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2018届一轮复习第18讲 DNA的结构、复制及基因的本质教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2018届一轮复习第18讲 DNA的结构、复制及基因的本质教案

第18讲 DNA的结构、复制及基因的本质 ‎2017备考·最新考纲 ‎1.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Ⅱ)。2.DNA分子的复制(Ⅱ)。3.基因的概念(Ⅱ)。‎ 考点一 DNA分子的结构及相关计算(5年12考)‎ ‎[自主梳理]‎ ‎1.图解DNA分子结构 巧记DNA分子结构的“五·四·三·二·一”‎ ‎2.DNA分子的特性 ‎(1)稳定性: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 ‎(2)多样性:碱基对多种多样的排列顺序,如某DNA分子中有n个碱基对,则排列顺序有4n种(其中n代表碱基对数)‎ ‎(3)特异性:每种DNA分子都有特定的碱基对排列顺序,代表了特定的遗传信息 ‎1.高考重组 判断正误 ‎(1)沃森和克里克以DNA大分子为研究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的方法,破译了全部密码子(2015·江苏高考,D)(×)‎ ‎(2)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磷酸和核糖是通过氢键连接的(2014·课标Ⅱ,5C)(×)‎ ‎(3)富兰克林和威尔金斯对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2014·江苏高考,T4C)(√)‎ ‎(4)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在DNA双螺旋结构中嘧啶数不等于嘌呤数(2012·江苏高考,T2C)(×)‎ ‎(5)DNA有氢键,RNA没有氢键(2013·全国卷Ⅱ,T1A)(×)‎ 以上内容主要源自教材必修2 P48~50,把握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构建历程及DNA双螺旋结构内涵是解题关键。‎ ‎2.(必修2 P49图3-11改编)下面对大肠杆菌DNA分子图示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中2是核糖,属于五碳糖 B.图中的碱基对3和4可能是G—C,也可能是A—T C.图中5和6可能为G—A D.1、2、3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脱氧核糖核苷酸分子 解析 图中2为脱氧核糖,图中3和4间存在三个碱基,应为G—C对,图中5和6间存在两个碱基应为A—T对,故只有D选项正确。‎ 答案 D ‎[跟进题组]‎ 题组一 DNA分子的结构 ‎1.(2016·山东临沂期中)同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之间最可能相同的是(  )‎ A.碱基对的排列顺序 B.磷酸二酯键的数目 C.的比值 D.脱氧核苷酸的种类 解析 一般情况下,同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分别来自父方和母方,因此,同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之间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氢键的数目、(A+T)/(G+C)的值一般都不相同,但同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的种类只有4种。‎ 答案 D ‎2.下列能正确表示DNA片段的示意图是(  )‎ 解析 DNA通常为双链结构,由含有A、T、C、G四种碱基的脱氧核苷酸组成。A与T配对,之间有两个氢键;G与C配对,之间有三个氢键。DNA分子的两条链反向平行。‎ 答案 D ‎(1)“三看法”判断DNA分子结构的正误 ‎(2)界定DNA的两级水解产物 DNA的初步水解产物是脱氧核苷酸,彻底水解产物是磷酸、脱氧核糖和含氮碱基。‎ ‎(3)DNA分子中存在的两种重要化学键 ‎①氢键:碱基对之间的化学键,可用解旋酶断裂,也可加热断裂。‎ ‎②磷酸二酯键:磷酸和脱氧核糖之间的化学键,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处理可切割,用DNA连接酶处理可连接。‎ ‎(4)关注三类数量关系 ‎①由磷酸、脱氧核糖、含氮碱基组成,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为1∶1∶1。‎ ‎②每个DNA片段中,游离的磷酸基团有2个。‎ ‎③碱基对数与氢键数的关系 若碱基对数为n,则氢键数为2n~3n,若已知A有m个,则氢键数为3n-m。‎ 题组二 DNA分子结构的相关计算 ‎3.已知某DNA分子中的一条单链中(A+C)/(T+G)=m,则(  )‎ A.它的互补链中的这个比值也是m B.以它为模板转录出的信使RNA上(A+C)/(U+G)=1/m C.该DNA分子中的(A+C)/(T+G)=m D.当m=1时,这条单链中的A=C=T=G 解析 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在双链DNA分子中,A=T,C=G,因此这条单链的互补链中(A+C)/(T+G)=1/m,整个双链DNA分子中(A+C)/(T+G)=1,以它为模板转录出的信使RNA上(A+C)/(U+G)=1/m,故A项、C项错误,B项正确。当m=1时,只能说明A+C=T+G,并不能说明这条单链上的4种碱基的数量相等。‎ 答案 B ‎4.(2014·山东卷)某研究小组测定了多个不同双链DNA分子的碱基组成,根据测定结果绘制了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与其互补链、一条单链与其所在DNA分子中碱基数目比值的关系图,下列正确的是(  )‎ 解析 双链DNA分子中,(A+C)/(T+G)一定等于1,A错误;当一条链中存在(A1+C1)/(T1+G1)=1时,其互补链中存在(A2+C2)/(T2+G2)=(T1+G1)/(A1+C1)=1,B错误;在DNA分子中,存在(A1+T1)/(G1+C1)=(A2+T2)/(G2+C2)=(A+T)/(G+C),C正确、D错误。‎ 答案 C 关于碱基互补配对的四大规律总结 规律一:DNA双链中的A=T,G=C,两条互补链的碱基总数相等,‎ 任意两个不互补的碱基之和恒等,占碱基总数的50%,即:A+G=T+C=A+C=T+G。‎ 规律二:非互补碱基之和的比例在整个DNA分子中为1,在两条互补链中互为倒数。如在一条链中=a,则在互补链中=,而在整个DNA分子中=1。‎ 规律三:互补碱基之和的比例在整个DNA分子中以及任何一条链中都相等。如在一条链中=m,则在互补链及整个DNA分子中=m。‎ 规律四:在双链DNA及其转录的RNA之间有下列关系,设双链DNA中a链的碱基为A1、T1、C1、G1,b链的碱基为A2、T2、C2、G2,则A1+T1=A2+T2=RNA分子中(A+U)=(1/2)×DNA双链中的(A+T);G1+C1=G2+C2=RNA分子中(G+C)=(1/2)×DNA双链中的(G+C)。‎ ‎【注】 由2n个脱氧核苷酸形成双链DNA分子过程中,可产生H2O分子数为(n-1)+(n-1)=2n-2‎ ‎[自主梳理]‎ ‎1.DNA分子的复制 ‎(1)概念: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 ‎(2)时间: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3)条件 ‎(4)过程:DNA两条母链形成子链―→新DNA分子。‎ ‎(5)方式:半保留复制。‎ ‎(6)特点:边解旋边复制。‎ ‎(7)意义: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2.观察下面的基因关系图,完善相关内容:‎ 下图为染色体上DNA分子的复制过程 ‎(1)请解读图右侧空白处内容(提示:见图示)‎ ‎(2)蛙的红细胞和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是否都能进行DNA分子的复制?‎ 提示 蛙的红细胞进行无丝分裂,可进行DNA分子的复制;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已丧失细胞核,也无各种细胞器,不能进行DNA分子的复制。‎ ‎(3)上图所示DNA复制过程中形成的两个子DNA位置如何?其上面对应片段中基因是否相同?两个子DNA将于何时分开?‎ 提示 染色体复制后形成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刚复制产生的两个子DNA分子即位于两姐妹染色单体中,由着丝点相连,其对应片段所含基因在无突变等特殊变异情况下应完全相同,两子DNA分子将于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时,随两单体分离而分开,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中。‎ ‎[跟进题组]‎ 题组一 DNA分子复制及相关计算 ‎1.某亲本DNA分子双链均以白色表示,以灰色表示第一次复制出的DNA子链,以黑色表示第二次复制出的DNA子链,该亲本双链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后的产物是(  )‎ 解析 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复制后不存在亲代的DNA分子(双链均为白色),排除A、B项;第二次复制后得到的4个DNA分子中,每个DNA分子各有1条链是第二次复制形成的(黑色),排除C项;进一步分析可知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 ‎1.复制可简记为“1个主要场所(细胞核),2种时期(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3个步骤(解旋、合成新链、形成子代DNA),4个条件(模板、酶、原料和能量)”。‎ ‎2.关于DNA分子复制的早期推测 关于DNA分子是如何复制的,在早期的研究中,科学家们提出了三个模型,它们是全保留复制模型、弥散复制模型和半保留复制模型。如图所示。‎ ‎2.(2015·上海卷)若N个双链DNA分子在第i轮复制结束后,某一复制产物分子一条链上的某个C突变为T,这样在随后的一轮复制结束时,突变位点为AT碱基对的双链DNA分子数与总DNA分子数的比例始终为(  )‎ A. B. C. D. 解析 N个双链DNA分子在第i轮复制后形成N×2i个DNA分子中,某DNA分子的一条链上某个C突变为T,则在随后的一轮复制结束时,有1个DNA分子中突变位点为AT碱基对,占双链DNA分子数的比例为;在随后的两轮复制结束时,突变位点为A—T碱基对的双链DNA分子数的比例应为2/(N×2i+2)=。‎ 答案 C ‎3.(2015·天津七校联考,16)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该DNA分子在14N 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其结果可能是(  )‎ A.含有14N的DNA占100%‎ B.复制过程中需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40个 C.含15N的链占 D.子代DNA中嘌呤与嘧啶之比是2∶3‎ 解析 在14N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得到24=16个DNA分子,32条链,其中含14N的DNA占100%,含15N的链有2条,占1/16,A正确、C错误;根据已知条件,每个DNA分子中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有=40个,复制过程中消耗A=40×(24-1)=600个,B错误;每个DNA分子中嘌呤和嘧啶互补相等,两者之比是1∶1,D错误。‎ 答案 A ‎4.用32P标记了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完成后每个细胞中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是(  )‎ A.0条 B.20条 C.大于0小于20条 D.以上都有可能 解析 第一次细胞分裂完成后所形成的细胞中,DNA双链均是一条链含有32P,另一条链不含32P,第二次细胞分裂的间期,染色体复制后每条染色体上都是一条染色单体含32P,一条染色单体不含32P,有丝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如果含32P的20条染色体同时移向细胞的一极,不含32P的20条染色体同时移向细胞的另一极,则产生的子细胞中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20条和0条,如果移向细胞两极的20条染色体中既有含32P的,也有不含32P的,则形成的子细胞中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大于0小于20条。‎ 答案 D DNA分子复制中的相关计算 DNA分子的复制为半保留复制,一个DNA分子复制n次,则有:‎ ‎(1)DNA分子数 ‎①子代DNA分子数=2n个;‎ ‎②含有亲代DNA链的子代DNA分子数=2个;‎ ‎③不含亲代DNA链的子代DNA分子数=(2n-2)个。‎ ‎(2)脱氧核苷酸链数 ‎①子代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链数=2 n+1条;‎ ‎②亲代脱氧核苷酸链数=2条;‎ ‎③新合成的脱氧核苷酸链数=(2n+1-2)条。‎ ‎(3)消耗的脱氧核苷酸数 ‎①若一亲代DNA分子含有某种脱氧核苷酸m个,经过n次复制需要消耗该脱氧核苷酸数为m·(2n-1)个 ;‎ ‎②第n次复制需该脱氧核苷酸数=2n个;DNA分子中该脱氧核苷酸数-2n-1个;DNA分子中该脱氧核苷酸数=2n·m-m·2n-1=m·(2n-2n-1)=m·2n-1。‎ 题组二 基因的本质 ‎5.(2015·贵阳质监)如果DNA分子上某一片段是一个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则该片段(  )‎ ‎①携带遗传信息 ②上面有密码子 ③能转录产生mRNA ④能进入核糖体 ⑤能携带氨基酸 ⑥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⑦在体细胞中可能成对存在 A.①③⑥⑦ B.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⑤ D.②④⑤⑦‎ 解析 基因是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能携带遗传信息,①正确;密码子是位于mRNA上决定氨基酸的三个连续的核苷酸,②错误;基因可转录产生mRNA,③正确;能进入核糖体的是mRNA,④错误;能携带氨基酸的是转运RNA,⑤错误;基因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⑥正确;基因在二倍体体细胞的细胞核中成对存在,⑦正确。‎ 答案 A ‎6.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基因一定位于染色体上 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决定了基因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D.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 解析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不一定位于染色体上,因此基因不一定位于染色体上,A错误。‎ 答案 A ‎(1)针对遗传物质为DNA的生物而言,基因是指“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但就RNA病毒而言,其基因为“有遗传效应的RNA片段”。‎ ‎(2)并非所有DNA片段都是基因,基因不是连续分布在DNA上的,而是由碱基序列将不同的基因分割开的。‎ 易错易混 防范清零 ‎[易错清零]‎ 易错点1 误认为DNA分子都是双链的或认为DNA分子中“嘌呤一定等于嘧啶”或认为嘌呤=嘧啶时一定为双链DNA分子。‎ 点拨 DNA分子一般为“双螺旋结构”,但也有些DNA分子呈“单链”结构,在此类DNA分子中嘌呤与嘧啶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由此可见,双链DNA分子中嘌呤“A+G”固然等于“T+C”或(A+C)/(T+G)=1,但存在该等量或比例关系时,未必一定是双链DNA分子。‎ 易错点2 误认为DNA复制“只发生于”细胞核中 点拨 细胞生物中凡存在DNA分子的场所均可进行DNA分子的复制,其场所除细胞核外,还包括叶绿体,线粒体,原核细胞的拟核及质粒。‎ 需特别注意的是DNA病毒虽有DNA分子,但其不能独立完成DNA分子的复制——病毒的DNA复制必须借助寄主细胞完成,在其DNA复制时,病毒只提供“模板链”,其他一切条件(包括场所、原料、酶、能量)均由寄主细胞提供。‎ 易错点3 混淆DNA复制、“剪切”与“水解”中的四种酶 点拨 (1)DNA聚合酶:需借助母链模板,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将单个脱氧核苷酸连接成“链”;‎ ‎(2)DNA连接酶:将多个复制起点所复制出的“DNA片段”“缝合”起来形成磷酸二酯键。即连接“片段”;‎ ‎(3)限制性内切酶:用于切断DNA双链中主链上的“3,5-磷酸二酯键”;‎ ‎(4)DNA水解酶:用于将DNA分子水解为脱氧核苷酸。‎ 易错点4 误认为DNA复制只能从头开始 点拨 如图为真核生物染色体上DNA分子复制过程示意图。‎ ‎(1)图中显示DNA分子复制是从多个起点开始的,但多起点并非同时进行;‎ ‎(2)图中显示DNA分子复制是边解旋边双向复制的;‎ ‎(3)真核生物的这种复制方式的意义在于提高了复制速率。‎ ‎[规范答题]‎ 回答与图1、图2相关的问题:‎ ‎1.找错·纠错 错答(1)序号:__①__ 正答:半保留复制 错答(2)序号:__③__ 正答:3,5-磷酸二酯键 错答(3)序号:__④__ 正答:DNA聚合酶 错答(4)序号:__⑧__ 正答:e 错答(5)序号:__⑨__ 正答:__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 错答(6)序号:__⑩__ 正答: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错答(7)序号:__⑪__ 正答:a·2(n-1)‎ ‎2.错因分析 ‎(1)混淆复制“方式”与复制“过程”‎ ‎(2)、(3)、(4)混淆解旋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及限制酶的作用部位 ‎(5)忽略细胞质中DNA复制 ‎(6)忽略减Ⅱ后期着丝点分裂 ‎(7)错将“第n次需”算作“n次共需”‎ 演练真题 领悟考向                  ‎ ‎1.(2015·上海卷,19)在双螺旋DNA模型搭建实验中,使用代表氢键的订书钉将代表四种碱基的塑料片连为一体,为了逼真起见,A与T之间以及C与G之间最好分别钉(  )‎ A.2和2个钉 B.2和3个钉 C.3和2个钉 D.3和3个钉 解析 A与T之间形成2个氢键,G与C之间形成3个氢键。由此可推知A与T之间最好钉两个订书钉,C与G之间最好钉3个订书钉。‎ 答案 B ‎2.(2014·福建理综,5)STR是DNA分子上以2~6个核苷酸为单元重复排列而成的片段,单元的重复次数在不同个体间存在差异。现已筛选出一系列不同位点的STR用作亲子鉴定,如7号染色体有一个STR位点以“GATA”为单元,重复7~14次;X染色体有一个STR位点以“ATAG”为单元,重复11~15次。某女性7号染色体和X染色体DNA的上述STR位点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筛选出用于亲子鉴定的STR应具有不易发生变异的特点 B.为保证亲子鉴定的准确率,应选择足够数量不同位点的STR进行检测 C.有丝分裂时,图中(GATA)8和(GATA)14分别分配到两个子细胞 D.该女性的儿子X染色体含有图中(ATAG)13的概率是 解析 为保证亲子鉴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要求所选重复片段不易发生变异,而且应有足够多的重复片段(STR),因此,A、B项均正确;有丝分裂时,(GATA)8和(GATA)14均进行复制后向子细胞中分配,所以两个子细胞中都含(GATA)8和(GATA)14,C 项错误;该女性的两条X染色体传给子代的概率均为,所以D项正确。‎ 答案 C ‎3.(2015·江苏卷,33)荧光原位杂交可用荧光标记的特异DNA片段为探针,与染色体上对应的DNA片段结合,从而将特定的基因在染色体上定位。请回答下列问题:‎ ‎(1)DNA荧光探针的制备过程如图1所示,DNA酶Ⅰ随机切开了核苷酸之间的________键从而产生切口,随后在DNA聚合酶Ⅰ作用下,以荧光标记的________为原料,合成荧光标记的DNA探针。‎ ‎(2)图2表示探针与待测基因结合的原理。先将探针与染色体共同煮沸,使DNA双链中________键断裂,形成单链。随后在降温复性过程中,探针的碱基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则,与染色体上的特定基因序列形成较稳定的杂交分子。图中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中最多可有________条荧光标记的DNA片段。‎ ‎(3)A、B、C分别代表不同来源的一个染色体组,已知AA和BB中各有一对同源染色体可被荧光探针标记。若植物甲(AABB)与植物乙(AACC)杂交,则其F1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中可观察到________个荧光点;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中分别可观察到______个荧光点。‎ 解析 (1)由图1所知,DNA酶Ⅰ使DNA链断裂,即作用于相邻脱氧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DNA探针的本质是荧光标记的DNA片段,合成原料为脱氧核苷酸。(2)通过热变性,使DNA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断裂,复性时能重新形成氢键,并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形成杂交DNA分子。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含有四条模板链,可与四个被标记的DNA探针结合形成4个荧光标记的杂交DNA分子。(3)植物甲(AABB)形成的配子染色体组成为(AB)与植物乙(AACC)的配子(AC),受精后合子染色体组成为(AABC),又由于 AA 和 BB 中各有一对同源染色体可被荧光探针标记,则AABC将会有3条染色体被标记,6条染色单体,可以观察到6个荧光点。AABC减数分裂时,AA两个染色体组可以正常联会,并且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分别获得一个A染色体组,而B染色体组内的没有同源染色体存在,B中的染色体随机进入两个子细胞中,因此其中一个子细胞含有A和B染色体组内2条能被标记的染色体,标记4条染色单体,可以看到4个荧光点;另一子细胞只含有A中1条能被标记的染色体,2条染色单体,可以观察到2个荧光点。‎ 答案 (1)磷酸二酯 脱氧核苷酸 ‎(2)氢 碱基互补配对 4‎ ‎(3)6 2和4‎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