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德阳市2021届第一次新高考模拟考试地理试卷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川省德阳市2021届第一次新高考模拟考试地理试卷含解析

四川省德阳市 2021 届第一次新高考模拟考试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 20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 1. 2019 年 1 月 3 日 10 时 26 分(北京时间) ,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东经 177.6 度、南纬 45.5 度附近的预选着陆区, 并通过 “鹊桥 ”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 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下图为 “嫦娥四号探测器飞行过程示意图 ” 。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探测器成功着落时,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 ) A.路易港( 20° S, 57° E)旭日正从东北方升起 B.新奥尔良港( 29° N, 90° W)夕阳正从西南落下 C.莫尔兹比港( 10° S,东经 147° E)的太阳高度约为 81° D.科伦坡港( 6° N, 79° E)的旗杆影子正变长 2.探测器从发射到着落,将先后经历( ) ①近月制动 ②环月飞行 ③地月转移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①② D.②①③ 【答案】 1.C 2.C 【解析】 1.探测器成功着落时,为北京时间 1 月 3 日 10 时 26 分,太阳直射南半球,路易港旭日从东南方升起, A 错误。新奥尔良港( 29°N,90° W )西六区,为 20 时 26 分,为夜晚, B 错误。 1 月 3 日直射纬度比冬 至日北移 4 度左右,即直射 19°S 左右,莫尔兹比港( 10°S,东经 147°E)此里接近正午, 90-( 19 - 10)= 81°,故太阳高度为的太阳高度约为 81°, C 正确。科伦坡港( 6°N,79°E)东 5 区,为 7 点 26 分左右,正午旗杆影子最短,故旗杆影子正变短, D 错误。故选 C。 2.从图中可以看出, 12 月 9 日,进入地月移动轨道,然后进行减速制动,进入环月轨道。故探测器从发 射到着落,将先后经历③①②,选 C。 2.今年以来巴西森林火灾次数激增,逾半数发生在亚马孙雨林,对此,人们普遍担忧火灾会加剧全球变 暖,全球变暖会导致 A.珠穆朗玛峰的雪线向下移动 B.全球蒸发加剧,陆地气候变得更干 C.我国一月 0° C 等温线移至秦岭 - 淮河以南 D.印度尼西亚沿海低地面临海水倒灌的危险 【答案】 D 【解析】 【详解】 A、全球变暖,珠穆朗玛峰的雪线应向上移动, A 错误; B、全球气候变暖,中纬度蒸发更为旺盛,气候变得更干;但全球气候变暖可能会导致高纬地区的冰雪融 化速度加快,水汽上升易凝结成云致雨,降水反而增多, B 错误; C、全球变暖,我国一月 0°C 等温线移至秦岭 -淮河以北地区, C 错误; D、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因此印度尼西亚沿海低地面临海水倒灌的危险, D 正确。 故选 D。 3. 古代居延海湖面宽广,其上游的张掖出产的大米硒元素含量很高。 20 世纪 60 年代黑河出现 断流现象,居延海完全干涸。 2000 年后黑河流域实行上、下游水资源重新分配,居延海重现碧波荡漾的 壮观景象。 完成下面小题。 1.张掖出产的大米硒元素含量高,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水源 B.生物 C.土壤 D.昼夜温差 2.黑河上、下游水资源重新分配有利于 A.增加上游用水,提高大米产量 B.控制下游用水,降低地下水位 C.增加下游用水,改善生态环境 D.控制上游用水,减轻水土流失 【答案】 1.C 2.C 【解析】 【分析】 1.大米硒元素来源于矿物养分元素,植物矿物养分元素来自土壤,因此张掖出产的大米硒元素含量高, 主要影响因素是土壤, C符合题意; 水源溶解输送、 生物吸收富集也对大米中的硒元素的存在有一定影响, 但不是大米硒元素含量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排除 A、B;昼夜温差与大米的硒元素关系不大,排除 D。故 选 C。 2.材料信息表明, 20 世纪 60 年代黑河出现断流现象,居延海失去水源注入,居延海完全干涸,说明上 游地区用水过多,黑河上、下游水资源重新分配,会控制上游用水,即减少上游用水, A 错误;黑河上、 下游水资源重新分配,下游径流量会增加,居延海重现碧波荡漾的壮观景象,下渗增多,地下水水位有可 能上升, B 错误;黑河上、下游水资源重新分配,下游径流量会增加,增加下游生态用水,改善生态环境, C 正确;黑河上、下游水资源重新分配,控制上游用水,但不会减轻水土流失, D 错误。故选 C。 4. 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位以上,呈阶梯状分布于河流两侧的地形称为河流阶地。 一般情况下,阶地位置越高年代越老。下图是北半球某河流平直河道段的河谷及两岸阶地的 东西向剖面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对河谷地区的判断,正确的是 A.该河流的流向为由北向南 B.流水的搬运作用形成了河流阶地 C.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 D.三个砂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为 a -c-b 2.该地区的耕地和居住地适宜分布的地区及原因是 A.分布在河漫滩,离水源较近 B.分布在阶地①,植被丰富 C.分布在阶地②,土壤肥沃 D.分布在阶地③,地势较高 【答案】 1.D 2.C 【解析】 【分析】 阶地的形成主要是在地壳垂直升降运动的影响下, 由河流的下切侵蚀作用形成的, 是地球内外部动力地质 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几级阶地,就有过几次运动 ;阶地位置,级别越高,形成时代越老。 1.图中的河流火山灰层,西岸砂岩层形成堆积明显,以堆积作用为主。依据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右 岸侵蚀,左岸堆积,可知该河流的流向为由南向北, A 错;阶地的形成主要是在地壳垂直升降运动的影响 下,由河流的下切侵蚀作用形成的,是地球内外部动力地质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 B 错;图中的阶地不断 增加,地壳运动以垂直运动为主, C 错;阶地位置,级别越高,形成时代越老。三个砂岩层形成的先后顺 序为 a-c- b, D 对。 2.阶地②有火山灰,土壤非常肥沃,离水源地近,水源充足,且海拔较高,不易遭受洪水, C对;河流 沿岸的居民点和耕地,要考虑到洪水,故应位于海拔较高处,分布在河漫滩,离水源较近,但容易遭受洪 水, A 错; 分布在阶地①,但砂岩土壤没有火山灰肥沃, B 错;分布在阶地③,地势太高, D 排除。 5.2017 年 6 月 24 日 6 时左右,四川省茂县叠溪镇新磨村突发山体高位砾石堆垮塌性滑坡,造成河道堵 塞 2 千米, 100 余人被掩埋。下图为新磨村附近等高线地形图。诱发新磨村突发山体高位砾石堆垮塌性滑 坡的自然因素可能是( ) A.岩石破碎 B.冻融作用 C.矿山开采 D.连续性降雨 【答案】 D 【解析】 【分析】 【详解】 地震、降雨和融雪、地表水的冲刷、浸泡、河流等地表水体对斜坡坡脚的不断冲刷,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 动等都可诱发滑坡,还有如海啸、风暴潮、冻融等作用也可诱发滑坡。当地岩石破碎是形成砾石堆垮塌性 滑坡的条件,地质时期就是这样,不是诱发因素, A 不符合题意;题意表明,这次滑坡发生在 2017 年 6 月 24 日 6 时左右,没有明显的冻融作用变化,因此不是这次滑坡的诱发因素, B 不符合题意;当地没有 矿山开采, C不符合题意;位于岷江上游的茂县一带,从六月中旬便大雨不断,因此连续性降雨是诱发新 磨村突发山体高位砾石堆垮塌性滑坡的自然因素, D 符合题意。故选 D。 【点睛】 滑坡主要的诱发因素有:地震、降雨和融雪、地表水的冲刷、浸泡、河流等地表水体对斜坡坡脚的不断冲 刷;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如开挖坡脚、坡体上部堆载、爆破、水库蓄 (泄 )水、矿山开采等都可诱发滑 坡,还有如海啸、风暴潮、冻融等作用也可诱发滑坡。许多滑坡多发生在暴雨、大雨和长时间的连续降雨 之后, 滞后时间的长短与滑坡体的岩性、 结构及降雨量的大小有关。 一般讲, 滑坡体越松散、 裂隙越发育、 降雨量越大,则滞后时间越短。 6. 当太阳位于地平线下,且高度角在地平线下 18°以内时,天空依然会有不同程度的光亮,这 种现象发生在午夜与日出之间时称为曙光, 而发生在日落至午夜之间时则称为暮光。 下图为某地一天中太 阳视运动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位于北京的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 2.此日,该地暮光的持续时间为 A. 3 小时 B.3 小时 16 分 C.3 小时 32 分 D.4 小时 【答案】 1.A 2.C 【解析】 1.由图可知,该地正午时,北京时间是 11:52,该地比北京时间早 8 分钟,所以该地位于东经 1220,位 于北京以东;从图中子夜的太阳高度分析,该日该地子夜的太阳高度角在地平面以下,但小于 180,说明 该日暮光和曙光可以整夜照亮天空,当地出现白夜现象,出现白夜现象地区的纬度较高,而北京全年无白 夜现象,并且正午时太阳位于正南方,所以该地位于北京以北地区;综合分析,位于北京东北方,故 A 项正确。 2.因为该地正午时,北京时间是 11:52,该地比北京时间早 8 分钟,所以该地该日地方时 3:32 日出, 从子夜到日出为 3 小时 32 分,故从日落到子夜也为 3 小时 32 分。因为该日该地子夜的太阳高度角在地平 面以下 140,小于 180,所以从日落到子夜都有暮光,故暮光持续 3 小时 32 分, C 项正确。 【点睛】 同一地点日落到子夜和子夜到日落的时间相等。 7.下图为“甲、乙两处岩层构造图”,读图,完成以下小题。 1.甲、乙两处岩层年龄由新到老排序正确的是 ( ) A.甲:页岩、花岗岩、石灰岩 乙:页岩、石灰岩、花岗岩 B.甲:页岩、花岗岩、石灰岩 乙:花岗岩、页岩、石灰岩 C.甲:花岗岩、页岩、石灰岩 乙:页岩、石灰岩、花岗岩 D.甲:花岗岩、页岩、石灰岩 乙:花岗岩、页岩、石灰岩 2.①处岩石是良好的建筑材料,关于①处岩石说法正确的是 ( ) A.岩浆冷却凝固后形成 B.是贝壳及珊瑚碎屑沉积形成的 C.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形成 D.外力作用在其形成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答案】 1.B 2.C 【解析】 1.甲乙两图中 , 页岩和石灰岩都是沉积岩 , 页岩在上 , 石灰岩在下 , 说明石灰岩形成的时间早于页岩。花岗 岩是侵入岩 , 从图中可看出石灰岩形成后 , 岩浆侵入形成花岗岩 , 说明花岗岩形成的时间晚于石灰岩。甲图 中花岗岩上部被侵蚀了 , 后来外力作用形成页岩 , 说明页岩的形成时间晚于花岗岩, CD不对;乙图中页岩 与石灰岩都发生了地层弯曲 , 说明石灰岩上面的页岩形成后发生了岩浆侵入形成花岗岩, A 不对,故答案 为 B。 2.石灰岩受热并且在一定压力下变质成大理岩,其作用属于内力作用中的变质作用,故 ABD不对,答案 选 C。 8. 在没有人为干预的自然条件下,产生并排入大气的氮氧化物与生物的固氮作用是相平衡的, 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会增加地区氮负荷。近年来,快速城市化进程造成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出现显著变化,使 城市氮负荷发生相应变化。下图示意我国某城市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氮负荷状况。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01-2011 年该市总氮负荷增长最快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A.林地 B.交通用地 C.农用地 D.城镇居民区 2.年该市工业用地面积不断增加,工业用地氮负荷却不断下降,其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逐步分散工业的布局 B.工厂规模逐渐缩小 C.大规模扩建工业园区 D.工业产业转换升级 【答案】 1.B 2.D 【解析】 【分析】 1.读图可知,各土地利用类型的总氮负荷数量的变化特点:交通用地和城镇居民区增加较多,农用地变 化不大,工业用地先增加后减少,林地减少。与城镇居民区相比, 2001 年交通用地的总氮负荷较少,所 以 2001-2011 年,总氮负荷增长最快的土地利用类型为交通用地, B 正确。故选 B。 2.由材料可知,氮负荷与排入大气的氮氧化物和生物的固氮作用有关。工业面积不断增加,并不意味着 工业生产排入大气的氮氧化物一定增多,如果工业产业转换升级,高耗能产业减少,排放的氮氧化物也随 之减少。工业用地面积的增加,无法推测工业布局、单个工厂规模;大规模扩建工业园区,可能会增加工 业用地氮负荷,不能解释工业用地氮负荷不断下降。 D 正确。故选 D。 9.春节期间热映的中国科幻电影《流浪地球》 ,讲述了未来“太阳老化”人类努力克服引力使地球飞离太 阳系的科幻故事。地球表面有适度的引力吸引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主要原因是 A.体积质量适中 B.日地距离适中 C.自转周期适中 D.公转周期适中 【答案】 A 【解析】 【详解】 大气层是因重力关系而围绕着地球的一层混合气体, 是地球最外部的气体圈层。 地球体积质量适中使地球 表面有适度的引力,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进而演化成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A 正确;日地距离适中、自 转周期适中、公转周期适中对温度影响较大, BCD错误。故选 A。 10. 菜乌驿站是一个由菜鸟网络牵头建立面向社区和校园的物流服务平台。 菜鸟驿站核密度值可 反映菜鸟驿站的集聚状况。下图为 2016 年西安市菜鸟驿站核密度和空间分布方向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西安市,菜鸟驿站分布最多的功能区是 A.居民社区 B.风景名胜区 C.产业园区 D.商业街区 2.根据西安市菜鸟驿站核密度值的变化,未来菜鸟驿站发展潜力最大的是 A.商陵区 B.灞桥区 C.临潼区 D.未央区 【答案】 1.A 2.C 【解析】 【分析】 1.菜鸟驿站的选址布局与居民聚集度、人群活动诉求密切相关,所以在西安市城市功能区中菜鸟驿站分 布最多的是居民社区。故 A 选项正确。 2.根据图示西安市菜鸟驿站核密度值的变化特征和分布走向,可判断出未来菜鸟驿站发展潜力最大的是 临潼区。故 C选项正确。 【点睛】 菜鸟驿站属于新生事物,因此解答此题过程中要注意充分利用题干中提示的图文信息,进行分析,得出正 确答案。 11.下图为 2018 年 12 月某日两时刻我国某区域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受某种常见天气系统的影响,该区 域局部有降水过程。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当日 14 时,下列地点中气压最低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当日 2 时至 14 时,下列地点中风向变化最小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当日 2 时至 14 时,下列地点中阴晴变化最明显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1.C 2.D 3.B 【解析】 【分析】 1.根据 14 时等压线,结合风向,风由高压区吹向低压区。当日 14 时,选项地点中气压由高到低,依次 是 ①②④③,气压最低的是③, C对。 A、B、D错。 2.根据图示等压线的分布,当日 2 时至 14 时,选项地点中风向变化最小的是④,一直是东风, D对。 ①由西北风转为东北风, A 错。②地可能由偏南风转为偏北风, B 错。③地可能由东北风转为西北风, C 错。 3.结合等压线形态,当日 2 时至 14 时,选项地点中阴晴变化最明显的是②,由受低压槽控制转化为受 高压脊控制, B对。①、④始终受高压脊控制, ③始终受低压槽控制,天气变化小, A、C、D 错。 【点睛】 风由高压区吹向低压区。当日 14 时,选项地点中气压由高到低,依次是 ①②④③,气压最低的是③。 阴晴变化最明显的是②,由受低压槽控制转化为受高压脊控制。 12.高原夏菜指在夏季气候凉爽地区生长的蔬菜 , 多种植在海拔 1 500 米以上 , 夏季气温 12~25 ℃的高原地 区。每年 5~10 月, 甘肃省榆中县的高原夏菜源源不断地运往杭州、上海、广州等南方市场 , 给暑热的南方 带去黄土高原蔬菜的清香。据此完成第下列问题。 1.榆中县种植优质高原夏菜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 A.光照充足 , 气温适宜 B.地势低平 , 土壤疏松 C.热量充足 , 雨热异期 D.水源充足 , 外运便利 2.形成夏季北菜南运的主要原因是南方地区 ( ) ①市场需求大 ②劳动力不足 ③耕地比重小 ④高温多雨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1.A 2.D 【解析】 【分析】 1.本题考查农业的自然区位。榆中地处黄土高原,降水较少,光照充足;因海拔较高,夏季气温不高, 适合种植优质夏菜,所以选 A。黄土高原海拔较高,沟壑纵横,地势低平不合常理, B 错误。黄土高原位 于暖温带,热量充足;地处季风区,雨热同期, C错误。黄土高原降水较少,水资源不充足, D错误。 2.本题考查农业生产的影响因素。北方高原温度适宜,南方正值高温、多洪涝时期,不适合蔬菜生长, 加上南方地区市场需求量大,所以夏季北菜南运。所以选 D。与黄土高原相比,南方劳动力更充足,耕地 比重更大。 13. 人口高龄化是指某一地区某一时点 80 岁及以上人口占 65 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 随着平均寿 命的延长,人口高龄化率越来越高。某课题组研究我囯人口高龄化状况 , 发现东、中部地区人口高龄化率 演变速度及増长态势存在差异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10—2015 年, 东部与中部地区人口高龄化率差距大的主要原因是 A.东部地区社会保障更好 B.东部地区老龄人口基数小 C.中部地区自然环境优越 D.中部地区居民人均收入高 2.据图中预测 , 中部地区平均寿命延长对其人口高龄化率影响最显著的时段是 A. 2015—2020 年 B.2020— 2030 年 C.2030—2040 年 D.2040— 2050 年 【答案】 1.A 2.D 【解析】 【分析】 1.图中显示, 2010~2015 年,东部地区人口高龄化率高于中部地地区,这与东部地区社会保障条件好有 密切关系,相对于中部地区,东部地区老年人生活条件好,医疗卫生条件较完善,利于寿命延长,因此东 部高龄人口数量更多,导致人口高龄化率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 A 符合题意;相对中部地区,东部地区 人口众多,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人口老龄化较重,老龄人口基数大, B 不符合题意;东部地区和中部地 区自然环境差异不大,且自然环境条件对人口高龄化率影响不大, C不符合题意;与中部地区相比,东部 地区经济更发达,东部地区居民收入更高,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A。 2.读图中人口高龄化率预测值曲线可知,中部地区 2015~2020 年人口高龄化率约从 17%增长为 22%,5 年增长了 5%,2020~2030 年人口高龄化率约从 22%增长为 31%,10 年增长了 9%,2030~2040 年人口高龄 化率约从 31%增长为 39%,10 年增长了 8%,2040~2050 年人口高龄化率约从 39%增长为 55%,10 年增长 了 16%,且从图中折线的斜率变化来看, 2040~2050 年间中部地区折线斜率最大,因此中部地区平均寿命 延长对其人口高龄化率影响最显著的时段是 2040~2050 年, D 符合题意,排除 A、B、 C。故选 D。 14. 云瀑又名瀑布云,是指流云在飘移的过程中遇到山口或悬崖时,就会像水一样倾泻而下。下 图为云瀑形成过程示意图及云瀑景观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根据材料推断,最容易观测到云瀑景观的时间是 A.雨后初晴的午后 B.雨后初晴的早晨 C.连续晴朗的午夜 D.连续晴朗的傍晚 2.下列因素中,与云瀑形成有关的是 ①重力作用 ②地形 ③昼夜温差大 ④风的驱动 ⑤充足的水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答案】 1.B 2.B 【解析】 1.首先,云瀑的最佳观测时间为白天而不是午夜,排除 C;云是空气中悬浮的小水滴,因此连续晴朗的 天气使得云相对较少,排除 D;雨后初晴的早晨,大气中水汽含量大,夜间晴朗,大气逆辐射弱,夜间气 温降低幅度较大,大气中的水汽易凝结成云,最容易观测到云瀑景观, B 正确;雨后初晴的午后,由于从 日出到午后期间,太阳辐射逐渐增强,气温逐渐上升,云层受热,水汽蒸发,云层容易消散, A 错。故选 B。 2.昼夜温差大,往往天气晴朗,空气中水汽含量较小,不易形成大规模的流云,③错;大气中含有充足 的水汽,在一定条件下形成云层,在风的驱动下漂移,遇到山口或悬崖,受重力的作用沿山坡或悬崖倾泄 而下,形成云瀑,①②④⑤正确,故选 B。 15.下表是我国干旱区多年平均水汽输送统计表。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我国干旱区水汽输入的最主要气流是 A.信风 B.西风 C.东南季风 D.东北季风 2.我国干旱区水汽的最主要源地是 A.大西洋 B.北冰洋 C.太平洋 D.印度洋 3.我国干旱区盈余的水汽主要储存于 A.河流 B.湖泊 C.冰川 D.土壤 【答案】 1.B 2.A 3.C 【解析】 1.读表格,西面输入 54.8%, 为最大值,因此,最主要的气流使西风, B 对。从表格看,东面输入水汽为 0% ,信风、东南季风、东北季风都是从东面输入水汽, ACD 不对。 故答案选 B。 2.A. 根据表格数据推测,我国干旱区的水汽主要由气流西风输入,再结合新疆的地理位置,水汽主要来 自于大西洋, A 对。 B. 北冰洋位于新疆的北侧,表格数据显示,北侧气流来源量占 28.6% ,不是主要的, B 不对。 C. 太平洋位于新疆东侧,距离遥远,再加上高山阻挡,水汽输入为 0% ,C 不对。 D. 印度洋位于新疆南侧,有高原山地阻挡,表格数据显示,南侧进入水汽占 16.6% ,因此不是主要的水 汽源地, D 不对。 故答案为 A。 3.A. 西北地区河流稀少,多内流河,蒸发旺盛,河流存水较少, A 不对。 B. 西北地区湖泊较少,多内陆湖,面积小,存水少, B 不对。 C. 西北地区多高大山脉,冰川广布,可以储存大量淡水资源, C 对。 D. 西北地区土壤多为荒漠土,干旱缺水,存水较少, D 不对。 故答案为 C。 16.(地理——选修 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氮、磷等无机营养物质大量排入水体,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时可引发蓝藻爆发,使水域生态遭 到破坏。 目前,生态浮床技术已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一项重要的水质修复技术, 并已成功地应用在许多湖泊、 河流的生态修复和整治工程中。 生态浮床是将植物种在浮于水面的床体上进行水质修复的技术。 下图示意 生态浮床构造。 简述生态浮床技术进行水质修复的基本原理并指出浮床还有哪些生态功能。 【答案】基本原理:植物吸附水中营养物质,降低水中氮、磷等含量;浮床遮光,抑制藻类生长繁殖,防 止水体富营养化 生态功能:①提供鸟类及鱼类栖息场所;削减波浪、保护湖岸;具有景观美化(美化 环境)的作用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环境保护,从生物的功能方面进行分析。 【详解】 根据生态浮床构造图,可知浮床上的植物吸附水中营养物质,降低水中氮、磷等含量;浮床遮光,抑制藻 类生长繁殖,防止水体富营养化。 生态浮床增加鸟类及鱼类生存空间,削减风速,浮床的生态功能主要包括提供栖息地、削减波浪、保护湖 岸、美化环境等功能。 【点睛】 生态浮床,又称人工浮床。通常用于生态修复城市农村水体污染或建设城市湿地景区等等。利用浮床的浮 力承托水生植物, 让水生植物得到一个固定的区域生长, 由此水生植物通过发达的根系吸收水体中富营养 物质,降低 COD(化学需氧量) ;同时人工营造一个动物、微生物良好的生长环境,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从而修复水生态系统,达到自然生态的平衡。可以说是当今生态文明建设的又一新利器。 17. 盐沼属于湿地的一部分,一般生长有盐生、耐盐植物。柴达木盆地是世界上盐沼连续分布面 积最大的地区,这些盐沼不仅蕴藏了丰富的盐业资源,还阻止了沙漠在盆地的肆意扩张。那里盐沼常以湖 水为中心随地下水位深度和土壤盐渍化程度的不同, 植物群落环湖呈带状有规律的分布。 下图示意柴达木 盆地盐沼植物分布剖面。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柴达木盆地盐沼主要分布在 A.盆地边缘冲积扇 B.周围山间谷地 C.盆地底部平原 D.季节性河流沿岸 2.以下盐沼植被类型中分布在环带 II 的是 A.盐壳 B.盐角草、碱蓬 C.芦苇 D.向草甸过渡植被 3.柴达木盆地多盐沼分布,原因之一是底部还加了一层“防渗膜”。这里的“防渗膜”是指 A.盐沼植被 B.季节性积雪 C.永久性冰川 D.季节性冻土 【答案】 1.C 2.B 3.D 【解析】 【分析】 1.根据材料“盐沼常以湖水为中心随地下水位深度和土壤盐渍化程度的不同,植物群落环湖呈带状有规 律的分布”可知,盐沼主要分布在盐湖的周围,地下水深度较浅,故最可能分布在海拔较低的盆地底部平 原地区。故选 C。 2.湖水干涸后,水中的盐碱沉积,凝结成坚硬的盐壳, A 错;盐角草、碱蓬是适合生在在盐田的生物, 环带 II 地下水埋藏浅,盐分高,适合盐角草、碱蓬的生长, B 正确;芦苇多生长于池沼、河岸、溪边浅 水地区,常形成苇塘,不耐盐碱, C 错;向草甸过渡的植被应位于离盐湖较远的地带, D 错。故选 B。 3.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土壤含有冻土层,可以防止盐分的下渗。故选 D。 18.冬季,冷暖空气在昆明与贵阳之间相遇,形成准静止锋。此时昆明附近的天气状况是 A.风和日丽 B.阴雨连绵 C.乌云密布 D.晴雨无常 【答案】 A 【解析】 【详解】 昆明准静止锋的锋面主要在云贵之间,贵阳大部分地区冬季经常在静止锋笼罩之下,因位于冷空气一侧, 气温较低,阴雨连绵,因此有 “天无三日晴 ”之说。贵阳因 “阳光不足,非常珍贵 ”而得名。而昆明在单一暖 气团控制之下,碧空如洗,阳光灿烂,气温较高;昆明纬度较低,加之北方高原、山地屏障作用明显,冬 季不冷,夏季因海拔较高而不热,所以四季如春,被称为 “春城 ”。此时昆明附近的天气状况是风和日丽, A 正确, BCD 错误。故选 A。 【点睛】 影响我国的准静止锋主要有江淮准静止锋、昆明准静止锋、华南准静止锋和天山准静止锋。 19. 2017 年 11 月 21-22 日, 由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主办的 “全 国地热资源调查评价研讨会 ” 在天津召开 , 天津市地热资源丰富 , 开发利用程度较高 , 主要通过开采地下热 水用于供暖、洗浴、养殖等 , 目前是我国利用地热资源规模最大的城市。为促进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科学而有效的回灌地下水是十分重要的。 下图为天津市地热梯度 ( 垂直深度上每增加 100 米的温度増加值 ) 等值线及断层分布图。 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过量开采地下热水易造成地下水位的下降 , 需要回灌地下水。如仅从地热开采对地下水的影响考虑 , 图 中①②③④四地需要回灌量最小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天津某小区拥有三眼地热井 , 采用一采一灌地热利用系统 , 实行“梯级利用” ( 第一梯次将温度 60℃以 上的地热水 , 先行供暖 , 之后进入下一级换热器 ; 第二梯次是将上一级换热后的地热水进行再次换热后利用 ; 第三梯次是将温度较低的地热水由另一眼地热井回灌到地下 ) 这种地热“梯级利用”方式的影响有 ①提高了地热资源的利用率;②增加了地热水的排放温度;③减缓了地热水位下降速率;④导致回灌水热 污染的风险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1.C 2.C 【解析】 【分析】 1.③处地热梯度最低,说明目前地热资源最少,又因为其距离周边城市较远,所以其地热资源少应是本 身没有处于断层带造成,得到地热少形成,而不是因为开采过量造成。所以,③处所需回灌量最小, C项 正确。 2.地热水低温后换热再利用最后回灌,属于对地热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了地热资源的利用率,故①正 确;降低了地热水的排放温度,故②错误;因为回灌,减缓了地热水位下降速率,故③正确;回灌水温度 较低,不会导致回灌水热污染的风险,故④错误。结合选项, C项正确。 20.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文化区是 A.四川盆地文化区 B.云贵高原文化区 C.黄土高原文化区 D.东北黑土文化区 【答案】 B 【解析】 【详解】 云南民族风情古朴浓郁,多姿多彩,独具特色,是全国少数民族成分最多的省份,聚居人口在 5000 人以 上的少数民族达 25 个,其中 16 个跨境而居, 15 个为云南特有。所以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地 方,而云南属于云贵高原文化区,所以云贵高原文化区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文化区。 B正确。 故选 B。 二、综合题(本题包括 4 个小题,共 40 分) 2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5 年 12 月 16 日至 18 日,第二届互联网大会在浙江省桐乡市乌镇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 大会并作重要讲话。在 2014 年举办的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凭借独特的互联网经济及保存完好的传统 文化,乌镇被定义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 材料二:乌镇是典型的中国江南水乡古镇,属太湖流域水系,河流纵横交织,京杭大运河依镇而过。镇内 河网和主干道重合,连桥城路,流水行船,作成亦路亦水的形式,房屋临河而建。 材料三 乌镇交通示意图及乌镇气候资料图 (1)分析世界互联网大会选择在乌镇召开的有利区位因素。 (2)简述乌镇的气候特征并指出其 6、9 月降水偏多, 7、8 月降水偏少的原因。 (3)简析乌镇“小桥流水人家”这样布局的自然原因。 【答案】 (1)①多条河流流经,交通便利②长三角地区技术发达,现代通讯网络发达③环境优美,风景秀 丽④历史悠久,文化低蕴之采 ( 2)①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② 6 月锋雨推移 / 准静止锋控制, 形成梅雨③ 9 月雨带南移 / 台风影响,多降水④ 7、 8 受副高控制,晴朗干燥 / 伏旱 (3)①亚热带季风 气候降水丰富,河网密布②地处平原,河流众多,便于修桥利于通行③临河建房,便于排水,取水运输 【解析】 (1) 2015 年 12 月 16 日至 18 日,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省桐乡市乌镇召开,其有利区位因素, 可以从地理位置、交通、环境、信息等方面回答。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地处长江三角洲,互联网经 济发达;风景秀丽,环境优美;历史悠久,特色民居,文化底蕴深厚;现代通信网络发达等。 (2)主要从该地的气候类型特征及锋面雨带推移规律进行分析。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乌镇位于浙 江省桐乡市,地处长江三角洲, 6 月份受准静止锋影响,降水丰富, 7、 8 月份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形成 伏旱天气,降水相对偏少。 (3)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乌镇位于浙江省桐乡市,地处长江三角洲,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降 水丰富;地处长三角,地形平坦,河湖众多,便于修桥通行,临河建房形成“小桥流水人家”的布局。 22.(地理一一选修 3: 旅游地理) 踏青,又叫春游,指的是在清明前后芳草始生、杨柳泛绿的好春时节到郊野去游览的出行活动。踏青 的习俗由来已久,至迟在魏晋时期已经成为社会上盛行的风气,而到唐宋年间更是极盛。近些年来,随着 我国经济发展,很多生活在城市的父母利用周末闲暇时间陪伴子女踏青郊游。 分析父母陪伴子女踏青郊游对子女教育的好处 【答案】陶冶情操,培养亲近自然、感悟自然的情怀;强身健体,预防近视;激发爱心、提高审美情趣; 开阔心胸、增长见识;调节学习节奏,激发创新思维,亲情融合、增进交流、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任答 其中五点即可,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旅游的好处,题目立意新颖,贴近现实。 【详解】 本题主要从身体,增长见识,培养情怀的角度分析即可。清明前后芳草始生、杨柳泛绿,此时外出踏青, 走进大自然,可以陶冶情操,培养感悟自然的情怀;到郊野去游览去出行,通过步行可以强身健体,预防 近视;大自然中有各种动植物,它们能够激发孩子们的爱心、提高审美情趣;开阔心胸、增长见识;调节 学习节奏,激发创新思维:父母利用周末闲暇时间陪伴子女踏青郊游,可以亲情融合、增进交流、提高家 庭教育质量。 2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乌兰察布市是进入东北、华北、西北三大经济圈的交通枢纽,也是中国通往蒙古俄罗斯和东 欧的重要国际通道。市辖区集宁自古以来就是北方重要的皮革集散与加工基地。 1960 年,上海开始援建 集宁,给集宁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皮衣款式,集宁皮革产业就此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高峰。 1993 年, 在政府的扶持下, “皮件一条街 ”迅速成形,销售全国皮表皮具的商户 550 多家,从业人员 2 500 多人, 集宁成为华北地区单体量最大的皮革购物广场,也与浙江海宁、河北辛集、辽宁佟二堡一起成为中国最著 名的四大皮革集散地。下图为乌兰察布市示意图。 材料二:浙江省海宁市皮革产业开发历史早,被誉为 “中国皮革之都 ”,是中国最著名的皮革、皮草 生产基地和集散中心,其皮革工业的产业规模、工业艺术和知名品牌数量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近些年, 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海宁皮革生产成本加大。因此,为适应区域比较优势的变化,海宁皮革积极进行 研发与品牌创新, 并逐步将劳动密集型的皮革企业和商户转移到西部欠发达地区。 集宁从众多竞争城市中 脱颖而出,成为海宁皮革产业转移的首选地。 (1) 分析集宁与其他省市相比,承接海宁市皮革产业转移的优势。 (2) 推测海宁市产业转移对集宁未来人口迁移和城市化的影响。 (3) 指出集宁在皮革资源开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 【答案】 (1)原材料:草原面积广阔,农畜产品丰富;劳动力:当地劳动力数量充足质量高,处理皮毛的 手艺熟练;土地:可使用的土地廉价且广阔;开发历史:当地居民从事相关产业历史悠久;位置与交通: 集宁临近沿海发达地区;处于铁路和公路枢纽,航空业在不断发展,对外交通日益完善;市场:集宁后靠 蒙、俄,前依京津冀,国内外市场腹地广阔;政策:国家政策扶持力度大。 (2)居民就业机会增加,收入水平逐渐提高;当地向发达地区迁移的人口减少,集宁周边旗县人口迁入 增加,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加快,城镇规模扩大,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集宁工业化进程加快,与此配套 的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 (3)过度开发皮毛资源,使得当地牧民无序养殖乳畜动物,造成大草原的植被破坏;过度捕杀野生动物, 生物多样性减少;皮革产业深加工需水量大,易造成水资源短缺;同时也容易造成大气、水和土壤污染。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产业转移的原因、产业转移的影响以及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难度适中。对学 上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要求较高。 【详解】 (1)据材料一分析可知,集宁是内蒙古乌兰察布的辖区,靠近草原,草原面积广阔,农畜产品丰富;该 地蒙古族人口众多,当地劳动力数量充足质量高,处理皮毛的手艺熟练;该地发展水平较发达地区落后, 土地面积广大,可使用的土地廉价且广阔;游牧民族的后代,当地居民从事相关产业历史悠久;集宁临近 沿海发达地区;处于铁路和公路枢纽,航空业在不断发展,对外交通日益完善;集宁后靠蒙、俄,前依京 津冀,国内外市场腹地广阔; 1993 年,在政府的扶持下,“皮件一条街”迅速成形,国家政策扶持力度 大。 (2)海宁市产业转移对集宁,集宁就业机会增加, ,收入水平逐渐提高,会吸引大量劳动力来到城市;当 地向发达地区迁移的人口减少,集宁周边旗县人口迁入增加,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加快,居住区增加,城 镇规模扩大,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集宁工业化进程加快,与此配套的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 (3)过度开发皮毛资源,牧民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会无序养殖乳畜动物,产生过度放牧,造成大 草原的植被破坏;同时也会为了利益,过度捕杀野生动物,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皮革产业深加工需水量 大,内蒙古降水少,易造成水资源短缺;同时也容易造成大气、水和土壤污染。 【点睛】 第( 1)问,据题干的提问可理解为集宁发展皮革产业的优势条件,即工业的区位优势,可从原材料、劳 动力、土地、开发历史、位置与交通、市场、政策等方面回答。 第( 2)问,产业转移对转入地的影响,就是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过程,可从人口迁移的方向、数量,城 市化的特点分析回答。 第( 3)问,皮革产业带来的环境问题,可从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角度详细分析。 24.读材料完成下题。 我国东北平原是世界上著名的三大黑土地之一 , 这种黑土地是在特定的气候条件下 , 地表植被死亡后 经过长时间的腐蚀形成腐殖质后演化而成的。但是经过多年的过度利用 , 东北平原上的黑土正面临着严重 退化的威胁 , 很多地方土壤质量下降 , 影响到东北农业可持续发展。 分析该地区农业开发可能对黑土产生的不利影响 , 并提出治理措施。 【答案】不利影响:土地过度开垦,使黑土土层变薄;种植大量农作物,肥力下降;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板结变硬;治理措施:推广休耕和轮作制度;推广秸秆还田技术;建设农田防护林网 【解析】 【分析】 考查农业发展过程产生的不利影响以及措施。 【详解】 东北是重要的农业种植区,由于长期对土地过度开垦,导致地表植被破坏严重。缺少了植被保护,在风的 作用下,风力侵蚀作用导致表层肥沃的土壤被吹走,黑土肥力下降。生产中农药河化肥的使用,又会使土 壤遭到污染。措施可以从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和减少风力侵蚀来考虑。比如,推广休耕和轮作制度,使土 壤有休养生息的时间,推广秸秆还田技术,使用有机肥料,恢复土壤肥力,建设农田防护林网,减少和风 力对土壤的侵蚀等。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