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4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卷·2019届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3月)(2018-03)
大庆铁人中学高二学年下学期开学验收考试 生物试题 命题人: 刘佳菊 审题人: 郑红梅 试题说明:1、本试题满分100 分,答题时间90分钟。 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稳态是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排泄这四个系统的协调活动来维持 B. 内环境稳态就是机体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络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配合共同维持内环境各种成分相对稳定的状态 C. 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 D. 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中各成分的含量是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但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2.在刚刚过去的校运动会上,某同学由于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pH的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为( ) A. 降低、CO2、Na2CO3 B. 降低、乳酸、NaHCO3 C. 升高、CO2、H2CO3 D. 升高、乳酸、NaHCO3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激素、ATP合成酶和氨基酸都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B. 肾上腺、甲状腺、唾液腺产生的分泌物,均直接排放到内环境中 C. 外界环境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均可影响内环境的稳态 D. 血糖浓度、尿液浓度、体内温度、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相对稳定都属于内环境的稳态 4.下图是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⑤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是人体内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B. ③生活的内环境中的水可来自于①和④ C. ①中的葡萄糖至少需穿过3层生物膜才能被③利用 D. 若③为肺泡细胞,则①处的氧气浓度低于⑤处 5.如图为测定A、B为两个神经元之间电流传递的实验装置,图中ab=cd。用微电极分别刺激b、c处,电流表的变化是( ) A. 刺激b点,B神经元上电位由“外负内正”迅速变为“外正内负” B. 刺激c点,A神经元上电位由“外正内负”迅速变为“外负内正” C. 刺激b点,灵敏电流针发生2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D. 刺激c点,灵敏电流计发生2次方向相同的偏转 6.肉毒杆菌毒素是从肉毒杆菌提取的一种细菌毒素蛋白,它能阻遏乙酰胆碱释放,从而起到麻痹肌肉的作用。美容医疗中通过注射适量的肉毒杆菌以达到除皱效果,肉毒杆菌毒素除皱的机理最可能是( ) A. 抑制核糖体合成乙酰胆碱 B. 抑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 C. 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阻遏与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被清除 D. 与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特异性结合,阻止肌肉收缩 7.与人体高级神经中枢无直接联系的活动是( ) A. 上自习课时边看书边记笔记 B. 上课时听到“起立”的声音就站立起 C. 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引起小腿抬起 D. 遇到老朋友一时想不起对方的姓名 8.下图是人体血糖的生理调节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 血糖降低,刺激胰岛分泌②,从而使血糖升高 B. 血糖升高,刺激下丘脑通过神经支配胰岛分泌① C. 在血糖调节上,分泌物①与②表现为拮抗作用 D. 人体内使血糖浓度升高的激素有②和甲状腺激素 9.下图为人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示意图,其中A、B、C分别表示腺体,a、b、c分别表示相应激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a、b、c三种激素中,激素c的靶细胞在人体内存在最广 B. 激素a、b、c的合成均需要核糖体、内质、高尔基体和线粒体参与 C. 在激素c的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值的患者体内,可以通过注射激素a来判断病变部位是 A或B D. 此图体现了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10.关于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神经调节迅速、准确,作用时间短暂,但作用范围比较局限 B. 体液调节缓慢,作用范围广泛,作用时间持久 C. 在某些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做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D. 动物体的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但跳水运动员在很短时间内作出复杂的动作只是通过神经调节来完成的 11.下列关于人体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渗透压感受器和水平衡调节中枢均位于下丘脑 B. 饮水不足会引起下丘脑产生渴觉 C. 摄入过多咸的食物后,会引起细胞内液的量增加 D. 剧烈运动引起的大量出汗会导致失水过多,从而抑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 12.寒冬人从室内外出到室外后,体温调节过程中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大脑皮层是体温凋节的中枢 B. 甲状腺激素和汗腺分泌都减少 C. 皮肤内毛细血管中血流量增多 D. 人到室外后散热量比外出前多 13.下列关于细胞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进行细胞免疫时,抗原也需经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 B. 细胞免疫主要消灭侵入人体细胞内部的抗原 C. 效应T细胞不可直接杀灭抗原 D. 记忆T细胞接受同一种抗原再次刺激时,会迅速增殖分化成效应T细胞 14.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长素对三种器官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B. A、B、C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依次是促进根、茎、芽生长的最适宜浓度 C. 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却抑制了芽的生长 D. 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灵敏,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不灵敏 15.用燕麦胚芽鞘及幼苗⑦、⑧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一段时间后,会引起弯曲现象的是( ) A. ②⑤⑧ B. ②④⑤⑧ C. ①③④⑥⑦ D. ②⑤⑦ 16.下列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正确的是( ) A. 利用适宜浓度的脱落酸处理,打破种子的休眠 B. 用适宜浓度的乙烯处理果实大幅提高产量 C. 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诱导没有萌发的大麦种子产生α-淀粉酶 D. 浓度越高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促进插条生根效果越好 17.油菜素内酯是一种植物激素。下表是有关油菜素内酯对某植物幼苗生长影响的研究结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编号 1 2 3 4 5 6 油菜素内酯浓度 (mg·L-1) 0 0.1 0.2 0.3 0.4 0.5 某植物幼苗平均株高(cm) 16 20 38 51 42 20 A. 油菜素内酯的生理作用与脱落酸相似 B. 结果说明油菜素内酯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C. 可推测油菜素内酯主要分布于植物生长旺盛的部位 D. 促进芹菜幼苗生长的最适油菜素内酯浓度在0.3~0.4 mg·L-1之间 18.图甲为某种鼠的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图乙为该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ae段鼠群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 B. 图甲中的c点是防治鼠害的最佳时刻 C. 改变空间和资源条件不会使图甲中K值改变 D. 图甲中c点对应图乙中t1,此时鼠群增长速率最大 19.运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不会对调查结果产生影响的是( ) A. 带标记的个体警惕性提高而不易被再次捕获 B. 初捕和重捕间隔的时间长短 C. 重捕时,捕获的带标记个体受伤死亡 D. 初捕和重捕的范围是否一致 20.有一种紫腹巨蚊,当它处于幼虫状态时,专以毒蚊幼虫为食;当它发育成成虫后,专吸食竹类植物的叶汁花浆为主。紫腹巨蚊与毒蚊幼虫、竹类植物的关系是 ( ) A. 捕食、寄生 B. 捕食、竞争 C. 互利共生、捕食 D. 竞争、捕食 21.地原始森林,甲地因森林火灾使原有植被消失,乙地因火山喷发被火山岩全部覆盖,之后两地均发生了群落演替.下列关于甲、乙两地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地和乙地发生的演替类型分别是次生演替和初生演替 B. 若没有外力干扰,甲地可演替生长成次生林 C. 演替过程中的群落不一定形成垂直结构 D. 甲、乙两地随着时间延长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多 22.下图是我国北方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简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图中所有生物构成了生物群落 ②图示食物中共有4条食物链 ③蛇处于第四、五两个营养级 ④如果蜘蛛绝灭,将对蛇有利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2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有几个( ) ①植物都是生产者 ②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 ③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 ④动物都是消费者 ⑤异养型生物都是消费者 A. 一个 B. 两个 C. 三个 D. 四个 24.下图为某一生态系统稳定性图解,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 a为抵抗力稳定性,b为恢复力稳定性 B. a为恢复力稳定性,b为抵抗力稳定性 C. 恢复力稳定性与营养结构复杂程度呈相反关系 D. 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呈相反关系 25.如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属于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B. 多种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率 C. 该生态系统的优点能减少粪便对环境的污染 D. 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能使物质和能量循环利用 26.农场中种植着粮食作物、果树,饲养着家禽、家畜等.下列不属于运用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原理来提高农畜产品产量的措施是( ) A. 延长家禽的光照时间,提高产蛋率 B. 农作物的适时灌溉,家禽、家畜的定时饲喂 C. 人工控制作物光周期,达到早熟、高产的目的 D. 施放过量的性引诱剂,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 27.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美景激发诗人创作灵感,而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佳句属于直接价值 B. 森林覆盖的山体不容易发生泥石流属于间接价值 C. 科学家根据苍蝇平衡棒的导航原理,研制了新型的导航仪属于间接价值 D.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 28.下面是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实验流程以及某同学设计的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冲洗葡萄时不能次数过多,否则果酒的制作会失败 B. 利用葡萄制作果醋时,必须先经图1进行酒精发酵然后再进行果醋发酵 C. 图2中的装置中排气口弯曲可防止被空气中的杂菌污染 D. 制作果酒要关闭充气口、打开排气口 29.下列有关果酒果醋的制作和腐乳制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腐乳制作有多种微生物参与,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根霉 B. 含水量为50%左右的豆腐适于制作腐乳 C. 在酒精发酵旺盛时,醋酸杆菌能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 D. 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嗅气味的办法来检验 30.分离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对培养基的要求是 ( ) 选项 尿素 琼脂 葡萄糖 硝酸盐 A + + + + B - - - - C + + + - D + - - + 注:“+”表示加入,“-”表示未加入。 A. A B. B C. C D. D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8分)下图表示突触的结构以及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过程,请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结构①的名称是 。神经递质的释放方式为 ,该方式需借助于生物膜的 (性质)。 (2)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只能是 的,原因是 。 (3)重症肌无力是自身免疫病,其病因是患者免疫系统把相关神经递质的受体当作 ,产生相应抗体。抗体与相应 特异性结合,造成正常神经递质不能与受体正常结合,从而导致突触后膜处发生的 的信号转换过程受阻。 32.(8分)下图是a-银环蛇毒引发机体免疫效应的部分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细胞①的名称是 。物质A是 ,物质B是 ;细胞③通过 过程产生细胞④⑤。 (2)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的细胞有 (填数字编号)。 (3)倘若a-银环蛇毒是再次侵入机体引发机体发生免疫反应,则a-银环蛇毒可刺激图中 (填图中数字)细胞使其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 ,并最终产生大量抗体,此过程的特点是 。 33.(8分)Ⅰ.下图是生长素与其作用的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极性运输方向为 。 (2)图甲中A点和E点的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的作用是 。 (3)若某植物幼苗已经表现出向光性,且测得其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f,则其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y的范围为 。 (4)若某水平放置的植物幼苗表现出根的向地性、茎的背地性,且测得其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2f,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为 。 (5)若某植物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g,则产生顶端优势现象时侧芽的生长素浓度处于______状态下。 34.(8分)Ⅰ.下面的图1表示碳循环过程,图2 为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图1 图2 图3 (1)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丙属于 。 (2)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 ,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呼吁人们积极行动起来,力求减少图1中过程 (填图中的数字序号)的碳排放量。 (3)流入图2所示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B和C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 (4)图3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流动途径示意图,其中a~g表示能量值。 若A表示图甲中营养级Ⅱ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C表示 。 35.(8分)Ⅰ.研究人员成功地从土壤中筛选到能产生纤维素酶的微生物。请就如何从土壤中获得纤维素分解菌回答以下问题。 (1)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C1酶、CX酶和 酶。 (2)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等多糖形成_ 色复合物,但并不与水解后的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常用的刚果红染色法有两种:第一种是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进行颜色反应;第二种是在 时就加入刚果红。 (3)如果观察到产生 的菌落,说明可能获得了纤维素分解菌。 Ⅱ.酸奶是牛奶经过乳酸菌(主要是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发酵制成的.乳酸菌可将牛奶中的乳糖转化为乳酸,从而减轻某些人群的乳糖不耐受症状.请回答问题: (1)为鉴别市售酸奶中的菌种,应该采用平板划线法或 法在固体培养基上进行接种,观察所获单菌落的特征。 (2)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水样中的乳酸菌菌.操作时,接种环通过 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体 。 (3)含有抗生素的牛奶不能发酵成酸奶,其理由是 。 大庆铁人中学高二年级下学期开学验收考试 生物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 1——5 DBCCC 6——10 BCDBD 11——15 ADBAA 16—20 CCDCA 21——25 CCABD 26——30 BCBDC 二、简答题(共40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 31.(8分)(1)线粒体 胞吐 流动性 (2)单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3)抗原 受体 化学信号→电信号 32.(8分)(1)吞噬细胞 淋巴因子 抗体 增殖、分化 (2)②③④ (3)④ 浆细胞 反应更强烈,抗体产生快且浓度高 33.(8分) (1) 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 (2)既不促进也不抑制) (3)f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 当前文档收益归属上传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