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2020届一轮复习苏教版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2020届一轮复习苏教版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作业

‎2020届 一轮复习 苏教版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 作业 ‎ 一、选择题 ‎1.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 B.当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 C.甘油是极性分子,所以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 D.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答案C 解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甘油属于脂质,依据相似相溶原理,甘油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故C项错误。‎ ‎2.细胞核能够控制细胞的代谢和遗传,是与细胞核的结构分不开的。下列有关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核膜——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B.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与染色质是同样的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C.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D.核孔——是大分子物质如RNA、DNA和蛋白质等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答案D 解析核孔是某些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DNA不能通过核孔运出细胞核,D项错误。‎ ‎3.(2018湖南长沙一中第二次模块考)下图表示各种膜的组成成分含量。图示不能说明的是(  )‎ A.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 B.膜中的脂质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与膜的功能有关 C.膜的功能越简单,所含蛋白质的数量越少 D.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重要作用 答案D 解析细胞膜的成分有脂质、蛋白质和糖类,但脂质和蛋白质在膜成分中占的比例很大,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A项正确;膜中脂质和蛋白质的含量不同与膜的功能有关,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B项正确;分析题图可知,不同的膜各种成分的含量不同,膜的功能越简单,蛋白质含量越少,C项正确;分析题图可知,该图没有涉及细胞的信息交流功能与膜组成成分的关系,D项错误。‎ ‎4.(2018河南洛阳一中开学考试)下图表示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下列属于图示细胞间信息交流方式的是(  )‎ A.膝跳反射时,传入神经元引起传出神经元兴奋 B.受精作用时,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 C.甲状腺细胞对垂体细胞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的反馈调节 D.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 答案B 解析膝跳反射时,传入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属于化学物质的传递,A项错误。图中表示细胞之间通过相互接触直接识别,可以表示精子与卵细胞的识别,B项正确。甲状腺细胞释放的甲状腺激素过多对垂体细胞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产生抑制,是通过甲状腺激素与垂体细胞表面相关受体结合的反馈调节实现的,C项错误。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D项错误。‎ ‎5.(2018江西新余四中、上高二中两校第一次联考)支原体感染引起的传染性尿道炎较难治愈。下图是支原体细胞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支原体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增殖 B.细胞膜和核糖体构成支原体的生物膜系统 C.mRNA合成的同时会有多个核糖体结合到mRNA上 D.青霉素能抑制细胞壁的形成,可用于治疗支原体感染引起的疾病 答案C 解析支原体是原核生物,细胞分裂方式为二分裂;核糖体是无膜结构的细胞器;由于支原体的拟核没有核膜包被着,所以当转录还没有完成时,翻译就已开始进行;从题图上看,支原体没有细胞壁,因此青霉素对支原体不起作用。‎ ‎6.单纯的磷脂分子在水中可以形成双层脂分子的球形脂质体(如下图),它载入药物后可以将药物送入靶细胞内部。下列关于脂质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a处嵌入脂溶性药物,利用它的流动性将药物送入细胞 B.在b处嵌入脂溶性药物,利用它的流动性将药物送入细胞 C.在a处嵌入水溶性药物,利用它与细胞膜融合的特点将药物送入细胞 D.在b处嵌入水溶性药物,利用它与细胞膜融合的特点将药物送入细胞 答案C 解析球形脂质体的双层脂分子的亲水端朝外,疏水端朝内,所以图中a处可嵌入水溶性物质,b处可嵌入脂溶性物质,利用脂质体可以和细胞膜融合的特点,将药物送入靶细胞内部。‎ ‎7.细胞膜是系统的边界。下列有关其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 B.物质的跨膜运输都是顺相对含量梯度的 C.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D.细胞产生的部分激素可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结合 答案B 解析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A项正确。主动运输一般是由低浓度到高浓度运输,B项错误。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与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C项正确。激素作为信号分子可与细胞膜上或膜内的受体特异性结合,完成信息传递,D项正确。‎ ‎8.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及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壁能控制物质进出植物细胞 B.成人心肌细胞中数量显著多于腹肌细胞的细胞器是线粒体 C.生物膜是对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 D.细胞核位于细胞的正中央,所以它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答案B 解析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植物细胞;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成人心肌细胞中数量显著多于腹肌细胞的细胞器是线粒体;生物膜系统是对细胞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细胞核不一定位于细胞的正中央。‎ ‎9.将甲种伞形帽伞藻的A部分与乙种菊花形帽伞藻的B部分(如下图)嫁接在一起,第一次长出的帽状体呈中间类型,若切除这一帽状体,第二次长出的帽状体为与甲相同的伞形帽。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种伞藻细胞均含有多种具膜的细胞器 B.中间类型可能同时含甲、乙两种伞藻的蛋白质 C.若再次切除帽状体,长出的帽状体仍为伞形帽 D.该实验证明了帽状体的形态只受细胞核控制 答案D 解析图中伞藻具有细胞核,为真核生物,有线粒体、叶绿体、液泡、溶酶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多种具膜的细胞器;将甲种伞形帽伞藻的A部分与乙种菊花形帽伞藻的B部分嫁接在一起,可能同时含甲、乙两种伞藻的蛋白质,因此第一次长出的帽状体呈中间类型;由于细胞核是甲提供的,所以若再次切除帽状体,长出的帽状体应为伞形帽;该实验证明了帽状体的形态受细胞核控制,但是不能证明只受细胞核控制。‎ ‎10.(2018湖南新化高三第一次月考)荧光漂白恢复技术在细胞生物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包括三个步骤:绿色荧光染料与膜上的蛋白质结合,细胞膜上呈现一定强度的绿色;激光照射猝灭(漂白)膜上部分绿色荧光;检测猝灭部位荧光再现速率。实验过程如下图甲,结果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技术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应用该技术可以测定膜上单个蛋白质的流动速率 C.降低实验温度,漂白区域荧光强度恢复到F2的时间将延长 D.理论分析,漂白区域恢复足够长的时间荧光强度F2仍小于F1‎ 答案B 解析由实验可知,该技术的理论基础是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应用该技术只能测定群体蛋白质的流动速率;降低温度,膜流动性降低,恢复时间延长;由于实验时,一部分荧光消失,因此,漂白区域恢复足够长的时间荧光强度仍小于漂白前。‎ ‎11.下图为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之间识别、黏着后,白细胞迁移并穿过血管壁进入炎症组织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皮细胞识别结合白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使白细胞黏着 B.白细胞在血管内黏着、迁移需要消耗ATP C.黏着、迁移过程中白细胞需进行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白细胞利用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穿过血管壁进入炎症组织 答案D 解析内皮细胞识别结合白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使白细胞黏着,A项正确。白细胞黏着、迁移的过程需要消耗能量,B项正确。黏着、迁移过程中白细胞进行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项正确。随着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和血流减慢,白细胞通过内皮细胞间的缝隙进入周围组织,该过程没有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D项错误。‎ ‎12.下图表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链状结构 B.②是产生核糖体、mRNA和蛋白质的场所 C.核膜由4层磷脂分子组成,蛋白质、RNA等生物大分子可以穿过核膜进出细胞核 D.核孔对物质的运输没有选择性 答案A 解析①是染色体(质),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链状结构;②是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及rRNA的形成有关;蛋白质、RNA等生物大分子可以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核孔对物质运输具有选择性。‎ 二、非选择题 ‎13.生物学实验中常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试回答问题。‎ ‎(1)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放大该标本的         。 ‎ ‎(2)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细胞   个。 ‎ ‎(3)在光照明亮的实验室里,用白色洋葱表皮细胞观察失水之后的细胞,在显微镜视野中能清晰地看到细胞壁,但看不清楚细胞膜是否与细胞壁发生质壁分离,为便于判明,此时应    。 ‎ A.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B.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C.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D.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4)在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如果要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左上方,应向       移动玻片,方能使要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中央。 ‎ ‎(5)下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种细胞或组织图像(D中细胞取自牛的血液)。‎ 科学家依据              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属于原核细胞的是   (填标号)。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    (填标号),A、B所示细胞都有的细胞器是     。提取细胞膜时通常选用图D中的   细胞,原因是                               。 ‎ 答案(1)长度或宽度 (2)2 (3)D (4)左上方 (5)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B BC 核糖体 红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具膜的细胞器 解析(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2)细胞在视野中排成一行,换高倍物镜后放大倍数(长度)为原来的4倍,看到的细胞数应为原来的1/4。(3)显微镜观察物像时视野要有一定的亮度,但物像相对无色透明时,应尽量减少光线的进入,使视野相对暗一些,所以要选用平面镜和小光圈。(4)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倒像。(5)由图示可知B为原核细胞,其余都为真核细胞,区分依据是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B图是蓝藻细胞的结构模式图,无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C图是叶肉细胞的结构模式图,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提取细胞膜时通常选用D图中的红细胞,原因是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无线粒体等细胞器,所以得到的膜是细胞膜。‎ ‎14.(2018河南八市第一次测评)下图为典型的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只有在     细胞中,使用     显微镜才能观察到该图所示的结构。 ‎ ‎(2)[③]      主要由细胞质中翻译形成的物质以及     共同组成。RNA等大分子物质进入细胞核的通道是[  ]     ,其在细胞内具有重要的功能,在细胞生长、代谢旺盛但分化程度较低的细胞中,其数目     。 ‎ ‎(3)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形成有关的结构是[  ]      。 ‎ ‎(4)一同学将图乙伞藻的细胞核与伞部去掉,并将图甲伞藻的细胞核移入乙中,则长期存活下来的乙伞藻的外形是    。 ‎ 答案(1)真核 电子 ‎(2)染色质 DNA ② 核孔 较多 ‎(3)④ 核仁 ‎(4)B 解析图示细胞核结构是真核细胞才具有的,而且是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的亚显微结构。图中①是内质网;②是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③是染色质,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④是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据图分析,将甲伞藻的细胞核移入去掉核与伞部的乙伞藻中,因伞藻的伞形主要由细胞核控制, 故长期存活下来的乙伞藻的外形与B项图形最相似。‎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