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11 发布 |
- 37.5 KB |
- 3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张家口一中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普通实验班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杂交组合中,后代只有一种表现型的是( ) A. Aabb×aabb B. AABb×aabb C. AABb×AaBb D. AAbb×AaBB 【答案】D 【解析】 【分析】 题,是常用的一种方法,考生需重点掌握,归纳总结。 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逐对分析法: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其次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计算出每一对相对性状所求的比例,最后再相乘。AA和Aa、BB和Bb的表现型相同,为显性性状,aa、bb为隐性性状。 【详解】Aa×aa→1Aa:1aa、bb×bb→bb,后代的表现型的种类2×1=2种,A错误;AA×aa→Aa、Bb×bb→1Bb:1bb,后代的表现型的种类是1×2=2种,B错误;AA×Aa→1AA:1Aa、Bb×Bb→1BB:2Bb:1bb,后代的基因型的种类是1×2=2种,C错误;AA×Aa→1AA:1Aa、bb×BB→Bb,后代的表现型的种类是1×1=1种,D正确。故选D。 2.下列a~d为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部分变化示意图,按照精原细胞产生精子过程的变化顺序进行排列,正确的是( ) A. a→c→d→b B. b→c→d→a C. c→b→d→a D. d→b→c→a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 图中不含同源染色体和姐妹染色单体,表示精细胞;b 图中的同源染色体两两 配对(联会),表示初级精母细胞;c 图中含同源染色体,但不含姐妹染色单体,表示精原细胞;d 图中不含同源染色体,但含姐妹染色单体,表示次级精母细胞。因此,按照精原细胞产生精子过程的变化顺序进行排列,正确的是:c→b→d→a。 考点:本题考查减数分裂过程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3.黄色圆粒豌豆(YyRr)和黄色皱粒(Yyrr)杂交,后代中纯合子占后代的( ) A. 1/16 B. 1/4 C. 1/8 D. 3/16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问题: (1)基因原理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 (2)解题思路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基因就可以分解为几个分离定律问题。如AaBb×Aabb可分解为:Aa×Aa,Bb×bb.然后,按分离定律进行逐一分析。最后,将获得的结果进行综合,得到正确答案。 【详解】基因型YyRr与Yyrr的个体杂交后,求子代表现型可以把亲本成对的基因拆开,一对一对的考虑:Yy×Yy→1/4YY:1/2Yy:1/4yy;Rr×rr→1/2Rr:1/2rr;黄色圆粒豌豆(YyRr)和黄色皱粒(Yyrr)杂交,后代中纯合子占后代的比例为:(1/4YY+1/4yy)×1/2rr=1/4。故选B。 4.某个体的基因型由n对等位基因构成,每对基因均为杂合子,且独立遗传,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个体能产生2n种配子 B. 该个体自交后代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3n C. 该个体自交后代有3n基因型 D. 该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后代会出现2n种基因型 【答案】B 【解析】 【分析】 每对等位基因分离产生两种配子,n对等位基因产生配子数为2n,该个体自交后代的表现型种类数为2n,对该个体测交后代的表现型种类数为2n,对该个体测交后代的基因型种类数为2n,该个体自交后代的基因型种类数为3n。 【详解】该个体的基因型由n对等位基因构成,每对基因均为杂合子,且独立遗传,所以能产生2n 种配子,A正确;该个体自交后代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2n,B错误;该个体自交后代有3n种基因型,C正确;该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即测交,后代会出现2n种基因型,D正确。故选B。 5.关于如图的叙述,下列有关推断错误的是( ) A. 由F2的性状分离比可推测家兔毛色最可能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B. F1灰色个体基因型只有一种,而F2中灰色个体基因型可能有四种 C. F2白色个体有两种基因型,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2 D. F2黑色个体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3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F2的性状分离比是在9::3:3::3的基础上出现的,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最可能受2对等位基因控制,故A正确。灰色是双显性,F2中灰色基因型应有4种,故B正确。白色基因型有3种,故C错误。黑色中纯合子只有一个,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遗传定律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6.下列有关测交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一般通过测交来获得有优良性状新品种 B. 通过测交来确定被测个体遗传组成 C. 通过测交得到的后代,有可能稳定遗传 D. 测交亲本中必有隐性纯合体 【答案】A 【解析】 测交是让杂种F1与隐性纯合体杂交,依据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能够确定被测个体的遗传组成,但一般不能通过测交来获得有优良性状新品种,A错误,B正确;通过测交得到的后代,有隐性纯合体,隐性纯合体能稳定遗传,C正确;测交是让杂种F1与隐性纯合体杂交,因此测交亲本中必有隐性纯合体,D正确。 7. 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时,发现一个细胞中有8条形态、大小各不相同的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你认为此细胞处于 A. 有丝分裂中期 B.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C.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D. 有丝分裂末期 【答案】C 【解析】 一个细胞中有8条形态、大小各不相同的染色体,说明细胞内染色体没有同源染色体,则通常细胞应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加之染色体全部排列在赤道板上,说明细胞处于分裂中期,所以选C。 【考点定位】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特点 8.下列不属于孟德尔选用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原因的是( ) A. 豌豆花比较大,易于做人工杂交实验 B. 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C. 豌豆子代数量多,便于统计 D. 豌豆是单性花,易于操作 【答案】D 【解析】 【分析】 豌豆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是: (1)豌豆是严格的自花、闭花授粉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一般为纯种; (2)豌豆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易于观察; (3)豌豆的花大,易于操作; (4)豌豆生长期短,易于栽培。 【详解】豌豆花比较大,易于做人工杂交实验,这是豌豆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A正确;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便于观察,这是豌豆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B正确; 豌豆属于严格的自花、闭花授粉植物,在自然条件下都是纯种,这是豌豆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容易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C正确; 豌豆是两性花,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比较基础,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要求考生识记孟德尔遗传实验的过程,掌握豌豆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的优点,能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9. 下图为某高等哺乳动物的一个细胞示意图,该细胞属于( ) A. 卵原细胞 B. 初级卵母细胞 C. 次级卵母细胞 D. 卵细胞 【答案】C 【解析】 图示的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但有染色单体,染色体散乱分布,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卵原细胞和初级卵母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体,A、B错误;在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各个时期的细胞称为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因此图中细胞可以是次级卵母细胞,C正确;卵细胞中不含染色单体,D错误。 10. 猫熊的精原细胞中有42条染色体,它的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后期时染色体组成可能是 A. 20条常染色体+X B. 20条常染色体+Y C. 40条常染色体+XY D. 40条常染色体+YY 【答案】D 【解析】 猫熊的精原细胞中有42条染色体,其中有40 条常染色体和一对异型的性染色体XY。由于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导致所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半,即染色体的组成为20条常染色体+X或20条常染色体+Y。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着丝点的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导致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变为40条常染色体+XX或40条常染色体+YY。综上分析,A、B、C均错误,D正确。 11.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某哺乳动物细胞(2n)进行减数分裂的不同时期,其中a表示细胞数目.请判断b、c、d依次代表 ( ) A. 核DNA分子数、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 B. 染色体数、核DNA分子数、染色单体数 C. 核DNA分子数、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 D. 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核DNA分子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a表示细胞数目,推断①代表间期,②代表减数第一次分裂,③代表减数第二次分裂,④代表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子细胞。 【详解】因为DNA分子数在间期复制加倍,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减半,减数第二次分裂细胞分裂再减半,故根据b数目2n→4n→2n→n可判断b为DNA; 因为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故根据c的数目变化为2n→n,可判断c代表染色体;因为间期形成染色单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减半,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变为0,故可根据d数目变化为0→4n→2n→0判断d为染色单体。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数目、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数目变化规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小麦的抗锈病和不抗锈病是一对相对性状。下列杂交实验中,能判断其显隐性关系的是 A. 抗锈病×抗锈病→抗锈病 B. 不抗锈病×不抗锈病→不抗锈病 C. 抗锈病×抗锈病→3抗锈病:1不抗锈病 D. 抗锈病×不抗锈病→1抗锈病:1不抗锈病 【答案】C 【解析】 【分析】 鉴别方法: (1)鉴别一只动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 (2)鉴别一棵植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和自交法,其中自交法最简便; (3)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性和隐性,可用杂交法和自交法(只能用于植物); (4)提高优良品种的纯度,常用自交法; (5)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采用测交法。 【详解】抗锈病×抗锈病→抗锈病,可能是纯合子自交,不能判断显性和隐性关系,A错误;不抗锈病×不抗锈病→不抗锈病,可能是纯合子自交,不能判断显性和隐性关系,B错误;抗锈病×抗锈病→3抗锈病:1不抗锈病,后代出现性状分离,说明红花相对于抗锈病是显性性状,C正确;抗锈病×不抗锈病→1抗锈病:1不抗锈病,这属于测交实验,不能判断抗锈病和不抗锈病之间的显性和隐性关系,D错误。故选C。 13. 在香水玫瑰的花色遗传中,红花、白花为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遗传因子的控制(用R、r表示).从下面的杂交实验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 红花为显性性状 B. 红花A的遗传因子组成为Rr C. 红花C与红花D的遗传因子组成不同 D. 白花B的遗传因子组成为Rr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杂交组合二可知,红花C和红花D杂交,后代中红花:白花=3:1,故红花对白花为显性性状,则红花C和红花D均为Rr,白花B为rr,杂交组合一种红花A为RR,据此分析。 【详解】A. 据分析可知,红花对白花为显性性状,A正确; B. 红花A的遗传因子组成为RR,B错误; C. 红花C与红花D杂交,后代红花与白花之比约为3∶1,说明亲本均为杂合子,遗传因子组成都是Rr,C错误; D. 白花B的遗传因子组成为rr,D错误。 14.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顺序是( ) ①同源染色体分离 ②染色体分配到两个细胞中 ③联会 ④交叉互换 A. ③④①② B. ①③④② C. ③①②④ D. ①③②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 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类似于有丝分裂)。 【详解】①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②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同源染色体分配到两个细胞中;③同源染色体联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④同源染色体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后。因此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顺序为③④①②,A正确。故选A。 【点睛】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只要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即可正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15.下列各项中能体现受精作用实质的是( ) A. 精子与卵细胞接触 B. 卵细胞表面发生复杂变化 C. 精子头部进入卵细胞内 D. 精子细胞核与卵细胞核融合 【答案】D 【解析】 受精作用是指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其实质是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A、B、C均错误,D正确。 16.下列有关DNA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特异性 B. 遗传信息是指DNA中碱基的排列顺序 C. DNA是遗传物质,遗传物质是DNA D. 遗传信息即生物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答案】B 【解析】 【分析】 DNA分子的多样性:构成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虽只有4种,配对方式仅2种,但其数目却可以成千上万,更重要的是形成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可以千变万化,从而决定了DNA分子的多样性(n对碱基可形成4n种);DNA分子的特异性:每个特定的DNA分子中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而特定的排列顺序代表着遗传信息,所以每个特定的DNA分子中都贮存着特定的遗传信息,这种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就决定了DNA分子的特异性。 【详解】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每个特定的DNA分子中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构成了DNA分子的特异性,A错误;遗传信息是指DNA中碱基的排列顺序,B正确;DNA是主要遗传物质,遗传物质除DNA以外还有RNA,C错误;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遗传性状是由遗传信息控制形成的,遗传信息是指DNA分子中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生物的遗传物质、遗传信息的概念、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要求学生识记遗传信息的概念,理解和掌握DNA分子多样性和特异性的含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7. 在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和极体细胞比例( ) A. 1:1:2:4 B. 1:1:1:2 C. 1:1:2:2 D. 1:1:1:3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一个卵原细胞经过染色体复制后,成为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初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后形成一个次级卵母细胞和一个极体,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后形成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8.配子中染色体组合具有多样性是由于( ) A. 同源染色体的联会 B. 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C. 同源染色体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D. 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答案】D 【解析】 减数分裂过程中,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都会增加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故选C。 19.等位基因位于 A. —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 B. DNA分子的两条链 C. 一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的相同位置 D. 非同源染色体 【答案】A 【解析】 【分析】 等位基因是指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生物的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一般用一对英文字母的大小写来表示,如A和a。据此答题。 【详解】等位基因是指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A正确;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因此一个DNA分子的两条链上不可能含有等位基因,B错误;一条染色体的两个姐妹染色单体是间期复制形成的,一般情况下含有相同的基因,C错误;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而非同源染色体上含有非等位基因,不含有等位基因,D错误。 【点睛】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等位基因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识记等位基因的概念,明确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且为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再准确判断各选项即可。 20.羊的有角和无角受等位基因A—a的控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如下表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基因型 表现型 雄性 雌性 AA 有角 有角 Aa 有角 无角 aa 无角 无角 A. 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遗传时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B. 基因型为Aa的雌羊和雄羊进行杂交,子代中有角与无角的比值为3:1 C. 基因型为Aa的雌雄个体表现出相同的性状 D. 两只有角羊进行杂交,后代出现了无角羊,则该无角羊的性别一定是雌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从性遗传的相关知识,在解此类题时,由于相同的基因型在不同的性别的表现型不同,所以应分性别讨论,理清思路是关键。 【详解】控制羊的有角与无角这对性状的遗传是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只是基因型为Aa的个体在雄性表现为有角,在雌性表现为无角,A错误;基因型为Aa的雌羊和雄羊进行杂交,在雄性中有角与无角的比值为3:1,在雌性中有角与无角的比值为1:3,B错误;基因型为Aa的雌雄个体表现型不同,在雌性表现为无角,在雄性表现为有角,C错误;有角的雌性羊只能是AA,有角的雄性羊为A_,两只有角羊进行杂交,即AA(雌)×A_(雄),其后代基因型为A_,基因型为A_且又是无角的羊一定为雌性,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注意基因型为Aa的羊在雄性表现为有角,在雌性表现为无角,分性别讨论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21.如图所示某豌豆细胞内两条染色体及相关的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豌豆杂交实验中,父本要去雌蕊,母本要去雄蕊 B. 该豌豆连续自交3代,子代中与该豌豆表现型一致的比例为1/8 C. 正常情况下,图中D和d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D. D基因和d基因携带的遗传信息一定相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某豌豆细胞内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及相应的基因D和d,正常情况下,图中D和d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详解】豌豆杂交实验中,母本要去雄蕊,父本要保留雄蕊,以便于授粉,A错误;该豌豆连续自交3代,Aa所占比例为1/23,AA所占比例为1/2×(1-1/23),因此子代中与该豌豆表现型一致的比例为1/23+1/2×(1-1/23)=9/16,B错误;正常情况下,图中等位基因D和d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正确;D基因与d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等位基因是基因突变形成的,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因此A基因与a基因中的碱基对数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D错误。故选C。 22.果蝇精子的染色体组成 A. 3条常染色体+Y B. 3条常染色体+X或3条常染色体+Y C. 3对常染色体+X或3对常染色体+Y D. 3条常染色体+XY 【答案】B 【解析】 分析】 果蝇的体细胞中共有8条染色体,并且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则雌果蝇的染色体组成为6条常染色体和XX,雄果蝇的染色体组成为6条常染色体和XY,据此答题。 【详解】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果蝇的体细胞中共有8条染色体,并且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则雄果蝇的染色体组成为6条常染色体和XY。经过减数分裂过程,同源染色体分离,则形成的精子中应该含有3条常染色体和一条X染色体或一条Y染色体,即3+X或3+Y。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减数分裂和精子染色体组成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运用减数分裂知识来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对染色体、DNA、基因三者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DNA分子上含有多个基因 B. 每条染色体上都含有2个DNA C. DNA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 D. 生物的传种接代中,染色体的行为决定着DNA和基因的行为 【答案】B 【解析】 【分析】 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两部分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或两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有许多个基因,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条染色体上携带着许多基因。 【详解】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或两个DNA,每个DNA分子上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A正确,B错误;染色体主要是由DNA与蛋白质组成的,C正确;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或两个DNA,DNA分子上含有许多个基因,所以生物的传种接代中,染色体的行为决定着DNA和基因的行为,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判断能力,属于容易题。 24.动物性染色体存在于 A. 卵细胞 B. 精子 C. 体细胞 D. 以上三种细胞 【答案】D 【解析】 分析】 性染色体为决定雌雄性别的染色体,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的性染色体以X和Y表示,一般X染色体较大,携带的遗传信息多于Y染色体。部分生物(如鸟类)的性染色体是以Z和W表示,Z染色体较大,携带的遗传信息多于W染色体。绝大多数动物的所有的细胞中都存在性染色体(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除外),体细胞中成对存在,配子中成单存在。据此答题。 【详解】精子和卵细胞是减数分裂形成的,均含有一条性染色体,体细胞含有2条性染色体,因此卵细胞、精子、体细胞均含有性染色体。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性染色体的分布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识记生物的性别决定方式,明确性染色体存在于几乎所有动物的细胞中,再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即可。 25.遗传因子组成为ddEeFF和DdEeff的两种豌豆杂交,在3对遗传因子各自独立遗传的条件下,其子代性状表现不同于两个亲本的个体占全部子代的( ) A. 1/4 B. 3/8 C. 5/8 D. 3/4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问题: (1)基因原理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 (2)解题思路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基因就可以分解为几个分离定律问题.如AaBb×Aabb可分解为:Aa×Aa,Bb×bb.然后,按分离定律进行逐一分析.最后,将获得的结果进行综合,得到正确答案。 【详解】基因型分别ddEeFF和DdEeff的两个亲本进行杂交,在三对等位基因各自独立遗传的条件下,其子代表现型可以把成对的基因拆开,一对一对的考虑:dd×Dd,其后代显性性状(D_)1/2,隐性性状(dd)1/2;Ee×Ee,其后代显性性状(E_)3/4,隐性性状(ee)1/4;FF×ff,其后代全部为显性性状(Ff);所以子代中表现型和亲本ddEeFF和DdEeff相同的占1/2(dd)×3/4(E_)×1(Ff)+1/2(D_)×3/4(E_)×0(ff)=3/8,其子代性状表现不同于两个亲本的个数占全部子代:1-3/8=5/8。 【点睛】对于此类试题,考查要熟练掌握和运用乘法法则。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其次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计算出每一对相对性状所求的比例,最后再相乘。 26.在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时,所提供的卡片种类和数量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卡片种类 磷酸 脱氧核糖 碱基 A T C G 卡片数量 12 12 3 3 4 2 A. 构成的DNA片段,最多含有氢键12个 B. 最多可构建45种碱基序列的DNA C. 最多可构建5种脱氧核苷酸 D. DNA中每个脱氧核糖均与一分子磷酸相连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分析表格:双链DNA分子中,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T,C-G,且配对的碱基数目彼此相等,结合表中数据可知,这些卡片最多可形成3对A-T碱基对,2对C-G碱基对,即共形成5个脱氧核苷酸对。 【详解】这些卡片最多可形成3对A-T碱基对,2对C-G碱基对,而A和T之间有2个氢键,C和G之间有3个氢键,因此构成的双链DNA片段最多有12个氢键,A正确;这些卡片可形成3对A-T碱基对,2对C-G碱基对,且碱基对种类和数目确定,因此可构建的DNA种类数少于43种,B错误;表中所给碱基共有四种,因此最多可构建4种脱氧核苷酸,C错误;DNA中绝大多数脱氧核糖与2分子磷酸相连,只有末端的脱氧核糖与1分子磷酸相连,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结合表格,考查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能根据表中数据推断可形成的脱氧核苷酸对数及DNA分子数的种类数,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27.下列关于DNA结构与功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DNA分子中G与C这一碱基对含量较高,其结构稳定性相对较大 B. DNA分子的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C. 生物体所有DNA分子的转录和翻译是同时同地进行的 D. —条链状DNA分子中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答案】C 【解析】 【分析】 DNA分子中的两条链上的碱基遵循A与T配对,G与C配对的原则,A、T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是2个,G、C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是3个,因此G、C碱基对含量越高,DNA分子越稳定;真核生物的转录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翻译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先转录形成mRNA,然后再进行翻译过程;原核生物中转录发生在拟核区,翻译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转录和翻译过程可以同时进行。 【详解】DNA分子中G-C碱基对之间3个氢键,A-T之间2个氢键,则G、C碱基对含量较高时,其结构稳定性较大,A正确;DNA分子结构是一个独特的双螺旋结构,它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内侧碱基对(A-T;C-G)通过氢键连接,B正确;原核生物的DNA分子的转录和翻译是同时进行的,但是不是同地,真核生物不是同时进行,也不是同地进行,C错误;每个链状DNA分子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分别位于DNA分子的两端,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 分子的稳定性的原因、基因的表达过程,要求学生识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识记DNA分子稳定性的原因。 28.组成DNA的碱基只有四种,四种碱基的配对方式只有2种,但DNA分子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主要原因是 A. DNA分子是高分子化合物 B. 脱氧核糖结构不同 C. 磷酸的排列方式不同 D. 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 【答案】D 【解析】 【分析】 DNA分子的多样性主要表现为构成DNA分子的四种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特异性主要表现为每个DNA分子都有特定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 【详解】DNA分子的共同点是具有规则的双螺旋空间结构、含有4种脱氧核苷酸和4种碱基以及固定的碱基配对方式;此外,脱氧核糖结构和磷酸的排列方式都相同。所以DNA分子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的主要原因是组成DNA的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DNA分子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的原因,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 29.将用15N标记的一个DNA分子放在含有14N的培养基中让其复制三次,则含有14N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的比例、含有15N的链占全部DNA单链的比例,依次是 A. 1/2、1/4 B. 1、1/8 C. 1/4、1/16 D. 1/8、1/8 【答案】B 【解析】 【分析】 一个双链DNA分子,复制n次,形成的子代DNA分子数为2n个。不管亲代DNA分子复制几次,子代DNA分子中含有亲代DNA单链的DNA分子数都只有两个,占子代DNA总数的比例为2/2n。据此答题。 【详解】用15N标记的一个DNA分子放在含有14N的培养基中,让其复制三次,则产生的DNA分子共有23=8个,共有16条脱氧核苷酸链,其中含有15N的DNA分子有2个,含有14N的DNA分子有8个,含有15N的脱氧核苷酸链有2条,因此,连续复制三次,含有14N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的比例100%,含有15N的链占全部DNA单链的比例为2/16=1/8。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DNA分子的复制,要求学生识记DNA 分子复制的过程、条件、特点、方式及结果,掌握DNA分子复制过程中的相关计算,并能运用其延伸规律答题,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 30.某DNA共有500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占20%,该DNA分子复制3次,第三次复制需要消耗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数目为 A. 3000 B. 700 C. 1400 D. 800 【答案】D 【解析】 【分析】 计算DNA分子复制到第n次需要的某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数,先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计算该DNA分子中含有的该脱氧核苷酸数,然后用增加的DNA分子数乘以该脱氧核苷酸数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由题意知,某DNA分子共有500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占20%,则胸腺嘧啶T=A=500×2×20%=200个,该DNA分子完成第二次复制后,DNA分子数是4个,完成第三次复制后,DNA分子数是8个,因此从完成第二次复制到完成第三次复制,增加的DNA分子数是4个,因此需要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数为200×4=800个。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和DNA半保留复制的相关计算,意在考查考生的应用能力和计算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31.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复制均在细胞核内进行 B. 复制仅发生在有丝分裂的间期 C. 复制过程不需要解旋 D. 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的准确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 DNA在细胞分裂间期进行的复制,复制的结果是一个DNA分子变成两个DNA分子。DNA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特点是边解旋边复制,场所主要是细胞核。DNA能准确复制的原因:(1)双螺旋结构为DNA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2)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复制的准确性。 【详解】DNA的复制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此外在细胞质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能进行,A错误;复制不仅仅发生在有丝分裂的间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和无丝分裂过程中都有DNA的复制,B错误;复制过程需要解旋酶打开DNA的双螺旋,C错误;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的准确性,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DNA分子的复制,要求学生识记DNA 分子复制的场所、过程、条件、特点及准确复制的原因,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32.下列关于DNA分子复制的正确顺序是 ①互补碱基对间氢键断裂,解旋 ②以解旋后的母链为模板进行碱基互补配对 ③子链与母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A. ①②③ B. ①③② C. ②①③ D. ②③① 【答案】A 【解析】 【分析】 DNA复制是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的过程。 DNA复制条件:模板(DNA的双链)、能量(ATP水解提供)、酶(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等)、原料(游离的脱氧核苷酸);DNA复制过程:边解旋边复制;DNA复制特点:半保留复制。 【详解】复制开始时,DNA分子首先利用细胞提供的能量,①在解旋酶的作用下,互补碱基对间的氢键断裂,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然后②以解开的每一条母链为模板,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利用细胞中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互补碱基对之间形成氢键,各自合成与母链互补的一段子链;③每条子链与其对应的母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DNA分子复制的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33. 某个精原细胞形成精子的过程中,如果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发生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不分离现象,而第二次分裂正常。则由该精原细胞产生的异常精子有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答案】D 【解析】 该精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发生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不分离现象,形成的2个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目都不正常,分别形成的4个精细胞染色体数目都不正常,D正确。 【考点定位】减数分裂 34.下面有关基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每条染色体上DNA含有的基因数目相同 B. 基因是遗传物质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C. 细胞中的基因主要位于细胞核内 D.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答案】A 【解析】 【分析】 解答本题需要学生掌握以下知识点:基因和DNA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含有多个基因;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每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详解】每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但不是每条染色体上含有相同数目的基因,A错误;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单位,B、D正确;细胞中的基因主要位于细胞核内,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含有少量基因,C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与DNA和染色体的关系,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 35.已知某生物体细胞中有42个DNA分子,其中1个DNA分子共含有12000个碱基,由这个DNA分子所控制合成的多肽链中,最多含有氨基酸多少种 A. 1000 B. 2000 C. 20 D. 100 【答案】C 【解析】 【分析】 mRNA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形成的,翻译过程中,mRNA中每3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所以经翻译合成的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数目是mRNA碱基数目的1/3,是DNA(基因)中碱基数目的1/6,即DNA(或基因)中碱基数:mRNA上碱基数:氨基酸个数=6:3:1。 【详解】DNA(或基因)中碱基数:mRNA上碱基数:氨基酸个数=6:3:1,某DNA分子含12000个碱基,则该DNA分子所控制合成的多肽链中最多含有氨基酸数目为12000÷6=2000个。又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因此该DNA分子所控制合成的多肽链中,最多只有20种氨基酸。 故选:C。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氨基酸的种类,转录和翻译过程中DNA、RNA中的碱基数目与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的比例关系,对于基因表达过程的记忆和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36.在真核生物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 DNA转录和翻译都进行碱基互补配对 B. mRNA穿过核孔在细胞质中进行翻译 C. 复制和转录都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 D. 核糖核苷酸和氨基酸依次参与转录和翻译 【答案】C 【解析】 分析】 DNA的复制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原料是脱氧核苷酸;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原料是核糖核苷酸;翻译发生在核糖体上,以mRNA为模板。 【详解】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中,DNA复制、转录及翻译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不符合题意;核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穿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进行翻译过程,B不符合题意;DNA复制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转录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C符合题意;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原料依次是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氨基酸,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中心法则的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中档题。 37.正常情况下,下列生理过程能够发生的是 A. 相同的DNA可复制成不同的DNA B. 相同的氨基酸可由不同的密码子决定 C. 相同的密码子可翻译成不同的氨基酸 D. 相同的tRNA可携带不同的氨基酸 【答案】B 【解析】 【分析】 密码子是信使RNA上决定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共有64种,终止密码子有3种,不决定氨基酸,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有61种。一种氨基酸可由一种或几种tRNA搬运,但一种tRNA只能搬运一种氨基酸。 【详解】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与半保留复制原则,相同的DNA复制成相同的DNA,A错误; 一种氨基酸可以有多个密码子,因此相同的氨基酸可由不同的密码子决定,B正确;相同的密码子决定一种氨基酸,因此相同的密码子不会翻译成不同的氨基酸,C错误; tRNA具有专一性,相同的tRNA携带相同的氨基酸,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DNA复制、密码子、转运RNA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38.下列关于tRNA的描述正确的是 A. tRNA转运氨基酸 B. tRNA是单链,因此不存在碱基互补配对现象 C. tRNA—端携带氨基酸,另一端的三个碱基刚好构成一个密码子 D. 细胞中的tRNA最多有64种 【答案】A 【解析】 【分析】 关于tRNA,学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结构:单链,存在局部双链结构,含有氢键;(2)种类:共有61种,(3种终止密码子没有对应的tRNA);(3)特点:专一性,即一种tRNA只能携带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由一种或几种特定的tRNA来转运;(4)作用:识别密码子并转运相应的氨基酸。 【详解】在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tRNA主要起转运氨基酸的作用,A正确;tRNA中存在局部双链结构,因此其内部存在碱基互补配对现象,B错误;tRNA一端携带氨基酸,另一端的三个碱基刚好构成一个反密码子,能够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识别mRNA的密码子,把其另一端的氨基酸放在相应位置,C错误;3种终止密码子没有对应的tRNA,因此细胞中的tRNA最多有61种,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重点考查tRNA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识记tRNA的功能、种类及特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39.下列关于遗传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遗传信息的传递遵循中心法则 B. DNA病毒中没有RNA,其遗传信息的传递不遵循中心法则 C. 在绝大多数生物中,存在着DNA→RNA→蛋白质的遗传信息传递顺序 D. 正常情况下在动植物细胞中不发生RNA的复制 【答案】B 【解析】 【分析】 中心法则的内容: ,RNA的自我复制和逆转录只发生在RNA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增殖过程中,高等动植物体内只能发生另外三条途径。 【详解】 中心法则适用于所有生物的遗传信息传递,包括细胞核和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含有少量DNA,则遗传信息的传递也符合中心法则,A正确;DNA病毒中虽然没有RNA,但它可借助寄主细胞完成DNA到RNA的转录过程,故其遗传信息传递仍遵循中心法则,B错误;绝大多数生物中,遗传信息的传递顺序为DNA→mRNA→蛋白质,C正确;正常情况下在动植物细胞中不发生RNA的复制,RNA复制只发生在某些病毒中,D正确。 【点睛】本题难度中等,阅读题干信息,梳理中心法则的相关内容即可解题。 40.下图为脱氧核苷酸链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a所示的表示一个完整的脱氧核苷酸 B. 各脱氧核苷酸之间通过化学键③相连 C. 相邻两个碱基之间通过氢键相连 D. 从碱基组成看,该链还缺少的碱基是U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该图是由脱氧核苷酸形成的脱氧核苷酸链,核苷酸由1分子磷酸、1分子五碳糖和1分子含氮碱基组成,脱氧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形成脱氧核苷酸链,脱氧核糖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核糖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酸在化学组成上的不同是五碳糖不同,碱基不完全相同。 【详解】图中a所示的不能表示一个完整的脱氧核苷酸,a中的磷酸的连接位置不正确,应该是a中的胞嘧啶、脱氧核糖与其上面相邻的那个磷酸构成一个完整的脱氧核苷酸,A错误;各脱氧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形成脱氧核苷酸链,即图中的化学键③,B正确;图中一条单链上的两个相邻碱基通过磷酸二脂键相连,而两条链中互补的碱基依靠氢键相连,C错误;据题意可知,该链为脱氧核苷酸链,脱氧核苷酸根据碱基不同分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因此从碱基组成上看,缺少的是胸腺嘧啶碱基T,D错误。 【点睛】 本题的知识点是核酸的分类、基本组成单位和结构,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的区别,分析题图获取信息是解题的突破口,对于相关知识点的理解、记忆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41.报春花的花色白色(只含白色素)和黄色(含黄色锦葵色素)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显性基因A控制以白色素为前体物合成黄色锦葵色素的代谢过程,但当显性基因B存在时可抑制其表达。现选择AABB和aabb两个品种进行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F2,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黄色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或Aabb B. F1的表现型是白色 C. F2中黄色白色的比例是3:5 D. F2中的白色个体的基因型种类是7种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报春花的花色白色(只含白色素)和黄色(含黄色锦葵色素)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显性基因A控制以白色素为前体物合成黄色锦葵色素的代谢过程,但当显性基因B存在时可抑制其表达,因此只有A基因存在时(A_bb)植株的花色为黄色,A和B同时存在时(A_B_)植株的花色为白色,没有A基因时(aa__)也表现为白色。 【详解】据题意分析,黄色素形成需要A基因,但是B基因会抑制A表达,故有A基因存在无B基因存在时表现为黄色,因此黄色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或Aabb,A正确;AABB和aabb杂交,得到F1为AaBb,由于存在B基因抑制A基因的表达,因此F1的表现型是白色,B正确;根据题意可知,只有基因型为A_bb植株的花色为黄色,其它均为白色,因此F1(AaBb)自交得F2中A_bb占3/4×1/4=3/16,因此黄色:白色的比例是3:13,C错误;F2中的A_B_和aa__均表现为白色,其中A-B-中包含AABB、AaBB、AABb、AaBb共四种基因型,而aa--包含aaBB、aaBb、aabb共三种基因型,因此白色个体的基因型种类是7种,D正确。 故选C。 42.一个蓝眼男人和一个褐眼女人结婚,妻子的父母都是褐眼,其妹是蓝眼。这对夫妇生下蓝眼女孩的可能性是( ) A. 1/4 B. 1/8 C. 1/6 D. 1/3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妻子的父母都是褐眼,其妹是蓝眼,说明褐眼(A)对蓝色(a)是显性,该蓝眼男人的基因型为aa。 【详解】由于褐眼妻子的父母都是褐眼,其妹是蓝眼,所以父母的基因型都是Aa,妻子的基因型为AA或Aa,比例为1:2。由于蓝眼男人的基因型为aa,所以这对夫妇生下蓝眼女孩的可能性是2/3×1/2×1/2=1/6。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根据题干信息准确判断亲本的基因型,再结合题干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 43.有一群自由生活的果蝇,Aa基因型占2/3,AA基因型占1/3,假设该群体中的雌雄个体间能随机交配,后代存活率相同且无基因致死现象。试问以该群果蝇为亲代,随机交配繁殖一代后,子代中Aa基因型所占的比例为 A. 1/9 B. 2/9 C. 1/3 D. 4/9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干信息可知,Aa基因型占,AA基因型占,可知A基因频率为=AA+=,a基因频率为,该群体中的雌雄个体间能随机自由交配,后代存活率相同且无基因致死现象,符合遗传平衡定律,所以子代Aa个体比例为2××=. 故选:D. 44.某个DNA片段由1000碱基对组成,A+T占碱基总数的40%,若该DNA片段复制过程中共消耗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分子个数为1800,则该DNA共复制了几次? A. 2 B. 3 C. 4 D. 5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是关于DNA分子结构特点和DNA分子复制的计算型题目,DNA分子中A与T配对,G与C 配对,配对的碱基数量相等,DNA分子的复制是以DNA分子的两条链为模板,以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进行的伴保留复制过程,一个DNA分子复制n次,形成的DNA分子数是2n个。 【详解】由题意可知,该DNA片段含有1000对碱基,即2000个碱基组成,又因为A+T占碱基总数的40%,则G+C=2000-2000×40%=1200个,又因为DNA分子中G与C相等,则G=C=600个,设该DNA复制了n次,形成的DNA分子数是2n个,在复制完成后增加了(2n-1)个DNA分子,则有(2n-1)×600=1800,解得,n=2,因此该DNA复制了2次。 故选:A。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利用DNA分子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和DNA分子复制进行的简单计算,对DNA分子结构特点和DNA分子复制的特点、结果的掌握是解题的关键。 45.一对基因型为XBXb和XBY的红眼果蝇的后代中有一个基因型为XbXbY的果蝇。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问题可能来自父方,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出现了问题 B. 问题可能来自父方,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出现了问题 C. 问题一定来自母方,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出现了问题 D. 问题一定来自母方,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出现了问题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个基因型为XbXbY的孩子,说明父亲正常,则基因型为XBY;母亲为色盲携带者,则基因型为XBXb。又孩子的基因型为XbXbY,只能是由XbXb+Y的受精卵发育而来。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可以判断出这对果蝇的基因型是XBXb和XBY。由于基因型是XbXbY,所以XbXb来自母方,Y来自父方,A、B错误;因为母方的基因型是XBXb,所以含XbXb的卵细胞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后,含Xb的两条染色体都移向了一极,到卵细胞中去了。与含Y染色体的正常精子结合后,形成了基因型XbXbY的后代,C错误,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以克氏综合征为素材,考查了细胞的减数分裂、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首先要求考生明确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能根据推断出相应个体的基因型;其次要求考生识记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患克氏综合征男孩形成的原因。 46.果蝇的红眼对白眼为显性,且控制眼色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下列杂交组合中,通过眼色即可直接判断子代果蝇性别的一组是( ) A. 杂合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B. 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C. 杂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D. 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于伴性遗传具有交叉遗传的特点,要求雌雄果蝇的表现型不同,则雌果蝇必须是纯合子。 【详解】“通过眼色即可直接判断子代果蝇性别”即子代雌性和雄性的果蝇眼色不同。假设红眼由基因A控制、白眼由基因a控制。XAXa×XAY→雌性都是红眼,雄性1/2红眼、1/2白眼,不能根据眼色判断子代果蝇性别,A不符合题意; XaXa×XAY→雌性都是红眼,雄性都是白眼,可根据眼色判断子代果蝇性别,B符合题意;XAXa×XaY→后代雌雄各1/2红眼和1/2白眼,不能根据眼色判断子代果蝇性别,C不符合题意;XaXa×XaY→后代全是白眼,不能根据眼色判断子代果蝇性别,D不符合题意。 47.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雄蝇中有1/8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亲本雌蝇的基因型是BbXRXr B. F1中出现长翅雄蝇的概率为3/16 C. 雌、雄亲本产生含Xr配子的比例相同 D. 白眼残翅雌蝇可形成基因型为bXr的极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后代出现残翅,说明亲本长翅基因型都是Bb;F1代的雄果蝇中约有1/8为白眼,说明亲本雌蝇不可能是白眼,如果是白眼,后代雄蝇都是白眼,则亲本雄蝇为白眼,故双亲的基因型只能为BbXRXr和BbXrY。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双亲的基因型为BbXRXr和BbXrY,A正确;根据亲本基因型为BbXRXr和BbXrY可知,F1雌蝇中白眼长翅的占3/4×1/2=3/8,B错误;母本BbXRXr产生的配子中,含Xr的配子占1/2,父本BbXrY产生的配子中,含Xr的配子占1/2,因此亲本产生的配子中含Xr的配子都占1/2,C正确;白眼残翅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XrXr,经减数分裂产生的极体和卵细胞的基因型都为bXr,D正确。 故选B。 48.鼠的黄色和黑色是一对相对性状,多对黄鼠交配,后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黑鼠,其余均为黄鼠。由此推断合理的是( ) A. 鼠的黑色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 B. 后代黄鼠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 C. 黄鼠后代出现黑鼠是基因的结构改变所致 D. 黄鼠与黑鼠交配,后代中黄鼠约占1/2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让多对黄鼠交配,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黑鼠,即发生性状分离,说明黄鼠相对于黑鼠是显性性状(设用A、a表示),则亲本黄鼠的基因型均为Aa。根据基因分离定律,它们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2:1,其中黑鼠占1/4,而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黑鼠,说明A纯合致死。 【详解】多对黄鼠交配,后代中出现黑鼠,说明出现了性状分离.因此,鼠的黄色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鼠的黑色性状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A错误; 子代分离比为黄色:黑色=3:1,其中黑鼠占1/4,而实际杂交后代中黑鼠约占1/3,说明显性纯合子致死,即后代黄鼠均为杂合子,B错误; 多黄鼠后代出现黑鼠是基因突变所致是基因分离的结果,C错误; 黄鼠(Aa)与黑鼠(aa)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黄鼠):aa(黑鼠)=1:1,其中黄鼠约占1/2,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及应用,首先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基因分离定律,能根据题干信息“让多对黄鼠交配,但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黑鼠”,判断显隐性;其次根据基因分离定律,判断出显性基因纯合致死,再对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 49.某高等植物只有当A、B两显性基因共同存在时,才开红花,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一株红花植株与aaBb杂交,子代中有3/8开红花;若此红花植株自交,其红花后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 A. 8/9 B. 6/9 C. 2/9 D. 1/9 【答案】A 【解析】 根据该红花植株与aaBb杂交,后代子代中有3/8开红花,可知A_B_出现的比例为3/8,而3/8=3/4×1/2,说明两对基因中有一对基因是杂合子自交,还有一对基因是杂合子测交,则该红花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若让此红花植株自交,根据孟德尔的杂交试验可知后代中红花A_B_出现的比例是9/16,红花纯合子AABB出现的比例为1/16,故红花后代中杂合子占1-1/9 =8/9,故选A。 【点睛】本题要求能灵活运用孟德尔的杂交试验过程,熟记每种杂交试验的结果,并且能够根据实验结果推测杂交类型,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0.灰兔和白兔杂交,F1全是灰兔,F1雌雄个体杂交产生的F2中灰兔、黑兔、白兔的比例为9:3:4,则( ) A. 家兔的毛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B. F2灰兔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16 C. F2灰兔基因型有4中,能产生4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D. F2中黑兔与白兔杂交,后代出现白兔的概率是1/3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F2中有灰兔、黑兔和白兔,比例为9:3:4,说明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其中灰兔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黑兔的基因型为AAbb、Aabb;白兔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所以家兔的毛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F2灰兔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9;F2灰兔基因型有4种,能产生4种配子,但比例不相等。 【详解】由题干9:3:4是9:3:3:1的变式可知家兔的毛色应是2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并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F2的灰兔(A-B-)中能稳定遗传(AABB)的个体占1/9,B错误;灰兔基因型有4种(AABB、AaBb、AABb、AaBB),产生的配子和比例为AB:Ab:aB:ab=4:2:2:1,C错误;假如黑兔基因型是A-bb,白兔基因型是aaB-和aabb,在黑兔中有1/3AAbb、2/3Aabb,产生配子Ab:ab=2:1,在白兔中有1/4aaBB、2/4aaBb和1/4aabb,产生配子aB:ab=1:1,F2中黑兔和白兔交配能产生aa--的概率是1/3×1/2+1/3×1/2=1/3,D正确。故选D。 二、填空题 51.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豌豆为自花传粉、_______________的植物,若要进行人工杂交实验,需在______期对母本进行______处理,并套袋隔离。 (2)若甲为纯种绿粒普通型,乙为纯种黄粒半无叶型,F1自交后代类型及数目如下: 类型 绿粒半无叶型 绿粒普通型 黄粒半无叶型 黄粒普通型 数目 413 1251 141 421 根据F2结果分析:它们的遗传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______?其中重组类型的比例为________,绿粒普通型个体中纯合体的比例为_________;如果要进一步证明你的观点,可让F1与______(写出表现型即可)杂交来加以验证,当出现后代分离比接近___________结果时,可支持上述观点。 【答案】 (1). 闭花授粉 (2). 花蕾期(花药未成熟前) (3). 去雄 (4). 符合 (5). 3/8 (6). 1/9 (7). 黄粒半无叶型(或F1) (8). 1:1:1:1(或9:3:3:1) 【解析】 【分析】 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植物;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图中甲是母本,需要去雄,乙是父本。 【详解】(1)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植物,不同植株的花进行异花传粉时,需在母本植株处于花蕾期时去雄后进行套袋隔离,套袋的目的是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 (2)根据表中数字分析,绿粒普通型:绿粒半无叶型:黄粒普通型:黄粒半无叶型接近于9:3:3:1,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的遗传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可选用F1和表现型为黄粒半无叶的植株进行测交实验来加以验证,当后代出现绿粒普通型:绿粒半无叶型:黄粒普通型:黄粒半无叶型=1:1:1:1的结果时,则可支持上述观点。 【点睛】本题通过孟德尔的遗传实验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知识,平常注意实验内容的识记和积累。 52.燕麦的颖色受两对基因控制。现用纯种黄颖燕麦与纯种黑颖燕麦杂交,F1全为黑颖燕麦,F1自交产生的F2中,黑颖燕麦﹕黄颖燕麦﹕白颖燕麦=12﹕3﹕1。已知黑颖(B)和黄颖(Y)为显性,只要基因B存在,植株就表现为黑颖。请分析回答: (1)F2的性状分离比说明B(b)与Y(y)存在于_____对染色体上。 (2)F2中,黄颖燕麦的基因型有_____种,黑颖燕麦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_____。 (3)若将黑颖燕麦与黄颖燕麦杂交,亲本基因型为_____时,后代中的白颖燕麦比例最大。 (4)现有一黑颖燕麦个体,不知其基因型,就从理论上讲,最好选择表现型为_____的个体与其进行杂交,若杂交后代全是黑颖燕麦,则其基因型是_____;若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_____,则说明该黑颖燕麦的基因型是YyBb。 【答案】 (1). 两对 (2). 2 (3). 1/6 (4). yyBb×Yybb (5). 白颖 (6). YYBB或YyBB或yyBB (7). 黑颖:黄颖:白颖=2:1:1 【解析】 【分析】 已知黑颖(B)和黄颖(Y)为显性,只要B存在,植株就表现为黑颖,所以黑颖的基因组成为--B-,黄颖的基因组成为Y_bb,白颖的基因组成为yybb。纯种黄颖YYbb与纯种黑颖yyBB杂交,F1全为黑颖,基因型为BbYy,F1自交产生的F2中,黑颖:黄颖:白颖=12:3:1。 【详解】(1)F2的性状分离比说明B(b)与Y(y)存在于两对染色体上,符合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 (2)F2中黄颖(Y-bb)的基因型有两种:Yybb、YYbb。F1自交产生的F2中,黑颖:黄颖:白颖=12:3:1。黑颖中纯合子(YYBB、yyBB)的比例是2/12=1/6。 (3)若将黑颖燕麦(--B-)与黄颖燕麦(Y_bb)杂交,后代白颖燕麦(yybb)比例最大时,应选择yyBb(黑颖)与Yybb(黄颖)杂交。 (4)现有一黑颖(--B-)个体,不知其基因型,选择表现型为白颖(yybb)的个体与其交配,若后代全是黑颖(--B-),则其基因型是YYBB、YyBB、yyBB。若其基因型是BbYy,则BbYy×bbyy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黑颖(B_ _ _):黄颖(bbY_):白颖(bbyy)=2:1:1。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有一定的难度和推理,学生只要在复习时多进行9:3:3:1转化的针对性训练,同时总结规律,不但能提高答题效率,还能提高得分率。 53.如图是某家族的一种遗传病的系谱图(A表示显性基因,涂黑表示患者,空白表示正常),请分析回答: (1)该病属于______性遗传病,控制基因在___(常/X/Y)染色体上。 (2)Ⅲ8的基因型是______。 (3)Ⅲ10是杂合子的几率是______。 (4)如果Ⅲ8与Ⅲ10近亲结婚,他们生出患病孩子的几率为______。 【答案】 (1). 隐性 (2). 常 (3). AA或Aa (4). 2/3 (5). 1/9 【解析】 【分析】 分析系谱图:5号和6号均正常,但他们有一个患病的女儿(9号),即“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说明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详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该病属于隐性遗传病,控制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2)由Ⅲ7可知Ⅱ3和Ⅱ4的基因型均为Aa,则Ⅲ8的基因型是AA或Aa。 (3)由Ⅲ9可知Ⅱ5和Ⅱ6基因型均为Aa,则Ⅲ10 的基因型及概率是1/3AA、2/3Aa,可见其是杂合子的几率为2/3。 (4)Ⅲ8的基因型及概率是1/3AA、2/3Aa,Ⅲ10的基因型及概率也是1/3AA、2/3Aa,他们婚配,生出患病孩子的概率为2/3×2/3×1/4=1/9。 【点睛】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根据系谱图准确判断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及相应个体的基因型,并计算相关概率。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