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青浦区2020届高三二模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上海市青浦区2020届高三二模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1 - 青浦区 2019 学年高二年级第二次学业质量调研测试 生命科学 试卷 一、选择题 1.水稻可从土壤中吸收 NH4+,其中的 N 元素可用来合成(  ) A. 蛋白质和核酸 B. 淀粉和纤维素 C. 葡萄糖和 DNA D. 麦芽糖和脂肪酸 【答案】A 【解析】 【分析】 糖类的元素组成是 C、H、O,脂肪的元素组成是 C、H、O,蛋白质元素组成是 C、H、O、N,核 酸元素组成是 C、H、O、N、P。水稻从土壤中吸收的 NH4+可以用来合成蛋白质和核酸。 【详解】A、蛋白质(组成元素是 C、H、O、N 等)和核酸(组成元素是 C、H、O、N、P)都含 有 N 元素,A 正确; B、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元素只有 C、H、O,不含 N 元素,B 错误; C、葡萄糖的组成元素只有 C、H、O,不含 N 元素,C 错误; D、麦芽糖和脂肪酸的组成元素只有 C、H、O,不含 N 元素,D 错误。 故选 A。 【点睛】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几种重要化合物及其元素 组成,能准确判断各选项涉及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再根据题干要求做出准确的判断。做这题 的关键是 N 元素可用来合成含有 N 元素的物质。 2.将颤藻和水绵放在载玻片上染色后用高倍镜观察,确认丝状物是水绵的主要依据是( ) A. 细胞核 B. 线粒体 C. 叶绿体 D. 核糖体 【答案】A 【解析】 【分析】 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主要差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或者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原核生物 包括细菌、蓝藻、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原核生物仅有的细胞器为核糖体。原核生物 的遗传物质存在于拟核区。真核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真菌)等。 【详解】颤藻是原核生物,无细胞核(无成形的细胞核),水绵是真核生物,有细胞核,因 - 2 - 此,确定丝状物是水棉的主要依据是细胞核。 故选 A。 3.如图细胞是质壁分离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植物细胞模式图,图的解释正确的是 A. 该细胞可能是根尖生长点细胞 B. 结构①弹性较大且物质透过性小 C. ②③④构成选择透过性 原生质层 D. 外界溶液浓度越高则⑤的空间越小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根尖生长点细胞没有液泡,不能出现图示状态,A 错误;结构①是细胞壁,其弹性较 小且具有全透性,B 错误;②细胞膜、③细胞质和④液泡膜共同构成了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原生 质层,C 正确;⑤表示已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内细胞壁和原生质层之间的空隙,在一定范围内 ,外界溶液浓度越高,则⑤的空间越大,D 错误。 4.如图是电镜下的细胞模式图,该细胞最可能是( ) A. 大肠杆菌 的 - 3 - B. 神经细胞 C. 浆 细 胞 D. 菠菜叶肉细胞 【答案】C 【解析】 【分析】 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主要差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或者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原核生物 包括细菌、蓝藻、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原核生物仅有的细胞器为核糖体。原核生物 的遗传物质存在于拟核区。真核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真菌)等,植物和动物最大 的区别是植物有细胞壁、叶绿体,高等植物没有中心体等。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 核中的染色体、细胞质中的 DNA 上。 【详解】从结构上看,含有细胞核和其它的细胞器,不是原核生物(大肠杆菌),从形态上 看,没有突起,不是神经细胞(有长的和短的突起),该细胞不含叶绿体,不是菠菜叶肉细 胞。观察该细胞,内质网丰富,该细胞最可能是浆细胞,可以合成分泌抗体。 故选 C。 5.血压升高时,会引发降压反射,此时(  ) A. 血管平滑肌舒张 B. 心排血量增加 C. 交感神经活动加强 D. 血液粘滞度减小 【答案】A 【解析】 【分析】 血压指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即压强。由于血管分动脉、毛细血管和 静脉,所以,也就有动脉血压、毛细血管压和静脉血压。通常所说的血压是指动脉血压。当 血管扩张时,血压下降;血管收缩时,血压升高。 【详解】血压升高时,血管平滑肌舒张,使血压下降,A 正确;血压升高时,会引发降压反射 ,使心排血量减少,B 错误;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跳加快、血压增高、血糖上升等,副交感神 经兴奋时可引起心跳呼吸减慢、代谢降低等,C 错误;血液粘滞度的高低取决于红细胞比容、 血流的切率、血管口径、温度等因素。血液黏滞度增高、血管管径变小,都有可能加大外周 阻力,使血压升高,所以血压升高时,引发降压反射,但不会使血液粘滞度减小,D 错误。 - 4 - 6.小萌清晰观察到蚕豆叶下表皮细胞如图甲,想转为图乙视野,他需要进行的第一步操作是( ) A. 转动转换器 B. 移动装片 C. 调节粗调节器 D. 调节细调节器 【答案】B 【解析】 【分析】 显微镜的光学系统主要包括物镜、目镜、反光镜和聚光器四个部件。显微镜是利用凸透镜的 放大成像原理,将人眼不能分辨的微小物体放大到人眼能分辨的尺寸,其主要是增大近处微 小物体对眼睛的张角(视角大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大),用角放大率 M 表示它们的放大本 领。显微镜的一般操作步骤为:①右手紧握镜臂,左手托住镜座,将显微镜放在自己左肩前 方的实验台上。②对光,放置薄片标本,调节焦距。③选好目标,一定要先在低倍镜下把需 进一步观察的部位调到中心,同时把物象调节到最清晰的程度才能进行高倍镜的观察,转动 转换器,调换上高倍镜头,调节焦距。 【详解】图甲,想转为图乙视野,可知视野被放大,而且气孔处于视野 中央,因此应移动 装片,再调节物镜转换器,转到高倍显微镜下,调节细细调节器,直至物象清晰。 故选 B。 7.“观察抗生素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实验中,操作不合理的是 A. 选用液体培养基 B. 用涂布法接种 C. 培养基高压灭菌 D. 倒置培养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观察抗生素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实验中,需要观察细菌的菌落特征,因此一般 选用固体培养基,A 错误; 的 - 5 - 一般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接种,B 正确; 为了防止杂菌污染,微生物培养基需要灭菌,常用高压蒸汽灭菌法,C 正确; 为了防止冷凝水滴到培养基上,应该将培养基倒置培养,D 正确。 8.某种植物体细胞 DNA 数为 2n,研究发现其表皮细胞的一个细胞核中 DNA 数却可达 8n 甚 至 32n,这些表皮细胞的形成过程可表示为(虚线表示实际细胞行为,“×”表示阻断)(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有丝分裂间期分为 G1(DNA 合成前期)、S(DNA 合成期)、G2(DNA 合成后期) 三个阶段,G1 期主要是合成复制所需的蛋白质及核糖体在增生;S 期进行 DNA 的复制,染色体复制形成染色 单体,一条染色体上有两条染色单体,两个 DNA 分子;G2 期主要是细胞分裂期有关酶与纺锤 丝蛋白质的合成。分裂期分为前、中、后、末,前期:染色体纺锤体出现,核膜核仁消失, 中期: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面上,后期:着丝粒分开,染色体数目加倍,末期: 染色体变成染色质,核膜核仁重新形成,纺锤体消失,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 【详解】A 为 S 与 G2 的接点,B 为 G1 与 S 的接点,C 为 G2 与 M 的接点,D 为 M 与 G1 的接点。S 期进行 DNA 的复制,使 DNA 含量加倍,若阻止细胞从 S 期进入 G2 期,DNA 可能一直处于 S 期, 进行 DNA 复制,使 DNA 含量加倍,因此表皮细胞的一个细胞核中 DNA 数却可达 8n 甚至 32n。 故选 A。 9.下图代表了 4 个不同的细胞分裂时期,正常男性细胞中一定具有两条 X 染色体的时期是( ) - 6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有丝分裂是指一种真核细胞分裂产生体细胞的过程。有丝分裂分裂具有周期性,即连续分裂 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从形成子细胞开始到再一次形 成子细胞结束为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分间期和分裂期。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形式, 是有性生殖生物的原始生殖细胞(如动物的精原细胞或卵原细胞)成为成熟生殖细胞(精、 卵细胞即配子)过程中必须经历的。它的特点是细胞经过两次连续的分裂,但染色体只复制 一次。 【详解】A、该图含有同源染色体,为有丝分裂后期,一定含 2 条 X 染色体,A 正确; B、该图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中只含 1 条 X 染色体,B 错误; C、该图为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含 1 条 X 染色体,C 错误; D、该图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可能含 2 条 X 染色体,也可能含 0 条 X 染色体,D 错 误。 故选 A。 10.如图 表示同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形成的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以及受精作用,则子一代一 定患有的遗传病是( ) - 7 - A. 红绿色盲 B. 先天愚型 C. 血友病 D. 青少年型糖尿病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于生殖细胞或受精卵里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从而使发育成的个体患疾病,这类疾病都 称为遗传性疾病,简称遗传病。根据目前人们对遗传物质的认识,可以将遗传病分为单基因 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病三类。单基因遗传病是由染色体上单个基因的异常所引起 的疾病,多基因遗传病是指涉及许多个基因和许多环境因素的疾病,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是指 由于染色体的数目形态或结构异常引起的疾病。红绿色盲、血友病为伴 X 隐性遗传病,青少 年型糖尿病为多基因遗传病,先天愚型为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多 1 条 21 号染色体)。 【详解】图中所示为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为受精作用,可以看到卵细胞内 21 号染色体有 2 条(正常为 1 条),与精子结合(内含 1 条 21 号染色体),得到的受精卵中有 3 条 21 号染 色体,发育成的个体为 21 三体综合征,也称为先天愚型。 故选 B。 11.科研人员利用 CRISPR/Cas9 技术敲除了猕猴的生物节律核心基因,取其体细胞核又培育 了多只克隆猴,用作睡眠障碍等疾病的药物研发。以上过程没涉及的生物技术是( ) A. 胚胎移植 B. 动物细胞培养 C. 动物细胞融合 D. 核移植 【答案】C - 8 - 【解析】 【分析】 胚胎工程是指对动物早期胚胎或配子所进行 多种显微操作和处理技术。包括体外受精、胚 胎移植、胚胎分割移植、胚胎干细胞培养等技术。胚胎工程的许多技术,实际是在体外条件 下,对动物自然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条件进行的模拟操作。 【详解】科研人员利用 CRISPR/Cas9 技术敲除了猕猴的生物节律核心基因,取其体细胞核移 植到去核卵细胞中(核移植)形成重组细胞,进行体外细胞培养,培养到早期胚胎阶段进行 胚胎移植,培育出多只克隆猴。以上过程没涉及的生物技术是动物细胞融合。 故选 C。 12.将紫花、长花粉粒(EEBB)与红花、圆花粉粒(eebb)的香豌豆杂交得到 F1。F1 自交所得 F2 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长(4831)、紫圆(390)、红长(393)、红圆(4783)。下列对 F1 产生配子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E 与 e 可以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B. e 与 b 可随同一条染色体传递到配子中 C. E 与 b 因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而重组 D. e 与 B 因同源染色体间交叉互换而重组 【答案】C 【解析】 【分析】 将紫花、长花粉粒(EEBB)与红花、圆花粉粒(eebb)的香豌豆杂交得到 F1。F1 为紫花、长 花粉粒(EeBb)。F1 自交所得 F2 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长(4831)、紫圆(390)、红长(393 )、红圆(4783),不符合 9∶3∶3∶1 及其变式的分离比,因此两对等位基因不是独立遗传 ,即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发生了交叉互换。F2 紫长、红圆较多,可知 E 、B 位于一条染色体上,e、b 位于一条染色体上,F1 交叉互换产生四种配子 EB、eb、Eb、eB。 【详解】A、 E 与 e 为等位基因,在同源染色体上,可以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进入 不同的配子,A 正确; B、F1 产生了 eb 的配子,e 与 b 可随同一条染色体传递到配子中,B 正确; C、E 与 b 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会因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而重组,可因交叉互换而重 组,C 错误; 的 - 9 - D、e 与 B 因同源染色体间交叉互换而重组,D 正确。 故选 C。 13.磁性壳聚糖微球表面的氨基可与蛋白质分子的羧基反应生成肽键,从而将蛋白质分子固 定, 利用它固定酶的方法是( ) A. 包埋法 B. 吸附法 C. 载体结合法 D. 交联法 【答案】C 【解析】 【分析】 所谓固定化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使酶成为不溶性衍生物或使细胞成为不易从载体上流失的 形式制成生物反应器用以催化生化反应、细胞数量的增殖等。共价结合法:共价结合法是细 胞表面(物质)上官能团和固相支持物表面的反应基团之间形成化学共价键连接实现细胞( 物质)固定化的方法。交联法:交联法与共价结合法类似,利用载体表面两个或者两个以上 官能团与细胞之间发生分子间的交连使细胞(物质)固定化,但交联法所采用的载体是非水 溶性的,交联剂多采用戊二醛、双重氮联苯胺等。包埋法:按照包埋系数的结构可分为凝胶 包埋和微胶囊法,即将细胞(物质)包裹于凝胶的微小格子内或半透膜聚合物的超滤膜内。 吸附法:很多细胞(物质)都有吸附到固体物质表面,或其他细胞表面的能力。 【详解】磁性壳聚糖微球表面的氨基可与蛋白质分子的羧基反应生成肽键,是共价结合,因 此用载体结合法。 故选 C。 14.某同学设计了单侧光刺激下的植物向光弯曲实验,实验结束后,取植物弯曲部分制作临时 切片,置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如下图。下列结论可据图得出的是 A. b 侧产生的生长素大于 a 侧 B. 生长素影响细胞的伸长生长 C. 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 D. 生长素低浓度起促进作用,高浓度起抑制作用 - 10 - 【答案】B 【解析】 【分析】 单侧光照射下植物会弯向光源生长,由图可知,b 侧细胞较长,为背光侧,生长较快。 【详解】图中不能得出 b 侧产生的生长素大于 a 侧,A 错误;由图可知,生长素可以促进背光 侧细胞伸长而促进生长,B 正确;图中未体现生长素的化学本质,C 错误;图中未体现生长素 的两重性,D 错误。故选 B。 15.如图 表示不同 pH 条件下淀粉酶对淀粉分解作用的实验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先将各组淀粉酶溶液的 pH 调到设定值,再与淀粉混合 B. pH 为 1 的试管说明淀粉酶活性不一定受 pH 影响 C. pH 为 13 的试管调到 pH 为 7 后,淀粉含量基本不变 D.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pH,因变量是淀粉剩余量 【答案】B 【解析】 【分析】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或 RNA。酶活性受强酸、强碱、高温、重金属盐 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酶的特点有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较温和。从图中可以看出,pH 不 仅影响淀粉酶的活性,还影响淀粉本身的水解,淀粉在酸性条件下更容易水解。 【详解】A、先将各组淀粉酶溶液的 pH 调到设定值,再与淀粉混合,若先混合再调 pH,调之 前反应已进行,影响实验结果,A 正确; B、pH 为 3 和 pH 为 9 的淀粉剩余量接近,而 pH 为 1 的淀粉剩余量却比 pH 为 11 的小很多,说 明酸性条件下淀粉也会水解,B 错误; C、pH 为 13 的试管酶已失活(不可逆),再调到 pH 为 7 后,淀粉酶的活性无法恢复,淀粉 含量基本不变,C 正确; D、如图表示不同 pH 条件下淀粉酶对淀粉分解作用的实验结果,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pH,因变 - 11 - 量是淀粉剩余量,D 正确。 故选 B。 16.下列与图示反射弧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1 代表感受器 B. 图中包含三个神经元 C. A 处存在神经递质 D. 直接刺激 C 处,效应器无反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图可知,有神经节的 B 神经为传入神经,与传入神经相连的 1 是感受器,A 正确, 据图可知图中包括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与传出神经元三个神经元,B 正确; A 处是突触间隙,其内有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C 正确; 若刺激 c 处,效应器仍能产生反应,但此反应不是反射,因为反射是通过反射弧实现的,D 错 误。 故选 D 【点睛】本题考查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 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17.如图为某些激素的调节模式图,㊉表示促进,㊀表示抑制。下列激素中符合该调节模 式的是( ) A. 甲状腺激素 B. 胰岛素 C. 肾上腺素 D. 生长激素 - 12 - 【答案】A 【解析】 【分析】 下丘脑有血糖调节中枢,传出神经元可以作用于胰岛 β 细胞,使胰岛素含量升高。下丘脑会 释放相应的激素,作用于肾上腺,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多。生长激素由垂体分泌。 【详解】寒冷刺激导致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垂体门脉传至腺垂体,导致 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再通过体液的传送运至甲状腺,导致甲状腺释放甲状腺激素,甲状 腺激素可作用于全身组织细胞,促进细胞代谢增强,产热增多。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抑 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符合该调节模式的激素是甲状腺激素。 故选 A。 18.如图 为 DNA 分子结构模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段 DNA 模型中的“4”有两种 B. “2”和“3”组成的结构叫脱氧核苷 C. 每个脱氧核糖上都连接两个磷酸和一个碱基 D. 若该 DNA 模型中含有 30 个 C,则一定有 30 个 G 【答案】C 【解析】 【分析】 DNA 由脱氧核苷酸组成的大分子聚合物。脱氧核苷酸由碱基、脱氧核糖和磷酸构成。其中碱基 有 4 种: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T)和胞嘧啶(C)。DNA分子结构中,两条 多脱氧核苷酸链围绕一个共同的中心轴盘绕,构成双螺旋结构。脱氧核糖-磷酸链在螺旋结构 的外面,碱基朝向里面。两条多脱氧核苷酸链反向互补,通过碱基间的氢键形成的碱基配对 相连,形成相当稳定的组合。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为 A-T、G-C,因此嘌呤数目(A+G)=嘧 啶数目(T+C)。 【详解】A、“3”和“4”为含氮碱基,且之间形成 3 个氢键,因此该段 DNA 模型中的“4” - 13 - 有两种,为 G 或 C,A 正确; B、“2”为脱氧核糖,和“3”组成的结构叫脱氧核苷,B 正确; C、每个脱氧核糖上只连接着一个碱基,链的末端上的脱氧核糖上只连接 1 个磷酸,C 错误; D、C 与 G 配对,C 的数目与 G 相等,若该 DNA 模型中含有 30 个 C,则一定有 30 个 G,D 正确。 故选 C。 19.如图表示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物质的转化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示过程只能在光下进行 B. 图中产生[H]的场所都是线粒体 C. 18O 标记葡萄糖,则产物水中会检测到放射性 D. 物质②参与的代谢反应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有氧呼吸是指细胞或微生物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 通常以分解葡萄糖为主),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合成大量 ATP 的过程。 有氧呼吸 反应 第一阶段 葡萄糖→丙酮酸+[H]+能量(少) 第二阶段 丙酮酸+H2O→CO2+[H]+能量(少) 第三阶段 [H]+O2→H2O+能量(多) 【详解】A、图示过程为呼吸,不需要在光下进行,A 错误; B、图中产生[H]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B 错误; C、18O 标记葡萄糖,葡萄糖中的 18O 去到 CO2 中,则产物 CO2 中会检测到放射性,C 错误; D、物质②为 O2,参与的代谢反应为电子传递链(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D 正确。 故选 D。 - 14 - 20.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物多样性是指( ) A. 所有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所包含的全部基因 B. 物种的数目及其数量的多样性 C. 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构成的生态多样性 D. 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所含基因以及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生态多样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生物多样性的概念,要求学生对重要概念较熟悉。 【详解】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所含基因以及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生态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 故选 D。 二、简答题 (一)微生物与免疫 2020 年初,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肆虐全球,据初步研究,该病毒的天然宿主可能是 菊头蝠,中间宿主有可能是穿山甲。CoVID-19 结构示意图如图,其中刺突糖蛋白(S 蛋白 )可与人体黏膜细胞表面的 ACE2 结合而进入细胞。 21. CoVID-19 感染人体可能的传染源是____。 A. CoVID-19 B. 处于潜伏期的无症状者 C. 疑似患者 - 15 - D. 市场里违法贩卖的穿山甲 22.从传染病传播途径的角度来看,不戴口罩导致传染主要属于______;外出回家后不洗手导 致传染主要属于__________。 23. 根据图分析,CoVID-19 进入人体细胞的方式通常为_____。 A. 被动扩散运输 B. 经离子通道注入 C. 胞吞或膜融合 D. 诱导宿主细胞膜裂解 24. CoVID-19 表面的 S 蛋白可作为_____刺激机体产生_________性免疫反应。人体黏膜细胞 和骨骼肌细胞基因完全相同,但该病毒主要感染人的黏膜细胞而不能感染骨骼肌细胞。请分 析原因:____。 【答案】21. BCD 22. (1). 空气传播 (2). 接触传播 23. C 24. (1). 抗原; (2). 特异性 (3). 骨骼肌细胞和粘膜细胞的基因虽然完全相同 ,但只有粘膜细胞表面的 ACE2 会与病毒的 S 蛋白结合而使该病毒进入细胞,骨骼肌细胞中 编码 ACE2 的基因不表达) 【解析】 【分析】 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分为 DNA 病毒、RNA 病毒和朊病毒(蛋白质)。RNA 病毒的 成分为 RNA 和蛋白质,遗传物质为 RNA。RNA 病毒有自我复制和逆转录两种复制方式。免疫是 指身体对抗病原体引起的疾病的能力,特异性免疫包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21 题详解】 CoVID-19 感染人体可能的传染源是处于潜伏期的无症状者、疑似患者、市场里违法贩卖的穿 山甲,具有传播风险,故选 BCD。CoVID-19 是引起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不能称之为传染源。 【22 题详解】 从传染病传播途径的角度来看,不戴口罩导致传染主要属于空气传播。外出回家后不洗手导 致传染主要属于接触传播。 【23 题详解】 CoVID-19 的刺突糖蛋白(S 蛋白)可与人体黏膜细胞表面的 ACE2 结合而进入细胞,进入人体 细胞的方式通常为胞吞或膜融合,故选 C。 【24 题详解】 CoVID-19 表面的 S 蛋白可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CoVID-19 需与人体黏膜细 - 16 - 胞表面的 ACE2 结合而进入细胞,骨骼肌细胞和粘膜细胞的基因虽然完全相同,但只有粘膜细 胞表面的 ACE2 会与病毒的 S 蛋白结合而使该病毒进入细胞,骨骼肌细胞中编码 ACE2 的基 因不表达。因此该病毒主要感染人的黏膜细胞而不能感染骨骼肌细胞。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 CoVID-19 的结构、侵染方式以及特异性免疫的原理,要求学生有一定 的分析推理能力。 (二)内环境及其调节 糖尿病是我国高发的代谢性疾病。甲、乙、丙三人在社区检测出尿糖超标,为进一步弄清是 否患糖尿病,又进行了血液检测。图 1、图2 所示为空腹及餐后测定的结果。糖尿病血糖浓度 标准为:空腹≥7.0 mmol/L,餐后 2h≥11.1 mmol/L。请回答下列问题: 25.正常人进食后血糖浓度上升,胰岛素分泌增多。胰岛素降低血糖的机理主要是促进血糖进 入细胞内转变为非糖物质或_____,并抑制_____的分解及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26. 据检测结果,_____(甲/乙/丙)可初步排除糖尿病,那么他检测出尿糖可能的原因是 _____。 A.一次性摄糖过多 B.低血糖患者 C.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 D.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 27. 糖尿病患者往往还容易产生渴感,表现为多饮。请分析患者口渴多饮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 结合检测结果,可以初步诊断_____(甲/乙/丙)最有可能是Ⅱ型糖尿病,判断的依据是 _____,他出现上述检测结果的原因可能有_____。 A.自身抗体与胰岛素结合 B.自身致敏 T 细胞持续杀伤胰岛 B 细胞 - 17 - C.自身抗体竞争性结合靶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 D.胰岛 B 细胞膜上载体对葡萄糖的转运能力下降 【答案】25. (1). 氧化分解/合成糖原 (2). 肝糖原 26. (1). 丙 (2). AD 27.患者血糖浓度升高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渴觉中枢兴奋引发渴觉,主动饮 水 28. (1). 乙 (2). 胰岛素比正常人高出许多,说明他的胰岛素分泌没有障碍,但是胰 岛素并不能促进靶细胞吸收血糖 (3). AC 【解析】 【分析】 图 1 所示为空腹及餐后测定的甲乙丙的血糖浓度。图 2 所示为空腹及餐后测定的甲乙丙的胰 岛素浓度。糖尿病血糖浓度标准为:空腹≥7.0mmol/L,餐后2h≥11.1mmol/L。从图 1 可知, 丙为正常人,甲乙可能患糖尿病。糖尿病可分为 I 型和 II 型,I 型糖尿病病人的免疫系统攻 击和破坏了胰岛细胞,因此 I 型糖尿病的治疗依赖于胰岛素。II 型糖尿病病人的胰岛素含量 正常,可能无法被机体利用,导致血糖无法降到正常值。 【25 题详解】 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降低血糖的机理主要是促进血糖进入细胞内转变为非糖物 质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并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及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26 题详解】 据检测结果,丙的血糖正常,可初步排除糖尿病。那么他检测出尿糖可能的原因是一次性摄 糖过多(尿中排出)、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无法重吸收葡萄糖或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减弱) ,故选 AD。 【27 题详解】 患者血糖浓度升高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渴觉中枢兴奋引发渴觉,主动饮水, 表现为多饮。 【28 题详解】 从图 2 分析,乙的胰岛素含量较高,但乙的血糖也较高,最有可能是Ⅱ型糖尿病。他出现上 述检测结果的原因可能有自身抗体与胰岛素结合、自身抗体竞争性结合靶细胞膜上的胰岛素 受体,均可导致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血糖无法降到正常水平。 - 18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糖尿病的类型及胰岛素的作用机制,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识图及分析推 理能力。 (三)生物工程 CAR-T 疗法是通过设计 CAR 基因,并导入癌症患者的 T 细胞中,使其转化为 CAR-T 细胞, CAR-T 细胞膜上的 CAR 蛋白与癌细胞表面抗原特异结合后,激活 CAR-T 细胞使其增殖、分 化,从而实现对癌细胞的特异性杀伤和记忆,主要过程如图。 29. 过程①中需要用到的两种酶是_____、_____。过程③在基因工程操作步骤中属于_____。 30. 将 CAR 基因导入患者 T 细胞前,必须先完成过程②,原因可能是_____。 A. CAR 基因片段小,容易丟失 B. CAR 基因分子量大,不易通过细胞膜 C. CAR 基因易被降解 D. CAR 基因在 T 细胞中不能复制 31. CAR-T 疗法属于_____。 A. 动物基因工程 B. 酶工程 C. 微生物基因工程 D. 发酵工程 32. 根据图示,CAR-T 细胞对癌细胞的杀伤具有特异性,主要取决于 CAR 蛋白:______区。 - 19 - CAR-T 疗法具有持久性是因为_____。 33. 研究发现,其他细胞经过改造,细胞膜上的 CAR 蛋白也会成为抗原,产生不良反应。以 下属于限制 CAR-T 疗法运用的原因有_________。 A. 肿瘤病人前期化疗导致 T 细胞不足 B. 收集的 T 细胞不纯,混入 B 细胞 C. 患者正常细胞膜上也有相似抗原 D. pCDH 质粒上具有抗性基因 【答案】29. (1). 限制酶 (2). DNA 连接酶 (3). 重组质粒导入受体细胞 30. ACD 31. A 32. (1). 胞外结合 (2). CAR-T 细胞形成记忆细胞 33. ABC 【解析】 【分析】 基因工程是狭义的遗传工程,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是让人们感兴趣的基因(即目的基因)在 宿主细胞中稳定高效地表达。为了实现基因工程的目标,通常要有多种工具酶、目的基因、 载体和宿主细胞等基本要素,并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操作,它包括目的基因的获得、重组 DNA 的形成,重组 DNA 导入受体细胞也称(宿主)细胞、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和目的基 因的表达等几个方面。 【29 题详解】 过程①是体外合成 CAR 基因的过程,需要限制酶将三个片段切割得到互补的粘性末端,再用 DNA 连接酶将其连接。过程③是将重组质粒转入受体细胞(患者 T 细胞)的过程。 【30 题详解】 将 CAR 基因导入患者 T 细胞前,必须先完成过程②,原因可能是 CAR 基因片段小(易丢失) 、CAR 基因易被降解(形成重组质粒不易被降解)、CAR 基因在 T 细胞中不能复制(重组质 粒含复制原点),故选 ACD。 【31 题详解】 CAR-T 疗法是将 CAR 基因导入患者 T 细胞的过程,属于动物基因工程,故选 A。 【32 题详解】 CAR-T 细胞对癌细胞的杀伤具有特异性,主要取决于 CAR 蛋白胞外结合区,CAR-T 细胞膜上的 CAR 蛋白与癌细胞表面抗原特异结合后,激活 CAR-T 细胞使其增殖、分化。CAR-T 疗法具有持 久性是因为 CAR-T 细胞形成记忆细胞,记忆细胞能识别抗原(癌细胞),持续引发免疫应答。 - 20 - 【33 题详解】 其他细胞经过改造,细胞膜上的 CAR 蛋白也会成为抗原,产生不良反应,限制 CAR-T 疗法运 用的原因有肿瘤病人前期化疗导致 T 细胞不足(T 细胞不会产生不良反应)、收集的 T 细胞 不纯(有其它细胞混入,产生不良反应),混入 B 细胞(细胞膜上的 CAR 蛋白也会成为抗原, 产生不良反应)、患者正常细胞膜上也有相似抗原(产生不良反应),故选 AB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 CAR-T 疗法的机制,将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操作与免疫应答相结合,要 求学生有一定的分析推理能力。 (四)遗传病及其预防 青光眼是导致人类失明的三大致盲眼病之一,其中发育性青光眼(婴幼儿型和青少年型)具 有明显家族遗传倾向。如图是某家系发育性青光眼的系谱图。 34. 经检测发现 I-2 无致病基因,可知发育性青光眼是____遗传病。 A. 常染色体显性 B. 常染色体隐性 C. X 染色体连锁显性 D. X 染色体连锁隐性 正常情况下Ⅲ-4 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____。 检查发现,发育性青光眼患者角膜小梁细胞中 M 蛋白异常。为研究其病因,研究者用含红色 荧光蛋白基因 R 的质粒、正常人 M 蛋白基因(M+)或青光眼患者 M 蛋白基因(M-,构建 基因表达载体,分别导入动物细胞中进行培养,实验分组及检测结果如下表( 示含荧光蛋白基因和 M 蛋白基因的质粒片段,此时两基因表达的产物 是一个整体))。 - 21 - 35. 红色荧光蛋白在此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 A. 指示 M 蛋白基因的位置 B. 探究 M 蛋白是否会降低荧光强度 C. 示踪 M 蛋白的分布与去向 D. 筛选出正常基因的细胞 36. 据上表推测发育性青光眼的病因_____。 37. 为验证 M+和 M-的显隐性关系,有同学提出将第 2 组和第 3 组的质粒同时导入一个细胞中( 基因型为 M+M-),此时的荧光分布应为_________。若将以下个体细胞内相应等位基因重复以 上操作,也可得到相同结果的是_____________。 A.Ⅰ-1 B.Ⅰ-2 C.Ⅱ-2 D.Ⅲ-1 38. Ⅲ-2 结婚后育有一子正常,现准备要生二胎,为防止发育性青光眼病孩的出生,其妻子 怀孕后需要进行的产前诊断是_____。 A. B 超检查 B. 性别确定 C. 基因检测 D. 染色体分 析 【答案】34. (1). A (2). 0 35. C 36. M 蛋白基因异常导致其指导合成的 M 蛋白异常,不能正常地分泌到小梁细胞外而在细胞 中积累,最终导致角膜小梁细胞功能异常。 37. (1). 细胞内有红色荧光,培养液中无荧光; (2). ACD 38. C 【解析】 【分析】 根据表格第 1 组可知,在没有 M 蛋白的情况下,荧光标记只存在于细胞内,第 2 组和正常 M 蛋白基因(M+)连接后,荧光标记出现在了培养液中,即正常 M 蛋白合成后会分泌到细胞外, 而第 3 组和青光眼患者 M 蛋白(异常蛋白 M-)基因连接后,细胞外没有出现荧光标记,说明 基因异常导致 M 蛋白异常且不会分泌到细胞外,最终导致细胞功能异常。 - 22 - 【34 题详解】 I-1 患病,I-2 无致病基因,I-1 和 I-2 生下的小孩既有患病的也有正常的,可知发育性青光 眼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I-1 的基因型为杂合子,故选 A。 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Ⅲ-4 为正常女性,因此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 0。 【35 题详解】 从表格中可知,红色荧光蛋白在此实验中的作用是示踪 M 蛋白的分布与去向,故选 C。 【36 题详解】 据上表推测发育性青光眼的病因 M 蛋白基因异常导致其指导合成的 M 蛋白异常,不能正常地 分泌到小梁细胞外而在细胞中积累,最终导致角膜小梁细胞功能异常。 【37 题详解】 根据前面系谱图可知,发育性青光眼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因此 M+和 M-的显隐性关系为 M- 对 M+为显性,为验证 M+和 M-的显隐性关系,将第 2 组和第 3 组的质粒同时导入一个细胞中 (基因型为M+M-),此时的荧光分布应为细胞内有红色荧光,培养液中无荧光,与第 3 组的结 果相同。Ⅰ-1、Ⅱ-2、Ⅲ-1 的基因型均为 M+M-,结果也为细胞内有红色荧光,培养液中无荧 光,而Ⅰ-2 的基因型为 M+ M+,结果也为细胞内有红色荧光,培养液中有红色荧光,故选 ACD。 【38 题详解】 Ⅲ-2(基因型为 M+M-)结婚后育有一子正常,现准备要生二胎,为防止发育性青光眼病孩的出 生,其妻子怀孕后需要进行的产前诊断是基因检测(分子水平的检测才能检测出有无基因 M-)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青光眼的遗传规律及原因分析,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分析推理的能力。 (五)物质代谢 龙须菜,因嫩茎形似龙须而得名,是生活在近岸海域的大型经济藻类。为探究增施 CO2 和提 高温度对其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以龙须菜为材料进行实验。图甲为龙须菜叶肉细胞中 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图乙为相关实验的结果。 - 23 - 39. 图甲发生在叶绿体中的反应是_____(编号),X 物质是_____。 40. 在叶肉细胞中不需要消耗 ATP 的生理过程是_____。 A. 水分解为氧气和氢离子 B. 三碳化合物的还原 C. 氧气和氢离子结合生成水 D. 二氧化碳进入叶绿体中 41. 据图乙实验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 A. 与常温组相比,高温组不利于提高植物的净光合速率。 B. 在增 CO2 情况下,适当升高温度可以提高植物 净光合速率。 C. 常温 CO2 组在超过 29 天后,净光合速率开始下降,直至低于常温组。 D. 增 CO2 和提高温度主要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 进一步研究发现,淀粉积累过多会导致光合速率下降。一方面是因为淀粉在叶绿体中积累会 导致类囊体膜被破坏而影响光反应;另一方面,氮素被优先分配到淀粉的分解代谢中,造成 光合作用所需的含氮化合物不足,进而抑制了光合作用。对不同条件下淀粉含量、可溶性糖 含量的研究结果如图 1、图 2 所示。 的 - 24 - 42. 据图分析,在增施 CO2 情况下,适当升高温度导致淀粉含量下降的可能原因是____。含氮 化合物不足会抑制光合作用,请举一例说明_____。 43. 请根据本研究的结果,对解决“增施 CO2 抑制光合作用”这一问题,提出 3 条合理化建议 _____。 【答案】39. (1). ②③ (2). C3 40. ACD 41. ABCD 42. (1). 在增施 CO2 情况下,升高温度会导致淀粉含量下降,与此同时,可溶性糖的含 量上升, 说明适当升温会促进淀粉分解为可溶性糖,减弱了淀粉大量积累对光合作用的抑制 。 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含氮化合物有酶、ATP、NADPH 等 (2). 举一例说明即可(略) 43. 单独增施 CO2 时间不宜超过 29 天;增施 CO2 的同时合理补充氮肥;增施 CO2 时适当提高温 度。 【解析】 【分析】 光合作用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在这两个阶段中,第一阶段是直接需要光的称为光反应,第二 阶段不需要光直接参加,是二氧化碳转变为糖的反过程称为暗反应。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进 - 25 - 行,光反应的场所位于类囊体膜,暗反应的场所在叶绿体基质。光反应的发生需要叶绿体类 囊体膜上的色素、酶参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植物两大重要的代谢反应,光合作用与呼 吸作用的差值称为净光合作用。 【39 题详解】 图甲中 X 物质为 C3,③为 CO2 的固定,②为 C3 的还原,①为糖酵解(细胞呼吸第一阶段),④ 为细胞呼吸第二阶段,②③发生在叶绿体。 【40 题详解】 在叶肉细胞中不需要消耗 ATP 的生理过程是水分解为氧气和氢离子、氧气和氢离子结合生成 水(放出大量能量)、二氧化碳进入叶绿体中(自由扩散),三碳化合物的还原需要消耗 ATP 和 NADPH,故选 ACD。 【41 题详解】 A、与常温组相比,高温组净光合速率较低,说明高温组不利于提高植物的净光合速率,A 正 确; B、从图中可以看出高 CO2+高温组净光合速率最大,因此在增 CO2 情况下,适当升高温度可以 提高植物的净光合速率,B 正确; C、从图中可知,常温+CO2 组 超过 29 天后,净光合速率开始下降,直至低于常温组,C 正确 ; D、结合图 1、2 可知,增CO2 和提高温度主要影响淀粉的水解或转化,减少淀粉过多对光合速 率的抑制作用,因此主要影响的是植物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D 正确。 故选 ABCD。 【42 题详解】 在增施 CO2 情况下,升高温度会导致淀粉含量下降,与此同时,可溶性糖的含量上升,说明适 当升温会促进淀粉分解为可溶性糖,减弱了淀粉大量积累对光合作用的抑制,因此在增施 CO2 情况下,适当升高温度导致淀粉含量下降。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含氮化合物有酶、ATP、NADPH 等,含氮化合物不足会抑制光合作用。 【43 题详解】 据图分析,单独增施 CO2 时间不宜超过 29 天(常温 CO2 组在超过 29 天后,净光合速率开始下 降)、增施 CO2 的同时合理补充氮肥(光合作用所需的含氮化合物不足,会抑制光合作用)、 增施 CO2 时适当提高温度(在增 CO2 情况下,适当升高温度可以提高植物的净光合速率),这 三条措施可以解决“增施 CO2 抑制光合作用”这一问题。 在 - 26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过程、呼吸作用过程、光合速率的影响因素,主要考查学生 的识图能力以及对结果的分析推理能力。 - 27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