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通辽市2020届高三增分训练(四)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内蒙古通辽市2020届高三增分训练(四)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

通辽市2020届高三增分训练(四)‎ 理科综合卷生物部分 ‎1. 下列有关细胞增殖、分化、衰老、癌变、凋亡和坏死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 ‎①随着细胞的生长,细胞表面积/体积的比值越来越大 ‎②诱导癌细胞正常分化和凋亡是癌症治疗的可选策略 ‎③细胞凋亡由基因控制,凋亡速率与细胞功能无关 ‎④端粒随着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短,直接导致细胞生命活动异常 ‎⑤癌变和衰老的细胞其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均发生变化 ‎⑥神经细胞被侵染后病毒大量增殖导致细胞裂解死亡不属于细胞凋亡 A. 一个 B. 两个 C. 三个 D. 四个 ‎【答案】C ‎【解析】‎ ‎【分析】‎ ‎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3、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4、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其中原癌基因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详解】①随着细胞的生长,细胞体积增大,细胞表面积/体积的比值越来越小,①错误;‎ ‎②诱导癌细胞正常分化和凋亡是癌症治疗的可选策略,②正确;‎ ‎③细胞凋亡由基因控制,凋亡速率与细胞功能有关,③错误;‎ ‎④端粒随着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短,直接导致细胞生命活动异常,④正确;‎ ‎⑤癌变和衰老的细胞其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均发生变化,⑤正确;‎ ‎⑥神经细胞被侵染后病毒大量增殖导致细胞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凋亡,⑥错误。‎ 综上②④⑤共3个正确。‎ - 15 -‎ 故选C。‎ ‎2. 下图所示为在小肠上皮细胞上发生的葡萄糖跨膜运输过程。GLUT2是细胞膜上的一种葡萄糖转运蛋白,“Na+驱动的葡萄糖同向转运载体”是指依靠细胞膜内外的Na+浓度差驱动的转运载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葡萄糖主要通过扩散的方式进出小肠上皮细胞 B. 细胞外较高的Na+浓度是细胞吸收葡萄糖的动力 C. 载体蛋白利用ATP构建了Na+和K+跨膜浓度梯度 D. 对不同物质的不同转运方式以膜蛋白的多样性为基础 ‎【答案】A ‎【解析】‎ ‎【分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题图,明确葡萄糖与钠离子同向协同运输的机理以及钠离子与钾离子跨膜运输的机理。‎ ‎【详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小肠上皮细胞通过同向协同运输的方式吸收葡萄糖,属于主动运输,A错误;小肠上皮细胞通过同向协同运输的方式吸收葡萄糖,虽然这种方式属于主动运输,但不直接消耗水解ATP提供的能量,而是依赖于Na+梯度形式产生的能量,B正确;由题图可知小肠上皮细胞吸收Na+、排出K+需要ATP水解供能,即载体蛋白利用ATP构建了Na+和K+跨膜浓度梯度,C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图中不同的载体蛋白协助的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不同,对不同物质的不同转运方式以膜蛋白的多样性为基础,D正确。‎ ‎3. 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15 -‎ A. 光合作用产生的ATP与呼吸作用产生的ATP的量相等 B.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产生的[H]分别产自类囊体薄膜和线粒体基质 C. 呼吸作用产生CO2可被光合作用固定形成有机物 D. 光合作用产生O2可直接被呼吸作用利用合成CO2‎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叶绿体、细胞质基质、线粒体,但是叶绿体产生的ATP只能用于暗反应中,线粒体的产生的ATP将用于各项生命活动。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因此有叶绿体的细胞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并且在有光条件下才能进行;而所有细胞随时均能进行呼吸作用。‎ ‎【详解】A、光合作用产生的ATP用于暗反应,呼吸作用产生的ATP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小部分用于生命活动,两者不相等,A错误;‎ B、光合作用光反应过程中的[H]是在类囊体薄膜上产生的,呼吸作用过程中的[H]是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中产生的,B错误;‎ C、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在光合作用过程中经过固定与还原后转变为有机物,C正确;‎ D、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能够被呼吸作用直接利用生成水,再由水和丙酮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D错误。‎ 故选C。‎ ‎【点睛】‎ ‎4. 下列关于人类对遗传物质探索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中可以用乳酸菌代替大肠杆菌 B. 格里菲思提出的“转化因子”整合到R型菌DNA中后会改变其嘌呤比例 C. 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采用了物质提纯、鉴定与细菌体外培养等技术 D. 格里菲思、艾弗里、赫尔希和蔡斯共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答案】C - 15 -‎ ‎【解析】‎ ‎【分析】‎ ‎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详解】A、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是噬菌体侵染细菌,T2噬菌体的宿主是大肠杆菌,实验中不能用乳酸菌代替大肠杆菌,A错误;‎ B、由DNA分子的特点可知,任何一个双链DNA中嘌呤碱基的数量与嘧啶碱基的数量是一样的,“转化因子”整合到R型菌DNA中后不会改变其嘌呤比例,B错误;‎ C、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采用了蛋白质与DNA的提纯与鉴定,然后体外培养肺炎双球菌等技术,C正确;‎ D、格里菲思的实验没有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艾弗里、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均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错误。‎ 故选C。‎ ‎【点睛】‎ ‎5. 下列有关特异性免疫说法正确的是 A. 体液免疫中淋巴因子不起作用,细胞免疫中吞噬细胞不起作用 B. 体液免疫中有T细胞参与,细胞免疫中同样有B细胞参与 C. 结核杆菌为胞内寄生菌,机体依赖体液免疫使之失去藏身之所 D. 体液免疫中有二次免疫,细胞免疫中同样有二次免疫 ‎【答案】D ‎【解析】‎ ‎【分析】‎ 考查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根据病原体的种类,两种免疫各自有独特作用又相互配合相辅相成。‎ ‎【详解】下列有关特异性免疫说法正确的是 体液免疫中淋巴因子可以促进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吞噬细胞在细胞免疫中可以吞噬处理裂解的靶细胞,A错误。‎ - 15 -‎ 体液免疫中由T细胞在抗原刺激下产生淋巴因子,但细胞免疫中没有B细胞参与,B错误。‎ 结核杆菌为胞内寄生菌,机体依赖细胞免疫使靶细胞裂解死亡从而使之失去藏身之所,C错误。‎ 当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记忆细胞都可以增殖分化发生二次免疫,D正确。‎ ‎【点睛】易错点:不能把两种免疫隔裂开,对于胞内寄生的病原体须在两种免疫配合下才能把病原体消灭。‎ ‎6.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增加迁入率或降低迁出率可改变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B. 某个森林中落叶松的集群分布是群落的水平结构 C 样方法既可调查种群密度也可调查群落丰富度 D. 只有人类活动才可以改变自然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答案】C ‎【解析】‎ ‎【分析】‎ ‎1、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2、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不仅是群落的丰富度,还有群落中的优势种、种间关系、空间结构范围和边界以及群落演替等。‎ ‎【详解】A、增加迁入率或降低迁出率可增加本种群的种群密度,但不能改变种群的环境容纳量,A错误;‎ B、某个森林中落叶松的集群分布是种群的空间特征,B错误;‎ C、样方法既可调查种群密度也可调查群落丰富度,C正确;‎ D、自然因素,如火灾、洪水、严寒等也可以改变自然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D错误。‎ 故选C。‎ ‎【点睛】‎ ‎7. 科研人员在温度、水分和无机盐等适宜的条件下,给予大棚种植的某种作物不同强度的光照,测得的单个叶片O2释放量如甲表所示;乙图中曲线1、2分别表示在不同温度下测得该作物的实际光合量和净光合量;丙图为大棚中2个新育品种P1、P2幼苗的叶片净光合速率。回答下列问题:‎ 光照强度(单位)‎ ‎0‎ ‎2‎ ‎4‎ ‎6‎ ‎8‎ ‎10‎ ‎12‎ ‎14‎ - 15 -‎ O2释放量 ‎[μL/(cm2·min)]‎ ‎-0.2‎ ‎0‎ ‎0.2‎ ‎0.4‎ ‎0.8‎ ‎1.2‎ ‎1.2‎ ‎1.2‎ ‎ 甲 ‎(1)叶片进行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光反应的______________过程,该过程为C3的还原提供_____________。‎ ‎(2)甲表中,在光照强度为6单位时,单个叶片光合作用的实际产氧量_______________µL/(cm2•min)。当光照强度达到10单位时,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该作物的净光合速率不再增加,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棚内CO2供应不足所致,请设计实验加以验证(要求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乙图可知,最有利于积累有机物、提高作物产量的温度是_____________。假如该作物生活在12 h光照、12 h黑暗交替进行的环境中,则当环境温度超过35℃时,该作物就不能正常生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丙图比较新育品种与原种(对照)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变化趋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H2O的光解 (2). [H](或NADPH) (3). 0.6 (4). 思路:提高棚内CO2含量,在光照强度大于10单位时测定叶片的O2释放量 结论:O2释放量增加 (5). 25℃ (6). 此温度下,作物在光照条件下有机物的积累量与黑暗环境中呼吸作用的消耗量相等,一昼夜有机物的积累量为0,作物不能正常生长 (7). 新育品种光合速率大于原种;25℃前光合速率上升趋势,以后光合速率下降 ‎【解析】‎ ‎【分析】‎ - 15 -‎ 分析表格:甲表所示为特殊的装置内,给予不同强度的光照,测到的该植物的氧气释放量。其中光照为0时所测数据代表呼吸速率,光下所处数据代表净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实际光合速率一呼吸速率。‎ 分析曲线图:图中曲线1、2分别表示作物在适宜的光照强度下的实际光合量和净光合量。‎ 丙图为大棚中2个新育品种P1、P2幼苗的叶片净光合速率随温度的变化曲线,由图中数据可以看出,新育品种光合速率大于原种;25℃前光合速率上升趋势,以后光合速率下降。‎ ‎【详解】(1)水的光解产生[H](或NADPH)和O2,为C3的还原提供[H] (或NADPH)。‎ ‎(2)据甲表可知,光照强度为0单位时,CO2释放量为0.2,意味着呼吸速率是0.2,根据净光合速率═实际光合速率一呼吸速率,因此在光照强度为6单位时,光合作用的实际产氧量为0.4+0.2=0.6。由甲表中数据可知,光饱和点是10单位光照强度,当光照强度超过光饱和点时,光合速率不再增加,由于题中已知温度、水分和无机盐均适宜,因此推测可能是CO2供应不足。需通过提高棚内CO2含量,在光照强度大于10单位时测定叶片的O2释放量进行验证,预期结果是O2释放量增加。‎ ‎(3)净光合速率═实际光合速率一呼吸速率,由乙图可知,曲线1和2之间的差值代表呼吸速率,因此最有利于有机物积累的温度是25℃,因为此时到达曲线2(净光合量)的顶点(最大值);在温度达到35℃时,植物体的总光合速率为40,净光合速率为20,呼吸速率为20,故一昼夜有机物的积累量=12×净光合速率-12×(实际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0,该植物一昼夜有机物的积累量为0,植物不能正常生长。‎ ‎(4)据丙图新育品种与原种(对照)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变化趋势可知:新育品种光合速率大于原种;25℃前净光合速率上升趋势,以后净光合速率下降。‎ ‎【点睛】本题结合图表,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综合应用,意在考查考生分析图表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计算能力和能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8. I: 果蝇是常用的遗传学材料,果蝇的眼形有棒眼与圆眼之分,受基因D、d控制;翅形有长翅与残翅之分,受基因E、e控制。某科研小组用一对表现型都为圆眼长翅的雌雄蝇进行杂交试验,发现其结果与理论分析不吻合,随后又用这对果蝇进行多次试验,结果都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 15 -‎ ‎(1)眼形和翅形中属于伴性遗传的是_______________。‎ ‎(2)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不吻合的原因是基因型为_________或EEX DXd的雌性个体不能正常发育成活。‎ ‎(3)图中亲本中父本的和母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如果F代中的圆眼长翅雄果蝇与圆眼残翅雌果蝇自由交配,子代中长翅的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 ‎(4)果蝇的眼色有红眼、白眼、猩红眼等,据科学家推测,形成果蝇红眼的直接原因是红色色素的形成,而红色色素的形成要经历一系列生化反应,每一个化学反应所涉及的酶都与相应的基因有关,由此可以说明基因与红眼性状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 II:下图为甲病(A-a)和乙病(B-b)的遗传系谱图,其中乙病为伴性遗传病,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III-12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假如III-10和III-13结婚,生育的孩子患甲病的概率是_________。‎ ‎【答案】 (1). 眼形 (2). EEXDXD (3). EeX DY 、EeX DXd (4). 2/3 (5). 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基因与性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多个基因控制一个性状) (6).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7). aaXBXb (8). 2/3‎ ‎【解析】‎ ‎【分析】‎ ‎(1)分析遗传图解,子代中雄性既有圆眼又有棒眼,雌性全为圆眼,说明控制眼形基因在 - 15 -‎ X染色体上,且圆眼为显性;雄性中长翅∶残翅=3∶1,雌性长翅∶残翅=5∶2,控制该对性状的基因型位于常染色体上,且存在致死的现象,长翅为显性。‎ ‎(2)分析遗传系谱图:3号和4号患甲病,生出正常的女儿9号,故该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乙病为伴性遗传病,1号和2号不患乙病,出生患乙病的7号,该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详解】I(1)根据分析眼形属于伴性遗传。‎ ‎(2)在子代雌性长翅和残翅的比例不符合3∶1,可能是EE纯合致死,所以是EEXDXD或EEX DXd的个体致死。‎ ‎(3)亲本为圆眼长翅雄果蝇和圆眼长翅雌果蝇,根据子代的表现型可判定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EeXDXd(母本)和EeXDY(父本),F1代中圆眼残翅雌果蝇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2eeXDXD和1/2eeXDXd,圆眼长翅雄果蝇的基因型有1/3EEXDY,2/3EeXDY,子代长翅的比例为1/3+2/3×1/2=2/3。‎ ‎(4)红色色素的形成要经历一系列生化反应,每一个化学反应所涉及的酶都与相应的基因有关,说明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和基因与性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II(1)3号和4号患甲病,生出正常的女儿9号,故该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2)III-12不患甲病,所以是aa,其兄弟和父亲患乙病(X隐性),所以本人一定是XBXb,因此其基因型是aaXBXb;‎ III-10患甲病,有不患甲病的弟弟,10号关于甲病的基因型及概率为1/3AA、2/3Aa, III-13不患甲病,基因型是aa,所以二者婚配生育孩子患甲病的可能为1/3+2/3×1/2=2/3。‎ ‎【点睛】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因自由组合定律实质及应用、伴性遗传人类遗传病,要求考生识记人类遗传病的特点,能利用口诀,根据系谱图判断遗传病的遗传方式,进而判断相应个体的基因型;同时能利用逐对分析法进行概率计算,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根据遗传图解判断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亲本的基因型,再运用逐对分析法计算相关概率。‎ ‎9. 研究发现,高等动物的神经、内分泌和免疫调节之间具有极为密切的联系,构成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网络,完成生命活动的调节,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 15 -‎ ‎ ‎ ‎(1)图中可以看出,在机体受到突然的刺激(急性应激)时,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的作用,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免疫细胞的功能产生明显的_________作用,甚至引起某些疾病。这是应激调节免疫功能的主要途径之一,它成为免疫调节中一条重要的负反馈调节通路。由此可以说明,在紧张、恐惧、焦虑、高度压力等刺激下,人体会因____________患上癌症。‎ 图中也可以看出,一些免疫应答产生的免疫活性因子能与神经细胞膜上的_________结合,激活周围感觉神经元,引起_______内流,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到相关神经中枢。‎ 研究发现,某些传出神经元通过类似_________的结构连接各类免疫细胞,神经中枢接受感觉神经元传递的信号后,再通过传出神经元的末梢释放出_________信号来调节这些免疫细胞的免疫应答能力。‎ ‎(4)综上,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能通过不同的方式识别和应对机体内外的危险。神经、内分泌系统通过释放_________________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和病原体感染的免疫应答水平;免疫系统则通过产生__________________消灭进入人体的抗原以及人体产生的异常细胞,还可通过一定的过程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活性,从而构成了复杂的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答案】 (1). 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吞噬细胞( (2). 抑制 (3). 产生的癌细胞不能及时清除 (4). 特异性受体 (5). Na+ (6). 突触 (7). 化学 (8). 神经递质和激素 (9). 抗体、效应T细胞等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详解】(1)免疫细胞包括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题图显示:在机体受到突然刺激(急性应激)时,通过下丘脑-垂体-‎ - 15 -‎ 肾上腺的作用,对免疫细胞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进而引起免疫功能下降,由此可以说明,在紧张、恐惧、焦虑、高度压力等刺激下,人体会因产生的癌细胞不能及时清除而患上癌症。‎ ‎(2) 一些免疫应答产生的免疫活性因子能与神经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激活周围感觉神经元,引起Na+内流而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到相关神经中枢。‎ ‎(3) 某些传出神经元与各类免疫细胞的连接是通过类似突触的结构,神经中枢接受感觉神经元传递的信号后,再通过传出神经元的末梢释放出神经递质来调节这些免疫细胞的免疫应答能力,神经递质属于化学信号。‎ ‎(4) 神经、内分泌系统通过释放神经递质和激素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和病原体感染的免疫应答水平;免疫系统则通过产生抗体、效应T细胞等消灭进入人体的抗原以及人体产生的异常细胞,还可通过一定的过程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活性,从而构成了复杂的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10. 某野外调查小组在我国东部地区对东部群落进行深入调查,获得下面有关信息资料,请分析回答:‎ ‎(1)调查获得了树林中物种数与面积的关系图(如图1)上图显示,调查该地区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___________。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 ‎(2)东部群落在空间结构上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构。在人工干预下,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逐渐增多,这属于群落的_________演替,这样做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种群密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图3是调查小组同学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植物种群数量的变化图,调查该物种种群密度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第15—20年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是_______________,第20~30间种群的增长率为_____________。‎ ‎【答案】 (1). S0 (2). 群落的物种组成 (3). 垂直结构和水平 (4). 次生 (5). 使群落演替朝着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发展 (6). 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7). 随机取样 (8). 衰退型 (9). 0‎ - 15 -‎ ‎【解析】‎ ‎【分析】‎ ‎1、据图分析,调查植物种群密度一般采用样方法;根据图1分析,随着样方面积的增加,物种数目增加,到达S0时达到最大。‎ ‎2、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3、据图3分析,λ>1,种群数量增加;λ<1,种群数量减少;λ=1,种群数量不变。‎ ‎【详解】(1)对于植物应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种群密度或物种数,由图可知S1物种数较少,在S0时达到最大,而S2和S0物种数一样,但面积较大不利于调查,故选S0最好。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群落的物种组成。‎ ‎(2)东部群落在空间结构上具有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在人工干预下,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逐渐增多,这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这样做的意义是使群落演替朝着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发展。‎ ‎(3)种群密度是指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调查该物种种群密度的关键是随机取样;据图3分析可知,第15-20年,λ<1,种群数量减少,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是衰退型,在20到30年间,λ=1,种群数量不变,增长率为0。‎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群落、种群密度调查及物种多样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11. 废水中含有多种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研究者利用培养基分离出能降解部分有机污染物的微生物,如图1所示。‎ ‎(1)配制培养基时各种成分在溶化后分装前必须进行调节_______;接种前要进行_____,这种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 -‎ ‎(2)为了将图1培养基中的真菌与细菌分离,新制了 PDA 培养基(含马铃薯、葡萄糖、琼脂、蒸馏水)并加入青霉素(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接种时用绒布轻按图1培养基表面,使绒布面沾上菌落,再将绒布轻按在新制培养基表面,培养结果如图2所示。比较图1、2可知,图1中菌落____________(填编号)为细菌,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2中出现菌落5的原因不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A.绒布未灭菌 B.被抗青霉素细菌污染 C.培养基灭菌不彻底 D.由无菌培养基自然发生 ‎(4)经分离纯化后分别测定真菌、细菌对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降解作用,如图3所示。进一步研究发现,真菌能将所产生的降解酶分泌到胞外起作用,而细菌不能分泌,降解酶只在胞内起作用。据图3,说明两种菌降解有机污染物效率的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细胞器角度,分析说明细菌不能向胞外分泌降解酶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pH (2). 高压蒸汽灭菌 (3). 使培养基中所有微生物丧失生长繁殖能力 (4). 3、4 (5). 细菌无法在含青霉素的培养基中生长 (6). D (7). 在24小时内,两种菌降解有机污染物效率基本相同;在24小时后,真菌降解效率优于细菌 (8). 细菌没有內质网和高尔基体,不能对降解酶进行加工、运输和分泌 ‎【解析】‎ ‎【分析】‎ 筛选目的微生物常用选择培养基,常用的接种方法主要有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图中的接种方法为稀释涂布平板法。图3中,在24 小时内,两种菌降解有机污染物效率基本相同;在 24 小时后,真菌降解效率优于细菌。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1)配制培养基时各种成分在溶化后分装前必须进行调节pH,接种前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目的是使培养基中所有微生物丧失生长繁殖能力。‎ ‎(2)由于细菌无法在含青霉素的培养基中生长,所图1中的菌落3、4为细菌。‎ ‎(3)图2中,出现菌落5的原因可能是绒布未灭菌、或被抗青霉素细菌污染、或培养基灭菌不彻底,故选D。‎ ‎(4)图3表明,在24小时内,两种菌降解有机污染物效率基本相同;在24小时后,真菌降解效率优于细菌。由于细菌没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不能对降解酶进行加工、运输和分泌,故细菌不能向胞外分泌降解酶。‎ - 15 -‎ ‎【点睛】本题结合图示主要考查微生物的筛选与培养,意在强化学生对微生物的培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12. 请回答下列与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生态工程有关的生物学问题: ‎ ‎(1)基因工程技术中获得目的基因后,利用PCR技术将该基因扩增,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根据这一序列合成_________。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采用最多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2)蛋白质工程是以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规律及其与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需要。‎ ‎(3)与传统方法生成的抗体相比,单克隆抗体具有很多优点。在癌症治疗时,把抗癌细胞的单克隆抗体与放射性同位素相结合,制成“生物导弹”,借助单克隆抗体的__________作用,将药物带到癌细胞位置,将其在原位杀死。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主要应用了_______________技术。‎ ‎(4)桑基鱼塘生态系统能充分利用废弃物中的能量,形成无废弃物农业,这主要遵循了生态工程______________的原理。“1+1>2”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哪一基本原理____________。‎ ‎【答案】 (1). 引物 (2). 农杆菌转化法 (3). 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 (4). 导向(或定向、定位) (5). 动物细胞融合技术 (6). 物质循环再生 (7). 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或系统整体性原理)‎ ‎【解析】‎ ‎【分析】‎ 基因工程在原则上只能生产自然界中存在的蛋白质,该蛋白质不一定符合人类生产生活需要。而蛋白质工程是以蛋白质分子的结构规律及其与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需要。基因工程中常用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该方法的主要优点是其运载体上含有T-DNA片段,可将目的基因插入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DNA上,使目的基因的遗传特性得以稳定维持和表达。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详解】(1)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的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根据这一序列合成引物;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采用最多的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运用最多的是农杆菌转化法。‎ - 15 -‎ ‎(2)蛋白质工程是以蛋白质分子的结构规律及其与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需要。‎ ‎(3)与传统方法生成的抗体相比,单克隆抗体具有的优点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在癌症治疗时,把抗癌细胞的单克隆抗体与放射性同位素相结合,制成“生物导弹”,借助单克隆抗体的导向作用,将药物带到癌细胞位置,将其在原位杀死。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是通过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并从中筛选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的过程,筛选出的杂交瘤细胞能产生大量的特异性抗体,该过程主要应用了动物细胞融合技术。‎ ‎(4)桑基鱼塘生态系统能充分利用废弃物中的能量,形成无废弃物农业,这主要遵循了生态工程的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系统整体性原理是指系统内各组分之间要有适当的比例关系,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完成能量、物质、信息等的转换和流通,并且实现系统的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效果,即“1+1>2”。所以“1+1>2”体现了生态工程的系统整体性原理。‎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生态原理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 - 15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