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市2020届高三一模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西省晋中市2020届高三一模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模拟考试 理科综合 一、选择题:‎ ‎1.细胞分化是多细胞生物体的一种正常生命现象。下列能说明细胞已发生分化的依据是( )‎ A. 细胞中存在肌动蛋白基因 B. 细胞中合成了胰岛素 C. 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 D. 细胞进行无氧呼吸合成ATP ‎【答案】B ‎【解析】‎ ‎【分析】‎ 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本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详解】A、同一生物体所有细胞都含有相同的遗传物质,且都含有该个体的全部基因,因此具有肌动蛋白基因不能说明细胞已经分化,A错误;‎ B、只有胰岛B细胞能合成胰岛素,其他细胞不合成胰岛素,细胞中有胰岛素,说明该细胞发生了分化,B正确;‎ C、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是细胞衰老的特征,不能说明细胞发生分化,C错误;‎ D、绝大多数细胞在缺氧条件下都能进行无氧呼吸,并合成ATP,与细胞分化无关,D错误。‎ 故选B ‎2.蓝藻在光合作用中以H2O作为供氢体,而光合细菌则以H2S作为供氢体进行光合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二者的光合色素均分布在类囊体的薄膜上 B. 二者的拟核中均含有一个环状的DNA分子 C. 二者均在核糖体上合成光合作用所需酶 D. 蓝藻进行光合作用产生O2,但光合细菌不产生O2‎ ‎【答案】A ‎【解析】‎ ‎【分析】‎ - 15 -‎ 光合细菌属于原核生物中的细菌,原核生物没有核膜包被的典型的细胞核,并且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细菌的拟核和质粒都是环状DNA分子。‎ ‎【详解】A、二者都属于原核生物,无叶绿体,故无类囊体薄膜,A错误;‎ B、二者都是原核生物,有拟核,拟核中分布的是环状的DNA,B正确;‎ C、二者都有核糖体,光合作用所需的酶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C正确;‎ D、蓝藻进行光合作用产生O2,但光合细菌以H2S作为供氢体进行光合作用,无法产生O2,D正确。‎ 故选A。‎ ‎3.生物学概念和原理的探究需要在科学实验下进行,下列关于各个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中未加碳酸钙,层析后的滤纸条上黄绿色和蓝绿色的色素带会受到影响 B.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先用噬菌体侵染被32P或35S标记的大肠杆菌。之后再去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 C.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两个小桶模拟雌雄生殖器官,两个小桶内小球的总数可以不相同,但每个小桶内的两种小球数量必须相同 D. “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可以用碘液或者斐林试剂作为检测试剂 ‎【答案】D ‎【解析】‎ ‎【分析】‎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色素原理是色素能溶解在酒精或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可用无水乙醇等提取色素,提取过程中需加入二氧化硅,目的是使研磨得充分,而加入碳酸钙可以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大肠杆菌→噬菌体与被标记的大肠杆菌混合培养→获得被标记的噬菌体→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用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两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结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斐林试剂鉴定还原性糖需水浴加热,因此在“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影响”实验中,检测试剂不可用斐林试剂。‎ - 15 -‎ ‎【详解】A、“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中,加入碳酸钙目的是为了防止叶绿素被破坏,对类胡萝卜影响不大,叶绿素a和叶绿素b分别呈蓝绿色和黄绿色,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呈橙黄色和黄色,未加碳酸钙,则会使蓝绿色和黄绿色的色素带变窄,橙黄色和黄色的色素带基本没变化,A正确;‎ B、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在培养基上独立生存,所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需先用噬菌体侵染被32P或35S标记的大肠杆菌,之后再用被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B正确;‎ C、“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两个小桶模拟雌雄生殖器官,两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两个小桶内小球的总数可以不相同,但每个小桶内的两种小球数量必须相同,C正确;‎ D、在“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自变量为温度,而斐林试剂鉴定还原性糖需水浴加热,因此在“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影响”实验中,检测试剂不可用斐林试剂,可以用碘液进行检测,D错误。‎ 故选D。‎ ‎4.大豆种子萌发时,下胚轴顶端形成弯钩(顶勾)是由于一侧的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该侧生长而出现的,如图1。分别测定三种不同大豆种子萌发时顶勾处的弯曲度,结果如图2。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顶勾在幼苗出土时起到保护子叶与顶端分生组织的作用 B. 顶端分生组织产生的生长素以极性运输方式到达下胚轴 C. 顶勾外侧的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外侧细胞生长而出现弯钩 D. 据图2推测,与tmk突变体相比,TMK基因的表达会引起顶勾内侧细胞的生长素含量增加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下胚轴顶端形成弯钩(顶勾)是由于一侧的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该侧生长而出现的,则结合图1可知,顶勾外侧的生长素浓度低,内侧生长素浓度高,从而导致内侧细胞生长受抑制,据此分析。‎ - 15 -‎ ‎【详解】A、幼苗出土时,顶勾的存在可保护子叶与顶端分生组织,A正确;‎ B、顶端分生组织产生的生长素运到下胚轴的方式是极性运输,B正确;‎ C、根据题意,结合图1可知,顶勾内侧的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内侧细胞生长而出现弯钩,C错误;‎ D、根据图2的结果可知,tmk突变体的顶勾弯曲减小,转入TMK基因可部分恢复顶勾弯曲,说明与tmk突变体相比,TMK基因的表达会导致顶勾内侧细胞生长受抑制作用增强,即内侧细胞的生长素含量增加,D正确。‎ 故选C。‎ ‎5.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通过调整种群的年龄结构可以提高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B. 利用信息素诱杀雄性害虫提高了害虫种群的死亡率,从而使其种群密度明显降低 C. 群落中不同种群呈“S”型增长使群落的丰富度逐渐变大 D. 群落中两个物种之间可能存在一种以上的种间关系 ‎【答案】D ‎【解析】‎ ‎【分析】‎ 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种群数量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天敌数量、季节更替以及食物质量和数量的变化等的影响,因此种群的K值不是一成不变的,当环境变得良好时,K值增大,反之则K值减小。‎ ‎【详解】A、可通过改善环境条件提高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但不能通过调整种群的年龄结构来提高种群的环境容纳量,A错误;‎ B、利用信息素诱杀雄性害虫,使种群的性别比例失衡,导致出生率降低,种群密度下降,从而可以控制害虫种群的数量,但不能提高害虫种群的死亡率,B错误;‎ C、群落的丰富度是指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中不同种群呈“S”型增长有可能使得群落内空间和资源争夺更加激烈,反而不利于群落丰富度的增加,C错误;‎ D、群落中两个物种之间可能存在多种种间关系,如鹰和蛇之间存在捕食和竞争,D正确。‎ 故选D。‎ - 15 -‎ ‎6.农谚“禾怕寒露风”是指水稻不耐冷。现存的江西东乡野生稻具有耐冷基因,用它对普通栽培稻进行改良,可以选育出耐冷的栽培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东乡野生稻的耐冷基因是某基因定向突变产生的等位基因 B. 利用东乡野生稻育种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 在自然选择作用下,东乡野生稻只朝着适应环境的方向进化 D. 保护现存的东乡野生稻的最有效措施是在多地建立植物园加以保护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利用江西东乡野生稻的耐冷基因对普通栽培稻进行改良,选育出耐冷的栽培稻,该过程属于基因工程,原理是基因重组。‎ ‎【详解】A、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东乡野生稻的耐冷基因不能定向突变,A错误;‎ B、利用东乡野生稻育种体现了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属于直接价值,B错误;‎ C、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不同表现型的个体,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进而使生物朝着适应环境的方向进化,C正确;‎ D、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D错误。‎ 故选C。‎ 二、非选择题 ‎(一)必考题 ‎7.生产实践中需注意控制环境温度,避免低温和高温对光合作用的不利影响,创造植物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环境,达到稳产高产。黄瓜植株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与温度的关系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 15 -‎ ‎(1)适合黄瓜植株生长的最适温度是____________。该温度_____________(填“是”“不是”或“不一定是”)黄瓜植株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 ‎(2)在低于10℃条件下,黄瓜植株的光合速率明显下降,可能的原因是( )‎ A.叶绿体中类囊体薄膜结构受损,H2O的光解速率下降 B.暗反应所需酶的活性降低,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受阻 C.低温抑制根毛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水分,造成叶片水分亏缺和气孔关闭 D.光合产物运输速率降低,在叶绿体基质中积累会抑制暗反应 E.植物吸收更多光能以抵御寒冷,导致光反应可利用的光能减少 ‎(3)通过“温度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曲线”分析,指导菜农在温室栽培中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措施来使黄瓜达到增产的效果。‎ ‎(4)科研工作者在指导菜农进行大棚种植时,给出上图对菜农进行科普讲座,在其他条件适宜情况下,请你帮助菜农设计实验验证适合黄瓜植株生长发育最适温度,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25℃ (2). 不是 (3). ABD (4). 白天适当升温,晚上适当降温以保持较高的昼夜温差 (5). 实验思路:取生长状况相同的黄瓜植株若干,平均分成若干组(5~6组),编号1至6号,分别置于20℃~30℃范围内的一系列温度梯度下培养,测量不同温度下的CO2吸收量,根据测量结果判断最适温度 (6). 预期结果:测得CO2吸收量最高值对应的温度是25℃‎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黄瓜植株净光合作用最大时的温度为25℃,此时单位时间内积累的有机物最多;黄瓜植株总光合速率最大时对应的温度约为30℃,呼吸速率最大时的温度约为50℃,据此分析。‎ ‎【详解】(1)据图可知,黄瓜植株在25℃时净光合速率最大,故黄瓜植株生长的最适温度是25℃。该温度不是黄瓜植株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为30℃。‎ ‎(2)A、在低于10℃条件下,低温很可能导致叶绿体中类囊体薄膜结构受损,导致光反应受到影响,H2O的光解速率下降,A正确;‎ B、低温影响酶活性,暗反应所需酶的活性降低,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受阻,导致光合速率下降,B正确;‎ - 15 -‎ C、根毛细胞吸收水分是自由扩散,C错误;‎ D、低温条件下,光合产物运输速率降低,积累在叶绿体基质中,反过来会抑制暗反应的进行,D正确;‎ E、植物吸收光能用于光合作用,利用呼吸产生的能量抵御寒冷,E错误;‎ 故黄瓜植株的光合速率明显下降可能的原因是ABD。‎ ‎(3) 据图可知,光合作用或呼吸作用的强度在一定范围内,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但是当温度增大到一定程度,光合作用或呼吸作用的强度反而会减弱;故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提高温度能增大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因此,菜农在温室栽培时,可以通过白天适当升温来增强光合作用,晚上适当降温以降低呼吸作用,以此来保持较高的昼夜温差措施来使黄瓜达到增产的效果。‎ ‎(4)据题图可知,黄瓜植株生长的最适温度是25℃,若要验证适合黄瓜植株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则需要设置一系列温度梯度,检测净光合作用的大小,即不同温度下的CO2吸收量;故实验设计如下:‎ 实验思路:取生长状况相同的黄瓜植株若干,平均分成若干组(5~6组),编号1至6号,分别置于20℃~30℃范围内的一系列温度梯度下培养,测量不同温度下的CO2吸收量,根据测量结果判断最适温度 ‎ 预期结果:测得CO2吸收量最高值对应的温度是25℃‎ ‎【点睛】本题结合题图,考查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正确理解曲线,能利用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对曲线进行分析,并能据此设置简单的验证性实验,有一定难度。‎ ‎8.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单链RNA病毒)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该病患者初始症状多为发热、乏力和干咳,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表现。疫苗是彻底终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唯一武器。回答下列问题。‎ ‎(1)人的体温调节中枢和呼吸中枢分别位于______________。‎ ‎(2)新型冠状病毒寄生在宿主细胞中,这些宿主细胞能被____________识别,进而裂解死亡,释放出的新型冠状病毒被__________产生的抗体消灭。‎ - 15 -‎ ‎(3)以腺病毒(双链DNA病毒)为载体研制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步骤是:先提取新型冠状病毒的S蛋白抗原基因经________________过程形成DNA,再连接到腺病毒的DNA上,从而构建出重组腺病毒作为疫苗。该疫苗在人体内需要经过________________(填两个生理过程)表达出我们看到的新型冠状病毒表面毒刺的那一段(即S蛋白抗原),才会引起免疫反应。人体内的_____________细胞会对这种毒刺产生免疫记忆,一旦有真正的病毒侵入人体,该细胞会迅速________________,从而快速产生大量的抗体消灭病毒。‎ ‎【答案】 (1). 下丘脑、脑干 (2). 效应T细胞 (3). 浆细胞 (4). 逆转录 (5). 转录和翻译 (6). 记忆(记忆B细胞) (7). 增殖分化 ‎【解析】‎ ‎【分析】‎ 大脑皮层是最高级中枢,有语言、听觉、视觉、运动等高级中枢;小脑是维持身体平衡中枢,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脑干是呼吸中枢。细胞免疫起主要作用的T淋巴细胞,效应T细胞会使靶细胞裂解,释放出抗原,T细胞在体液免疫中能呈递抗原到B淋巴细胞,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 ‎【详解】(1)人的体温调节中枢是下丘脑,呼吸中枢位于脑干。‎ ‎(2)新型冠状病毒寄生在宿主细胞中,这些宿主细胞能被效应T细胞识别,进而裂解死亡,释放出的新型冠状病毒被抗体消灭,抗体由浆细胞合成和分泌。‎ ‎(3)以腺病毒(双链DNA病毒)为载体研制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步骤是:先提取新型冠状病毒的S蛋白抗原基因经逆转录过程形成DNA,再连接到腺病毒的DNA上,从而构建出重组腺病毒作为疫苗。该疫苗在人体内表达需要经过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表达出新型冠状病毒表面毒刺的那一段(即S蛋白抗原),才会引起免疫反应。人体内的记忆细胞会对这种毒刺产生免疫记忆,一旦有真正的病毒侵入人体,该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从而快速产生大量的抗体消灭病毒。‎ ‎【点睛】本题主要结合新冠病毒考查人体稳态调节的内容,结合题意分析即可,难度一般。‎ ‎9.某水库由于过度捕捞导致黑鱼(主要捕食鱼类)濒临灭绝,水中主要有浮游藻类、沉水植物、螺类(捕食藻类)和鲤鱼(主食螺类,兼食少量藻类)等生物。浮游藻类和沉水植物分别生长在水体表层和下层,藻类大量繁殖会降低水体下层光照强度。回答下列问题。‎ ‎(1)水体不同深度分布着不同种类的植物,体现了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具有___________现象,植物的垂直结构又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____________,因此动物也有类似的这种现象。‎ ‎(2)研究流经螺类的能量变化,获得相关数值[单位是J/(cm2·a)]:摄入量=105,同化量=75,呼吸消耗量=71.5。据此分析,螺类的同化量小于摄入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螺类的呼吸消耗量与同化量相比,说明螺类的同化量中只有少部分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 -‎ ‎(3)若大量捕捞鲤鱼,沉水植物的生物量(干重)会显著______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沉水植物对净化水体起重要作用,从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角度考虑,可采取______________的措施来增加沉水植物的种群密度。‎ ‎【答案】 (1). 分层 (2). 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3). 摄入量除包括同化量外,还有粪便量被分解者利用 (4). 生长、发育和繁殖 (5). 升高 (6). 大量捕捞鲤鱼后,螺类大量繁殖使浮游藻类大量减少,水体下层光照强度增强,导致沉水植物大量繁殖 (7). 重建黑鱼种群(或适当增加黑鱼数量或捕捞藻类)‎ ‎【解析】‎ ‎【分析】‎ 每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同化的能量去向包括:①自身呼吸消耗,②流向下一个营养级,③被分解者分解利用,④未被利用,故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同化量=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呼吸散失的能量,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流入下一营养级能量+流入分解者的能量+未利用的能量。‎ ‎【详解】(1)水体的不同深度分布着不同种类的植物,体现了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具有分层现象,植物的垂直结构又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因此动物也有类似的这种现象。‎ ‎(2)研究流经螺类的能量变化,获得相关数值[单位是J/(cm2·a)]:摄入量=105,同化量=75,呼吸消耗量=71.5。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因此摄入量除包括同化量外,还有粪便量中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故螺类的同化量小于摄入量;而同化量=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呼吸散失的能量,螺类的呼吸消耗量与同化量相比,同化量中只有少部分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 ‎(3)该湖泊中存在的一条食物链为:浮游藻类→螺→鲤鱼。大量捕捞鲤鱼后,由于螺的大量繁殖,会使浮游藻类大量减少,浮游藻类数量减少有利于沉水植物获得阳光,水体下层光照强度增强,导致沉水植物大量繁殖,故沉水植物的生物量会显著升高。‎ ‎(4)沉水植物对净化水体起重要作用,从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考虑,可适当增加黑鱼数量以减少鲤鱼种群数量,或捕捞藻类,以此来增加沉水植物的种群密度。‎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群落的结构以及生态系统功能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解题关键是能量流动过程的分析。‎ - 15 -‎ ‎10.野生型果蝇都是正常翅灰体长硬毛,自然繁殖过程中在翅膀形状、身体颜色、硬毛长度等性状方面出现了一些突变体。回答下列问题。‎ ‎(1)黑体长硬毛雌果蝇与灰体长硬毛雄果蝇杂交,F1表现型及比例为灰体长硬毛♀:灰体长硬毛♂:灰体短硬毛♂=2:1:1,则控制长硬毛和短硬毛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_(填“常”“X”或“Y”)染色体上。‎ ‎(2)果蝇的缺刻翅是由染色体上某个基因缺失引起的,并且有纯合致死效应,导致雄性中不存在缺刻翅 个体。推测缺刻翅的变异类型属于____________。缺刻翅果蝇与正常翅果蝇杂交,F1中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得F2,请预测F2的表现型及比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遗传学中,可以用“遗传互补实验”来确定两个隐性突变是否发生在同一个基因上,具体过程为:一个基因突变的纯合子与另外一个基因突变的纯合子交配,通过子代的表现型就可以说明二者是不是在同一个基因上。具体过程可以用下图来描述:‎ 现在果蝇群体中发现一个纯合黄体果蝇品系,已知该品系的出现是由常染色体上某一基因发生隐性突变造成的。某同学设计实验探究果蝇的黄体和黑体是否为同一基因突变的结果。‎ 实验思路:将黄体果蝇与______________果蝇杂交,分析子代的表现型。‎ 结果预测:①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果蝇的黄体和黑体是同一基因突变的结果;‎ ‎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果蝇的黄体和黑体不是同一基因突变的结果。‎ ‎【答案】 (1). X (2). 染色体结构变异(或缺失或染色体变异) (3). 缺刻翅雌∶正常翅雌∶正常翅雄=1∶3∶3,或缺刻翅∶正常翅=1∶6 (4). 纯合黑体 (5). 子代不出现野生型果蝇(“子代全为黑体或子代全为黄体果蝇”或“子代为突变型果蝇”) (6). 子代全为野生型(灰体)果蝇 ‎【解析】‎ ‎【分析】‎ - 15 -‎ 根据题意,黑体长硬毛雌果蝇与灰体长硬毛雄果蝇杂交,F1表现型及比例为灰体长硬毛♀:灰体长硬毛♂:灰体短硬毛♂=2:1:1,即F1中雌、雄果蝇全为灰体,雌性只有长硬毛,雄性中长硬毛∶短硬毛=1∶1,则控制体色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控制硬毛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据此答题。‎ ‎【详解】(1)根据题意,黑体长硬毛雌果蝇与灰体长硬毛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雌性只有长硬毛,雄性中长硬毛∶短硬毛=1∶1,则推测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控制硬毛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2)染色体上某个基因缺失引起果蝇的性状发生改变而成为缺刻翅个体,雄性中不存在缺刻翅个体,可知这种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相当于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相关基因用H、h表示。根据题意,由于雌性中纯合子致死,因此缺刻翅雌果蝇基因型可表示为XHXh,正常翅雄果蝇基因型为XhY,杂交得F1的基因型为XHXh、XhXh、XHY(死亡)、XhY,F1雌果蝇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为XH∶Xh=1∶3,F1雄果蝇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为Xh∶Y=1∶1,F1中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得到的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XHXh∶XHY∶XhXh∶XhY=1∶1∶3∶3,其中XHY致死,所以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缺刻翅雌∶正常翅雌∶正常翅雄=1∶3∶3。‎ ‎(3)该品系的出现是由某一基因发生隐性突变造成的,若与黑体为同一基因突变,设黄体果蝇的基因型为a1a1,将黄体果蝇(a1a1)与黑体果蝇(aa)杂交,子代基因型为a1a,表现为黄体或黑体。若该品系的出现与黑体不是同一基因突变的结果,设黄体突变基因为b,则野生型的基因型为AABB,黄体的基因型为AAbb,黑体的基因型为aaBB,则黄体与黑体杂交,子代基因型为AaBb,表现为野生型。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探究果蝇的黄体和黑体是否为同一基因突变的结果,实验思路为:将黄体雄果蝇与纯合黑体雌果蝇杂交,分析子代的表现型。‎ 结果预测:①若子代全为黑体或黄体果蝇(子代不出现野生型果蝇),则果蝇的黄体和黑体是同一基因突变的结果;‎ ‎②若子代全为野生型(灰体)果蝇,则果蝇的黄体和黑体不是同一基因突变的结果。‎ ‎【点睛】本题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后代表现型判断显隐性,和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判断,意在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能灵活运用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分析问题。‎ ‎(二)选考题:‎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 15 -‎ ‎11.完全生物降解塑料(BDP)是淀粉与可降解聚酯的共混物,废弃物适合堆肥或墳埋等处理方式,能被微生物完全分解,可持续替代以石油为原料的传统塑料,从而避免“白色污染”。回答下列问题。‎ ‎(1)从填埋BDP的土壤中分离BDP分解菌的步骤是先从土壤取样并接种在液体培养基上,进行为期5天的_____________培养,以增加该菌的浓度;再将样品进行____________后,涂布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以进一步分离纯化该菌。‎ ‎(2)当淀粉被淀粉酶分解后,经稀碘液处理,培养平板上会出现以BDP分解菌为中心的____________。提纯淀粉酶可以采用凝胶色谱法,该方法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分离蛋白质,所用凝胶的化学本质大多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淀粉酶适宜采用__________________法固定化。某同学选用海藻酸钠作载体制备固定化BDP分解菌,制得的凝胶珠不是圆形或椭圆形,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选择(或富集) (2). 系列稀释 (3). 透明圈 (4). 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 (5). 多糖类化合物 (6). 化学结合和物理吸附 (7). 海藻酸钠浓度过高(或针筒离液面过近使高度不够)‎ ‎【解析】‎ ‎【分析】‎ 凝胶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所用的凝胶实际上是一些微小的多孔球体颗粒,分子量大的分子通过多孔凝胶颗粒的间隙,路程短,流动快;分子量小的分子穿过多孔凝胶颗粒内部,路程长,流动慢,凝胶材料一般为多孔性的多糖类化合物,如葡聚糖、琼脂糖。固定化酶是指利用物理、化学等方法将酶和固相载体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酶活性的酶复合物,常用的方法有吸附法、交联法、包埋法;固定化细胞是指通过各种方法将细胞与一定的载体相结合,使细胞仍保持原有的生物活性,制备固定化细胞常用方法是吸附法和包埋法。制作固定化细胞时,如果制作的凝胶珠颜色过浅、呈白色,说明海藻酸钠的浓度偏低,固定的酵母细胞数目较少;如果形成的凝胶珠不是圆形或椭圆形,则说明海藻酸钠的浓度偏高,制作失败,需要再尝试。‎ ‎【详解】(1)根据题意,为了增加BDP分解菌的浓度,可先将取样的微生物置于培养基中进行富集培养,再将样品进行系列稀释,涂布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以进一步分离纯化该菌。‎ ‎(2)该培养基以淀粉为唯一碳源,当淀粉被淀粉酶分解后,经稀碘液处理,培养平板上会出现以BDP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淀粉酶是蛋白质,可采用凝胶色谱法提纯,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大小进行分离,所用凝胶的化学本质大多为多糖类化合物。‎ - 15 -‎ ‎(3)酶分子小,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故一般不用包埋法进行固定,因此淀粉酶适宜采用化学结合和物理吸附法固定化。某同学选用海藻酸钠作载体制备固定化BDP分解菌,酵母细胞溶液能在饱和的CaCl2溶液中形成凝胶珠,若得到的凝胶珠可能不是圆形,很可能是海藻酸钠浓度过高或针筒距离液面过近。‎ ‎【点睛】本题结合土壤中BDP分解菌的分离和纯化,重点考查了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的操作方法,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进行分析的能力。‎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12.性别控制技术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充分发挥了受性别限制的生产性状(如泌乳、生长速度、肉质等)的最大经济效益。如图所示,依据X染色体的DNA含量比Y染色体多,用流式细胞仪将牛的两种精子分离开来,再通过试管动物技术获得所需性别的试管牛。回答下列问题。‎ ‎(1)将分离出的精子用钙离子载体A23187溶液进行____________处理后,才能与培养成熟的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过程中防止多精入卵的生理反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培育生产血清白蛋白的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血清白蛋白基因与________________的启动子等调控组件重组在一起,通过显微注射等方法导入受精卵_______________(填“甲”或“乙”)中,然后将该受精卵继续培养到________________阶段移入受体,使其生长发育成转基因试管牛。‎ ‎(3)在胚胎移植前,需要用激素对“代孕母体”作________________处理。由于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基本上不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保证胚胎能在受体内存活。‎ ‎(4)用Y染色体上决定性别的SRY基因探针对滋养层细胞的DNA进行检测,可达到鉴定胚胎性别的目的,这种检测方法采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技术。‎ ‎【答案】 (1). 获能 (2). 透明带反应、卵细胞膜反应 (3). 乳腺蛋白基因 (4). 甲 (5). 桑椹胚或囊胚 (6). 同期发情 (7). 免疫排斥反应 (8).‎ - 15 -‎ ‎ DNA分子杂交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图可知,受精卵甲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故试管牛甲为雌性;受精卵乙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故试管牛乙为雄性,据此分析。‎ ‎【详解】(1)将分离出的精子用钙离子载体A23187溶液进行获能处理后,才能与培养成熟的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过程中防止多精入卵的两道屏障是透明带反应和卵细胞膜反应。(2)若培育生产血清白蛋白的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血清白蛋白基因与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等调控组件重组在一起,通过显微注射等方法导入到雌性牛即受精卵甲中,然后将该受精卵继续培养到桑椹胚或囊胚阶段移入受体,使其生长发育成转基因试管牛。‎ ‎(3)在胚胎移植前,需要用激素对“代孕母体”作同期发情处理。由于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基本上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从而保证胚胎能在受体内存活。‎ ‎(4)用Y染色体上决定性别的SRY基因探针对滋养层细胞的DNA进行检测,可达到鉴定胚胎性别的目的,这种检测方法采用的是DNA分子杂交技术。‎ ‎【点睛】本题结合试管牛的培育过程,考查基因工程、胚胎工程等知识,要求学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操作步骤,掌握各步骤中需要注意的细节,识记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及生理学基础,再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 - 15 -‎ - 15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