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8 发布 |
- 37.5 KB |
- 2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学案
2020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学案 考纲要求 1.细胞呼吸(Ⅱ)。 2.实验: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考点一 细胞呼吸的方式与过程 1.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图解 2. 细胞呼吸中[H]和ATP的来源与去向 项目 来源 去向 [H] 有氧呼吸:C6H12O6和H2O; 无氧呼吸:C6H12O6 有氧呼吸:与O2结合生成水; 无氧呼吸:还原丙酮酸 ATP 有氧呼吸:三个阶段都产生; 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产生 用于几乎各项生命活动(除光合作用的暗反应) 3. 细胞呼吸过程中有关物质参与的阶段及场所总结 (1)水:生成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场所为线粒体内膜;以反应物参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场所为线粒体基质。而无氧呼吸中不存在水的生成与消耗。 (2)二氧化碳:在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线粒体基质中产生,或者在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细胞质基质中产生。动植物体内均可产生二氧化碳。 (3)酒精或乳酸:在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细胞质基质中产生。 (4)葡萄糖:只以反应物的形式参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场所为细胞质基质。 (5)丙酮酸:其作为中间产物,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产生,场所为细胞质基质;以反应物可参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和无氧呼吸第二阶段,前者场所为线粒体基质,后者场所为细胞质基质。 (6)氧气:只以反应物的形式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场所为线粒体内膜。 4. 判断细胞呼吸方式的三大依据 呼吸熵(RQ)可作为描述细胞呼吸过程中O2供应状态的一种指标;RQ=放出的CO2量/吸收的O2量,由于细胞呼吸底物不同,呼吸状况不同,其RQ值也不同; ①若RQ>1,表明CO2释放量>O2 吸收量,应为无氧呼吸、有氧呼吸并存,且无氧呼吸也产生CO2。 ②若RQ=1,则细胞进行有氧呼吸,可能存在产物为乳酸的无氧呼吸且呼吸底物为葡萄糖。 ③若RQ<1,则细胞中O2吸收量大于CO2释放量,表明此时呼吸底物可能有“脂质”(因脂质氧化分解时耗氧量较大)。 1.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中两类呼吸作用的部分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 A.③过程中,既可产生[H]也可消耗[H] B.③过程的所有反应都在膜结构上进行 C.①②过程的反应条件和场所都完全相同 D.人体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只进行②过程 解析:③包括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产生[H],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消耗[H],A正确;③过程是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B错误;①过程是葡萄糖酵解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②过程是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但两过程所用的酶不同,C错误;人体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既进行无氧呼吸,又进行有氧呼吸,D错误。 2.下图表示生物体内进行的能量释放、转移和利用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D ) A.a过程的完成一定伴随H2O和CO2的生成 B.在人体剧烈运动过程中,肌肉细胞产生的甲中不含有乳酸 C.人体细胞中完成c过程的场所主要是线粒体 D.人体内的a过程会受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影响 解析:a过程可表示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过程,无氧呼吸过程不产生H2O,且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也不产生CO2,A项错误;在人体剧烈运动过程中,肌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B项错误;c过程表示ATP水解释放能量,用于各项生命活动,而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是主要的产能场所,不是主要的耗能场所,C项错误;在人体内,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可以使机体细胞代谢加快,故a过程会受到二者的影响,D项正确。 3.(2019·宜春模拟)比较植物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D ) A.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底物,不是无氧呼吸的主要底物 B.CO2是有氧呼吸的产物,不是无氧呼吸的产物 C.有氧呼吸逐步释放能量,无氧呼吸瞬间释放能量 D.有氧呼吸产生还原氢,无氧呼吸过程中也能产生还原氢 解析:葡萄糖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主要底物,A错误;葡萄糖经过有氧呼吸可以产生水和二氧化碳,而经过无氧呼吸可以产生乳酸或酒精和二氧化碳,B错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能量都是逐步释放出来的,C错误;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都产生还原氢,无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还原氢,D正确。 4.不同种类的生物在不同的条件下,细胞呼吸方式不同。若分解底物是葡萄糖。下列对细胞呼吸方式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B ) A.若只释放CO2,不消耗O2,则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 B.若既不吸收O2同时也不释放CO2,则说明该细胞已经死亡 C.若CO2的释放量多于O2的吸收量,则细胞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 D.若CO2的释放量等于O2的吸收量,则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或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 解析: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释放CO2,不消耗O2,A项正确;若既不吸收O2也不释放CO2,也有可能是进行无氧呼吸中的乳酸发酵,B项错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时释放的CO2量等于O2的吸收量,若CO2的释放量多于O2的吸收量,则细胞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C项正确;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或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时,CO2的释放量等于O2的吸收量,D项正确。 5.(2019·正定模拟)如图为测量萌发的小麦种子细胞呼吸方式的装置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D ) A.图示说明萌发的小麦种子细胞进行了无氧呼吸 B.图中萌发的小麦种子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产生的[H]最多 C.萌发的小麦种子细胞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产生水 D.有色液滴移动的距离可表示细胞呼吸消耗氧气的量 解析:图示说明萌发的小麦种子细胞进行了有氧呼吸,因为细胞呼吸过程中消耗了氧气,有色液滴左移,A错误;萌发的小麦种子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产生的[H]最多,B错误;细胞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产生水,C错误;有色液滴移动的距离可表示细胞呼吸消耗氧气的量,D正确。 细胞呼吸反应式中各物质间的关系比(以葡萄糖为呼吸底物) (1)有氧呼吸时:C6H12O6O2CO2=166。 (2)无氧呼吸时:C6H12O6CO2酒精=122或葡萄糖乳酸=12。 (3)消耗等量的C6H12O6时,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产生的CO2摩尔数之比为13。 (4)消耗等量的C6H12O6时,有氧呼吸消耗的O2摩尔数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CO2摩尔数之和的比为34。 考点二 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及其应用 1. 温度、CO2浓度及H2O对呼吸速率影响的曲线分析 因素 温度 CO2浓度 H2O 影响 机理 影响呼吸酶的活性 高浓度的CO2对细胞呼吸有明显的抑制效应 在一定范围内,细胞呼吸强度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强 曲线 模型 实践 应用 零上低温下储存种子、蔬菜、水果,大棚种植夜间适当降低温度 增加CO2的浓度,可提高蔬菜和水果的保鲜效果 粮食在收仓前要进行晾晒处理,干种子萌发前要进行浸泡处理 2. 氧浓度对呼吸速率影响的曲线分析 (1)氧气作为有氧呼吸的原料,可同时影响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速率。 (2)图甲中O2浓度为0时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随O2浓度升高,有氧呼吸逐渐增强,无氧呼吸逐渐减弱。当O2浓度为0~10%时,细胞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O2浓度在10%以上时,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 (3)图乙中三条曲线分别表示无氧呼吸CO2释放量、有氧呼吸O2吸收量(等于有氧呼吸CO2释放量)及两种呼吸CO2释放总量。 (4)图乙中R点为两种细胞呼吸CO2释放总量的最低点,一般认为此时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最少,最适合储存种子或果实。AB段长度=BC段长度,说明此时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释放的CO2量相等,则此时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应为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量的1/3。 1.为了探究植物呼吸强度的变化规律,研究者在遮光状态下,测得了相同的新鲜菠菜叶在不同温度和O2含量条件下的CO2释放量,结果如下表(表中数据为相对值)。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C ) A.根据变化规律,表中10 ℃、O2含量为1.0%条件下的数据很可能是错误的 B.温度为3 ℃、O2含量为3.0%是贮藏菠菜叶的最佳环境条件组合 C.O2含量从20.0%上升至40.0%时,O2含量限制了呼吸强度的继续升高 D.在20 ℃条件下,O2含量从0.1%升高到3.0%的过程中,细胞无氧呼吸逐渐减弱 解析:根据表中数据的变化规律可知,在10 ℃、O2含量为1.0%条件下的数据应大于3.6小于35.2,所以53.7这个数据很可能是错误的,A项正确;温度为3 ℃、O2含量为3.0%时,CO2的释放量最少,是贮藏菠菜叶的最佳环境条件组合,B项正确;3 ℃、10 ℃和20 ℃条件下,O2含量从20.0%升至40.0%时,细胞呼吸强度逐渐减弱,30 ℃条件下,细胞呼吸强度增强,C项错误;在20 ℃条件下,O2含量从0.1%升高到3.0%的过程中,随着O2含量的增加,CO2释放量逐渐减少,细胞无氧呼吸逐渐减弱,D项正确。 2.将一份刚采摘的新鲜蓝莓用高浓度的CO2处理48 h后,贮藏在温度为1 ℃的冷库内,另一份则始终贮藏在1 ℃的冷库内。从采摘后算起每10天取样一次,测定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mol)和O2吸收量(mol),计算二者的比值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C ) A.贮藏前用CO2处理后的蓝莓无法进行无氧呼吸 B.第10 d时,细胞中的ATP完全来自线粒体 C.第20 d未处理组蓝莓产生的乙醇量高于CO2处理组 D.第40 d未处理组蓝莓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 解析:根据曲线中第10 d后二氧化碳与氧气的比值大于1可知,两组蓝莓均可进行无氧呼吸,A项错误;第10 d时二氧化碳与氧气的比值等于1,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此时细胞中的ATP来自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B项错误;第20 d,未处理组蓝莓的二氧化碳与氧气的比值更大,说明未处理组蓝莓无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更多,因此,未处理组蓝莓无氧呼吸产生的乙醇量高于CO2处理组,C项正确;第40 d,未处理组蓝莓的二氧化碳与氧气的比值为2,假设有氧呼吸吸收的氧气量为a,则无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量也为a,根据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可以得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分别为a/6、a/2,D项错误。 3.(2019·石家庄模拟)呼吸熵(RQ=放出的CO2量/吸收的O2量)可作为描述细胞呼吸过程中氧气供应状态的一种指标。如图是酵母菌氧化分解葡萄糖的过程中氧分压与呼吸熵的关系。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B ) A.呼吸熵越大,细胞有氧呼吸越强,无氧呼吸越弱 B.b点有氧呼吸的强度大于a点有氧呼吸的强度 C.为延长水果保存的时间,最好将氧分压调至c点 D.c点以后,细胞的呼吸强度不随氧分压的变化而变化 解析:当RQ>1时,表明细胞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且呼吸熵越大,细胞有氧呼吸越弱,无氧呼吸越强,A项错误;b点氧分压较a点的大,因此b点的有氧呼吸强度大于a点的有氧呼吸强度,B项正确;c点时,有氧呼吸旺盛,不适宜进行水果保存,C项错误;c点以后,只进行有氧呼吸,在一定范围内,呼吸强度会随氧分压的升高而升高,D项错误。 4.(2019·兰州模拟)呼吸熵(RQ=CO2释放量/O2吸收量)可作为描述细胞呼吸过程中O2供应状态的一种指标。下图表示某植物非绿色器官在不同O2浓度下的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根据所给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c点时,呼吸熵为1,说明该植物器官只进行有氧呼吸 B.该植物器官细胞呼吸过程中可能有非糖物质氧化分解 C.a点时,产生CO2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或线粒体基质 D.b点时,无氧呼吸强度最低,最适合储藏该植物器官 解析:O2的吸收量表示有氧呼吸吸收的量,CO2的释放量表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释放的量。c点时,呼吸熵为1,c点之后O2吸收量大于CO2释放量,说明消耗的有机物可能有脂肪,此时不一定只进行有氧呼吸,A错误,B正确;a点时,该植物器官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CO2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C错误;b点时,无氧呼吸强度不是最低,但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强度都很低,最适合储藏该植物器官,D错误。 5.有一瓶混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产生的酒精和CO2的量如表所示。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D ) 氧浓度(%) a b c d 产生CO2的量 9 mol 12.5 mol 15 mol 30 mol 产生酒精的量 9 mol 6.5 mol 6 mol 0 mol A.氧浓度为a时,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等于无氧呼吸速率 B.氧浓度为b时,相同时间内酵母菌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无氧呼吸消耗的多 C.氧浓度为c时,有50%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的酒精发酵 D.氧浓度为d时,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不进行无氧呼吸 解析:氧浓度为a时,酒精和CO2的量相等,因此只进行无氧呼吸,A错误;氧浓度为b时,由酒精产生量为6.5 mol可知,无氧呼吸产生CO2 6.5 mol(消耗葡萄糖3.25 mol),则有氧呼吸产生CO2为12.5-6.5=6 mol(消耗葡萄糖1 mol),因此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有氧呼吸多,B错误;氧浓度为c时,无氧呼吸产生CO2 6 mol(消耗葡萄糖3 mol),可知有氧呼吸产生CO2为15-6=9 mol(消耗葡萄糖1.5 mol),用于无氧呼吸的葡萄糖占所有葡萄糖的3÷(3+1.5)×100%≈66.7%,C错误;氧浓度为d时,酒精产生量为0,说明只进行有氧呼吸,不进行无氧呼吸,D正确。 酵母菌呼吸方式探究实验注意事项 (1)通入甲A瓶的空气中不能含有CO2,以保证使第三个锥形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CO2是由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的。 (2)乙B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待酵母菌将B瓶中的氧气消耗完后,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确保是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关于“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的几点总结 (1)实验中的变量分析 ①自变量:是否有氧气。②因变量: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的程度,滴加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后的颜色变化等。③无关变量:酵母菌以及培养液的用量、培养时间、温度等。 (2)此实验为对比实验,两组实验均为实验组。 (3)乙组中B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目的是使酵母菌将B瓶中的氧气消耗完,再连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确保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的CO2是由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 1.如图是探究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物的实验装置,甲瓶中加入10 g 酵母菌和240 mL葡萄糖溶液,乙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C ) A.甲瓶中加入酵母菌和葡萄糖溶液后应立即与乙瓶相连通 B.使乙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CO2来自于酵母菌线粒体 C.实验中需控制葡萄糖溶液的浓度以保证酵母菌正常的活性 D.该实验结果说明酵母菌只有在无氧呼吸时才能产生酒精 解析:探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时,甲瓶应先密封培养一段时间,目的是消耗甲瓶中的氧气以便创造缺氧环境,然后再连通乙瓶,A错误;使乙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CO2来自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其场所为细胞质基质,B错误;实验中需控制葡萄糖溶液的浓度以保证酵母菌正常的活性,避免因葡萄糖浓度过高,导致酵母菌失水过多而死亡,C正确;由于缺少有氧呼吸实验做对比,故该实验结果无法说明酵母菌只有在无氧呼吸时才能产生酒精,D错误。 2.如图是酵母菌呼吸作用实验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D ) A.条件X下葡萄糖中能量的最终去向有两处:即ATP中的化学能、散失的热能 B.条件Y下,葡萄糖在线粒体中被分解,并产生CO2和水 C.试剂甲为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D.物质a产生的场所为线粒体基质和细胞质基质 解析: 根据产物酒精判断条件X为无氧,无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中的能量一部分储存在酒精中,一部分储存在ATP中,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线粒体不能利用葡萄糖;检测酒精的试剂甲为酸性重铬酸钾溶液;物质a是CO2,图中无氧呼吸产生CO2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有氧呼吸产生CO2的场所为线粒体基质。 3.为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将酵母菌破碎并进行差速离心处理,得到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与酵母菌分别装入①~⑥试管中,加入不同的物质,进行了如下表的实验。 注:“+”表示加入了适量的相关物质,“-”表示未加入相关物质。 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C ) A.会产生酒精的试管有②⑥ B.会产生CO2和H2O的试管有③⑤ C.根据试管①③⑤的实验结果,可以判断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的场所 D.根据试管②④⑥的实验结果,可以判断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场所 解析:酒精是在无氧情况下,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的,故会产生酒精的试管是②⑥,A正确;有氧情况下丙酮酸在线粒体中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产生CO2和H2O,故会产生CO2和H2O的试管只有③⑤,B正确;根据试管①③⑤的实验结果,不能判断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C错误;根据试管②④⑥的实验结果,可以判断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D正确。 4.(2019·河南林州调研)如图是某研究小组在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时的两套装置图,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D ) A.为检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否被A瓶吸收完全,可在B瓶前加一个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 B.实验中发现C瓶先变混浊后又澄清了,说明实验成功 C.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用酸性的重铬酸钾检测D瓶中物质会出现灰绿色 D.C瓶和E瓶也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可观察到水溶液由黄变绿再变蓝 解析:由于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所以在B瓶前加一个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可检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否被A瓶吸收完全,A项正确;实验中发现C瓶先变混浊后又澄清了,说明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且量较多,实验成功,B项正确;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D瓶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生成酒精,此时用酸性的重铬酸钾检测D瓶中物质会出现灰绿色,C项正确;C瓶和E瓶中的二氧化碳也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可观察到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D项错误。 微专题 细胞呼吸相关实验的探究 一 细胞呼吸方式的判断及呼吸速率的测定 1.实验装置 2.实验原理 装置甲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呼吸所产生的CO2,着色液滴移动的距离代表种子有氧呼吸吸收的O2量。装置乙中着色液滴移动的距离代表种子呼吸吸收的O2量与产生的CO2量的差值。单位时间内着色液滴移动的体积即表示呼吸速率。 3.实验分析 4.物理误差的校正 为使实验结果精确,除减少无关变量的干扰外,还应设置对照装置。对照装置与两装置相比,不同点是用“煮熟的种子”代替“发芽种子”,其余均相同。 5.注意事项 (1)为防止微生物呼吸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应将装置进行灭菌,所测种子进行消毒处理。 (2)若探究种子呼吸状况不必遮光,但需死种子作为对照。 (3)若探究植株(或幼苗)呼吸状况,应做遮光处理,以防止光合作用的干扰,同时可设置同种状况但杀死的植株或幼苗作为对照。 脂肪含氢量高,含氧量低,等质量的脂肪与葡萄糖相比,氧化分解时耗氧量高,而产生CO2量少。因此脂肪有氧呼吸时,产生的CO2量小于消耗的O2量,着色液滴移动更明显。 二 细胞呼吸场所的探究 探究细胞呼吸过程场所的实验(一般是探究第二阶段的场所)常见方法是用离心的方法把动物细胞的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分开,分别加入丙酮酸,检测CO2的产生情况。 1.如图中三个装置可用于研究萌发的种子的呼吸作用的方式及其产物,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B ) A.甲装置可用于探究呼吸作用是否产生热量 B.乙装置有色液滴向左移动,说明种子萌发只进行有氧呼吸 C.丙装置可用于探究萌发种子的呼吸作用是否产生CO2 D.三个装置中的种子都必须进行消毒处理,且都需要设置对照实验 解析:甲装置中含有温度计,可用于探究呼吸作用是否产生热量,A正确;乙装置中NaOH溶液可吸收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则有色液滴移动的距离代表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因此该装置可用于探究萌发的种子是否进行有氧呼吸,但不能说明种子萌发只进行有氧呼吸,B错误;丙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可检测是否有二氧化碳,因此该装置可用于探究萌发种子的呼吸作用是否产生CO2,C正确;微生物也会进行呼吸作用,所以三个装置中的种子都必须进行消毒处理,且都需要设置对照实验,D正确。 2.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动物的呼吸速率。下列关于该装置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试管内加入的试剂是NaOH溶液 B.温水的作用是使瓶内温度相对稳定 C.实验中细玻璃管内的红墨水向右移动 D.该装置直接测定动物呼吸释放的CO2量 解析:题图装置通过瓶内的气压变化来测定动物的呼吸速率。由于呼吸作用过程中有CO2和O2两种气体的变化,所以通过在试管内加入NaOH溶液来吸收CO2,消除CO2对瓶内气压的影响,测出动物呼吸时所消耗的氧气量,而不是直接测得动物呼吸时所释放的CO2量,A正确,D错误;将广口瓶放入盛有温水的水槽内是为了使瓶内温度恒定,B正确;动物呼吸消耗氧气会让瓶内的气压降低,因此红墨水会向右移动,C正确。 3.如图所示的三个密闭装置中,分别放入质量相等的三份种子:消过毒的、刚萌发的小麦种子,未消毒的、刚萌发的小麦种子,未消毒的、刚萌发的花生种子。把三套装置放在隔热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不考虑温度变化对气体体积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D ) A.当装置a和装置b玻璃管中的水珠开始移动时,分别记录其移动速率va和vb,则va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 当前文档收益归属上传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