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

铜陵市一中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共60分)‎ 一、选择题:(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30小题)‎ 1. 某生物的体细胞内含有 n 对同源染色体,经减数分裂 1 个卵原细胞与 1 个雌性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分别是( )‎ A. ‎4 种,2n 种 B. 1 种,4 种 C. 1 种,2n 种 D. 1 种,1 种 2. 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和基因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测定水稻的基因组,可以直接测定一个染色体组中所有的 DNA 序列 B. 测人类基因组,需测 22 条常染色体、X 染色体和 Y 染色体上所有的 DNA 序列 C. 人类基因组计划对于诊治人类遗传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D. 对于某多倍体植物来说,体细胞中有几个染色体组就有几个基因组 3. 下列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①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②摩尔根利用果蝇进行杂交实验,运用“假说一演绎”法确定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一定是等位基因 ‎④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 ‎⑤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A. ‎①②③⑤ B. ②③④ C. ③④ D. ①②⑤‎ 4. 有关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选用 T2 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仅由蛋白质外壳和 DNA 组成 B. 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分别用含 32P 和 35S 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C. 噬菌体 DNA 在细菌体内复制利用的原料是自身的脱氧核苷酸 D. 若噬菌体 DNA 复制了三次,则含有 35S 的子代噬菌体占总数的一半 5. 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转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tRNA、rRNA 和 mRNA 都经 DNA 转录而来 B. 同一细胞中两种 RNA 的合成有可能同时发生 C. 细胞中的 RNA 合成过程不会在细胞核外发生 D. 转录出的 RNA 链与模板链的相应区域碱基互补 6. 下列有关遗传、变异、生物进化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基因型为 AaBb 的个体自交,其后代一定有 4 种表现型和 9 种基因型 B. 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可引起基因重组,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C. 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不一定会形成新物种 D. 一个随机交配的足够大的种群中,某一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表现型的频率是 0.36,则该种群繁殖一代后杂合子 Aa 的频率是 0.32‎ 1. 将两个抗虫基因 A(完全显性)导入大豆(2n=40),筛选出两个 A 基因成功整合到染色体上的抗虫植株 M(每个 A 基因都能正常表达),植株 M 自交,子代中抗虫植株所占比例为 15/16。取植株 M 某部位一个细胞在适宜条件下培养,连续正常分裂两次,产生 4 个子细胞。用荧光分子检测 A 基因(只要是 A 基因,就能被荧光标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获得植株 M 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可为大豆的进化提供原材料 B. 两个抗虫基因 A 整合到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C. 抗虫基因与大豆基因组重组需要用到的工具酶是限制酶和 DNA 聚合酶 D. 若每个子细胞都含有两个荧光点,则细胞分裂过程不会发生交叉互换 2. 二倍体生物以下细胞中既有同源染色体,又含有染色单体的是( )‎ ‎①有丝分裂中期细胞②有丝分裂后期细胞③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④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⑤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⑥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 A. ‎①③⑤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④⑤⑥‎ 3. 某哺乳动物的基因型为 AABbEe,如图是该动物一个精原细胞在产生精子过程中某时期的示意图,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基因 B/b 与基因 E/e 之间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 该精原细胞产生的精子细胞基因型有 ABe、aBe、AbE C. 图示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该细胞中含一个染色体组 D. 图示细胞中,a 基因应该来源于基因突变 4. 如图甲、乙均表示生物体内发生的某些生理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甲所示为基因的表达过程 B. 图甲中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 b→a C. 图乙中的②③可表示图甲所示过程 D. 图乙中涉及碱基 A 与 U 配对的过程为②③④⑤‎ 5. 下图中表示有丝分裂中 DNA 含量变化、染色体数目变化和减数分裂过程中 DNA 含量变化、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分别依次是( )‎ A. ‎④②①③‎ B. ‎①④②③‎ C. ‎④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6. 对下面 5 个图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 1 和图 3 所示的细胞处于图 5 中的 cd 段;图 1 细胞可能会发生染色体交叉互换 B. 图 2 细胞中含有 0 条染色单体,染色体数与 DNA 分子数之比为 1∶1‎ A. 图 3 产生的子细胞称为次级卵母细胞,图 4 细胞是图 3 细胞最终形成的子细胞 B. 图 5 中 bc 段发生于细胞分裂的间期,de 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 2. 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遗传病是指基因结构改变而引发的疾病 B. 具有先天性和家族性特点的疾病都是遗传病 C. 杂合子筛查对预防各类遗传病有重要意义 D. 遗传病再发风险率估算要确定遗传病类型 3. 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如果一个人体内没有致病基因,则这个人就不会患遗传病 B. 一个基因型 AaXbY 的精原细胞,产生了基因型分别为 AAaXb、aXb、Y、Y 的四个精子,这是由于该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第一次和第二次分裂都出现了异常所导致的 C. 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自交,因为基因重组,后代出现 AA、Aa、aa D. 用二倍体西瓜给四倍体西瓜授粉,四倍体植株上就会结出三倍体无籽西瓜 4. 下列关于变异和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基因突变产生的新基因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但不决定进化方向 B. 新物种的产生不一定要经过地理隔离 C. 变异的利与害是通过环境对生物个体的选择体现的 D. 共同进化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 5. 下图是雄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染色体 1、2、4、5 组成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 B. 染色体 3、6 之间的交换属于基因重组 C. 控制果蝇红眼或白眼的基因位于 2 号染色体上 D. 由于基因突变的存在,在果蝇群体中 1 号染色体上的基因可能都能找到等位基因 6.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一个重要区别是( )‎ A. 基因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见,染色体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可看见 B. 染色体变异是定向的,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C. 基因突变是可以遗传的,染色体变异是不能遗传的 D. 染色体变异产生的变异是有利的,基因突变产生的变异是有害的 7. 下图中,a、b、c 表示一条染色体上相邻的 3 个基因,m、n 为基因间的间隔序列,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a、b、c 中碱基对的变化会导致基因突变 B. m、n 中碱基对发生变化会导致基因结构改变 C. 基因 a 可以突变成 A1、A2、A3 等,体现了基因突变的随机性 D. 基因 a、b、c 均可能发生基因突变,体现了基因突变的普遍性 8. 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一定会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B. 长期地理隔离可能造成不同种群基因库组成上发生显著差异 C. 突变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所以生物进化是不定向的 D.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可以解释生物进化中的所有事件 1. 人类遗传病调查中发现两个家系都有甲遗传病(基因 H、h)和乙遗传病(基因 T、t)患者,系谱图如下(已知Ⅰ—3 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且研究表明在正常人群中 Hh 的基因型频率为 10-5。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乙病的遗传方式为伴 X 隐性遗传 B. Ⅰ—2 的基因型为 HhXTXt;Ⅱ—5 的基因型为 HHXTY 或 HhXTY C. 如果Ⅱ—5 和Ⅱ—6 结婚,则所生男孩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 1/18‎ D. 如果Ⅱ—7 与Ⅱ—8 再生育一个女儿,则女儿患甲病的概率为 1/600000‎ 2. 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因为神经递质在突触小体中产生,所以内环境一般不会出现 B. 内环境中发生的抗体与病原体的结合,可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粘附 C. 维持内环境中低 Na+、高 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 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激素、突触小泡和氨基酸都属内环境成分 3.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消化液和组织液 B. 内环境渗透压的 90%以上来源于 Na+和 K+‎ C. 内环境中的缓冲物质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内部或外来酸、碱对机体 pH 的影响 D. 内环境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的相对稳定 4. 如图表示人体中甲、乙、丙、丁 4 种体液之间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呼吸作用可以发生在丁中 B. 乙表示组织液,丙表示淋巴 C. 丁中 O2 浓度不可能比甲中的高 D. 甲、乙、丙中含有激素、尿素、葡萄糖、CO2‎ 5.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B. Na+、是维持细胞外液 pH 稳定的缓冲物质 C. 内环境成分中含有 CO2、尿素、胆红素、血红蛋白等 D. 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 6. 如图是某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K+的大量内流是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 B. bc 段 Na+大量内流,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并消耗能量 C. cd 段 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K+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 D. 动作电位大小随有效刺激的增强而不断加大 7. 将记录仪(R)的两个电极置于某一条结构和功能完好的神经表 面,如图,给该神经一个适宜的刺激使其产生兴奋,‎ 可在 R 上记录到电位的变化。能正确反映从刺激开始到兴奋完成这段过程中电位变化的曲线是( )‎ A. ‎B.‎ C.‎ D.‎ 1. 如图是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图中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到轴突,方框甲、乙代表神经中枢。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到时,先缩手后产生痛觉。对此生理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图中 A 为感受器, E 为效应器,痛觉在图中的乙方框处形成 B. 未受刺激时,神经纤维 D 处的电位分布是膜内为正电位,膜外为负电位 C. 图中共有 5 个神经元之间的突触,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到发生缩手反射时,反射弧为 A→B→C→D→E D. 由甲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末端释放的神经递质一定能引起乙的兴奋 2. 下列与神经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静息电位产生后膜外钾离子浓度大于膜内钾离子浓度 B. 神经递质可以作用于神经细胞、肌肉细胞或腺体细胞等细胞 C.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发生于突触位置 D. 脊髓中有膝跳反射的中枢,该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调控 3. 如图为神经纤维的局部结构示意图,被髓鞘包裹区域(b、d)钠、钾离子不能进出细胞,裸露区域(a、c、e)钠、钾离子进出不受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c 区处于兴奋,膜内钠离子较膜外多 B. b、d 区域不能产生动作电位 C. a 区域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较大 D. 局部电流在轴突上的传导方向为 a→c 和 e→c 4. 下图是神经肌肉接点。当兴奋传导至突触前膜时,突触间隙中的 Ca2+通过突触前膜上的 Ca2+通道内流,导致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乙酰胆碱。细胞外钙浓度降低,对钠内流的抑制屏障作用减弱,使神经细胞兴奋性增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神经递质的合成涉及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的活动 B. 肌肉收缩需要钙离子,但是血钙过高却会引起肌无力 C. α-银环蛇毒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中α-银环蛇毒时,会导致肌肉收缩 D. 若瞬间增大突触前膜对组织液中 Ca2+的通透性,将使肌肉持续收缩 第II卷(共40分)二、非选择题:(除标注外,每空2分)‎ ‎31.(12分)人被蚊虫叮咬后,叮咬部位会出现红肿,并使人感觉到叮咬部位发痒,被叮咬 者有时会不自觉地用手指抓挠痒处;如果患处瘙痒严重,被叮咬者会加大抓挠的力度,‎ 严重的会导致叮咬部位破裂而流血,甚至引起病菌感染。请回答下列问题:‎ (1) 人感觉痒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_。被叮咬者会不自觉地用手指触摸叮咬部位,该行为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被叮咬者感觉到叮咬部位发痒而主动去挠痒的过程中,‎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________(填“双”或“单”)向的;兴奋在突触处传递是单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结合内环境的相关知识分析,叮咬部位出现红肿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肾炎尿蛋白,导致脸、脚等浮肿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12分)如图表示某哺乳动物(2n=46)体内细胞的某些生命活动,图示染色体为部分染色体。请据图回答。‎ ‎(1)该动物体内细胞含有的染色体数最多为______________。图中细胞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____(填写字母序号)。(2)图中细胞 g 的名称是_________,如果 e 细胞是胰岛 B 细胞,则其中含量明显较多的结构有___________(填两种)。‎ ‎(4)c 细胞所处时期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中正在发生等位基因分离的细胞是______(填写字母序号)。‎ ‎33.(16分)回答下列有关遗传的问题:‎ I、某野生鸡群中,鸡的雄羽与母羽是一对相对性状,受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F/f)控制。鸡的性别决定方式属于 ZW 型,雌鸡的性染色体组成是 ZW,雄鸡的是 ZZ。‎ (1) 雌鸡只能表现为母羽,雄鸡既可以是雄羽也可以是母羽。现用两只母羽鸡杂交,‎ F1 雄鸡中母羽:雄羽=3:1。控制羽毛性状的基因中,母羽基因对雄羽基因为________(填 ‎“显”或“隐”)性,这种遗传并不是伴性遗传(可能与性激素有关),伴性遗传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 F1 中的所有雌鸡与雄羽鸡杂交,子代雄羽:母羽为__________。‎ (1) 现有一只纯种雌性芦花鸡与一只纯种雄性非芦花鸡交配多次,F1 中雄性均为芦花鸡后代中有一只非芦花鸡(ZZW)原因是形成_____________配子的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出现异常。‎ II、现有五个纯种果蝇品系,其中品系 1 为野生型(长翅、红眼、正常身、灰身),品系 2~5 都是由野生型品系突变而来,且突变品系各有一个性状为隐性,其他性状均为显性纯合。如下表表示各隐性性状及其基因所在的染色体。‎ 品 系 ‎2‎ ‎3‎ ‎4‎ ‎5‎ 性 状 残翅(h)‎ 白眼(a)‎ 毛身(v)‎ 黑身(d)‎ 染色体 第 II 染色体 X 染色体 第 III 染色体 第 II 染色体 (1) 品系 3 中的雄果蝇(若只考虑翅型和眼色)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其白眼基因可能来自亲本的__________(雌/雄)果蝇。‎ (2) 若要做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验,下列组合中不可以选择做亲本的是_________。‎ ‎ A.2 和 3 B.2 和 4 C.3 和 4 D.2 和 5‎ 不选择以上做亲本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小题,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D C A C A D A C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C D B D D A A B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C C D C A C A B B 二、非选择题:(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40分)‎ ‎31.(12 分)‎ (1) 大脑皮层 脊髓 单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2) 毛细血管扩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组织液渗透压升高,组织液增多 (3) 血浆中蛋白质会由于尿液排出而减少,血浆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增多 ‎32.(12 分)‎ ‎(1)92 c、g ‎(2)初级精母细胞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4)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形成染色体,由纺锤丝牵引拉向细胞两极 ‎(5)g ‎33.(16 分)‎ I. (1)显 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上总是与性别相关联的现象 1:7‎ ‎(2)雄 ‎(1)HHXaY 雌 ‎(2) D 2 和 5 相关等位基因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 生物 第 1 页共 1页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