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

华山中学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生物 试卷 一、单选题 ‎1.下列各选项中,属于活细胞的一组是( )‎ A. 植物导管细胞 B. 花粉 C. 抗体 D. 胃蛋白酶 ‎【答案】B ‎【解析】‎ ‎【分析】‎ 解答时先判断是否是细胞,然后判断细胞的死活,注意化合物和病毒不是细胞,且生物体内某些细胞是死细胞。‎ ‎【详解】导管细胞是植物体内木质部中主要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管状结构,为一串高度特化的管状死细胞所组成,A错误;花粉为植物的雄性细胞,也称为植物的“精子”,为活细胞,B正确;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的免疫球蛋白,不属于细胞,C错误;胃蛋白酶是化合物,不是细胞,D错误。‎ ‎2.对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要寄生在活细胞内繁殖 B. 单细胞生物体能完成运动,分裂等生命活动 C. 多细胞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由不同的细胞密切合作完成 D. 细胞是病毒、原核和真核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答案】D ‎【解析】‎ ‎【分析】‎ 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单细胞生物依靠单个细胞完成运动和繁殖等各种生命活动;病毒虽然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依赖活细胞才能进行生命活动;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详解】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繁殖,其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A正确;单细胞生物依靠单个细胞完成运动和繁殖等各种生命活动,B 正确;多细胞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由不同的细胞密切合作完成,C正确;病毒没有细胞结构,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了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试题难度一般,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基础知识掌握要扎实,了解不同细胞的特点、功能。‎ ‎3.以下生物中都不含染色体的一组是( )‎ A. 蛙、衣藻、蓝藻 B. 大肠杆菌、念珠藻、酵母菌 C. 发菜、乳酸杆菌、蓝球藻 D. 艾滋病病毒、真菌、细菌 ‎【答案】C ‎【解析】‎ ‎【分析】‎ 原核细胞(如细菌、蓝藻)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生物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DNA和RNA)和蛋白质等物质;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更没有细胞器,只含有蛋白质和核酸。‎ ‎【详解】蛙、衣藻都是真核生物,含有染色体,A错误;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含有染色体,B错误;发菜、乳酸杆菌、蓝球藻都是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C正确;真菌是真核生物,细胞中有染色体,D错误。‎ ‎4.松露是和松科植物根系共生的一种可食用的块状真菌。下列关于松露和松科植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都有核糖体,核糖体形成均与核仁有关 B. 都有细胞壁,细胞壁构成细胞的边界 C. 都有线粒体,能通过有氧呼吸获得能量 D. 遗传物质都是DNA,均可发生基因突变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松露是一种真菌,属于真核生物,松科植物也属于真核生物,两者都有成形的细胞核,且细胞的最外面都有细胞壁,两者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松露和松科植物都是真核生物,它们 细胞中都有细胞核和核糖体,细胞核中的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A正确;都有细胞壁和细胞膜,且它们的系统的边界都是细胞膜,B错误;它们都是真核生物,细胞中都有线粒体,而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C正确;两者细胞中中都有DNA,都可以发生基因突变,D正确。‎ ‎5.对植物根尖细胞中某细胞器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发现A、T、C、G、U五种碱基的相对含量分别约为25%、10%、30%、20%、15%,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细胞器无膜 B. 该细胞器能固定CO2‎ C. 该细胞器能产生水 D. 该细胞器不能进行能量转换 ‎【答案】C ‎【解析】‎ 细胞器中同时含有T和U,说明既有DNA也有RNA,该细胞在根尖细胞中为线粒体,在有氧呼吸第三阶段能产生水,选C。‎ ‎【考点定位】细胞器 ‎【名师点睛】①细胞中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有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核糖体中是RNA,叶绿体和线粒体同时含有DNA和RNA,‎ ‎②根据“根尖细胞”得出细胞器是线粒体,‎ ‎6.下列关于细胞中物质的观察与鉴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苹果可使斐林试剂形成砖红色沉淀,说明其中含有蔗糖 B. 要观察细胞中的染色体,需先用盐酸解离,再用甲基绿染色 C. 用健那绿对线粒体进行染色的目的是用于判断细胞死活 D. 在马铃薯匀浆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后会呈现紫色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蔗糖、淀粉等)。(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4)淀粉遇碘液变蓝。(5)甲基绿能使DNA呈绿色,吡罗红能使RNA呈红色。‎ ‎【详解】斐林试剂用于检测还原糖并产生砖红色沉淀,而蔗糖不属于还原糖,A错误;观察细胞中的染色体需要龙胆紫溶液或者醋酸洋红溶液染色,B错误;用健那绿对线粒体进行染色的目的是观察线粒体,C错误;马铃薯匀浆中含有淀粉、蛋白质等成分,蛋白质加入双缩脲试剂后呈现紫色,D正确。‎ ‎7.外界环境的一些因素会对蛋白质的存在形式产生一定影响,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高温条件会引起蛋白质的变性,但其空间结构不会改变 B. 消化道内,蛋白质会被分解成CO2, H20等物质 C. 盐析会引起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改变,但肽键不会水解 D. 高温可以使蛋白质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容易被蛋白酶水解 ‎【答案】D ‎【解析】‎ ‎【分析】‎ 蛋白质的变性:受热、酸碱、重金属盐、某些有机物(乙醇、甲醛等)、紫外线等作用时蛋白质可发生变性,失去其生理活性;变性是不可逆过程,是化学变化过程。‎ ‎【详解】高温会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导致蛋白质变性失活,A错误;消化道内,蛋白质只能被逐步水解为氨基酸,而不能被氧化分解,B错误;盐析不会引起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改变,C错误;高温可以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容易被蛋白酶水解,D正确。‎ ‎8.下列关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某种氨基酸R基是-CH2-CH2-S-CH3,则它的分子式是C5H11O2NS B. 分子式为C63H105O45N17S2的环状多肽在形成过程中,产生水分子的数目最多16个 C. 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失去的H2O中的氢来源于氨基和羧基 D. 人的红细胞和心肌细胞的功能完全不同是因为蛋白质结构不同 ‎【答案】B ‎【解析】‎ ‎【分析】‎ 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为:‎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这些氨基酸的区别在于R基不同。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脱去的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个数=氨基酸个数-肽链条数。蛋白质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是: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不同,多肽链的条数不同,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不同。‎ ‎【详解】A、根据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写出分子简式是C2H4O2NR,某种氨基酸的R基是-CH2-CH2-S-CH3,则它的分子式是C5H11O2NS,A正确;‎ B、环状多肽的分子式为C63H105O45N17S2,根据N原子数目知,最多由17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因为形成的是环肽,所以在形成过程中,产生水分子的数目最多17个,B错误;‎ C、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失去的H2O中的氢一个来源于氨基,另一个来源于另一个氨基酸的羧基,C正确;‎ D、结构决定功能,人的红细胞和心肌细胞的功能完全不同是因为蛋白质结构不同,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氨基酸的不同类型的划分依据,脱水缩合反应过程中形成的多肽链的氨基的个数相关计算,根据多肽链的分子式推断氨基酸的个数的综合应用,解题时要从最基本的原理入手,仔细分析解答,解题时不要漏掉形成的肽链有2种情况环状和非环状,结果不一样。‎ ‎9.下图表示真核细胞内基因表达过程中相关物质间的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物质 a 上含有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 B. 组成物质 a、b、c、d 的基本单位共有 8 种 C. 过程①的产物中有些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D. 过程②的场所是核糖体,该过程中有水生成 ‎【答案】A ‎【解析】‎ 据图分析可知,物质a为基因、物质b为mRNA、物质c为tRNA、物质d为具有催化作用的RNA(即酶)。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位于mRNA上,A项错误;基因是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其基本单位是四种脱氧核苷酸,RNA(包括b、c、d)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四种核糖核苷酸,B项正确;过程①是以DNA为模板生成RNA 的转录过程,少数酶的化学本质是RN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C项正确;过程②表示翻译,其场所是核糖体,在该过程中会发生氨基酸脱水缩合生成水和肽链,D项正确。‎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依据图中呈现的信息,准确识别a、b、c、d所示物质的名称,正确推断①②所示生理过程,据此与所学知识有效地结合起来,进行图文转换,实现对知识的整合和迁移。‎ ‎10.下表是关于农作物A、B在相同土壤中N、P、K三元素肥效实验的结果记录,“+”表示施肥,“―”表示未施肥)。请据表中的数据,判断正确的结论是( )‎ A. 对于农作物A来说,其生长发育不需要N元素 B. 对农作物A来说,施肥时最重要的是施加P肥 C. 对农作物B来说,三种元素中K最重要 D. 两种农作物对土壤中N、P、K的需求量基本相同 ‎【答案】B ‎【解析】‎ ‎【分析】‎ 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细胞中的元素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详解】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是C、H、O、N,对于农作物A来说,施加氮肥前后产量不变,说明其自身能够吸收N元素,且最可能是通过生物固氮途径,但不能说明其生长发育不需要N元素,A错误;与未施加氮肥、磷肥、钾肥和同时施加氮肥、磷肥、钾肥的这两组相比,缺磷对农作物A的产量影响最大,缺氮对农作物B的产量影响最大,说明对农作物A来说,施肥时最重要的是施加磷肥,对农作物B来说,三种元素中N最重要,B正确,C错误;两种农作物的减产数据表明,两种农作物对土壤中N、P、K的需求量不同,D错误。‎ ‎11.下列关于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实验,正确的是(  )‎ A. 藓类的叶肉细胞大,可以直接使用高倍镜观察 B. 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增大 C. 以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为材料不易观察到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D. 为了观察低倍镜视野中位于左下方的细胞,应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 ‎【答案】C ‎【解析】‎ ‎【分析】‎ 使用高倍显微镜的操作步骤是: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要观察的物像,然后将其向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因高倍镜下的视野较暗,要调节光圈,增加进光量,同时,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需使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 ‎【详解】低倍镜下的视野范围较高倍镜下的视野范围大,容易找到要观察的目标,因此用显微镜观察,应先使用低倍镜,再使用高倍镜,A错误;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增大,B错误;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细胞液呈现紫色,会对观察产生干扰,因此以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为材料不易观察到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C正确;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为了观察低倍镜视野中位于左下方的细胞,应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D错误。‎ ‎12.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含量关系c=a+b,且a>b”的是( )‎ A. a非必需氨基酸种类、b必需氨基酸种类、c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 B. a细胞质内的膜面积、b细胞核的膜面积、c生物膜系统的膜面积 C. a线粒体的内膜面积、b外膜面积、c线粒体膜面积 D. a叶肉细胞的自由水、b结合水、c细胞总含水量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氨基酸的种类、细胞内生物膜系统的组成、细胞内水的存在形式与含量。‎ ‎【详解】A、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有两种,一种为人体不能自身合成必须由外界摄入的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酸,有8种,另一种为人体可以自身合成的氨基酸,称为非必需氨基酸,有12种,即c=a+b且a>b,正确;‎ B、细胞膜属于生物膜系统,但不包括在细胞质内的膜面积和细胞核的膜面积之中,即 c>a+b,所以其含量关系不符合c=a+b,错误;‎ C、线粒体为双层膜结构,其总膜面积为内膜面积与外膜面积之和,且内膜通过内凹形成嵴的方式使膜面积增加,故线粒体内膜面积大于线粒体外膜面积,即c=a+b且a>b,正确;‎ D、细胞中的水有两种形式即自由水和结合水,其中自由水的含量远大于结合水,即c=a+b且a>b,正确。‎ 故选B。‎ ‎13.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是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 B. 直接接触的细胞间传递信息时不需要信号分子 C. 硅肺的形成与溶酶体内缺乏某种酶有关 D. 乳酸菌中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有关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细胞间信息传递的方式有三种:第一种是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随血液到达全身,与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第二种是相邻两个细胞直接接触,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第三种是相邻两个细胞间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通道进入另一个细胞。‎ ‎【详解】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是指细胞内的核膜、细胞膜和细胞器膜构成的膜系统,A错误。直接接触的细胞间信息传递信息时也需要信号分子的作用,B错误。硅肺是指硅尘被吞噬细胞吞噬,吞噬细胞中的溶酶体缺乏分解硅尘的酶,而硅尘却可以破坏溶酶体膜,使其中的水解酶释放,破坏细胞结构,使细胞死亡,最终导致肺的功能损伤,C正确。乳酸菌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核仁,D错误。‎ ‎14.下列关于细胞器结构及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由大肠杆菌的核仁上装配的核糖体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 B. 动物细胞溶酶体在维持正常代谢活动及防御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C. 酵母菌线粒体内膜凹陷折叠成嵴,有利于葡萄糖分解酶的附着 D. 低等植物中心体与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和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答案】B ‎【解析】‎ ‎【分析】‎ ‎1、细胞器的功能:‎ ‎1、线粒体:双层膜结构;短棒状;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大部分的能量;新陈代谢越旺盛的部位,线粒体含量越多;动植物细胞都有的细胞器。‎ ‎2、核糖体:无膜结构(主要由rRNA和蛋白质构成) 蛋白质的合成场所 真核生物,原核生物都有, 有的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有的附着在粗面内质网上。‎ ‎3、中心体:无膜结构(微管蛋白构成),由两个垂直的中心粒构成,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在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4、溶酶体:单层膜围成的囊状结构,溶解细菌和受损伤的细胞器,动植物细胞内都有。‎ ‎5、参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细胞器有:线粒体(提供能量)、核糖体(间期蛋白质的合成)、高尔基体(末期细胞壁的形成);参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细胞器有:线粒体(提供能量)、核糖体(间期蛋白质的合成)、中心体(形成纺锤体);参与低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细胞器有:线粒体(提供能量)、核糖体(间期蛋白质的合成)、高尔基体(末期细胞壁的形成)、中心体(形成纺锤体)。‎ ‎【详解】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核仁,A错误;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可以水解侵入到细胞内的病原体和细胞内损伤的细胞器等,在动物细胞中溶酶体在维持正常代谢活动及防御等方面起重要作用,B正确;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酵母菌线粒体内膜凹陷折叠成嵴,有利于丙酮酸分解酶的附着,C错误;中心体是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低等植物细胞的中心体与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有关,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D错误。‎ ‎15.细胞结构和功能相适应,下列关于细胞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所有植物细胞都含叶绿体 B. 核糖体、中心体、溶酶体均不是膜结构 C. 植物细胞的高尔基体可分泌糖类物质 D. 线粒体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场所 ‎【答案】C ‎【解析】‎ ‎【分析】‎ ‎1.高尔基体在动物细胞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修饰和分类的作用,在植物细胞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2.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中进行。‎ ‎【详解】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例如植物的根细胞中没有叶绿体,A错误。核糖体和中心体是无膜结构,溶酶体是单层膜结构,B错误。植物细胞的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合成有关,植物细胞壁的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纤维素是多糖,C正确。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D错误。‎ ‎16.将用3H标记的鸟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引入某植物的细胞内,然后设法获得各种结构,其中最可能表现有放射性的一组是 A. 细胞核、核仁和中心体 B. 细胞核、核糖体和高尔基体 C. 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 D. 细胞核、内质网和叶绿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意可知,鸟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用3H标记,由于鸟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是组成DNA的基本单位,因此最可能测到含3H的一组结构是含有DNA的结构,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其次线粒体、叶绿体也含有少量的DNA,据此分析。‎ ‎【详解】A. 中心体没有DNA,A错误; ‎ B. 核糖体和高尔基体不含DNA,B错误;‎ C. 叶绿体和线粒体中都含有少量DNA,故最有可能出现放射性,C正确; ‎ D. 内质网没有DNA,D错误。‎ ‎17.神经元的离子通道是跨越磷脂双分子层的蛋白质,对特定刺激发生反应时才瞬时开放,促使特定离子顺浓度梯度运输(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离子通道与神经信息的传递密切相关 B. 离子通道的亲水面有利于水溶性物质通过 C. 离子通道跨膜运输速率与细胞呼吸强度呈正相关 D. 蛋白质变性剂会降低离子通道转运离子的速率 ‎【答案】C ‎【解析】‎ ‎【分析】‎ 神经细胞内K+浓度明显高于膜外,而Na+浓度比膜外低。静息时,由于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这是大多数神经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増加,Na+内流,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表现为内正外负,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离子通道与神经元上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有关,因此离子通道与神经元上信息的传递密切相关,A正确;根据相似相溶的原理,离子通道的亲水面有利于水溶性物质通过,B正确;通过离子通道的跨膜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因此不消耗能量,运输速率与细胞呼吸强度无直接关系,C错误;离子通道的化学本质属于蛋白质,蛋白质变性剂会导致离子通道蛋白变形而影响其功能,因此降低离子通道转运离子的速率,D正确。‎ ‎1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低温不影响水等分子的自由扩散 B. 大肠杆菌吸收钾离子属于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帮助和消耗能量 C. 大分子有机物进出细胞的时候需要消耗能量 D. 葡萄糖进入成熟红细胞属于协助扩散,需要载体的帮助,但不消耗能量 ‎【答案】A ‎【解析】‎ ‎【分析】‎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1、被动运输:物质进出细胞是顺浓度梯度的扩散,叫做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1)自由扩散: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进出细胞的方式 (如:O2) ;(2)协助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蛋白的扩散方式 (葡萄糖进出细胞的方式) 。‎ ‎2、主动运输:有能量消耗,并且需要有载体的帮助进出细胞的方式。(小分子物质、离子) ‎ ‎3、胞吞和胞吐:大分子颗粒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详解】温度会影响分子的运动,因此低温会影响到水等分子的自由扩散,A错误;大肠杆菌吸收K+为主动运输,需要载体的协助并消耗能量,B正确;大分子有机物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胞吞和胞吐,需要消耗能量,C正确;葡萄糖进入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需要载体的协助,但不需要消耗能量,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物质跨膜运输的几种方式及其特点,注意区分各种运输方式在浓度、载体和能量等方面的要求,并能够具体分析各个选项中不同物质的运输方式。‎ ‎19.将发生了质壁分离的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放入清水中,其液泡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点时,水分子既可进细胞也可出细胞 B. 与b点相比,a点时细胞液的渗透压更大 C. c点时原生质层两侧溶液无浓度差 D. ac时间段液泡体积增大,但细胞体积基本不变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图表结合为情境,考查学生对植物细胞的失水与吸水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详解】依题意可知,在a点时,在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内的水分子由清水进入液泡中的比由液泡进入清水中的多,即a点时,水分子既可进细胞也可出细胞,A正确;题图显示:将发生质壁分离的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放入清水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液泡的体积逐渐变大直至保持相对稳定,所以与b点相比,a点时细胞的吸水量较少,细胞液的渗透压更大,B正确;与b点相比,c点时液泡的体积不再增加,说明水分进出细胞达到动态平衡,但因细胞液中含有一定量的溶质,其浓度大于清水,所以c点时原生质层两侧溶液存在浓度差,C错误;由于细胞壁的伸缩性有限,所以ac时间段液泡体积增大,但细胞体积基本不变,D 正确。‎ ‎【点睛】有关此题曲线图的分析,关键在于熟练掌握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的条件及其原因,明确横纵坐标的含义以及曲线的变化趋势、起点、转折点、终点等点的含义。‎ ‎20.台盼蓝染色法可用于鉴别细胞的死活,这主要是利用到了细胞膜的什么功能 A. 将细胞与外界分隔开 B.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D.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 细胞膜的功能 ‎ ‎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细胞的界膜)‎ ‎(1)膜的出现——生命起源中至关重要的阶段。‎ ‎(2)细胞膜使细胞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行使控制物质进出功能的物质主要是细胞膜上的蛋白质。‎ ‎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实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物质是细胞膜上的糖蛋白。 ‎ 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 ‎(1)一些细胞(如分泌细胞)分泌一些物质如激素,通过血液的传递,运送到作用部位的细胞(靶细胞),被靶细胞的细胞膜上的受体(成分为糖蛋白)识别,引起靶细胞的生理反应。例如胰岛素,性激素等的调节。‎ ‎(2)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通过糖蛋白识别,将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识别结合。‎ ‎(3)高等植物细胞间通过细胞间的胞间连丝相互连接,也有信息交流的作用。‎ ‎【详解】用台盼蓝染色,台盼蓝为细胞不需要的物质,活细胞不吸收,死细胞膜失去了活性,台盼蓝进入细胞,细胞才会被染成蓝色,所以该实验要是利用到了细胞膜的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所以A、C、D错误,B正确。‎ ‎21.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过程中,葡萄汁可以作为酵母菌和醋酸菌生长的培养基 B. 制作腐乳时,豆腐为毛霉等微生物的生长提供了水、无机盐、碳源和氮源 C. 用乳酸菌制作酸奶时需要不时通入氧气 D. 制作泡菜时往往不需要额外添加乳酸菌 ‎【答案】C ‎【解析】‎ ‎【分析】‎ 果酒发酵原理是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表达式为:C6H12O6→C2H5OH+CO2+能量;果醋制作原理是当缺少糖源时和有氧条件下,可将乙醇(酒精)氧化成醋酸,表达式为:C2H5OH→CH3COOH+H2O;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腐乳的发酵是在多种微生物的协同作用下进行,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可以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以将脂肪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乳酸菌制作酸奶是利用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原理;泡菜的制作所使用的微生物是乳酸菌,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能够将蔬菜中的葡萄糖氧化为乳酸。‎ ‎【详解】A. 葡萄糖可为果酒和果醋的发酵提供营养物质,故葡萄汁可以作为酵母菌和醋酸菌生长的培养基,A正确;‎ B. 毛霉能在豆腐块上生长,是因为豆腐块能为其提供水、无机盐、碳源和氮源等四大类基本营养物质,B正确;‎ C. 乳酸菌发酵不需要氧气,C错误;‎ D. 乳酸菌分布广泛,在制作泡菜时不需人工加入菌种,D正确。‎ ‎22.下列关于泡菜和亚硝酸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泡菜制作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一直在增加 B. 绿色食品中不会含有亚硝酸盐 C. 亚硝酸盐是强致癌物质,不能用于食品生产 D. 盐水倒入泡菜坛前要煮沸冷却,防止微生物污染 ‎【答案】D ‎【解析】‎ ‎【分析】‎ 自然界中,亚硝酸盐分布广泛,没有腌制的蔬菜中也含有一定量的亚硝酸盐。在泡菜腌制的最初几天,亚硝酸盐的含量逐渐升高到最大值,但随着腌制时间的延长,乳酸菌大量繁殖产生的乳酸会抑制硝酸盐还原菌的繁殖,致使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下降;亚硝酸盐在特定条件下(适宜的pH、温度和一定的微生物作用)会转变成具有致癌作用的亚硝胺。泡菜在腌制的过程中要防止杂菌污染。‎ ‎【详解】泡菜制作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先增加后减少,A错误;绿色食品中也可能含有亚硝酸盐,但含量在安全范围内,B错误;亚硝酸盐是致癌物质,但作为防腐剂,可以用于肉质食品的加工,C错误;盐水倒入泡菜坛前要煮沸冷却,目的是防止微生物污染,D正确。‎ ‎23.下列有关“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菜花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均可作为提取DNA的材料 B. 向切碎的植物组织中加入适量清水,可获得含大量DNA的溶液 C. 将提取的丝状物溶解后,加入二苯胺试剂沸水浴,冷却后呈蓝色 D. 用玻棒快速搅拌滤液会使DNA获得量增加 ‎【答案】C ‎【解析】‎ ‎【分析】‎ DNA粗提取和鉴定的原理: ‎ ‎(1)DNA的溶解性:DNA和蛋白质等其他成分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溶于酒精;DNA对酶、高温和洗涤剂的耐受性。 ‎ ‎(2)DNA的鉴定:在沸水浴的条件下,DNA遇二苯胺会被染成蓝色。‎ ‎【详解】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不含DNA,A错误;向切碎的植物组织中加入适量的清水,会降低DNA的溶解度,析出DNA分子,B错误;将提取的丝状物溶解后,加入二苯胺试剂沸水浴,冷却后呈蓝色,C正确;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让DNA充分溶解,快速搅拌滤液不会使DNA获得量增加,D错误。故选:C。‎ ‎【点睛】注意:DNA在0.14mol/L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解度最低,用二苯胺鉴定DNA时需进行水浴加热。‎ ‎24.洗衣粉是生活的必需用品,某实验小组为探究洗衣粉加酶后的洗涤效果,将一种无酶洗衣粉分成3等份,进行3组实验。甲、乙组在洗衣粉中加入1种或2种酶,丙组不加酶,在不同温度下清洗同种化纤布上的2种污渍,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下表为实验记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洗衣粉中的酶和温度 B. 甲、乙组洗涤效果的差异,说明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 C. 甲组在洗衣粉中加入了蛋白酶;乙组在洗衣粉中加入了蛋白酶和脂肪酶 D. 添加蛋白酶的洗衣粉不适宜洗涤毛织品、棉织品、蚕丝织品 ‎【答案】D ‎【解析】‎ ‎【分析】‎ 在表中所示的五种温度下,丙组清除血渍和油渍的时间都是最长的,说明丙组为对照组。‎ ‎【详解】A、甲、乙组在洗衣粉中加入1种或2种酶,丙组不加酶,说明本实验的自变量有洗衣粉有无加酶,在不同温度下清洗同种化纤布上的2种污渍,说明本实验的自变量有温度,A正确;‎ B、甲、乙组洗涤效果的差异,说明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B正确;‎ C、甲和乙清除血渍所需的时间类似,而血渍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说明甲和乙中均含有蛋白酶;在这五种温度下,乙组清除油渍所需的时间均短于甲组,而油渍的主要成分是脂肪,说明乙组含有脂肪酶,C正确;‎ D、毛织品和、蚕丝织品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会被碱性蛋白酶水解,因此不适宜洗涤用添加蛋白酶的洗衣粉清洗,棉织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可以使用添加蛋白酶的洗衣粉,D错误。‎ 故选D。‎ ‎25.下列关于蛋白质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样品处理步骤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红细胞的洗涤:加入蒸馏水,缓慢搅拌,低速短时间离心 B. 分离血红蛋白:将搅拌好的混合液离心,过滤后,用分液漏斗分离 C. 血红蛋白的释放:加入生理盐水和甲苯,置于磁力搅拌器上充分搅拌 D. 透析:将血红蛋白溶液装入透析袋,然后置于pH为4.0的磷酸缓冲液中透析12 h ‎【答案】B ‎【解析】‎ ‎【分析】‎ 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的步骤:样品处理→粗分离→纯化→纯度鉴定。‎ ‎【详解】红细胞的洗涤:加入生理盐水,缓慢搅拌,低速短时间离心,A错误;分离血红蛋白:将搅拌好的混合液离心,过滤后,除去脂溶性沉淀层,用分液漏斗分离出下层的红色透明液体,B正确;血红蛋白的释放:加入蒸馏水和甲苯,置于磁力搅拌器上充分搅拌,红细胞破裂,释放血红蛋白,C错误;透析:将血红蛋白溶液装入透析袋,然后置于pH为7.0的磷酸缓冲液中透析12 h,D错误。故选B。‎ ‎【点睛】易错点:洗涤红细胞用生理盐水,释放血红蛋白时用蒸馏水。‎ ‎26.下列关于利用胚胎工程技术培育试管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胚胎移植可充分发挥雌性优良个体的无性繁殖潜力 B. 使用免疫抑制剂以避免代孕牛对植入胚胎的排斥反应 C. 通过注射促性腺激素等方法对良种母牛作超排卵处理 D. 通过假阴道法、电刺激法等方法对精子进行获能处理 ‎【答案】C ‎【解析】‎ ‎【分析】‎ 胚胎移植时,通常需用促性腺激素处理供体,使之超数排卵,受体需同期发情处理。体外受精主要操作步骤有卵母细胞的采集和培养、精子的采集和获能,采集方法有假阴道法、手握法和电刺激法等,获能方法有培养法和化学法,获能的精子和培养成熟的卵细胞在获能溶液或专用的受精溶液中完成受精过程。‎ ‎【详解】A. 胚胎移植中的胚胎是通过人工体外授精获得的,属于有性生殖,A错误;‎ B. 受体对移植的胚胎几乎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因此无需使用免疫抑制剂,B错误;‎ C. 用促性腺激素对良种奶牛进行注射处理,可促使其超数排卵,C正确;‎ D. 收集精子的方法有假阴道法、手握法和电刺激法,对精子进行获能处理方法包括培养法和化学诱导法,D错误。‎ ‎27.下列有关受精作用及胚胎发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防止多精入卵的两道屏障是顶体反应和透明带反应 B. 卵裂期胚胎中细胞数目和有机物总量在不断增加 C. 桑椹胚从透明带中伸展出来的过程称为“孵化”‎ D. 卵子是否受精的标志是卵细胞膜和透明带之间是否出现两个极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 受精过程的三大反应:顶体反应、透明带反应和卵细胞膜反应。‎ 早期胚胎发育的阶段:受精卵→桑椹胚→囊胚→原肠胚。‎ ‎【详解】防止多精入卵的两道屏障是透明带反应和卵细胞膜反应,A错误;卵裂期胚胎中细胞数目增加,有机物总量会减少,B错误;囊胚从透明带中伸展出来的过程称为“孵化”,C错误;卵子是否受精的标志是卵细胞膜和透明带之间是否出现两个极体,D正确。故选D。‎ ‎【点睛】孵化指囊胚从透明带中伸展出来的过程。‎ ‎28.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安全性及伦理问题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争论主要包括食物、生物、环境安全三个方面 B. 基因身份证上记录了个人的所有基因 C. 反对设计试管婴儿的原因之一是有人滥用此技术选择性设计婴儿性别 D. 中国政府的态度是禁止生殖性克隆,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 ‎【答案】B ‎【解析】‎ ‎【分析】‎ 转基因的安全性的争论主要集中在生物安全、食物安全和环境安全三个方面。‎ ‎【详解】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争论主要包括食物、生物、环境安全三个方面,A正确;基因身份证上记录了个人的致病基因和易感基因,B错误;反对设计试管婴儿的原因之一是有人滥用此技术选择性设计婴儿性别,扼杀生命,C正确;中国政府的态度是禁止生殖性克隆,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D正确。故选B。‎ ‎29.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提出,生态经济的重要性日益增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态经济所遵循的主要原则是循环经济 B. 生态工程的特点是少消耗、低效益、可持续 C. “无废弃物农业”遵循的基本原理是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D. 在湿地的周围建立缓冲带可使湿地依靠自然演替机制恢复其生态功能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态经济主要通过实行循环经济的原则,使一个系统产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另一系统的生产原料,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实现生态经济的主要手段之一是生态工程。‎ ‎【详解】生态经济的主要原则是循环经济,A正确;生态工程是一类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B错误;无废弃物农业主要是变废为宝,基本原理是物质循环再生,C正确;湿地周围的缓冲带有利于其恢复生态功能,D正确。故选B。‎ ‎30.“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既要考虑到树种的生态适应性,又要考虑到树种的多样性。这分别体现了生态工程的( )‎ A. 协调与平衡原理和物种多样性原理 B. 系统学原理和物种多样性原理 C. 整体性原理和物种多样性原理 D. 物种多样性原理与整体性原理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包括: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整体性原理、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包括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系统整体性原理)。依据这些原理的含义和题意判断各选项。‎ ‎【详解】协调与平衡原理的含义是处理好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需要考虑环境承载力(又称环境容纳量),即坏境所能承载的种群数量,“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考虑到树种的生态适应性,体现了协调与平衡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的含义是物种繁多而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稳定性,可以在有限的资源的条件下,产生或容纳更多的生物量,提高系统生产力,“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考虑到树种的多样性体现了物种多样性原理。综上分析,A正确,B、C、D均错误。‎ 二、非选择题 ‎31.反硝化细菌能将硝态氮(如N03-)转化为氮气(2N03-+l0e-+12H+→N2+6H20),广泛用于污水处理。科研人员开展好氧反硝化细菌的筛选和固定化研究,主要过程及结果如下。请回答:‎ 步骤1: 菌株初筛、纯化和鉴定。将‎1g活性污泥稀释成不同浓度的溶液,各取50μL稀释液均匀涂布到含有溴麝香草酚蓝(BTB)的初筛培养基上(BTB是一种酸碱指示剂,在弱酸性溶液中呈黄色,弱碱性溶液中呈蓝色,中性溶液中呈绿色,初筛培养基呈绿色),在适宜条件下培养获得单菌落,再进行纯化和遗传鉴定。‎ 步骤2:制备固定化细菌。配制海藻酸钠等溶液并灭菌。在无菌条件下制备固定化小球,用无菌水冲洗并保存。‎ 步骤3:不同C/N(碳氮比)对反硝化效率的影响研究。配制不同C/N的培养液,每种培养液分两组,分别加入100粒固定化小球和0.8mL的菌液,在‎30℃‎下振荡培养48h后,测定培养液中NO3-的去除率,结果如图。‎ ‎(1)步骤1中,初筛培养基中的氮源应是_________。初培结束时,选择的目标菌落周围应呈___________色。‎ ‎(2)步骤2中,海藻酸钠等溶液的灭菌方法是__________。制作的凝胶球不宜过大,否则会使小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减小,影响小球内外物质交换.进而影响反硝化效率。‎ ‎(3)步骤3中,若每个固定化小球包埋的细菌数量为1.9×l06个,则实验接种的菌液中反硝化细菌的密度约为___________ (保留一位小数)个•mL-1。实验结果表明,固定化会使细菌的反硝化效率略有下降,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用反硝化细菌进行污水处理过程中,有时需要向污水中加入少量淀粉。结合实验结果分析,添加淀粉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硝态氮(或NO3-) (2). 蓝 (3). 高压蒸汽灭菌 (4). 表面积与体积比(或相对表面积) (5). 2.4×108 (6). 固定化阻碍细菌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或减少了对细菌O2、NO3-等的供应) (7). 提高污水中的C/N,以提高细菌对污水中NO3-‎ 的去除率 ‎【解析】‎ ‎【分析】‎ 实验室中筛选微生物的原理是: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株生长的条件(包括营养、温度、pH等),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对培养基等通常采用高压蒸汽灭菌。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叫做相对表面积,细胞越小,相对表面积越大,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速率越快。用包埋法固定细胞,包埋物可能会对细胞的代谢产生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题意和图示分析作答。‎ ‎【详解】(1)由题意可知:反硝化细菌能将硝态氮(如N03-)转化为氮气,因此步骤1中,初筛培养基中的氮源应是硝态氮(或NO3-)。反硝化细菌的生理活动消耗H+,会导致培养基的pH升高,呈弱碱性,进而使初筛培养基由最初的绿色变为蓝色,所以初培结束时,选择的目标菌落周围应呈蓝色。‎ ‎(2) 步骤2中,对海藻酸钠等溶液进行灭菌,常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制作的凝胶球如果过大,会使小球的表面积与体积比(或相对表面积)减小,影响小球内外物质交换,进而影响反硝化效率。‎ ‎(3) 步骤3中,在每组培养液中分别加入100粒固定化小球和0.8mL菌液,若每个固定化小球包埋的细菌数量为1.9×l06个,则实验接种的菌液中反硝化细菌的密度约为1.9×l06×l00÷0.8≈ 2.4×108个•mL-1。实验结果图显示:固定化菌株的NO3-的去除率略低于游离菌株的NO3-的去除率,说明固定化会使细菌的反硝化效率略有下降,究其原因可能是:固定化阻碍了细菌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或减少了对细菌O2、NO3-等的供应)。‎ ‎(4) 实验结果图显示:在一定范围内,两种菌株的NO3-的去除率随着培养液中的C/N升高而升高,但超过该范围,两种菌株的NO3-的去除率会下降,据此可推知:用反硝化细菌进行污水处理过程中,有时需要向污水中加入少量淀粉,其主要目的是提高污水中的C/N,以提高细菌对污水中NO3-的去除率。‎ ‎32.生物组织中存在多种有机物,不同的有机物其提取与鉴定方法不尽相同。根据所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采用蒸馏法提取玫瑰油时,向初步提取的乳化液中加入NaCl,作用是___________‎ ‎(2)采用压榨法提取橘皮精油时,分别加入相当于橘皮质量0.25%的____________和5%的Na2SO4,并调节pH至7~8,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采用萃取法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的主要步骤是:粉碎、干燥、萃取、____________、浓缩。干燥时,要注意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否则会引起胡萝卜素的分解;萃取的效率主要取决于萃取剂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还受原料颗粒的大小、含水量等条件的影响;提取的胡萝卜素粗品通过________ 法进行鉴定。‎ ‎(4)下图是某同学对萃取的胡萝卜素样品所做的鉴定实验的结果。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使油水明显分层 (2). NaHCO3 (3). 使橘皮油易与水分离 (4). 过滤 (5). 温度和时间 (6). 性质和使用量 (7). 纸层析 (8). 萃取样品中不含β-胡萝卜素 ‎【解析】‎ ‎【分析】‎ 玫瑰油的提取流程是:玫瑰花+水→水蒸气蒸馏→油水混合物→加入NaCl分离油层→加入无水Na2SO4除水→过滤→玫瑰油。橘皮精油的提取操作流程为:石灰水浸泡→漂洗→压榨→过滤→静置→再次过滤→橘皮精油。提取胡罗卜素的流程是:胡萝卜→粉碎→干燥→萃取→过滤→浓缩→胡萝卜素,用纸层析法鉴定。‎ ‎【详解】(1) 采用蒸馏法提取玫瑰油时,玫瑰精油和水蒸气一起蒸馏出来,经冷凝后得到的乳化液是油水混合物,不是纯的玫瑰精油。向油水混合物中加入NaCl,可增加盐的浓度,使油和水出现明显的分层。‎ ‎(2) 采用压榨法提取橘皮精油时,为了使橘皮油易与水分离,压榨时要分别加入相当于橘皮质量0.25%的NaHCO3和5%的Na2SO4,并调节pH至7~8。‎ ‎(3) 采用萃取法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的主要步骤是:粉碎、干燥、萃取、过滤、浓缩。新鲜的胡萝卜含有大量的水分,干燥时,应控制好时间和温度,温度太高、干燥时间太长都会导致胡萝卜素分解。萃取的效率主要取决于萃取剂的性质和使用量,同时还受原料颗粒的大小、含水量等条件的影响;一般来说,原料颗粒小,萃取温度高、时间长,需要提取的物质能够充分溶解,萃取效果就好。提取的胡萝卜素粗品可通过纸层析法进行鉴定。 ‎ ‎(4) 鉴定的实验结果图显示:萃取样品中没有与β-胡萝卜素标准样品对应的层析带,说明萃取样品中不含β-胡萝卜素。‎ ‎【点睛】本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综合考查学生对植物芳香油的提取、胡萝卜素的提取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熟记并理解相关的提取方法、原理、注意事项等基础知识、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在此基础上从题图中提取信息并结合题意作答。‎ ‎33.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Bt毒蛋白基因转入普通棉株细胞内,并成功实现了表达,从而培育出了能抗棉铃虫的棉花植株——抗虫棉。其过程大致如图所示:‎ ‎(1)基因工程的操作程序中的核心步骤是:_______________,需要的工具酶有_________。‎ ‎(2)Ti质粒是农杆菌中的一种质粒,其上有T-DNA,能把目的基因插入Ti质粒的T-DNA中是利用了T-DNA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Bt毒蛋白基因转入普通棉株细胞中并成功实现表达的过程,在基因工程中称__________。‎ ‎(4)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有很多种,该题中涉及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目的基因能否在棉株体内稳定维持和表达其遗传特性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____,这需要通过检测才能知道,检测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2). 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3). 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且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DNA上 (4). 转化 (5). 农杆菌转化法 (6). 目的基因是否插入受体细胞染色体的DNA分子上 (7). DNA分子杂交技术 ‎【解析】‎ ‎【分析】‎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主要包括四个步骤:一是目的基因的获取;二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此步骤需要将目的基因与运载体重组;三是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此步骤导入受体细胞的是目的基因与载体结合而成的重组DNA分子;四是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详解】(1)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实施基因工程的第二步,也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需要的工具酶有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2) 农杆菌中的 Ti质粒上含有T-DNA,T-DNA具有的特点是: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DNA分子上。‎ ‎(3) 转化是指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内并在受体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可见,Bt毒蛋白基因转入普通棉株细胞中并成功实现表达的过程,在基因工程中称为转化。‎ ‎(4) 题中涉及的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 ‎(5) 目的基因的检测和鉴定,首先要检测受体细胞染色体的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这是目的基因能否在棉株体内稳定维持和表达其遗传特性的关键,所采用的检测方法是DNA分子杂交技术。‎ ‎【点睛】本题以转基因抗虫棉的培育过程图为情境进行考查。解答此题需识记并理解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如农杆菌中的Ti质粒上的T—DNA的特点等相关知识。‎ ‎34.下图是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阶段示意图。‎ ‎(1)__________技术是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基础。‎ ‎(2)根据培养基的用途分类,图中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培养基。‎ ‎(3)单克隆抗体与常规的血清抗体相比,最大的优越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动物细胞融合除了采用植物细胞原生质体融合常用的诱导剂外,还可以采用_______。‎ ‎(5)选出的杂交瘤细胞既具备骨髓瘤细胞的________特点,又具备淋巴细胞的________特点。‎ ‎(6)上图中的某些淋巴细胞是指________。‎ ‎【答案】 (1). 细胞培养技术、细胞融合技术 (2). 选择 (3). 特异性强,灵敏度高 (4). 灭活的病毒 (5). 在体外大量增殖 (6). 分泌特异性抗体 (7). 浆细胞( 效应B 细胞)‎ ‎【解析】‎ ‎【分析】‎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流程如图所示:‎ ‎【详解】(1) 生产单克隆抗体的过程,需要借助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来培养骨髓瘤细胞、从免疫的小鼠体内分离出的B淋巴细胞、经过筛选获得的杂交瘤细胞,需要借助动物细胞融合技术来诱导免疫的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的融合,因此细胞培养技术、细胞融合技术是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基础。‎ ‎(2) 题图显示:在HAT培养中,只有杂交瘤细胞能生长,说明图中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3) 与常规血清抗体相比,单克隆抗体最大的优越性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大量制备。‎ ‎(4) 诱导动物细胞融合,除了采用诱导植物细胞原生质体融合常用的诱导剂——聚乙二醇外,还可以采用灭活的病毒。‎ ‎(5) 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是:既具备骨髓瘤细胞在体外大量增殖的特点,又具备淋巴细胞的分泌特异性抗体的特点。‎ ‎(6) 上图中的某些淋巴细胞能产生特异性抗体,因此是指浆细胞( 效应B 细胞)。‎ ‎【点睛】‎ 本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考查学生对生产单克隆抗体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熟记并理解生产单克隆抗体的原理及过程等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结合问题情境,从题图和题意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相关问题的解答。‎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