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神经调节教案(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神经调节教案(1)

第24讲 神经调节 ‎[最新考纲] 1.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Ⅱ)。 2.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和传递(Ⅱ)。 3.人脑的高级功能(Ⅰ)。‎ 考点一 反射和反射弧(5年7考)‎ ‎1.神经元 ‎(1)神经元的结构 ‎(2)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2.反射 ‎(1)类型:依据有无大脑皮层参与,将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如看见山楂流唾液)和非条件反射(如吃到山楂流唾液)。‎ ‎(2)结构基础:反射弧。‎ ‎3.反射弧 教材高考 ‎1.真题重组 判断正误 ‎(1)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2017·全国卷Ⅱ,5B)(×)‎ ‎(2)如图显示恐惧反射的建立过程。将建立反射后的小鼠放回反射箱时,小鼠体内不会发生呼吸加速,心跳加快等现象(经典高考,10C、D)(×)‎ ‎(3)反射弧是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2014·海南卷,11)(√)‎ ‎(4)某人眼球被意外撞击,产生金星四溅的感觉是非条件反射(2012·重庆,5C)(×)‎ 以上内容主要源自人教必修3 P16~17,考查内容侧重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类型的判断、反射弧分析等。‎ ‎2.(教材P17“思考与讨论”改编)(1)剖析“神经元”“神经纤维”与“神经”的关系。‎ 提示 ①神经元包括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一般又可分为树突和轴突两种。②神经元的长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鞘,组成神经纤维。③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构成一条神经。‎ ‎(2)一个完整的反射弧能否由一个神经元构成?‎ 提示 不能;至少需要两个,如膝跳反射等单突触反射的传入神经纤维经背根进入中枢(即脊髓)后,直达腹根与运动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而绝大多数的反射活动都是多突触反射,也就是需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神经元参与;而且反射活动越复杂,参与的神经元越多。‎ ‎ 反射及其类型的判断 ‎(2012·全国新课标)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 A.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 C.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 D.这一过程中有“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 解析 看到酸梅分泌唾液应属“条件反射”,需大脑皮层参与,其中酸梅色泽可刺激视觉感受器进而引发兴奋的传导及反射的形成。‎ 答案 C ‎1.“三看法”判断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 ‎2.“反射”形成的两个必备条件 ‎(1)要有完整的反射弧。反射弧任何一部分受损,均不能完成反射。‎ ‎(2)要有适宜刺激(含刺激种类及刺激强度均适宜)。‎ ‎(3)产生反应≠反射:反射必须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当电刺激传出神经或效应器时,都能使效应器产生反应,但却不属于反射。   ‎ ‎【方法体验】‎ ‎(2014·安徽卷,6)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若每次在铃声后即给狗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狗一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大脑皮层没有参与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过程 B.食物引起味觉和铃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不同的反射 C.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 D.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相同 解析 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为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相关神经中枢参加,A错误;铃声引起唾液分泌为条件反射,食物引起味觉不是完整的反射活动,B错误;铃声引起唾液分泌为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中相关神经中枢参加,食物引起唾液分泌为非条件反射,其神经中枢在延髓,D错误。‎ 答案 C ‎ 反射弧的结构及功能 ‎(2012·全国卷)肺牵张反射是调节呼吸的反射之一,图(a)为肺牵张反射示意图。该反射的感受器位于肺中。深吸气后肺扩张,感受器兴奋,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入脑干,抑制吸气,引起呼气。‎ 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a、b、c、d是反射弧的组成部分,a是    ,b是    ,c是    ,d是    。‎ ‎(2)人体要屏住呼吸必须受到图(a)中    的调控。‎ ‎(3)图(a)中神经元①和②之间形成的突触[放大后的突触如图(b)所示]中,突触小体是神经元①的    (填“轴突”“树突”或“细胞体”)末端膨大形成的,突触后膜位于神经元②的    (填“轴突”“树突”或“细胞体”)。‎ 解析 由图(a)及题干描述可知,该反射弧的感受器位于肺中,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后,神经冲动沿传入神经(b)传导到脑干中的神经中枢(a),再沿传出神经(c)传到效应器(d),引起呼吸肌收缩,产生深吸气动作使肺扩张(引起呼气)。人体屏住呼吸是由大脑皮层参与的有意识的活动。图(b)中的突触小体是由上一神经元的轴突末梢膨大形成的,突触后膜是位于神经元②的细胞体,形成了轴突—胞体型突触。‎ 答案 (1)神经中枢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效应器 (2)大脑皮层 (3)轴突 细胞体 反射弧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判断 ‎(1)根据是否具有神经节: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神经节如图中的c。‎ ‎(2)根据突触结构判断:图示中与“”相连的为传入神经(b),与“·—”相连的为传出神经(e)。‎ ‎(3)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与膨大部分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狭窄部分相连的为传入神经。   ‎ ‎【方法体验】‎ ‎(2017·海南五校联考)如图为人体膝跳反射的反射弧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反射弧中,突触的多少取决于轴突末梢的突触小体数量的多少 B.刺激图中B处,A处和C处均能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C.图中甲指的是效应器,乙指的是感受器 D.突触后膜都是胞体膜 解析 刺激图中B处,C处可以检测到电位变化,而A处不能检测到电位变化,这是因为兴奋在突触处单向传递,B错误;图中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因此甲指的是感受器,乙指的是效应器,C错误;突触后膜不一定是胞体膜,还有树突膜,D错误。‎ 答案 A 考点二 兴奋的传导与传递(5年4考)‎ ‎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传导形式:电信号,也称神经冲动。‎ ‎(2)传导过程 ‎(3)传导特点:双向传导,即图中a←b→c。‎ ‎(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的关系(如图)‎ ‎①在膜外,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 ‎②在膜内,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 ‎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突触结构与类型 ‎①结构: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 ‎②主要类型 ‎(2)突触处兴奋传递过程 ‎(3)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特点:单向。原因如下:‎ ‎①递质存在: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中。‎ ‎②递质释放: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助学巧记 巧记神经递质“一·二·二”‎ ‎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与在神经元间的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 结构基础 神经元(神经纤维)‎ 突触 信号形式(或变化)‎ 电信号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速度 快 慢 方向 可以双向 单向传递 动作电位传导过程中膜电位变化曲线分析 ‎(1)据图可知,兴奋传导的方向是由左向右。‎ ‎(2)曲线图的横坐标是离刺激点的距离,不是刺激后的时间。‎ ‎(3)图中③~⑤正恢复静息电位,K+通道开放使K+外流至平衡;①~③正形成动作电位,Na+通道开放,使Na+内流。‎ 教材高考 ‎1.真题重组 判断正误 ‎(1)在家兔动脉血压正常波动过程中,当血压升高时,其血管壁上的压力感受器感受到刺激可以反射性地引起心跳减慢和小血管舒张,从而使血压降低,仅由此调节过程判断,这一调节属于神经调节,负反馈调节(2017·海南卷,16A)(√)‎ ‎(2)产生和维持神经细胞静息电位主要与K+有关(2016·海南卷,19B)(√)‎ ‎(3)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属于胞吐(2015·全国卷Ⅱ,D)(√)‎ ‎(4)神经纤维膜内K+/Na+的比值,动作电位时比静息电位时高(2015·山东卷,4C)(×)‎ 以上内容主要源自人教必修3 P17~19,考查角度侧重兴奋产生和传导的机制,尤其侧重K+、Na+与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形成的关系。2016课标卷Ⅱ30还结合突触结构,以较大篇幅考查了突触处兴奋的传递过程及特点。‎ ‎2.(必修3 P17图2-1及P19“思考与讨论”改编)下图依次表示蛙坐骨神经受到刺激后的电位变化过程,请思考:‎ ‎(1)三幅图中可表示甲电极兴奋、乙电极不兴奋及乙电极兴奋、甲电极不兴奋的依次为    、    。‎ ‎(2)若从电极乙的右侧施加适宜刺激,则电流计指针偏转状况应依次用哪些序号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还能以神经冲动的形式进行传递吗?请具体说明其传递方式。‎ 提示 (1)③ ② (2)①②①③①‎ ‎(3)由于突触间隙的存在,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不能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递,而是通过神经递质与特异性受体相结合的形式将兴奋传递下去的。‎ ‎ 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特点及成因分析 ‎(2015·经典高考)血液中K+浓度急性降低到一定程度会导致膝跳反射减弱,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伸肌细胞膜的动作电位不能传播到肌纤维内部 B.传出神经元在动作电位形成时膜对K+的通透性增大 C.兴奋在传入神经元传导过程中逐渐减弱 D.可兴奋细胞静息膜电位的绝对值增大 解析 静息电位的产生主要是K+的外流所致,血液中K+浓度急性降低,使神经细胞外K+浓度下降,K+外流增多,静息膜电位绝对值增大,当受刺激时,就可能导致Na+内流不足以引起内负外正电位的逆转或动作电位值偏小的情况发生,D正确。‎ 答案 D 膜电位变化曲线解读 ‎   ‎ ‎【即学即练】‎ 以图1表示神经纤维在静息和兴奋状态下K+跨膜运输的过程,其中甲为某种载体蛋白,乙为通道蛋白,该通道蛋白是横跨细胞膜的亲水性通道。图2表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时膜电位的变化。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图1 A侧为神经细胞膜的内侧,B侧为神经细胞膜的外侧 B.图2③处膜外为负电位,而Na+浓度膜外大于膜内 C.图2兴奋传导过程中,膜外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D.图2②处K+通道开放;④处Na+通道开放 解析 钾离子从B侧运输到A侧是通过离子通道完成的,不消耗能量,所以A侧为神经细胞膜的外侧,B侧为神经细胞膜的内侧,A错误;图2③处膜外为负电位,而Na+浓度膜外大于膜内,B正确;图2兴奋传导过程中,膜外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C错误;图2中②处Na+通道开放以形成动作电位,④处K+通道开放以形成静息电位,D错误。‎ 答案 B ‎ 兴奋的传导与传递 ‎1.(2016·全国卷Ⅱ,30)乙酰胆碱可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其合成与释放见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A-C表示乙酰胆碱,在其合成时,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填“A”“C”或“E”)。除乙酰胆碱外,生物体内的多巴胺和一氧化氮    (填“能”或“不能”)作为神经递质。‎ ‎(2)当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图中突触小泡内的A-C通过    这一跨膜运输方式释放到    ,再到达突触后膜。‎ ‎(3)若由于某种原因使D酶失活,则突触后神经元会表现为持续    。‎ 解析 (1)分析图示可知:在乙酰胆碱合成时,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C。生物体内的多巴胺和一氧化氮也能作为神经递质。(2)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分泌到突触间隙,再通过扩散到达突触后膜。(3)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发生效应后,就被酶破坏而失活,或被移走而迅速停止作用。若由于某种原因使D酶失活,则A—C会持续发挥作用,突触后神经元会表现为持续兴奋。‎ 答案 (1)C 能 (2)胞吐 突触间隙 (3)兴奋 ‎2.如图为反射弧中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及其生理变化示意图。‎ ‎(1)发生反射时,神经中枢产生的兴奋沿传出神经以    的方式传到突触前膜,使得乙酰胆碱以    方式被释放。Ach与Ach受体结合后,突触后膜    (填离子名称)进入细胞,使得膜电位变为    ,引起肌肉收缩。‎ ‎(2)现有以下几种与神经调节有关的物质及其作用机理。请回答下列问题。‎ a.河豚毒素:抑制Na+通道的打开;‎ b.烟碱:与突触后膜上的Ach受体结合,打开突触后膜Na+的通道;‎ c.某种有机磷农药:能抑制突触间隙中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 d.肉毒素:阻止运动神经细胞末梢乙酰胆碱的释放。‎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老年性疾病,致病原因主要是Ach含量显著减少,可用上述物质    进行治疗。重症肌无力是自身免疫病,致病机理是患者免疫系统把Ach受体当做抗原,产生Ach受体抗体,Ach受体抗体与Ach受体特异性结合,使得Ach不能与Ach受体正常结合,此病可以使用以上哪种物质进行治疗?    。物质    可以使肌肉松弛,减少皱纹。物质    可以作为止痛剂使用。‎ 解析 (1)发生反射时,神经中枢产生的兴奋沿传出神经以局部电流(或电信号或神经冲动)的方式传到突触前膜,使得乙酰胆碱以胞吐方式被释放。Ach与Ach受体结合后,突触后膜处Na+进入细胞,使得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引起肌肉收缩。(2)阿尔茨海默病的致病原因是Ach含量显著减少,烟碱能与突触后膜上的Ach受体结合,使突触后膜Na+通道打开,可起到与Ach相同的效果。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免疫系统会把Ach受体当做抗原,产生Ach受体抗体,Ach受体抗体与Ach受体特异性结合,造成Ach不能与Ach受体正常结合,针对此病,题中所给四种物质都无效,可通过对免疫系统的治疗来缓解。肉毒素可以阻止运动神经细胞末梢乙酰胆碱的释放,使肌肉不收缩,以此减少皱纹。河豚毒素可抑制Na+通道的打开,抑制兴奋的传导,因此可以作为止痛剂。‎ 答案 (1)局部电流(或电信号或神经冲动) 胞吐 Na+ 外负内正 (2)b 以上物质均不可用 d a ‎(1)正常情况下,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后,立即被相应酶分解而失活。‎ ‎(2)突触后膜会持续兴奋或抑制的原因:若某种有毒有害物质将分解神经递质的相应酶变性失活或占据,则突触后膜会持续兴奋或抑制。‎ ‎(3)药物或有毒有害物质作用于突触从而阻断神经冲动的传递的三大原因:‎ 考点三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的高级功能(5年2考)‎ ‎1.完善各神经中枢的功能 ‎2.连线 ‎(教材P20资料分析“讨论”内容改编)(1)成年人可有意识地控制排尿,但婴儿却不能,其原因何在?‎ 提示 成年人和婴儿控制排尿的低级中枢都在脊髓,但它受高级中枢大脑皮层控制。婴儿因大脑的发育尚未完善,对排尿的控制能力较弱,所以排尿次数多,而且容易发生夜间遗尿现象。‎ ‎(2)你如何解释某些成年人受到外伤或老年人患脑梗塞后,出现意识丧失,并出现像婴儿一样的“尿床”现象?‎ 提示 该状况的出现表明外伤或脑梗塞已伤及控制排尿的“高级中枢(即大脑皮层)”,致使丧失对排尿低级中枢的“控制”作用。‎ ‎(3)在医院做尿检时即使无尿意,但也能提供尿检样本,你作何解释?‎ 提示 该事例充分证明低级中枢可受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 ‎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大脑皮层的功能 ‎(2017·海南卷,15)下列关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小脑损伤可导致身体平衡失调 B.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C.大脑皮层具有躯体感觉区和运动区 D.下丘脑参与神经调节而不参与体液调节 解析 人的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而中枢神经系统又包括脑和脊髓,其中脑又可分为大脑皮层(具有躯体感觉中枢和运动中枢),小脑(主要维持身体协调、平衡),下丘脑(既参与神经调节,也参与体液调节)。‎ 答案 D ‎(1)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概念图 ‎(2)人类大脑皮层的四大功能 ‎①一切“感觉”形成的场所——躯体感觉中枢;‎ ‎②躯体运动的最高级中枢——调控支配脊髓低级运动中枢;‎ ‎③记忆、思维能力;‎ ‎④具有语言中枢,如W区、V区、S区、H区等(语言中枢为人类所特有)。   ‎ ‎【即学即练】‎ ‎(2017·辽宁锦州质检)下图表示高等动物体内的某些调节模式,A、B表示不同区域,C、D、E代表不同的物质或结构,a代表神经纤维上的一个点。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D代表反射弧的    ,C最可能代表的是某种    。‎ ‎(2)a点处于静息状态时,其膜内的电位表现为    ;刺激D处,兴奋在a处以    的形式    (填“单向”或“双向”)传导。‎ ‎(3)当膀胱贮尿达到一定程度时,刺激膀胱壁感受器,兴奋沿盆神经传入    中的低级排尿中枢,同时上行传导至某处产生尿意,产生尿意的过程为    (用箭头和图中的大写字母表示)。如果环境许可,大脑皮层发出的神经冲动沿盆神经传出,最终使膀胱壁的平滑肌收缩,尿道内括约肌和外括约肌舒张,使尿排出;如果条件不许可,大脑皮层也可对低级中枢起抑制作用。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感受器 激素 (2)负电位 电信号 单向 (3)脊髓 D→E→A 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大脑皮层的调控 易错·防范清零 ‎[易错清零]‎ 易错点1 误认为神经递质会通过突触后膜“进入”下一个神经元 点拨 神经递质经突触前膜释放后,进入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神经递质起作用后,有的被酶分解,有的被重新运回突触小体,并不会进入下一个神经元。‎ 易错点2 误认为神经递质的作用只会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 点拨 神经递质的作用效果有兴奋和抑制两类。当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时,若能使Na+通道打开,则会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若不能打开Na+通道,而是提高膜对K+、Cl-,尤其是Cl-的通透性,从而导致膜电位外正内负局面更加剧,进而表现为突触后神经元活动被抑制。‎ 易错点3 误认为只要有刺激就能完成反射 点拨 反射的发生不仅需要完整的反射弧,还需要适宜的刺激。如图所示将刺激强度逐渐增加(S1~S8),一个神经细胞细胞膜电位的变化规律:‎ 图中显示:‎ ‎①刺激要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诱导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 ‎②刺激强度达到S5以后,即使刺激强度增加动作电位也基本不变。‎ 易错点4 误认为“形成了感觉”也是“完成了反射”‎ 点拨 “反射”强调机体对某种刺激作出了“应答”,它必须经历完整的反射弧才能完成,其完成的标志是感受器接受适宜刺激后,经神经传导路径使“效应器”发生诸如肌肉收缩或腺体分泌之类的应答。倘若感受器接受相应刺激后,仅是经上行传入路径传至“大脑皮层”,使其形成诸如疼、酸、辣、苦、甜等的感觉,因其并未经历传出神经作用于效应器从而发生“应答”,故不应视作反射的发生。‎ 易错点5 误认为只要有传导路线,就是完整反射弧,从而错将下图所示途径视作两条或多条反射弧 瘦素可参与糖、脂肪等代谢调节使体重减轻,如图所示为瘦素作用于下丘脑相关神经元调节摄食行为的部分途径,图中共有几条反射弧?‎ 点拨 应为“0条”。分析如下:反射弧是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其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与效应器。图中仅表示了由下丘脑传至大脑皮层产生饱食感或饥饿(摄食)感的“上传”过程,并不表示相关“反射应答”过程,故不存在完整反射弧。‎ ‎[纠错小练]‎ ‎1.下图表示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 B.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 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 D.图中离子通道开放后,Na+和Cl-同时内流 解析 若神经递质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则引起Na+通道开放,Na+‎ 内流;若神经递质为抑制性神经递质,则引起Cl-内流,D错误。‎ 答案 D ‎2.下图表示对一个神经细胞刺激强度逐渐增加(S1~S8),其细胞膜电位的变化规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刺激要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诱导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 B.刺激强度达到S5以后,随刺激强度增加动作电位逐渐增强 C.在S1~S4,细胞膜上没有离子的进出 D.在S5~S8,细胞膜的电位是外正内负 解析 据图可知,只有刺激达到一定强度(S5)时,才能诱导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A正确;刺激强度达到S5以后,随刺激强度的增大,动作电位并没有增强,B错误;在形成动作电位之前,无论是否刺激,刺激强度如何,细胞膜上均有离子的进出,C错误;在S5~S8,产生了动作电位,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D错误。‎ 答案 A ‎3.(2017·江西五市二模)人体皮肤瘙痒的感觉与一种神经递质——5-羟色胺有关。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痒觉和痛觉的形成都属于人体的条件反射 B.若细胞外钠离子浓度降低,动作电位的峰值将减小或不出现动作电位 C.当神经递质进入受体细胞后,会引起后者兴奋或抑制 D.神经递质、激素、抗体等细胞间信息分子发挥完作用后会被灭活 解析 感觉的形成在大脑皮层,不属于反射,A错误;动作电位主要是钠离子内流形成的,若细胞外钠离子浓度降低,动作电位的峰值将减小或不出现动作电位,B正确;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不进入受体细胞,C错误;抗体与抗原结合,不属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D错误。‎ 答案 B 课堂小结 思维导图 高考必背关键句 ‎1.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作出的反应。‎ ‎2.反射弧的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化学物质(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和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会引起下一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 ‎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以双向传导,但是在整个反射弧中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是:兴奋在突触间只能单向传递。‎ ‎5.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贮存于突触前神经元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随堂·真题&预测 ‎1.(2016·全国卷Ⅰ,4)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 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 C.突触后膜上受体蛋白的合成需要消耗ATP D.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 解析 神经递质通过突触间隙属于扩散,不消耗ATP,B错误。‎ 答案 B ‎2.(2017·江苏卷,8)右图为突触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结构①为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提供能量 B.当兴奋传导到③时,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 C.递质经②的转运和③的主动运输释放至突触间隙 D.结构④膜电位的变化与其选择透过性密切相关 解析 由图可知,①为线粒体,②为突触小泡,③为突触前膜,④为突触后膜。结构①在突触小体中,而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结合发生在突触后膜,结构①产生的能量不可能为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提供能量,A错误;当兴奋传导到③时,膜电位由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转变为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B错误;神经递质被②突触小泡包裹运输至③突触前膜,发生膜融合后通过胞吐将神经递质释放至突触间隙,C错误。‎ 答案 D ‎3.(2017·海南卷,13)下列与人体神经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缺氧不影响肽类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 B.肌肉细胞的细胞膜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 C.神经纤维上的电信号可引起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 D.神经递质可将突触前神经元的兴奋传递给突触后神经元 解析 肽类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过程都需消耗ATP,而缺氧会影响呼吸作用产生ATP,进而影响肽类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A错误;肌肉细胞膜上具有神经递质的受体,这样才能确保神经对肌细胞的控制,B正确;当神经纤维的电信号(神经冲动)传到突触小体,可引起突触前膜释放相关递质,C正确;突触可借助于兴奋性神经递质实现前、后膜间的兴奋传递,D正确。‎ 答案 A ‎4.(2019·高考预测)γ-氨基丁酸和某种局部麻醉药在神经兴奋传递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神经细胞兴奋时,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B.γ-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促进Cl-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C.局部麻醉药和γ-氨基丁酸的作用效果和作用机理一致,都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 D.局部麻醉药作用于突触后膜的Na+通道,阻碍Na+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解析 神经细胞兴奋时,膜电位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A正确;由图甲可知,γ-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Cl-通道打开,促进Cl-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B正确;据图乙可知,局部麻醉药单独使用时,突触后膜的Na+通道未打开,阻碍Na+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D正确;以上分析可知局部麻醉药和γ-氨基丁酸的作用效果相同,使突触后膜不能形成动作电位,但作用机理不同,C错误。‎ 答案 C 教师独具 ‎1.甘氨酸是脊髓中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能使突触后膜的Cl-通道开放,使Cl-内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脊髓神经元细胞静息状态时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 B.甘氨酸以自由扩散的方式经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 C.甘氨酸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后引起膜外电位由正变负 D.某种毒素可阻止神经末梢释放甘氨酸,从而引起肌肉痉挛 解析 神经元细胞在静息状态下,仍有离子进出细胞,但此时离子的移动对膜电位的维持并不产生影响;甘氨酸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以胞吐方式经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后,对突触后膜产生刺激,导致Cl-‎ 内流,进而使外正内负的膜电位增大,抑制了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故膜外电位不能由正变负;若某种毒素阻止甘氨酸的释放,则突触后膜不能受到正常的抑制作用而表现为持续兴奋,即肌肉痉挛。‎ 答案 D ‎2.(2017·河南洛阳一联,16)如图为某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在Ⅱ处给予足够强的有效刺激,则在a处可检测到电信号 B.在b处发生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C.在b处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会被酶分解 D.在Ⅱ处施加有效刺激引起的屈肌收缩不属于非条件反射 解析 由图中神经节可以判断,Ⅱ位于传出神经上,a位于传入神经上,传出神经受到刺激产生的兴奋不能传到传入神经,所以刺激Ⅱ处,a处检测不到电信号,故A错误;图中b处为突触结构,兴奋在突触处传递时,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故B正确;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其发挥作用后立即被酶降解,故C正确;反射活动需要有完整的反射弧参与,在Ⅱ处施加有效刺激虽然能引起屈肌收缩,但由于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所以不属于反射,故D正确。‎ 答案 A ‎3.(2017·河北保定一模)如图为突触结构和功能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恰当的是(  )‎ A.瞬间增大轴突末端细胞膜对Ca2+的通透性会加速神经递质的释放 B.过程①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C.过程②表示神经递质进入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 D.过程③可避免突触后膜持续兴奋 解析 瞬间增大细胞膜对Ca2+的通透性,会加速神经递质的释放,A正确;由于神经递质的释放方式是胞吐,故神经递质的释放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B正确;过程②只能说明神经递质能促进钠离子进入突触后膜,神经递质并没有进入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C错误;过程③表示神经递质重吸收进入突触前膜所在的神经元,可避免突触后膜持续兴奋,D正确。‎ 答案 C ‎4.(2017·四川雅安月考)如图是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方框甲代表大脑皮层,乙代表脊髓神经中枢。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中e为感受器,a为效应器 B.当有刺激作用时,发生先缩手后产生痛觉的现象,说明缩手中枢位于乙方框处;痛觉中枢位于甲方框处 C.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d处膜外的电位变化是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D.由甲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末端释放的神经递质只能引起乙的兴奋 解析 根据c处突触的形状可判断兴奋传递的方向是a→b→c→d→e,所以a为感受器,e为效应器,A错误;受到刺激发生的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乙方框中);痛觉产生于大脑皮层中(甲方框中),B正确;受到刺激前,膜外电位为正电位,刺激后变为负电位,C错误;神经递质可能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D错误。‎ 答案 B 课后·分层训练 ‎(时间:30分钟 满分:100分)‎ ‎1.(2017·深圳一模)下列关于神经细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神经细胞不能向细胞外分泌化学物质 B.静息状态下钾离子外流需要消耗ATP C.受刺激后细胞膜外电位变为负电位 D.膝跳反射过程中兴奋的传导是双向的 解析 神经细胞可分泌“递质”类化学物质;静息状态下K+外流为“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机体内的反射过程中,兴奋的传导是沿反射弧进行的,是单向的。‎ 答案 C ‎2.(2017·贵阳一模)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不可能仅由一个神经细胞来完成 B.树突增大了神经细胞的膜面积有利于酶附着以提高代谢速率 C.特定情况下,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也能使肌肉收缩 D.内分泌腺能分泌激素,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能分泌激素 解析 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完整的反射弧,一个反射弧至少包含2个神经元,A正确;神经细胞的树突增大了细胞膜的表面积,利于与外界建立联系,B错误;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可作用于肌肉和腺体,所以能使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C正确;内分泌腺能分泌激素,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如下丘脑的神经内分泌细胞,也能分泌激素,D正确。‎ 答案 B ‎3.(2017·潍坊期末)机体内相邻的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联系起来,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突触是由上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与下一个神经元的轴突建立的结构 B.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体现了生物膜的功能特性 C.突触后膜上存在神经递质的特异性受体,保证了兴奋传递的单向性 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突触后神经元必然产生动作电位 解析 突触是由上一神经元的轴突与下一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建立的结构,A错误;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错误;突触后膜上存在神经递质的特异性受体,保证了兴奋传递的单向性,C正确;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由于神经递质有抑制型和兴奋型,故突触后神经元不一定产生动作电位,D错误。‎ 答案 C ‎4.(2017·安徽池州一模)如图为各级中枢示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成年人有意识“憋尿”的相关中枢是③,婴儿经常尿床的相关中枢是⑤‎ B.①中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的调节中枢,还与生物的节律控制有关 C.某人因撞击损伤了②部位可导致呼吸骤停 D.③中某些神经元发出的神经纤维能支配①②④⑤中的某些中枢 解析 图中①~⑤分别为下丘脑、脑干、大脑皮层、小脑和脊髓。成年人有意识“憋尿”的相关中枢在大脑皮层,婴儿经常尿床是因为大脑发育不完善,对脊髓的排尿中枢控制力弱,A错误;下丘脑中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的调节中枢,还与生物的节律控制有关,B正确;脑干中有呼吸中枢,C正确;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能支配①②④⑤中的某些神经中枢,D正确。‎ 答案 A ‎5.下列有关神经系统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若某人脑干受损,则不能准确完成用左手食指交替指点右手中指和鼻尖的动作 B.若某人因外伤导致意识丧失,出现像婴儿一样的尿床情况,则一定是脊髓出了问题 C.若某人小脑受损,则不能对体温、水平衡、生物节律等进行有效地调控 D.若某人大脑皮层受损,则可能不能形成各种感觉,不能有效进行学习、记忆等 解析 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在小脑,不能准确完成用左手食指交替指点右手中指和鼻尖的动作可能是小脑受损,A错误;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在脊髓,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若某人因外伤导致意识丧失后出现像婴儿一样的尿床情况,则也可能是大脑皮层出了问题,B错误;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的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C错误。‎ 答案 D ‎6.(2017·四川乐山二模)神经调节是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重要方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是单向的,因为兴奋只能由传入神经传入,传出神经传出 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在神经元之间则以化学信号的形式传递 C.感受器就是传入神经末梢,效应器就是传出神经末梢,它们都是反射弧的组成部分 D.K+外流,Na+内流,导致膜内外电位改变,产生局部电流,是兴奋产生的生理基础 解析 由于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故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是单向的,A错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在神经元之间则以化学信号的形式传递,B正确;感受器由传入神经末梢组成,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C错误;Na+内流产生动作电位,是兴奋产生的生理基础,K+外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D错误。‎ 答案 B ‎7.肉毒杆菌毒素是从肉毒杆菌提取的一种细菌毒素蛋白,它能阻遏乙酰胆碱释放,从而起到麻痹肌肉的作用。美容医疗中通过注射适量的肉毒杆菌毒素以达到除皱效果。肉毒杆菌毒素除皱的机理最可能是(  )‎ A.抑制神经细胞内的核糖体合成乙酰胆碱 B.抑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 C.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阻遏释放的乙酰胆碱被清除 D.与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特异性结合,阻止肌肉收缩 解析 据题意知,肉毒杆菌毒素除皱的机理最可能是抑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阻断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从而起到麻痹肌肉的作用。‎ 答案 B ‎8.如图所示,当神经冲动在轴突上传导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丙区域发生K+外流和Na+内流 B.甲区域可能刚恢复为静息电位 C.乙区域与丙区域之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乙到丙 D.图示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有可能是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 解析 丙区域的电位为外正内负,是由K+外流造成的,而无Na+内流,A错误;甲区域可能刚恢复为静息电位,也有可能是兴奋还未传到时所保持的静息电位,B正确;由图可知,甲区域和丙区域电位为外正内负,处于静息状态,乙区域的电位正好相反,即处于兴奋状态,电流是从正电位流向负电位,所以乙区域与丙区域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乙到丙,C正确;因为图中未标出局部电流移动的方向,图示兴奋传导的方向有可能是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D正确。‎ 答案 A ‎9.如图是调节呼吸运动的部分模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a是呼吸反射的神经中枢,图中b是反射弧的传入神经 B.图中c是呼吸反射的传出神经,与呼吸肌之间没有突触联系 C.图中神经元①和②之间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 D.大脑皮层受损呼吸无法进行 解析 呼吸中枢在脑干,因此a是呼吸反射的神经中枢,b与感受器相联系,因此为传入神经;传出神经和呼吸肌之间有神经—肌肉突触联系;①和②之间的信号转变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呼吸中枢在脑干,大脑皮层受损不影响呼吸的进行。‎ 答案 A ‎10.脑啡肽是脑内的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具有镇痛作用。如图表示a、b、c三个神经元之间构成的联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在X处给予一定刺激,该处的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B.痛觉感受器产生的兴奋沿a神经元传至结构①和②处会出现相同的信号转换 C.c神经元兴奋时释放的脑啡肽与结构①上的特定受体结合,抑制③内神经递质的释放 D.③中的物质以胞吐的形式排出细胞,需要消耗大量能量 解析 在X处给予一定刺激时,该处膜外的电位由静息状态的正电位变为负电位,A正确;痛觉感受器产生的兴奋沿a神经元传至结构①处(突触前膜)时,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当神经递质作用于②处(突触后膜)时,化学信号转变为电信号,B错误;c神经元兴奋时释放的脑啡肽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当它与结构①的特定受体结合后,可抑制③突触小泡内神经递质的释放,C正确;神经递质的释放方式为胞吐,需要消耗能量,D正确。‎ 答案 B ‎11.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左侧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如图甲),兴奋从该神经元向下一个神经元传递(如图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图甲中的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之间存在电位差,膜外电流和兴奋传导方向相同 B.图甲中未兴奋部位膜内外的电位差的形成与K+外流有关 C.图乙所示的兴奋传递过程中,在突触后膜处要发生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 D.如果某种药物阻止了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结合,则兴奋无法进行传递 解析 图甲中膜外兴奋部位是负电位,未兴奋部位是正电位,所以膜外的电流方向是从未兴奋部位到兴奋部位,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A错误;未兴奋部位膜内外的电位是静息电位,静息电位是由K+外流形成的,B正确;神经递质属于化学信号,其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会引起突触后膜上的膜电位发生变化,所以在突触后膜上的信号转换是化学信号→电信号,C正确;引起突触后膜上膜电位发生变化的前提是神经递质首先与突触后膜上的相关受体 结合,所以如果药物阻止了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兴奋就无法进行传递,D正确。‎ 答案 A ‎12.人体中的去甲肾上腺素(NA)既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又是一种激素,如图是突触中NA的作用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NA作为神经递质和激素,都是调节生命活动的    分子,使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2)当神经冲动传至突触小体时,引起    中的NA释放,作用于        上的受体。‎ ‎(3)NA作用于突触后受体后,引起    离子内流,导致突触后神经元兴奋;NA同时作用于突触前受体,抑制NA的释放,这是    调节机制,以提高神经调节的精确性。‎ ‎(4)因免疫系统反应过度,将突触后受体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导致NA不能与突触后受体结合,从而影响    信号的转换,这种疾病称为    病。‎ 解析 (1)NA作为神经递质和激素,都是调节生命活动的信息分子。(2)去甲肾上腺素(NA)既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当神经冲动传至突触小体时,引起突触小泡中的NA释放,作用于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上的受体。(3)去甲肾上腺素(NA)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其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会引起钠离子内流,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NA同时作用于突触前受体,抑制NA的释放,这是(负)反馈调节机制。(4)突触后膜上发生化学信号转变成电信号的转变,因免疫系统反应过度,将突触后受体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导致NA不能与突触后受体结合,从而影响化学信号向电信号的转换,这种疾病称为自身免疫病。‎ 答案 (1)信息 (2)突触小泡 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 (3)钠 (负)反馈 (4)化学信号向电 自身免疫 ‎13.(2017·山东济南四校联考)‎ 如图是与人体内尿液形成与排出相关的部分调节简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排尿反射的反射弧各部分中,位于膀胱壁内的是    。‎ ‎(2)图中①和②表示大脑与脊髓之间的神经通路。因故损伤了①和②的成年人,最可能表现出下列的哪种情况?    。‎ A.能形成尿意,不能完成排尿反射 B.不能形成尿意,不能完成排尿反射 C.不能形成尿意,能完成排尿反射 D.能形成尿意,能完成排尿反射 ‎(3)婴幼儿经常尿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对下丘脑的“刺激”来自细胞外液中    的变化,当这种刺激增强时,人的尿量将    。‎ ‎(5)不同于③,⑤的作用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由图示可知,③④分别为传出神经和传入神经,所以位于膀胱壁内的是感受器和效应器。(2)若①和②被损伤,大脑皮层不能感知脊髓的神经冲动,也不能调控脊髓的活动,即不能形成尿意,但排尿反射能完成。(3)婴幼儿经常尿床,原因是大脑发育尚未完善,对脊髓的控制作用弱。(4)图中对下丘脑的“刺激”来自细胞外液中渗透压的变化,当这种刺激增强时,抗利尿激素增加,人的尿量将减少。(5)③过程是神经调节,通过反射弧完成;⑤过程属于体液调节,作用途径是体液运输。‎ 答案 (1)感受器和效应器 (2)C (3)大脑发育尚未完善,对脊髓的控制作用弱 (4)渗透压 减少 (5)体液运输 ‎14.如 图为某一反射弧结构示意图。某种毒素可以使肌肉不能收缩,但不知该毒素的具体作用部位,为了探究该毒素的作用部位是B、D、E中的哪一个(假设该毒素只能使上述的一个部位中毒失效),某科研小组设计了以下探究实验,请完善下列探究内容。‎ 实验原理:(略)‎ 实验材料:电刺激仪一台,电流计,用毒素制剂处理后的图示结构一个。‎ 实验步骤、实现现象、实验结论:‎ 实验步骤 观察部位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分别用电刺激Ⅰ与Ⅱ A与C的电位变化,E的收缩情况 ‎    ‎ 则证明毒素的作用部位是B 分别用电刺激Ⅰ与E ‎    ‎ 则证明毒素的作用部位是D 分别用电刺激Ⅰ与E ‎    ‎ 则证明毒素的作用部位是E 解析 兴奋的单向传导表现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原因是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当兴奋到达突触小体时,引起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向突触间隙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从而使后一个神经元发生兴奋或抑制。在突触中,兴奋的传导方向是: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据此分析出实验现象:刺激I时,A有电位变化,C无电位变化,E(屈肌)不收缩;刺激Ⅱ时,C有电位变化,E(屈肌)能收缩,证明毒素的作用部位是B。刺激I时,A与C均有电位变化,E(屈肌)不收缩;刺激E(屈肌)时,E(屈肌)能收缩,证明毒素的作用部位是D。刺激I时,A与C均有电位变化,E(屈肌)不收缩;刺激E(屈肌)时,E(屈肌)不收缩,证明毒素的作用部位是E。‎ 答案 刺激I时,A有电位变化,C无电位变化,E(屈肌)不收缩;刺激Ⅱ时,C有电位变化,E(屈肌)能收缩 ‎ 刺激I时,A与C均有电位变化,E(屈肌)不收缩;刺激E(屈肌)时,E(屈肌)能收缩。刺激I时,A与C均有电位变化,E(屈肌)不收缩;刺激E(屈肌)时,E(屈肌)不收缩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