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9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理科)(9月份)+Word版含解析
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高二(上)月考生物试卷(理科)(9月份)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 1.通常情况下,人体组织细胞的细胞内液与组织液的生理指标最接近的是( ) A.Na+浓度 B.渗透压 C.K+浓度 D.O2浓度 2.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血液、组织液、淋巴是体内细胞直接生存的液体环境,称内环境 B.内环境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因此理化性质需要保持相对稳定 C.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蔗糖、神经递质等 D.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3.人体的水盐平衡调节、血糖调节和体温调节的中枢均位于( ) A.大脑皮层 B.小脑 C.下丘脑 D.脊髓 4.切除老鼠体内的甲状腺,10d后将其同没有切除甲状腺的老鼠相比,切除甲状腺的老鼠的代谢能力明显下降,并且无法检验出其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切除5d后,将溶解于某溶剂的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给老鼠连续注射5d,过10d后观察,其物质代谢能力没有下降.由此可推测:甲状腺激素能增强物质的代谢能力.为了证明这一推论,有必要进行对比实验,以作观察比较.你认为下列哪项为最适宜的对比实验组( ) A.既没有切除甲状腺,又未注射甲状腺激素的实验组 B.从进行切除后的第1d开始,只注射用于该实验溶剂的实验组 C.从进行切除后的第5d开始,只注射用于该实验溶剂的实验组 D.将溶解于另一种溶剂的甲状腺激素注射到刚刚做完切除手术的实验组 5.CAV﹣16病毒常引起儿童手足口病和其他并发症.下列关于人体对该病毒免疫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CAV﹣16侵入人体后,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对其几乎不起作用 B.T细胞经CAV﹣16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 C.患儿感染CAV﹣16后,需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才能彻底清除 D.患儿痊愈后,若再次感染,相应的记忆细胞会迅速产生抗体消灭该病毒 6.如图表示植物生长单位长度所需时间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正确的是( ) A.在单侧光作用下,若胚芽鞘生长素浓度向光侧为a,则背光侧为b B.将植物体水平放置,若根部近地一侧生长素浓度为c,则远地一侧为d C.若曲线Ⅰ表示生长素对植物茎的作用,则曲线Ⅱ表示对根的作用 D.若曲线Ⅰ表示生长素对双子叶杂草的作用,则曲线Ⅱ表示对单子叶作物的作用 7.正常人体内的激素、酶和神经递质均有特定的生物活性,这三类物质都是( ) A.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B.由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 C.在与特定分子结合后起作用 D.在发挥作用后还能保持活性 8.图是细胞与内环境的关系图,①箭头表示血流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内环境包括③④⑤ B.③中可发生淀粉的水解 C.红细胞携带的O2到达⑤内参与生理活动需要通过4层膜 D.若④中蛋白质外渗至③中,会引起组织水肿 9.下列有关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状腺激素和生长素协同调控动物的生长发育 B.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拮抗调控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 C.正常小鼠饲喂富含甲状腺激素的食物能提高其对低氧环境的耐受能力 D.植物激素是由内分泌腺产生微量高效物质 10.图中甲表示对燕麦胚芽鞘所做的处理,乙表示将处理后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去除尖端的胚芽鞘上的三种处理方式,一段时间后①、②、③的生长情况依次是( ) A.向B侧弯曲、向B侧弯曲、向A侧弯曲 B.向B侧弯曲、向B侧弯曲、向B侧弯曲 C.向A侧弯曲、直立生长、向A侧弯曲 D.向B侧弯曲、直立生长、向B侧弯曲 11.哺乳动物因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 A.血浆渗透压降低 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 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 12.下列是对“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本实验的因变量是插条生根数目的多少 B.本实验的无关变量为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的时间等 C.正确处理插条后,其形态学的上端可生出根来 D.不同生长素类似物浓度下,插条生出的根的数目一定不同 13.高等植物体的各个器官中,合成生长素的数量甚微的是( ) A.叶原基 B.嫩叶 C.成熟叶片 D.发育中的种子 14.如图中的a、b、c分别表示人体内三种细胞外液,细胞1、2、3分别表示处于该细胞外液中的多种细胞,箭头表示这三种液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液体a的蛋白质含量最高 ②细胞2中有的种类不消耗O2 ③液体c可能含有激素和消化酶 ④细胞3的种类最多. 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15.如图是健康成年人体温调节的曲线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时间0﹣t1,产热量大约等于散热量,体温维持在37℃左右 B.时间t1﹣t2,散热量增加会引起体表温度下降,导致下丘脑某些部位兴奋 C.时间t2﹣t3,散热量减少是机体体温调节的结果,此时汗腺分泌减少 D.时间t3以后,产热量仍等于散热量,甲状腺激素分泌量也与t1之前相同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40分) 16.糖尿病的形成有多种原因.如图所示①、②、③是由三种自身免疫病引起的糖尿病,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所示为浆细胞产生的抗体Y1与胰岛B细胞上的 结合,导致 对葡萄糖的敏感度 ,胰岛素的生理功能是促进组织细胞加速 葡萄糖,胰岛素的分泌量减少,血糖浓度升高. (2)图中③所示为浆细胞产生的抗体Y3与 结合,使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 (3)在上述三种自身免疫病①、②、③中, 和 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 有一种青少年型(Ⅱ型)糖尿病,经检查发现患者血液中胰岛素含量正常,但患者仍表现出尿糖症状,该病的病因最有可能类似于图示中的 (填数字). 17.如图表示哺乳动物或人体内两种调节系统的部分结构或关系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若乙图代表缩手反射的反射弧.(X、Y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Z为突触间隙) ①A代表反射弧的 ,刺激图中的 (A、B、X、Y)位点,可产生缩手反射,该缩手反射过程中,X、Y神经纤维上传导兴奋的形式为 ,Z处传递的信号的形式为 . ②我们在考试答题时,手书写自如;如护士在你手背上打针(静脉注射)时,你不会缩手;这说明这些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不仅受到脊髓低级中枢的调控,还要受 的调控. ③如果在Y处膜外安放如图所示的灵敏电流表,给予X点和Y点各一个适宜强刺激,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的次数分别为 次和 次. ④已知某种药物可以阻断反射活动,为探究其作用机理,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药物放在Z点,刺激Y点,发现电流表发生偏转,而效应器无反应.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这种药物是通过阻断突触处的信号传递起作用的.另一同学对此实验作了相应的补充,使之更严密.你认为他的补充意见应该是 . (2)若“+”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则图甲中a为 ,①处的激素名称为 ,作用为 (用“+”和“﹣”表示),由此可知,激素的合成与分泌存在 调节. 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高二(上)月考生物试卷(理科)(9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 1.通常情况下,人体组织细胞的细胞内液与组织液的生理指标最接近的是( ) A.Na+浓度 B.渗透压 C.K+浓度 D.O2浓度 【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分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 (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 (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解答】解:A、Na+主要存在细胞外液中,故人体组织细胞的细胞内液中Na+浓度明显低于组织液,A错误; B、人体组织细胞的细胞内液与组织液的渗透压相等,B正确; C、K+主要存在细胞内液中,故人体组织细胞的细胞内液中K+浓度明显高于组织液,C错误; D、O2从组织液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内,故组织液中O2浓度高于组织细胞的细胞内液,D错误. 故选:B. 2.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血液、组织液、淋巴是体内细胞直接生存的液体环境,称内环境 B.内环境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因此理化性质需要保持相对稳定 C.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蔗糖、神经递质等 D.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稳态的生理意义. 【分析】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是人体细胞赖以生活的体内环境,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解答】解:A、参与内环境组成的是血浆,不是血液,A错误; B、内环境是人体内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B错误; C、蔗糖是植物细胞特有的二糖,不存在人体内环境中,不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C错误; D、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D正确. 故选:D. 3.人体的水盐平衡调节、血糖调节和体温调节的中枢均位于( ) A.大脑皮层 B.小脑 C.下丘脑 D.脊髓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1、大脑皮层:最高级中枢;小脑:维持身体平衡,下丘脑:调节体温、水分和血糖平衡;脑干:维持呼吸等. 2、炎热环境→皮肤温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散热(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解答】解:A、大脑皮层是高级中枢,A错误; B、小脑维持身体平衡的调节中枢,B错误; C、下丘脑是水盐平衡调节、血糖调节和体温调节的中枢,C正确; D、脊髓是低级中枢,D错误. 故选:C. 4.切除老鼠体内的甲状腺,10d后将其同没有切除甲状腺的老鼠相比,切除甲状腺的老鼠的代谢能力明显下降,并且无法检验出其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切除5d后,将溶解于某溶剂的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给老鼠连续注射5d,过10d后观察,其物质代谢能力没有下降.由此可推测:甲状腺激素能增强物质的代谢能力.为了证明这一推论,有必要进行对比实验,以作观察比较.你认为下列哪项为最适宜的对比实验组( ) A.既没有切除甲状腺,又未注射甲状腺激素的实验组 B.从进行切除后的第1d开始,只注射用于该实验溶剂的实验组 C.从进行切除后的第5d开始,只注射用于该实验溶剂的实验组 D.将溶解于另一种溶剂的甲状腺激素注射到刚刚做完切除手术的实验组 【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 【分析】科学探究实验需要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实验探究的是甲状腺激素的作用,自变量应该是甲状腺激素的有无,为了确定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需要另外只注射用于该实验的溶剂的实验组,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根据题目中的叙述,不能确定是某溶剂还是甲状腺激素在发挥作用,还要增加一组从进行切除后的第5天起,只注射用于该实验的溶剂的实验组,才能确定. 故选:C 5.CAV﹣16病毒常引起儿童手足口病和其他并发症.下列关于人体对该病毒免疫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CAV﹣16侵入人体后,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对其几乎不起作用 B.T细胞经CAV﹣16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 C.患儿感染CAV﹣16后,需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才能彻底清除 D.患儿痊愈后,若再次感染,相应的记忆细胞会迅速产生抗体消灭该病毒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病毒在体内引起的特异性免疫既有体液免疫又有细胞免疫,先是通过体液免疫阻止病毒随血液循环而散播,再通过细胞免疫清除侵入宿主细胞的病毒. 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细胞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2)反应阶段: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3)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 【解答】解:A、CAV﹣16侵入人体后先经吞噬细胞处理暴露出抗原;故A错误. B、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增强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产生抗体,抗体与该病毒发生特异性结合后形成沉淀,由吞噬细胞吞噬处理;故B错误. C、若该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则需细胞免疫将靶细胞杀死,暴露出抗原后,再由抗体与抗原结合,在此过程中需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共同作用;故C正确. D、记忆细胞受刺激后先增殖分化出浆细胞,再产生抗体;故D错误. 故选C. 6.如图表示植物生长单位长度所需时间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正确的是( ) A.在单侧光作用下,若胚芽鞘生长素浓度向光侧为a,则背光侧为b B.将植物体水平放置,若根部近地一侧生长素浓度为c,则远地一侧为d C.若曲线Ⅰ表示生长素对植物茎的作用,则曲线Ⅱ表示对根的作用 D.若曲线Ⅰ表示生长素对双子叶杂草的作用,则曲线Ⅱ表示对单子叶作物的作用 【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 【分析】生长素的作用与浓度、器官种类和植物种类不同而不同.(1)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体现在根的向地性、顶端优势;(2)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比芽敏感,芽比茎敏感;(3)不同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更敏感. 【解答】解:A、单侧光能使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使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则背光侧生长快于向光侧,若胚芽鞘生长素浓度向光侧为a,则背光侧生长素浓度要大于a,植物生长单位长度所需时间短于向光侧,A错误; B、将植物体水平放置,由于受到重力作用影响,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侧,若根部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c,则远地侧生长素浓度应小于c,B错误; C、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比芽敏感,芽比茎敏感,C错误; D、不同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更敏感,若曲线Ⅰ表示生长素对双子叶杂草的作用,则曲线Ⅱ表示生长素对单子叶植物的作用,D正确. 故选:D. 7.正常人体内的激素、酶和神经递质均有特定的生物活性,这三类物质都是( ) A.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B.由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 C.在与特定分子结合后起作用 D.在发挥作用后还能保持活性 【考点】酶在代谢中的作用的综合;动物激素的调节. 【分析】激素是内分泌细胞分泌,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多肽、脂质或氨基酸衍生物,与神经系统密切联系.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在细胞内外都能发挥作用,受温度、PH值得影响. 神经递质是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得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者抑制. 激素和酶都不是细胞的能量物质和组成物质,有些激素作为信息分子能改变酶的活性从而影响细胞代谢. 【解答】解:A、激素调节属于体液调节,随着血液循环到达相应的组织器官,调节其生理过程;酶在细胞内或分泌到细胞外催化特定化学反应;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组织液(突触间隙);A错误. B、部分激素是蛋白质,部分是脂质等;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B错误. C、激素和神经递质是信息分子,需要与特定的受体分子结合,酶也需要与特定的分子结合催化化学反应;C正确. D、酶化学反应前后数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激素和神经递质作用后就失去活性,D错误. 故选:C. 8.图是细胞与内环境的关系图,①箭头表示血流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内环境包括③④⑤ B.③中可发生淀粉的水解 C.红细胞携带的O2到达⑤内参与生理活动需要通过4层膜 D.若④中蛋白质外渗至③中,会引起组织水肿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分析】本题是内环境的组成及内环境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的考查,分析题图可知,①处血液流动的方向由主干流向分支,因此①是动脉端,②是淋巴,③是组织液,④是血浆,⑤是细胞內液;内环境由②③④组成,血浆与组织液之间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壁相互渗透,组织液还可以穿过毛细淋巴管壁形成淋巴,淋巴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浆. 【解答】解:A、内环境是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构成,包括②③④,A错误; B、淀粉为植物多糖,其水解发生与消化道中,B错误; C、红细胞携带的O2到达⑤内参与生理活动需要通过1层红细胞膜,2层毛细血管壁细胞膜,1层组织细胞膜和2层线粒体膜,共6层膜,C错误; D、若④血浆中蛋白质外渗至③组织液中,会引起组织液增多,导致组织水肿,D正确. 故选:D. 9.下列有关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状腺激素和生长素协同调控动物的生长发育 B.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拮抗调控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 C.正常小鼠饲喂富含甲状腺激素的食物能提高其对低氧环境的耐受能力 D.植物激素是由内分泌腺产生微量高效物质 【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植物激素的概念. 【分析】生长素为植物激素,促进动物生长的为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可提高新陈代谢,故正常小鼠饲喂富含甲状腺激素的食物能降低其对低氧环境的耐受能力=;胰岛素可降低血糖,而胰高血糖素可使血糖升高,二者拮抗调控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植物无内分泌腺,激素是由特定的部位产生的. 【解答】解:A、生长素为植物激素,促进动物生长的为生长激素,A错误; B、胰岛素可降低血糖,而胰高血糖素可使血糖升高,二者拮抗调控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B正确; C、由于甲状腺激素可提高新陈代谢,故正常小鼠饲喂富含甲状腺激素的食物能降低其对低氧环境的耐受能力,C错误; D、植物无内分泌腺,激素是由特定的部位产生的,D错误. 故选:B. 10.图中甲表示对燕麦胚芽鞘所做的处理,乙表示将处理后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去除尖端的胚芽鞘上的三种处理方式,一段时间后①、②、③的生长情况依次是( ) A.向B侧弯曲、向B侧弯曲、向A侧弯曲 B.向B侧弯曲、向B侧弯曲、向B侧弯曲 C.向A侧弯曲、直立生长、向A侧弯曲 D.向B侧弯曲、直立生长、向B侧弯曲 【考点】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 【分析】据图甲分析,胚芽鞘尖端有感光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背光一侧多,生长素极性向下端运输,使得琼脂块A生长素多于琼脂快B.另外注意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感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向光弯曲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 【解答】解:分析图乙,①A侧生长素多于B,生长素极性向下端运输,使A侧生长快,向B侧弯曲;②匀速转动对生长素分布没有影响,向B侧弯曲;③感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则去除尖端胚芽鞘单侧光照射对生长素分布也没有影响,向B侧弯曲. 故选:B. 11.哺乳动物因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 A.血浆渗透压降低 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 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此题考查动物体内水平衡调节的知识. 当动物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增强,致使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增强. 【解答】解:A、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A错误; B、机体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致使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B正确; C、机体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增强,C错误; D、抗利尿激素随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D错误. 故选:B. 12.下列是对“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本实验的因变量是插条生根数目的多少 B.本实验的无关变量为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的时间等 C.正确处理插条后,其形态学的上端可生出根来 D.不同生长素类似物浓度下,插条生出的根的数目一定不同 【考点】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分析】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促进某种植物插条生根的生长素类似物的最适浓度;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无关变量(如枝条长度、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的时间等)应控制为等量;实验前做一个预实验,目的是为正式实验摸索条件,减少实验误差. 【解答】解: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插枝生根的数目为实验的因变量,A正确; B、无关变量包括枝条的长度、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的时间、温度等,B错误; C、正确处理插条后,其形态学的下端可生出根,C错误; D、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在最适浓度的两侧,总会找到一个低浓度和一个高浓度,它们对促进生根的效果相同,D错误; 故选:A. 13.高等植物体的各个器官中,合成生长素的数量甚微的是( ) A.叶原基 B.嫩叶 C.成熟叶片 D.发育中的种子 【考点】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 【分析】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而在成熟或衰老组织中合成甚微. 【解答】解:A、叶原基产生幼芽,是生长素合成的主要部位,A错误; B、嫩叶是生长素合成的主要部位,B错误; C、成熟的叶片中生长素合成的很少,C正确; D、发育中的种子是生长素合成旺盛的部位,D错误. 故选:C. 14.如图中的a、b、c分别表示人体内三种细胞外液,细胞1、2、3分别表示处于该细胞外液中的多种细胞,箭头表示这三种液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液体a的蛋白质含量最高 ②细胞2中有的种类不消耗O2 ③液体c可能含有激素和消化酶 ④细胞3的种类最多. 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考点】稳态的生理意义. 【分析】分析题图:细胞外液主要包括组织液、淋巴和血浆,其中a是淋巴,细胞1为淋巴细胞;b是血浆,细胞2为血细胞,分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其中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因此只能进行无氧呼吸;c是组织液,细胞3是组织细胞,其种类最多. 【解答】解:①组织液、淋巴和血浆三种细胞外液中,血浆(液体b)的蛋白质含量最高,故①错误; ②细胞2是各种血细胞,其中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因此只能进行无氧呼吸,故②正确; ③液体c是组织液,其中可能含有激素,但不含消化酶,因为消化酶不属于内环境,故③错误; ④细胞3是组织细胞,其种类最多,故④正确. 故选D. 15.如图是健康成年人体温调节的曲线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时间0﹣t1,产热量大约等于散热量,体温维持在37℃左右 B.时间t1﹣t2,散热量增加会引起体表温度下降,导致下丘脑某些部位兴奋 C.时间t2﹣t3,散热量减少是机体体温调节的结果,此时汗腺分泌减少 D.时间t3以后,产热量仍等于散热量,甲状腺激素分泌量也与t1之前相同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正常情况下,人体的产热量等于散热量,这样才能维持体温恒定.当环境温度从25℃下降到10℃时→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由于内外温差加大,散热量增加,产热量也增加,但两者依然处于动态平衡. 【解答】解:A、时间0﹣t1,产热量大约等于散热量,体温维持在相对稳定,A正确; B、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产热量等于散热量,当环境温度从25℃下降到10℃时,由于人体体温与环境温度的温差加大造成散热量增加,B正确; C、时间t2以后,增加产热量,减少散热量,维持体温相对恒定,如汗腺分泌减少,毛细血管收缩等,C正确; D、时间t3以后,散热量比t1多,而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加,使得产热量也比t1多,体温得以维持相对恒定,D错误. 故选:D.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40分) 16.糖尿病的形成有多种原因.如图所示①、②、③是由三种自身免疫病引起的糖尿病,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所示为浆细胞产生的抗体Y1与胰岛B细胞上的 葡萄糖受体 结合,导致 胰岛B细胞 对葡萄糖的敏感度 降低 ,胰岛素的生理功能是促进组织细胞加速 摄取、利用和储存 葡萄糖,胰岛素的分泌量减少,血糖浓度升高. (2)图中③所示为浆细胞产生的抗体Y3与 靶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 结合,使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 (3)在上述三种自身免疫病①、②、③中, ① 和 ② 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 有一种青少年型(Ⅱ型)糖尿病,经检查发现患者血液中胰岛素含量正常,但患者仍表现出尿糖症状,该病的病因最有可能类似于图示中的 ③ (填数字).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据图分析:1、图中抗体Y1能与胰岛B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导致葡萄糖与受体的结合受到影响,使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减少,从而使血糖升高. 2、图中抗体Y2能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影响胰岛B细胞的分泌,导致胰岛素减少,从而血糖升高. 3、图中Y3能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影响胰岛素与受体的结合,从而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血糖升高 【解答】解:(1)胰岛B细胞必须感受血糖浓度升高的变化才能分泌胰岛素,抗体Y1与胰岛B细胞上的受体结合以后,使胰岛B细胞对葡萄糖的感受能力降低,从而不能分泌胰岛素.胰岛素的生理功能是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2)从题图中可以看出,抗体Y3 与靶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使胰岛素与其受体的结合机会减少,甚至不能结合,从而不能使胰岛素发挥作用. (3)从分析可以看出,①、②都是由胰岛素分泌减少所致,所以可通过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治疗;③中胰岛素分泌正常,只是因为无法与正常的受体结合或结合机会较少而引起糖尿病. 故答案为: (1)葡萄糖受体 胰岛B细胞 降低 摄取、利用和储存 (2)靶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 (3)①②③ 17.如图表示哺乳动物或人体内两种调节系统的部分结构或关系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若乙图代表缩手反射的反射弧.(X、Y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Z为突触间隙) ①A代表反射弧的 效应器 ,刺激图中的 B (A、B、X、Y)位点,可产生缩手反射,该缩手反射过程中,X、Y神经纤维上传导兴奋的形式为 电信号或局部电流 ,Z处传递的信号的形式为 化学信号 . ②我们在考试答题时,手书写自如;如护士在你手背上打针(静脉注射)时,你不会缩手;这说明这些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不仅受到脊髓低级中枢的调控,还要受 大脑皮层高级中枢 的调控. ③如果在Y处膜外安放如图所示的灵敏电流表,给予X点和Y点各一个适宜强刺激,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的次数分别为 0 次和 2 次. ④已知某种药物可以阻断反射活动,为探究其作用机理,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药物放在Z点,刺激Y点,发现电流表发生偏转,而效应器无反应.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这种药物是通过阻断突触处的信号传递起作用的.另一同学对此实验作了相应的补充,使之更严密.你认为他的补充意见应该是 先将药物放在X点,刺激Y点,观察效应器的反应(或药物放在Y点,刺激Y点,观察电流表发生偏转情况) . (2)若“+”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则图甲中a为 下丘脑 ,①处的激素名称为 甲状腺激素 ,作用为 ﹣ (用“+”和“﹣”表示),由此可知,激素的合成与分泌存在 反馈(负反馈) 调节. 【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1、寒冷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代谢增加产热.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叫做负反馈调节. 2、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和传出神经及效应器组成. 【解答】解:(1)①由图中突触结构可知,A表示效应器,B表示感受器,刺激图中的B位点,可产生缩手反射,该缩手反射过程中,X、Y神经纤维上传导兴奋的形式为电信号或局部电流,Z突触间隙处传递的信号的形式为化学信号. ②我们在考试答题时,手书写自如;如护士在你手背上打针(静脉注射)时,你不会缩手;这说明这些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不仅受到脊髓低级中枢的调控,还要大脑皮层高级中枢地调控. ③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给X处刺激电流计不偏转,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是双向的,所以在Y处给予刺激,电流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④根据题意,该同学的实验无法排除药物对神经纤维上信号传导是否有阻断作用,所以还应设置一组进行对照,既将药物放在X点,刺激Y点观察效应器的反应. (2)图甲中a细胞为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①由甲状腺分泌的激素反馈作用于下丘脑,抑制下丘脑的分泌,所以①为甲状腺激素,作用为抑制,即﹣.由此可知,激素的合成与分泌存在反馈或负反馈调节. 故答案为: (1)①效应器 B 电信号或局部电流 化学信号 ②大脑皮层高级中枢 ③0 2 ④先将药物放在X点,刺激Y点,观察效应器的反应(或药物放在Y点,刺激Y点,观察电流表发生偏转情况) (2)下丘脑 甲状腺激素﹣反馈(负反馈) 2016年10月21日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