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9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卷·2018届湖北省沙市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双周练生物试题 (解析版)
1.生物体内葡萄糖代谢过程的图解如下,据图可知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①②④都可在人体细胞中进行 B.无氧条件下,酵母菌只能进行③过程 C.反应①②必须在有氧条件下进行 D.上述反应均在线粒体内完成 【答案】A 【考点定位】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名师点睛】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异同: 项目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区别 进行部位 第一步在细胞质中, 然后在线粒体 始终在细胞质中 是否需O2 需氧 不需氧 最终产物 CO2+H2O 不彻底氧化物酒精、CO2或乳酸 可利用能 1255kJ 61.08KJ 联系 将C6H12O6分解成丙酮酸这一阶段相同,都在细胞质中进行 2.下列有关细胞膜制备及观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家鸡的红细胞是最佳的实验材料 B.若选用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应先用镊子去除细胞壁 C.制备细胞膜应先利用吸水涨破法,再利用差速离心法获取 D.可以用高倍镜直接观察 【答案】C 【解析】家鸡的红细胞为正常细胞,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因此不能用家鸡的红细胞做实验材料,A错误;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需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B错误;哺乳动物红细胞放在清水中吸水涨破,再离心时将血红蛋白和细胞膜分离,C正确;用显微镜观察时,需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要观察的目标,然后再用高倍镜观察,D错误。 【考点定位】细胞膜的制备方法 【名师点睛】1、获得纯净的细胞膜要选择人的成熟红细胞,因为该细胞除了细胞膜,无其他各种细胞器膜和核膜的干扰,能获得较为纯净的细胞膜。2、红细胞置于蒸馏水中渗透吸水破裂,其中的内容物混合在一起,通过离心的方法可提取纯净的细胞膜。 3.如图为某激素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示意图(其中物质X代表氨基酸,a、b、c、d、e表示细胞结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中a、b、c、d依次表示内质网、高尔基体、囊泡、细胞膜 B.图中a、b、c中分别进行的是脱水缩合、蛋白质加工和运输过程 C.图中e内,丙酮酸彻底氧化分解产生CO2的过程中没有O2参加 D.该过程不在原核细胞中进行,因为原核细胞中无a、b、c、d、e等结构 【答案】C 【考点定位】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名师点睛】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为: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4.把体积与质量百分比浓度相同的葡萄糖和蔗糖溶液用半透膜(允许溶剂和葡萄糖通过,不允许蔗糖通过)隔开(如右图),一段时间后液面的情况是( ) A.甲高于乙 B.乙高于甲 C.先甲高于乙,后乙高于甲 D.先甲低于乙,后乙低于甲 【答案】C 【考点定位】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综合 【名师点睛】渗透压的概念:水分子或其它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时对半透膜产生的压力.渗透压的大小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分子的多少有关,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分子数多,渗透压就大;反之亦然. 半透膜是一种只允许某些物质透过,而不允许另一些物质透过的薄膜。 5.下列对提取光合色素,进行纸层析分离的实验中各种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未见色素带,原因可能为材料是黄化叶片 B.色素始终在滤纸上,是因为色素不溶于层析液 C.提取液呈绿色是由于其含有叶绿素a和叶绿素b D.胡萝卜素处于滤纸条最前方,是因为其在提取液中的溶解度最高 【答案】C 【解析】未见色素带,其原因是操作失误,一般选用的是浓绿、幼嫩的叶片,故A错误;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乙醇、层析液等中,故B错误;由于叶绿素含量比类胡萝卜素多且叶绿素呈现绿色,所以,提取液呈绿色,故C正确;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如胡萝卜素在层析液(而不是提取液)中扩散得最快,溶解度低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慢,如叶绿素b,故D错误。 【考点定位】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名师点睛】叶绿体中的色素都能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如:丙酮(酒精)等,所以可以用丙酮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最窄)、叶黄素、叶绿素a(最宽)、叶绿素b(第2宽),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含量相关。 6.某哺乳动物体细胞在培养中能够分裂,在培养过程中将适量的3HTdR(3H 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和某促进细胞分裂的药物加入到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可观察和测量到( ) A.G1期变短,该期有大量3HTdR进入细胞核 B.S期变长,该期有DNA复制和核糖体的增生 C.G2期变短,该期细胞核中有组蛋白 D.M期相对较短,该期细胞的核膜始终完整 【答案】C 【考点定位】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动物细胞与组织培养过程 【名师点睛】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 (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 (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 (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7.已知某一动物种群中仅有Aabb和AAbb两种类型的个体(aa的个体在胚胎期致死),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abb∶AAbb=1∶1,且该种群中雌雄个体比例为1∶1,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成活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是( ) A.5/8 B.3/5 C.1/4 D.3/4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bb无论是自交还是自由交配的结果始终是bb.由于Aabb:AAbb=1:1,所以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3/4,a的基因频率为1/4,所以自由交配后AA的个体为9/16,Aa的个体为6/16,aa的个体为1/16,但aa纯合致死,故AA的个体占9/15=3/5,也即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3/5。 【考点定位】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名师点睛】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问题 (1)基因原理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 (2)解题思路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基因就可以分解为几个分离定律问题.如AaBb×Aabb可分解为:Aa×Aa,Bb×bb.然后,按分离定律进行逐一分析.最后,将获得的结果进行综合,得到正确答案。 8.下图为基因型为Aa的生物自交产生后代的过程,基因的分离定律发生于( ) Aa1A∶1a配子间的4种结合方式子代中3种基因型、2种表现型 A.① B.② C.③ D.①② 【答案】A 【解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发生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所以基因分离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图中①过程。 【考点定位】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9.果蝇具有易饲养,性状明显等优点,是经典的遗传学实验材料。已知果蝇红眼为伴X显性遗传,其隐性性状为白眼。下列杂交组合中,通过眼色即可直接判断子代性别的一组是( ) A.杂合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B.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C.杂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D.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答案】B 【考点定位】伴性遗传 10.假定某动物细胞染色体数目2n=4,据图指出②③④⑤⑥各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⑤内有4个四分体,②内有2个四分体 B.②③④⑤均含同源染色体 C.②③④分别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中、后期 D.⑥是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答案】B 【解析】⑤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内不含四分体,②内有2个四分体,A错误;②③④⑤均含同源染色体,⑥不含同源染色体,B正确;②③④ 分别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有丝分裂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错误;由于④中同源染色体分离且细胞质均等分裂,所以⑥是次级精母细胞,D错误。 【考点定位】精子的形成过程 11.如图表示利用某种农作物品种①和②培育出⑥的几种方法,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过程Ⅵ是用秋水仙素处理正在萌发的种子 B.培育品种⑥的最简捷的途径是Ⅰ→Ⅴ C.通过Ⅲ→Ⅵ过程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D.通过Ⅱ→Ⅳ过程育种最不容易达到目的 【答案】A 【考点定位】生物变异的应用;杂交育种 12.下列关于生物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单倍体育种与多倍体育种均涉及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B.杂交育种利用基因重组的原理,从而产生新的物种 C.秋水仙素可应用于诱变育种和多倍体育种,且作用的细胞分裂时期相同 D.单倍体育种可缩短育种年限,杂交育种可获得杂种优势的个体 【答案】D 【解析】多倍体育种不涉及植物组织培养技术,A错误;杂交育种利用基因重组的原理,但不能产生新的物种,B错误;诱变育种中秋水仙素作用于有丝分裂的间期,多倍体育种中秋水仙素作用于有丝分裂的前期,C错误;单倍体育种可缩短育种年限,杂交育种可获得杂种优势的个体,D正确。 【考点定位】生物变异的应用 【名师点睛】四种育种方法的比较如下表: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单倍体育种 多倍体育种 方法 杂交→自交→选优 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 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原理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 13.利用基因型为aabb与AABB的水稻作为亲本培育基因型为AAbb的新品种,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利用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可获得该新品种 B.操作最简便的是杂交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的是单倍体育种C.诱变育种不能定向获得该新品种 D.若通过多倍体育种获得AAAAbbbb个体,和该新品种存在生殖隔离 【答案】A 【考点定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14.下列有关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的 B.有利变异的逐代积累是生物进化的实质 C.同一物种的两个不同种群间的地理隔离不会阻碍其基因交流 D.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奠定了进化论的基础,摒弃了拉马克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观点 【答案】A 【解析】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而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存在协同进化,A正确;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错误;地理隔离会使不同种群基因交流形成阻碍,从而使种群的基因库足够大时,便产生生殖隔离,C错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形成的,D错误. 【考点定位】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自然选择学说的要点;物种的概念与形成 【名师点睛】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15.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研究种群中基因频率变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B.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C.物种形成包括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三个基本环节 D.自然选择源于过度繁殖和生存斗争 【答案】D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由于自然选择作用,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因此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研究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A正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单位是种群,B正确;新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是括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C正确;自然选择源于生存斗争,D错误。 【考点定位】基因频率的变化;物种的概念与形成 16.大约一万年前,某大峡谷中的松鼠被一条河流分隔成两个种群,两个种群现在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分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上新物种的形成都必须先经历a过程 B.b过程的实质就是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C.①~⑥只能表示物种形成过程中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D.品系1和品系2两种群的基因库出现了较大差异,立刻形成物种1和物种2 【答案】B 【考点定位】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物种的概念与形成 17.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皮康霜治疗皮肤病,使用一段时间后,药效下降,这是由于引起皮肤病的病原体接触药物后,产生了对皮康霜药物有效成分的抗药性变异 B.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的公狮和母虎交配,产下不育的“狮虎兽” ,说明狮子和老虎存在生殖隔离 C.华南虎和东北虎的形成,是由于地理隔离导致生殖隔离的结果 D.19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使灰色桦尺蛾变成新物种——黑色桦尺蛾 【答案】B 【解析】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导致不能适应环境的不利变异个体淘汰.用皮康霜治疗皮肤病,使用一段时间后,能生存的病原体是抗药的病原体;故A错误。生殖隔离是指物种间不能交配或能交配但产生的后代是不可育的;故B正确。华南虎和东北虎的形成,是由于地理隔离导致的.但他们没有产生生殖隔离,是同一物种;故C错误。桦尺蛾有灰色和黑色,由于灰色桦尺蛾不适应环境,被环境淘汰了;故D错误。 【考点定位】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物种的概念与形成 【名师点睛】易错点分析: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通过隔离形成新的物种。 18.某种兰花有细长的花矩(如图),花矩顶端贮存着花蜜,这种兰花的传粉需借助具有细长口器的蛾在吸食花蜜的过程中完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蛾口器的特征决定兰花花矩变异的方向 B.花矩变长是兰花新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C.口器与花矩的相互适应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D.蛾的口器会因吸食花蜜而越变越长 【答案】C 【考点定位】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名师点睛】生物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影响,在共同发展中进化,生物通过漫长的共同进化形成生物多样性。 19.在一次红绿色盲的调查中共调查男女各200名,调查发现,女性红绿色盲基因的携带者为15人,患者5人,男性患者11人。那么这个群体中红绿色盲基因的频率是( ) A.4.5% B.6% C.9% D.7.8% 【答案】B 【解析】已知某工厂有男女职工各200名,对他们进行调查时发现,女性色盲基因的携带者为15人,患者为5人;男性患者为11人.设色盲基因是Xb,则XbXb=5人,XBXb=15人,XBXB=180人,XbY=11人,XBY=189人,由基因频率的概念可知Xb的基因频率是Xb÷(XB+Xb)×100%=(5×2+15+11)÷(200×2+200)×100%=6%。 【考点定位】伴性遗传 20.某植物种群中,AA个体占16%,aa个体占36%,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 A.增大,不变;不变,不变 B.不变,增大;增大,不变 C.不变,不变;增大,不变 D.不变,不变;不变,增大 【答案】C 【解析】由题意可知,AA=16%,aa=36%,Aa=1-16%-36%=48%,由根据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的公式可知:A的基因频率=16%+1/2×48%=40%,a的基因频率=36%+1/2×48%=60%;自由交配后后代的基因型为:AA=40%×40%=16%,aa=60%×60%=36%,Aa=2×40%×60%=48%,自由交配后代的基因型频率不变,基因频率也不变;若种群进行自交,AA、aa个体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分别是AA和aa,Aa个体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Aa:aa=1:2:1,因此自交后代AA的基因型频率是AA=16%+48%×1/4=28%,aa的基因型频率是aa=36%+48%×1/4=48%,Aa的基因型频率是Aa=48%×1/2=24%,自交后代是基因频率是:A=28%+24%×1/2=40%,a=48%+24%×1/2=60%。因此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不变、不变;增大,不变。 【考点定位】基因频率的变化 【名师点睛】易错点分析:环境对种群没有选择作用,因此不论是自交还是自由交配后代的基因频率不变,随自交次数的增加,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逐渐降低,纯合子基因型频率逐渐升高。 21.如图为“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其中②④⑤为细胞外液。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若某人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则形态发生变化的是图中的⑥ B.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使图中②液体增加 C.图中①和③细胞具体的内环境分别是血液和组织液、组织液 D.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指图中的标号② 【答案】C 【考点定位】内环境的组成 22.组织液生成增多,大量积累在细胞间隙就会导致组织水肿,下列不能引起组织水肿的是( ) A.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减少 B.花粉过敏,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 C.大量饮水,尿量增加 D.淋巴结发炎,淋巴回流受阻 【答案】C 【解析】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减少,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的渗透压相对升高,引起组织水肿,A正确;花粉过敏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组织水肿,B正确;大量饮水,尿量增加,不会引起组织水肿,C错误;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导致组织液浓度升高,吸水造成组织水肿,D正确。 【考点定位】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名师点睛】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造成的,其水分可以从血浆、细胞内液渗透而来.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过敏反应中组织胺的释放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组织水肿; (2)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导致组织液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 (3)组织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加; (4)营养不良引起血浆蛋白减少,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回流减弱,组织间隙液体增加,导致组织水肿现象; (5)肾脏病变引起细胞内外液体交换失衡.肾炎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引起水滞留,导致组织水肿。 23.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 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 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 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 mL 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 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 【答案】A 【考点定位】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名师点睛】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渗透压、pH和温度,其中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血浆pH能维持相对稳定的原因是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 24.下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细胞外液和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②③分别代表血浆、淋巴和组织液,三者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 B.当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①③等处的渗透压会降低 C.①中含有的成分有血红蛋白、抗体、水、无机盐等 D.无氧呼吸产生并释放到①中的乳酸由缓冲物质中和,以维持内环境pH相对稳定 【答案】C 【解析】①②③分别代表血浆、淋巴和组织液,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A正确;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血浆渗透压降低,大量的水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组织液的渗透压降低,B正确;①血浆中含有的成分有:血浆蛋白、抗体、水、无机盐等,但不含有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位于组织液,C错误;无氧呼吸呼吸产生并释放到①中的乳酸由缓冲物质中和,以维持内环境pH相对稳定,D正确。 【考点定位】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内环境的组成 25.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 ) ①血液、组织液和淋巴 ②血浆蛋白、O2和葡萄糖 ③葡萄糖、CO2和激素 ④激素、呼吸酶和氨基酸 ⑤喝牛奶,进入胃中 ⑥口服抗菌药物和唾液淀粉酶 ⑦肌肉注射青霉素 ⑧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 A.②③⑦ B.①②③⑦ C.①②③⑦⑧ D.①②③⑥⑦⑧ 【答案】A 【考点定位】内环境的组成 【名师点睛】内环境成分总结:内环境是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凡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的物质均属内环境成分(如血浆蛋白、O2、CO2、葡萄糖、氨基酸、递质、激素等),以下两种情况不属内环境成分: (1)只存在于细胞内(不分泌出细胞)的物质不属内环境成分(如血红蛋白、呼吸酶、膜上的载体等). (2)只存在于与人体外界环境相通的腔中的物质不属内环境成分,如消化液、尿液、泪液、汗液等。 26.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成分 (mmol/L) Na+ K+ Ca2+ Mg2+ Cl- 有机酸 蛋白质 ① ② 142 5.0 2.5 1.5 103.3 6.0 16.0 ③ 147 4.0 1.25 1.0 114.0 7.5 1.0 ④ 10 140 2. 5 10.35 25 - 47 A.②属于血浆,其渗透压大小主要与血浆中无机盐及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B.③属于组织液,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 C.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D.由于多种因素的调控,人体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是稳定不变的 【答案】D 【解析】据分析可知②为血浆,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血浆中无机盐及蛋白质的含量有关,A正确;据分析可知③属于组织液,②血浆内的蛋白质减少会使血浆渗透压降低,将导致③组织液增多,B正确;由于细胞內液中的 K+浓度要远大于细胞外液,细胞內液中的Na+浓度要远小于细胞外液,故根据图中数据可知,④为细胞內液,C正确;人体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不是稳定不变的,而是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处在动态变化中,D错误。 【考点定位】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27.如图所示为种群与物种的关系图解,关于它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从图中可以看出,一个物种可以有很多种群,这些种群间只是因为地理隔离,阻碍了基因交流 B.若物种2是由物种1形成的,则物种1一定发生了基因频率的改变 C.由物种1形成物种2的必要条件是地理隔离 D.若种群1与种群2的基因频率都发生了改变,则这两个种群都在进化 【答案】C 【考点定位】物种的概念与形成 28.某一小岛上的野兔原种种群由于某种原因造成部分个体分别迁移到了两个其他的小岛上。如图表示野兔原种进化的过程,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新物种1与新物种2基因库不同 B.由野兔原种形成新物种显示了物种形成的一种方式,即经过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 C.图中X、Y分别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Z仅表示自然选择过程 D.在新物种形成的过程中一定存在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答案】C 【解析】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是种群基因库的差异,A正确;分析题图可知,该图是由地理隔离产生生殖隔离而形成新物种的模型,B正确;图中Z是生殖隔离,C错误;新物种形成,一定发生生物进化,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D正确。 【考点定位】物种的概念与形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29.将杂合的二倍体植株的花粉培育成一株幼苗,然后用秋水仙素处理,使其能正常开花结果。该幼苗发育成的植株具有的特征是( ) A.能稳定遗传 B.单倍体 C.有杂种优势 D.含四个染色体组 【答案】A 【解析】杂合的二倍体植株有两个染色体组,花粉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花药离体培养后得到单倍体植株,再用秋水仙素处理,染色体数目加倍后基因型为纯合子,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即能稳定遗传,A正确;杂合的二倍体植株的花粉培育成单倍体植株,用秋水仙素处理后成为纯合的二倍体,B错误;单倍体育种获得纯合的二倍体,不具有杂种优势,C错误;得到的纯合子植株含有两个染色体组,D错误。 【考点定位】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 30.如图所示,将二倍体植株①和②杂交得到③,再将③做进一步处理。对此分析错误的是( ) A.由⑤得到⑥的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 B.图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是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C.若③的基因型是AaBbdd,则⑨的基因型可能是aBd D.③至④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变异都有利于生产 【答案】D 【考点定位】生物变异的应用;杂交育种 31.如图表示培育小麦的几种育种方式,纯种高秆抗锈病植株基因型为DDRR,纯种矮秆不抗锈病植株基因型为ddrr,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植株A培育的方法是__________,将亲本杂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自交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植株B的培育运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 (3)植株C需要染色体加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诱导染色体加倍的最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 (4)植株E培育方法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 【答案】(1)杂交育种 将位于两个亲本中的矮秆基因和抗病基因集中到F1上 通过基因重组使F2中出现矮秆抗病植株 (2)基因突变 (3)植株C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不能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不可育) 利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C (4)染色体数目变异 【考点定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 【名师点睛】1、多倍体育种: 方法: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原理: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分离,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原理:染色体变异 实例: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 优缺点:培育出的植物器官大,产量高,营养丰富,但结实率低,成熟迟. 2、单倍体育种: 方法:花粉(药)离体培养 原理:染色体变异 实例:矮杆抗病水稻的培育 优缺点:后代都是纯合子,明显缩短育种年限,但技术较复杂. 3、杂交育种: (1)概念: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2)方法:杂交→自交→选优→自交. (3)原理:基因重组.通过基因重组产生新的基因型,从而产生新的优良性状. (4)优缺点:方法简单,可预见强,但周期长. (5)实例:水稻的育种 32.加那利群岛一年生的某植物群体,其基因型为aa(开白花)。某一年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外来许多基因型为AA和Aa(开紫花)的种子。几年后群体基因型频率变为55%AA、40%Aa、5%aa。回答下列有关的问题: (1)该地所有的上述植物群体构成了一个______,其中全部的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_______。 (2)基因型为AA和Aa种子到来几年后,该群体的A和a基因频率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该群体的基因频率改变是____________的结果。 (3)下图中能比较准确地表示A和a基因在长期的选择过程中比例变化情况的是________。 (4)假如环境改变前群体和环境改变后的群体之间花期不同,不能正常受粉,说明这两个群体属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物种,原因是_____________。 【答案】(1)种群 基因库 (2)75% 25% 自然选择 (3)A (4)不同 已出现生殖隔离,无法进行基因交流 【考点定位】基因频率的变化;物种的概念与形成 【名师点睛】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 (1)在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 (2)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该等位基因纯合子的频率+1/2杂合子的频率。 33.如图表示人体体液之间的部分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淋巴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主要是_______。①~⑥的相互关系中,物质交换是单向的是________。 (2)图中体液分为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两大类,含量多的是_____________。机体代谢情况发生变化,最易于通过检查血浆的_____________来反映。 (3)当细胞D中产生过量乳酸时,机体可如何处理乳酸?_____________。 【答案】(1)淋巴、血浆 ①、③ (2)细胞内液 化学成分及理化性质 (3)进入细胞外液与NaHCO3作用产生乳酸钠和H2CO3,H2CO3分解为CO2和H2O 【考点定位】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