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8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重庆市直属校(重庆市第八中学等)2020届高三3月月考理综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高 2020 级高三(下)3月月考 理科综合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细胞核是遗传物质主要的储存场所 B. 神经细胞和免疫细胞均可释放信号分子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C. 细胞若失去细胞核将无法进行各项生命活动 D. 心肌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仍能进行基因的表达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参与神经调节、免疫调节、激素调节的信号分子分别是神经递质、淋巴因子等、激素;细胞必须保持完整性才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失去了细胞质的细胞核不能存活,失去了细胞核的细胞质也不能存活很久;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过程包括DNA复制、转录和翻译,进行细胞分裂的细胞才能进行DNA复制,而转录和翻译几乎可以发生在所有细胞中。 【详解】A、细胞的遗传物质DNA主要储存在细胞核内,A正确; B、神经细胞可释放神经递质参与神经调节,免疫细胞可释放淋巴因子参与免疫调节,B正确; C、细胞失去细胞核不能进行部分生命活动,并非所有生命活动都无法进行,例如变形虫实验中,失去核的部分仍然可消化已经吞噬的食物,C错误; D、心肌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进行DNA复制,但是仍能进行基因的表达,D正确。 故选C 2.下列关于果蝇产生配子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 A. 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数量增加是基因突变导致的 B. 配子中没有同源染色体是染色体数目变异导致的 C. 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结构改变是基因重组导致的 D. 原来的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配对是染色体结构变异导致的 【答案】D 【解析】 - 14 -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发生的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其数量没有发生改变,其控制的性状也不一定发生改变;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交叉互换)和后期(自由组合);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详解】A、基因突变会改变基因种类,但是不改变基因的数量,A错误; B、配子中没有同源染色体是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的,不属于染色体数目的变异,B错误; C、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结构改变是基因突变的结果,C错误; D、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若发生配对现象,可能是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过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D正确。 故选D。 3.2019年12月,武汉市最先发现多起病毒性肺炎病例,病人出现发热或轻微咳嗽等症状。我国医学组织 很快确认该病毒的核酸是RNA,并成功研发了该病毒的核酸检测试剂盒和抗体检测试剂盒,实现了对该疾病的快速确诊。世卫组织将该病毒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患者肺细胞中的核糖体参与了COVID-19 子代病毒蛋白质的合成 B. 用抗体检测试剂盒筛查疑似病例利用了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原理 C. 用核酸检测试剂盒筛查疑似病例的原理是碱基序列相同的DNA分子间发生互补配对 D. 患者被病毒侵染后发热的原因与细胞代谢速率加快有关 【答案】C 【解析】 【分析】 2019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其不能独立生存,侵入宿主细胞后,利用宿主细胞提供的原料、酶、能量、场所等繁殖后代;2019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进入人体后会先后发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 【详解】A、新型冠状病毒的蛋白质是在患者肺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的,A正确; B、机体受到病毒入侵后会产生抗体,利用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可以比较灵敏的检测人血浆中的抗体,进而诊断机体是否受到病毒感染,B正确; - 14 - C、COVID-19的含有的核酸只有RNA,因此核酸检测试剂盒的原理是利用样品RNA逆转录制备单链DNA,然后用标记的单链DNA与待测RNA分子之间进行碱基互补配对,根据杂交结果诊断待测RNA分子,C错误; D、人体体温来源于细胞代谢产物,机体被病毒侵染后,细胞代谢加快而产热量增加,会出现发热症状, D正确。 故选C。 4.如图是刺裸腹溞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种群增长曲线,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据图示信息,在实验过程中,刺裸腹溞在 24.8℃下增长速率最快 B. 继续进行实验,在一段时间后,三个温度下种群的 K 值趋于一致 C. 种群数量稳定后,刺裸腹溞在 19.8℃下的死亡率高于 33.6℃ D. 为快速获得大量的刺裸腹溞,可在培养早期适当提高温度 【答案】D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图示为刺裸腹溞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种群增长曲线,自变量是温度、时间,因变量是个体数,三种温度条件下的种群增长曲线都表现为S型,早期刺裸腹溞在33.6℃下增长速率最快,而超过一定的天数后刺裸腹溞在24.8℃下增长速率最快。 【详解】A、种群增长速率可由种群数量曲线的斜率反应,可见在33.6℃条件下,早期种群增长是最快的,A错误; B、K值由环境条件决定,不同温度条件下,种群有不同的K值,不会趋于一致,B错误; C、在种群数量稳定后,各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大致相等,由于缺乏其它数据,我们无法直接比较不同温度下的种群的死亡率,C错误; D、由图可知,较高温度下,种群早期增长速度更快,所以我们可以采取早期适当提高温度,而后适当降温的方法,快速获得大量个体,D正确。 - 14 - 故选D。 5.下列有关油料种子在成熟和萌发过程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油料种子成熟过程中干物质积累量和脱落酸含量逐渐增多 B. 油料种子萌发早期细胞内脂肪向糖类转化需大量 N 元素 C. 种子萌发过程中可发生基因重组等三种可遗传的变异 D. 同质量的油料种子和淀粉种子萌发过程中耗氧量相同 【答案】A 【解析】 【分析】 种子成熟的过程中其细胞中自由水不断的转化成结台水,从而使种子的干物质量不断的增加;油菜种子储存能量的物质主要是脂肪,油菜种子在成熟的过程中,光合作用产物糖类物质不断的运输至种子并转化成脂肪储存起来,导致脂肪含量不断增加;生物的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脂肪和糖类的组成元素都是C、H、O。 【详解】A、油料种子在成熟过程中,干物质的含量会不断积累,为种子萌发过程做物质准备,脱落酸会在衰老部位大量积累促进脱落,A正确; B、脂肪和糖类都只含有C、H、O,因此油料种子萌发早期细胞内脂肪向糖类转化过程不需要N元素,B错误; C、种子萌发过程不涉及减数分裂过程,没有基因重组过程,C错误; D、油料种子富含脂肪,淀粉种子富含淀粉,与淀粉相比,脂肪中的C、H比例较高,则耗氧量也较高,D错误。 故选A。 6.下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系谱图,人群中该致病基因的频率为 1%(不考虑突变)。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若该病为常染色隐性遗传病,则Ⅱ-4 的基因型为 Aa 的概率为 2/101 B. 若该病为常染色隐性遗传病,则不能确定Ⅲ-1 的致病基因来自于Ⅰ-1 或Ⅰ-2 - 14 - C. 若该病为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女性群体中携带者的比例为1.98% D. 若该病为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Ⅱ-3生出患该遗传病的男孩的概率为 1/4 【答案】D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Ⅱ-1和Ⅱ-2正常,他们的儿子Ⅲ-1有病,说明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可能在常染色体或X染色体上。已知人群中该致病基因的频率为 1%,如在常染色体上,则正常人中携带者的概率=2×1%÷(2×1%+99%)=2/101;若在X染色体上,则在正常女性中携带者的概率为2/101。 【详解】A、Ⅱ-4是人群中正常男性,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正常男性中的携带者Aa占2/101,A正确; B、若该病为常染色体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可以确定Ⅱ-2的基因型为Aa,但是不能确定其致病基因来自于Ⅰ-1还是Ⅰ-2,B正确; C、若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女性携带者的基因型为XAXa,所占比例=99%×1%×2=1.98%,C正确; D、若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3的基因型可能为XAXA或XAXa,概率均为1/2,Ⅱ-4的基因型为XAY,则生患病男孩(XaY)的概率=1/2×1/4=1/8,D错误。 故选D。 二、非选择题: (一)必考题: 7.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有一句农谚叫“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下列有关水肥管理的问题。 (1)在正常生理情况下,植物根细胞的渗透压_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土壤;向土壤中施加过多可溶性氮肥时,会出现烧苗现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2)研究发现,缺水时,植物的一些水解酶活性会增强,这会_____(填“增强”、“减弱”或“不影响”)植物的抗旱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3)为了增加农作物的产量,我国农民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发现施用农家肥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试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 【答案】 (1). 高于 (2). 肥料溶于土壤中,使土壤渗透压升高,植物细胞失水 (3). 增强 (4). - 14 - 水解酶将植物体内的部分大分子水解成可溶性小分子,提高了植物细胞液的浓度,增强了植物的吸水能力和抗旱性 (5). 农家肥中的有机物被分解时放出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有促进效果;有机物分解后会产生部分无机盐,可促进植物生长;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时,会使得土壤疏松,有助于植物根系的有氧呼吸。 【解析】 【分析】 根是植物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正常情况下,根通过渗透作用(自由扩散)吸收水分,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无机盐离子;细胞中的水包括自由水和结合水,其中自由水的比例越高,代谢越旺盛,结合水的比例越高,抗逆性越强;增加农作物产量可以从增加光合作用强度的角度考虑,如适当增加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等。 【详解】(1)水分子在进行渗透时是从低渗环境进入高渗环境的,而正常生理情况下,植物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所以根细胞的渗透压应该高于土壤;根据题意分析,发生烧苗是由于氮肥溶解于土壤水分中,使土壤渗透压升高,导致植株渗透失水所致。 (2)外界缺水时,会导致植物细胞吸水困难,为了度过逆境,植物细胞会通过一定的途径来提高自己的吸水能力,水解酶可以将植物体内的某些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可溶性小分子,进而提高植物的渗透压,增强了植物的吸水能力和抗旱性,能够帮助植物度过干旱。 (3)施用农家肥可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的原因:农家肥中含有有机物,这些物质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下,会释放出二氧化碳,同时生成一些无机盐,这两种物质对植物的光合作用都有促进作用;与此同时,由于分解者在分解有机物时会产生气体,可以使得土壤疏松,有助于植物根系的有氧呼吸。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时的存在形式和作用、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等知识点,比较综合,但是浓度不大,利用所学知识结合题干实例分析答题。 8.人体胰岛B细胞损伤,胰岛素分泌减少,会引发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Ⅰ型);胰岛素分泌量正常但作用减弱,会引发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Ⅱ型)。有人对部分糖尿病的病因进行了分析,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 14 - (1)注射胰岛素对_____(填“Ⅰ型”或“Ⅱ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显著。胰岛素的生理功能是促进组织细胞_________,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 (2)糖尿病人在临床上常常有“三多一少”的表现,即多食、多饮、多尿和消瘦。Ⅰ型糖尿病人出 现消瘦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3)图中①~③途径都会导致糖尿病的发生,在免疫学中称为_____。Ⅱ型糖尿病的病因最有可能类似于图示中的途径_____________。 【答案】 (1). Ⅰ型 (2). 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3). Ⅰ型糖尿病人胰岛素分泌不足,糖类的氧化分解发生障碍,蛋白质和脂肪等其他有机物消耗量增加,使机体消瘦(其他答案合理也可给分) (4). 自身免疫病 (5). ①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I型糖尿病是由于人体胰岛 B 细胞损伤引起的,胰岛素分泌减少,也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Ⅱ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引起的,也称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不能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 据图分析,①途径为抗体X1作用于靶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使得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引起的是Ⅱ型糖尿病;②途径为抗体X3作用于胰岛B细胞,使胰岛B细胞受损,不能分泌胰岛素,引起的是Ⅰ型糖尿病;③途径为抗体X3作用于胰岛B细胞膜上的葡萄糖受体,使得胰岛B细胞不能感受血糖浓度变化,进而不能分泌胰岛素。 【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是I型糖尿病;胰岛素可以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 (2)根据题意分析,Ⅰ型糖尿病人胰岛素分泌不足,糖类的氧化分解发生障碍,蛋白质和脂肪等其他有机物消耗量增加,所以病人出现消瘦现象。 (3)据图分析可知,图中①~③途径都是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的抗体攻击自身组成部分,属于自身免疫病;根据以上分析已知,Ⅱ型糖尿病的病因最有可能类似于图示中的途径①。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血糖浓度调节、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点,弄清楚胰岛素的生理作用以及两种类型的糖尿病发病机理的不同,并能够分析图中三种抗体的作用部位和引起的糖尿病类型。 9.随着环境资源的日趋减少,发展复合型生态农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成为当务之急。下图 为某地一生态农村建设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 14 - (1)该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_____(答全才给分),在鱼塘中,一般会投入不同种类的鱼苗,使池塘的稳定性提高,其原因是_____,每一种鱼苗的投放量都不宜超过其_____。 (2)鸡粪进入沼气站发酵,产生沼气和沼渣水,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这一过程的意义是_____。 (3)人类会从该生态系统中获取大量农产品,对它的利用强度较大,为了提高它的稳定性,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 【答案】 (1). 鸡、奶牛、鱼、猪、人 (2). 提高了鱼塘的生物多样性,使鱼塘的营养结构复杂化,提高了鱼塘的自我调节能力 (3). 环境容纳量 (4). 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从而大大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5). 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对作物施肥/为动物投放饲料等 【解析】 【分析】 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它也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的大农业,又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和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建立该人工生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详解】(1)直接以生产者作为食物来源的生物即可处在第二营养级,因此图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鸡、奶牛、鱼、猪、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自身组分的多少和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呈正相关,投放多种鱼苗提高了鱼塘的生物多样性,使鱼塘的营养结构复杂化,提高了鱼塘的自我调节能力,进而提高自身的稳定性;每一种鱼苗的投放量都不宜超过其环境容纳量,即K值。 - 14 - (2)鸡粪进入沼气站发酵时,部分能量被微生物利用,部分能量存于沼气中供人类使用,在此过程中,可将鸡粪中的能量部分转化成了可被人类利用的能量,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从而大大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3)对于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我们应该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具体的操作如施肥和投喂饲料等。 【点睛】本题结合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工程的原理等知识,首先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的结构,掌握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明确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可以循环再生,而能量不能循环利用,再结合题图正确解答。 10.已知果蝇翅正常和翅外展、直刚毛和焦刚毛各为一对相对性状,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为了确定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以及控制它们的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 X 染色体上,某同学让一只雌性翅正常焦刚毛果蝇与一只雄性翅正常直刚毛果蝇杂交,发现子一代中表现型及其分离比为翅正常直刚毛∶翅正常焦刚毛∶翅外展直刚毛∶翅外展焦刚毛=3∶3∶1∶1。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的翅正常和翅外展这对相对性状中的翅正常为显性性状,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这对基因位于何种染色体上;若控制刚毛性状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__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出刚毛性状的显隐性。 (2)若两对基因一对位于常染色体上一对位于 X 染色体上,则关于“两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两对 基因的具体位置分布”的合理假设有_____种(不考虑 XY 的同源区)。假设“控制翅正常和翅外展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控制直刚毛和焦刚毛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直刚毛对焦刚毛为显性”,则理论上,子代直刚毛雌性所占的比例为_____。 (3)假设两对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直刚毛对焦刚毛为显性,利用上述实验亲代和子代中的个体,进一步验证两对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________。(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 【答案】 (1). 不能 (2). 不能 (3). 4 (4). 1/2 (5). 实验思路:选择亲本中的雄性翅正常直刚毛果蝇与子代中的雌性翅外展焦刚毛果蝇进行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预期结果:子代雌、雄果蝇中翅正常直刚毛:翅正常焦刚毛:翅外展直刚毛:翅外展焦刚毛均为1:1:1:1. 【解析】 - 14 -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在非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假设控制翅型的基因为A、a,控制刚毛的基因型为B、b,亲本均为翅正常,子代中翅正常:翅外展=3:1,则翅正常为显性,亲本的基因可能均为Aa,也可能为XAXa×XAY,所以不能确定这对基因位于何种染色体上;母本为焦刚毛、父本为直刚毛,子代中直刚毛:焦刚毛=1:1,不能直接确定显隐性关系,也不能确定在什么染色体上,亲本的基因型可能为Bb×bb或XBXb×XbY或XbXb×XBY。 【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不能确定控制翅正常和翅外展这对性状的基因在何种染色体上;若控制刚毛性状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也不能判断出刚毛性状的显隐性关系。 (2)若两对基因一对位于常染色体上一对位于X染色体上,则关于“两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两对基因的具体位置分布”可能情况有:①控制翅型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控制刚毛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直刚毛为显性;②控制翅型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控制刚毛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焦刚毛为显性;③控制翅型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控制刚毛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直刚毛为显性;④控制翅型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控制刚毛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焦刚毛为显性。即合理假设共有4种。若“控制翅正常和翅外展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控制直刚毛和焦刚毛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直刚毛对焦刚毛为显性”,则亲本的基因型可表示为AaXBXb×AaXbY,子代直刚毛雌性XBXb所占比例为1/2。 (3)若两对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直刚毛对焦刚毛为显性,则母本的基因型可表示为Aabb、父本的基因型可表示为AaBb,子代中翅外展焦刚毛aabb。所以选择亲本中的雄性翅正常直刚毛果蝇(AaBb)与子代中的雌性翅外展焦刚毛果蝇(aabb)进行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雌、雄果蝇中翅正常直刚毛(AaBb):翅正常焦刚毛(Aabb):翅外展直刚毛(aaBb):翅外展焦刚毛(aabb)均为1:1:1:1。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的规律等知识点,能够根据亲本和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情况分析两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以及位于何种染色体上,进而根据题干要求分析答题。 (二)选考题: 11.某生物兴趣小组参加当地盛产苹果的乡镇生产苹果酒、苹果醋的调研项目。下面是他们调查之后发现的一系列问题,请回答: (1)生产苹果醋的菌种是_____,提供碳源的物质主要是_____。 (2)制备高产果酒的酵母菌菌株: - 14 - ①为测定土壤中酵母菌的数量,一般先将其稀释,用_____法接种上述所得酵母菌稀释液。 ②在_____的发酵液中,酵母菌能大量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抑制。 (3)生产苹果酒、苹果醋: ①小组同学在制作果酒的发酵阶段,发酵瓶的瓶盖应_____。 A.一直打开 B.打开并盖上一层纱布 C.定时拧松 D.始终拧紧 ②苹果醋生产可在苹果酒生产基础上改变发酵条件进行,其发酵温度应________(填“低于”或“高于”)苹果酒的生产。 (4)经测定酵母菌和醋酸杆菌消耗的碳源中,98%生成了酒精、醋酸及其他发酵产物,其余 2%用 于_____。 【答案】 (1). 醋酸杆菌(醋酸菌) (2). 葡萄糖或乙醇 (3). 稀释涂布平板 (4). 缺氧、呈酸性 (5). C (6). 高于 (7). 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 【解析】 【分析】 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果酒制作的原理是:在有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为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在无氧条件下,反应式为C6H12O6→2CO2+2C2H5OH+能量。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是: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详解】(1)果醋制作利用的菌种是醋酸杆菌,其发酵利用的碳源主要是葡萄糖或乙醇。 (2)①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其中后者可以用于菌种(酵母菌)的计数。 ②酵母菌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能大量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抑制。 (3)①果酒发酵利用的是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因此发酵瓶需要定时拧松,故选C。 ②果酒发酵的温度为18℃~25℃,果醋发酵的温度为30℃~35℃,因此苹果醋生产可在苹果酒生产基础上改变发酵条件进行,其发酵温度应高于苹果酒的生产。 (4)酵母菌和醋酸杆菌消耗的碳源中,98%生成了酒精、醋酸及其他发酵产物,其余2%用 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 - 14 -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微生物的培养和分离、果酒和果醋的制作等知识点,了解果醋制作菌种的类型,明确其可以利用不同的原料(反应物)合成果醋,并能够对果醋发酵过程中的有些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12.已知在人体中,基因 A 可以表达出某种特定蛋白(简称蛋白 A)。现欲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生产蛋白 A,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获取目的基因是实施基因工程的第一步,某同学想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基因文库有基因组文库和部分基因文库,我们常用的 cDNA 文库属于上述_____文库。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实施基因工程的第二步也是基因工程的_____。下图 2 是三种不同的基因表达载体,图 1 是基因表达载体上 3 种限制内切酶的识别序列与切割位点,那么第一步中获取的目的基因应插入到基因表达载体的_____和_____之间。根据 3 种酶的识别序列与切割位点,图 2 中 3 种基因表达载体中最理想的是_____。 (3)大肠杆菌常常作为受体细胞,与真核生物相比,其优势是_____(答出两点即可)。若用家蚕作为表达基因 A 的受体,在噬菌体和昆虫病毒两种载体中,不选用噬菌体作为载体的原因是_____。 (4)若要检测基因 A 是否插入家蚕的 DNA 上,检测方法是_____。 【答案】 (1). 部分基因文库 (2). 核心 (3). 启动子 (4). 终止子 (5). A (6). 繁殖快、代谢旺盛、容易培养、遗传物质相对较少等 (7). 噬菌体的宿主是细菌,而不是家蚕 (8). DNA分子杂交技术 【解析】 【分析】 - 14 - 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 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1)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 (2)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详解】(1)cDNA文库是通过某种生物发育的某个时期mRNA反转录产生的,而这个时期并不是每个基因都进行转录,所以cDNA 文库属于部分基因文库。 (2)基因工程第二个步骤是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该步骤中目的基因应该插入表达载体的启动子与终止子之间;根据 3 种酶的识别序列与切割位点分析,应该选用BamHⅠ和Sau3AⅠ切割目的基因和载体,而这两种酶会将图2中B的启动子切掉,将C的启动子、复制原点或终止子、标记基因切掉,因此B、C都不适宜作为载体,即图 2 中 3 种基因表达载体中最理想的是A。 (3)与真核细胞相比,大肠杆菌繁殖快、代谢旺盛、容易培养、遗传物质相对较少,常常作为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若用家蚕作为表达基因 A 的受体,由于噬菌体的宿主是细菌,而不是家蚕,所以不选用噬菌体作为载体。 (4)基因工程中,检测目的基因插入DNA的位置,可以采用DNA分子杂交法。 【点睛】本题着重考查了基因工程的操作工具,要求考生能够掌握限制酶的特点,明确不同限制酶切割形成的相同的末端之间能够连接;识记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明确启动子和终止子在基因表达中的作用,识记DNA连接酶的种类和功能区别。 - 14 - - 14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