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9 发布 |
- 37.5 KB |
- 2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上海市奉贤区2020届高三一模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2019学年第一学期奉贤区高中等级考质量抽测 生命科学试卷 一、选择题 1.“有心栽花花不开, 无心插柳柳成荫”描述的是何种生殖方式( ) A. 有性生殖 B. 分裂生殖 C. 营养繁殖 D. 孢子生殖 【答案】C 【解析】 【分析】 此题是关于扦插知识的选择题,扦插一般是指把植物的茎进行切断,经过处理之后,插在土壤中,然后每一段枝条都可以生根发芽,长出一个新的植株,据此答题。 【详解】柳树、杨树等植物适合用茎进行扦插繁殖,植物的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用根、茎、叶进行的繁殖又叫营养繁殖,可见C符合题意,故选C。 2.研究汞在微生物中跨膜运输的机理,对防治人体汞中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科学家发现,汞在微生物中跨膜运输方式多样,其中某跨膜运输如图所示,则该跨膜运输方式是( ) A. 自由扩散 B 协助运输 C. 主动运输 D. 胞吞胞吐 【答案】C 【解析】 【分析】 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区别如下: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 29 - 运输方向 顺浓度梯度 高浓度→低浓度 顺浓度梯度 高浓度→低浓度 逆浓度梯度 低浓度→高浓度 载体 不需要 需要 需要 能量 不消耗 不消耗 消耗 举例 O2、CO2、H2O、N2、 甘油、乙醇、苯、尿素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小肠吸收葡萄糖、氨基酸 【详解】据图分析,汞进行跨膜运输时,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需要ATP水解供能,符合主动运输的特点,C正确,故选C。 3.将紫色洋葱鳞叶外表皮细胞置于30% 蔗糖溶液数分钟后,结果如图所示,紫色分布的区域和紫色变化分别是( ) A. ① 变深 B. ① 变浅 C. ② 变深 D. ② 变浅 【答案】C 【解析】 【分析】 1、成熟的植物细胞有一大液泡,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液泡逐渐缩小,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即发生了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液泡逐渐变大,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即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 - 29 - 2、分析图形:图中①表示原生质层,②表示液泡的大小. 【详解】紫色洋葱的色素分布在②液泡中,将紫色洋葱鳞叶外表皮细胞置于30% 蔗糖溶液数分钟,洋葱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液泡逐渐缩小,紫色逐渐加深,C正确,ABD错误,故选C。 4.下列关于测量蚕豆叶下表皮保卫细胞长度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 测量细胞长度时,应尽量使目镜测微尺与被测细胞垂直并重叠 B. 测量细胞长度时,应尽量使目镜测微尺与被测细胞垂直并避免重叠 C. 测量细胞长度时,应尽量使目镜测微尺与被测细胞平行并避免重叠 D. 测量细胞长度时,应尽量使目镜测微尺与被测细胞平行并重叠 【答案】D 【解析】 【分析】 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①选好目标:一定要先在低倍显微镜下把需进一步观察的部位调到中心,同时把物象调节到最清晰的程度,才能进行高倍显微镜的观察。 ②转动转换器,调换上高倍镜头,转换高倍镜时转动速度要慢,若高倍显微镜头碰到玻片,说明低倍镜的焦距没有调好,应重新操作。 ③调节焦距:转换好高倍镜后,用左眼在目镜上观察,此时一般能见到一个不太清楚的物象,可将细准焦螺旋逆时针移动约0.5-1圈,即可获得清晰的物象(切勿用粗调节器)。 【详解】测量细胞长度时,应尽量使目镜测微尺与被测细胞平行并重叠,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细胞观察实验,要求学生识记蚕豆叶的下表皮细胞的特点,掌握显微镜的操作技能,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判断各项,难度不大。 5.图显示小鼠恐惧反射的建立过程。小鼠刚建立该反射后,此时仅给灯光刺激测得小鼠心率为P,若反复给小鼠灯光刺激而不给予电刺激,以后再给灯光刺激测得的小鼠心率为Q,则( ) A. P>Q B. P=Q C. P<Q D. 无法判断 - 29 - 【答案】A 【解析】 【分析】 1、反射--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1)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外界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答。 (2)分类:非条件反射:(生来就有);条件反射:(后天学习)。 2、反射弧--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 感受器:感受刺激。将外界刺激的信息转变为神经的兴奋 ↓ 传入神经:将兴奋传入神经中枢 ↓ 神经中枢:对兴奋进行分析综合 ↓ 传出神经:将兴奋由神经中枢传至效应器 ↓ 效应器: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详解】图示为小鼠恐惧反射的过程,P是建立反射后的心率,若反复给小鼠灯光刺激而不给予电刺激,无法让小鼠建立恐惧反射,则心率P>Q,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反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小明学了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后,对两者的描述(用“×”表示“无”,“√”’表示“有”),正确的是( ) A 糖酵解 三羧酸循环 脱H+ √ ´ 释放CO2 √ √ - 29 - B 糖酵解 三羧酸循环 脱H+ √ √ 释放CO2 ´ √ C 糖酵解 三羧酸循环 脱H+ ´ √ 释放CO2 √ ´ D 糖酵解 三羧酸循环 脱H+ ´ √ 释放CO2 ´ √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有氧呼吸全过程: 第一阶段(糖酵解):在细胞质基质中,一分子葡萄糖形成两分子丙酮酸、少量的[H]和少量能量,这一阶段不需要氧的参与。 第二阶段(三羧酸循环):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基质中,分解为二氧化碳、大量的[H]和少量能量。 - 29 - 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H]和氧气结合,形成水和大量能量,这一阶段需要氧的参与。 【详解】在有氧呼吸过程中,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为糖酵解,能脱H+,并产生丙酮酸,但不能释放CO2;细胞呼吸的第二阶段进行三羧酸循环,丙酮酸分解,能脱H+,并产生CO2,B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结合细胞呼吸作用的过程,考查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氧呼吸的具体过程、场所及产物,能准确判断表中各场所和物质的名称,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7.表为小刚同学设计的实验,该实验结果可以证明酶( ) 步骤 1号试管 2号试管 3号试管 1 加淀粉液2ml 加淀粉液2ml 加蒸馏水2ml 2 加适量蛋白酶 加适量淀粉酶 加适量淀粉酶 3 加适量碘液 加适量碘液 加适量双缩脲试剂 现象 变蓝 不变色 变紫色 ①具有高效性 ②具有专一性 ③本质为蛋白质 ④本质为RNA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1、双缩脲试剂由A液(质量浓度为0.1 g/mL氢氧化钠溶液)和B液(质量浓度为0.01 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蛋白质,使用时要先加A液后再加入B液。 2、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作用条件温和。 【详解】①②、根据表中实验结果可知,淀粉能被淀粉酶水解,不能被蛋白酶水解,说明酶具有专一性,①错误、②正确; - 29 - ③④、淀粉酶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说明淀粉酶为蛋白质,即可证明酶的本质为蛋白质,③正确、④错误; 综上②③正确,故选B。 8.在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植物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农作物中的杂草。如图表示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对两类植物生长的影响,则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分别表示哪类植物以及应当选用的生长素浓度是( ) A. 农作物、杂草;a点浓度 B. 杂草、农作物;a点浓度 C. 农作物、杂草;b点浓度 D. 杂草、农作物;b点浓度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生长素生理作用具有双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更敏感,一般情况杂草是双子叶植物,农作物是单子叶植物,图中b点所对应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既可以抑制双子叶杂草的生长,又可以促进单子叶植物的生长,所以该点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作为除草剂。 【详解】据分析可知,双子叶植物表示杂草,单子叶植物表示农作物,除草剂最适浓度为b点,此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既可以抑制双子叶杂草的生长,又可以促进单子叶植物的生长,所以该点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作为除草剂,D正确,故选D。 9.科学家将小鼠的体细胞转入一种基因使之诱变为ips细胞,该类型细胞能发生如图所示变化,则ips细胞( ) - 29 - A. 具有细胞全能性 B. 与小鼠体细胞DNA相同 C. 经历有丝分裂、分化 D. 经历减数分裂、分化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小鼠的体细胞转入一种基因使之诱变为ips细胞,属于基因工程技术,ips细胞增殖分化形成各种体细胞。 【详解】A、ips细胞增殖分化形成各种体细胞,没有形成完整个体,不能体现全能性,A错误; B、小鼠的体细胞转入一种基因使之诱变为ips细胞,说明比正常的体细胞多了一种基因,B错误; C、ips细胞增殖分化形成各种体细胞,说明经历有丝分裂、分化,C正确; D、图中甲状腺细胞、肌肉细胞、神经细胞和肌细胞都是体细胞,增殖方式是有丝分裂,D错误。 故选C。 10.图表示在机体局部发炎时血液中白细胞进入组织液的一种方式,据图可知细胞膜具有 - 29 - ①一定的流动性 ②全透性 ③信息交流功能 A. 仅① B. 仅② C. 仅③ D. 仅①③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机体局部发炎时,由发炎部位细胞发出信号,使该处的毛细血管壁细胞表达其膜上的P选择蛋白(一种跨膜蛋白),血浆中的白细胞与毛细血管壁细胞之间识别、粘附并移出血管,最后进入感染部位的组织中,吞噬病原体。 【详解】①、①②③过程体现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的结构特点,①正确; ②、细胞膜不具有全透性,②错误; ③、由图可知,白细胞与毛细血管壁细胞之间能够识别,是因为白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和糖脂与P选择蛋白的相互识别作用,体现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③正确。 综上①③正确,故选D。 11.近几年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死亡人数在不断上升,高血压已经成为一个让人担忧的问题。表例举了体内部分与血压调节有关的激素、药物及其生理作用,请判断其中可能使血压降低是( ) 激素或药物名称 生理作用 - 29 - ①呋塞米 利尿剂 ②利美尼定 使交感神经发放冲动减少 ③肾上腺素 使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加强 ④血管紧张素Ⅱ 使全身细小动脉收缩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 在人体内,由内分泌腺所分泌的具有重要调节作用的物质,叫做激素;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极其微小,通常每百毫升血中只有几微克,但它们所产生的调节作用却非常显著,特别对于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基本生命活动来说,激素调节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 【详解】①呋塞米是利尿剂,可以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钠、氯和水等的重吸收,使血浆渗透压下 降,因而可以降低血压,①正确; ②利美尼定能使交感神经发放冲动减少,对血管的刺激减弱,使血压下降,②正确; ③肾上腺素能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兴奋性增高,传导加速,心输出量增多,因此是一种作用快而强的强心药,可以升高血压,③错误; ④血管紧张素Ⅱ能使全身细小动脉收缩,进而使血压升高,④错误。 综上①②正确,故选A。 12.人体内的脂蛋白对脂质的运输起着重要作用,其中主要携带胆固醇的脂蛋白是( ) ①乳糜微粒(CM) ②高密度脂蛋白(HDL ) ③低密度脂蛋白(LDL) ④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 29 - 1、乳糜微粒CM:CM来源于食物脂肪,颗粒最大,含外源性甘油三酯近90%,因而其密度最低。正常人空腹12小时后采血,血浆中无CM。由于CM颗粒大,不能进入动脉壁内,一般不致动脉粥样硬化,但易诱发胰腺炎。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餐后高血脂症亦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2、高密度脂蛋白HDL:颗粒最小,其结构特点是脂质和蛋白质部分几乎各占一半。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人群中的HDL胆固醇水平<0.907mmol/L,冠心病发病的危险性为HDL-C>1.68mmol/L者的8倍。HDL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是由于它能将周围组织包括动脉壁内的胆固醇转运到肝脏进行代谢有关。HDL被认为是一种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血浆脂蛋白,是冠心病的保护因子。 3、低密度脂蛋白LDL:这是血浆中胆固醇含量最多的一种脂蛋白,其胆固醇的含量在一半以上。LDL是所有血浆脂蛋白中首要的致动脉粥样硬化性脂蛋白。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胆固醇来自血液循环中的LDL.LDL的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与其本身的一些特点有关,即LDL相对较小,能很快穿过动脉内膜层。因小颗粒LDL易被氧化,所以比大颗粒LDL更具有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4、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这类脂蛋白中甘油三酯含量仍然很丰富,占一半以上。VLDL与动脉硬化的关系一直没有定论。以往认为正常的VLDL不具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因为它们携带相对少量的胆固醇,另外VLDL颗粒相对大,不易透过动脉内膜。 【详解】据分析可得,题干所给出的乳糜微粒(CM)、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这四种脂蛋白中,主要携带胆固醇的脂蛋白为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②③正确,故选B。 13.在大鼠体温调节实验中发现,Na+被注入大脑脑室后,会使机体产热增加,而注入Ca2+引起体温下降。据此实验及所学知识,大鼠受热刺激后,脑室内的Na+ / Ca2+比例变化和体温调节中枢分别为 ( ) A. 上升 大脑皮层 B. 下降 大脑皮层 C. 上升 下丘脑 D. 下降 下丘脑 【答案】D 【解析】 【分析】 - 29 - 体温的相对稳定是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寒冷环境中,机体通过调节使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多,通过促进代谢,加快物质氧化分解来增加产热。人体中的热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放能;散热的途径主要是汗腺分泌汗液和皮肤毛细血管的变化,此外含有传导散热等。体温调节的中枢位于下丘脑;感知觉的形成部位在大脑皮层。 【详解】通过题干可知Na+被注入大脑脑室后,会使机体产热增加,而注入Ca2+引起体温下降。因此大鼠受热刺激后,脑室内的Na+/Ca2+比例下降,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故选D。 14.图A、B、C、D分别表示某个雄性动物(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2n)在精子形成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细胞,a、b分别表示每个细胞中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变化。根据a和b的变化,细胞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A. A→B→C→D B. B→C→D→A C. C→D→B→A D. C→B→D→A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A细胞内染色体和DNA都只有体细胞的一半,说明已完成减数分裂;图中B细胞内的染色体只有体细胞的一半,而DNA与体细胞的相等,说明细胞已完成了减数第一次分裂,但着丝点没有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或中期;图中C细胞内染色体和DNA都与体细胞的相等,且染色体:DNA=1:1,可能是没有复制时,染色体与DNA之比为1:1,是精原细胞;也可能是着丝点已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中D细胞内染色体与体细胞的相等,而DNA是体细胞的2倍,说明细胞中DNA复制后还没有分裂,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 29 - 【详解】A表示染色体是体细胞的一半,无染色单体,为精细胞; B表示染色体是体细胞的一半,有染色单体,为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或中期的次级精母细胞; C表示染色体与DNA之比为1:1,且细胞内染色体和DNA都与体细胞的相等,可能是精原细胞或为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 D表示染色体复制后,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是初级精母细胞。 因此细胞出现的先后顺序是C→D→B→A或D→B→C→A,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15.DNA分子模板链上的碱基序列携带的遗传信息最终翻译的氨基酸如表,则图所示的tRNA所携带的氨基酸是( ) GAG GCC CTC TGC 亮氨酸 丙氨酸 谷氨酸 苏氨酸 A. 亮氨酸 B. 丙氨酸 C. 谷氨酸 D. 苏氨酸 【答案】A 【解析】 【分析】 遗传信息在DNA上,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这样遗传信息就从DNA转移到mRNA上;mRNA上控制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称为一个密码子,tRNA一端的三个碱基称为反密码子,与密码子互补配对。 【详解】tRNA上的三个碱基(GAG)属于反密码子,与密码子互补配对,因此图中mRNA对应的密码子为CUC,而密码子在mRNA上,mRNA是DNA上的模板链转录而来的,因此DNA模板链上的碱基序列是GAG,结合表中信息可知该tRNA所携带的氨基酸是亮氨酸,故选A。 16.图是一段DNA 分子平面结构的示意图,下列结构中有含氮元素的是( ) - 29 -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是一段DNA分子平面结构的示意图,其中①为脱氧核苷酸,②为脱氧核糖,③为碱基,④包含脱氧核糖和碱基。 【详解】①表示脱氧核苷酸,元素组成是C、H、O、N、P,含有氮元素,①正确; ②表示脱氧核糖,元素组成是C、H、O,②错误; ③表示碱基,含有氮元素,③正确; ④表示脱氧核糖和碱基,含有碱基,则含有氮元素,④正确。 综上①③④正确,故选D。 17.肽酶可以水解图所示化合物,肽酶水解作用的部位是( ) A ① ② B. ② ③ C. ③ ④ D. ① ④ - 29 - 【答案】B 【解析】 【分析】 氨基酸在核糖体中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 )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连接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是肽键,其结构式是-CO-NH-。 【详解】题图化合物含有3个R基、2个肽键(-CO-NH-),是由三个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形成的三肽,相反,该三肽可被肽酶水解为3个氨基酸,肽酶水解作用的部位是肽键,即图中②③所示的部位,使肽键变为羧基和氨基,故选B。 18.我国科学家突破了无法克隆灵长类动物的世界难题,成功培育出世界上首个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和“华华”。图能正确表示这一动物克隆技术原理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物体通过无性繁殖所生成的群体或个体称为克隆,由动物体内一个细胞经过无性生殖过程进而发育形成的动物个体为克隆动物。体细胞克隆即取出一个体细胞核移入一个去核的卵细胞,并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核卵重组,再植入代孕母体中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供体细胞均来自高度分化的体细胞,其种类繁多、数量无限。 【详解】动物克隆技术即取出一个体细胞核移入一个去核的卵细胞,并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核卵重组,再植入代孕母体中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据此可知C符合提提,故选C。 - 29 - 19.科学家经实验发现,把细胞放在有乳糖的溶液中,乳糖浓度很低的时候细胞几乎不产生分解乳糖的酶,乳糖浓度很高的时候,可以“诱导”细胞产生分解乳糖的酶。引起这种现象的调节方式及为( ) A. 负反馈 B. 拮抗 C. 正反馈 D. 协同 【答案】A 【解析】 【分析】 负反馈调节是指某一成分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系列变化抑制或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正反馈调节是指某一生成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系列变化促进或加强最初所发生的变化。拮抗作用是指不同激素对某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协同作用是指不同激素对某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同的作用。 【详解】把细胞放在有乳糖的溶液中,乳糖浓度很低的时候细胞几乎不产生分解乳糖的酶,乳糖浓度很高的时候,可以“诱导”细胞产生分解乳糖的酶,使乳糖浓度降低,引起这种现象的调节方式属于负反馈,故选A。 20.黄曲霉毒素是毒性极强的致癌物质,常藏身于霉变的花生和玉米等种子中。研究发现,黄曲霉毒素能引起细胞中的核糖体不断从内质网上脱落下来,这一结果将直接导致人的肠腺细胞中的( ) A. 核仁被破坏 B. 染色体被破坏 C. 细胞膜被破坏 D. 消化酶合成受到影响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分析可知,黄曲霉毒素是毒性极强的致癌物质,能引起细胞中的核糖体不断从内质网上脱落下来,则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无法进入内质网进行进一步的加工,无法形成成熟的、具有一定功能的蛋白质,所以这一结果直接影响了蛋白质的合成。 【详解】A、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A错误; B、染色体中含有DNA和蛋白质,该蛋白质是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的核糖体合成,B错误; C、核糖体影响蛋白质合成,与细胞膜的结构无直接关系,C错误; - 29 - D、由于内质网上附着的核糖体不断从内质网上脱落下来,核糖体合成的多肽不能进入内质网进行初加工,阻断了分泌蛋白质合成,这一结果直接导致蛋白质合成受到影响。消化酶的化学本质是分泌蛋白,因此这一结果直接影响了消化酶合成的合成,D正确。 故选D。 二、综合题 (一)微生物与奉贤鼎丰腐乳 鼎丰腐乳在上海奉贤已有近150年的历史,以其独特的工艺,细腻的品质,丰富的营养,可口的风味而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被西方誉为东方奶酪。腐乳制作主要步骤如下: 21. 在腐乳制作过程中需接种菌种,这些菌种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菌(属于真菌),与细菌相比主要差异是 。 A. 有无核糖体 B. 有无细胞结构 C. 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D. 有无细胞质 22. 晒制的豆腐块为毛霉菌的生长主要提供的营养物质是___________。 23. 菌种是发酵的关键,如果有杂菌污染则表现出生化功能的变化从而影响腐乳品质,因此配置培养基挑选出所需的毛霉菌菌落显得尤为重要,配置的培养基是 。 A. 低盐的液体培养基 B. 高盐的液体培养基 C. 低盐的固体培养基 D. 高盐的固体培养基 24. 根据菌落特征鉴别毛霉菌时,能够观察的菌落特征有_____________。 A. 形状 B. 颜色 C. 边缘 D. 表面 25. 腐乳的营养丰富,是因为大分子物质经过发酵作用分解成小分子且易于消化吸收的物质,下列属于水解反应是 。 ①蛋白质+水→氨基酸 ②ATP→ADP ③核苷酸→核酸 ④葡萄糖→乳酸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26. 不同的毛霉菌都能分泌脂肪酶,但研究发现以每克菌体计算,两种菌降解脂肪的能力有所不同,对此现象合理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1. C 22. 碳源、氮源 23. D 24. ABCD 25. A - 29 - 26. 两种菌分泌的酶量不同、两种菌酶基因的结构(酶结构)不同 【解析】 【分析】 腐乳的制作 1、原理 (1)腐乳的发酵在多种微生物的协同作用下进行,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它是一种丝状真菌,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 (2)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可以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以将脂肪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2、注意的问题 (1)腐乳发酵中杂菌的控制 ①事先用馒头放在温暖潮湿处培养毛霉,当馒头上长出青点(青霉菌落)、黄点(黄曲霉菌落)、红点(红曲霉菌落)时,及时用镊子和解剖针剔除,保留白毛让其生长黑色孢子。 ②消毒:将豆腐块加热,杀死表面的微生物,防止其他微生物的干扰。 ③接种:将上述馒头上的孢子弹在豆腐块上,并用灭菌后的食品袋罩上,放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 (2)腐乳制作所需豆腐的含水量及意义:豆腐含水量以70%为宜。毛霉为异养需氧型真菌,若含水量过高,影响毛霉的有氧呼吸,豆腐不宜成块;若含水量过少,则不利于毛霉的生长,毛霉的代谢也离不开水。 (3)配制卤汤时酒量的控制:加酒的目的之一是杀死微生物。如果过少,达不到杀死微生物的目的,导致豆腐腐败;若过多,不但杀死了微生物,而且会因酒精度过高抑制了酶的活性,从而影响腐乳的成熟,同时还会因酒精含量过高而影响腐乳的风味。一般应控制在12%左右。 【21题详解】 毛霉菌(属于真菌)属于真核生物,细菌是原核生物,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故选C。 【22题详解】 晒制的豆腐块为毛霉菌的生长主要提供的营养物质是碳源、氮源。 【23题详解】 配置培养基挑选出所需的毛霉菌菌落,配置的培养基应该是高盐的固体培养基,故选D。 - 29 - 【24题详解】 根据菌落特征鉴别毛霉菌时,能够观察的菌落特征有形状、颜色、边缘、表面等,故选A、B、C、D。 【25题详解】 腐乳的营养丰富,是因为大分子物质经过发酵作用分解成小分子且易于消化吸收的物质,下列属于水解反应是①蛋白质+水→氨基酸、②ATP→ADP,而③核苷酸→核酸、④葡萄糖→乳酸属于合成反应,故选A。 【26题详解】 不同的毛霉菌都能分泌脂肪酶,但由于不同菌体分泌的酶量不同、不同菌体菌酶基因的结构(酶结构)不同,因此降解脂肪的能力也有所不同。 【点睛】本题考查腐乳制作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腐乳制作的原理、条件、步骤等,掌握其中需要注意的细节,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二)生命活动的调节与拒绝毒品 每年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目前可卡因是最强的天然中枢兴奋剂,吸毒者把可卡因称作“快乐客”。左图表示突触结构,右图为毒品可卡因对人脑部突触间神经冲动的传递干扰示意图,→表示物质运输方向,请据图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27. 左图中作为神经递质的是 。 A. B. C. D. 28. 多巴胺是脑内分泌的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主要负责大脑的情欲、感觉、兴奋及开心的信息传递,也与上瘾有关。由右图可知可卡因的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________,从而增强并延长对脑的刺激,产生“快感”。 - 29 - 研究表明吸毒会导致细胞和器官功能异常,降低免疫力。小明对吸毒者进行了相关激素的检测,并与健康人作了比较,检测结果均值如表,其中LH、FSH均为垂体释放的调节性腺分泌的激素。调查发现吸毒者容易出现怕冷、寒热交替等症状。 组别 平均年龄 吸毒史 吸毒量 LH(mlu/mL) FSH(mlu/mL) 睾丸酮(mlu/mL) 吸毒者 32岁 4年 1.4g/d 1.45 2.87 4.09 健康人 23岁 — — 4.66 6.6 6.69 29. 根据上述信息所示下列推测中,可能的是 。 A. 毒品导致下丘脑功能障碍 B. 毒品导致垂体功能障碍 C. 毒品导致性腺功能障碍 D. 毒品导致大脑功能障碍 30. 有人对该调查的科学严密性提出质疑,请写出质疑理由:__________________。 31. 吸食可卡因一段时间后,吸毒者会感到越来越不敏感,需要剂量更大的可卡因才能达到兴奋及开心的效果,致病机理与2型糖尿病相似,对此现象作出合理的推测有:相对于正常人, 。 ①其体内多巴胺的结构发生改变 ②其体内多巴胺受体的结构发生改变 ③其体内多巴胺的量绝对不足 ④其体内多巴胺水平高于正常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27. A 28. (1). 与多巴胺转运体结合,阻止了多巴胺进入突触前膜 (2). 增多 29. ABC 30. 健康者和吸毒者平均年龄有较大差异 31. D 【解析】 【分析】 左图表示突触的结构,左边为突触后膜,右边为突触前膜;从右图可知,可卡因具有封闭多巴胺转运体的作用,故会导致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增多;分析表格:吸毒者和健康人相比较,吸毒者的LH、FSH、睾丸酮的水平降低。 - 29 - 【27题详解】 图1中,A选项中的图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为神经递质; B选项中的图能通过离子通道进入细胞中,为离子; C选项中的图表示不能进入细胞的物质; D选项中的图表示通道蛋白。 故选A。 【28题详解】 正常情况下,多巴胺发挥作用后可能过多巴胺转运体运输进入突触小体,而可卡因与多巴胺转运体结合,阻止了多巴胺进入突触前膜,导致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增多,多巴胺持续发挥作用,从而增强并延长对脑的刺激,产生“快感”。 【29题详解】 毒品会导致与性激素分泌相关的器官功能障碍,根据表中数据和题干信息,毒品导致下丘脑功能障碍,A正确;毒品导致垂体功能障碍,B正确;毒品导致性腺功能障碍,C正确;毒品导致下丘脑、垂体和性腺功能障碍,但不能说明导致大脑功能障碍,D错误,故选ABC。 【30题详解】 由于健康者和吸毒者平均年龄有较大差异,对实验结果的误差影响较大,故有人对该调查的科学严密性提出质疑。 【31题详解】 2型糖尿病致病的机理是胰岛素受体受损。吸毒者对可卡因的敏感性减弱,可能原因有其体内多巴胺的结构发生改变、其体内多巴胺受体的结构发生改变或其体内多巴胺水平高于正常,这些都会导致吸毒者对可卡因感到越来越不敏感,故选D。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突触的结构和功能,兴奋在神经纤维素上的传导与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对于相关知识点的理解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难度适中。 (三)遗传与遗传咨询 苯丙酮尿症(PKU)是一种遗传病。突变导致其编码的多肽链中仅一个氨基酸由亮氨酸变为异亮氨酸。一对新婚夫妇表现正常,但妻子的弟弟和丈夫的母亲患有苯丙酮尿症(PKU)。这对夫妇因担心未来会生育PKU患儿,故前往医院进行遗传咨询。(相关基因用A、a表示) 32. 据上述信息判断,PKU基因突变的发生是因为PKU基因 。 A. 复制时发生了碱基替换 B. 转录时发生了错误 C. 复制时发生了碱基增添 D. 翻译时发生了错误 - 29 - 33. 据上述信息判断,PKU致病基因位于_____(常/X/Y)染色体上,是_____(显性/隐性)基因。 34. 据上述信息推测,妻子父亲的基因型是_____,这对新婚夫妇生出患PKU病孩子的概率为_____。 35. 不考虑突变,丈夫个体中可能不携带PKU致病基因的细胞有 。 A. 初级精母细胞 B. 次级精母细胞 C. 精细胞 D. 神经细胞 36. 从优生的角度考虑,为避免妻子生出苯丙酮尿症患儿,怀孕后应对胎儿进行____________。医院对可能导致该病的基因进行酶切分析,如图。对相关基因进行酶切和长度测定,结果发现妻子的PKU基因切割后只有142bp片一种片段,则这对新婚夫妇生出患PKU病孩子的概率为_____。 【答案】32. A 33. (1). 常 (2). 隐性 34. (1). Aa (2). 1/6 35. BC 36. (1). 基因检测 (2). 0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中“一对新婚夫妇表现正常,但妻子的弟弟和丈夫的母亲患有苯丙酮尿症(PKU)”,妻子的双亲正常,所生弟弟患病,“无中生有为隐性”,说明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如果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丈夫的母亲患病,丈夫一定患病,而题干中丈夫表现正常,故PKU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因此PKU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者的基因型均为aa。妻子的弟弟患病为aa,则妻子父母亲的基因型均为Aa,妻子的基因型为1/3AA、2/3Aa,丈夫的母亲患病为aa,则丈夫的基因型为Aa。 【32题详解】 根据题干中“苯丙酮尿症(PKU)是一种遗传病。突变导致其编码的多肽链中仅一个氨基酸由亮氨酸变为异亮氨酸”,说明PKU基因突变的发生是因为PKU基因复制时发生了碱基替换,故选A。 【33题详解】 据分析可知,PKU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 29 - 【34题详解】 据上述信息推测,妻子的弟弟患病为aa,则妻子父母亲的基因型均为Aa。这对新婚夫妇,妻子的基因型为1/3AA、2/3Aa,丈夫的基因型为Aa,生出患PKU病孩子aa的概率为1/4×2/3=1/6。 【35题详解】 丈夫的基因型为Aa,不考虑突变,丈夫个体中初级精母细胞和神经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一定携带PKU致病基因,而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后形成的,可能不携带PKU致病基因,故选BC。 【36题详解】 从优生角度考虑,为避免妻子生出苯丙酮尿症患儿,怀孕后应对胎儿进行基因检测。对相关基因进行酶切和长度测定,结果发现妻子的PKU基因切割后只有142bp片一种片段,说明妻子的基因型为AA,则这对新婚夫妇生出患PKU病孩子的概率为0。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要求考生识记几种常见人类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及特点,能根据题干中信息准确推断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及相应个体的基因型,再结合题干数据进行相关概率的计算,难度适中。 (四)回答有关现代生物技术的问题 现有肝硬化、肝癌多从乙肝发展而来,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方法。现在乙型肝炎疫苗的研制已经到了基因工程疫苗阶段。 图为“乙肝基因工程疫苗”生产和使用过程,将乙肝病毒表面蛋白(HBsAg)基因片段导入大肠杆菌,让重组后的大肠杆菌在培养过程中产生HBsAg。其中选用的质粒lacZ基因可使细菌利用加入培养基的物质X-gal,从而使菌落显现出蓝色,若无该基因,菌落则成白色。 - 29 - 37. 下列①~④表示基因工程疫苗研制的步骤,其中步骤①是___________;①-④步骤的正确排序是________________。 ① ? ②重组DNA分子导入大肠杆菌 ③获取HBsAg基因 ④HBsAg基因与运载体的连接 38. 据图可知获取HBsAg基因选用的限制酶方案是 。 A. EcoRV和BamHI B. 只用EcoRV C. 只用EcoRI D. 只用BamHI 39. 图中所示抗原蛋白HBsAg和相应抗体的基因表达过程中,不同的是 。 A. 基因所来源的物种 B. 转录出的mRNA碱基序列 C. 氨基酸对应遗传密码子表 D. 翻译出的氨基酸序列 40. 为了获得产生HBsAg的大肠杆菌,培养一段时间挑选出_____(蓝色/白色)的菌落进一步培养,分子HBsAg属于免疫反应中的_____________。 41. 接种基因工程疫苗比接种灭活获减毒的病毒疫苗更安全,试从疫苗的结构特点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37. (1). 筛选含HBsAg基因的大肠杆菌 (2). ③④②① 38. D 39. ABD 40. (1). 白色 (2). 抗原 41. 该疫苗不具有遗传物质,不会出现病毒增殖和感染 【解析】 【分析】 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 - 29 - (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 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 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 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37题详解】 基因工程疫苗研制的步骤中,首先应获取目的基因,然后将其与运载体的连接,接着将重组DNA分子导入大肠杆菌,最后对目的基因进行检测和鉴定,即筛选含HBsAg基因的大肠杆菌,因此步骤是③④②①。 【38题详解】 过程①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此过程中需要使用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选用的限制酶应该能够同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并且不会破坏目的基因和质粒的重要结构,结合示意图,选择的限制酶是D。 【39题详解】 基因表达包含了转录和翻译,抗原蛋白HBsAg和抗体属于两种不同的蛋白质,由不同的基因型转录,故基因所来源的物种、转录出的mRNA碱基序列、翻译出的氨基酸序列都不同,但所有生物共用一套密码子表,所以密码子相同,故选ABD。 【40题详解】 由题干知:质粒lacZ基因可使细菌利用加入培养基的物质X-gal,从而使菌落显现出蓝色,若无该基因,菌落则成白色,故为了获得产生HBsAg的大肠杆菌,培养一段时间挑选出白色的菌落进一步培养,分子HBsAg属于免疫反应中的抗原。 【41题详解】 - 29 - 由于该疫苗不具有遗传物质,不会出现病毒增殖和感染,而在灭活核酸的时候可能有些乙肝病毒还具有活性,会导致乙肝病毒在接种者体内繁殖患病,故接种基因工程疫苗比接种灭活获减毒的病毒疫苗更安全。 【点睛】本题有一些难度,主要考察学生对于遗传密码特点的理解应用,对于抗原本质的认识,难点在于对一种限制酶切割后再连接所出现情况的推理,这需要能够彻底理解限制酶切割后产生末端的特点,对于知识的应用方面加深了,很好的考察了学生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五)光合作用 图是茶树叶片光合作用部分过程示意图,其中Ⅰ、Ⅱ表示光合作用的两个阶段,a、b表示相关物质,据图回答。 42. 图 16 中阶段Ⅱ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___,外界光照强度主要通过影响阶段______ (Ⅰ/Ⅱ)影响光合速率,在阶段Ⅱ,C3的碳元素来自于_________。 43. 光合色素直接影响植物对光能利用,在光合作用中的作用有 。 A. 无差别捕获光能 B. 传递光能 C. 转化光能 D. 促进CO2的吸收 研究人员通过人工诱变筛选出一株茶树突变体,其叶绿素含量仅为普通茶树的56%。左图表示在25℃时不同光照强度下该突变体和普通茶树的净光合速率。右图A、B表示某光强下该突变体与普通茶树的气孔导度(单位时间进入叶片单位面积的CO2量)和胞间CO2浓度。 - 29 - 44. 据左图比较突变体与普通茶树净光合速率变化趋势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 据右图分析,______(普通/突变体)茶树在单位时间内固定的CO2多,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42. (1). 叶绿体基质 (2). Ⅰ (3). CO2和五碳化合物 43. BC 44. (1). 光照强度小于a(μmol·m-2·s-)时,突变体的净光合速率小于普通茶树的净光合速率 (2). 光照强度大于a(μmol·m-2·s-)时,突变体的净光合速率逐渐大于普通茶树的净光合速率 45. (1). 突变体 (2). 突变体的气孔导度大,进入叶片的CO2多,而胞间CO2浓度与普通茶树相近,说明突变体的光合速率较高,能较快地消耗CO2 【解析】 【分析】 - 29 - 据图分析:a表示还原氢,b表示ATP;Ⅰ表示光反应阶段,Ⅱ表示暗反应阶段。光照强度大于a时,突变体茶树的净光合速率大于普通茶树。变体场所的气孔导度大于普通茶树,但胞间二氧化碳浓度两者相当,说明突变体茶树利用二氧化碳的能力高于普通茶树,据此分析作答。 【42题详解】 图1中阶段Ⅱ表示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发生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光照强度主要通过影响阶段光反应阶段Ⅰ而影响光合速率。在阶段Ⅱ,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结合后生成三碳化合物,所以C3的碳元素来自于CO2和五碳化合物。 【43题详解】 光合色素在光合作用中的作用有捕获光能、传递光能和转化光能,故选BC。 【44题详解】 据左图析可知,光照强度小于a(μmol•m-2•s-)时,突变体的净光合速率小于普通茶树的净光合速率;光照强度大于a(μmol•m-2•s-)时,突变体的净光合速率逐渐大于普通茶树的净光合速率。 【45题详解】 据右图分析,突变体的气孔导度大,进入叶片的CO2多,而胞间CO2浓度与普通茶树相近,说明突变体的光合速率较高,能较快地消耗CO2,所以突变体茶树在单位时间内固定的CO2多。 【点睛】本题以反映实验结果的曲线图或柱形图为情境,考查学生对影响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其影响的环境因素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 29 - - 29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