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11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湖北省荆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湖北省荆州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10月)月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对“细胞学说”理解合理的是( ) ①揭示了动植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②阐述了一切生物都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③观察了细胞内部的各个细微结构 ④提出了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体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D 【解析】细胞学说是由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据此答题。 【详解】①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这揭示了动植物体结构的统一性,①正确;②病毒没有细胞结构,②错误;③施莱登和施旺观察许多动植物细胞,但未观察细胞内部的各个细微结构,③错误;④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体,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④正确.故选D。 【点睛】熟悉细胞学说的内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尤其要注意细胞学说只是对一切动植物进行研究后的总结,不是所有生物都在细胞学说总结的范畴之内。 2. 心肌细胞和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在细胞膜上的不同主要体现在( ) A. 磷脂的含量高低 B. 蛋白质的含量及种类不同 C. 糖类的含量及种类不同 D. 脂质的含量及种类不同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细胞膜功能不同取决于细胞膜的蛋白质种类和含量不同,B正确。磷脂、糖类、脂质含量和种类基本相同,ACD错。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膜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 3. 蝴蝶将一株油菜的花粉带到另一株油菜花的柱头上后,即可发生花粉萌发、花粉管伸长、释放精子、精卵融合等一系列生理反应;若将一株油菜的花粉带到一朵桃花的柱头上则不会发生这一系列反应。该现象能很好地说明细胞膜( ) A. 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B. 可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C. 控制物质出入细胞的作用是相对的 D.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答案】D 【解析】细胞膜的功能有: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本题以信息的形式考察上述知识点,要求考生准确把握信息作答。 【详解】根据题意“蜜蜂将一株油菜的花粉带到另一株油菜花的柱头上后,会发生受精作用产生种子;若带到一朵桃花的柱头上则不会发生这一系列反应”说明细胞膜进行精卵结合时能进行物种识别,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即细胞直接接触交流信息,故D项正确。 【点睛】细胞间信息交流方式一般分为三种:细胞间直接接触(如精卵结合)、化学物质的传递(如激素的调节)和高等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 4.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细胞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 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和运输 D. 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严格控制着物质的出入,细胞不需要的物质不能进入细胞内 【答案】A 【解析】真核细胞生物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还有少量的糖类,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流动性,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细胞膜与其他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大致相同,但是在不同的生物膜中,化学物质的含量有差别,其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详解】A、生物膜主要由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组成,磷脂双分子层是膜结构的基本骨架,生物膜的功能主要是由生物膜上的蛋白质决定的,A正确; B、构成生物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动物细胞还有少量胆固醇,脂肪是细胞内贮存能量的物质,B错误; C、核糖体无膜结构,为蛋白质的合成场所,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参与蛋白质的加工与运输,C错误; D、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能力是有限的,有些细胞不需要的物质依然可以进入细胞,例如病毒,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相关知识需要结合教材进行识记。 5.用14C标记的葡萄糖培养去掉细胞壁的植物活细胞,3小时后用放射自显影技术观察,该植物细胞内含有14C最多的结构最可能是 ( ) A. 核糖体 B. 高尔基体 C. 内质网 D. 细胞核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去掉细胞壁的植物细胞,细胞壁会再生,而细胞壁再生需要葡萄糖为原料,与高尔基体相关,故B正确。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场所,故A错。内质网与脂质和蛋白质合成相关,故C错。细胞核是DNA复制和转录的场所,故D错。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功能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力。 6. 生物膜系统是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等构成的整体。生物膜系统与细胞代谢和细胞通讯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细胞膜的成分有磷脂、蛋白质、糖蛋白和糖脂等 B. 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均依赖于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 C. 溶酶体和高尔基体在行使功能时可能伴随膜组分的更新 D. 内质网的膜上附着有多种酶,性腺细胞内质网丰富 【答案】B 【解析】组成细胞膜的成分有磷脂、蛋白质、糖蛋白、糖脂和胆固醇等物质,A正确;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方式多种多样,有的细胞分泌化学物质,通过化学物质与靶细胞膜表面受体结合传递信息,也有的两个相邻细胞的细胞膜直接接触传递信息,也有的两个细胞之间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通过通道进入另一个细胞,从而实现信息传递,B错误;溶酶体和高尔基体在行使功能时伴随着膜的融合,所以存在膜组分的更新,C正确;内质网是脂质合成的车间,性腺细胞主要合成和分泌性激素(固醇类激素),故性腺细胞内质网丰富,D正确。 7.一分子CO2 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扩散出来,进入一相邻细胞的叶绿体基质中,共穿越过的膜层数是 A. 6 B. 5 C. 7 D. 4 【答案】A 【解析】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扩散出来,出线粒体,两层膜(线粒体是双层膜结构),出叶肉细胞,一层细胞膜,进入另一个叶肉细胞,一层细胞膜,进入叶绿体,两层膜(叶绿体是双层膜结构),共穿过的生物膜层数是=2+1+1+2=6层,A正确。故选A。 8.如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 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大,③比④的放大倍数小 B. 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乙换为丙时,应选用③,同时提升镜筒 C. 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的调节顺序是: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转动细准焦螺旋 D. 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甲图中的组合一般是②③⑤ 【答案】D 【解析】1、分析甲图:①②表示目镜,目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小;③④表示物镜,物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大;⑤是高倍镜与载玻片的距离,⑥ 是低倍镜与载玻片的距离。 2、分析图乙、丙:比较乙、丙两个视野,可知乙中细胞体积小,视野中细胞数目多,是在低倍镜下观察的视野,丙细胞体积大,视野中细胞数目少,是高倍镜下观察到的视野。 【详解】A.目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小;物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大,即目镜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小,物镜③比④的放大倍数大,A错误; B.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选用③高倍镜,但是不能提升镜筒,应直接转动转换器,B错误; C.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调节顺序:移动标本→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C错误; D.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应选用高倍镜组合,甲图中的组合一般是②③⑤,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显微镜的使用,要求考生能够掌握显微镜的工作原理,掌握高倍镜的操作步骤,再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9. 下列关于细胞核结构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核膜是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B. 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C. 核孔实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D. 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核膜是双层膜,能把核内物质和细胞质分开,A正确; B、染色质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B正确; C、核孔是细胞质与细胞核物质变换的通道,实现了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但并不是细胞间的信息交流,C错误; D、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D正确.故选:C. 考点: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10.下列关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甲硫氨酸的R基是—CH2—CH2—S—CH3,则它的分子式是C5H11O2NS B. 分子式为C63H105O45N17S2的链状多肽化合物中,最多含有的肽键数目是16个 C. 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失去的H2O中的氢来源于氨基和羧基中的氢 D. 现有一条多肽含C、H、O、N 原子数分别是201、348、62、53个,氨基和羧基的数目分别是3和2,则形成的这种多肽为50肽 【答案】D 【解析】1、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是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 2、氨基酸在核糖体中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连接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是肽键,其结构式是-CO-NH-。 【详解】A、由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知,氨基酸的分子式的通式为C2H4O2N+R基,甲硫氨酸的R基是-CH2-CH2-S-CH3,则它的分子式是C2H4O2N+R基=C2H4O2N+(-CH2-CH2-S-CH3)=C5H11O2NS,A正确; B、由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知,每个氨基酸分子至少含有1个氮原子,则分子式为C63H105O45N17S2的多肽化合物中,最多含有的氨基酸数为17个、最多含有的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1条)=17-1=16个,B正确; C、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失去的每分子H2O中的2个氢原子1个来源于氨基、另一个来源于羧基,C正确; D、由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知每个氨基酸分子至少含有1个N,若有一条多肽含C、H、O、N 原子数分别是201、348、62、53 个,氨基和羧基的数目分别是3 和2,设该多肽最多含有的氨基酸为X个,由“氮原子数=肽键数+肽链数+R基上的氮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氮原子总数”可得(X-1)+1+(3-1)=53,解得X=51个,即该多肽最多为51肽,D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蛋白质是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的知识,考生识记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明确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和实质、掌握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的相关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11.关于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斐林试剂必须现配现用 B. 斐林试剂使用时,应先向样液中注入甲液1mL,再注入乙液4滴 C. 斐林试剂与还原糖反应能生成砖红色沉淀 D. 斐林试剂与还原糖反应时需要水浴加热 【答案】B 【解析】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 实验成功的要点:①还原糖的鉴定实验:选择含糖量较高、颜色为白色或近白色的植物组织,以苹果、梨为最好;②斐林试剂要两液混合均匀且现配现用。 【详解】A、斐林试剂必须现配现用,A正确; B、斐林试剂使用时,需要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后在使用,B错误; CD、斐林试剂与还原糖反应时在水浴后会生成砖红色沉淀,CD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使用方法、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12.下列关于染色体和染色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染色质和染色体的成分相同 B. 细胞分裂时,染色质会高度螺旋化 C. 染色质和染色体都可以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D. 染色质只分布在细胞核中,染色体分布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 【答案】D 【解析】细胞核中有DNA和蛋白质紧密结合成的染色质。染色质是极细的丝状物,存在于细胞分裂间期,在细胞分裂期,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呈圆柱状或杆状,这时叫染色体。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 【详解】A、染色质和染色体的主要化学成分都是DNA和蛋白质,A正确; B、细胞分裂时,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细胞分裂结束时,染色体解螺旋为染色质,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种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B正确; C、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C正确; D、染色质和染色体都只分布在细胞核中,D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染色质和染色体的相关知识,重点是理解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种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13. 连接细胞膜、核膜,相互联系构成有机整体的结构是 A. 中心体 B. 线粒体 C. 内质网 D. 高尔基体 【答案】C 【解析】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连续性: 由上图可知内质网膜内链核膜的外膜,外链细胞膜,是细胞内最大的膜系统. 【考点定位】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14.图甲中①②③④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图乙表示由四个单体构成的化合物。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若图甲中的②大量存在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等部位,则②是脂肪 B. 图甲中④可以表示叶绿素 C. 图乙中若单体是氨基酸,则该化合物彻底水解后的产物中氧原子数增加3个 D. 图乙中若单体是四种脱氧核苷酸,则该化合物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有5种 【答案】D 【解析】分析甲图,①的组成元素是C、H、O、N,最可能是蛋白质或氨基酸;②的组成元素只有C、H、O,可能是糖类或脂肪;③的组成元素是C、H、O、N、P,可能是ATP或核酸,④的组成元素是C、H、O、N、Mg,可能是叶绿素;分析图乙,从图中可以看出组成该物质的单体均是相同的。 【详解】A. ②的组成元素只有C、H、O,且存在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等部位,可能是脂肪,A正确; B. ④的组成元素是C、H、O、N、Mg,则④可能是叶绿素,B正确; C. 乙图中若单体是氨基酸,则为四肽,则该化合物彻底水解需要3分子水,所以水解后的产物中氧原子数增加3个,氢原子数增加6个,C正确; D. 图乙中若单体是四种脱氧核苷酸,则乙为DNA,该化合物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有脱氧核糖、磷酸和四种碱基A、C、G、T,共6种,D错误。 15. 人体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下面是将人体红细胞分别放在三种不同的液体环境中,如图为一段时间内的变化示意图,请分析该图说明的问题( ) A. 水分容易进出细胞 B. 无机盐离子容易进出细胞 C. 红细胞有运输氧气的功能 D. 水分和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有重要作用 【答案】D 【解析】由题图可知,红细胞吸水过多会胀破,失水过多会失去功能,因此水分和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有重要作用,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水和无机盐的相关知识,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16.已知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a,现有某蛋白质分子由n条多肽链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b,求此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键数 ( ) A. b-18n/a-18 B. b-an/a-18 C. b-18/a-18 D. b-2n/a 【答案】B 【解析】1、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通式是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 2、氨基酸在核糖体中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连接两个氨基酸之间的化学键是肽键,其结构式是-CO-NH-。 3、氨基酸形成多肽过程中的相关计算: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一肽链数,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R基中含有的氨基或羧基数,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目×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一脱去水分子数×18。 【详解】已知20种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现有某蛋白质分子由n条多肽链组成,且相对分子质量为b,设此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键数为X个,则构成该蛋白质的氨基酸数为X+n个,由“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目×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一脱去水分子数×18”可得关系式(X+n)a-18X=b,解得X=(b−an)/(a−18)个。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蛋白--氨基酸脱水缩合的知识,在解答这类题型时,需要根据化学中元素守恒的定律结合脱水缩合知识解决。 17.生物膜将真核细胞分隔成不同的区室,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相互干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 B. 高尔基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的场所 C. 有氧呼吸只在线粒体中进行 D. 溶酶体合成和储存多种酸性水解酶 【答案】A 【解析】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这是因为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含有大量的遗传信息,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场所,核糖体是肽链合成场所,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是肽链加工的场所,溶酶体中含有多种酸性水解酶。 【详解】A、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A正确; B、肽链合成在核糖体,高尔基体是对肽链加工,B错误; C、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而线粒体中进行有氧呼吸第二和第三阶段的反应,C错误; D、溶酶体中虽然含有多种酸性水解酶,但其本身不能合成,而是来自核糖体合成的,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细胞核和细胞质的知识,相关知识需要识记,易错点: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而不是溶酶体和内质网、高尔基体。 18. “河南蜱虫叮咬事件”的元凶或将锁定为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而卫生部正在组织专家制订“人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病诊疗方案”,下列有关布尼亚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但有核糖体 B. 有成形的细胞核,但没有核糖体 C. 为非细胞类生物 D. 无细胞壁,有细胞膜 【答案】C 【解析】布尼亚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只能是其中之一,所以ABD错误,C正确。 19.下列各组物质中,由相同种类元素组成的是 ( ) A. 胆固醇、脂肪酸、抗体 B. 淀粉、半乳糖、糖原 C. 氨基酸、核苷酸、丙酮酸 D. 性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 【答案】B 【解析】本题是考查糖类、蛋白质、脂质、核酸的元素组成的题目,糖类的元素组成是C、H、O,蛋白质的元素组成是C、H、O、N等,不同类的脂质的元素组成不同,脂肪和固醇的元素组成是C、H、O,磷脂的元素组成是C、H、O、N、P,核酸的元素组成是C、H、O、N、P。 【详解】A、抗体的本质的蛋白质,元素组成是C、H、O、N,胆固醇和脂肪酸无N,A错误; B、淀粉、半乳糖、糖原属于糖类,元素组成相同,都是C、H、O,B正确; C、氨基酸的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元素组成是C、H、O、N,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单位,元素组成是C、H、O、N、P,丙酮酸是糖酵解的产物,元素组成是C、H、O,三者元素组成不同,C错误; D、性激素属于固醇,元素组成是C、H、O,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属于蛋白质类激素,其元素组成是C、H、O,N等,三者元素组成不同,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糖类、脂质的分类和元素组成,蛋白质和核酸的基本单位和元素组成,分析出脂肪酶、性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的本质和丙酮酸的来源是解题的关键。 20. 一位农民种植的某块农田小麦产量总是比邻近地块的低。他怀疑该农田可能缺少某种元素,为此将该块肥力均匀的农田分成面积相等的五小块,进行田间实验。除施肥不同外,其他田间处理措施相同。实验结果如下表,从表中可判断,该农田最可能缺少的元素是 A. P B. K C. N D. S 【答案】B 【解析】甲、乙、丙、丁、戊除施肥不同外,其他田间处理措施相同,由小麦收获量可看出,施用尿素、磷酸二氢铵、硫酸铵、不施肥时产量均在55左右,只有施用磷酸二氢钾的情况下小麦产量最高65.26,而其他四个地块的产量无明显区别,说明该地块产量低是因缺少钾元素引起的. 【考点定位】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无机盐中的氮、磷、钾等元素对植物生活的意义,首先明确的是无机盐尿素主要含有氮元素,磷酸二氢钾主要含有磷、钾元素,磷酸二氢铵主要含有磷、氮元素,硫酸铵主要含有硫元素和氮元素.该块肥力均匀的农田分成面积相等的五小块,进行田间实验,体现了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同时除施肥不同外,其他田间处理措施相同,又体现了实验设计的单一变量的原则. 21.进行生物实验时正确选择实验材料和方法是得出正确结论的前提。下列有关实验材料或方法的选择,错误的是 ( ) A. 研究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同位素标记法 B. 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真核细胞模型——物理模型 C. 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差速离心法 D. 高倍镜观察叶绿体——颤藻 【答案】D 【解析】1、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器和细胞核,不存在内膜系统,是制备细胞膜的良好材料。 2、模型构建法: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有的借助具体的实物或其它形象化的手段,有的则抽象的形式来表达。模型的形式很多,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的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这种模型就是物理模型。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著名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就是物理模型。 【详解】A、研究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用3H标记的亮氨酸作的实验,A正确; B、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真核细胞模型是物理模型,B正确; C、细胞器的分离方法是差速离心法,C正确; D、颤藻是原核生物,不含叶绿体,D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模型、细胞膜的制备、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及结论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22.若以图甲代表与生命系统相关概念的范围,其中正确的是 ( ) 【答案】C 【解析】从概念图中看出a包含了b,b包含c。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详解】A、组织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由分子构成的,即组织>细胞>生物大分子,A错误; B、群落是由该区域所有的种群构成的,而种群是由该区域所有的同种个体构成的,即群落>种群>个体,B错误; C、生态系统是由群落和其生存的无机环境构成,群落是由该区域所有的种群构成的,即生态系统>群落>种群,C正确; D、细胞构成组织,组织构成器官,即器官>组织>细胞,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相关知识,考生要能够识记各层次范围大小之间的关系,并能够根据图解中的包含关系作出准确的判断。 23. 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如果禽流感病毒的组成物质在某些酶的作用下彻底水解,可以得到的水解产物主要有( ) A. 碱基、核糖、磷酸、氨基酸 B. 碱基、核糖、磷酸、葡萄糖 C. 碱基、脱氧核糖、磷酸、氨基酸 D. 碱基、葡萄糖、磷酸、甘油、脂肪酸 【答案】A 【解析】甲型流感病毒的组成物质是蛋白质和RNA,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故水解产物为氨基酸;RNA的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由含氮碱基、磷酸和核糖组成,故彻底水解的产物为含氮碱基、磷酸和核糖,故彻底水解,可以得到的水解产物主要是碱基、核糖、磷酸、氨基酸。 【考点定位】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要熟练记住DNA和RNA的异同:核酸包括DNA和RNA,DNA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四种碱基分别是A、T、C、G.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而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四种碱基分别是A、U、C、G.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理解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此类题目就能解决。 24.如图表示生物体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人体内的③有5 种,②有2 种 B. ②只存在于细胞核中 C. 若③是尿嘧啶,则②是脱氧核糖 D. DNA 与RNA 在核苷酸上的不同点仅在②方面 【答案】A 【解析】1、细胞中的核酸分为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两种,构成DNA与RNA的基本单位分别是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每个脱氧核苷酸分子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形成,每个核糖核苷酸分子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形成。 2、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在组成上的差异有:①五碳糖不同,脱氧核苷酸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核糖核苷酸中的五碳糖是核糖;②碱基不完全相同,脱氧核苷酸中的碱基是A、T、G、C,核糖核苷酸中的碱基是A、U、G、C。 3、分析题图:题图是生物体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的结构模式图,其中①是磷酸、②是五碳糖、③是含氮碱基。 【详解】A、人体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所以含有②五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两种,③含氮碱基(A、T、C、G、U)共5种,A正确; B、真核细胞的细胞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也含有核酸,B错误; C、尿嘧啶是RNA中特有的碱基,若③是尿嘧啶,则该核苷酸一定是尿嘧啶核糖核苷酸,则②是核糖,C错误; D、组成DNA和RNA的核苷酸在五碳糖和含氮碱基都不一样,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结合核苷酸的结构模式图,考查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知识,考生识记细胞中核酸的种类、组成和分布,明确DNA和RNA两种核酸在构成上的异同是解题的关键。 25.下列物质中,哪一项不是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 ( ) A. B. C. D. 【答案】D 【解析】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通式是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 【详解】根据分析:A、B、C、D中的氨基酸可知,A、B、C都符合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通式,D的氨基酸的氨基和羧基不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不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 故选D。 【点睛】对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特点的理解并分析氨基酸的结构的能力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26.为了研究细胞核的作用,一位生物学家研究了100个细胞,他把每个细胞都分成含有细胞核和不含细胞核两个部分,然后把这些细胞放在同样的条件下培养,结果如下表,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 可以说明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B. 表中数据说明细胞核与细胞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C. 有核部分的细胞个别死亡可能是由于自然或人为伤害 D. 本实验选用100个细胞使实验偶然性小,实验数据较可靠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100个草履虫的细胞,放在同样的条件下培养,细胞无核部分的存活个数到第4天为0,而细胞有核部分的存活个数到第6天仍有65个,说明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详解】A、分析表格中信息知,细胞无核部分的存活个数到第4天为0,而细胞有核部分的存活个数到第6天仍有65个,说明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A正确; B、该实验没有单独研究细胞核的作用,所以不能证明细胞核与细胞质相互依存关系,B错误; C、有核部分的细胞个别死亡有可能是由于人为伤害或凋亡造成的,C正确; D、该实验选用100个细胞,实验材料较多,排除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干扰,实验数据比较可靠,D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核功能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图表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找到表格中给出的自变量和因变量进行分析。 27.观察细胞结构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低倍镜下物像清晰,换高倍镜后视野变暗,应首先调节细准焦螺旋 B.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大肠杆菌,可以观察到核糖体、拟核等结构 C. 视野中有异物,转动物镜发现异物不动,移动装片也不动,则异物在目镜上 D. 观察未经染色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要用凹面镜、大光圈使视野明亮,利于观察 【答案】C 【解析】1、显微镜中视野中污物可能存在的位置:物镜、目镜或装片,一般利用排除法进行判断,方法如下:先移动装片,污物动则在装片上;不动再转换目镜,污物动在目镜上,不动就在物镜上。 2、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的步骤是:移动玻片标本使要观察的某一物象到达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换用较大光圈使视野较为明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 【详解】A、低倍镜下物像清晰,换高倍镜后视野变暗,应首先调节反光镜或光圈使视野变亮,A错误; B、核糖体必须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B错误; C、视野中有异物,转动物镜发现异物不动,移动装片也不动,则异物在目镜上,C正确; D、未经染色的细胞自身颜色浅,所以需要将视野调暗才便于看的清楚,所以选择小光圈和平面镜,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和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情况,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28.某四十八肽中共有丙氨酸(C3H7NO2)4个,现去掉其中丙氨酸得到4条长短不等的多肽(如图),将原来的多肽与水解得到的4条多肽进行比较,错误的是 ( ) A. 肽键数目减少7个 B. 氨基和羧基分别增加3个 C. C原子减少12个 D. O原子数目减少4个 【答案】D 【解析】1、氨基酸形成多肽过程中的相关计算: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一肽链数,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R基中含有的氨基或羧基数,至少含有的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氮原子数=肽键数+肽链数+R基上的氮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氮原子总数,氧原子数=肽键数+2×肽链数+R基上的氧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氧原子总数一脱去水分子数,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目×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一脱去水分子数×18。 2、分析题图:题图是含有4个丙氨酸(C3H7O2N)的某三十九肽去掉其中的丙氨酸得到4条长短不等的多肽图,分析题图可知该三十九肽中脱去的丙氨酸是8号、18号、27号和39 号氨基酸,脱去8号、18号、27号氨基酸时每脱去一个氨基酸需要水解2个肽键,脱去39号氨基酸时只脱去一个肽键。 【详解】A、三十九肽有38个肽键,4条长短不等的多肽肽键数为6+7+8+10=31,少了7个,A正确; B、原三十九肽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而水解后,1条肽链变为4条肽链,每条肽链两端各增加1个氨基和羧基,因此形成的短肽至少有4个氨基和4个羧基,所以氨基和羧基分别增加3个,B正确; C、由丙氨酸的结构简式可知,每个丙氨酸含有3个C,脱去4个丙氨酸,C原子减少12个,C正确; D、在该过程中,脱去4个丙氨酸,需要7分子水,增加7个氧原子,而每个丙氨酸含2个氧原子,共去掉8个氧原子,因此O原子数目减少1个,D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结合某三十九肽去掉其中的丙氨酸得到4条长短不等的多肽图,考查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的知识,考生识记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明确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和实质,掌握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的相关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29.科学家发现用脲和巯基乙醇处理RNA酶分子时,发现该酶分子的多肽链伸展开来,酶分子丧失了所有的酶活性。当除去制备物中的脲和巯基乙醇时,RNA酶分子恢复了正常的酶活性,并且重新形成的蛋白质在功能上与实验开始时正确折叠的天然蛋白质不可区分。由该实验不能推测的是 ( ) A. 蛋白质的折叠信息包含在其氨基酸序列中 B 折叠过程需要某种分子协助完成 C. 发生变性的蛋白质也能够恢复原来的结构 D. 天然构象可能是蛋白质最稳定的构象 【答案】B 【解析】分析题干信息可知,脲和巯基乙醇可以使RNA酶失去活性,当除去制备物中的脲和巯基乙醇时,RNA酶又复性,且与实验开始时正确折叠的天然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相同,说明脲和巯基乙醇没有改变氨基酸的序列,只是RNA酶的空间结构暂时发生变化。 【详解】A、由题意知,RNA酶分子复性后与正确折叠的天然蛋白质的功能相同,说明折叠信息包含在氨基酸序列中,A正确; B、除去制备物中的脲和巯基乙醇后,RNA酶复性,不需要某种分子协助就能完成,B错误; C、由题意知,发生蛋白质变性的蛋白质分子也可以复性,C正确; D、由题意知除去制备物中的脲和巯基乙醇后重新形成的蛋白质在结构和功能上与实验开始时正确折叠的天然蛋白质不可区分,说明天然构象可能是其最稳定构象,诱发蛋白质变性的因素去掉后,蛋白质由恢复天然构象,D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蛋白质变性的原因,分析题干信息“除去制备物中的脲和巯基乙醇时,RNA酶分子恢复了正常的酶活性,并且重新形成的蛋白质在功能上与实验开始时正确折叠的天然蛋白质不可区分”,是解题的关键。 30.某一多肽链由200个氨基酸组成,其分子式为CXHYNAOBS2(A>200,B>201),由下列五种氨基酸组成,那么该多肽链彻底水解后将会得到赖氨酸、天门冬氨酸各多少个 ( ) A. A-199、(B-200)/2 B. A-200、(B-201)/2 C. A-199、(B-199)/2 D. A-200、(B-200)/2 【答案】B 【解析】由题图中五种氨基酸的分子结构简式可知,只有赖氨酸含有2个氮原子(R基上含有1个氮原子),设分子式为CXHYNAOBS2(A>199,B>200)、由200个氨基酸组成的该多肽中含有赖氨酸X个,根据蛋白质中的N原子数=肽键数+肽链数+R基上的N原子数可得:A=(200-1)+1+X,解得X=A-200个;由题图中五种氨基酸的分子结构简式可知,只有天门冬氨酸含有2个羧基(R基上含有2个氧原子),设分子式为CXHYNAOBS2(A>199,B>200)、由200个氨基酸组成的该多肽中含有天门冬氨酸Y个,根据蛋白质中O原子数=肽键数+2×肽链数+R基上的O原子数可得:B=(200-1)+2×1+2Y,解得Y=(B-201)/2,故选B。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题图中的五种氨基酸的分子结构简式,明确五种氨基酸分子中,只有赖氨酸分子含有2个氮原子(R基中含有一个氨基)、其它四种氨基酸分子均含有1个氮原子,只有天门冬氨酸含有4个氧原子(R基中含有1个羧基,每个羧基含有2个氧原子)、其它四种氨基酸分子均含有2个氧原子。 二、非选择题 31.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有关“生物体的结构”相关的概念图。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病毒 (2)原核细胞 (3)细胞膜 (4)线粒体 (5)叶绿体 (6)细胞质基质 (7)生产蛋白质的机器 【解析】1、生物分非细胞类生物和细胞类生物,其中细胞类生物根据其有无成形的细胞核又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2、真核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其中细胞质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细胞器根据其膜结构又分为:(1)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和溶酶体;(2)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3)无膜结构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和中心体。 【详解】①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属于非细胞类生物; ②按照有无成形的细胞核,将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所以是原核生物; ③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而系统的边界是细胞膜; ④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其中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内的“动力车间”; ⑤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其中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养料制造车间”; ⑥细胞质包括细胞器和细胞质基质,所以⑥是细胞质基质; ⑦是核糖体的功能是合成蛋白质,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 【点睛】本题结合概念图,考查生物体的结构,要求考生识记生物体的种类,掌握病毒的结构及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完善概念图。 32.下面是结晶牛胰岛素的肽链结构示意图(图1,其中数字为氨基酸序号,二硫键是由2个“—SH”连接而成的)及部分肽链放大图(图2)。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蛋白质中含有___条肽链,___个肽键,氨基酸形成结晶牛胰岛素后,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总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__。 (2)图2中含有的R基是__(序号表示),含有的肽键是_(序号表示)。 (3)图1所示多肽水解后最多可产生______种氨基酸。 (4)科学研究表明,哺乳动物和人的胰岛素都由相同数目的氨基酸构成,且在氨基酸组成上大多相同,从生物演化(起源)的角度可以做出推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 49 888 ②④⑥⑧ ③⑤⑦ 20 哺乳动物和人都有共同的原始祖先 【解析】1、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通式是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 2、氨基酸在核糖体中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连接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是肽键,其结构式是-CO-NH-;氨基酸形成多肽过程中的相关计算: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一肽链数,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目×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一脱去水分子数×18。 3、分析题图:图1是结晶牛胰岛素的肽链结构示意图(其中数字为氨基酸序号,二硫键是由2个“-SH”连接而成的),分析可知该胰岛素含有两条肽链,其中A链含有30个氨基酸,B链含有21个氨基酸,另外还含有3个二硫键(每个二硫键是由2个-SH脱去一分子氢分子形成); 图2是结晶牛胰岛素的部分肽链放大图,其中①是氨基,②、④、⑥、⑧是R基,③、⑤、⑦是肽键,⑨是肽键的一部分。 【详解】(1)该蛋白质中含有2条肽链(A链和B链),其含有的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30+21)-2=49个,氨基酸形成结晶牛胰岛素后,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总相对分子质量减少的量=脱去等水的分子质量+形成(3个)二硫键的原因过程中脱去氢分子的质量=49×18+3×2=888。 (2)图2中的②、④、⑥、⑧是R基,③、⑤、⑦是肽键。 (3)图1的多肽水解可得到51个氨基酸,但氨基酸在人体的总数为20种,所以最多产生氨基酸20种。 (4)由于哺乳动物和人的胰岛素都由相同数目的氨基酸构成,所以哺乳动物和人都有共同的原始祖先。 【点睛】本题结合结晶牛胰岛素的肽链结构示意图及部分肽链放大图,考查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的知识,考生识记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明确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和实质,掌握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的相关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33.如图表示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亲核蛋白注射实验,据图回答问题: (1)只有在________(填“真核”或“原核”)细胞中才能观察到图中结构。 (2)代谢旺盛的细胞,核膜上________数目多,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从图中可知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由其________部决定。 (4)人们已经通过化学实验证明了细胞膜中含有磷脂分子。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细胞核核膜中含有蛋白质成分。 ①实验课题:验证细胞核核膜中含有蛋白质成分。 ②实验目的:利用化学试剂检测细胞核核膜中的蛋白质成分。 ③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实验材料:细胞核核膜样液、蒸馏水、洁净试管、滴管、双缩脲试剂等。 ⑤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洁净试管2支,编号为甲、乙。 第二步:向甲试管中滴加2mL细胞核核膜样液,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向甲、乙两试管中各滴加等量的双缩脲试剂,振荡摇匀,观察颜色变化。 ⑥实验结果及结论。 【答案】真核 核孔 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尾 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向乙试管中滴加2mL蒸馏水 【解析】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检测、细胞核,考查对有机物检测方法、细胞核结构的理解。据图可知,A组和B组细胞核中出现了放射性,C组细胞核中没有放射性。 【详解】(1)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只有在真核细胞中才能观察到图中结构。 (2)核孔是核质之间物质和信息交流的通道,代谢旺盛的细胞,核膜上核孔数目多,以利于核质之间物质交换和信息的交流。 (3)据图可知,C组放射性头部未能进入细胞核,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由其尾部决定。 (4)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可呈现紫色反应,因此可用双缩脲试剂检测细胞核核膜中的蛋白质成分。检测时,可用等量的蒸馏水与细胞核核膜样液进行对照实验。 【点睛】验证细胞核核膜中含有蛋白质成分,可用等量的蒸馏水与细胞核核膜样液进行对照实验,蒸馏水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后显蓝色,而细胞核核膜样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后显紫色,据此可判断细胞核核膜中含有蛋白质成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