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4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2020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学案
2020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学案 考点突破 素养达成 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及各组分的关系(国考5年4考) (全国卷:2017全国卷Ⅲ;2015全国卷Ⅰ;2014全国卷Ⅰ、Ⅱ;地方卷:2018海南、浙江卷; 2015海南、江苏卷;2014福建、山东、江苏卷) 【师说考问】 考问1 内环境各组分的判断 图示为A、B、C、D四种液体之间的关系,请分析推断: (1)判断B为组织液,依据为组织液与血浆间的物质交换为双向的,与细胞内液间的物质交换也是双向的,则A为细胞内液,C为血浆。 (2)判断D为淋巴,依据为组织液中的物质单向进入淋巴,淋巴中的物质随淋巴循环单向进入血浆。 (3)若图中a为A与B之间间隔的屏障,则a为细胞膜。 (4)若D液体需经d过程汇入C液体,则d为淋巴循环。 考问2 血浆、组织液与淋巴的比较 成分 项目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存在部位 血管 组织细胞间隙 淋巴管 来源 ①消化道吸收 ②组织液回渗 ③淋巴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 ①透出毛细血管的血浆 ②细胞内液外渗 进入毛细淋巴管的部分组织液 生活在其 中的细胞 各种血细胞 绝大多数体细胞 大量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 所含化学 成分 都含有水、无机盐、蛋白质等,但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高,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低 考问3 组织水肿及其产生的原因分析 引起组织水肿的原因可从两方面分析,凡是导致血浆渗透压下降或组织液渗透压升高的因素,都会使水分从血浆进入组织液,从而引起组织水肿,总结如下: 考问4 填出下表中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 细胞名称 生活的内环境 组织细胞 组织液 毛细血管壁细胞 血浆、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淋巴、组织液 血细胞 血浆 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 淋巴、血浆、组织液 考问5 内环境中的化学成分 将下列物质的序号归类填在表格中的横线上: ①无机盐 ②淋巴因子 ③氨基酸 ④血浆蛋白 ⑤呼吸酶 ⑥维生素 ⑦葡萄糖 ⑧神经递质 ⑨激素 ⑩抗体 ⑪二氧化碳 ⑫血红蛋白 ⑬尿素 ⑭甘油 ⑮DNA聚合酶 ⑯脂肪酸 ⑰消化酶 ⑱麦芽糖 ⑲糖原 ⑳纤维素 受体 载体 类别 物质归类 内环境中存在的化学物质 营养物质 ①③⑥⑦⑭⑯ 代谢产物 ②④⑧⑨⑩ 代谢废物 ⑪⑬ 内环境中不存在的化学物质 细胞内特有 ⑤⑫⑮⑲ 细胞膜上的 消化道中的 ⑰ 不被吸收的 ⑱⑳ 考问6 内环境中的化学反应 将下列生理过程的序号归类填在表格中的横线上: ①细胞呼吸 ②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③细胞内蛋白质、神经递质、激素等物质的合成 ④消化道中物质的消化 ⑤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结合 ⑥激素与靶细胞的结合 ⑦抗体与抗原的结合 类别 过程归类 内环境中发生的过程 ②⑤⑥⑦ 内环境中不发生的过程 ①③④ 特别提醒 (1)不存在于内环境中的物质一般指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和分泌到消化道中的物质,可分为三类:①细胞内合成的蛋白质:如载体;②胞内酶:如呼吸酶、RNA聚合酶、解旋酶等;③消化酶。 (2)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 ①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实现pH的稳态;②兴奋传导过程中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结合;③免疫过程中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地结合;④激素与靶细胞的结合。 【题组跟进】 高考题组——研考向 体液与内环境相关基础知识的考查 1.高考重组,判断正误。 (1)人体血浆中含有浆细胞分泌的蛋白质。[2015·海南卷,T11C](√) (2)人体细胞内O2/CO2的比值,线粒体内比细胞质基质高。[2015·山东卷,T4B](×) (3)患者血浆蛋白减少使血浆渗透压升高,可出现组织水肿。[2015·四川卷,T5B](×) (4)内环境中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可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2015·四川卷,T5D](√) (5)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2014·全国卷Ⅰ,T3D](×) (6)给正常家兔静脉注射一定量的高渗葡萄糖溶液后,家兔体内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2014·海南卷,T14D](√) (7)淋巴液和血浆中都有淋巴细胞。[2013·海南卷,T20B](√) (8)Na+和Cl-是形成哺乳动物血浆渗透压的主要物质。[2013·海南卷,T19D](√) (9)淋巴液属于细胞外液,且淋巴液中蛋白质含量高于血浆中的。[2013·海南卷,T20AD](×) (10)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对血浆渗透压没有影响。[2012·海南卷,T12D](×) [高考VS,教材] 高考溯源 以上内容主要源自人教必修3 P2~9 ,考查角度侧重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理化性质及其稳态与调节,强化记忆是解答本类题的关键。 [即时对练] (教材必修3 P6二拓展题改编)如图表示人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的物质交换过程,A~E表示直接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相关结构,①~②是相关生理过程,则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A为呼吸系统,B为消化系统 B.图中C为泌尿系统,②表示肾小管、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 C.图中D可表示皮肤汗腺对废物的排泄作用 D.图中E表示体液,图示信息表明它可作为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解析:图中E为内环境或细胞外液。 答案:D 2.[2018·海南卷,9]下列属于内环境的是( ) A.淋巴管内的液体 B.输尿管内的液体 C.汗腺导管内的液体 D.消化管内的液体 解析:输尿管内的液体、汗腺导管内的液体、消化管内的液体均属于外界环境,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淋巴管内的液体属于内环境,A正确。 答案:A 3.[2018·浙江卷,1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心肌细胞内的CO2浓度低于其生活的内环境 B.血管中的药物需经组织液进入肌细胞 C.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会引起组织肿胀 D.内环境的成分中有葡萄糖和无机盐等 解析:心肌细胞的有氧呼吸不断产生CO2,使其细胞内的CO2浓度高于其生活的内环境,A错误;血管中的药物需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再经组织液进入肌细胞,B正确;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会引起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由血浆进入组织液中的水分增多,诱发人体组织水肿,C正确;内环境的成分中有葡萄糖和无机盐等,D正确。 答案:A 4.[2015·海南卷]人体中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构成了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浆和组织液都有运输激素的作用 B.血浆和淋巴都是免疫细胞的生存环境 C.血红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浆和组织液中 D.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 解析: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传递各种信息,A正确;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B正确;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C错误;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少于血浆,D正确。 答案:C 内环境组成及其相互关系的考查 5.[2017·全国卷Ⅲ,4]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 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B.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D.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NaCl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解析:0.9%的NaCl溶液为等渗溶液,所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 NaCl溶液,不会引起血浆渗透压上升,但是机体血浆量会增加,当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会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答案:C 6.[2015·全国卷Ⅰ]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 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 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 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 mL 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 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 解析:0.9%的NaCl溶液与哺乳动物血浆渗透压相当,为等渗溶液。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后,血容量增加,血浆蛋白被稀释,血浆渗透压降低,输入的液体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A正确;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所含物质不同,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之间渗透压总是处于动态平衡中,故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不会分别平均增加10 mL,B错误;组织细胞对Na+的吸收需要载体的协助,故细胞内液Na+的增加不会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C错误;Na+是主要维持细胞外液的无机盐离子,所以Na+进入细胞内液的多少,取决于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差,D错误。 答案:A 师说归纳 1.内环境各组成成分的关系(如图)及判断方法 两个单箭头之间的液体一定是淋巴,发出单箭头指向淋巴的一定是组织液,由淋巴发出的单箭头一定指向血浆。 2.判断内环境成分的“三看法” 模拟题组——预趋势 内环境成分的判断 1.[经典模拟]下列各组物质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 A.O2、CO2、血红蛋白、H+ B.过氧化氢酶、抗体、激素、H2O C.纤维蛋白原、Ca2+、膜上载体 D.Na+、HPO、葡萄糖、氨基酸 解析:内环境指的是细胞外液,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过氧化氢酶存在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膜上载体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答案:D 2.[2019·新疆高三诊断]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组织液渗透压增大会引起组织细胞吸水 B.丙酮酸的氧化分解主要发生在内环境中 C.血浆中的无机盐参与维持血浆pH的稳定 D.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是由Na+和K+维持 解析: 组织液渗透压增大会引起组织细胞失水,A项错误;丙酮酸的氧化分解发生在线粒体中,B项错误;血浆中的HCO、HPO参与缓冲对的组成,维持血浆pH的稳定,C项正确;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是由Na+和Cl-维持,K+主要存在于细胞内,D项错误。 答案:C 图析体液的种类及相互关系 3.[2019·河南焦作博爱一中高三试题]下图是人体组织局部切片示意图,其中①③⑤表示某种体液,②④表示细胞,①⑤所在位置是某些管道的横切面。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②的内环境是血液和组织液 B.正常情况下,在③中可以检测到淀粉酶 C.若①中蛋白质含量升高,则会引起组织水肿 D.与①相比,③⑤中蛋白质的含量比较少 解析:②为毛细血管壁,因此内环境为血浆和组织液,A错误;③为组织液,淀粉酶分布在消化道中,而消化道是与外界直接相通的,不属于内环境,B错误;①为血浆,蛋白质含量升高,组织液减少,C错误;③⑤分别为组织液和淋巴,其蛋白质含量少于血浆,D正确。 答案:D 4.[原创]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体液免疫过程中抗原与抗体结合能发生在①中 B.图中②是血浆,内含葡萄糖、血浆蛋白和激素等成分 C.图中③与①最主要的区别是③中的蛋白质含量较少 D.图中④是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又称细胞外液 解析:本题首先应根据题图判断①为血浆,②为组织液,③为淋巴,故B选项中,②是组织液,且组织液中不含血浆蛋白。 答案:B 内环境稳态及其调节机制(国考5年3考) (全国卷:2017全国卷Ⅰ;2014全国卷Ⅰ、Ⅱ;地方卷:2018海南卷;2015海南卷;2014福建、山东、江苏卷) 【师说考问】 考问1 内环境稳态的概念 内环境稳态“就是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维持在一个固定不变的值”,这句话对吗? 答案:不对。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成分、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考问2 稳态的意义和失调症 (1)血糖正常——保证机体正常的能量供应,典型失调症为糖尿病。 (2)体温、pH相对恒定——酶活性正常,细胞代谢正常,典型失调症为发烧和酸中毒、碱中毒。 (3)渗透压相对稳定——细胞维持正常的形态,典型失调症为组织水肿。 考问3 人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1)维持的因素: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如NaHCO3/H2CO3、NaH2PO4/Na2HPO4等。 (2)维持机制: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血浆后,可以和缓冲物质发生反应,反应产物可以通过肺或肾脏排出体外,从而使血浆的酸碱度保持相对稳定(以H2CO3/NaHCO3缓冲对为例)。 考问4 内环境理化性质改变引起的常见疾病分析 病症名称 内环境成分及理化性质的变化 症状 尿毒症 尿素等代谢废物在体内积累 自身中毒 综合病症 糖尿病 血液中葡萄糖含量过高 多食、多饮、多尿、口渴、饥饿感强烈,身体消瘦 高原反应 体内缺氧,血氧过低 头痛、乏力、心跳加快 发烧 体温过高,影响酶的活性 食欲不振、四肢无力 严重腹泻 丢失大量的水和无机盐 疲倦、周身不适、恶心 易错警示 内环境稳态应澄清的两种误区 (1)内环境达到稳态时,人未必不得病(如遗传病患者、植物人等)。 (2)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代谢速率未必下降(也有可能导致代谢速率上升)。 【题组跟进】 高考题组——研考向 内环境稳态及意义 1.[全国卷Ⅰ]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解析: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为细胞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A项正确;内环境稳态可使细胞生活在温度和pH等相对稳定的环境中,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B项正确;静息电位的维持主要依赖于K+外流,动作电位的产生主要依赖于Na+内流,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C项正确;丙酮酸的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内(丙酮酸的彻底氧化分解在线粒体中,不彻底氧化分解在细胞质基质中),没有发生在内环境中,D项错误。 答案:D 师说拓展 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中涉及的物质分子及其来源和靶细胞或作用部位 调节方式 物质分子 来源 靶细胞或作用部位 神经调节 神经递质 突触前膜释放 突触后膜 体液调节 激素 内分泌腺细胞 相应靶细胞 免疫调节 抗体 浆细胞 抗原 淋巴因子 T细胞 B细胞或效应T细胞 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综合考查 2.[2017·全国卷Ⅰ,31]血浆渗透压可分为胶体渗透压和晶体渗透压,其中,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晶体渗透压。回答下列问题: (1)某种疾病导致人体血浆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由________进入组织液,可引起组织水肿等。 (2)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后,胃肠腔内的渗透压下降,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浆的水量会________,从而使血浆晶体渗透压________。 (3)在人体中,内环境的作用主要为:①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人体血浆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从而导致水分由血浆进入组织液,引起组织水肿。(2)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后,胃肠腔内的渗透压下降,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浆的水量会增多,从而使血浆晶体渗透压下降。(3)内环境是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环境,为体内细胞提供相对稳定的环境,维持细胞渗透压,给细胞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并及时将细胞代谢终产物运走。 答案:(1)血浆 (2)增加 降低 (3)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2014·全国卷Ⅰ,31]已知5%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与动物血浆渗透压基本相同。现给正常小鼠静脉输入一定量的该葡萄糖溶液,葡萄糖溶液的输入对小鼠会有一定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1)输入的葡萄糖进入细胞,经过氧化分解,其终产物中的气体可进入细胞外液,并通过循环系统运输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系统被排出体外。若该气体的排出出现障碍,则会引起细胞外液的pH________。 (2)血浆中的葡萄糖不断进入细胞被利用,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___,尿量________,从而使渗透压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3)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时,细胞内液的渗透压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变化。 解析:(1)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参与氧化分解,彻底氧化分解产生的终产物为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通过自由扩散进入内环境,通过循环系统运输到呼吸系统排出体外,如果该过程受阻,则细胞外液中二氧化碳积累过多,会造成pH下降。(2)血浆中的葡萄糖大量进入组织细胞,则血浆中溶质微粒减少,血浆渗透压下降,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使得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弱,尿量增多。(3)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处于渗透平衡状态,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时,会使细胞吸水或失水,导致细胞内液的渗透压也发生改变。 答案:(1)呼吸 下降 (2)降低 增加 (3)会 模拟题组——预趋势 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 1. [经典模拟]如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部分调节机制。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若①表示免疫分子,则①包括抗体、淋巴因子等 B.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有神经和体液调节等 C.寒冷时,控制骨骼肌不自主战栗的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 D.若②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则②的分泌量不只受甲状腺激素的调节 解析: 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即免疫分子;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共同调节内环境的稳态;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均影响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寒冷时,控制骨骼肌不自主战栗的神经中枢是体温调节中枢,该中枢位于下丘脑。 答案:C 2.[2018·海南卷,11]向实验狗的颈动脉内灌注高渗盐水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 A.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尿量增加 B.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尿量减少 C.血浆渗透压迅速降低,尿量增加 D.血浆渗透压迅速降低,尿量减少 解析:向实验狗的颈动脉内灌注高渗盐水后,会导致实验狗的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尿量减少,B正确。 答案:B 内环境稳态与人体健康 3.[经典模拟]内环境稳态的维持要依靠机体的调节,但外界环境也会影响稳态,下列事实哪一项不是外界环境因素变化引起的( ) A.夏天长期待在空调房间容易引起“空调病” B.有人到青藏高原后会头疼乏力、血压升高 C.人屏息一段时间后,呼吸运动会明显加强 D.长期处于高温环境可能会引起“中暑” 解析:由于空调房间温度较低,使汗腺毛孔收缩,影响排汗等生理过程,同时与外界有较大温差,会引起内环境发生较大变化。青藏高原上空气稀薄,O2浓度较低,使大脑等组织细胞缺氧,提供的能量减少,而出现头昏乏力等症状。人屏住呼吸时,不与外界环境发生气体交换,从而使CO2大量积累在血浆中,刺激呼吸中枢,进而使呼吸加快,但它不是外界环境变化引起的。由于外界温度过高,使人体代谢紊乱,从而引起“中暑”。 答案:C 4. [2019·铜城模拟]如图表示人体皮下的组织,b、c、d表示细胞外液。下列因素中,可能引起病人组织水肿的是( ) ①c周围的管壁破损 ②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 ③淋巴管阻塞 ④花粉等过敏原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 ⑤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①③⑥ D.①②③④⑤ 解析:组织水肿是由组织液过多引起的,导致组织液过多的原因有:过敏反应、肾炎、营养不良、淋巴管阻塞以及毛细血管壁破损等。 答案:D 课堂总结 网络建构 [网络建构] [答题必备] 1.内环境特点的3个方面 (1)成分:血浆、组织液、淋巴等是内环境的成分,内环境也称细胞外液。 (2)理化性质:渗透压、温度、酸碱度体现了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3)功能: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内环境稳态的5个重点 (1)含义: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2)实质: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 (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4)特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5)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