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4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川省德阳市2020届高三二诊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德阳市高中 2017级“二诊”考试 理科综合试卷 一、选择题 1.许多植物在种子发育过程中会合成大量的脂肪,这些“油脂”积累在细胞内一种被称为“油质体”的结构中,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脂肪和淀粉是植物体内常见的储能物质 B. 单层磷脂分子包裹油滴可以构成油质体 C. 油质体的形成与内质网有很密切的关系 D. 油质体中积累的脂肪能参与构成细胞膜 【答案】D 【解析】 【分析】 1.内质网能有效地增加细胞内的膜面积,其外连细胞膜,内连核膜,将细胞中的各种结构连成一个整体,具有承担细胞内物质运输的作用。根据内质网膜上有没有附着核糖体,将内质网分为滑面型内质网和粗面型内质网两种。滑面内质网上没有核糖体附着,这种内质网所占比例较少,但功能较复杂,它与脂类、糖类代谢有关;粗面内质网上附着有核糖体,其排列也较滑面内质网规则,功能主要与蛋白质的合成有关。 2.脂肪的功能:储藏能量,缓冲压力,减少摩擦,保温作用。 【详解】A、植物常见的储能物质有脂肪和淀粉,A正确; B、由于磷脂分子头部亲水,尾部疏水,而细胞中的油脂疏水,外部溶液亲水,所以油质体磷脂膜应该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B正确; C、脂质的合成在内质网,因此油质体的形成与内质网有很密切的关系,C正确; D、脂肪不参与构成细胞膜,D错误。 故选D。 2.下列生物学实验中,需要用到染色剂和显微镜的实验是( ) ①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②观察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 ③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 ④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⑤探究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A. ①②③⑤ B. ①③④ C. ②④⑤ D. ②③④⑤ 【答案】B - 12 - 【解析】 【分析】 本题是高中教材实验中,实验工具和是否需要染色的考查,先回忆相关实验的实验原理,然后结合选项分析解答。 【详解】①DNA和RNA本身没有颜色,不容易观察,要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液进行染色,同时需要用显微镜观察细胞,①正确; ②叶绿体本身含有颜色,不需要染色,②错误; ③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需要用健那绿染色,同时需要用显微镜观察,③正确; ④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需要用碱性染料对染色体染色,同时需要用显微镜观察,④正确; ⑤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有色素,不需要进行染色,⑤错误。 综上正确的选项有①③④,故选B。 3.将一株生长正常的绿色植物置于密闭无色透明的玻璃容器内,在一定强度的光照下培养,随培养时间的延长,玻璃容器内CO2浓度的变化趋势不可能是( ) A. 一直降低,直至为零 B. 一直保持稳定,不发生变化 C. 降低至一定水平时保持相对稳定 D. 升高至一定水平时保持相对稳定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生长正常的绿色植物置于密闭的玻璃容器内,一定强度的光照下培养,既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时,二氧化碳浓度减少,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时,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时,二氧化碳浓度不变。 【详解】AC、若此光照强度下,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则容器内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但降低到一定水平后维持稳定,不会为零,A错误,C正确; B、若此光照强度下,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时,则容器内二氧化碳浓度一直保持稳定,B正确; D、若此光照强度下,光合作用强度低于呼吸作用强度,则容器内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但增加到一定水平时维持稳定,D正确。 - 12 - 故选A。 4.下列关于水稻植株相关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长期水稻植株中细胞分裂素的合成只受相应基因的调控 B. 水稻植株的同一细胞膜上可能含有多种植物激素的受体 C. 水稻植株产生乙烯对其它植物的果实没有催熟作用 D. 水稻植株患恶苗病的原因是其体内产生了过多的赤霉素 【答案】B 【解析】 【分析】 激素名称 合成部位 生理作用 应用 赤霉素 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 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促进矮生性植物茎秆伸长;解除种子休眠,提早用来播种 细胞分裂素 主要根尖 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 蔬菜贮藏中,常用它来保持蔬菜鲜绿,延长贮藏时间 乙烯 广泛存在于多种植物的组织中,成熟的果实中更多 促进果实成熟 促进香蕉、凤梨等果实成熟 脱落酸 根冠、萎蔫的叶片等,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 中含量多 抑制细胞分裂,抑制植物的生长,也能抑制种子的萌发;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落叶或棉铃在未成熟前的大量脱落 【详解】A、植物激素的合成也受环境因子变化的影响,A错误; B、同一植物细胞上可能含有多种激素的受体,其生命活动受多种激素的共同调节,B正确; C、水稻植株产生的乙烯对其它植物的果实也有催熟作用,C错误; - 12 - D、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产生的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水稻植株本身产生的赤霉素不会很多,D错误。 故选B。 5.离体培养的小鼠造血干细胞经紫外线诱变处理后对甘氨酸的吸收功能丧失,其它功能不受影响,且这种特性在细胞多次分裂后仍能保持。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造血干细胞产生的这种变异是不可遗传变异 B. 细胞发生变异后合成蛋白质不再需要甘氨酸 C. 紫外线诱发了细胞中的ATP合成酶基因突变 D. 细胞膜上相应载体蛋白缺失或结构发生变化 【答案】D 【解析】 【分析】 造血干细胞吸收甘氨酸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过程,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需要消耗能量;离体培养的造血干细胞,经紫外线诱变处理后,可能导致控制合成运输甘氨酸的载体的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对甘氨酸的吸收功能丧失。 【详解】A、根据题干信息“这种特性在细胞多次分裂后仍能保持”,可知造血干细胞产生的这种变异是可遗传变异,A错误; B、细胞发生变异后合成蛋白质仍需要甘氨酸,B错误; C、由题意知,紫外线照射后,细胞仍能进行细胞分裂等耗能过程,因此细胞中催化ATP合成的相关酶系没有被破坏,C错误; D、紫外线照射后,对甘氨酸的吸收功能丧失,可能是控制合成运输甘氨酸的载体的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导致细胞膜上相应的载体蛋白缺失或结构发生变化,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自身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运用相关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判断、获取结论的能力。 6.《柳叶刀》近期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新冠肺炎患者病情严重与细胞因子风暴(简称CS)相关。病毒入侵机体后,受感染的上皮细胞和免疫细胞产生约15种细胞因子帮助抵御病毒,细胞因子会引起更多免疫细胞透过毛细血管并激活这些免疫细胞,被激活的免疫细胞则会产生更多的细胞因子,即细胞因子风暴(CS)。由于肺部毛细血管极为丰富,故血管通透性增加后将产生极其严重的后果,除此以外CS还会引起多种器官的衰竭。以下有关新冠肺炎的叙述错误的是( ) - 12 - A. 新冠肺炎患者产生细胞因子风暴(CS)是一个负反馈调节过程 B. 新冠肺炎患者肺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会导致肺部组织水肿 C. 肺炎患者富含毛细血管的器官(如肾脏)也可能受CS损伤 D. 服用使免疫细胞增殖受阻的药物(如类固醇)可缓解患者的症状 【答案】A 【解析】 【分析】 反馈调节是指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方式叫反馈调节,受病毒侵染的免疫细胞会产生细胞因子,细胞因子继续激活更多的免疫细胞产生更多的细胞因子,这种调节方式叫正反馈调节。 【详解】A、根据题干信息“细胞因子会引起更多免疫细胞透过毛细血管并激活这些免疫细胞,被激活的免疫细胞则会产生更多的细胞因子”可知,新冠肺炎患者产生细胞因子风暴(CS)是一个正反馈调节过程,A错误; B、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引起肺部组织水肿,B正确; C、CS还会引起多种器官的衰竭可知肺炎患者富含毛细血管的器官(如肾脏)也可能受CS损伤,C正确; D、服用使免疫细胞增殖受阻的药物,使免疫细胞产生较少的细胞因子,有利于患者症状的缓解,D正确。 故选A。 7.微管(一种蛋白质纤维)几乎存在于所有的真核细胞内,参与细胞内多种重要结构的构成(如细胞骨架、纺锤体等)。动物细胞的分裂间期,微管通常是从中心体开始装配的。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材料可知,中心体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作用是_____。 (2)细胞骨架的合成与细胞核中的_____和_____两种结构有关。 (3)微管形成抑制剂能抑制细胞微管的形成,从而阻断癌细胞的增殖,剂量越大阻断效果越好;某研究者发现紫杉醇也能抑制癌细胞增殖,同时还进行了如下实验: A组:动物细胞培养液+癌细胞+1mL紫杉醇+1mL生理盐水 B组:动物细胞培养液+癌细胞+1mL微管形成抑制剂+1mL生理盐水 C组:动物细胞培养液+癌细胞+1mL紫杉醇+1mL微管形成抑制剂 D组:动物细胞培养液+癌细胞+ - 12 - ①D组横线上应该加入的试剂是:____。 ②进行该探究实验的主要目的是:____。 【答案】 (1). 形成纺锤体 (2). 核仁 (3). 染色质(体) (4). 2mL生理盐水 (5). 探究紫杉醇能否通过抑制癌细胞微管的形成来抑制癌细胞的增殖(探究紫杉醇抑制癌细胞增值的机理) 【解析】 【分析】 通过研究发现紫杉醇也具有抑制癌细胞增殖的效果,为了探究其作用机理,实验设计了生理盐水对照组,紫杉醇组和微管形成抑制剂组以及紫杉醇和微管形成抑制剂联合组,实验设计时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原则和等量原则。 【详解】(1)依据题干信息“微管参与细胞内细胞骨架、纺锤体的形成等”,微管通常从中心体开始装配,可推出在动物有丝分裂过程中,中心体的作用的是形成纺锤体。 (2)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构成的网状结构,其合成需要基因的转录和翻译,因此细胞核中与此相关的结构是染色质和核仁。 (3)A组研究的是紫杉醇对癌细胞增殖的影响,B组研究的是微管形成抑制剂对癌细胞增殖的影响,C组研究的是紫杉醇和微管形成抑制剂联合作用对癌细胞增殖的影响,遵循的对照原则和等量原则,则D组应加入的是2mL生理盐水,据此分析可知本实验主要探究的是紫杉醇抑制癌细胞增殖的机理。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细胞增殖、癌变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对相关知识进行准确识记,并学会应用相关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8.他莫昔芬(Tam)是一种治疗乳腺癌的药物,但患者长期使用后药效会降低。科研人员测定了初次使用Tam的乳腺癌患者的癌细胞(细胞系C)和长期使用Tam的乳腺癌患者的癌细胞(细胞系R)的氧气消耗速率及葡萄糖摄取速率,结果如图所示: - 12 - 请回答: (1)男女均有乳腺,但患乳腺癌的病人几乎都是女性,由此推测:雌激素对乳腺癌细胞生长和凋亡分别起_____作用。 (2)临床研究发现:雌激素受体正常的患者使用Tam治疗效果较好,受体异常患者疗效较差。这可能是由于Tam进入细胞后会____,降低了雌激素的作用。 (3)由实验结果推测:由于细胞系R的细胞呼吸发生了_____的变化,从而使葡萄糖摄取速率明显提高。验证上述推测的最佳方法是检测并比较细胞系C和R的_____产生量。 (4)综合以上研究,长期服用Tam的乳腺癌患者在使用Tam的同时可以服用____药物,使Tam的抗癌效果更好。 【答案】 (1). 促进和抑制 (2). 与雌激素竞争结合雌激素受体 (3). 有氧呼吸减弱,无氧呼吸增强 (4). 乳酸 (5). 抑制无氧呼吸 【解析】 【分析】 1.由图可知,C系氧气消耗速率高于R系,而葡萄糖摄取速率低于R系。 2.人体进行有氧呼吸可以将葡萄糖分解成CO2和H2O,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 【详解】(1)由于患乳腺癌的病人几乎都是女性,女性产生雌激素较多,因此推出雌激素对乳腺癌细胞生长起促进作用,对乳腺癌细胞的凋亡起抑制作用。 (2)由于受体正常的患者使用Tam治疗效果较好,受体异常患者疗效较差,所以可以推测Tam的作用是与雌激素竞争性结合雌激素受体,降低了雌激素的作用。 (3)从图中看出细胞系R的氧气消耗速率降低,说明了其降低了有氧呼吸强度,增加了无氧呼吸强度。由于动物细胞无氧呼吸要产生乳酸,所以可以通过检测并比较乳酸的产生量。 (4)根据前面的解答,耐药性的产生是由于无氧呼吸的增强,所以在服用Tam的同时,服用抑制无氧呼吸的药物,抗癌效果更好。 【点睛】本题最重要的是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对于坐标图需要分析纵坐标和横坐标,找到不同的地方得出实验结论。 9.豌豆(二倍体自花传粉作物)是遗传育种研究的典型实验材料。在一个本来种植晚熟豌豆的大田中,出现了一株早熟的植株,自然条件下将该早熟植株的种子种下去,在长出的80株新植株中只有60株是早熟的。请回答: - 12 - (1)由上述情况可知早熟性状是_____(显性/隐性)性状。以题干中出现的60株早熟豌豆为亲本,如何在两代以内分离得到纯合的早熟豌豆种子?(不使用单倍体育种,写出实验思路即可)___。 (2)现以纯种高茎豌豆和纯种矮茎豌豆杂交,子一代全为高茎,子二代表现为高茎:矮茎=3:1;重复实验时发现子一代偶然出现了一株矮茎植株。为了弄清重复实验时偶然出现的那一株矮茎植株出现的原因是基因突变造成的,还是生长发育过程中水肥等环境因素影响造成的?请设计一个简单的遗传实验进行探究。(要求:写出实验方案、预期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____。 【答案】 (1). 显性 (2). 让60株早熟豌豆亲本分别自交,分株收获并保存种子;再分别播种每株植株所结种子,若所得植株都是早熟的,则这些植株所结豌豆即为纯种的早熟豌豆种子 (3). 让偶然出现的那一株矮茎植株自交,在水肥等环境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播种,观察子代的表现和比例。若子代全为矮茎,则偶然出现矮茎的原因是由基因突变造成的;若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的性状分离,且分离比接近3:1,则偶然出现矮茎的原因是环境因素造成的 【解析】 【分析】 1.豌豆属于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植株,在自然状态下为纯种。 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详解】(1)根据早熟植株自交后代出现早熟和晚熟性状分离,可知早熟性状是显性性状。根据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而纯合子自交后代不会出现性状分离的特点,可将60株早熟豌豆亲本分别自交,分株收获并保存种子;再分别播种每株植株所结的种子,若所得植株都是早熟的,则这些植株所结豌豆即为纯种的早熟豌豆种子。 (2)基因突变属于可遗传的变异,环境改变的遗传物质没有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让偶然出现的那一株矮茎植株自交,在水肥等环境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播种,观察子代的表现和比例。若子代全为矮茎,则偶然出现矮茎的原因是由基因突变造成的;若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的性状分离,且分离比接近3:1,则偶然出现矮茎的原因是环境因素造成的。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10.人们可以采用许多恢复生态学技术来治理退化的生态系统,例如分步骤在盐碱化草原种植不同植物,以改造盐碱化草原,并采用生态工程的办法进行生态恢复。请回答: - 12 - (1)恢复生态学主要利用的是_____理论,并人为增加_____的投入,从而尽快使生态系统的____恢复到(或接近)受干扰前的正常健康状态。 (2)恢复后的草原动植物种类和数量,土壤中有机物含量均有明显增加。土壤有机物的来源有_____。 (3)采用恢复生态学技术改造盐碱化草原的生态学意义是____。 【答案】 (1). 生物群落演替 (2). 物质和能量 (3). 结构与功能 (4). 植物的枯枝落叶,动物的遗体与粪便 (5). 提高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生态系统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稳定性) 【解析】 【分析】 1.生态恢复工程指通过研究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利用生态学、系统学、工程学的方法实现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以使一个生态系统恢复到较接近其受干扰前的状态的工程。 2.生物群落不是一成不变的,他是一个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在群落的发展变化过程中,一些物种的种群消失了,另一些物种的种群随之而兴起,最后,这个群落会达到一个稳定阶段.像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做演替。 3.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可逆变化,但人类活动可使其不按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详解】(1)恢复生态学主要利用的是生物群落演替理论,特别强调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生物的适应性,充分依靠生态系统自身的能力,并辅以有效的人为手段,增加物质、能量的投入,从而尽快使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恢复到正常的健康状态。 (2)土壤中有机物的来源主要有植物的枯枝落叶,动物的遗体与粪便。 (3)通过恢复生态学技术改造盐碱化草原,能显著提高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生态系统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稳定性)。 【点睛】本题通过实例,考查群落的演替和生态恢复工程,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11.圆褐固氮菌能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氨供自身利用,是异养需氧型的原核生物。某同学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从土壤中分离获得圆褐固氮菌。回答下列问题。 - 12 - (1)根据菌落的____等特征,进行反复分离、纯化可以分离得到纯化菌种。分离、纯化圆褐固氮菌时不能隔绝空气,其原因是___(答出两点)。 (2)某同学计划统计土壤样液中圆褐固氮菌的总数,他选用10-4、10-5、10-6稀释倍数进行涂布,每个稀释倍数下都设置了3个培养皿。从无菌操作的角度分析,该同学还应设置的一组对照组是____,其目的是__。在10-4浓度下一个培养基表面发现圆褐固氮菌菌落呈黄褐色,而有一个菌落半边呈白色,半边呈黄褐色。出现上述现象的可能原因是____。 (3)若用固定化酶技术固定圆褐固氮菌产生的固氮酶,和一般酶制剂相比,其优点是____;将冷却后的海藻酸钠溶液与圆褐固氮菌菌液进行混合,通过注射器滴入CaCl2溶液中,这种技术称为_____。 【答案】 (1). 颜色、形状、大小 (2). 圆褐固氮菌是好氧细菌需要氧气,且还需要空气中的氮气作为氮源 (3). 设置一个接种等量无菌水(或未接种)的空白培养基 (4). 判断实验操作过程中是否被杂菌污染 (5). 有一个杂菌和一个圆褐固氮菌连在一起(一个圆褐固氮菌分裂为两个后,一个子代细菌发生了基因突变),形成了一个菌落 (6). 酶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固定在载体上的酶还可以被反复利用 (7). 固定化细胞 【解析】 【分析】 1.自生固氮菌是指在土壤中能够独立进行固氮的细菌,可以利用氮气作为氮源,所以培养基中不需要加氮源。 2.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是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酶或细胞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包括包埋法、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 【详解】(1)菌落的特征包括颜色、形状、大小等。圆褐固氮菌为需氧型生物,能自身固氮,需要空气中的氮气作为氮源,故培养圆褐固氮菌时不能隔绝空气。 (2)为了证明实验操作过程中是否被杂菌污染,应该设置空白对照组,即在空白培养基接种等量无菌水,然后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观察是否有菌落产生。一个菌落半边呈白色,半边呈黄褐色,原因可能为有一个杂菌和一个圆褐固氮菌连在一起形成了一个菌落或者一个圆褐固氮菌分裂为两个后,一个子代细菌发生了基因突变。 (3)和一般酶制剂相比,用固定化酶技术固定圆褐固氮菌产生的固氮酶,可以重复利用,且酶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利于产物的纯化。海藻酸钠用作包埋的载体,海藻酸钠溶液与圆褐固氮菌菌液混合后通过注射器滴入CaCl2溶液中形成凝胶珠,这种技术叫做固定化细胞技术。 - 12 - 【点睛】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要求考生识记菌落的特征,掌握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 12 - - 12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