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4 发布 |
- 37.5 KB |
- 3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卷·2018届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柳城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2016-2017学年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柳城中学高二(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1.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管壁细胞的内环境分别是( ) ①血液和组织液 ②血浆和组织液 ③淋巴和血浆 ④淋巴和组织液.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2.如图为正常人体内肝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体液的成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红细胞在①中流动 B.图中①中含有激素和血浆蛋白 C.图中②构成了肝细胞生存的直接内环境 D.图中①②③④中氧气含量最高的是③ 3.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4.胚芽鞘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感受单侧光的部位和弯曲生长的部位分别是( ) A.尖端、尖端、尖端 B.尖端、尖端、尖端下部 C.尖端、尖端下部、尖端下部 D.尖端、尖端下部、尖端 5.人体发生花粉等过敏反应时,由于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 ) A.血浆量增加 B.组织液减少 C.组织液增加 D.淋巴减少 6.如果支配左腿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左腿会( ) A.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B.不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C.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D.不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7.人体的水盐平衡调节、血糖调节和体温调节的神经中枢均位于( ) A.下丘脑 B.脊髓 C.大脑皮层 D.小脑 8.下列关于体液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作用的时间长 B.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作用的范围广 C.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就是各种激素 D.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传送 9.如图表示甲状腺活动调节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与乙结构分别表示下丘脑和垂体 B.a与b物质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C.乙结构的活动只受甲结构分泌激素的调节 D.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起着反馈调节的作用 10.把未成熟的青香蕉和一只成熟的黄香蕉同放于一只封口的塑料袋内,发现青香蕉不久会变黄.该过程中起作用的激素是( ) A.乙烯 B.脱落酸 C.赤霉素 D.生长素 11.如图是燕麦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照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长素由④向③移动 B.生长素由②向①移动 C.生长素由①向③移动 D.③处生长比④处快 12.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史一种自身免疫病,主要特点时胰岛B细胞数量减少,血中胰岛素低、血糖高等.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通过协同作用调节血糖平衡 B.胰腺导管堵塞会导致胰岛素无法排出,血糖升高 C.血糖水平是调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 D.胰岛素受体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自身抗原 13.如图为血糖调节模型,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激素甲的分泌细胞是胰岛A细胞 B.激素乙的分泌细胞是胰岛B细胞 C.激素乙是胰岛素 D.缺乏激素甲可能患糖尿病 14.如图为水平衡调节机理,请据图判断A、B、C依次是( ) A.抗利尿激素、渴觉中枢、肾小管 B.渴觉中枢、抗利尿激素、肾小管 C.抗利尿激素、肾小管、渴觉中枢 D.渴觉中枢、抗利尿激素、肾小管 15.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 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 C.突触后膜上受蛋白体的合成需要消耗ATP D.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 16.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是通过何方式实现?(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 17.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其免疫功能表现为( ) A.细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功能下降 B.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均正常 C.细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功能正常 D.细胞免疫正常、体液免疫功能下降 18.下列对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过敏反应的实质是过敏原再次与组织细胞特别是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过程 B.器官移植中,器官植入后发生的排斥反应是人体免疫功能异常所产生的反应 C.免疫缺陷病是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发病时免疫系统成为抗原 D.自身免疫反应是人体的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发生免疫反应,自身成分成为抗原 19.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此图给你的信息是( ) A.不同的生长素浓度对同一器官影响不同,A点促进芽的生长,D点抑制芽的生长 B.A、B、C点对应的浓度分别是根、芽、茎生长的最适浓度,其中茎对生长素最敏感 C.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却抑制了根的生长 D.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灵敏,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不太灵敏 20.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年龄组成能反映种群数量变化趋势 B.建立自然保护区,可提高该区域珍稀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C.建立人工群可将群落的演替方向和速度置于人为调控之下 D.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分别是调查群落中植物和动物丰富度的常用方法 21.图为种群特征的概念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c表示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b表示年龄组成,年龄组成为增长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一定会越来越大 C.若种群为“S”型曲线,则在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种群的年龄组成一直是增长型 D.除了图中所示特征外,种群还具有空间特征 22.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动态变化”的实验,正确的叙述是( ) A.改变培养液的pH值不影响K值(环境容纳量)大小 B.用样方法调查玻璃容器中酵母菌数量的变化 C.取适量培养液滴于普通载玻片后对酵母菌准确计数 D.营养条件并非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唯一因素 23.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甲~庚代表不同的生物,箭头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和食物联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此食物网中有六条食物链,丁占有四个不同的营养级 B.戊接受的太阳能是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C.丙可利用的总能量小于乙和丁可利用的总能量之和 D.向此生态系统大量引入外来物种,可增强该系统的稳定性 24.在一定时间内,某自然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值为a,全部消费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b,全部分解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c,则a、b、c之间的关系是( ) A.a=b+c B.a<b+c C.a>b+c D.c=a+b 25.我国谚语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若鹰迁入了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在栖息于林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鹰的迁入增加了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 B.该生态系统中细菌产生的能量可流向生产者 C.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 D.鹰的迁入改变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 26.甲地因森林火灾使原有植被消失,乙地因火山喷发被火山岩全部覆盖,之后两地均发生了群落演替.关于甲、乙两地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若没有外力干扰,甲地可重现森林 B.甲地和乙地发生的演替速度和方向相同 C.地衣会比苔藓更早地出现在乙地火山岩上 D.甲、乙两地随着时间延长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多 27.以下现象属于生态系统行为信息的是( ) A.蝙蝠的“回声定位” B.萤火虫发光 C.蚊子飞行时发出的声音 D.雄鸟的“求偶炫耀” 28.如图所示为在理想状态下和自然环境中某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对阴影部分的解释正确的是( ) ①环境中影响种群增长的阻力 ②环境中允许种群增长的最大值 ③其数量表示种群内迁出的个体数 ④其数量表示通过生存斗争被淘汰的个体数.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9.如图是某自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图解,对此图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图中方框的大小可表示该营养级生物所具有能量的相对值 B.图中C所具有的能量为B的10%~20% C.图中A表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D.图中A具有的能量是B、C、D的能量之和 30.如图甲、乙、丙分别表示在有限空间内培养(或饲养)两种生物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的叙述错误的( ) A.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甲图所示 B.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 C.甲、乙、丙分别表示的是互利共生、竞争、捕食关系 D.图丙中实验初期,种内互助与竞争并存,后期X的种内斗争加剧 二、简答题(本题包括道3大题,共40分) 31.乙酰胆碱可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其合成与释放见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A﹣C表示乙酰胆碱,在其合成时,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填“A”“C”或“E”).除乙酰胆碱外,生物体内的多巴胺和一氧化氮 (填“能”或“不能”)作为神经递质. (2)当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图中突触小泡内的A﹣C通过 这一运输方式释放到 ,再到达突出后膜. (3)若由于某种原因使D酶失活,则突触后神经元会表现为持续 . 32.豌豆蚜和鳞翅目幼虫是利马豆的主要害虫,蝉大眼蝽可取食利马豆及两类害虫,研究人员用疏果剂处理去除部分豆荚后,测试以上动物密度的变化,结果见下表(单位:个/株,疏果剂对以上动物无无害) 物种 分组 第7天 第14天 第21天 蝉大眼蝽 对照组 0.20 0.62 0.67 处理组 0.20 0.10 0.13 豌豆蚜 对照组 2.00 4.00 2.90 处理组 2.00 8.70 22.90 鳞翅目幼虫 对照组 1.00 1.31 0.82 处理组 1.13 2.19 2.03 (1)调查豌豆蚜的种群密度应采用 法,施用疏果剂后,预测豌豆蚜的种群数量将呈 型增长; (2)在该生态系统中蝉大眼蝽属于第 营养级,蝉大眼蝽摄入有机物所含的能量,一部分流向 ,另一部分被蝉大眼蝽同化用于自身呼吸和生长发育繁殖; (3)根瘤菌可以将空气中的氨转变为 供利马豆利用,利马豆与根瘤菌的种间关系为 ; (4)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蝉大眼蝽主要吸食 ,请说明你判定的依据: . 33.机械采收棉花需要除去叶片,某农场采收前在棉田喷施了一定量的脱落酸,但效果不明显.为探究其原因,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方案. 实验假设:生长素对脱落酸的功能有抑制作用. 实验方案:取若干长势相同、处于生殖生长末期的棉花植株,均分成甲、乙、丙三组,做下图所示的处理,观察三组植株叶片脱落的先后. (1)根据科学实验原则,图中X处应放置 ,乙、丙两组的实验变量是 . (2)预测三组植株的落叶情况,得出实验结论:若 ,则假设成立;若 ,则假设不成立. (3)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的主要原因是它能促进细胞的 ;促进同种植物的不同器官生长的最适浓度 ;促进不同种类植物的同一器官的最适浓度 ;生长素既能防治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这体现了生长素的作用具有 性. 2016-2017学年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柳城中学高二(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1.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管壁细胞的内环境分别是( ) ①血液和组织液 ②血浆和组织液 ③淋巴和血浆 ④淋巴和组织液.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分析】本题是对细胞生活的内环境的考查,内环境是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又叫细胞外液. 【解答】解:毛细血管管壁细胞靠近血液的部分的内环境是血浆,毛细血管管壁细胞远离血液的部分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因此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毛细淋巴管管壁细胞靠近淋巴的部分的内环境是淋巴,远离淋巴的部分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因此毛细淋巴管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 故选:C. 2.如图为正常人体内肝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体液的成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红细胞在①中流动 B.图中①中含有激素和血浆蛋白 C.图中②构成了肝细胞生存的直接内环境 D.图中①②③④中氧气含量最高的是③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正常人体内肝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其中①为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存的内环境;②为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存的内环境;③为细胞内液;④为淋巴,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存的内环境. 【解答】解:A、①为血浆,是红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A正确; B、①为血浆,其中含有激素和血浆蛋白,B正确; C、肝细胞属于组织细胞,其直接生存的环境是组织液,即图中②,C正确; D、氧气的跨膜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而氧气是细胞呼吸所需的,因此氧气含量最低的是③,D错误. 故选:D. 3.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解答】解: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推测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神经系统的调节;后来坎农提出: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故选:D. 4.胚芽鞘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感受单侧光的部位和弯曲生长的部位分别是( ) A.尖端、尖端、尖端 B.尖端、尖端、尖端下部 C.尖端、尖端下部、尖端下部 D.尖端、尖端下部、尖端 【考点】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 【分析】生长素的产生部位为幼嫩的芽、叶、发育的种子以及胚芽鞘的尖端产生的.它会由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从而促进该部位的生长.植物向光性的原因: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因而引起两侧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解答】解:幼苗产生生长素的部位为胚芽鞘尖端;感光部位也是胚芽鞘尖端;生长素由尖端产生后向下端运输,促进胚芽鞘下端部位的生长,由于生长素的分布不均,因此尖端下面的伸长区部分会发生弯曲生长. 故选:B. 5.人体发生花粉等过敏反应时,由于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 ) A.血浆量增加 B.组织液减少 C.组织液增加 D.淋巴减少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内环境的组成. 【分析】本题考点考生需识记并理解组织水肿的几种情况:长期营养不良、肾小球肾炎、过敏反应、局部组织代谢旺盛以及毛细淋巴管堵塞等. 【解答】解:人体发生花粉等过敏反应时,由于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导致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使组织液从组织细胞中吸水,最终导致组织液增多,形成组织水肿. 故选:C. 6.如果支配左腿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左腿会( ) A.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B.不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C.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D.不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反射必须依赖于反射弧的结构完整性. 【解答】 解:支配左腿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兴奋传向神经中枢的通路正常,所以针刺会有感觉,但传出神经受损,效应器不能接受信号,所以不能运动. 故选:B. 7.人体的水盐平衡调节、血糖调节和体温调节的神经中枢均位于( ) A.下丘脑 B.脊髓 C.大脑皮层 D.小脑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人脑各结构的功能. 1、下丘脑的作用有:①感受:下丘脑有渗透压感受器,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②分泌:受下丘脑内神经中枢的作用,能分泌抗利尿激素到垂体后叶;③调节:调节渗透压、体温、血糖;④传导:传导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的兴奋到大脑皮层形成渴觉. 2、大脑皮层:最高级中枢.脊髓是低级调节中枢.小脑:位于桥脑和延髓的后方,中间为蚓部,两侧为小脑半球,借小脑上中下三脚分别与中脑、桥脑和延髓相连接.小脑的机能有维持身体平衡、保持和调节肌张力和调整协调运动.脑干:包括中脑、桥脑及延髓. 【解答】解:A、下丘脑是水盐平衡调节、血糖调节和体温调节的中枢,A正确; B、脊髓是低级中枢,B错误; C、大脑皮层是高级中枢,C错误; D、小脑维持身体平衡的调节中枢,D错误. 故选:A. 8.下列关于体液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作用的时间长 B.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作用的范围广 C.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就是各种激素 D.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传送 【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传递方式 电信号(神经冲动)、化学信号(递质) 激素及其他化学物质 调节方式 反射 激素﹣﹣特定的组织细胞 作用途径 反射弧 体液运输 作用对象 效应器 靶细胞膜上的受体 反应速度 迅速 较缓慢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较广泛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联系 神经调节对体液调节起调控和主导作用;体液调节也能影响神经调节,二者是相辅相成,共同调节的 【解答】解:A、体液调节是通过体液运输,因此反应速度比较缓慢,作用时间长,A正确; B、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作用的范围广,B正确; C、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主要是激素,还有其它物质,如二氧化碳等,C错误; D、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传送,D正确. 故选:C. 9.如图表示甲状腺活动调节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与乙结构分别表示下丘脑和垂体 B.a与b物质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C.乙结构的活动只受甲结构分泌激素的调节 D.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起着反馈调节的作用 【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 寒冷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代谢增加产热.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叫做负反馈调节. 据图分析:甲为下丘脑,乙为垂体,丙为甲状腺.激素a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激素b为促甲状腺激素. 【解答】解:A、图中甲为下丘脑,乙为垂体,A正确; B、图中激素a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激素b为促甲状腺激素,B正确; C、垂体的活动除了受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调控以外,还受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的反馈调节,C错误; D、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叫做负反馈调节,D正确. 故选:C. 10.把未成熟的青香蕉和一只成熟的黄香蕉同放于一只封口的塑料袋内,发现青香蕉不久会变黄.该过程中起作用的激素是( ) A.乙烯 B.脱落酸 C.赤霉素 D.生长素 【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 【分析】青香蕉变黄的过程是香蕉的成熟过程,促进果实成熟的激素是乙烯. 【解答】解:成熟的黄香蕉会释放乙烯,把未成熟的青香蕉和一只成熟的黄香蕉同放于一只封口的塑料袋内,成熟的黄香蕉释放的乙烯会促进未成熟的香蕉成熟. 故选:A. 11.如图是燕麦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照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长素由④向③移动 B.生长素由②向①移动 C.生长素由①向③移动 D.③处生长比④处快 【考点】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 【分析】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该题考查植物向光性的机理,梳理植物向光性的机理,然后结合题干和题图信息解答. 【解答】解:由于单侧光照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发生横向运输,生长素在尖端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转移,造成生长素在背光侧分布多,生长素由极性运输到尖端下部,尖端下部的生长素分布多于向光侧,背光侧生长快,导致植物弯向光源生长. A、发生横向运输的部位是尖端,不是尖端下部,A错误; B、尖端部位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B正确; C、生长素由①向③运输是极性运输,C正确; D、与④相比,③生长素浓度高,生长快,D正确. 故选:A. 12.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史一种自身免疫病,主要特点时胰岛B细胞数量减少,血中胰岛素低、血糖高等.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通过协同作用调节血糖平衡 B.胰腺导管堵塞会导致胰岛素无法排出,血糖升高 C.血糖水平是调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 D.胰岛素受体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自身抗原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血糖平衡的调节: (1)胰岛素的作用:①促进各组织、细胞对血糖的吸收;②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分解;③促进肝脏、肌肉组织合成糖原;④促进葡萄糖转化为非糖物质;⑤抑制肝糖原的分解;⑥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2)胰高血糖素的作用:①促进肝糖原分解;②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解答】解: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作用相反,表现为拮抗作用,共同调节血糖平衡,A错误; B、胰腺既有外分泌部又有内分泌部,其中的外分泌部分泌水解蛋白质、脂肪和淀粉、核酸等的酶原颗粒,该分泌要通过导管;而内分泌分泌的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则无需导管,B错误; C、血糖水平是调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C正确; D、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不足,必须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患者胰岛素受体正常,不是患者的自身抗原,D错误. 故选:C. 13.如图为血糖调节模型,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激素甲的分泌细胞是胰岛A细胞 B.激素乙的分泌细胞是胰岛B细胞 C.激素乙是胰岛素 D.缺乏激素甲可能患糖尿病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通过调节降低血糖含量;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通过调节提高血糖含量.胰岛素通过促进血糖的三个去路和抑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成葡萄糖两个来源,使降低血糖含量;胰岛血糖素通过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成葡萄糖两个来源,使提高血糖含量. 【解答】解:A、激素甲是降血糖,故为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分泌,A错误; B、激素乙是升血糖,故为胰高血糖素,由胰岛A细胞分泌,B错误; C、激素乙是升血糖,应该为胰高血糖素,C错误; D、糖尿病是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造成的,激素甲为胰岛素,因此缺乏激素甲可能患糖尿病,D正确; 故选:D. 14.如图为水平衡调节机理,请据图判断A、B、C依次是( ) A.抗利尿激素、渴觉中枢、肾小管 B.渴觉中枢、抗利尿激素、肾小管 C.抗利尿激素、肾小管、渴觉中枢 D.渴觉中枢、抗利尿激素、肾小管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人体的水平衡调节过程: (1)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 (2)体内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 【解答】解: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使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渴觉中枢)产生渴觉.所以图中A、B、C依次是抗利尿激素、肾小管、渴觉中枢. 故选:C. 15.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 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 C.突触后膜上受蛋白体的合成需要消耗ATP D.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 【考点】神经元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分析】动物细胞产生ATP的生理过程是细胞呼吸,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无氧呼吸产生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AT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细胞内的吸能过程一般与ATP水解相偶联,放能过程一般与ATP合成相偶联. 【解答】解:A、由分析可知,神经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基质,A正确; 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移动属于扩散,不消耗ATP,B错误; C、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蛋白合成要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实现,需要消耗ATP,C正确; D、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的过程钠离子通过主动运输外流,需要消耗ATP,D正确. 故选:B. 16.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是通过何方式实现?(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 【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 【分析】有关“碳循环”,考生可以从以下一方面把握: 1、碳在无机环境中的存在形式主要是碳酸盐和二氧化碳; 2、碳在生物群落中的存在形式主要是含碳有机物; 3、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 4、碳在生物群落内部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流动; 5、碳循环过程为:无机环境生物群落. 6、温室效应:(1)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化学染料的燃烧;植被面积减少等; (2)缓解温室效应的措施:减少CO2的释放,主要是减少化石燃料的作用,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核能等)替代化石能源;增加CO2的吸收量,主要是保护好森林和草原,大力提供植树造林. 【解答】解:碳循环过程为:无机环境 生物群落,可见,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实现的. 故选:B. 17.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其免疫功能表现为( ) A.细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功能下降 B.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均正常 C.细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功能正常 D.细胞免疫正常、体液免疫功能下降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特异性免疫分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种.体液免疫中主要是B淋巴细胞起作用,同时T细胞也起了呈递抗原的作用;细胞免疫中主要是T细胞起作用. 【解答】解:在细胞免疫中,必须依靠由T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产生的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死亡,细胞内的抗原释放出来,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 而在体液免疫过程中,绝大多数抗原经过吞噬细胞吞噬、暴露抗原决定簇,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只有极少数抗原可以直接与B细胞接触,即体液免疫多数情况下要依赖T细胞. 而T细胞是由骨髓造血干细胞增殖产生后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所以一旦切除了幼年小鼠的胸腺,其细胞免疫会缺陷、体液免疫功能将下降. 故选:A. 18.下列对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过敏反应的实质是过敏原再次与组织细胞特别是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过程 B.器官移植中,器官植入后发生的排斥反应是人体免疫功能异常所产生的反应 C.免疫缺陷病是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发病时免疫系统成为抗原 D.自身免疫反应是人体的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发生免疫反应,自身成分成为抗原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1)过敏反应: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叫做过敏原.如花粉、油漆、鱼虾等海鲜、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等(因人而异). (2)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举例: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3)免疫缺陷病是指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疾病.一类是由于遗传而使机体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免疫缺陷病;一类是由于疾病和其他因素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 【解答】解:A、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A错误; B、器官移植中,器官植入后发生的排斥反应是人体免疫功能正常所产生的反应,B错误; C、免疫缺陷病是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但免疫系统不会成为抗原,C错误; D、自身免疫反应是人体的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发生免疫反应,自身成分成为抗原,D正确. 故选:D. 19.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此图给你的信息是( ) A.不同的生长素浓度对同一器官影响不同,A点促进芽的生长,D点抑制芽的生长 B.A、B、C点对应的浓度分别是根、芽、茎生长的最适浓度,其中茎对生长素最敏感 C.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却抑制了根的生长 D.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灵敏,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不太灵敏 【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 【分析】生长素生理作用:促进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的发育;特点:具有双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生长素的双重作用与浓度和器官有关,根比芽敏感,芽比茎敏感.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其中根、芽和茎的敏感程度大小是:根最敏感,其次是芽,茎最不敏感.图中A、B和C分别对根、芽和茎生长的促进作用最大,对应的浓度为最适浓度. 【解答】解:A、不同的生长素浓度对同一器官影响不同,A和D点促进芽的生长,C点抑制芽的生长,A错误; B、A、B、C点对应的浓度分别是根、芽、茎生长的最适浓度,其中根对生长素最敏感,B错误; C、由图可知,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却抑制了根的生长,C正确; D、由该曲线图可知:根、芽和茎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大小是:根最敏感,其次是芽,茎最不敏感,但不能看幼嫩细胞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反应不敏感,D错误. 故选:C. 20.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年龄组成能反映种群数量变化趋势 B.建立自然保护区,可提高该区域珍稀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C.建立人工群可将群落的演替方向和速度置于人为调控之下 D.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分别是调查群落中植物和动物丰富度的常用方法 【考点】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种群的特征;群落的演替. 【分析】 建立自然保护区,可提高该区域珍稀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增加种群数量;丰富度指一个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物种数目的多少,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两种方法是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解答】解:A、年龄组成能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A正确; B、建立自然保护区,减少人为的干扰,可提高该区域珍稀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B正确; C、人工群落在人的干预下可将群落的演替方向和速度置于人为调控之下,C正确; D、调查群落中植物和动物种群密度的方法分别是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D错误. 故选:D. 21.图为种群特征的概念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c表示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b表示年龄组成,年龄组成为增长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一定会越来越大 C.若种群为“S”型曲线,则在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种群的年龄组成一直是增长型 D.除了图中所示特征外,种群还具有空间特征 【考点】种群的特征. 【分析】种群特征包括空间特征和数量特征,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取决于种群的迁入率和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种群密度,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影响种群密度. 【解答】解:A、分析题图可知,c取决于迁入率和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A正确; B、b表示年龄组成,年龄组成为增长型的种群,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种群数量会增大,B错误; C、种群为“S”型曲线,则在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的年龄结构是增长型,C正确; D、图中显示的特征是种群的数量特征,除此以外,种群还有空间特征,D正确. 故选:B. 22.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动态变化”的实验,正确的叙述是( ) A.改变培养液的pH值不影响K值(环境容纳量)大小 B.用样方法调查玻璃容器中酵母菌数量的变化 C.取适量培养液滴于普通载玻片后对酵母菌准确计数 D.营养条件并非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唯一因素 【考点】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分析】养分、空间、温度和有毒排泄物等是影响种群数量持续增长的限制因素.可以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稍待片刻,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的中央,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根据,估算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盖玻片下,培养液厚度为0.1mm,可算出10ml培养液中酵母菌总数的公式:2.5×104x(x为小方格内酵母菌数). 【解答】解:A、改变培养液的pH值会改变K值(环境容纳量)大小,故A错误; B、样方法是调查植物种群密度的方法,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采用抽样检测法,故B错误; C、应用血球计数板对酵母菌数量进行计算,则取适量培养液滴于普通载玻片后不对,故C错误; C、养分、温度,PH,有害物质的积累等都是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故D正确. 故选:D. 23.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甲~庚代表不同的生物,箭头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和食物联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此食物网中有六条食物链,丁占有四个不同的营养级 B.戊接受的太阳能是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C.丙可利用的总能量小于乙和丁可利用的总能量之和 D.向此生态系统大量引入外来物种,可增强该系统的稳定性 【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功能.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食物网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其中戊为生产者,其余生物均为消费者.图中共有6条食物链. 【解答】解:A、此食物网中有六条食物链,丁占有三个不同的营养级(第二、第三、第四营养级),A错误; B、戊固定的太阳能是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错误; C、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因此丙可利用的总能量小于乙和丁可利用的总能量之和,C正确; D、引入外来物种不当,可能会造成生态入侵,D错误. 故选:C. 24.在一定时间内,某自然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值为a,全部消费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b,全部分解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c,则a、b、c之间的关系是( ) A.a=b+c B.a<b+c C.a>b+c D.c=a+b 【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 【分析】1、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在一定时间内,某自然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固定的能量. 2、输入第一营养级的能量,一部分在生产者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一部分则用于生产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也就是储存在构成植物体的有机物中,在后一部分能量中,一部分随着植物遗体和残枝败叶等被分解者分解而释放出来,还有一部分则被初级消费者(植食性动物)摄入体内. 【解答】解:根据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可知,某自然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值为a,全部消费者所利用的能量值为b,全部分解者所利用的能量总值为c,由于被生产者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和储存在生产者体内的能量等也来自于a,所以a>b+c. 故选:C. 25.我国谚语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若鹰迁入了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在栖息于林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鹰的迁入增加了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 B.该生态系统中细菌产生的能量可流向生产者 C.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 D.鹰的迁入改变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 【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功能. 【分析】分析题文:“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隐藏的食物链为:绿色植物→蝉→螳螂→黄雀,当鹰迁入并在栖息于林中后,食物链为:绿色植物→蝉→螳螂→黄雀→鹰. 【解答】解:A、鹰的迁入使黄雀的数量减少,这导致蝉的天敌(螳螂)的数量增加,进而导致蝉的数量减少,A错误; B、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生产者,且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因此该生态系统中细菌产生的能量不可流向生产者,B错误; C、营养级越多,能量消耗就越多,因此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C正确; D、鹰的迁入不改变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能量依然按照食物链由低营养级流向高营养级,D错误. 故选:C. 26.甲地因森林火灾使原有植被消失,乙地因火山喷发被火山岩全部覆盖,之后两地均发生了群落演替.关于甲、乙两地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若没有外力干扰,甲地可重现森林 B.甲地和乙地发生的演替速度和方向相同 C.地衣会比苔藓更早地出现在乙地火山岩上 D.甲、乙两地随着时间延长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多 【考点】群落的演替. 【分析】根据题干分析,甲属于次生演替,乙属于初生演替.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初生演替的一般过程是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的一般过程是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解答】解:A、无论是初生演替,还是次生演替,若没有外力干扰,都可演替到森林阶段,A正确; B、由以上分析可知:甲地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乙地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甲地和乙地发生的演替速度不同,B错误; C、初生演替要依次经历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C正确; D、演替的最终结果使生物多样性增加,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加,D正确. 故选:B. 27.以下现象属于生态系统行为信息的是( ) A.蝙蝠的“回声定位” B.萤火虫发光 C.蚊子飞行时发出的声音 D.雄鸟的“求偶炫耀” 【考点】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分析】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大致可以分为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 (1)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称为物理信息; (2)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还产生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等代谢产物,以及动物的行外激素等,就是化学信息; (3)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也能传递某种信息,即生物的行为特征可以体现为行为信息. 【解答】解:A、蝙蝠的“回声定位”属于物理信息,A错误; B、荧火虫发光需要物理信息,B错误; C、蚊虫飞行时发出的声音属于物理信息,C错误; D、雄鸟的“求偶炫耀”属于行为信息,D正确. 故选:D. 28.如图所示为在理想状态下和自然环境中某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对阴影部分的解释正确的是( ) ①环境中影响种群增长的阻力 ②环境中允许种群增长的最大值 ③其数量表示种群内迁出的个体数 ④其数量表示通过生存斗争被淘汰的个体数.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分析】1、“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 2、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形成“S”型增长曲线.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为K值. 【解答】解:①、J型曲线是在没有环境胁迫下的增长曲线,而S型曲线是在自然条件下的,即存在竞争时的曲线,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就是环境阻力,①正确; ②、环境中允许种群增长的最大值是指环境的K值,②错误; ③、阴影部分表示通过环境阻力淘汰的个体,包括迁出的和死亡的个体,③错误; ④、其数量表示通过生存斗争被淘汰的个体数,④正确. 故选:C. 29.如图是某自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图解,对此图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图中方框的大小可表示该营养级生物所具有能量的相对值 B.图中C所具有的能量为B的10%~20% C.图中A表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D.图中A具有的能量是B、C、D的能量之和 【考点】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分析】据图分析: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其中A可以表示生产者,B表示初级消费者,C表示次级消费者,D表示三级消费者. 【解答】解:A、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图中方框的大小可表示该营养级生物所具有的能量多少,A正确; B、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的效率是10%~20%,所以图中C所具有的能量为B的10%~20%,B正确; C、该图中的A表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是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C正确; D、图中A具有的能量除B、C、D之外还包括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和流向分解者的能量,D错误. 故选:D. 30.如图甲、乙、丙分别表示在有限空间内培养(或饲养)两种生物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的叙述错误的( ) A.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甲图所示 B.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 C.甲、乙、丙分别表示的是互利共生、竞争、捕食关系 D.图丙中实验初期,种内互助与竞争并存,后期X的种内斗争加剧 【考点】种间关系. 【分析】据图分析,甲图两种生物的数量变化一致,属于互利共生的关系;乙图中两种生物一种增多(减少),另一种也随着增多(减少),属于捕食关系;丙图中两种生物一种数量增多,另一种生物大量减少或死亡,属于竞争关系. 【解答】解:A、甲图是互利共生的关系图,豆科植物和根瘤菌是此关系,A正确; B、据图分析,丙图表示“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如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竞争资源和空间,B正确; C、据图分析,甲图是“同生共死”的互利共生关系,乙图表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非同步性变化,属于捕食,丙图表示“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C错误; D、图丙中实验初期,种内互助与竞争并存,后期X的种内斗争加剧,D正确. 故选:C. 二、简答题(本题包括道3大题,共40分) 31.乙酰胆碱可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其合成与释放见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A﹣C表示乙酰胆碱,在其合成时,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C (填“A”“C”或“E”).除乙酰胆碱外,生物体内的多巴胺和一氧化氮 能 (填“能”或“不能”)作为神经递质. (2)当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图中突触小泡内的A﹣C通过 胞吐 这一运输方式释放到 突触间隙 ,再到达突出后膜. (3)若由于某种原因使D酶失活,则突触后神经元会表现为持续 兴奋 . 【考点】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 【分析】突触的结构如图所示: 【解答】解:(1)由图可知,乙酰胆碱在合成时,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C,乙酰胆碱外,生物体内的多巴胺和一氧化氮也能作为神经递质. (2)神经递质通过胞吐的作用释放到突触间隙,再达到突触后膜. (3)由图可知,酶D能使乙酰胆碱失活,酶D失活,导致乙酰胆碱(兴奋性递质)持续起作用,导致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 故答案为: (1)C 能 (2)胞吐 突触间隙 (3)兴奋 32.豌豆蚜和鳞翅目幼虫是利马豆的主要害虫,蝉大眼蝽可取食利马豆及两类害虫,研究人员用疏果剂处理去除部分豆荚后,测试以上动物密度的变化,结果见下表(单位:个/株,疏果剂对以上动物无无害) 物种 分组 第7天 第14天 第21天 蝉大眼蝽 对照组 0.20 0.62 0.67 处理组 0.20 0.10 0.13 豌豆蚜 对照组 2.00 4.00 2.90 处理组 2.00 8.70 22.90 鳞翅目幼虫 对照组 1.00 1.31 0.82 处理组 1.13 2.19 2.03 (1)调查豌豆蚜的种群密度应采用 样方 法,施用疏果剂后,预测豌豆蚜的种群数量将呈 S 型增长; (2)在该生态系统中蝉大眼蝽属于第 二、三 营养级,蝉大眼蝽摄入有机物所含的能量,一部分流向 分解者 ,另一部分被蝉大眼蝽同化用于自身呼吸和生长发育繁殖; (3)根瘤菌可以将空气中的氨转变为 含氮的养料 供利马豆利用,利马豆与根瘤菌的种间关系为 互利共生 ; (4)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蝉大眼蝽主要吸食 利马豆 ,请说明你判定的依据: 利马豆豆荚减少后,豌豆蚜和鳞翅目幼虫的密度增加,而蝉大眼蝽密度减小 . 【考点】种群的特征;种间关系;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的结构. 【分析】1、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个体调查种群密度时适宜用标志重捕法,而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式常用的是样方法. 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又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营养结构就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消费者主要指动物,分解者指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和动物. 3、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者缺一不可;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 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 【解答】解:(1)豌豆属于植物,调查其种群密度的方法是样方法,施用蔬果剂后,豌豆蚜的处理组的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2)蝉大眼蝽可取食利马豆及两类害虫,故其属于第二、三营养级.蝉大眼蝽摄入有机物所含的能量,一部分流向分解者,另一部分被蝉大眼蝽同化用于自身呼吸和生长发育繁殖. (3)根瘤菌能够将空气中氮转化为含氮的养料,供利马豆利用.利马豆与根瘤菌的种间关系为互利共生. (4)利马豆豆荚减少后,豌豆蚜和鳞翅目幼虫的密度增加,而蝉大眼蝽密度减小,故蝉大眼蝽主要取食利马豆. 故答案为: (1)样方 S (2)二、三 分解者 (3)含氮的养料 互利共生 (4)利马豆 利马豆豆荚减少后,豌豆蚜和鳞翅目幼虫的密度增加,而蝉大眼蝽密度减小 33.机械采收棉花需要除去叶片,某农场采收前在棉田喷施了一定量的脱落酸,但效果不明显.为探究其原因,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方案. 实验假设:生长素对脱落酸的功能有抑制作用. 实验方案:取若干长势相同、处于生殖生长末期的棉花植株,均分成甲、乙、丙三组,做下图所示的处理,观察三组植株叶片脱落的先后. (1)根据科学实验原则,图中X处应放置 空白琼脂块 ,乙、丙两组的实验变量是 有无生长素 . (2)预测三组植株的落叶情况,得出实验结论:若 丙组落叶明显早于甲、乙组 ,则假设成立;若 三组几乎同时落叶 ,则假设不成立. (3)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的主要原因是它能促进细胞的 生长 ;促进同种植物的不同器官生长的最适浓度 不同 ;促进不同种类植物的同一器官的最适浓度 不同 ;生长素既能防治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这体现了生长素的作用具有 两重 性. 【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 【分析】1. 生长素最明显的作用是促进植物生长,但对茎、芽、根生长的促进作用因浓度而异,即生长素具有双重性. 2.脱落酸 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 由图可知,试验中乙是实验组,甲、丙为对照组. 【解答】解:(1)试验中乙是实验组,甲、丙为对照组,丙组X处因此要用空白琼脂块,乙、丙两组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生长素,因变量是落叶情况. (2)若丙组落叶早于甲、乙组,说明生长素能抑制脱落酸的功能,若三组植株的落叶情况相同,则不能得出生长素能抑制脱落酸. (3)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的主要原因是它能促进细胞的生长,因为、不同植物、不同器官对同一浓度的生长素敏感度不同,故促进同种植物的不同器官生长的最适浓度不同,促进不同种类植物的同一器官的最适浓度不同;生长素既能防治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这体现了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故答案为: (1)空白琼脂块 有无生长素 (2)丙组落叶明显早于甲、乙组 三组几乎同时落叶 (3)生长 不同 不同 两重 2017年4月19日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