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4 发布 |
- 37.5 KB |
- 2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2019-2020学年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1~20题每题1分,21~24题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 棉花的细绒和长绒 B. 人的双眼皮和单眼皮 C. 兔的长毛和短毛 D. 豌豆的圆粒和皱粒 【答案】A 【解析】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相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判断生物的性状是否属于相对性状需要扣住关键词“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答题。 【详解】A、棉花的细绒和长绒符合“同种生物”,但不符合“同一性状”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A正确; B、人的双眼皮和单眼皮符合“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属于相对性状,B错误; C、兔的长毛和短毛符合“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属于相对性状,C错误; D、豌豆的圆粒和皱粒符合“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属于相对性状,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重点考查相对性状,要求考生识记相对性状的概念,能扣住概念中的关键词“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对各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2.孟德尔在探索遗传定律时运用了“假说一演绎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 B. 发现问题的过程采用了杂交、自交两种交配方式 C. “测交实验”是对演绎推理过程及结果的检测 D. 假说的核心内容是“受精时,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答案】D 【解析】孟德尔通过假说演绎法对基因的分离现象和自由组合问题进行了解释并得出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孟德尔通过假说--演绎法探究遗传规律的基本步骤是:观察分析遗传现象、提出问题→根据问题进行大胆推理、想象提出假说→假定假说是正确的,然后进行演绎推理、预期实验结果→设计测交实验验证预期结果是否正确。 【详解】A、由分析可知,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A正确; B、孟德尔采用杂交、自交两种交配方式进行实验,然后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问题,B正确; C、通过“测交实验”对演绎推理过程及结果的检测,认定了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正确性,C正确; D、假说的核心内容是“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D错误。故选D。 3.豌豆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现有一批基因型为DD与Dd的高茎豌豆,两者的数量比为1:1,自然状态下,其子代中高茎与矮茎豌豆的数量比为 ( ) A. 7:1 B. 3:1 C. 15:1 D. 5:1 【答案】A 【解析】豌豆有高茎和矮茎之分,受D和d基因控制,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又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而且是闭花受粉,所以DD的个体后代都是DD,Dd的个体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 【详解】基因型为DD与Dd的高茎豌豆,两者的数量比为1:1,自然状态下,豌豆是自花授粉,只有Dd的后代出现dd。因为Dd×Dd→1/4DD:1/2Dd:1/4dd,所以后代矮茎豌豆dd的概率=1/2×1/4=1/8;则后代高茎豌豆所占的概率为1-1/8=7/8。自然状态下,其子代中高茎与矮茎豌豆的数量比为7:1,A正确。故选A。 4.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二者的实质不同 B. 细胞内的遗传物质都遵循这两个遗传规律 C. 在生物性状遗传中,两个定律同时起作用 D. 前者是后者的基础 【答案】B 【解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详解】A、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因此二者的实质不同,A正确; B、染色体只存在于细胞核中,所以二者揭示的都是有性生殖生物细胞核遗传物质的遗传规律,B错误; C、由于生物体内都含有多对等位基因,单独考虑一对等位基因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考虑两对或多对等位基因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因此,在生物性状遗传中,两个定律同时起作用,C正确; D、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分离是考虑一个性状,而自由组合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性状,因此基因分离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D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细胞质遗传与细胞核遗传的区别与联系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遗传定律适用范围有性生殖的生物,真核细胞的核内染色体上的基因,无性生殖和细胞质基因遗传时不符合。 5.下列有关孟德尔的豌豆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F1自交后,F2出现绿圆和黄皱两种新性状组合 B. 对F2每一对性状进行分析,性状分离比都接近3:1 C. F2的性状表现有4种,比例接近1:1:1:1 D. F2中雌雄配子组合方式有16种 【答案】C 【解析】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过程:纯种黄色圆粒(YYRR)×纯种绿色皱粒(yyrr)→F1均为黄色圆粒(YyRr)自交→F2中共有16种组合方式,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其中双显(黄色圆粒):一显一隐(黄色皱粒):一隐一显(绿色圆粒):双隐(绿色皱粒)=9:3:3:1。 【详解】A、由分析可知:F1自交后,F2出现绿圆和黄皱两种新性状组合,A正确; B、对F2每一对性状进行分析,比例都接近3∶1,即每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都符合分离定律,B正确; C、由分析可知:F2的性状表现有4种,比例接近9∶3∶3∶1,C错误; D、F2中雌雄配子组合方式有16种,D正确。故选C。 6.现有某作物的两个纯合品种:抗病高杆(易倒伏)和感病矮杆(抗倒伏),抗病对感病为显性,高杆对矮杆为显性,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利用这两个品种为亲本进行杂交育种,F2中具有抗病矮杆优良性状且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比例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已知某作物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用抗病高杆纯合品种与感病矮杆纯合品种杂交,则F1为双杂合子DdRr,再根据自由组合定律推算出F2的情况。 【详解】由题意用抗病高杆纯合品种(DDRR)与感病矮杆纯合品种(ddrr)杂交,则F1为双杂合子DdRr,让F1子代自交,其后代产生性状分离比例为抗病高杆(D_R_):感病高杆(D_rr):抗病矮杆(ddR_):感病矮杆(ddrr)=9∶3∶3∶1,F2代中出现抗病矮杆优良性状且能稳定遗传的个体(ddRR)比例为1/16。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应用,首先要求考生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其次要求考生能利用逐对分析法,判断出F1的基因型,再进一步判断出抗病矮杆优良性状且能稳定遗传个体的基因型。 7.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只产生一种生殖细胞 B. 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两次 C. 分裂过程中核DNA数量两次减半 D. 分裂过程中细胞分裂一次 【答案】C 【解析】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形成成熟生殖细胞进行的细胞分裂,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因此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通过受精作用,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这就保证了亲子代生物之间染色体数目的稳定。 【详解】A、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少分裂可以产生4个基因型多种的精细胞,A错误; B、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二次,B错误; C、分裂过程中核DNA数量分别在细胞一分为二的过程中,两次减半,C正确; D、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二次,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变化规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8.正常情况下,如图所示的精原细胞产生的精子不可能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和行为特征为: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即生殖细胞中染色数减半且不存同源染色体。 【详解】同源染色体为MⅠ过程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主要行为特征为: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即所形成的生殖细胞中染色数减半且不存在同源染色体。由题中精原细胞两对染色体的大小可判断,存在两对同源染色,而A、C、D项中图示染色体均为不同大小即非同源染色体,故均可能为该精原细胞所产生的精子,而B项中两染色体从大小及参照精原细胞中的染色体可判断为存在同源染色体,所以该精子不可能为该精原细胞产生的。 故选B。 9.下列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B. 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 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一定是等位基因 D. 都能进行复制和传递 【答案】C 【解析】1、基因的概念: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 2、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在染色体上,并且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3、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详解】A、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A正确; B、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正确; C、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可以是等位基因,也可以是相同基因,C错误; D、基因和染色体都能进行复制和传递,D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的概念,掌握基因与DNA、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发现历程,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10.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类性别决定有XY型和ZW型两种方式 B. 女性的性染色体可能来自于祖母和外祖父 C. X、Y染色体上不可能存在等位基因 D.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答案】B 【解析】决定性别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但是性染色上的基因不都与性别决定有关。基因在染色体上,并随着染色体传递。隔代交叉遗传是伴X隐性遗传病的特点。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所以次级精母细胞不一定含有Y染色体。 【详解】A、人类性别决定是XY型,XX型为女性,XY型为男性,ZW属于是鸡、鸟类的性别决定,ZZ表示雄性,ZW为雌性,A错误; B、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X,其中一条X染色体来自父亲,由祖母传递,一条染色体来自于母亲,由外祖父或外祖母传递,B正确; C、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上存在等位基因,C错误; D、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是都与性别决定有关,如红绿色盲基因,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性别决定、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 11.人的红绿色盲症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图是某家族红绿色盲的遗传系谱图,II3和II4所生子女患红绿色盲的概率是( ) A. 1/8 B. 1/4 C. 1/2 D. 0 【答案】B 【解析】1、已知人类的红绿色盲是由X染色体隐性基因控制的。 2、有关红绿色盲基因型和性状的关系: XBXB (女正常);XBXb(女性携带者);XbXb(女性患者);XBY(男性正常);XbY(男性患者) 【详解】红绿色盲的遗传系谱图分析,4号的基因型为XBXb,4号的基因型为XBY,则其子女患红绿色盲的概率是1/4,综上,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于X染色体的隐性遗传病的特点和遗传过程的理解和识记,并应用相关知识分析遗传系谱图,绘制遗传系谱图时要注意:明确基因型和表现型。 1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在培养有R型细菌的1、2、3、4四个试管中,依次加入S型活细菌的细胞提取物和蛋白酶、RNA酶、DNA酶、脂酶的混合物,经过培养,检查结果发现试管内仍然有R型细菌的是( ) A. 3和4 B. 1、3和4 C. 2、3和4 D. 1、2、3和4 【答案】D 【解析】在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中,艾弗里将S型细菌的DNA、蛋白质、糖类、脂质等物质分离开,分别与R型细菌混合,单独的、直接的去观察它们的作用,最后发现只有加入S型细菌DNA的有S型的产生,最终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详解】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2、3、4三个试管内因为没有S型细菌的DNA,所以R型细菌都不会发生转化,因此只有R型细菌;1号试管因为有S型细菌的DNA,所以会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但是发生转化的R型细菌只有一部分,故试管内仍然有R型细菌存在。故选D。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属于考纲中识记、理解层次的要求,着重考查了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解题关键是明确遗传物质是DNA,并且有S型细菌转化的试管中仍存在R型细菌。 13.下列关于生物遗传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B. 染色体是生物的遗传物质,DNA也是生物的遗传物质 C. 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D. 细胞核中遗传物质是DNA,细胞质中遗传物质是RNA 【答案】C 【解析】1、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细胞中的核酸根据所含五碳糖的不同分为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两种,构成DNA与RNA的基本单位分别是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每个脱氧核苷酸分子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形成,每个核糖核苷酸分子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形成。 2、细胞生物(包括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细胞中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其中DNA是遗传物质,非细胞生物(病毒)中含有DNA或RNA一种核酸、其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详解】A、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均是DNA,A错误; B、生物体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B错误; C、细胞生物和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C正确; D、细胞核和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均是DNA,D错误。故选C。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能理清生物的遗传物质,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不论是真核生物还是原核生物,遗传物质是DNA,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14.下列关于双链DNA分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核苷酸与核苷酸之间的化学键是氢键 B. 不同DNA分子中(A+T)/(C+G)是相同的 C. 碱基对排列在螺旋结构内侧形成DNA基本骨架 D. 具有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答案】D 【解析】1、DNA的双螺旋结构: ①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 ②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 ③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2、DNA精确复制的保障条件: (1)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精确的模板; (2)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精确地进行。 【详解】A、DNA分子一条链中,相邻核苷酸与核苷酸之间的化学键是磷酸二酯键,两条链之间的核苷酸与核苷酸之间的化学键是氢键,A错误; B、DNA分子具有特异性,不同DNA分子中A+T/C+G是不同的,B错误; C、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C错误; D、双链DNA分子结构具有规则的双螺旋结构,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的复制,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掌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内容及其应用;识记DNA半保留复制的相关计算,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 15.把培养在含轻氮同位素(14N)环境中的细菌转移到含重氮(15N)环境中培养相当于复制一轮的时间,然后放回原来的环境中培养相当于复制一轮的时间后,细菌DNA组成为(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D 【解析】DNA在复制时,以亲代DNA的每一个单链作模板,合成完全相同的两个双链子代DNA,每个子代DNA中都含有一个亲代DNA链,这种现象称为DNA的半保留复制。 【详解】DNA半保留复制。把培养在含轻氮同位素(14N)环境中的细菌转移到含重氮(15N)环境中培养相当于复制一轮的时间,得到的2个DNA均为一条链为14N,一条链为15N,然后放回原来的环境中培养相当于复制一轮的时间后,得到了4个DNA分子,其中2个为细菌DNA组成为一条链为14N,一条链为15N,另外两个DNA组成为两条链均为14N。因此,轻氮型占1/2,中间型的占1/2。故选D。 16.从单尾金鱼卵细胞中提取RNA注入双尾金鱼受精卵中,发育成的双尾金鱼中有一些出现了单尾性状,这些RNA最可能是( ) A 遗传物质 B. mRNA C. tRNA D. rRNA 【答案】B 【解析】转录:在细胞核内,以DNA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mRNA的过程。 翻译:在细胞质中,以信使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详解】A、金鱼的遗传物质是DNA,A错误; B、mRNA携带着遗传信息,可以直接控制生物性状,B正确; C、tRNA不参与性状的控制,在翻译过程中携带氨基酸进入核糖体,C错误; D、rRNA和蛋白质用于组成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不参与性状的控制,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17.下列各项中,复制、转录、翻译的主要场所依次是( )。 A. 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质 B. 细胞核、细胞核、核糖体 C. 细胞核、细胞质、核糖体 D. 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 【答案】B 【解析】DNA复制、转录、翻译的比较 复制 转录 翻译 场所 主要在细胞核 主要在细胞核 细胞质的核糖体 模板 DNA的两条链 DNA的一条链 mRNA 原料 4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4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 20种游离的氨基酸 条件 酶(解旋酶,DNA 酶(RNA聚合酶等)、 酶、ATP、tRNA 聚合酶等)、ATP ATP 产物 2个双链DNA 一个单链RNA 多肽链 特点 半保留,边解旋边复制 边解旋边转录 一个mRNA上结合多个核糖体,顺次合成多条肽链 碱基配对 A-T、T-A、C-G、G-C A-U、T-A、C-G、G-C A-U、U-A、C-G、G-C 【详解】(1)DNA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能进行; (2)转录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能进行; (3)翻译的场所是核糖体。故选B。 18.关于基因表达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转录过程以基因的两条链作为模板 B. 一种氨基酸可由多种tRNA转运. C. 翻译过程中,mRNA会沿着核糖体移动,直至读取终止密码子 D. 多个核糖体可结合在一个mRNA上共同合成一条多肽链 【答案】B 【解析】1、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真核细胞中,转录是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分子的过程,主要场所是细胞核;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场所是核糖体。 2、有关密码子,考生可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概念:密码子是mRNA上相邻的3个碱基; (2)种类:64种,其中有3种是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 (3)特点:一种密码子只能编码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能由一种或多种密码子编码;密码子具有通用性,即自然界所有的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详解】A、转录过程以基因的一条链作为模板,A错误; B、一种氨基酸可由多种tRNA转运,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B正确; C、翻译过程中,核糖体会沿着mRNA移动,直至读取终止密码子,C错误; D、多个核糖体可结合在一个mRNA上分别合成多条多肽链,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场所、条件及产物等基础知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9.中心法则概括了自然界生物遗传信息的流动途径,如图所示。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1957年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内容只包括图中的①②③ B. 图中①—⑤过程都要进行碱基互补配对 C. 遗传信息传递到蛋白质是表现型实现的基础 D. ④过程需要逆转录酶参与 【答案】D 【解析】分析题图:图示为中心法则图解,其中①为DNA分子的复制过程,②为转录过程,③为翻译过程,④为RNA分子的复制过程,⑤为逆转录过程。 【详解】A、1957年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内容只包括图中的①②③,④⑤两个过程是后来对中心法则的补充,A正确; B、图中①−⑤过程都要进行碱基互补配对,但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B正确; C、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遗传信息传递到蛋白质是表现型实现的基础,C正确; D、只有⑤过程需要逆转录酶参与,D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中心法则及其发展,要求考生识记中心发展的主要内容及后人对其进行的补充和完善,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20.下列有关基因型、性状和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基因型相同,表现型可能不同 B. 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的所有性状 C. 绿色幼苗在黑暗中变成黄色是由环境改变造成的 D. 生物体的性状由基因控制,但也受环境的影响 【答案】B 【解析】1、基因型是指某一生物个体基因组合的总称,它反映生物体的遗传构成,即从双亲获得的全部基因的总和。表现型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生物体的表现型是由基因型和环境的共同作用决定。 2、基因通过中心法则控制性状,包括两种方式: (1)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详解】A、生物体的表现型是由基因型和环境的共同作用决定。基因型相同,表现型可能不同,如同卵双胞胎,哥哥在室外工作皮肤比较黑,弟弟室内工作皮肤比较白,A正确; B、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①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②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来直接控制性状,B错误; C、绿色幼苗在黑暗中变成黄色是由环境改变造成的,C正确; D、生物体的性状由基因控制,但也受环境的影响,D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要求考生识记基因的概念,掌握基因、蛋白质和性状之间的关系,明确基因控制性状是通过控制的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识记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21.一杂合子(Dd)植株自交时,含有显性基因的花粉有50%的死亡率,则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 ) A. 1:1:1 B. 1:3:2 C. 1:2:1 D. 4:4:1 【答案】B 【解析】 【分析】 基因频率的计算: (1)在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 (2)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该等位基因纯合子的频率+1/2杂合子的频率。 【详解】Dd植株中雌配子有1/2D、1/2d,雄配子D有50%的致死,说明雄配子是1/2×1/2D=1/4D、1/2d,也就是雄配子中有1/3D、2/3d,雌配子有1/2D,1/2d。 所以后代各种基因型的频率: 雌雄配子以及后代基因型概率 1/3D 2/3d 1/2D DD1/6 Dd1/3 1/2d Dd1/6 dd1/3 故后代各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为:DD:Dd:dd=1:3:2。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频率的变化,要求考生识记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概念,掌握相关计算方法,能根据基因型频率计算相关基因频率,然后计算后代的基因型频率。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22.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受精卵内存在两套独立纺锤体,从精卵结合到发生第一次有丝分裂期间,来自双亲的染色体并未相互融合,而是各自保持空间上的独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精卵之间的识别和结合过程能够体现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B. 这里的融合指的是双亲染色体两两配对 C. 受精卵的体积较体细胞大得多,有利于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D. 受精卵与癌细胞都是未分化的细胞,都具有旺盛的分裂能力 【答案】A 【解析】 【分析】 1、细胞间信息交流方式一般分为三种:细胞间直接接触(如精卵结合)、化学物质的传递(如激素的调节)和高等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 2、细胞体积越小,其相对表面积越大,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就越高;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就越低。 【详解】A、细胞间直接接触,通过与细胞膜结合的信号分子影响其他细胞,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A正确; B、这里的融合指的是双亲染色体融合在一起,而染色体两两配对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相邻,B错误; C、受精卵的体积较体细胞的大得多,相对表面积小,不利于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C错误; D、受精卵是未分化的细胞,癌细胞是畸形分化的细胞,都具有旺盛的分裂能力,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了解受精作用的实质,掌握信息交流的方式,了解细胞体积与物质运输速率的关系,难度不大。 23.某个DNA片段由400对碱基组成,C+G占碱基总数的45%,若该DNA片段复制2次,共需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个数为( ) A 540 B. 660 C. 330 D. 880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DNA分子的复制,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DNA半保留复制过程中的相关计算。已知DNA分子中的某种脱氧核苷酸数,求复制过程中需要的游离脱氧核苷酸数: ①设一个DNA分子中有某核苷酸m个,则该DNA复制n次,需要该游离的该核苷酸数目为(2n-1)×m个。②设一个DNA分子中有某核苷酸m个,则该DNA完成第n次复制,需游离的该核苷酸数目为2n-1×m个。 【详解】含400个碱基对即800个碱基的DNA,C+G占碱基总数的45%,则A+T占55%,又由于A=T,所以在一个DNA片段中,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数目为800×55%÷2=220,根据需游离的核苷酸计算公式:m×(2"-1),m=220,n=2,可算出共需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为220×3=660个。故选B。 24.若细胞质中tRNA1(AUU)可携带氨基酸a,tRNA2(ACG)可转运氨基酸b,tRNA3(UAC)可携带氨基酸c,今在以DNA分子中的一条链—A—C—G—T—A—C—A—T—T—为模板合成蛋白质,该蛋白质基本组成单位的排列可能是( ) A. a-b-c B. c-b-a C. b-a-c D. b-c-a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明确转录的模板是DNA的一条链,而翻译的模板是mRNA。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而翻译是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详解】翻译的直接模板是mRNA,而mRNA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形成的。以DNA分子中的一条链…A-C-G-T-A-C-A-…为模板转录形成的mRNA的碱基序列为…U-G-C-A-U-G-U-…,其中第一密码子(UGC)对应的反密码子为ACG,编码的氨基酸为b;第二个密码子(AUG)对应的反密码子为UAC,编码的氨基酸为c;则最后一个密码子编码的氨基酸为a。所以该蛋白质基本组成单位的排列可能是b-c-a,D正确。故选D。 二、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25.下列对遗传学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生物体不能显现出来的性状称为隐性性状 B. 杂合子的双亲不一定是杂合子 C. 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性状分离 D. 生物的相对性状都只有两种表现型 【答案】BC 【解析】1、纯合子是指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其自交能稳定的遗传,不发生性状分离。 2、基因型是指某一生物个体全部基因组合的总称,它反映生物体的遗传构成,即从双亲获得的全部基因的总和;表现型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生物体的表现型是由基因型和环境的共同作用决定。 3、性状分离:杂合子一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详解】A、隐性性状是指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未表现出来的性状,A错误; B、杂合子的双亲不一定是杂合子,也可以是纯合子,如AA和aa杂交后代为Aa,B正确; C、性状分离是杂种子一代自交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C正确; D、生物的相对性状不一定只有两种表现型,如ABO血型,D错误。故选BC。 26.学习“减数分裂”一节后,某同学写下了下面四句话,其中正确的是( ) A. 我体细胞内的染色体中来自爸爸的和来自妈妈的一样多 B. 我体细胞内的每一对同源染色体都有4个DNA分子 C. 我弟弟体细胞内每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大小并不都相同 D. 我和弟弟体细胞内的染色体不完全一样 【答案】ACD 【解析】1、受精作用是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不久精子的细胞核就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使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来自精子有一半来自卵细胞。 2、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形成成熟生殖细胞进行的细胞分裂,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因此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通过受精作用,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这样就保证了亲子代生物之间染色体数目的稳定。 【详解】A、其细胞内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A正确; B、体细胞内的每一对同源染色体都有2个DNA分子,B错误; C、其弟弟细胞内的一对性染色体的大小不同,即X与Y,C正确; D、我和弟弟的父母是相同的,但由于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他们细胞内的染色体不完全一样,D正确。故选ACD。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和亲子代之间染色体数目保持稳定的原因,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变化规律;识记受精作用和减数分裂的意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27.果蝇的灰身与黑身(相关基因用B、b表示),红眼与白眼(相关基因用W、w表示)为两对独立遗传的相对性状。纯合灰身红眼雄果蝇与纯合黑身白眼雌果蝇交配,F1雌性个体全为灰身红眼,雄性个体全为灰身白眼,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灰身与红眼是显性性状 B. 亲本基因型为BBXWY×bbXWXW C. F2中灰身红眼:灰身白眼:黑身红眼:黑身白眼为3:0:1:0 D. F2中灰身白眼个体中既有雄蝇也有雌蝇 【答案】C 【解析】用纯合灰身红眼雄性果蝇与纯合黑身白眼雌性果蝇交配,Fl雌果蝇全为灰身红眼、雄果蝇全为灰身白眼,子一代全为灰色,说明灰身为显性性状,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眼色遗传与性别相关联,说明控制眼色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红眼为显性性状。 【详解】A、由分析可知:实验中属于显性性状的是灰身、红眼,A正确; B、由分析可知: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亲本基因型为BBXWY×bbXwXw,B正确; C、亲本基因型为BBXWY×bbXwXw,子一代的基因型为BbXWXw、BbXwY,F2中灰身红眼:灰身白眼:黑身红眼:黑身白眼为9:3:3:1,C错误; D、子一代的基因型为BbXWXw、BbXwY,故F2中灰身白眼个体的基因型为中既有雄蝇也有雌蝇,D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果蝇眼色的伴性遗传,意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伴性遗传的遗传规律知识来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8.下列关于生物科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赫尔希和蔡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B. 摩尔根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C. 沃森和克里克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DNA的结构 D. 梅塞尔森和斯塔尔利用同位素标记法验证DNA的半保留复制 【答案】ABCD 【解析】1、假说−演绎法: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像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例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摩尔根研究的伴性遗传等。 2、模型构建法: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有的借助具体的实物或其它形象化的手段,有的则抽象的形式来表达。模型的形式很多,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的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这种模型就是物理模型。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著名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就是物理模型。 3、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放射性同位素可用于追踪物质运行和变化的规律,例如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验证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 【详解】A、赫尔希和蔡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噬菌体的遗传物质,A正确; B、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B正确; C、沃森和克里克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DNA的双螺旋结构,C正确; D、梅塞尔森和斯塔尔利用同位素标记法验证DNA的半保留复制,D正确。故选ABCD。 【点睛】本题考查生物科学研究方法,要求考生了解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掌握不同时期不同科学家进行的实验过程,采用的实验方法和得出的实验结论,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29.下列关于真核生物核DNA的复制与转录的比较,说法正确的是( ) A. 碱基配对方式不同 B. 场所不同 C. 原料相同 D. 产物不同 【答案】AD 【解析】DNA分子复制是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DNA分子的复制和转录存在于DNA分布的区域。 【详解】A、核DNA的复制与转录的碱基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前者有A−T配对,后者有A−U配对,A正确; B、核DNA的复制与转录的场所相同,主要都在细胞核中进行,B错误; C、核DNA的复制与转录的原料不同,前者是脱氧核糖核苷酸,后者是核糖核苷酸,C错误; D、产物不同,前者是DNA,后者是RNA,D正确;故选AD。 【点睛】本题考查DNA的复制与转录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0.黄色小鼠(AA)与黑色小鼠(aa)杂交,产生的F1(Aa)不同个体出现了不同体色。研究表明,不同体色的小鼠A基因的碱基序列相同,但A基因上二核苷酸(CpG)胞嘧啶有不同程度的甲基化(如图)现象出现,甲基化不影响基因DNA复制。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F1个体体色的差异与A基因甲基化程度有关 B. 甲基化可能影响RNA聚合酶与该基因的结合 C. 碱基甲基化不影响碱基互补配对过程 D. 甲基化是引起基因突变的常见方式 【答案】ABC 【解析】根据题意和题图分析,基因型都为Aa的小鼠毛色不同,关键原因是A基因中二核苷酸(CpG)胞嘧啶有不同程度的甲基化,甲基化不影响基因DNA复制,但影响该基因的表达,所以会影响小鼠的毛色出现差异。 【详解】A、由此可知,F1个体的基因型都是Aa,但体色有差异,显然与A基因甲基化程度有关,A正确; B、RNA聚合酶与该基因的结合属于基因表达的关键环节,而A基因甲基化会影响其表达过程,B正确; C、碱基甲基化不影响DNA复制过程,而DNA复制过程有碱基互补配对过程,C正确; D、基因突变是基因中碱基对增添、缺失或替换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而基因中碱基甲基化后仍然属于该基因,所以不属于基因突变,D错误。故选ABC。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4分。 31.下图甲为某高等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示意图,图乙为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的含量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1)该动物的性别为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甲的细胞①②③中,处于图乙BC段的是________,细胞③中有同源染色体________对,姐妹染色单体________条。 (3)图乙中CD段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D点时细胞内核DNA分子数是C点时的________倍。 (4)如果该动物基因型为AaBb,且两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不考虑交叉互换和突变,则图甲中②细胞完成分裂产生的一个子细胞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_。 【答案】雌性 细胞②不均等分裂 图甲中的①③ 0 4 着丝粒分裂 1 B或Ab或aB或ab 【解析】分析甲图:①中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②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③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分析乙图: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的复制;BC表示有丝分裂前期、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DE表示有丝分裂末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 【详解】(1)图甲中细胞②不均等分裂,说明该动物的性别为雌性。 (2)图乙BC段表示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对应于图甲的细胞①③;细胞③中不含同源染色体,含有2条染色体,4条姐妹染色单体。 (3)图乙中CD段产生的原因是着丝粒分裂;D点时细胞内核DNA分子数与C点时相同,都是体细胞的2倍。 (4)如果该动物基因型为AaBb,且两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不考虑交叉互换和突变,则图甲中②细胞完成分裂产生的一个子细胞基因型可能是AB或Ab或aB或ab。 【点睛】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和曲线图,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变化规律,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32.凤尾鱼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其尾部纹路有马赛克状和点状两种表现型(相关基因用B、b表示)。现让雌鱼甲与雄鱼乙、丙分别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不考虑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甲×乙 甲×丙 马赛克状♀ 马赛克状♂ 点状♂ 马赛克状♀ 点状♀ 马赛克状♂ 点状♂ 2 1 1 1 1 1 (1)由杂交1可判断基因B、b位于____________染色体上。只根据杂交2,能否做出此判断? 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马赛克状和点状两种表现型中,显性性状为_____________,乙鱼和丙鱼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别从杂交1和杂交2的子代中任取一只马赛克状雌鱼,两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___________。 (4)若取杂交2的子代中点状雌鱼与马赛克状雄鱼杂交,则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 【答案】X 不能 若B、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型为Bb与bb的个体杂交也会出现图示性状分离比 马赛克状 XBY、XbY(顺序不能颠倒) 1/2 马赛克状♀:点状♂=1:1 【解析】分析表格:甲乙杂交,雌性全为马赛克,雄性中既有马赛克,又有点状,说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亲本基因型为XBXb(甲)、XBY(乙);甲丙杂交,子代表现型比例为1:1:1:1,说明为测交,丙的基因型为XbY。 【详解】(1)由分析可知: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只根据杂交2,若B、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型为Bb与bb的个体杂交也会出现图示性状分离比,故不能做出此判断。 (2)马赛克状和点状两种表现型中,显性性状为马赛克状,乙鱼和丙鱼的基因型分别是XBY、XbY。 (3)杂交1亲本基因型为XBXb、XBY,杂交2亲本基因型为XBXb、XbY,任取一只马赛克状雌鱼,两者基因型相同(XBXb)的概率为1/2。 (4)杂交2亲本基因型为XBXb、XbY,点状雌鱼(XbXb)与马赛克状雄鱼(XBY)杂交,子代马赛克状♀:点状♂=1:1。 【点睛】本题结合表格,主要考查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根据表格判断出基因的位置,然后写出相关基因型,最后根据所学知识准确回答各小题。 33.下图表示“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过程,请回答: (1)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5S和32P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被标记部位分别是下图中的____________(填数字编号)。获得被35S标记或32P标记的T2噬菌体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亲代噬菌体被35S标记,则适当保温后,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中。 (3)若亲代噬菌体被32P标记,在某次实验中,检测结果显示上清液中含有较强的放射性,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表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进入大肠杆菌细胞内的是_____________,从而证明___________才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答案】①② 在分别含有35S和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再用上述大肠杆菌培养T2噬菌体 使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与大肠杆菌分离 上清液 保温时间过长(“过短”或“过长或过短”) DNA DNA 【解析】1、噬菌体的结构:蛋白质外壳(C、H、O、N、S)+DNA(C、H、O、N、P); 2、噬菌体繁殖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详解】(1)32P位于DNA分子中的磷酸基团上,即图中的②位置;35S位于R基上,即图中的①位置。由于噬菌体是病毒,生命活动离不开大肠杆菌,则获得被35S标记或32P标记的T2噬菌体的具体操作是在分别含有35S和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再用上述大肠杆菌培养T2噬菌体。 (2)该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与大肠杆菌分离。若亲代噬菌体被35S标记蛋白质外壳,由于蛋白质外壳不能进入大肠杆菌,则适当保温后,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 (3)32P标记的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上清液出现较强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培养时间过长(大肠杆菌裂解后释放出子代噬菌体)或过短(有一部分噬菌体没能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 (4)该实验表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进入大肠杆菌细胞内的是DNA,从而证明DNA才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要求考生识记噬菌体结构;识记噬菌体的繁殖过程,明确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识记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具体过程及实验结论,能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 34.下图表示真核细胞内,核酸参与的部分生理活动,其中①②③表示生理过程,a、b、c、d、e表示分子,请据图回答问题: (1)参与图中①过程中DNA复制的酶是___________。若c的两条链被H3标记,则a、b中能检测到放射性的是____________。 (2)细胞周期中的分裂期,能发生过程②吗? 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程③中,甲硫氨酸和赖氨酸之间形成的化学键是____________(填名称),赖氨酸的密码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①②③都需要___________(物质名称)直接提供能量,是细胞内遗传信息流动的主要过程。细胞内遗传信息流动过程体现了生命是___________的统一体。 【答案】解旋酶、DNA聚合酶 a和b 不能 分裂期染色体高度螺旋化,不能解旋 肽键 AAA 三磷酸腺苷 物质、能量和信息 【解析】 DNA复制 DNA转录 翻译 时间 细胞分裂的间期 个体生长发育的整个过程 场所 主要在细胞核 细胞质中的核糖体 条件 DNA解旋酶,DNA聚合酶等,ATP RNA聚合酶等,ATP 酶,ATP,tRNA 模板 DNA的两条链 DNA的一条链 mRNA 原料 含A T C G的四种脱氧核苷酸 含A U C G的四种核糖核苷酸 20种氨基酸 模板去向 分别进入两个子代DNA分子中 与非模板链重新绕成双螺旋结构 分解成单个核苷酸 特点 半保留复制,边解旋边复制,多起点复制 边解旋边转录 一个mRNA上结合多个核糖体,依次合成多肽链 碱基配对 A→T,G→C A→U,T→A,G→C A→U,G→C 遗传信息传递 DNA→DNA DNA→mRNA mRNA→蛋白质 实例 绝大多数生物 所有生物 意义 使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 表达遗传信息,使生物表现出各种性状 题图分析,图中①表示复制过程;②表示转录过程;③表示翻译过程,a和b为姐妹染色单体,二者组成一条经过复制的染色体,c为一个染色体,d为mRNA,e为tRNA。 【详解】(1)图中①过程为DNA复制,在该过程中用到了解旋酶和DNA聚合酶。c为染色体,其中含有一个DNA分子,若该DNA分子的两条链被H3标记,由于DNA复制的特点表现为半保留复制,因此产生的a和b中含有的DNA分子均能检测到H3标记。 (2)细胞周期的分裂期中染色体高度螺旋化,不能解旋,因此,一般不能发生转录过程即图中的②过程不发生。 (3)过程③为翻译过程,甲硫氨酸和赖氨酸之间通过脱水缩合反应形成的肽键将其连接起来,密码子是mRNA上的三个相邻的碱基能够决定一个氨基酸,这样的三个碱基称为一个密码子,因此,结合图示可以看出赖氨酸的密码子是AAA。 (4)图中①②③过程都是耗能的过程,因此都需要ATP直接提供能量,三个过程也是细胞内遗传信息流动的主要过程。细胞内遗传信息流动过程体现了生命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物质、能量和信息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 【点睛】熟知中心法则的内容以及三个重要过程进行的各个环节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辨图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前提。 35.豌豆的子叶黄色对绿色为显性(基因分别用Y、y表示),种子的圆形对皱形为显性(基因分别用R、r表示),某兴趣小组利用豌豆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请回答: (1)野生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合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1代中出现黄色和绿色种子的比值是_____,产生该比值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如果这两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该实验中,“某豌豆”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取F1中任一黄色圆粒豌豆自交,后代中纯合黄色皱粒豌豆占的比例可能是___________。 (4)请你利用亲本中的黄色圆粒豌豆为材料设计实验,验证这两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请简要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和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自然状态下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 3:1 亲本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中,含Y和y基因的配子比值是1:1,且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Yyrr 1/16或1/4 种植亲本的黄色圆粒豌豆,让其自交;统计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子代出现 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四种表现型,且比例接近9:3:3:1 【解析】分析系谱图:黄色:绿色=3:1,圆粒:皱粒=1:1,故亲本基因型为YyRr、Yyrr。 【详解】(1)野生豌豆自然状态下自花传粉、闭花受粉在,一般都是纯合子。 (2)由于亲本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中,含Y和y基因的配子比值是1:1,且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故F1代中出现黄色和绿色种子的比值是3:1。 (3)如果这两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该实验中,“某豌豆”的基因型是Yyrr,F1中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型为YYRr或YrRr,任取一黄色圆粒豌豆自交,若该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型为YYRr,则后代中纯合黄色皱粒豌豆占的比例为1/2×1/2=1/4,若该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型为YyRr,则后代中纯合黄色皱粒豌豆占的比例1/4×1/4=1/16。 (4)亲本中的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型为YyRr,要验证这两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种植亲本的黄色圆粒豌豆,让其自交;统计子代表现型及比例,若子代出现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四种表现型,且比例接近9:3:3:1,说明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点睛】本题结合遗传图解,主要考查基因的自由者定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根据图形推出亲本基因型,然后结合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回答各小题,难度中等。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