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9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2020届高三年级模拟考试 生 物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20题,每题2 分,共计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植物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N、P可用于 A. 合成纤维素和蔗糖 B. 形成染色质和细胞膜 C. 合成DNA和脱氧核糖 D. 合成脂肪和ATP 2.从某些动物组织中提取的胶原蛋白,可以用来制作手术缝合线,具有免拆线、无排异的优点。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A.缝合线将被组织中特定的酶水解 B.缝合线的水解产物可被细胞吸收 C.缝合处可检测到抗胶原蛋白抗体 D.动物与人体的胶原蛋白空间结构相似或相同 3.2020年初,武汉出现不明原因肺炎,感染者主要症状为咳嗽,发热等症状。经研究发现这场肺炎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下列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它只有侵入人体活细胞内才具有生命活动 B.感染冠状病毒后引发的细胞免疫会裂解靶细胞并清除血液中的病毒 C.冠状病毒的核酸彻底水解后,可得到5种碱基、1种五碳糖、一种磷酸 D.病毒最外层的刺突蛋白与人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受体特异性结合体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4.“格瓦斯”是由酵母菌和乳酸菌双菌发酵的传统谷物发酵饮料。传统做法是采用俄式大面包为基质,加入菌种发酵生成微量乙醇、一定量的CO2以及丰富的有机酸物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发酵过程需要密闭条件 B. 两菌种的细胞呼吸方式相同 C. CO2由两菌种共同产生 D. 两菌种细胞呼吸的场所均只为细胞质基质 5.幽门螺旋杆菌(简称 Hp)是导致多种消化道疾病的首要致病菌。因尿素可被 Hp 产生的脲酶分解为 NH3和 14CO2,因此体检时可让受试者口服 14C 标记的尿素胶囊,再定时收集受试者吹出的气体并测定其中是否含有14CO2即可检测 Hp 感染情况。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Hp 的遗传物质主要是 DNA B.感染者呼出的 14CO2是由人体细胞中的线粒体产生 C.脲酶的合成是吸能反应 D.脲酶由 Hp 细胞中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 6.科学家利用人类干细胞在实验室中培育岀了“微型人脑”,该组织已经达到9周胎儿大脑的 发育水平,但不能独立思考。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将人体干细胞培育成微型人脑,体现了动物细胞的全能性 B.在培育微型人脑的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裂、分化、衰老等过程 C.若培育过程中出现了细胞凋亡, 其根本原因是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D.若培育过程发生了细胞坏死,则属于基因控制下的编程性死亡 7.下列关于人体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有丝分裂前期细胞中含有92条染色单体 B. 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可含有24种形态不同的染色体 C.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中含23个四分体 D.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含2个染色体组 8.矮牵牛花瓣中存在合成红色和蓝色色素的生化途径(如图所示,A、B、E为控制相应生化途径的基因)。矮牵牛在红色和蓝色色素均存在时表现为紫色。若一亲本组合杂交得F1,F1自交产生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色:红色:蓝色:白色=9:3:3: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亲本基因型可为AABBEEaaBBee或AABBeeaaBBEE B. 本实验无法判断A、B基因遗传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C. F2中紫色个体与白色个体杂交,不会出现白色个体 D. F2中蓝色矮牵牛花自交,其后代中纯合子的概率为2/3 9.甲(ATGG)是一段单链DNA片段,乙是该片段的转录产物,丙(A-P~P~P)是转录过程中的一种底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乙、丙的组分中均有糖 B. 甲、乙共由8种核苷酸组成 C. 该过程利用的丙只来自于细胞呼吸 D. 乙的水解产物中含有丙 10.科研人员测定某噬菌体单链DNA的序列,得到其编码蛋白质的一些信息,如下图所示。据此作出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谷氨酸(Glu)至少有两种密码子 B. 终止密码子分别为TAA或TGA C. 一个碱基对替换可能引起两种蛋白发生改变 D. 基因重叠能经济地利用DNA的遗传信息量 11.芦笋是雌雄异株植物,雄株性染色体为XY,雌株为XX;其幼茎可食用,雄株产量高。以下为两种培育雄株的技术路线。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形成愈伤组织可通过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诱导 B. 幼苗乙和丙的形成均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 C. 雄株丁的亲本的性染色体组成分别为XY、XX D. 与雄株甲不同,雄株丁培育过程中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12.某研究所将拟南芥的三个抗盐基因 SOS1、SOS2、SOS3 导入玉米,筛选出成功整合的 耐盐植株(三个基因都表达才表现为高耐盐性状)。如图表示三个基因随机整合的情况, 让三株转基因植株自交(无交叉互换),后代高耐盐性状的个体比例最小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三者相同 13.若要验证某种细菌或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 A. 向R型肺炎双球菌的培养基中加入S型菌的DNA,检测细菌的转化情况 B. 向大肠杆菌培养基中加入DNA合成抑制剂,检测大肠杆菌的菌落情况 C. 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检测子代噬菌体的放射性 D. 向大肠杆菌的培养液中加入35S的无机盐,检测子代大肠杆菌DNA中的放射性 14.遗传学上的平衡种群是指在理想状态下,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都不再改变的大种群。 某哺乳动物的平衡种群中,栗色毛和黑色毛由常染色体上的1对等位基因控制。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A.多对黑色个体交配,每对的子代均为黑色,则说明黑色为显性 B.观察该种群,若新生的栗色个体多于黑色个体,则说明栗色为显性 C.若该种群栗色与黑色个体的数目相等,则说明显隐性基因频率不等 D.选择1对栗色个体交配,若子代全部表现为栗色,则说明栗色为隐性 15.食用草乌炖肉是有些地方人们的饮食习惯,但草乌中含有乌头碱,乌头碱可与神经元上的钠离子通道结合,使其持续开放,从而引起呼吸衰竭,心律失常等症状,严重可导致死亡。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A. 乌头碱可使神经元持续处于静息状态而不能兴奋 B. 钠离子通道是胞外Na+内流和胞内K+外流共同的通道 C. 钠离子通道持续开放会使神经纤维膜内Na+浓度高于膜外 D. 阻遏钠离子通道开放的药物可以缓解乌头碱中毒症状 16.如图是植物激素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对拟南芥根和茎生长的影响。据图作出的分析,正确的是 A. 相对根而言,茎对IAA和GA更敏感 B. IAA浓度为b时,根不生长 C. IAA浓度大于c时,茎的生长受抑制 D. 仅IAA表现出两重性,GA无两重性 17.因含N、P元素污染物的流入,导致妫水河爆发水华。研究人员在妫水河投放以藻类为食的罗非鱼控制水华,实验结果如下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罗非鱼等动物和蓝藻等植物共同构成生物群落 B.投放罗非鱼调整了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C.投放罗非鱼加快清除妫水河中含N、P元素污染物 D.妫水河爆发水华,自我调节能力没有丧失 18.有关“转基因猴”、“克隆猴”和“试管猴”的说法合理的是 A.三种猴都继承了双亲的优良性状 B.三种猴培育过程都体现了细胞核的全能性 C.三种猴培育过程都应用了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和胚胎移植技术 D.为提高繁殖效率三者都可采用原肠胚期的胚胎进行胚胎分割 19.以下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提取DNA可选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B.制作果醋的温度一般要略高于果酒的制作温度 C.腐乳制作的全过程都离不开以毛霉为主的微生物发挥作用 D.制作固定化酵母细胞实验中,需将凝胶珠置于NaCl2溶液中处理适宜的时间 20.常绿直立灌木夹竹桃可产生名为夹竹苷的剧毒物质,孕妇及幼儿接触会使人昏睡、智力低下,但其花、叶可吸引夹竹桃天蛾前来产卵,天蛾幼虫以夹竹桃叶为食。由此无法推断 A.夹竹桃天蛾幼虫可以抵御夹竹苷及其代谢产物的毒性 B.借助夹竹苷可引诱雌性夹竹桃天蛾前来并杀死,属于生物防治 C.夹竹苷可以吸引夹竹桃天蛾的天敌前来捕食天蛾幼虫,调节种间关系 D.进化过程中夹竹桃和夹竹桃天蛾均被选择出了适应性变异 二、多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每题3分,共计15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21.下列实验中,有关操作时间的长短对实验现象或结果影响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A.“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中,第二次与第三次观察间隔时间长短对实验现象的影响相同 B.“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解离时间的长短对实验现象的影响相同 C.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保温时间过长或过短时上清液检测结果相同[来源:Zxxk.Com] 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两次捕获间隔时间的长短对调查结果的影响相同 22.如图为人体激素作用于靶细胞的两种机理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状腺激素属于 A 类激素,当它与受体结合后, 通过促进翻译从而促进细胞代谢 B.抗利尿激素属于B类激素,它是由垂体合成分泌 C.血糖调节中,胰岛A细胞膜上除了有与激素结合的受体外也有与神经递质结合的受体 D.甲状腺激素调节中,垂体细胞受体b能接受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根本原因是其特有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基因 23. 在我国北方一些地区冬季采用了“四位一体”(“四位”指沼气池、猪禽舍、厕所及日光温室)的农业生态工程模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温室和猪禽舍间CO2和O2的扩散,有利于提高产量 B. 禽畜维持体温消耗的能量减少,生长速率提高 C. 粪便、落叶作为沼气发酵原料,沼液沼渣可为农作物提供物质和能量 D. 温室保温所需的热能主要来自于生物呼吸产热 24.下列有关生物技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克隆动物”的诞生说明在胚胎和个体发育中,细胞质有调控细胞核发育的作用 B.生产基因疫苗时,为减少排斥反应,通常用人体细胞作为受体细胞[来源:学#科#网] C.运用基因工程技术让牛合成人白蛋白,该技术将导致定向变异 D.种植转抗虫基因的植物,不会导致昆虫群体抗性基因频率增加。 25.B基因存在于水稻基因组中,仅在体细胞和精子中正常表达,在卵细胞中不转录。为研究B基因表达对卵细胞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来获取能够在卵细胞中表达B基因的转基因植株。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注:启动子﹡指可在水稻卵细胞中启动转录的启动子; Luc基因表达的荧光素酶能催化荧光素产生荧光 A. B基因在水稻卵细胞中不转录,可能是B基因启动子在卵细胞中无法启动转录 B. 可从水稻体细胞和精子中提取RNA构建的cDNA文库中获得B基因中编码蛋白的序列 C. 过程②在培养基中应加入卡那霉素以检测T-DNA是否整合到水稻细胞染色体DNA上 D. 在鉴定和筛选转基因植株时,可以检测加入荧光素的该植株卵细胞中是否发出荧光 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8题,共计65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26.(7分)他莫昔芬(Tam)是一种治疗乳腺癌的药物,患者长期使用后药效降低,科研人员对此进行研究。 (1)患乳腺癌的病人几乎都是女性,雌激素能刺激乳腺癌细胞生长和抑制凋亡。雌激素的化学本质是,主要是由女性的 分泌的。临床研究发现,雌激素受体正常的患者使用Tam治疗效果较好,受体异常患者疗效较差,这是由于Tam在靶细胞内与雌激素雌激素受体,降低了雌激素的作用。 (2)科研人员测定了初次使用Tam乳腺癌患者的癌细胞(细胞系C)和长期使用Tam乳腺癌患者的癌细胞(细胞系R)在不同Tam浓度下的死亡率,结果如图1。该实验结果表明,长期使用Tam的患者癌细胞对Tam产生了性。 (3)为研究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科研人员进一步测定细胞系C和R的氧气消耗速率及葡萄糖摄取速率,结果如图2。 ①由该实验结果推测,由于细胞系R的细胞呼吸发生了的变化,从而使葡萄糖摄取速率明显提高。 ②一种验证上述推测的方法是检测并比较产生量。 (4)根据以上研究,长期服用Tam的乳腺癌患者,可以同时服用的药物,使Tam的抗癌效果更好。 27.(8分)细胞自噬是指细胞通过降解自身结构或物质使细胞存活的自我保护机制。细胞面临代谢压力时,细胞可降解自身大分子或细胞器为生存提供能量。下图1、图2为酵母细胞自噬的信号调控过程,AKT和mTor是抑制酵母菌凋亡和自噬的两种关键蛋白激酶。 (1)酵母菌的异化作用类型是,判断依据是。 (2)据图1所示,营养物质充足时,胰岛素与受体结合,激活来抑制凋亡,激活的该酶一方面可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另一方面可以促进葡萄糖分解为(中间产物)进入线粒体产生大量ATP。在ATP充足时激活的mTor抑制自噬的发生。 (3)据图2所示,当环境中营养物质或胰岛素缺乏时,mTor失活,酵母细胞通过启动过程为细胞提供ATP;如果上述过程无法满足代谢需要,酵母细胞则启动程序。 (4)酵母菌在饥饿状态下,内质网或高尔基体会产生膜泡包围细胞内容物形成自噬体。酵母菌液泡内富含水解酶,科学家在研究液泡与自噬关系时,以野生型酵母菌为对照组,液泡水解酶缺陷型酵母菌突变体为实验组,在饥饿状态下,得到图3所示结果。此结果证明 。自噬发生过程中,液泡在酵母细胞中的地位和人体细胞中的地位类似。 图3 28.(8分)为了探究空间搭载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以粳稻东农416(DN416)为材料,进行了系列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人员将DN416的种子空间搭载12天后,返回地面在原环境中种植,测定其幼苗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气孔张开的程度)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结果如下表。 对照组 实验组 Pn 25.52士2. 32 18.46土1.30 Gs 253.62士21. 61 191.84土19.91 叶绿素含量(mg/g) 35.12 26.35 ①气孔导度的变化主要影响光合作用反应阶段,影响该反应的内部因素主要包括。 ②表中数据显示,说明空间搭载抑制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从而降低了DN416的净光合速率。 (2)为探究空间搭载后叶绿素含量变化影响DN416光合作用的机制,研究人员做了进一步检测。 ①光系统是由蛋白质和叶绿素等光合色素组成的复合物,具有的作用,包括光系统Ⅰ(PSⅠ)和光系统Ⅱ(PSⅡ)。如图所示,PSⅡ中的光合色素吸收光能后,一方面将水分解为氧气和H+,同时产生的电子经传递,可用于;另一方面,在ATP合酶的作用下,浓度梯度提供分子势能,促使ADP与Pi反应形成ATP。 ②叶绿素荧光参数是描述植物光合作用状况的数值,Fo反映叶绿素吸收光能的能力,Fv/Fm反映PSⅡ的电子传递效率。研究人员测定了(1)中不同组别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发现实验组中Fo和Fv/Fm均比对照组低,说明。 [来源:学.科.网Z.X.X.K] (3)研究人员同时研究了空间搭载对粳稻东农423(DN423)光合作用的影响,发现其光合速率明显提升。这与DN416的研究结果相反,原因可能是空间搭载对水稻光合作用的影响与不同品种间的差异密切相关。 29.(9分)cAMP(环化一磷酸腺苷)是一种细胞内的信号分子。研究表明,cAMP对初级卵母细胞完成减数第一次分裂有抑制作用,大致机理如下图所示。 [来源:学科网] (1)由图可知,被激活的酶A能催化ATP并发生环化形成cAMP,cAMP能活化酶P,活化的酶P能抑制初级卵母细胞分裂为。 (2)女性在胚胎时期卵原细胞就发育成为初级卵母细胞,但初级卵母细胞启动减数第一次分裂则需要等到进入青春期之后。依据上图推测,进入青春期后女性的初级卵母细胞恢复分裂的信号途径是(2分)。 (3)初级卵母细胞的不均等分裂依赖于细胞膜内陷位置形成的缢缩环。有人认为cAMP抑制减数第一次分裂是因为影响了缢缩环,为此搜集了小鼠的初级卵母细胞,在诱导恢复分裂后,用两种特异性药物(药物H和药物F)进行了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 ①应从小鼠的(器官)中获取初级卵母细胞,然后转移到37℃、(气体环境)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②由实验结果推测,药物H能细胞中cAMP量;药物F对酶A有作用。 ③根据上述结果推测,cAMP抑制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原因除了阻止缢缩环的形成,还可能是。 30.(8分)在被病原菌感染后,植物体内会引发一系列防御反应:合成水杨酸、发生超敏反应、合成植物抗毒素、木质素以及水解酶等,该过程有多种信号分子的调节(如下图所示)。 [来源:学科网ZXXK] (1)图中,致病菌诱发植物产生抗病反应的信号是;在(选填“富氧”或“缺氧”)的环境中有利于抗病性的提高。 (2)被感染的植物细胞,Ca2+通过(选填“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胞吞”)的方式进入细胞,进入细胞的Ca2+一方面与钙调蛋白结合促进水杨酸的生物合成,另一方面,胞内Ca2+浓度的升高直接促进的合成,启动并加快了一氧化氮的合成,进而为植物防御反应的发生提供必需的信号。 (3)当植物被害虫危害后,感染部位会产生水杨酸(SA),后者能诱导植物释放挥发性化学物质,以吸引害虫的天敌,从而形成间接防御反应。该现象可说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具有功能。该防御机制除可以减少农药污染外,还能够,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4)研究发现植物抗毒素只在植物被感染后才探测到,这说明植物体没有储存任何酶进行植物抗毒素的合成,抗毒素是植物体受到微生物感染后通过新的合成途径迅速大量合成的,据此判断,控制抗毒素合成的关键是(选填“基因突变”“基因转录的启动”或“翻译的启动”)。 (5)感染区域的细胞会产生活性氧等有毒物质,活性氧有助于被感染细胞的死亡或直接杀死病原菌。下列对这两种细胞死亡的理解,恰当的是。(填写编号) ①被感染细胞的死亡属于细胞凋亡,直接杀死病原菌属于细胞坏死 ②被感染细胞的死亡属于细胞坏死,直接杀死病原菌属于细胞凋亡 ③两者均属于细胞凋亡 ④两者均属于细胞坏死 31.(8分)一种广泛使用的除草剂(含氮有机物)在土壤中不易被降解,长期使用可污染土壤。为修复被该除草剂污染的土壤,可按下面程序选育能降解该除草剂的细菌(已知该除草剂在水中溶解度低,含一定量该除草剂的培养基不透明)。 (1)制备土壤浸出液时,为避免菌体浓度过高,需将浸出液进行稀释处理。现有一升土壤浸出液,用无菌吸管吸取1 mL液样至盛有9 mL无菌水的试管中,依次稀释103稀释度。各取0.1 mL已稀释103倍的水样分别涂布到三个培养基上培养,记录的菌落数分别为55、56、57,则每升原土壤浸出液样中菌体数为。 (2)要从长期使用该除草剂的土壤中分离目的菌,从用途方面来看,上述培养皿中培养基的特点是。 (3)接种技术的核心是。培养时,只有很少菌落出现,大部分细菌在此培养基上不能生长的主要原因是或有氧条件抑制了这些细菌的生长。 (4)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中,无透明圈菌落利用的氮源 主要是,有透明圈菌落利用的氮源主要 是,据此可筛选出目的菌。实验结果如 图显示的A~E五种菌株中,是最理想菌株。 可将选取的所需菌种利用的方法长期保存。 32.(8分)亨廷顿舞蹈症(HD)患者是由于编码亨廷顿蛋白的基因(H基因)序列中的三个核苷酸(CAG)发生多次重复所致。CAG重复的多少与发病程度及发病早晚有关。 (1)某HD家系图(图1)及每个个体CAG重复序列扩增后,电泳结果如图2。 ①据图1判断HD是一种染色体遗传病。 ②据图推测,当个体的所有H基因中CAG重复次数25次时才可能不患病。与Ⅰ-1比较,Ⅱ-1并未患病,推测该病会伴随呈渐进性发病。 ③与Ⅰ-1比较,Ⅱ-1、Ⅱ-3、Ⅱ-4、Ⅱ-5的H基因中CAG重复次数均有增加,这表明患者 Ⅰ-1过程中异常H基因的重复次数会增加。 (2)由于缺乏合适的动物模型用于药物筛选,HD患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我国科学家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和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成功培育出世界首例含人类突变H基因的模型猪,操作过程如图3。 ①从可遗传变异类型来看,模型猪发生的变异是。 ②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体细胞,将细胞核移植到中,构建重组细胞,再将重组细胞发育来的早期胚胎移植到代孕母猪体内,获得子代F0,此过程体现出动物细胞核具有。 ③将F0与野生型杂交得到F1,F1再与野生型杂交得到F2。在F0、F1、F2中,更适合作为模型猪的是F2个体,理由是。 33.(9分)研究发现,拟南芥的H基因突变体在22℃下生长与野生型无差别,而30℃下生长则叶片呈白色。科研人员对此进行研究。 (1)30℃时,叶片呈白色的原因是叶绿体发育异常,合成受阻所致。 (2) 测序发现,突变体的H基因发生了如图1所示的突变,导致H蛋白异常。科研人员提取野生型和突变体的叶片蛋白,用抗原-抗体杂交方法检测H蛋白,结果如图2所示。 ①对比图1中野生型和突变体的内含子序列,可知突变体的H基因发生的碱基对改变是,这导致mRNA增加了100多个碱基,推测其原因是。 ②据图2分析,在蛋白质水平上,突变体的改变是。 (3)科研人员用特定抗体检测H蛋白在叶绿体内的分布,结果如图3所示。 ①图3中的叶绿体蛋白、叶绿体基质蛋白和类囊体蛋白,应提取自(填“野生型”或“H基因突变体”)植株叶片。图中各泳道的蛋白上样量均保持一致。 ②下列有关该实验设计的叙述,正确的是。 a.D1蛋白抗体和RbcL蛋白抗体的杂交结果表明叶绿体基质蛋白和类囊体蛋白充分分离 b.D1蛋白抗体和RbcL蛋白抗体的杂交结果可作为H蛋白抗体与抗原阳性反应的对照 c.H蛋白抗体杂交结果中1、2、3泳道条带大小差异主要是操作误差造成的 ③依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4)H蛋白是一种热应激蛋白(温度升高时表达),调控叶绿体基因编码的RNA聚合酶的活性。据此推测,H基因突变体在30℃时叶子呈白色的原因是(2分)。 2020届高三年级模拟考试生物答 案 1-25 BCAAC BCCAB CCDCD DACBC ABD CD CD AC ABD 26.(1)固醇(脂质) 卵巢 竞争 (2)耐药 (3)①有氧呼吸减弱,无氧呼吸增强 ②细胞系C和R的乳酸 (4)抑制无氧呼吸 27.(1)兼性厌氧 有氧无氧条件下都能存活 (2)AKT 丙酮酸和[H] (3)自噬 凋亡 (4)酵母菌自噬与液泡中水解酶有关 溶酶体 28.(1)①暗 酶、ATP、[H]等 ②空间搭载后DN416的Gs和叶绿素含量均明显降低 (2)①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 NADP+和H+结合形成NADPH H+ ②DN416叶绿素含量减少,降低了光能的吸收和转化效率,进而降低光合作用速率 (3)基因型 29.(1)脱去两个磷酸基团 次级卵母细胞、极体 (2)信号分子2作用于S2蛋白,通过G2蛋白抑制酶A,细胞内的cAMP浓度降低,活化的酶P减少,解除了对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抑制作用(2分) (3)①卵巢 5%CO2、95%空气 ②降低 激活 ③干扰缢缩环的定位 30.(1)诱导子 富氧 (2)协助扩散 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合成酶;NO合成酶) (3)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增加生物种类使食物网更复杂 (4)基因转录的启动 (5)① 31.(1)5.6×108 (2)在无氮固体培养基中添加了该除草剂 (3)防止杂菌污染,保证培养物的纯度 培养基中缺少这些细菌可利用的氮源 (4)氮气 该除草剂 E 甘油管藏 32.(1)①常或“伴X” ②均不超过 年龄增长 ③减数分裂形成配子 (2)①基因突变 ②去核卵细胞 全能性 ③随着繁殖代数增加,F2个体的H基因中CAG重复次数更高,发病更早或更严重 33.(1)光合色素 (2)①G-C变为A-T (内含子中碱基对改变导致)剪切位点改变,内含子转录出来的序列(或“部分序列”)未被剪切掉 ②无H蛋白(或“H蛋白空间结构改变”) (3)①野生型 ②a ③H蛋白主要分布于类囊体上 (4)H基因突变导致H蛋白30℃时不表达(H蛋白失活),叶绿体中RNA聚合酶活性降低,影响类囊体上光合色素合成相关基因转录,使光合色素合成受阻(2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