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七中2020届高三二诊模拟检测理综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川省成都市七中2020届高三二诊模拟检测理综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成都七中2020届高中毕业班二诊模拟检测 理科综合 一、选择题 ‎1.以下关于生物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利用红细胞制作纯净细胞膜实验中用到差速离心法 B. 在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实验中,浸泡法处理枝条时最好在遮阴和空气湿度高的地方完成 C. 在观察植物根尖有丝分裂的实验中,解离后需要用50%酒精漂洗10分钟 D. 在研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需要设置空白对照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制作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1)解离:上午10时至下午2时,剪去洋葱根尖2-3mm,立即放入盛入有盐酸和酒精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在温室下解离。目的: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2)漂洗:待根尖酥软后,用镊子取出,放入盛入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目的: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 (3)染色:把根尖放进盛有质量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的玻璃皿中染色。目的:染料能使染色体着色。 (4)制片:用镊子将这段根尖取出来,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用镊子尖把根尖能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上再加一片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的按压载玻片。目的:使细胞分散开来,有利于观察。 (5)观察: a、低倍镜观察:找到分生区细胞,其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 b、高倍镜观察:在低倍镜观察的基础上换高倍镜,直到看清细胞的物象为止; c、仔细观察:先到中期,再找其余各期,注意染色体的特点。‎ ‎【详解】A、红细胞吸水涨破后,可以用离心法(而不是差速离心法)获得较纯净的细胞膜,A错误;‎ B、浸泡法处理插条就是将插条浸泡在配置好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中一段时间,然后取出进行扦插让其生根,最好在遮阴和空气湿度较大的环境中进行,B正确;‎ - 13 -‎ C、在观察植物根尖有丝分裂的实验中,解离后需要用清水漂洗10分钟,C错误;‎ D、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时,由于有前后的自身对照,因此可不设置空白对照实验,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有关的生物学实验,意在考查考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的能力。‎ ‎2.下列有关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低温能改变酶的活性和结构 B. 酶的合成不一定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C. 脂肪酶变性失活后加双缩脲试剂呈紫色 D. 叶绿体基质中不存在ATP合成酶 ‎【答案】A ‎【解析】‎ ‎【详解】A.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但没有破坏酶的空间结构,A错误;‎ B.有些酶的合成不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如RNA,B正确;‎ C.脂肪酶变性失活只是改变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仍有肽键,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现紫色,C正确;‎ D.ATP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合成,叶绿体基质中发生的暗反应只消耗ATP,而不合成ATP,D正确;‎ 故选A。‎ ‎3.下列有关生物体内物质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 B. 植物激素的转运都是极性运输 C. 胰岛素通过体液定向运输到靶细胞 D. 氧气在血液中运输不需要蛋白质 ‎【答案】A ‎【解析】‎ ‎【分析】‎ 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包括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胞吞和胞吞,其中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 13 -‎ ‎【详解】A、一种tRNA只有一种反密码子,反密码子与对应的密码子进行碱基互补配对,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A正确;‎ B、生长素的转运是极性运输,赤霉素等植物激素并不是极性运输,B错误;‎ C、胰岛素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但只有靶细胞有相应的受体与其进行结合,C错误;‎ D、氧气在血液中运输需要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作为载体,D错误。‎ 故选A。‎ ‎4.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内环境中抗利尿激素增加会导致血浆渗透压增高 B. 细胞内高Na+、细胞外高K+有利于神经细胞产生兴奋 C. 正常情况下抗体、激素、神经递质均会出现在内环境中 D. 葡萄糖在内环境中彻底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答案】C ‎【解析】‎ ‎【分析】‎ 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 (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 (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 (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 ‎【详解】A、内环境中抗利尿激素增加,机体重吸收水分增加,血浆渗透压下降,A错误; B、细胞内高K+、细胞外高Na+有利于神经细胞产生兴奋,B错误; C、正常情况下抗体、激素、神经递质均会出现在内环境中,C正确; D、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稳态的概念、调节机制及生理意义,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5.人体细胞中的染色体DNA会随着复制次数增加而逐渐缩短。在生殖细胞和癌细胞中存在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形成的复合体),能够将变短的DNA末端重新加长。端粒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13 -‎ A. 端粒酶中的RNA能够催化染色体DNA的合成 B. 促进端粒酶的作用可抑制癌细胞增殖 C. 细胞凋亡与染色体DNA随复制次数增加而缩短有关 D. 人体生殖细胞以外的其他细胞也含端粒酶基因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分析,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DNA序列,在正常人体细胞中,端粒可随着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而逐渐缩短,从而导致细胞衰老和凋亡,而端粒酶中RNA能逆转录形成DNA,进而能延长缩短的端粒。‎ ‎【详解】A、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形成的复合体),能够将变短的DNA末端重新加长,即能催化染色体DNA的合成,A错误;‎ B、在生殖系细胞和癌细胞中存在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形成的复合体),能够将变短的DNA末端重新加长,使得癌细胞能无限增殖,则抑制端粒酶的作用可使得癌细胞衰老,进而抑制癌细胞增殖,B错误; C、端粒学说认为人体细胞衰老的原因是染色体DNA会随着复制次数增加而逐渐缩短,C错误; D、根据题干分析,人体生殖系细胞和其他细胞含端粒酶基因,但因为基因选择性表达,在生殖系细胞中表达,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端粒及端粒酶概念及意义,意在考查学生提取题干信息和识图的能力,难度不大。‎ ‎6.田鼠是主要生活在农田中的植食性鼠类,当田鼠种群刚迁入一个新的栖息地后,种群开始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停止增长并维持相对稳定。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田鼠种群停止增长时,出生率和死亡率均为零 B. 人为地一次性捕杀田鼠后,其环境容纳量迅速降低 - 13 -‎ C. 田鼠的种群数量总是在环境容纳量之下波动 D. 田鼠种群增长速率大于0时,其天敌黄鼬的增长速率可能小于0‎ ‎【答案】D ‎【解析】‎ ‎【分析】‎ 种群的数量增长曲线有J型和S型,根据题干信息分析,田鼠的种群数量先增长后维持稳定,不再增长,说明其数量增长曲线为S型。‎ ‎【详解】田鼠种群停止增长时,出生率和死亡率均不为零,但是两者的差值为0,A错误;人为地一次性捕杀田鼠后,其种群数量迅速降低,但是环境容纳量不变,B错误;在种群数量增长到K值时,其在K值上下波动,C错误;田鼠种群增长速率大于0时,其天敌黄鼬的增长速率可能小于0,因为黄鼬的种群数量还受其天敌影响,D正确。‎ ‎7.某兴趣小组利用“半叶法”测定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具体方法步骤如下:‎ ‎①选取植株上若干生长良好、大小相同且左右对称的叶片,采用适当的方法处理叶柄,杀死韧皮部细胞;‎ ‎②将A侧用黑布遮光,B侧正常光照,如图所示;‎ ‎③在恒温条件下光照4h后,在A、B两侧的对称部位截取等面积S(单位面积:cm2)的叶片,烘干称重求平均值,记为mA、mB,(单位:mg)。‎ 请回答:‎ ‎(1)实验中杀死叶柄韧皮部细胞的目的是_______。‎ ‎(2)实验过程中,A、B两侧的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植物叶片的总光合速率可表示为___________。‎ - 13 -‎ ‎(4)若要测定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还需补充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测得的净光合速率可表示为___________。(注:补充实验操作所测得的数据用字母X表示。)‎ ‎【答案】 (1). 阻止叶片中有机物质的转移(或阻止叶片中有机物的输出和输入) (2).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3).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 (4). (mB-mA)/4S mg/(cm2·h) (5). 实验开始时另取若干叶片分别截取面积S的叶片,立即烘干称重求平均值,记为X (6). (mB-X)/4S mg/(cm2·h)‎ ‎【解析】‎ ‎【分析】‎ ‎1、光合作用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分析实验步骤:‎ ‎①选取植株上若干生长良好、大小相同且左右对称的叶片,可以避免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采用适当的方法处理叶柄,杀死韧皮部细胞,韧皮部细胞中含有筛管,处理后可阻止叶片中的有机物转移。‎ ‎②将叶片分为A、B两侧,A侧用黑布遮光,B侧正常光照,形成对照。‎ ‎③在恒温条件下光照4h后,在A、B两侧的对称部位截取等面积S(单位面积:cm2)的叶片,供干称重求平均值,可计算得叶片在这段时间内的总光合速率。‎ ‎【详解】(1)韧皮部细胞中含有筛管,杀死叶柄韧皮部细胞可阻止叶片中的有机物转移,保证实验中B侧叶片测定的有机物总量为原有的有机物量+这段时间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量-这段时间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量。‎ ‎(2)实验中,A侧用黑布遮光,只能进行呼吸作用,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B侧正常光照能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 ‎(3)A侧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即mA=原有的有机物量-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量,B侧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即mB=原有有机物的量+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的量-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量,则4h内该植物面积S的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的量=mA-mB,该植物叶片的总光合速率可表示为(mB-mA)/4S mg/(cm2·h)。‎ - 13 -‎ ‎(4)若要测定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则需测定叶片原有有机物的量,需补充的实验操作是实验开始时另取若干叶片分别截取面积S的叶片,立即烘干称重求平均值,记为X,4h积累的有机物的量=原有有机物的量+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的量-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量-原有有机物的量,因此净光合速率可表示为(mB-X)/4S mg/(cm2·h)。‎ ‎【点睛】对步骤③中干重的正确分析是解题的关键。‎ ‎8.2020年爆发了新冠肺炎,经研究发现导致这种肺炎的病毒为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图1为新型冠状病毒的结构示意图。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发病后会出现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表现出呼吸急促。哺乳动物血液中CO2和O2浓度变化能够作用于神经系统,调节呼吸运动的频率和强度,图2展示了血液中CO2浓度增高引起的调节过程:‎ ‎(1)图1所示,新型冠状病毒由RNA和蛋白质“N”构成的内核与外侧的囊膜共同组成,囊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镶嵌其上的3种蛋白质“M”、“E”和“S”。新型冠状病毒的基因组RNA可直接作为模板,利用宿主细胞的_______________(细胞器)合成病毒的_______________酶,再利用该酶完成病毒遗传物质的复制。再次侵染过程中,科学家发现新型冠状病毒的囊膜蛋白“S”可以和宿主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_____相结合,进一步介导病毒囊膜与细胞膜融合。病毒囊膜能够与细胞膜融合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新冠病毒能侵染肺部细胞,导致肺部呼吸困难,机体产生的CO2不能及时排出,从而导致血液中CO2浓度增加,CO2浓度升高会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和中枢化学感受器,通过神经调节引起呼吸急促,请结合图2写出此神经调节过程中由外周化学感受器参与的反射弧:_______________。‎ ‎(3)经研究发现,利用新冠肺炎康复者的血浆来治疗危重症患者,疗效较好,请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核糖体 (2). RNA聚合酶(RNA复制酶) (3). 受体 (4). 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5). 外周化学感受器→传入神经→呼吸中枢→传出神经→呼吸肌 (6). 康复者血浆中可能含有大量新型冠状病毒的抗体,这些抗体特异性地识别并结合新型冠状病毒,从而抑制病毒的侵染 ‎【解析】‎ - 13 -‎ ‎【分析】‎ ‎【详解】(1)新冠病毒不具有独立代谢能力,必须在活细胞内增殖,当侵染人呼吸道上皮细胞时,会经过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和成熟释放等几个阶段。新型冠状病毒囊膜上有3种蛋白质“M”、“E”和“S”,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RNA可直接作为模板,利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合成病毒的RNA聚合酶,再利用该酶完成病毒遗传物质的复制;再次侵染过程中,科学家发现新型冠状病毒的囊膜蛋白“S”可以和宿主细胞膜上的受体相结合;进一步介导病毒囊膜与细胞膜融合,病毒囊膜能够与细胞膜融合的原因是细胞膜的流动性。‎ ‎(2)CO2浓度升高会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和中枢化学感受器,通过神经调节引起呼吸急促,CO2浓度升高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调节呼吸的反射弧:外周化学感受器→传入神经→呼吸中枢→传出神经→呼吸肌。‎ ‎(3)经研究发现,利用新冠肺炎康复者的血浆来治疗危重症患者,疗效较好,其原因是康复者血浆中可能含有大量新型冠状病毒的抗体,这些抗体特异性地识别并结合新型冠状病毒,从而抑制病毒的侵染。‎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免疫调节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中的作用,对于免疫过程的理解和归纳总结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9.科学家对某一玉米农田生态系统进行了研究,得到如下数据。‎ A 这块田共收割玉米10000株,质量为6000kg,所含能量约为1.0×108kJ。‎ B 这些玉米在整个生长过程中通过细胞呼吸消耗的能量约为3.3×107kJ。‎ - 13 -‎ C 在整个生长季节,入射到这块玉米田太阳能被固定的总量约为1.5×108kJ。‎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该农田牛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在整个生长季节,流经该农田牛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______kJ,这些能量的去路除了有被生产者呼吸作用消耗一部分以外还有三个去路分别是_____________。‎ ‎(3)该农田生态系统由于物种单一,抵抗力稳定性较低,请你提出一些增强该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即可)‎ ‎【答案】 (1).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2). 营养结构(或食物链和食物网) (3). 1.5×108 (4). 流入下一营养级、流入分解者以及未利用 (5). 不断的施肥、灌溉 (6). 控制病虫害 ‎【解析】‎ ‎【分析】‎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其中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营养结构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 ‎2、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其中能量流动是物质循环的动力,物质循环是能量流动的载体。‎ ‎3、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方面要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另一方面,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的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 ‎【详解】(1)该农田牛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 ‎(2)在整个生长季节,流经该农田牛态系统的总能量即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1.5×x108kJ;这些能量的去路除了有被生产者呼吸作用消耗一部分以外还有三个去路分别是流入下一营养级、流入分解者以及未利用。‎ - 13 -‎ ‎(3)该农田生态系统由于物种单一,抵抗力稳定性较低,提高生态系统稳定的措施有:不断施肥和灌溉、控制病虫害、人工建造 “生态屏障”等。‎ ‎【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以及稳定性,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0.(果蝇(2n=8)是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材料。回答下列与果蝇遗传有关的问题:‎ ‎(1)研究果蝇的基因组时,应该研究_____________条染色体。‎ ‎(2)果蝇的气门部分缺失(A)和正常气门(a)为一对相对性状。若现将一只发生了染色体变异的气门部分缺失的果蝇(基因型为AAa)与另一只未变异的正常气门果蝇进行杂交,子代中气门部分缺失果蝇与正常气门果蝇数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 ‎(3)已知果蝇的灰身和黑身分别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B和b控制,当基因B和b所在的染色体发生缺失突变时,会引起含片段缺失染色体的雌配子或雄配子致死(注:只有其中之一致死)。如图表示某果蝇个体的一对染色体,若让具有该变异的两只灰身果蝇杂交,则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 ‎(4)若要确定图中染色体片段缺失导致致死的配子类型,请设计实验进行证明(假设该果蝇种群中除了该变异类型的雌雄个体之外,还有各种未变异的果蝇):‎ ‎①实验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结果预测:‎ 若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则染色体片段缺失会导致雌配子致死。‎ 若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则染色体片段缺失会导致雄配子致死。‎ ‎【答案】 (1). 5 (2). 5:1 (3). 全为灰身(或“灰身:黑身=1:0”) (4). 让染色体片段缺失个体与黑身个体进行正反交(B0♀×bb♂、B0♂×bb♀) (5). 染色体片段缺失个体为母本的后代全为灰身,染色体片段缺失个体为父本的后代灰身:黑身=1:1 (6). 染色体片段缺失个体为母本的后代灰身:黑身=1:1,染色体片段缺失个体为父本的后代全为灰身 ‎【解析】‎ ‎【分析】‎ - 13 -‎ 果蝇正常气门的基因型为aa,气门缺失的基因型为AA或Aa;灰身果蝇的基因型为BB或Bb,黑身的基因型为bb。‎ ‎【详解】(1)果蝇含3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测定其基因组应该测定3条常染色体和2条性染色体上的基因。‎ ‎(2)一只发生了染色体变异的气门部分缺失的果蝇(基因型为AAa),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比例是AA:A:Aa:a=1:2:2:1,与另一只未变异的正常气门果蝇(基因型为aa)进行杂交,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aa:aa=1:2:2:1,即气门缺失果蝇与正常气门果蝇数量之比为5:1。‎ ‎(3)如图所示,发生缺失的染色体缺失了B或b所在的区段,缺失的染色体用0表示,则灰身果蝇的基因型为B0,若含缺失的雌配子致死,则灰身雌果蝇只能产生B一种配子,灰身雄果蝇产生B和0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后代中全是灰身。‎ ‎(4)①要证明该缺失灰身果蝇即B0雌雄产生配子的情况,即致死配子的类型,可以用该染色体片段缺失个体与正常的黑身果蝇bb进行正反交。‎ ‎②实验结果预测:‎ 若含缺失的雌配子致死,则灰身缺失雌性个体只能产生B一种配子,染色体片段缺失个体为母本的后代全为灰身,染色体片段缺失个体为父本后代灰身:黑身=1:1;‎ 若含缺失雄配子致死,则染色体片段缺失个体为母本的后代灰身:黑身=1:1,染色体片段缺失个体为父本的后代全为灰身。‎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和应用、染色体的结构变异和染色体的数目变异的相关知识点,要求考生有较强的逻辑分析和推理能力,构建知识框架,找出知识点间的联系。‎ ‎11.食用泡菜是四川人的传统饮食习惯,在自贡几乎家家都备有泡菜坛子自制泡菜。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泡菜时,所用盐水需煮沸,其目的是___________;在冷却后的盐水中加入少量陈泡菜水是为了_______________‎ ‎(2)泡菜腌制过程中若泡菜坛有沙眼,常导致腌制的蔬菜臭而不酸,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3)泡菜美味但却不宜多吃,因为在腌制泡菜的过程中,蔬菜中的硝酸盐会被微生物还原成_。测定其含量的原理是:在盐酸酸化条件下,该物质和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一1一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_________________。‎ - 13 -‎ ‎(4)某同学欲用新鲜的泡菜液分离纯化乳酸菌,应首先用_____________对泡菜液进行梯度稀释,须进行梯度稀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杀灭微生物和去掉盐水中的溶氧 (2). 提供乳酸菌菌种 (3). 有氧条件下乳酸菌不发酵,而其它杂菌繁殖后导致蔬菜腐败发臭 (4). 亚硝酸盐 (5). 玫瑰红染料 (6). 无菌水 (7). 泡菜液中乳酸菌的浓度较高,直接培养很难分离到单个菌落 ‎【解析】‎ ‎【分析】‎ 制作泡菜所用微生物是乳酸菌,实验原理为: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将糖分解为乳酸;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的过程中会引起亚硝酸盐的含量的变化;温度过高,食盐用量不足10%、腌制时间过短,容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一般在腌制10天后,亚硝酸盐的含量开始下降;(3)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显色液目测比较,估算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 ‎【详解】(1)制作泡菜时,所用盐水需煮沸,其目的是杀灭微生物和去掉盐水中的溶氧;在冷却后的盐水中加入少量陈泡菜液的目的是增加乳酸菌数量。‎ ‎(2)乳酸菌是厌氧菌,若泡菜腌制过程中若泡菜坛有沙眼,导致氧气含量增加,有氧条件下乳酸菌不发酵,而其它杂菌繁殖后导致蔬菜腐败发臭。‎ ‎(3)蔬菜中的硝酸盐会被微生物还原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的测定原理是: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4)泡菜液中乳酸菌的浓度较高,直接培养很难分离到单个菌落,因此需要用无菌水对泡菜液进行梯度稀释。‎ - 13 -‎ ‎ ‎ - 13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