 b.断清句层次 b.省略补出翻译 c.朗读按标点 c.精读分析理解 d.难句村出来 d.画批圈点小结 对以上方法加以解释指导,引导学生懂得好文不厌百回读,在诵读中理解,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文多诵读的道理。引导学生“初读通语句,再读明大意,三读有感悟,四读品内涵,五读得启迪”,在诵读中展开联想和想像。 五、自主学习 ① 学生在自由诵读和教师的学法指导下,自由地进行初读、再读、三读后开展竞读。每小组推荐同学进行朗读比赛,各组对每组参读的同学进行评价。教师参与学习过程。 ② 学生看注释讲内容,直译即可。各小组互相帮助,理解句子的含义。 ③ 学生讲述内容后,各组之间相互质疑,相互解答。教师适时点拨,并加以补充。 六、探究想像 学生讨论后可自讲: ① 山市出现的全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 ②结尾的作用是什么? ③ 怎样欣赏感受这神奇的山市,能否用科学解释其中的道理? ④想像一下,山市是怎样一幅神奇的画面。 学生相互研究讨论后,教师可帮助明确。 纵观山市的出现分三个阶段:初现孤塔宫殿,再展城郭恢宏,又看危楼出现。结尾照应开头,这里说的“山市”跟“海市”一样,是一种因折光反射而形成的自然景象,它美丽而又奇特,多少年也难得出现,少数人偶遇,多数人难得一见。此是作者根据目击者的叙述所写,令人回味无穷。 让学生想像一下,山市到底会是一幅什么美景呢?可以让绘画好的同学画出,在班里展示欣赏。然后总结补充:其实,美的东西也许留在想像中会更美,想有多美有多美,正是:此时无画胜有画。 七、拓展练习 ① 请用自己的话向家长描绘一下美丽神奇的山市。 ② 继续收集有关山市或海市蜃楼的故事。 ③ 可以读读蒲松龄的其他文章,了解其创作风格 八、板书设计: 山市(清)蒲松林 (初生) (发展) (高潮) 教学后记: 《山市》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所写的一篇文言文,描绘的是山中蜃景,与“海市蜃楼”相似。文中描绘了从山市开始出现到最后消失的变化过程,给人以神奇而又壮丽的感觉。文章语言精炼生动,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像,去揣摩、理解。通过研读对这一现象进行适当探究。 风 筝 鲁迅 教学目标 : 知识储备点: 了解鲁迅及本文的主题思想。 把握本文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能力培养点: 理解重点词句的语境意义。 学习作者善于解剖自己、勇于自省的可贵精神。 情感体验点: 感受文中通过误解和冲突所体现出的兄弟间深厚的亲情。 体验痛苦自责的心理活动过程,明白只有科学思想才能照亮中国人的思想行为。 教学重点 、难点、疑点: 见到风筝,人之常情是愉快的,而我为什么感到“惊异和悲哀”?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具准备:投影仪、风筝挂图或实物风筝。 课前准备 学生 ①布置预习:反复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圈点勾画文中不理解的词或句子,提出问题。可从网上查阅鲁迅的资料,准备交流。 ②预习课后练习二,准备与同学们交流。 教师 ①教师应多准备一些资料,以便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课文。 ②把课后练习融于教学的过程中。 ③可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提出问题,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流程: 一、整体感知 1.导人 亲情是人世间真挚而美好的感情。温馨和美的亲情动人心弦,感人至深,在误解和冲突中的亲情也是真挚而令人难忘的。今天学习的《风筝》,就是鲁迅(周树人)回忆自己和弟弟周建人小时候围绕风筝发生的一件事。无论是当年管错了,还是醒悟后的自责及无法补救的沉重,都洋溢着浓浓的手足之情。《风筝》就像一曲人情美的赞歌,让人沉醉在自然、和谐、水乳交融的诗情画意里。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篇文章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板书课题并出示目标。 二、检查预习 教师范读或让学生听配乐录音。 (过渡)要感知理解课文内容,体验作品的情感和美感,就先要听读课文,并在听读中思考问题。 三、质疑探究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 a.这篇课文回忆的是什么事情?请你概述一下。 b.听读课文以后,你有哪些感受? (教师可针对学生不同的感受启发提问)为什么“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事隔几十年为什么要讨小兄弟的宽恕?为什么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对于精神的虐杀”?鲁迅对待自己的错误态度与一般人有什么不同?小兄弟为什么全然忘却,毫无怨恨? c.课文中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大家一起研讨。 学生听读课文后,讨论回答,学生间相互评论、补充.教师再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帮助学生多角度地理解课文。 教师小结 这篇课文的意蕴很丰富。有手足情;游戏对于儿童的意义;“我”的自省精神;小兄弟无怨恨的思想内容。又集中表达了“我”的惊异、悔恨、补过、悲哀的情感。抓住“我”情感经历这条主线,为感悟课文思想内容做准备。因初步感知,教师要及时引导,尊重学生独特理解。 四、自主质疑,合作探究 学生四人小组设疑,可小组内互问互答,教师巡视引导、点拨、补充,不同意见全班讨论。教师做好充分准备,回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引导学生深入下去。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别。 (可请学生把问题记在课堂笔记本上) 五、问题探究 ①为什么“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联系下文) ②画出描写故乡风筝时节的“春光明媚”的句子,说说作者为什么把往事的回忆放在这样的画面中展开?(多角度讨论探究) ③为什么说“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近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北京天空中荡漾了”? 师生讨论后,教师加以评述。 教师小结 作者在北京的冬季看到天空中的风筝所引发的惊异和悲哀(引出下文),在“春光明媚”的画面里展开了对往事的回忆,使现实中严冬的“寒威”与回想中春日的“温和”互相映衬,既增添了回忆往事哀婉动人的力量,又使文章带上几分明丽的色彩,透露出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光明天地的心情。 六、布置作业 ①精读课文,再提问题,继续研讨。 ②课后“读一读,写一写”。 ③阅读《满天的风筝》,说说文章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继上节课的学习基础,进一步探究疑难。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整体感知了课文中兄弟之间的手足之情,明白了游戏于儿童的意义,感悟到鲁迅严于解剖自己、知错必改的精神,感受了作者由惊异、悲哀到后悔自责及心情沉重的感情经历,初步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那么,我们从中还能感悟些什么?本节课继续研读课文。 。 二、精读课文 教师朗读指导(声音、语调、速度、感情)。 指名朗读课文(3—12段),对课文主体内容再交流探究。 朗读时,可分读、齐读或重点读。 再次整体感知,同时布置思考问题准备 在预习与思考前提下,小组内交流,选共性和有代表性问题合作探究。小组之间相互派代表问答,教师引导深化,不同意见全班讨论。(教师应引导学生解决好如下问题) 三、合作探究 学生可边读边思考或读完整体思考。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 第一组: 1.从语段中找出描写小兄弟观望他人放风筝的语句,分析一下作者从哪几方面写的?他为我们勾画了一个什么样的儿童形象?对小兄弟流露出什么感情?(结合书中插图体会) 2.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虐杀的这一幕”,具体指什么?请你用自己话概括。说说作者在文中是什么样的形象?对“我”的描写,流露出了怎样的感情?这时的小兄弟是怎样的处境? 3.部分一些动词和形容词用得很贴切传神,找出来,说说为什么用得好。 4.通过3、4段的学习,你进一步感悟到了什么?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点拨,全班交流、补充。 [教师小结] 这部分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天真、活泼、聪明、瘦弱的小兄弟形象,而“我”是一个野蛮粗暴的“虐杀者”,文中隐含着对小兄弟的可怜、同情和痛楚的手足之情,也隐含着深深的自责。(第4题可放开让学生说,教师不一定给评价) 第二组: 快速默读,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讨论。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 1.看到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行为的书,为什么说是“不幸”? 2.从第5段中找出一句有关文章主旨句子,说说反映了什么主题? 3.而我明白了儿童游戏意义后,心情沉重,总想补过,这说明什么? 4.待到小兄弟惊异地笑着说:“有过这样的事吗?”为什么“我不觉得宽松反而觉得沉重”? 从中你又感悟到了什么? 教师小结: 作者一接触科学思想,就认识错误,设法补过,并不因为自己当初的动机是好的就原谅自己,不因为当初的想法是受了传统的影响而宽恕自己,也不因为时间相隔久远就不了了之。他的心情是那么沉重,可见他是多么严厉地解剖自己,他的为人是多么严肃认真,他的精神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第三组: (教师要重点指导第三组的问题,可由浅入深引导)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 1.为什么说“悲哀”是无可把握的? 2.为什么说“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但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教师点拨。 教师小结: 作者要讨弟弟的宽恕,抚平他精神的创伤,而弟弟却全然忘却,毫无怨恨;“我”因无法补过而心情只能一直沉重下去,这是怎样的一种悲哀啊!而这种悲哀既意想不到,“无可把握”,想摆脱也不可能了。当年虐杀者与被虐杀者都被愚昧观念所支配,彼此都不以为有什么错,现在虐杀者有了觉悟而后悔痛苦,而被虐杀者已经全然忘却。课文一再强调“我”的沉重和悲哀,不仅表现个人的悔恨,而是对这种普遍的精神麻木状态的忧虑和痛惜的感情。即使在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从中得到极大的教育意义。 四、 体验拓展 1.请学生根据练习三准备的作业在全班交流。 2.文中说“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你小时候也做过许多游戏,玩过不少玩具吧?请你选一个最难忘的说给同学们听听。 (以上练习如课堂时间不够,可放到课后练笔中写) 教师小结 《风筝》不仅是表现了人内心美好的感情,而且给人以深沉的思想力量。深刻的主题,无论从哪个角度阅读,都有意在言外的收获。通过学习课文,你感悟最深的是什么呢?反复思索以后并用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让自己的感情更真挚、美好,思想更丰富、深刻。 教学小结 由于这篇课文是学生进入初中后第一次接触鲁迅的文章,这篇文章又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整体感知课文时,不要求学生一下子理解透彻,而是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探究一个个局部性问题,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全文。在指导学生探究时,引导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拓展了学生的思路,激发了学生独特的感受。尽管两节课下来,学生还有些地方不太懂,但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有所提高。另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板书设计: 风筝 精神的虐杀 补过的方法 少年的胡涂 全然的忘却 内心的沉重 教学后记: 本课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倡导多角度阅读,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能够充分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羚羊木雕 张之路 教学目标: 知识储备点: 课后生字及多音字。 能力培养点: 培养阅读理解、辨别是非的能力。 提高朗读能力,正确清楚地朗读课文。 情感体验点: 体会文中所赞美的小朋友之间真诚无私的友情,同时引导学生懂得“君子之交淡如炎,小人之交甘若醴”的道理。领悟并倡扬文中所表现的纯洁真诚的人情美。 教学重、难点: 在理清文章结构层次的同时,透过有故事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体会句子的深刻含义,学会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的写法。 课文类型: 讨论课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媒体设计: 多媒体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里有两样东西:一样是一堆金钱,一样是几个穷朋友。假如让你选择其中你需要的东西,你选什么好呢?(穷朋友)为什么这样选择?(朋友珍贵,友情珍贵。友情是用金钱换不来的)没有人认为金钱贵重,金钱万能吗?(摇头)的确。最珍贵的东西是友情。爱因斯坦说:“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真正的朋友。”希罗多德说:“世界上没有比一个既真诚又聪明的朋友更可贵的了。”斯托贝说:“财富不是朋友,而朋友却是财富。”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重钱轻情义,尤其是大人们,他们的这种重财轻义的思想往往给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一件由羚羊木雕引起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一点。今天我们要共同地学习一下张之路的文章——《羚羊木雕》。 二、明确教学目标 三、整体感知:要求学生根据自读提示初读课文 四、探究思考: 在这场矛盾冲突中,谁是谁非?如果父母市正确的,子女应如何对待?如果父母是错误的,在子女又该如何对待?你碰到过类似的情况吗?你如何处理的? 再读课文,理解文章的思想倾向,点拨关键处: 1.文章开头就写"妈妈突然问我",我感到"突然",可见的"惊吓",耶可见妈妈的"惊慌",气氛一下子就很紧张。 2.第一部分是妈妈爸爸同"我"先后对话的描写,这段描写中,作者的思想倾向是怎样的? 明确:作者是同情爸爸把贵重的羚羊木雕"送给"女儿,可见对女儿的宠爱。父母宠爱女儿,可是丝毫不尊重女儿所珍视的友情。"我"本来并不知道羚羊木雕的贵重,以为既然是爸爸送给我的,自己当然可以作主。"我"把自己心爱的东西送给最好的朋友,可见他是很重友情的。作者褒贬的思想是很明显的。 倾向表现的最明显的地方有两处:一处是女儿说明万芳"是我最好的朋友",妈妈根本不考虑女儿的友谊,立逼女儿去要回来,预期的"坚定",正是固执生硬的表现。另一处是爸爸的话:"是的,这是爸爸送给你的,可并没有允许你拿去送人啊。"这个话有点自相矛盾,实质上批评了"爸爸"的不是。 再从对话的神态、语气、心理描写上也可以看出,作者是同情孩子的。在父母一边,是"突然问""目光紧紧盯着""十分严厉""坚定的说""带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在孩子一边,是"心怦怦地跳起来""小声的说""站在那儿一动也不动,低着头不敢看他""声音有些发抖""哭着喊了起来""心里难过极了"。可见父母为了木雕怎样伤害了孩子的心。 3.第二部分插叙"我"和万芳的真挚感情。在孩子的小天地里,彼此都是真诚无私的友爱。这一部分,又涉及两个孩子家长的情节,不要忽视。一处是,我0不小心,裤子被树杈划了一道长长的口子。坐在树底下偷偷的抹眼泪。为甚么呢?因为"又心痛裤子,回家挨说"。这就可见父母平日的为人了,只要损害了财务,也不管原因,对孩子就没有好态度,否则孩子怎么会"怕"呢?另一处写万芳妈妈,不但不夸奖万芳的仗义,反而"让他对着墙站了一个小时"。万芳也深知"我"的妈妈的脾气,"要是再换过来,你还得再站两个钟头"。这些都是批评的笔触。 4.第三部分为什么写奶奶呢? 明确:奶奶直到"我"淌眼泪,才憋不住"突然说:算了,这样多不好。"奶奶很体贴孩子的感情。反衬之下,显得爸爸妈妈只知道东西名贵,却全然不顾孩子伤心,这样多不好。起初,奶奶"定想说什么,可是,他没有说"。奶奶是长辈,说话还有顾忌,因为他知道儿子媳妇的为人,左右为难。可见,写奶奶也是为了批评爸爸妈妈的不是。) 5.读最后部分,要注意"我"被逼无赖的痛苦心情,作者把这种心情描写得很细腻,思想倾向也是很明显的。特别是结尾,作者同情的写道:"我呆呆的望着他,止不住流下了眼泪。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因为我对朋友反悔了。我做了一就件多么不光彩的事呀!""可是,这能全怪我吗?"当然主要是怪父母。 总结语:总起来说,课文展示了两种生活,两种内心世界。一面,我们看到了一个少年世界,少年朋友之间的友爱,少年的内心世界。他们如此充满友情,如此珍惜友情。万芳见"我"裤子撕破后心里难受,把自己身上的裤子换给"我"穿,即使被家长责备也心甘情愿。"我"见万芳特别喜欢羚羊木雕,就把羚羊木雕送给万芳。父母逼他反悔,使他失去了一个最好的朋友,他感到莫大的痛苦,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 另一面,在成人的世界里,却是重财轻义。他们对子女的态度,走了两个极端,"爸爸"舍得把名贵的羚羊木雕"送"给孩子,可是使孩子最伤心的也是他们。他们并不重视子女的友谊,不懂的孩子最渴望最珍惜友情,他们疼爱子女却不尊重子女的人格感情。 五、课堂拓展 问题:从课文看,这两个孩子都没有所谓"价值观念",你看,他们那一次交换的礼物,是名贵的羚羊木雕和一把弯弯的小藏刀,这种感情纯洁是纯洁,可是这种做法毕竟不对,这样确实给父母出了难题。讨论讨论,生活中应该怎样处理这类事情?怎样预防这类事情?要从课文中找插叙户根据。 明确:鼓励学生从多方面考虑:例如,"爸爸"松龄杨木雕给孩子的时候,应该介绍一点有关这件工艺品的知识,让孩子知道他的珍贵,注意保管。小朋友之间送东西,要征求大人的意见。如果想课文写的那样,已经成为既成事实,处理的方式也大可以婉转一些,要注意保护小朋友之间的感情。"我的父母"可以向万芳的妈妈暗示一下,万法方妈妈也不是占小便宜的人,不会同意自己孩子收受这么珍贵的东西的,重要得倒是叫 万芳妈妈不要责备孩子。 六、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写出学习本文的感受,题目自拟,课下交流。 七、板书设计: 羚羊木雕 爸爸 “我” “财重” 妈妈 是 ?非 “情重” 万芳妈妈 万芳 八、教学后记: 在本课中学生们讨论比较热烈,但是抓不到问题的关键。应该在平时加强对学生这一方面的引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机敏进行辩论的方法。 散步 莫怀戚 【教学目标】 知识储备点: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重点语句的内涵。 能力培养点: 学会选取生活中常见的事表现亲情的珍贵。 通过文章中所创设的意境,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情感体验点: 关爱他人,感受亲情的温暖。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小事中感受亲情的珍贵。 揣摩语句的含义,品味对称的句子,学习语言。 课文结尾有何深刻的含义? 课文类型:课内自读课文。 教学方法:通过圈点阅读法,画出重点语句,讨论句式结构,理解其中的深刻含义,以这些语句为脉络联系全文及学生自身的生活实际,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图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小时候和父母一起到郊野散步的情景吗?当路不好走或者你感到累了的时候,父母是怎样做的?还记得你当时的心理感受吗?(2—3名学生回答)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散步》,看看一个既是儿子又是父亲的中年人,在与一家人散步时,是怎样做的,又是怎样想的。 二、整体感悟 1.默读课文。要求学生掌握以下字词:信服 嫩芽 霎时 拆散 委屈 水波粼粼 各得其所 2.朗读课文。要求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按意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各自练读。 (2)让2—4名学生示范朗读课文片段。师生共同评价。 3.整体感受。 (1)用圈点法圈出精美的句子,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明确:先写散步的理由——“我”劝母亲;再铺写初春景象——全家一起散步;然后写发生分歧——“我”决定委屈儿子,母亲却依从儿子;最后写路不好走——“我”背母亲,妻背儿子。 三、品味探究 要求学生四人一组对文章进行多角度品味探究。鼓励学生敢于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1.结合课文说说“我”这个人怎么样?妻子、母亲、儿子的性情又怎么样? 明确:“我”诚恳、孝敬;妻子贤良、温顺;母亲老迈、顺从而又有涵养;儿子听话、懂事。 2.作者为什么把“我”背母亲妻子背儿子描写得那么郑重其事呢? 明确:在一个家庭中,中年人的责任,既要赡养老一代,又要抚养下一代,起着承上启下的中坚作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如此。 3.从文中找出大词小用的语句,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 明确:(1)后来发生了分歧——表现出老一代和下一代的巨大差距;(2)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表现出一个中年人在家庭中承担着承上启下的中坚作用;(3)我决定委屈儿子——体现出一个中年人在处理家庭事务时应把握的基本原则;(4)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同第2问) 4.从文中找出景物描写的句子,并思考其作用。 明确:共两处。一是第四小节描写了“南方初春的田野”景象,显示出不可遏制的生机。二是第七小节描写了“金色的菜花”、“整齐的桑树”和“水波粼粼的鱼塘”,字里行间透露出对生命的珍爱。 四、质疑问难 针对文章中出现的问题,先由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解决,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大家共同讨论解决。 五、拓展延伸 比较阅读《散步》与《三代》,看看哪个故事更能感动你?请说出自己的理由。 六、布置作业 你和家人的哪一次散步给你的印象最深刻?你能用500—600字把当时的情景写下来吗?不妨也用《散步》作题目。 七、板书设计 祖孙三代互敬互爱 诗两首 教学目标 知识储备点: 1. 了解本课中两位作家及代表作品。 2.理解两首诗的思想内容。 能力培养点: 1. 有感情地诵读这两首诗。 2. 抓住诗歌的意象赏析两首诗的艺术特色。 情感体验点: 感受诗中所表达的炽烈的亲情。 教学重点、难点、疑点: 《金色花》中为何把孩子想像成金色花?《纸船》的题目有什么妙处? 课文类型:课内自读课文。 教学方式:设计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揣摩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诗歌的艺术特色。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讲授《金色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是母爱的力量推动了世界的发展。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表达母子之间亲密感情的散文诗――《金色花》。 二、朗读诗歌 1. 前提:扫除字词障碍 匿(nì)隐藏:不让人知道。祷(dǎo)祷告,向神祈求保佑。衍(yǎn) 2. 朗读诗歌 教师配乐范读。 学生配乐仿读。 朗读指导:注意重音、语速、节奏、感情。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舒缓、温馨、深情的,但不同的地方,朗读处理的方法是不同的。 例:“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妈妈不见了孩子,多么着急,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怪孩子。这句应读出妈妈惊喜的语气。 例:“我不告诉你,妈妈。”孩子撒起娇来了,为自己能给妈妈做些好事而高兴,还要对妈妈保密,让她莫名其妙。这句应读出孩子撒娇、调皮的语气。 学生自由朗读,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一个调皮的孩子的口吻来读。 三、感悟诗歌: 1. 教师导语 这一首散文诗,让我们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爱,那么一种亲昵,那么一种亲热。为什么孩子那么快乐,那么天真,那么活泼,那么可爱?{生:因为他沐浴着母爱。}爱是交流的。小孩子领受着母爱,也想着怎么回报母爱? 2. 合作学习 分组共同研讨下列问题(注:这些问题的提出,是学生在朗读诗歌过程中提出的具有共性的问题。) ①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 (我们中国喜欢用花朵比喻儿童,印度也一样。泰戈尔把儿童想像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赞美孩子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泰戈尔的想像实在新奇而美妙。 ②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 ) (看孩子为妈妈做了什么,就可以理解他的心愿。孩子总想为妈妈做点事,变成一朵金色花,可以看着妈妈工作,可以让妈妈嗅到花香,可以投影在妈妈读书读到的地方。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所以他只是撒娇,就是瞒着妈妈。) ③为什么妈妈见了面,说“你这坏孩子”? (上文说,妈妈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可以想见,不见了孩子,妈妈多么着急,这种惶急的心情肯定与时俱增,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怪孩子。)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教师参与指导,注重鼓励。 四、拓展训练: 母爱就在我们身边,如涓涓细流时时哺育着我们,现在请同学们用诗歌的语言,表达对母亲的爱。 (尝试写诗,教导作指导,进行鼓励性评价。) 五、课文小结: 这首散文诗,让我们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爱,那么一种亲昵,那么一种亲热。为什么孩子那么快乐,那么天真,那么活泼,那么可爱?因为他沐浴着母爱。爱是交流的。小孩子领受着母爱,也想着怎么回报母爱?他想到变成一朵金色花,让妈妈嗅到花香,让妈妈看书不伤眼睛。从孩子对母亲的爱,可以想到母亲对孩子的爱。 请同学们再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感情的诵读的本文。 六、作业布置: 背诵诗歌。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讲授《纸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朵金色花,表达了孩子对母亲至真至纯的爱,一只小小的纸船又寄托了一个游子母亲多么深沉的思念?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国著名女作家冰心的作品――《纸船》。1923年秋,冰心赴美留学,尽管船外是美丽壮观浩翰的太平洋,但孤独、惆怅的诗人,无心欣赏眼前的奇景,而是眼含热泪,在专心、执着地叠着一只只纸船,然后一个一个抛放在海里。尽管风高浪急,纸船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但她仍不灰心,每天不停地叠着,希望总会有一只能飘流到日夜想念的母亲身边。一个独特的物象,寄托了诗人对母亲无限的眷念之情,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人情感的世界,感悟《纸船》 二、朗读诗歌: 1. 教师配乐范读。(有条件,可放录音。) 2. 朗读指导。划分节奏、划出重音。 3. 学生齐读、自由读。 三、感悟诗歌: 1.导言: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生:这是远离家乡的游子母亲的深情呼唤,是献给母亲深情的歌。) 2.合作学习 ①为什么含泪,为什么悲哀? (一个人如果有初次离开母亲远走他乡的感情体验,就能深切地理解这首小诗的感情。一直在母亲身边,习以为常,感受钝化了。一旦远走,与母亲远隔万水千山,想念妈妈的滋味,最是难受。有这样的体验,就能理解她的“悲哀”,理解她的眼泪。) ②借纸船来抒情有什么好处? (诗歌抒情总要借助某种形象,作者在太平洋舟中,无法与母亲通音信,惟有幻想纸船能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纸船又富有童稚气,适合表达子女的心态。) ③诗人明知纸船不能流到母亲那里,为什么还要不停地叠? (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中,无以寄托对母亲的思念之情,所以诗人不停地叠纸船来表达对母亲的思念。) ④第三节是诗人展开的联想,有何特点?有什么作用? (这一想象新奇大胆,充分写出了诗人对母亲的思念,对母亲深情的爱) 注: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以上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对于不理解的地方,组内,组之间,以至全班进行交流,教师从旁参与,重在指导与进行鼓励性评价。 四、再读诗歌: 这首诗构思新颖,诗人采用借物抒怀的方法,感情抒发得既生动又具体,既含蓄又深沉。诗歌诗行较长,语调缓慢,正与对母亲的绵长的思念相协调。请体会作者对母亲深切的思念之情,诵读这首诗歌。 五、拓展训练: 《金色花》和《纸船》这两首诗都借助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请你也用诗的语言,表达对父母的爱。 六、作业布置: 课外阅读冰心的《繁星》《春水》,吟诵其中表现母爱的诗篇。 七、板书设计: 我 妈妈 爱母亲 颂神灵 傻傻地偷看你工作 让你嗅到阵阵花香 让你看书不伤眼睛 金色花 船 《世说新语》两则 教学目标: 知识储备点: 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能力培养点: 赏析文中简练生动的语言。 用自己的观点评价文中的人物形象, 情感体验点: 体验偶得佳句的喜悦与被小孩批评的不自在。 教学重、难点: 1.《咏雪》中两个喻雪的句子哪个更好,为什么? 2.《陈太丘与友期》中元方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课文类型:讲读课文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具准备: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课前两分钟训练(讲故事) 请一名同学讲述“司马光砸缸”或其他故事。 导入新课: 同学们,其实像司马光这样聪明的中国古代少年还有很多,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绍两位这样的古代少年,他们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和他们交个朋友。 学生简介作者及作品,教师补充。 [参考资料]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 诵读课文 教师教读 (由于学生文言文知识不够,诵读可能有一定困难,所以,教师要一句一句教读。教师教读时,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正音和句读,把握感情基调,体会语感。) 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要求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注意节奏。 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要加以指导,如句读、语调等。重点突出“读”的环节,力争当堂成诵。 (过渡)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复述,为疏通课文打好基础。学生四人小组复述,也可以全班交流复述。 疏通文意 教师要求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疏通文意,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词句记录下来,如重点词语:“俄而”、“欣然”、“拟”、“未若”、“乃至”、“期行”等。把不理解的词句让学生提出来,全班一起讨论解决。必要时;教师精讲点拨。(教师要提示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加字法、换字法疏通文意。) 自主合作探究 教师导学 ①以小组的形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学生质疑、讨论、解疑,教师巡回指导。 ②要求学生写下讨论笔记。把研讨中有代表性的和有难度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推选代表提出。全班讨论,得出结论。必要时,教师加以点拨。(可不必考虑学生提出问题的顺序,教师灵活把握,如重点问题尚未提出,可由教师提出。) 《咏雪》问题组:(可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而定) a.“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b.联系上下文,“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 c.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多媒体投影下大雪的画面(让学生观察画面,再讨论分析。) d.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同时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积累几句咏雪的名句。 学生从不同角度回答,教师给予鼓励。对于咏雪的名句,让学生拓展思维。 [教师导学] 以上的学习,同学们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得很好。运用以上的学习方式学习下一篇,希望同学们的收获更大。 《陈太丘与友期》问题组: a.文中“君”、“家君”、“‘尊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 b.“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元方义正辞严地指出了父亲的朋友的哪两点错误? c.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d.多媒体放一段录像,让学生指出其待人接物的一些错误,如无条件,可让学生讨论:家里来了客人,家长不在家,你是怎样接待的?谈谈你的具体做法。 作业布置: ①完成课后练习 ②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再查阅《世说新语》,讲给其他同学听。 板书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 短小精悍、耐人寻味 简练生动、针锋相对 (人物) 语言、动作、神态 教学后记: 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入手,联系生活实际,注重所学知识的运用,是这节课的重要的内容。阅读浅易日文言文,积累文言词语,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皇帝的新装 安徒生 教学目标: 知识储备点: 1. 了解作者、代表作品及童话的文体常识。 2. 学会运用夸张和想像的手法写作。 能力培养点: 1. 培养想像能力。 2. 揣摩精彩语句的精妙之处。 3. 分角色朗读课文,试着编排课本剧。 情感体验点: 认识封建统治者虚伪、愚蠢的本质。 教学重、难点: 文章结尾为何让小孩说出真相。 课文类型: 讲读课文 教具准备: 投影仪、多媒体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大家回想一下历史上我们接触的皇帝哪些是昏庸无能的皇帝啊?(学生会举一些例子如商纣王、周幽王等)好的大家都知道了,这些皇帝最终都没有好下场,得到应有的惩罚,直到今天还受到人们的唾弃、咒骂和嘲笑。这是在中国历史上那在外国的历史上同样也会有这样的帝王昏庸无能,人们于是就以他们为原形创造了许多的民间传说来讽刺挖苦他们,正如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一篇以西班牙民间故事为原形的童话什么啊?(学生说《皇帝的新装》)好,打开书我们来看这个皇帝是怎样的昏庸无能让人啼笑皆非,我们从中又能够学到什么。 二、正课: (一) 童话介绍: 虽然在从小就接触了童话,读了不少的童话,那么到底什么是童话?童话有什么特点呢?一起仔细的了解童话。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方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人的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二)作者简介、课文背景介绍: 学习一篇文章认识一位作家都应该了解他的生活时代和社会背景这样才能做到知人论世才能了解作家的思想准确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所以,先来了解作者以及文章的时代背景。 1.作者: 安徒生是丹麦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他生于欧登塞城一个贫苦鞋匠家庭,早年在慈善学校读过书,当过学徒工。受父亲和民间口头文学影响,他自幼酷爱文学。11岁时父亲病逝,母亲改嫁。为追求艺术,他14岁时只身来到首都哥本哈根。经过8年奋斗,终于在诗剧《阿尔芙索尔》的剧作中暂露才华。因此,被皇家艺术剧院送进斯拉格尔塞文法学校和赫尔辛欧学校免费就读。历时5年。1828年,升入哥尔哈根大学。毕业后始终无工作,主要靠稿费维持生活。1838年获得作家奖金国家每年拨给他200元非公职津贴。1875年8月4日病逝于朋友商人麦尔乔家中。安徒生文学生涯始于1822年。早期主要撰写诗歌和剧本。进入大学后,创作日趋成熟。曾发表游记和歌舞喜剧,出版诗集和诗剧。1833年出版长篇小说《即兴诗人》,为他赢得国际声誉,是他成人文学的代表作。“为了争取未来的一代”,安徒生决定给孩子写童话,出版了《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近40年间,共计写了童话168篇。安徒生童话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即诗意的美和喜剧性的幽默。前者为主导风格,体现在歌颂性的童话中,后者体现在讽刺性的童话中。安徒生的创作可分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童话多充满绮丽的幻想、乐观的精神,体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特点。代表作有《打火匣》、《小意达的花儿》、《拇指姑娘》、《海的女儿》、《野天鹅》、《丑小鸭》等。中期童话,幻想成分减弱,现实成分相对增强。在鞭挞丑恶、歌颂善良中,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也流露了缺乏信心的忧郁情绪。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公主》、《影子》、《一滴水》、《母亲的故事》、《演木偶戏的人》等。而《皇帝的新装》是他的中期作品。晚期童话比中期更加面对现实,着力描写底层民众的悲苦命运,揭露社会生活的阴冷、黑暗和人间的不平。作品基调低沉。代表作有《柳树下的梦》、《她是一个废物》、《单身汉的睡帽》、《幸运的贝儿》等。 了解了安徒生的生平就知道了在每个时期作者所创造出来的作品中包含了怎样的思想要说明表达怎样的感情了,那么我们还要了解一下具体的课文创作的背景,这样可以更加明白作者为什么创作出这样的人物形象他要讽刺的是什么。 2.背景介绍: 这篇童话写于1837年。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欧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而处于北欧边陲的丹表却还是个君主立宪国家。拿破仑战争最激烈的时候,丹麦统治阶级利用英法矛盾,以中立地位大搞海上粮食贸易,引起英国不满,英国要求丹麦交出从事贸易的舰队和商船,成为英国的附庸国。丹麦拒绝这一要求,英军于1807年炮击哥本哈根,摧毁了丹麦的舰队,丹麦便由中立倒向拿破仑一边,成为交战国。8年后,拿破仑战败,丹麦也成为战败国而失去广大领土,耗尽了钱财,银行倒闭,农村萧条,刚刚兴起的小型工业也全部破产,丹麦最终成了英国的附庸国。丹麦人民身受本国封建阶级和英国资产阶级的双重剥削,过着饥寒交迫的贫困生活,而封建统治阶级则穷奢极欲,挥霍无度。 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安徒生根据西班牙一则民间故事改编了《皇帝的新装》把揭露的锋芒直指封建统治阶级的头子,并无情的嘲讽了贵族、宫廷的丑恶行径,深刻的解剖了当时社会的病状。 (三)生字词学习: 1.单音字: 炫耀xuàn 滑稽jī 陛下bì 头衔xián 骇人听闻hài 2.多音字: 称赞chēng 随声附和hè 称 称职chèn 和 和面 huó 称杆chèng 温和 hé 和药 huò (四)理清思路,根据提示找出每部分并简单复述每部分内容。 课文思路: 爱新装 做新装 穿新装 展新装 (五)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思考: 文章是怎样描写老大臣、官员、皇帝去看新装时的样子的,是通过哪几方面进行描写的? 找出相关的词语和句子,想一想这样写的好处,并思考这几处描写的异同之处。 (明确:课文主要从这几位人物的动作、表情、心理、语言来进行描写的,不同之处最主要的是详略不同,避免雷同引起读者的兴趣。教师主要引导学生体会文章这样刻画人物的方法,从中学习这样的写作方法) (六)分析文中人物: 先思考:这部童话有哪些人物? 明确:骗子、皇帝、老大臣、官员、小孩 有这些人物围绕骗子的骗局从中表现人性弱点和优点看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1.骗子: (1)骗子是凭借什么诱使皇帝上当的? 明确:抓住了皇帝喜爱新装的弱点,告诉皇帝他们可以做出世间最美的新装,而且有一个特异功能。抓住了人性中虚伪自欺欺人的心理弱点。 (2)在做新装的过程中骗子又做了哪些工作使自己的骗局完全得逞? 明确:每天夜里点灯赶夜工,在空织布机上装模作样的织布,在每次官员来看布料的时候先下手为强的诱导他们上当紧紧抓住了人们虚伪懦弱的本性。 (3)找出描写骗子的词语句子看看从那几方面描写刻画了骗子。 明确:“摆出、装作是在工作的样子、急迫的请求、忙忙碌碌、整夜点起十六只蜡烛、‘这些衣服轻柔的像蜘蛛网一样……’为他系上…” 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刻画人物形象,形象生动。 (4)从以上分析中可以总结出骗子的特点有哪些? 明确:奸诈狡猾、善于行骗、手段高明 总结:故事以骗子设下的骗局展开了情节引导出了后来的故事发展、高潮、结局,在这些情节中作者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等各种写作手法刻画了生动的人物形象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写作方法。 小结本节课内容: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童话的特点(引导学生复习),大致了解课文的思路,认识了两个重要的人物——骗子。童话的情节就是围绕他们的骗局展开的,那么剩下的人物在这个骗局里的表现又如何?下节课大家一起认识他们,大家思考在他们身上体现的人性又是怎样的? (七)作业: 1.生字词解释的抄写 2.自己总结其他人物形象特征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了解到人性怎样的弱点? 三、板书设计: 人物 行骗 人性 骗子 奸诈狡猾、贪婪 皇帝 大臣 百姓 小孩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骗子了解到他们是狡猾,贪婪的人物,那童话中其他人到底为什么这么轻易的就上当受骗了呢?在他们身上又可以看出我们人性的弱点有哪些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进行一次人性的洗礼看清人性的弱点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时时提防,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二、正课: (一)检查复习童话的特点、生字词。 (二)分析童话中剩下的人物形象: 1.皇帝: (1) 文章一开头就交代了皇帝有怎样的嗜好?这样写的好处在哪? 明确:十分喜爱新装,不惜一切代价只为了自己有漂亮的衣服穿。为骗子的骗局成功打下基础,开头这样写可以使人相信皇帝会被引诱上当的情节会发生。 (2) 在做新装的过程中皇帝自己想去看布料却派了几个大臣先去看,为什么自己不去?表现了皇帝的什么性格?文章怎样刻画的? 明确:因为皇帝自己心虚,怕自己看不到岂不是万万不可,所以先派人去做试验,先找几个替罪羊,避免自己的王位不保了。体现了皇帝狡猾的特性。文章通过描写皇帝的心理刻画了他这一特性。 (3) 童话是怎样描写皇帝自己亲自去看布料的?表现皇帝的什么性格?找出相关的语句,仔细体会这种描写的方法。 明确:童话通过描写皇帝的语言、动作、心理刻画皇帝看布料。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这可是最可怕的事情、仔细地看着织布机、不愿说出什么也看不见、赐给头衔、封为爵士、授予勋章…….” 表现出了皇帝虚伪,自保的特性。 (4) 皇帝穿新装的过程是文章的高潮部分也是最引人发笑的部分,在这一部分作者又是怎样刻画他的形象的?找出相关的语句,体会这样的描写方法。这些又强烈的表现了皇帝怎样的性格特征,从皇帝身上看到了人性什么弱点? 明确:作者通过皇帝的语言、动作来刻画人物形象特别突出了动作描写如“把所有的衣服都脱下来了、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又在镜子面前把身子转动了一下……” 表现了皇帝昏庸无能、愚蠢透顶、虚伪自保的本性。 (5) 皇帝展新装时听到有人议论事实的真相时,自己似乎已经意识到上当了可是又为什么还坚持游行?进一步说明皇帝的什么本性? 明确:皇帝已经意识到上当了可是他仍然坚持游行,说明了他自欺欺人,虚伪,为了自保皇位维护自己可怜的尊严一错再错反而使自己完全失去了人的尊严。 总结: 从作者刻画皇帝的片段我们可以学习到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体会认识到人性的弱点,在平时我们就应该注意时时克服自己的不足认识自己人性的弱点来克服这一点。 板书设计: 爱 皇帝、官员(愚蠢、虚伪) 做 新 老百姓(迫于皇权,不敢说真话) 穿 装 小孩(无私无畏,揭穿谎言) 展 郭沫若诗两首 教学目标: 知识储备点: 1. 根据写作背景,正确理解两首诗的主题。 2. 掌握郭沫若早期诗歌的艺术特色。 能力培养点: 1. 把握诗歌朗读的感情基调。 2. 发挥想像和联想,赏析诗歌中优美的意境。 情感体验点: 感受诗人对自由、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之情. 教学重、难点: 诗人为何把“天上的街市”描写得如此美丽?“鲛人”为何落泪呢? 课文类型:赏析课 教学方法: 这两首诗代表了郭沫若早期诗歌的艺术特色,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通过比较阅读,了解诗歌的创作风格。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具准备: 录音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天上的街市》 一、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100多年前,一位唐代诗人凝望着星斗满天的夜空,有感于宫女的幽怨,写下了一首七言绝句: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82年前,又有一位现代诗人在灿烂星空的诱发下,创作出一首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著名诗篇——《天上的街市》。 二、范读,初步感知诗歌。 1.教师配乐朗诵,学生感知诗歌内容。 2.指导朗读的节奏和重音,师生齐读。 三、诵读,理解诗歌大意。 1.引导学生学习诗歌第一、二节。 ①“远远的街灯明了”告诉我们什么信息? ——表明时间是晚上,天已经黑了。 ②诗人面对黑夜看到了什么? ——理解第一节诗中的联想。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包括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和因果联想等。 ③诗人又是怎样写到了街市和物品的? ——理解第二节诗中的想象。想象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④诗人描绘想象之物时流露出怎样的情绪? ——天上的生活繁华富庶,美好幸福,令人无比向往。 2.学生自由讨论诗歌第三、四节。 ①这两节诗又写了什么内容? ——运用想像,描写牛郎织女在天上的生活。 ②请用优美的散文语言描绘牛郎织女在天上的生活。 ——他们获得了自由,能够骑着牛儿,淌过不甚宽广的天河,时时来往,天天相见。白天,他们男耕女织,一家四口其乐融融;夜幕降临,他们手提灯笼,闲游天街赏景购物,生活过得美满幸福。 3.诵读全诗,再现诗人联想、想象的过程。 四、品读,理解作者感情。 1.诗人描写的牛郎织女的命运与牛郎织女的传说有何不同? ——在诗人的想象中,天河不再成为阻隔牛郎织女的障碍,他们自由来往,无拘无束,过着自由、幸福、快乐的生活。 2.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教师穿插介绍写作背景。 ——1919年5月4日,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在全国展开,许多志士仁人为此热血沸腾,以为黑暗的中国从此有了新的希望。不久,“五四”运动的高潮一过,中国又陷入了死一般沉寂的黑夜中。此时,诗人郭沫若从日本回到祖国,目睹现状,他一度的兴奋激动变为了苦闷感伤,但他并没有悲观失望,依然执著地寻求光明与理想。凝望星空,他写下了这首诗。 ——表现了诗人追求光明、自由、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五、美读,背诵全篇诗歌。 1.师生配乐朗读全诗,再现诗人的思想感情。 2.学生结合音乐背诵全篇诗歌。 六、课堂小结。 诗人巧妙运用联想和想象,从地上联想到天上,又想象天上的街市和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痛恨,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七、布置作业。 1、联想想像训练。 ①深秋时节,落叶飘零。看到纷纷坠下的落叶,你会联想到什么?走在铺满落叶的乡间小路上,你又会想些什么? ②一根小小的蜡烛,却能划破无边的黑夜,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一看到蜡烛,我就会联想到 ,想到他(们) 。 2.推荐朗读郭沫若的诗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静夜》 一、复习引入新课: 问:《天上的街市》表现了作者追求怎么样的生活?(自由、幸福) 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情思?(光明的向往) 板书:静夜 同学们能背一背与之近似的同名古诗吗?(《静夜思》) 现在请一位同学有节奏、有感情的背诵李白的《静夜思》 问:诗人看见了什么?(月光)诗人由月光联想到什么?(白霜、故乡) 李白思的是什么?(故乡、亲人);郭沫若的《静夜》与李白的《静夜思》都表达了一种在静谧的夜晚中的感情流露,那郭沫若的诗又表达了怎么样的情怀呢?请大家打开书,齐读课题。 3.放录音,整体感知 低沉的音乐、轻柔、舒缓的节奏,把学生带进诗中所描绘的朦胧的宁静的静夜中,仿佛见到了模糊的天河岸边有鲛人对月流珠。 4.模仿声音,齐声朗读 老师纠正字音、重音、节奏。 附板书:模糊(mó)(hu), 鲛(jiāo),怕会有/鲛人在岸 5.学生自由朗读 分组讨论:自由、合作、探究地学习,想想哪些是写实的诗句?哪些是想像的诗句?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师生讨论归纳,板书 6.配乐范读,领悟旋律 配以低沉的音乐,轻柔、舒缓的节奏,老师融情于景的激情范读。 问:①听了老师的朗诵,你们感悟到了什么旋律?(学生讨论、归纳:忧伤、迷惘、追寻……) ②哪些诗句充满了忧伤?(学生讨论、归纳:月光淡淡、笼罩着村外的松林、白云团团、漏出了几点疏星) ③请同学们用散文笔法叙说书中的静夜景,(学生讨论、归纳:淡淡的月光就是淡淡的忧愁,故乡的松林啊,依稀在梦中,点点落在笔下,可能身处他乡的缘故,仿佛看到了故乡的月光、松林、白云、疏星、勾起了诗人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因此,这几句要念得充满了淡淡的忧愁) 请同学们带着淡淡的愁伤齐读第一节 ①哪些诗句充满了迷惘、追求?(天河何处?远远的海雾模糊。怕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 老师引导学生想象画面:凄婉的鲛人流珠。 讨论、归纳:异乡的月光令人思接万里,故乡的印象充满了淡淡的愁伤,为什么?诗人联想到那银亮壮观的天河被海雾笼罩、隔断、感到困惑、迷惘、追寻,这里的天河指银河吗?不,是诗人所热爱的美丽的祖国。祖国灾难深重,令诗人痛心忧伤,诗人怕祖国的前途茫茫,想到多情的海雾似有泣——远远的海雾模糊,由此,又产生了一个令人痛心的想象——怕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 ②鲛人真的是指鱼吗?这泪为什么而流呢? 师生讨论、归纳:鲛人指的是诗人这类爱国青年,他们看到祖国的现实,天河的无处寻觅,只能遥望茫茫的大海,像伤心的鲛人伫立岸边,对月深思,思乡泪、爱国泪、忧心泪,化成一行行诗行,这也可视为诗人的“流珠”吧?这也可视为诗人眷怀祖国,感怀世事的心灵投射吧? 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情感朗读第二节,读出联想的迷惘追求。 7.学生范读,审美陶情,融为一体 学生领悟了诗的旋律,意境,张开想象的翅膀,一遍比一遍读得入调,体会亲切,在反复的诵读中,欣赏景物,陶冶情操,感悟了诗中的情感,这样的情感怎么说呢?(学生讨论、归纳) 板书:表达了诗人忧国思乡之情 8.全班齐读全诗,赏析写作特色 学生在有感情朗读中,揣摩作者的语言。叠韵词“淡淡”“团团”写出景物的朦胧美,令人感到淡淡的愁伤;动词“笼罩”,以动衬静,写出动态、柔和、宁静、朦胧的夜景;“疏”与“漏”的照应,写出了几颗星透过云层无意而自然显露出来,让人看到一丝光明;“怕”字写活了海雾似有情似有泣,诗人的忧与爱感动海雾中的鲛人,使人领悟到鲛人流的不是泪,而是心血、真情,语言精练、含蓄、深刻,表达得淋漓尽致。 学生在朗读中,理解了诗人修辞的妙用,第二节以设问开始,以反问结束,令人悬念在心,言尽而意未尽;诗人引用鲛人的典故,显得凄婉动人,真切表达了诗人忧国思乡情。 9.全班齐读第一节,领悟写景美 学生练习:模仿第一节写景,写一段《校园月色》,用比喻、拟人、对比、叠字等修辞手法,发挥想象、联想。 写作之前,老师范读《荷塘月色》片段:“月光如流水,如牛乳,如轻纱,是动态的,柔和的,朦胧的,花和叶笼罩在梦的意境中,杨柳倩影像是画在荷叶上,灌木黑影峭楞如鬼一般,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10.抽几个学生朗读自己的写作,师生共同点评。 五、作业布置:收集信息,拓展学习 让学生课外收集郭沫若的诗集,如《女神》、《星空》等;赏析他的《夕暮》;阅读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孙莉的小说《荷花淀》,体会现代作品中写月光、月影、月色的妙笔。 六、板书设计: 街灯 天上的街市 珍奇的物品 自由的牛郎织女 明星 月亮 静夜 白云 天河 鲛人落泪 星星 女娲造人 教学目标: 知识储备点: 1. 掌握神话的特点,体会想像和夸张在神话创作中的作用。 2. 了解关于宇宙起源的朴素的解释。 能力培养点: 1. 学会使用夸张和想像。 2. 理解女娲身上所寄托的人类母亲的优秀品质。 情感体验点: 1. 感受人类诞生后的欢欣与愉快。 2. 赞颂人类无穷的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 如何通过对女娲造人过程的叙述,表现了原始初民对人类自身来源的好奇、追索,以及当时社会生活条件下所做出的极富想像力的解释。 课文类型: 课内自读课文 教学方法: 文章浅显易懂,可以通过复述故事和形式把握课文内容。试着对女娲造 人的动机、方法等作另一种推测,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大胆进行探索,了解人类起源的科学解释。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具准备: 投影片、课文录音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在奇幻的神话世界里,有隔河相望的牛郎织女,有对月流珠的在岸鲛人……那么,人,是从哪里来的?对这个有趣的话题,今天我们再看看远古时代的人们是如何理解的。 二、讲授新课 复述故事情节,理解本文联想与想像手法的运用 ⑴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熟悉情节。 ⑵投影出示《风俗通》里的两则短文,然后让学生复述课文故事情节,其他学生边听边在课文中划出投影中的短文所没有的内容。待复述完后,讨论整理归纳,看看课文中丰富了哪几个情节。 这个环节一要靠学生课前预习,熟悉课文内容。二是锻炼学生上课专注地听别人说,学习筛选信息,并锻炼归纳、概括能力。实施前要做好指导,学生讨论的结果可能不太理想,教师可提示补充。如果复述的学生对课文情节有遗漏,也可提醒学生补充。 ⑶讨论:a.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是真的吗?你怎样理解这种写法? b.你也发挥自己的想像,对女娲造人的动机、经过做另一种推测,说给大家听听。 女娲造人的情节显然是想像的,要通过对这个问题的讨论让学生明白,神话是在科学水平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产生的,那时的人们无法对人的诞生做出科学的准确的解释。但是,人类又想要探求自身起源,所以,只好借助于想像来解决这个问题了,而这种大胆而奇特的想像恰恰就是神话故事中的亮点。试想,没有了这种想像,还有神话故事的存在吗?这种想像体现了远古时代人们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今天的社会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但仍有广阔的未知领域等待我们去探寻,去研究,所以,这种想像力、创造意识,都是我们今天仍迫切需要的。 而第2个讨论题,是让学生锻炼自己的想像力,合理即可。可以先四人小组讨论,选出想像奇特、合理的在全班交流。 探究品味,感受课文中对人类诞生的喜悦感 ⑴讨论:说说你对女娲的认识。 ⑵跳读课文,划出文中表现对人类诞生的喜悦心情的句子,讨论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 对女娲这个形象的认识,应该是这节课探究的一个要点。讨论时要提醒学生紧扣课文语句分析认识。教师最后明确: 女娲是本篇的核心人物,她是神通广大的“神”,但是她也有人的孤独感。她走在莽莽榛榛的原野上,感到“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她也有人的喜怒之情,她会笑,她会假装生气,她甚至会灵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一样的生物加入到世间呢?”就是她的这种创造力,世上诞生了人类。她得到了做母亲的天伦之乐,她忙忙碌碌,像母亲一般勤劳智慧。她哪里是神,她分明就是人,她有人的情感,人的心态,人的智慧,人的生活体验。从她身上,我们看到神话的情节是想像的,但又是真实的,是合乎现实生活的情理的。 对人类诞生的喜悦感充溢在整篇文章中,这也是本课体现合理丰富想像力的地方。对课文中有关语句,教师可从两方面提示,一是女娲在造出人之后,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这生命是她一手创造出来的,她的笑,体现了人类创造成功的喜悦感。二是这种喜悦感,还体现在人类自身对获得生命的欢呼,如人类落地后开口就喊“妈妈”;许多小人的欢呼跳跃等。而学生对这种喜悦感的感受则可引导学生扣住“喜”来谈,如有了人类,大自然才有了生气,蓬勃起来;有了人类,女娲不再寂寞、孤独;有了人类,世间也就有了温馨,有了爱,更重要的是,有了创造……也可以从另外角度引导学生感受,如人类生命的可贵,人类生命与自然的关系,要珍爱生命等。 ⑴比较《女娲造人》与《伊甸园里》,拓展思维空间。 [讨论]在我们中国,有女娲造人的美丽神话;在西方,也有上帝造人的宗教神话(教材综合性学习“追寻人类起源”中的参考资料:上帝造人的宗教神话《伊甸园里》)。这两篇神话都是想像的,你更喜欢哪一篇?说说理由。 讨论这个问题,学生可以拓宽思维角度,从文章情节的想像、文章结构、语言、思想感情等诸方面去分析。教师不要限制在只应该喜欢哪一篇上,但是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明白,世界各民族都有一些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古代神话、传说,表现远古时代人们对未知领域的探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等。这都属于人类文化宝库的一部分,而我们往往也可以从阅读这类文章中得到新的感悟。 三、教师总结: 女娲造人,体现了人类可贵的创造力与探求精神,也使我们感受到生而为人的自豪。今天,我们面对的广大世界,依然有许多未知领域,等待我们去探求,去追索,去感受那种创造成功的喜悦。 四、布置作业: ⑴摘抄课文中优美的词语。 ⑵阅读综合性学习中,关于人类起源的资料 五、板书设计: 女娲造人 袁珂 非常孤独 池水照影 抟土成人 满心欢喜 拉藤溅泥 世代绵延 盲孩子和他和影子 金波 教学目标: 知识储备点: 1. 了解童话的写作特色。 2. 感情真挚、节奏欢快地朗读课文。 能力培养点: 1. 学会从多角度来分析文章的主题。 2. 赏析童话中绚丽的意境和优美的语言。 情感体验点: 学会关爱生命,关爱弱势群体。 教学重、难点: 怎样理解文章的主题? 课文类型: 课内自读课文 教学方法: 情感体验法;说学法;文本扩展法; 学 法: 合作式学习;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具准备: 投影仪、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曾经无数次地走进美丽的童话世界,在那里,我们认识了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今天,我们再次步人美丽的抒情童话世界,那里有诗一般的境界,有汩汩流淌着的爱的清泉,还有等待我们结识的新朋友——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二、教师投影出示学习目标,整体感知故事情节 ①教师范读课文,播放背景音乐《爱的奉献》,声音要轻,创设温馨情境。 ②学生自由读课文,并思考以下两个问题,然后讨论: a.课文中有哪些句子表现了盲孩子的心情变化? b.归纳一下本文的情节发展步骤。 以上两个问题学生讨论不会有太大困难,可指导学生边讨论边把能表现盲孩子心情变化的语句在书上用横线标出(他的日子过得很寂寞。——盲孩子似乎感受到了光明,看到了色彩,它很快乐。——“啊,我看见它了,萤火虫……”他从来没这样快乐过。——盲孩子望着他的影子惊喜地叫起来:“啊!我的影子,是你吗?我好像看见你了!真的,我看见你了!”——他看见了周围的一切。)然后根据这些语句再归纳出文章情节步骤,教师板书如下: 盲孩子很寂寞→“影子”的陪伴给盲孩子带来快乐,带来温暖→影子、萤火虫、太阳、月亮的爱使盲孩子得到光明 三、探究研读,理解文章主旨,欣赏文章美。 ①组织学生讨论,欣赏文章美感。 a.本文是一篇美丽的抒情童话,它营造了一种纯真温馨的氛围,有着诗情画意般的境界。你分析一下课文是从哪些方面表现这种意境美的。 b.美好的意境是靠美好的语言表达的,划出文中你认为写得美的语句,体会一下这些语言有什么好处。 可四人小组讨论,争取让每个学生都有说的机会,都受到美的感悟熏陶。 第l题让学生理解意境美,可从盲孩子热爱生活,渴望光明,情调轻松欢快,情境多姿多彩方面理解。如:“牛儿哞哞地叫,羊儿咩咩地叫”,“采摘野花野果”,“听潺潺的流水声”,萤火虫“幽蓝”“翠绿”的光,以及太阳、月亮、“弯弯的彩虹”、“各色花朵”、“绿草”、“露珠”等,这一些就构成了一种绚丽的、诗情画意般的境界。 理解第2题,学生可以从个人角度举例分析美的语言,不强求一律。例如: ◆全篇几乎都由短句构成,好读,不拗口,如“他还看见了天上出现了弯弯的彩虹。”“他还看见了各种颜色的花朵。”“还有绿草。还有草叶上明亮的露珠。” ◆叠音词很多,不仅形象感强,描写情态逼真,还可以舒缓语气。如“轻轻”、“咩咩”、“哞哞”、“潺潺”、“阵阵、”“飘飘忽忽”、“幽幽”、“缓缓”等。 ◆节奏感强。如“话音刚落,一声霹雳炸响,风夹着雨,雨带着风来了。”“他们走过泥泞的旷野,踏上小路,走向家中。” ◆含蓄,有象征意义。如“我从阳光里来,也从月光里来,还从灯光里来。”“光明是我的母亲。是她让我来到你身边陪伴着你的。”“他俩说,我们都是光明的孩子。” ◆按句排列,短小、活泼、跳跃,像小溪流水,自然流畅,适合孩子阅读。如“他是一个盲孩子。”“在他的世界里,没有光亮,没有色彩。”“他是一个永远生活在黑夜里的孩子。” ②引导学生多角度地理解文章主题。 [讨论]结合课文情节的发展和诗情画意的境界,我们应如何理解文章主题。 对于文章主题的理解,可以借助于练习一出示的两种说法让学生评判。鼓励学生多向思维,有新的见解。对练习一所列出的两种理解,应该肯定都是正确的。让学生明白,一篇文章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其主题,得出不同答案。如学生说出这两种以外的答案,如:不管自己曾遭遇什么不幸,都要像盲孩子一样热爱生活,追求光明未来等,也应予以肯定。当然,从文章整体内容理解,关爱像盲孩子一样的弱者,使他们感受生活的美好,则更贴切一点。 四、课堂总结 : 美的语言,美的意境,美的主题,构成了这篇美的课文。我们来分角色朗读一遍课文,让这种美在我们心中永驻。 (一人读叙述语言,一人读“盲孩子”的话,一人读“影子”的话,齐读众多“萤火虫”的话,可再播放背景音乐《爱的奉献》。) 五、布置作业 ①你在生活中接受过别人的真诚帮助吗?你在生活中有过帮助别人,给别人带来快乐和幸福的经历吗?请你以“爱”为中心,结合自身生活经历,写篇短文,表达出学了这篇文章的心理感受。 ②摘抄优美的词句,写到练习本上 六、板书设计: 盲孩子 爱 他的影子 时时相伴 能 萤火虫、太阳、月亮 困境中援助 创 重见光明 造 奇 迹 ! 寓言四则 教学目标: 知识储备点: 1. 了解寓言精巧的构思:先说故事,再点明寓意。 2. 理解各则寓言的深刻寓意。 能力培养点: 1. 多角度、多侧面地理解寓意。 2. 借助比喻性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的写法。 情感体验点: 明辨是非,培养美好的品德。 教学重、难点: 理解寓意所揭示的深刻哲理,并能学会续写式改编寓言故事。 课文类型: 课内自读课文 教学方法: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录音机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 教学设计: 一、导入 ①《智子疑邻》的寓意是什么? ②你是如何得出这寓意的? (由学生回答《智子疑邻》寓意的理解,过渡到寓意是通过分析寓言情节得出的。)情节的设置、想像是寓言创作中重要的一环。今天,我们再学习两则古希腊寓言,通过对这两则寓言的分析,发挥想像,学习创作简单的寓言故事。 二、讨论,分析寓言情节,认识寓言情节的作用 ①朗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 ②概括《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的寓意,并说说你是根据哪些具体情节概括出这些寓意的。 这个环节的设置是为了让学生明白,概括寓意不能脱离寓言的故事情节,一定要通过分析具体的情节来理解寓意。如《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描写到的“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后来看到自己的雕像又想到“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尊重些”。而“白送”的回答却使他狠狠地摔到了底谷。这些情节生动刻画出一个盲目白高自大者的形象,告诉人们要谦虚,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妄自尊大。《蚊子和狮子》也可以照此分析。 ③改动寓言情节后让学生讨论寓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出示投影(改动后的《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学生讨论,这样改动情节后寓意有没有变化?为什么?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赫耳墨斯听后,默不作声,悄然离去。 蚊子和狮子 蚊子径直朝狮子飞过去,趁狮子没有准备,张嘴就咬,而且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也没抓到蚊子。蚊子战胜了狮子,就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了。 通过讨论,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寓言的寓意,是从故事情节中得来的,如果改动情节,那寓意相应也有变化。如,改动后的《蚊子和狮子》去掉了蚊子向狮子宣战和取胜后得意忘形,撞在蜘蛛网上被蜘蛛吃掉这两个情节,那么原文中讽刺蚊子的骄傲之意便不存在了。而《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的赫耳墨斯打听到宙斯和赫拉的雕像的价格后,为什么一言不发,悄然离去了?他心里这时是怎么想的?显然,原文中讽刺缺少自知之明、妄自尊大的人的寓意也要改变了。 同时,教师还可以进一步点拨,寓言的故事情节都是作者依据现实生活想像创造的,阅读寓言故事,首先要分析故事情节;而创作寓言,更不能忽视对情节的具体想像。 三、学写寓言,进一步锻炼想像思维与发散性思维 ①续编寓言情节练习。 教师投影出示两个续编题目:a.赫耳墨斯听到自己的雕像作为添头“白送”之后,他的心情如何?他说了些什么?b.蚊子战胜狮子,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以后还会发生什么故事? 以上两题内容,学生可任选一题,做到练习本上,然后在班上读,其他同学评论。 ②自编寓言练习。 教师出示题目:a.嘴和眼睛的对话;b.树和斧子;c.筷子和勺子;d.画笔和颜料;e.蜜蜂与花朵止猫和老鼠。 学生可以任选其中的一个题目构思,并在最后点明寓意,然后全班交流,讨论。 在学生分析故事情节、概括寓意,并能续编情节的基础上,做这一练习正合适。学生此时的思维正处在活跃高峰,会有很高的兴致。这个练习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想像力,依据生活去合理想像;另一方面,也促使学生动脑分析生活,正确认识生活,可谓一举两得。因课堂时间关系,不可能做长时间交流,但在讨论时,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考虑情节是否合理、具体,情节与寓意是否一致,寓意能否揭示一种生活道理,当然不要轻易否定学生,可以给学生提点具体修改意见。 四、教师小结 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寓言故事的一般特点,学习了通过分析情节,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寓意,并且实习了创作简单的寓言故事。请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仔细观察生活,分析生活,还可以多读一些寓言故事,正确认识生活。 五、布置作业 ①依据课堂讨论,利用课堂上老师出示的题目,也可以自己命题编写一则寓言,规整地抄到本子上。 ②推荐阅读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克雷洛夫寓言》、《伊索寓言》等。 六、板书设计: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啊?! 三问自己的像 二问赫拉的像 一问宙斯的像 蚊子和狮子 智者必胜 骄兵必败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智子疑邻》、《塞翁失马》 教学设计 一、导入课文 在文学宝库里,有一种诙谐幽默的文章——寓言,能不能说说寓言的一般特点?能否举出你知道的寓言的题目? 翻译《智子疑邻》、《塞翁失马》 ①全班朗读《智子疑邻》、《塞翁失马》。 ② 在预习的基础上请学生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其他学生补充修改,个别问题老师解释。 ③全班再集体朗读一遍这两则寓言,然后教师投影出示句子,全班齐读句子并解释加点的词。 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的词。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不筑,必将有盗 暮而果大亡其财 其家甚智其子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 马无故亡而人胡 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居数月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家富良马 其子好骑 堕而折其髀 胡人大入塞 死者十九 此独以跛之故 这个环节一定要落实,这些加点词语中有的属于古今异义,有的属于一词多义,有的属于词类活用,不需要给学生分类,但一定要求学生结合上下文把意思讲对,这也是为了帮助学生积累文言词语,为以后学习文言文打基础。 ④复述课文大意 这是为了让学生熟悉故事情节,能够不看课本把这两个寓言故事讲出来,可以多找几个学生复述,这样学生差不多就背下来了。 二、讨论 ①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概括这两则寓言大意。 这是本节课中激活学生思维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先由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尽可能每个人都说,然后再转入全班性的讨论。第一,次讨论结果可能单一,可能深度不够,或者概括的语言表述不准确,教师可以灵活指导,提问,如讨论《智子疑邻》时,可问:对正确的意见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如何正确对待别人提出的意见或建议?学《塞翁失马》,可以问:好事坏事能转化吗?必然转化吗?举例说说好事、坏事在什么条件下转化?这样使学生思维处于活跃状态,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概括寓意,同时也指导学生尽可能把话表述得简洁、准确。 ②结合生活体验进一步深刻理解寓意。 得与失、福与祸在生活中其实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结合你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塞翁失马》的寓意理解。 讨论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注意福与祸的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不能让学生误解成福与祸的转化是必然的。如,家庭突遭打击,变故,陷入困境,这是祸,但如果能从容、镇静,在困境中拼搏、奋起,那么,这又不失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当然,在困境中一蹶不振,丧失信心,甚至失去生活勇气,那么,这祸就只能是祸了。所以,要注意把握好转化的点、条件。 ③寓言故事一般比较短小而含义深刻,有许多成语就出自寓言,请你从这两则寓言中各概括一个成语。 这个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很快可以讨论出结果。教师告诉学生,在以后学习中见到成语,可以从寓言故事的角度帮助理解意义。(当然,并非所有的成语都是从寓言故事中概括出来的。) 三、小结 通过以上讨论,我们明白,寓言是借一个故事寄寓一种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而要读懂寓言,则需要我们密切联系现实生活体验,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 四、布置作业 结合今天的生活写出你对寓言故事《黔驴技穷》的理解。 五、板书设计: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福 祸 祸 福 智子疑邻 儿子 亲 聪明 邻人 疏 窃贼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