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生物育种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生物育种学案

‎2020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 生物育种 学案 见《自学听讲》P146‎ 学科素养 课程标准 学习指导 ‎1.生命观念: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2.科学思维:比较不同育种方法,综合运用解决问题。‎ ‎3.科学探究:基因工程的操作程序。‎ ‎4.社会责任:关注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1.举例说出生物变异在育种上应用的事例。‎ ‎2.简述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3.简述基因工程的原理及其应用。‎ 通过列表比较各种育种方法的原理、过程、优缺点、事例及注意问题。综合运用遗传规律、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等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复习中加强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的训练及语言表述能力的培养。‎ 杂交育种 ‎  1.概念: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 选择 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 ‎2.原理: 基因重组 。 ‎ ‎3.过程:选择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亲本→ 杂交 ,获得F1→F1自交或杂交获得F2→鉴别,选择需要的类型。 ‎ ‎4.优点:可以把多个品种的 优良性状 集中在一起。 ‎ ‎5.缺点:获得新品种的周期 长 。 ‎ ‎6.应用:是改良作物品质,提高农作物 单位面积 产量的常规方法,同时也可用于家畜、家禽的育种。 ‎ 诱变育种 ‎  1.概念:利用物理因素或 化学 因素等来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 基因突变 ,从而获得优良变异类型的育种方法。 ‎ ‎2.原理:基因突变。‎ ‎3.过程:选择生物→ 诱发突变 →选择优良性状→培育。 ‎ ‎4.优点:(1)可以 提高 突变率,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 优良 变异性状;(2)大幅度地改良某些性状。 ‎ ‎5.缺点:诱发产生的突变, 具有优良性状的 的个体往往不多,需处理大量材料。 ‎ ‎6.意义:培育具有新性状的品种。‎ 基因工程 ‎  1.概念 基因工程别名 操作对象 操作水平 原理 操作 环境 结果(目的)‎ 基因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 基因 ‎ DNA分子 水平 ‎ ‎ 基因  ‎ ‎ 重组  ‎ 生物 体外 ‎ 定向 ‎ 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 ‎2.原理 不同生物之间的基因重组。‎ ‎3.工具 ‎(1)“剪刀”与“针线”‎ ‎①基因的“剪刀”: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如图中的a。 ‎ ‎②基因的“针线”: DNA连接酶 ,如图中的b。 ‎ ‎(2)基因的“运输工具”:运载体,常用 质粒 、噬菌体、动植物病毒等。 ‎ ‎4.基本步骤 ‎5.应用 ‎(1)育种: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获得高产、稳产和具有优良品质的农作物,培育出具有各种抗逆性的作物新品种,如抗虫棉。‎ ‎(2) 药物研制 :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培养转基因生物,利用转基因生物生产出各种高质量、低成本的药品,如胰岛素、干扰素和乙肝疫苗等。 ‎ ‎(3)环境保护:如利用转基因细菌降解有毒、有害的化合物,吸收环境中的重金属,分解泄漏的石油,处理工业废水等。‎ ‎6.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两种态度”‎ ‎(1)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不安全,要严格控制。‎ ‎(2)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应该大范围推广。‎ ‎  1.不同育种方法四点易错提醒 ‎(1)原核生物不能进行减数分裂,所以不能运用杂交的方法进行育种,如细菌的育种一般采用的方法是诱变育种。‎ ‎(2)杂交育种不一定需要连续自交。若选育显性优良纯种,需要连续自交筛选,直至性状不再发生分离;若选育隐性优良纯种,则只要出现该性状个体即可。‎ ‎(3)花药离体培养只是单倍体育种中的一个程序,要想得到可育的品种,一般还需要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4)有些植物如小麦、水稻等,杂交实验较难操作,其最简便的方法是自交。‎ ‎2.基因工程中的几种酶易错提醒 ‎(1)DNA聚合酶与DNA连接酶:相同点都是形成磷酸二酯键;不同点:DNA聚合酶是在DNA复制的过程中连接单个游离的脱氧核苷酸,DNA连接酶是连接两个DNA片段。‎ ‎(2)限制酶与解旋酶:限制酶断开的是脱氧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解旋酶断开的是氢键。‎ 见《自学听讲》P147‎ ‎ 遗传变异在生物育种上的应用 ‎1.结合流程图比较 ‎(1)“甲×乙AaBbAAbb”为杂交育种。‎ ‎(2)“甲×乙AaBbAbAAbb”为单倍体育种。‎ ‎(3)“乙AaBBaaBB”为诱变育种。‎ ‎(4)⑦为多倍体育种。 ‎ ‎2.列表比较 项目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单倍体 育种 多倍体 育种 基因工程 育种 原理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 染色体 数目变异 ‎ 染色体 数目变异 基因重组 常用 方式 ‎①选育纯种:杂交→自交→选育→自交……‎ ‎②选育杂种:纯合双亲杂交→杂种 ‎ 用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太空诱变等方式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花药离体培养,然后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通过转基因(DNA重组)技术将目的基因导入生物体内,培育出新品种 育种 程序 优点 ‎①使位于不同个体上的优良性状集中到一个个体上 ‎②操作简便 ‎ 可以提高变异的频率,加速育种进程,且大幅度地改良某些性状 ‎①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②所得品种一般为纯合子 ‎ 器官巨大,提高产量和营养成分的含量 ‎ 打破物种间的界限,定向改变生物性状 缺点 ‎①育种时间长,杂种需年年制种 ‎②只能在同一物种不同品种间进行 ‎ 有利变异少,需大量处理实验材料(有很大的盲目性)‎ ‎ 技术复杂且需与杂交育种配合 ‎ 一般只适用于植物,发育延迟,结实率低 ‎ 技术复杂,安全性问题多,有可能引发生态危机 应用 ‎ 用纯种高秆抗病小麦与矮秆不抗病小麦培育出矮秆抗病小麦 ‎ 高产青霉 素菌株 ‎ 用纯种高秆抗病小麦与纯种矮秆不抗病小麦快速培育出纯种矮秆抗病小麦 ‎ 三倍体无子西瓜、八倍体小黑麦 ‎ 转基因“向日葵豆”、转基因抗虫棉 ‎1.根据育种目的和提供的材料选择合适的育种方法 ‎①集中不同亲本的优良性状:a.一般情况下,选择杂交育种,这也是最简捷的方法;b.需要缩短育种年限(快速育种)时,选择单倍体育种。‎ ‎②培育果实大或植株高大或营养物质含量较高的新物种——多倍体育种。‎ ‎③提高变异频率,“改良”“改造”或“直接改变”现有性状,获得当前不存在的基因或性状——诱变育种。‎ ‎④若要培育隐性性状个体,可选择自交或杂交育种,只要出现该性状即可。‎ ‎⑤实现定向改变现有性状——基因工程育种。‎ ‎⑥若培育的植物的生殖方式为营养繁殖(如马铃薯),则不需要培育成纯种,只要出现该性状即可。‎ ‎2.根据育种流程图判别育种方式 ‎①杂交育种:涉及亲本的杂交和子代的自交。‎ ‎②诱变育种:涉及诱变因子,产生的子代中会出现新的基因,但细胞内基因的总数不变。‎ ‎③单倍体育种:常用的方法为花药离体培养,然后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纯合子。‎ ‎④多倍体育种: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⑤基因工程育种:与原有生物相比,出现了新的基因且基因数目增多。‎ 例1 (2018年徐州模拟)玉米(2N=20)是一种雌雄同株的植物,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 ‎(1)育种学家要测定玉米基因组DNA序列,需测定    条染色体的DNA上碱基序列。 ‎ ‎(2)某品种玉米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S在编码蛋白质时,控制最前端几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图2所示,已知起始密码子为AUG或GUG,基因S发生转录时模板链是    链。若基因S中箭头所指碱基对G/C缺失,则该处对应的密码子将改变为         。 ‎ ‎(3)玉米花序的正常和异常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某显性植株X自交,F1表现为正常花序∶异常花序=1∶1。取F1正常花序植株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获得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后都是异常花序植株。由此推测,     是显性性状,植株X自交的子代性状分离比为1∶1的原因是                。 ‎ ‎(4)玉米的易倒伏(H)对抗倒伏(h)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上图1表示利用品种甲(HHRR)和乙(hhrr)通过三种育种方法(Ⅰ~Ⅲ)培育优良品种(hhRR)的过程。‎ ‎①方法Ⅰ、Ⅱ的育种原理分别是        ,三种方法中难以获得优良品种(hhRR)的是方法       ,原因是               。 ‎ ‎②方法Ⅱ中HhRr自交获得F2,假设只保留F2中抗倒伏抗病植株的雄蕊(其他雄蕊全部去除),所有植株雌蕊全部保留且都能成功受粉和发育,则所得F3中能稳定遗传的抗倒伏抗病植株占            。 ‎ 解析 (1)由于玉米是雌雄同体植株,所以育种学家要测定玉米基因组DNA序列,只需要测定玉米的一个染色体组的10条染色体的DNA序列。(2)①起始密码子为AUG或GUG,则转录起始密码子的模板链是TAC或CAC,分析基因中的a链和b链,TAC位于b链,因此基因S转录的模板链是b链;基因S的b链中箭头所指碱基对G/C缺失,转录形成的mRNA该处顺延一个碱基,该处的密码子变成GUU。(3)根据题意可知,玉米花序的正常和异常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某显性植株X自交,F1表现为正常花序∶异常花序=1∶1,说明显性植株X为杂合子;取F1正常花序植株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获得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后都是异常花序植株(隐性个体),说明显性基因的花粉致死。由此推断,正常花序是显性性状,植株X自交的子代性状分离比为1∶1的原因是含有正常花序(显性)基因的花粉不育,而含有异常花序基因的花粉可育。(4)①方法Ⅰ是单倍体育种,其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方法Ⅱ是杂交育种,其原理是基因重组,方法Ⅲ是诱变育种,由于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而且频率很低,运用方法Ⅲ难以获得优良品种(hhRR)。②方法Ⅱ中HhRr自交, F2中抗倒伏抗病植株的基因型及其比例是hhRR∶hhRr=1∶2,产生配子类型及其比例为hR∶hr=2∶1,F2中其他能产生hR配子的个体的基因型及比例为4/16HhRr、2/16HhRR、1/16hhRR、2/16hhRr,这四种基因型的个体产生hR配子的概率之和为(4/16)×(1/4)+(2/16)×(1/2)+1/16+(2/16)×(1/2)=1/4,只有抗倒伏抗病植株产生的雄配子(hR)与其他个体产生的基因型为hR的雌配子随机结合,才会产生能稳定遗传的抗倒伏抗病植株,因此F3中能稳定遗传的抗倒伏抗病植株占(2/3)×(1/4)=1/6。‎ 答案 (1)10 (2)b GUU (3)正常花序 含有正常花序(显性)基因的花粉不育,而含有异常花序(或隐性)基因的花粉可育 (4)①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 Ⅲ 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而且频率很低 ②1/6‎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 ‎1.基因工程的理论基础 ‎2.四种酶的比较 比较 项目 限制酶 DNA连接酶 DNA聚合酶 解旋酶 ‎ 作用 底物 DNA分子 DNA分子 片段 脱氧核苷酸 DNA 分子 ‎ 作用 部位 磷酸二酯键 磷酸二酯键 磷酸二酯键 氢键 ‎ 作用 结果 形成黏性末端 或平末端 形成重组 DNA分子 形成新的 DNA分子 形成单链 DNA分子 ‎3.基因工程育种及操作步骤的说明 ‎(1)限制酶和DNA连接酶的作用部位都是脱氧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只是前者切开,后者连接。‎ ‎(2)从DNA上切下某个基因,应切2个切口,产生4个末端。‎ ‎(3)获取目的基因、切割运载体需要用同一种限制酶,目的是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 ‎(4)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没有涉及碱基互补配对。‎ ‎(5)动物一般用受精卵作为受体细胞;植物一般用体细胞作为受体细胞,再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方式形成新个体;微生物常用不致病的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 ‎4.有关基因工程的注意事项 ‎(1)限制酶在第一步和第二步操作中都有用到,且要求使用同一种限制酶,目的是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第二步中两种工具酶都有用到。‎ ‎(2)不要把质粒和运载体等同,质粒是最常用的运载体,除此之外,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也可作为运载体。质粒的化学本质为DNA,其基本单位为脱氧核苷酸。‎ ‎(3)目的基因表达的标志:通过翻译合成相应的蛋白质。‎ ‎(4)通过基因工程培育的抗虫棉,只能抗虫不能抗病毒、抗细菌。‎ 例2 酵母菌的维生素、蛋白质含量高,可用于生产食品和药品等。科学家将大麦细胞中的LTP1基因植入啤酒酵母菌细胞中,获得的啤酒酵母菌可产生LTP1蛋白,并酿出泡沫丰富的啤酒,基本的操作过程如图。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该技术能定向改变酵母菌的遗传性状,其遗传学原理是      ,该技术又称为     或     。该技术是在DNA上进行的    水平的设计施工。 ‎ ‎(2)本操作中为了将LTP1基因导入酵母菌细胞内,所用的运载体是    。该运载体的化学本质是    ,除此外,目前常用的运载体还有       。 ‎ ‎(3)要使运载体与LTP1基因连接,首先应使用      进行切割,该酶作用的化学键是        。 ‎ ‎(4)切割完成后,利用    将运载体与LTP1基因连接,原理是               。 ‎ 解析 题图表示将LTP1基因植入啤酒酵母菌中,使其产生LTP1蛋白,该蛋白能使酿出的啤酒有丰富泡沫。图中a为获取目的基因的过程;b为质粒;c为基因表达载体(重组质粒)。(1)图示技术称为转基因技术、DNA重组技术或基因拼接技术,它实现了不同物种之间的基因重组,能定向地改造某种生物的性状,是在DNA上进行的分子水平的设计施工。(2)图示中的运载体为质粒。该运载体的化学本质是环状DNA,除此之外,目前常用的运载体还有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3)要使目的基因与运载体连接,需用同一种限制酶切割运载体和含目的基因的DNA分子,使它们具有相同的黏性末端。(4)当用限制酶切割以后,可采用DNA连接酶将运载体与目的基因连接,连接后得到的DNA分子称为重组DNA分子,这个过程的原理是碱基互补配对。‎ 答案 (1)基因重组 基因拼接技术 DNA重组技术 分子 (2)质粒 环状DNA 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 (3)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磷酸二酯键 (4)DNA连接酶 碱基互补配对 ‎  1.单倍体育种主要包括杂交、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处理和筛选四个过程,不能认为花药离体培养就是单倍体育种的全部;产生花粉的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基因 重组,通过杂交能将控制不同优良性状的基因集合到一起,花药离体培养则是依据细胞的全能性,秋水仙素处理抑制纺锤体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2.若所需性状表现于“种子(胚或胚乳)”时,理论上育种年限比性状表现于“植株”时应节省一年,原因是胚、胚乳性状出现在当年母本植株所结的种子中。‎ ‎3.混淆“最简便”与“最快速”‎ ‎“最简便”着重于技术含量应为“易操作”,如杂交育种,虽然年限长,但农民自己可简单操作,但“最快速”则未必简便,如单倍体育种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但其技术含量较高,单将花粉培养成幼苗就很难实现。‎ ‎1.(2015年广东高考)用秋水仙素处理某二倍体植物的愈伤组织,从获得的再生植株中筛选四倍体植株,预实验结果如下表,正式实验时秋水仙素浓度设计最合理的是(  )。‎ 秋水仙素浓度(g/L)‎ 再生植株(棵)‎ 四倍体植株(棵)‎ ‎0‎ ‎48‎ ‎0‎ ‎2‎ ‎44‎ ‎4‎ ‎4‎ ‎37‎ ‎8‎ ‎6‎ ‎28‎ ‎11‎ ‎8‎ ‎18‎ ‎5‎ ‎10‎ ‎9‎ ‎2‎ A.2、3、4、5、6     B.4、5、6、7、8‎ C.6、7、8、9、10 D.3、6、9、12、15‎ 解析 进行预实验是为进一步摸索条件。由表中数据可知,在秋水仙素浓度为4~8 g/L范围内,四倍体植株数所占比例都较高,因此正式实验时应在此范围内设计更小浓度梯度。‎ 答案 B ‎2.(2013年四川高考)大豆植株的体细胞含40条染色体。用放射性60Co处理大豆种子后,筛选出一株抗花叶病的植株X,取其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若干单倍体植株,其中抗病植株占5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用花粉离体培养获得的抗病植株,其细胞仍具有全能性 B.单倍体植株的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共含有20条染色体 C.植株X连续自交若干代,纯合抗病植株的比例逐代降低 D.放射性60Co诱发的基因突变,可以决定大豆的进化方向 答案 A ‎3.(2018年天津高考)为获得玉米多倍体植株,采用以下技术路线。据图回答:‎ ‎(1)可用         对图中发芽的种子进行诱导处理。 ‎ ‎(2)筛选鉴定多倍体时,剪取幼苗根尖固定后,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       区的细胞。若装片中的细胞均多层重叠,原因是         。统计细胞周期各时期的细胞数和细胞染色体数。下表分别为幼苗Ⅰ中的甲株和幼苗Ⅱ中的乙株的统计结果。 ‎ 幼苗 计数项目 细胞周期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甲株 细胞数 x1‎ x2‎ x3‎ x4‎ x5‎ 细胞染色体数 ‎/‎ ‎/‎ y ‎2y ‎/‎ 乙株 细胞染色体数 ‎/‎ ‎/‎ ‎2y ‎4y ‎/‎ 可以利用表中数值    和    ,比较甲株细胞周期中的间期与分裂期的时间长短。 ‎ ‎(3)依表结果,绘出形成乙株的过程中,诱导处理使染色体数加倍的细胞周期及下一个细胞周期的染色体数变化曲线。‎ 解析 (1)据题意“为获得玉米多倍体植株”可用秋水仙素对萌发的种子进行处理,抑制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导致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得到多倍体。(2)筛选鉴定多倍体时,需要观察染色体数目,选择观察分生区的细胞。若装片中的细胞均多层重叠,原因可能是解离不充分或压片不充分使细胞没有相互分散开。观察细胞分裂时,材料经解离细胞已经死亡,某一状态的细胞数目越多,说明该时期持续时间长。因此可用x1表示甲株细胞周期中的间期时间长短,用x2+x3+x4+x5表示甲株细胞周期中的分裂期时间长短。(3)秋水仙素诱导导致幼苗在有丝分裂前期不出现纺锤体,因此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后细胞不会分裂为两个子细胞,进而使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是诱导之前染色体数目的两倍。再进行下一次细胞分裂时,按照加倍后的染色体数目进行正常的有丝分裂。‎ 答案 (1)秋水仙素(或低温) (2)分生 解离不充分或压片不充分 x1 x2+x3+x4+x5‎ ‎(3)‎ ‎4.(2017年江苏高考)研究人员在柑橘中发现一棵具有明显早熟特性的变异株,决定以此为基础培育早熟柑橘新品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要判断该变异株的育种价值,首先要确定它的       物质是否发生了变化。  ‎ ‎(2)在选择育种方法时,需要判断该变异株的变异类型。如果变异株是个别基因的突变体,则可采用育种方法①,使早熟基因逐渐       ,培育成新品种1。为了加快这一进程,还可以采集变异株的       进行处理,获得高度纯合的后代,选育成新品种2,这种方法称为       育种。 ‎ ‎(3)如果该早熟植株属于染色体组变异株,可以推测该变异株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有多种联会方式,由此造成不规则的       ,产生染色体数目不等、生活力很低的       ,因而得不到足量的种子。即使得到少量后代,早熟性状也很难稳定遗传。这种情况下,可考虑选择育种方法③,其不足之处是需要不断制备       ,成本较高。  ‎ ‎(4)新品种1与新品种3均具有早熟性状,但其他性状有差异,这是因为新品种1选育过程中基因发生了多次       ,产生的多种基因型中只有一部分在选育过程中保留下来。 ‎ 解析 (1)具有育种价值的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需先确定变异株的遗传物质是否发生了变化。(2)变异株是个别基因的突变体,则利用杂交育种,通过连续自交、选育,使早熟基因逐渐纯合,培育成新品种。若要加快育种进程,缩短育种年限,则采用单倍体育种,即采集变异株的花药进行处理,获得单倍体,然后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获得纯合子。(3)染色体组变异株中染色体组发生了变化,则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有多种联会方式,染色体分离时不规则,就会形成染色体数目不等、生活力很低的配子,结果不能完成受精作用,得不到足量的种子。育种③是植物组织培养,需不断制备组培苗,成本较高。(4)新品种1是通过杂交育种培育形成的,属于有性生殖,是基因重组的结果,新品种3是植物组织培育的结果,属于无性繁殖,基因没有重组,所以前者产生的多种基因型中只有一部分保留下来,后者全部保留下来。‎ 答案 (1)遗传 (2)纯合 花药 单倍体 (3)染色体分离 配子 组培苗 (4)重组 见《高效训练》P57‎ ‎1.通过下列育种方法产生的后代,其染色体数目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 A.杂交育种      B.多倍体育种 C.诱变育种 D.基因工程育种 解析 多倍体育种会使染色体数目加倍,B项正确。‎ 答案 B ‎2.(2018年河南联考)下列关于生物育种技术操作及应用的叙述中,合理的是(  )。‎ A.用紫外线照射青霉菌一定能获得高产菌株 B.马铃薯等用营养器官繁殖的作物只要杂交后代出现所需性状即可留种 C.单倍体育种时需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D.广泛推广种植的杂交水稻种子通常都是纯合子 解析 由于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诱变育种不能定向改造生物的性状,因此用紫外线照射青霉菌不一定能获得高产菌株,A项不合理;用营养器官繁殖属于无性繁殖,无性繁殖能够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因此只要杂交后代出现所需性状即可留种,B项合理;由于单倍体高度不育,不能得到种子,因此不能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C项不合理;广泛推广种植的杂交水稻种子通常都是杂合子,D项不合理。‎ 答案 B ‎3.将纯种的某二倍体植物品种甲(AA)与近缘纯种乙(EE)杂交后,经多代选育,培养出如右图所示的新品种丙(图中的同源染色体黑色部分是来自品种乙的染色体片段,品种甲没有此片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杂交选育过程中一定发生过染色体结构上的变异 B.杂交选育过程中一定发生过DNA上碱基对的替换 C.丙品种的产生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D.丙品种自交后代中有1/2个体能稳定遗传 解析 据丙品种中染色体上基因的种类可知,在杂交选育过程中一定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A项正确,B项错误;染色体结构变异属于生物可遗传变异的来源之一,能够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C项正确;图示丙品种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EE∶AaEE∶aaEE=1∶2∶1,其中AAEE和aaEE为纯合子能稳定遗传,D项正确。‎ 答案 B ‎4.(2018年榆林模拟)下列有关生物变异和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单倍体育种的目的是获得茎秆粗壮、营养丰富的植株 B.杂交育种可将优良性状从一个物种转移到另一个物种 C.诱变育种能定向改变生物的性状,获得人们所需的品种 D.秋水仙素在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过程中的作用相同 解析 一般来说,单倍体育种的目的是获得能够稳定遗传的纯合子,A项错误;杂交育种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B项错误;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而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C项错误;秋水仙素在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过程中的作用相同,都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D项正确。‎ 答案 D ‎5.(2018年泉州联考)假设A、b代表玉米的优良基因,这两种基因可以自由组合。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为培育出优良品种AAbb,可采用的方法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经①②③过程培育的新品种可将多种优良性状集中在一个生物体上 B.与杂交育种方法相比,①⑤⑥过程的优点是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 C.图中A_bb的类型经过③过程,子代中AAbb与aabb的数量比是3∶1‎ D.④过程在完成目的基因和运载体的结合时,必须用到的工具酶是限制酶 解析 由品种AABB、aabb经过①②③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属于杂交育种,优点在于可以将两个或多个优良性状集中在一个生物体上,A项正确;①⑤⑥过程的育种方式是单倍体育种,与杂交育种相比,该育种方式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B项正确;图中A_bb有AAbb和Aabb两种类型,数量比是1∶2,经过③过程,子代中AAbb与aabb的数量比是3∶1,C项正确;④过程在完成目的基因和运载体的结合时,必须用到的工具酶是DNA连接酶,D项错误。‎ 答案 D ‎6.牙鲆生长快、个体大,且肉嫩、味美、营养价值高,已成为海水养殖中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大型鱼类。牙鲆雌性个体的生长速度比雄性个体的明显快。下图是利用卵细胞培育二倍体牙鲆示意图,其原理是经紫外线辐射处理过的精子入卵后不能与卵细胞核融合,只激活卵母细胞完成减数分裂,后代的遗传物质全部来自卵细胞。关键步骤包括:①精子染色体的失活处理;②卵细胞染色体二倍体化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方法一获得的子代是纯合二倍体,原因是低温抑制了纺锤体的形成 B.方法二中获得的子代是杂合二倍体,是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所致 C.如果图中③在正常温度等条件下发育为雄性,则牙鲆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 D.经紫外线辐射处理的精子失活,属于染色体变异,不经过②过程处理将得到单倍体牙鲆 解析 低温抑制第一次卵裂,DNA复制后,纺锤体的形成受到抑制,导致细胞不能分裂,方法一导致细胞核中基因相同,是纯合二倍体。MⅠ时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而导致同一染色体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中可能会含有等位基因,因此方法二低温抑制极体排出,会获得杂合二倍体。③来自卵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由于细胞中的染色体为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所形成的,细胞中含有的是两条同型的性染色体,根据性别决定方式,若③发育为雄性则为ZW型。经紫外线辐射处理的精子失活,不一定属于染色体变异,不经过②过程处理可得到单倍体牙鲆。‎ 答案 D ‎7.(2018年徐州质检)现有基因型为ttrr与TTRR的水稻品种,通过不同的育种方法可以培育出不同的类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单倍体育种可获得TTrr,其育种原理主要是基因突变 B.将ttrr人工诱变可获得ttRr,其等位基因的产生来源于基因重组 C.杂交育种可获得TTrr,其变异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D.多倍体育种获得的TTttRRrr的植株,其染色体数目加倍可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后期 解析 基因型为ttrr与TTRR的亲本杂交产生F1,将F1的花药离体培养成单倍体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从中可筛选出基因型为TTrr的植株,此过程为单倍体育种,所用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A项错误;将ttrr人工诱变可获得ttRr,属于诱变育种,其原理是基因突变,B项错误;杂交育种可获得TTrr,其原理是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C项错误;多倍体育种获得TTttRRrr,其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数目加倍可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后期,D项正确。‎ 答案 D ‎8.一种名为“傻瓜水稻”的新品种,割完后的稻蔸(留在土壤中的部分)第二年还能再生长,并能收获种子。下图是“傻瓜水稻”的产生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过程①②依据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B.过程④的作用是选择,其基础是生殖隔离 C.割完后的稻蔸第二年还能再生长,并能收获种子,其意义是快速繁殖后代 D.可以通过基因工程育种方式提高“傻瓜水稻”的抗逆性 解析 过程①②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A项错误;过程④的作用是选择,其基础是稳定遗传(纯合子),B项错误;割完后的稻蔸第二年还能再生长,并能收获种子,其意义是便于通过无性繁殖保持水稻的杂种优势,同时也能减少农业投入,C项错误;可以通过基因工程把除草基因、耐旱基因和抗虫基因等移植到“傻瓜水稻”上,增强“傻瓜水稻”的抗逆性,D项正确。‎ 答案 D ‎9.科学家在某种农杆菌中找到了抗枯萎病的基因,并以质粒为运载体,采用转基因方法培育出了抗枯萎病的金花茶新品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质粒是最常用的运载体之一,质粒的存在与否对受体细胞的生存有决定性作用 B.为了保证金花茶植株抗枯萎病,只能以受精卵细胞作为基因工程的受体细胞 C.抗枯萎病基因进入金花茶细胞后,其传递和表达不再遵循中心法则 D.通过该方法获得的抗枯萎病金花茶,将来产生的花粉中不一定含有该抗病基因 解析 作为运载体的条件之一是能够在受体细胞中保存并大量复制,且对受体细胞无害,不影响受体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转基因植物通常以植物体细胞作为受体细胞;任何基因在任何细胞中,其传递和表达都遵循中心法则。‎ 答案 D ‎10.科学家发现多数抗旱性农作物能通过细胞代谢,产生一种代谢产物,调节根部细胞液的渗透压,此代谢产物在叶肉细胞和茎部细胞中却很难找到。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该代谢产物能够使细胞液的渗透压    (填“增大”或“减小”)。 ‎ ‎(2)这种代谢产物在茎部细胞和叶肉细胞中很难找到,而在根部细胞中却能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 ‎(3)现有一抗旱植物,其体细胞内有一个抗旱基因R,其等位基因为r(旱敏基因)。R、r的部分核苷酸序列为r:ATAAGCATGACATTA;R:ATAAGCAAGACATTA。抗旱基因突变为旱敏基因的根本原因是发生了      。研究得知,与抗旱有关的代谢产物主要是糖类,该抗旱基因控制抗旱性状是通过            实现的。 ‎ ‎(4)已知抗旱性(R)和多颗粒(D)属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纯合的旱敏多颗粒植株与纯合的抗旱少颗粒植株杂交得到F1,F1自交:‎ ‎①F2抗旱多颗粒植株中双杂合子占的比例是    。 ‎ ‎②若拔掉F2中所有的旱敏植株后,剩余植株自交。从理论上讲,F3中旱敏型植株的比例是    。 ‎ ‎(5)请设计一个快速育种方案,利用抗旱少颗粒(Rrdd)和旱敏多颗粒(rrDd)两植物品种作亲本,通过一次杂交,使后代个体全部都是抗旱多颗粒杂交种(RrDd),用文字简要说明。                                                                                                           。 ‎ 解析 (1)根部细胞通过渗透的方式吸收水分,根细胞的渗透压大于土壤溶液的渗透压时根细胞才能正常吸水,因此分析该代谢产物能够使细胞液的渗透压增大。(2)对同一个体而言,所有体细胞的基因组成是相同的,但不同细胞产生不同代谢产物,根本原因是基因选择性表达。(3)从给出的核苷酸序列不难看出,抗旱基因突变为旱敏基因的根本原因是碱基对发生了替换,根据题意,该抗旱基因控制抗旱性状是通过基因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实现的。(4)①根据题意,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F1全部是双杂合子,则F2抗旱多颗粒植株中双杂合子占的比例是4/9。②F2中抗旱和旱敏的比例是3∶1,拔掉F2中所有的旱敏植株后,剩余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3RR、2/3Rr,让其自交,后代中旱敏植株的比例为(2/3)×(1/4)=1/6。(5)题目要求的条件是通过一次杂交使后代个体全部都是抗旱性多颗粒杂交种,因此只能考虑单倍体育种的方法,通过花药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获得可育纯合体幼苗,可得到基因型为RRdd和rrDD的植株,然后让它们杂交得杂交种RrDd。‎ 答案 (1)增大 (2)基因选择性表达 (3)碱基对替换 基因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 (4)4/9 1/6 (5)先用Rrdd和rrDd通过单倍体育种得到RRdd和rrDD,然后让它们杂交得到杂交种RrDd ‎11.现代考古证实,玉米起源于5000 多年前墨西哥的一种野生黍类(2N=22),这种野生黍类经过人们数千年的培育,发展成为今天数百个品种的玉米(2N=20),使玉米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野生黍类和玉米属于两个物种,原因是两种生物之间存在        。 ‎ ‎(2)培育过程中,若育种工作者在玉米种群中发现了一株“大果穗”的突变植株,其自交的后代既有“大果穗”的植株也有“小果穗”的植株,说明获得的突变植株是      。 ‎ ‎(3)育种工作者通过研究,发现玉米植株的性别受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控制,其性别和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类型 正常株(雌雄同株)‎ 雄株 雌株 基因型 A_B_‎ aaB_‎ A_bb或aabb ‎①育种工作者选用aabb作为亲本之一与另一亲本进行杂交,子代中正常株∶雄株∶雌株=1∶1∶2,则另一亲本基因型为      。 ‎ ‎②现有一基因型为AaBb的正常株,育种工作者为尽快获得正常株、雌株、雄株三种表现型的纯合子。首先采用       方法获得单倍体幼苗,然后用       处理幼苗,经培育即可获得所需的纯合子植株。 ‎ ‎③玉米的雄株和雌株在育种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杂交育种时可免除雌雄同株必须人工去雄的麻烦。若用上述单倍体育种获得的雄株和雌株为亲本,使其杂交后代都是正常株,则符合育种要求的亲本的基因型为            。 ‎ ‎(4)育种工作者通过采用基因工程技术的手段来改良玉米的品质。他们选用大豆种子贮藏蛋白基因为目的基因,该目的基因与作为“分子运输车”的大肠杆菌的    组装成为重组DNA分子时,需要用       和DNA连接酶。为便于筛选获得了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所用的运载体通常具有      。 ‎ 解析 (1)野生黍类和玉米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分别为22条、20条,可见两者之间存在生殖隔离,不是同一个物种,因此在自然条件下,这两个物种间不能通过有性杂交的方式产生可育后代。(2)“大果穗”的突变植株自交后代出现了“小果穗”的植株,发生了性状分离,说明获得的突变性状属显性性状,同样说明获得的突变植株是杂合子。(3)①当A和B同时存在(A_B_)时为正常株(雌雄同株);当B存在,A不存在(aaB_)时为雄株;当B不存在(A_bb或aabb)时为雌株。子代中正常株(A_B_)∶雄株(aaB_)∶雌株(A_bb或aabb)=1∶1∶2,一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可推知另一个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②如果要尽快获得正常株、雄株、雌株三种表现型的纯合子,将基因型为AaBb的正常株,首先采用花药离体培养方法获得单倍体幼苗,然后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经培育即可获得所需的纯合子植株。③由于正常植株的基因型为A_B_,而雄株的基因型为aaB_,雌株的基因型为A_bb或aabb,因此,选育出的雄株和雌株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4)基因工程中常以质粒作为运载体运载目的基因,获得重组DNA分子时,‎ 需要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分别作为基因“剪刀”和“针线”。为便于筛选获得了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所用的质粒通常具有标记基因。‎ 答案 (1)生殖隔离 (2)杂合子 (3)①AaBb ②花药离体培养 秋水仙素 ③aaBB、AAbb (4)运载体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标记基因 ‎12.下图表示培育小麦的几种育种方式,纯种高秆抗锈病植株基因型为DDRR,纯种矮秆不抗锈病植株基因型为ddrr,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植株A培育的方法是     ,将亲本杂交的目的是           ,自交的目的是               。 ‎ ‎(2)植株B的培育运用的原理是 。 ‎ ‎(3)需要使植株C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是                  ,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最常用的方法是              。 ‎ ‎(4)植株E培育方法的原理是           ,该育种方法和基因工程育种一样,都可以                。 ‎ 解析 (1)植株A的培育方法是杂交育种,第一步需要杂交,将相关的基因集中到F1上,但F1并未表现出所需性状,自交的目的是使F1中的基因重组,在F2中出现所需性状(矮秆抗锈病植株)。(2)植株B的培育方法是诱变育种,其原理是基因突变。(3)植株C是单倍体,由于其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为一个,所以不能正常进行减数分裂,个体不可育,为了使单倍体获得可育性,可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抑制了纺锤体的形成,从而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4)从题图中可以看出,植株E的培育方法是利用了细胞工程中的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其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该育种方法和基因工程育种一样,都可以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答案 (1)杂交育种 将位于两个亲本中的矮秆基因和抗锈病基因集中到F1上 通过基因重组使F2中出现矮秆抗锈病植株 (2)基因突变 (3)植株C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不能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不可育) 利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C (4)染色体数目变异 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