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7 发布 |
- 37.5 KB |
- 4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一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华中师大一附中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期中检测 生物(选择考)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生理过程中,没有蛋白质直接参与的是 ( ) A. 线粒体基质中的C02进入细胞质基质的过程 B. 有丝分裂间期DNA进行半保留复制的过程 C. 受精作用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的识别过程 D. 免疫系统清除侵入内环境的病原体的过程 【答案】A 【解析】 【分析】 蛋白质的结构多种多样,在细胞中承担的功能也是多种多样的。许多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物质,称为结构蛋白。细胞内的化学反应离不开酶的催化。绝大多数酶都是蛋白质。有些蛋白质具有运输的功能。有些蛋白质起信息传递的作用,能够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如胰岛素。有些蛋白质有免疫功能,如抗体。 【详解】线粒体基质中的C02进入细胞质基质的过程属于自由扩散,不需要蛋白质直接参与,A符合题意;有丝分裂间期DNA进行半保留复制的过程需要酶的催化,有蛋白质直接参与,B不符合题意;受精作用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的识别过程需要糖蛋白的参与,C不符合题意;免疫系统清除侵入内环境的病原体的过程需要酶的催化,有蛋白质的直接参与,D不符合题意;因此,本题答案选A。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是: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但是在一些生命活动中,蛋白质是直接参与,有些生命活动,蛋白质是间接参与。 2.下图是物质进出细胞的两种运输方式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原体与a过程无关 B. 胰岛素通过a过程进入靶细胞发挥作用 C. 性腺细胞产生的性激素经b过程分泌到细胞外 D. 经b过程出细胞的物质不一定都是大分子物质 【答案】D 【解析】 【分析】 胞吞和胞吐: 1、过程 (1)胞吞:大分子物质→囊泡→大分子物质进入细胞内。 (2)胞吐:大分子物质→囊泡→大分子物质排出细胞外。 2、结构基础: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3、条件:二者都需要消耗能量。 【详解】A、a、b图分别表示胞吞和胞吐,吞噬细胞对病原体的摄取和处理与胞吞有关,需要有细胞表面的识别和内部供能才可能完成,A错误; B、胰岛素不能进入靶细胞,而是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进而引起靶细胞发生相应的生理变化,B错误; C、性激素的本质是固醇类,它的过膜方式是自由扩散,不经过胞吐过程分泌到细胞外,C错误; D、经b过程出细胞的物质不一定都是大分子物质,例如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的过程也是胞吐,D正确。 故选D。 【点睛】易错点: 1.胞吞和胞吐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不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2.胞吞和胞吐实现了细胞膜的更新。 3.正常人体内的激素、酶、神经递质和抗体均有特定的生物活性,这四类物质都是 A. 在细胞内起作用 B. 由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 C. 与特定的分子结合 D. 发挥作用后被灭活 【答案】C 【解析】 【分析】 1、激素是内分泌腺细胞产生的,具有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2、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少数酶的本质是RNA。 3、神经递质是突触前膜释放的,作用于突触后膜的信息分子。 4、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本质是免疫球蛋白。 【详解】A、激素和神经递质一般作用于细胞表面受体,引起细胞内的变化,酶由活细胞产生,但在细胞内和细胞外适宜的条件下都能反应,抗体在细胞外与抗原特异性结合,A错误; B、激素、酶、神经递质不都是蛋白质,B错误; C、激素、神经递质都是和受体结合后发挥作用,酶和底物结合后发挥作用,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后发挥作用,C正确; D、酶发挥作用后还可以保持活性,激素、神经递质和抗体发挥作用后就被分解失活,D错误。 故选C。 4.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下图1-3表示3种生物膜结构及其所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1表示线粒体内膜上发生的有氧呼吸第三阶段,能为好氧细菌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B. 图2可表示激素作用于靶细胞上的受体蛋白,由图可知激素只能运输给靶细胞 C. 图3表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其中形成的ATP可用于该细胞的所有生命活动 D. 图1、2、3说明生物膜具有跨膜运输、信息交流和能量转换等功能 【答案】D 【解析】 【分析】 1、图1表示H+与O2反应生成H2O,该生物膜结构属于线粒体内膜,表示的生理过程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2、图2表示信号分子能与其受体蛋白结合,表示生物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 3、图3表示H2O分解成H+与O2,属于光反应,发生于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 【详解】A、图1表示H+与O2反应生成H2O,该生物膜结构属于线粒体内膜,图中的生理过程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但好氧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A错误; B、图2所示生物膜为细胞膜,3种信号分子中只有1种能与其受体蛋白结合,说明受体蛋白具有特异性,激素通过体液运输,但只作用于靶细胞,B错误; C、图3所示生物膜为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属于光反应,发生了水的光解和ATP的形成,但ATP在暗反应中为C3的还原提供能量,不会用于细胞的所有生命活动,C错误; D、图1~3说明生物膜具有的跨膜运输、信息交流、能量转换等功能,D正确。 故选D。 5.叶绿体与线粒体是植物叶肉细胞内两个重要的细胞器,在光照条件下,它们各自产生的不少物质是可以循环利用的。下面能正确表示两者关系的是 ①叶绿体产生的葡萄糖可进入线粒体内被利用 ②线粒体产生的CO2可进入叶绿体内被利用 ③叶绿体产生的O2可进入线粒体内被利用 ④线粒体产生的H2O可进入叶绿体 ⑤线粒体产生的ATP可进入叶绿体内被利用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⑤ D. ①④⑤ 【答案】B 【解析】 【分析】 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植物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有氧呼吸的原料是葡萄糖、氧气和水,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糖类、氧气和水,所以在光照条件下,它们各自产生的不少物质是可以循环利用的。 【详解】① 叶绿体产生的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被分解,不可进入线粒体内被利用,①错误; ② 线粒体产生的CO2可进入叶绿体内被利用,②正确; ③ 叶绿体产生的O2可进入线粒体内被利用,③正确; ④ 线粒体产生的H2O可进入叶绿体,④正确; ⑤ 线粒体产生的ATP可用于各项生命活动,但不进入叶绿体内被利用,叶绿体光反应产生ATP,暗反应消耗掉,⑤错误。 故选B。 6.将鸡肉瘤的细胞提取液注射到健康鸡体内,会诱发新的肉瘤,研究发现引起肉瘤的是Rous病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提取液中的Rous病毒属于化学致癌因子 B. 肉瘤细胞因表面的糖蛋白增加而易于转移 C. 与正常细胞相比,肉瘤细胞的细胞周期变长 D. 与正常细胞相比,肉瘤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答案】D 【解析】 【分析】 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细胞癌变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提取液中的Rous病毒属于病毒致癌因子,A错误;肉瘤细胞因表面的糖蛋白减少而易于转移,B错误;与正常细胞相比,肉瘤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导致其增殖能力旺盛,细胞周期变短,C错误,D正确。 7.等位基因A和a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假定某女孩的基因型是XAXA或AA,其祖父的基因型是XAY或Aa,祖母的基因型是XAXa或Aa,外祖父的基因型是XAY或Aa,外祖母的基因型是XAXa或Aa。下列叙述不正确的 A. 若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该女孩的2个显性基因分别可能来自祖母和外祖母 B. 若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该女孩的2个显性基因分别可能来自祖父和外祖父 C. 若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该女孩的2个显性基因分别可能来自祖父和外祖母 D. 若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该女孩的.2个显性基因分别可能来自祖母和外祖父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 (1)若是常染色体遗传,祖父与祖母的基因型均为Aa,则父亲是AA或Aa;外祖父和外祖母也都Aa,母亲的基因型也是AA或Aa,女孩的两个A分别来自于父亲和母亲,父亲和母亲的A可能来自于他们的父母,所以不能确定。 (2)若是X染色体遗传,该女孩的其中一个X来自父亲,其父亲的X来自该女孩的祖母;另一个X来自母亲,而女孩母亲的X可能来自外祖母也可能来自外祖父。 【详解】A、若A和a位于常染色体上,则该女孩的基因型是AA,必然有一个基因A来自于父亲,父亲的A可能来自祖母;另一个基因A来自于母亲,母亲的A可能来自于外祖母,A正确; B、若A和a位于常染色体上,则该女孩的基因型是AA,必然有一个基因A来自于父亲,父亲的A可能来自祖父;另一个基因A来自于母亲,母亲的A可能来自于外祖父,B正确; C、若A和a位于X染色体上,则该女孩的基因型是XAXA,必然有一个基因XA来自于父亲,父亲的XA只来自于祖母;另一个基因XA来自于母亲,母亲的XA可能来自于外祖母,C错误; D、若A和a位于X染色体上,则该女孩的基因型是XAXA,必然有一个基因XA来自于父亲,父亲的XA只来自于祖母;另一个基因XA来自于母亲,母亲的XA可能来自于外祖父,D正确。 故选C。 8.甲至丁图是某二倍体生物生殖器官中的一些细胞分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遗传定律发生在甲、乙两图表示的细胞分裂时期 B. 甲图所示时期,该细胞中有4对同源染色体和4个染色体组 C. 由乙图可知此二倍体生物最可能是哺乳动物的雌性个体 D. 丙、丁图来自一次减数分裂,若丙为次级卵母细胞,则丁为极体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该细胞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可见该动物为雌性动物;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丁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已经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 【详解】A、遗传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乙图表示的细胞分裂时期,A错误; B、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有4对同源染色体和4个染色体组,B正确; C、乙 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可见该动物为雌性动物,C正确; D、根据染色体颜色判断,丙形成的卵细胞中应该有一条白色的较大的染色体和一条黑色的较小的染色体,而丁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与此不符,因此若丙为次级卵母细胞,则丁为另一个极体分裂成的第二极体,D正确。 故选A。 【点睛】易错点: 1、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组数目都最多。 2、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像能判断雌雄,雄性细胞质均等分裂,雌性细胞质不均等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的可能是雄性,也可能是雌性。 9.关于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一个含n个碱基的DNA分子,转录的mRNA分子的碱基数一定是n/2个 B. 细菌的一个基因转录时两条DNA链可同时作为模板,以提高转录效率 C. 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分别在DNA和RNA上 D. 一个mRNA在翻译时可以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以提高翻译效率 【答案】D 【解析】 【分析】 1、基因的表达即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包括两个阶段:转录和翻译;转录是指以DNA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翻译是指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排列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2、基因包括编码区和非编码区,其中编码区能转录形成mRNA,而非编码区不能转录形成mRNA。 3、DNA复制需要解璇酶和DNA聚合酶,转录需要RNA聚合酶。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是基因编码区上游的启动子,转录过程是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不具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不进行转录。 【详解】A、基因包括编码区和非编码区,其中编码区能转录形成mRNA,而非编码区不能转录形成mRNA,因此一个含n个碱基的DNA分子,转录的mRNA分子的碱基数小于n/2,A错误; B、转录过程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形成mRNA的过程,两条DNA链不可同时作为模板,B错误; C、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都在模板上,DNA复制和转录的模板都是DNA,C错误; D、一个mRNA在翻译时可以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产生多条相同肽链,以提高翻译效率,D正确。 故选D。 【点睛】真核生物转录和翻译不能同时进行,而原核生物的转录和翻译能同时进行。 10.真核生物细胞内存在着种类繁多、长度为21-23个核苷酸的小分子RNA(简称miR),它们能与相关基因转录出来的mRNA互补,形成局部双链。由此可以推断这些miR抑制基因表达的分子机制最可能是 A. 阻断RNA装配成核糖体 B. 妨碍双链DNA分子的解旋 C. 干扰tRNA识别密码子 D. 阻止RNA分子的远距离转运 【答案】C 【解析】 分析】 转录过程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形成RNA的过程,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在翻译过程中,tRNA与mRNA配对,将运载的氨基酸按一定的顺序脱水缩合成多肽;已知miR是长度为21-23个核苷酸的小分子RNA,其可以与相关基因转录出来的mRNA互补,形成局部双链,不能进行翻译过程。 【详解】A、根据题意分析可知,miR是与相关基因转录出来的mRNA互补,形成局部双链的,与rRNA装配成核糖体无关,A错误; B、根据题意分析可知,miR是与相关基因转录出来的mRNA互补,并没有与双链DNA分子互补,所以不会妨碍双链DNA分子的解旋, B错误; C、根据题意分析可知,miR是与相关基因转录出来的mRNA互补,则mRNA就无法与核糖体结合,也就无法与tRNA配对, C正确; D、根据题意分析可知,miR能与相关基因转录出来的mRNA互补,只是阻止了mRNA发挥作用,并不能阻止RNA分子的远距离转运,D错误。 故选C。 【点睛】易错点: 1、密码子在mRNA上,反密码子在tRNA上。 2、有的RNA有氢键,例如tRNA。 11.甲病和乙病均为单基因遗传病, 某家族遗传家系图如下, 其中Ⅱ4不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 Ⅱ1与Ⅲ5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4 C. Ⅱ3与Ⅱ4的后代中理论上共有9种基因型和4种表现型 D. 若Ⅲ7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则产生异常生殖细胞的最可能是其母亲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Ⅱ3和Ⅱ4甲病正常而后代Ⅲ7患甲病可知,甲病为隐性遗传病,且Ⅱ4不携带甲病致病基因,由此推断甲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Ⅱ1和Ⅱ2不患乙病而后代Ⅲ1患乙病可知,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错误;用A、a表示甲病致病基因,B、b表示乙病致病基因,则Ⅱ1的基因型为BbXAXa,Ⅲ5的基因型为B_XAX_,两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1/2=1/3;B错误;Ⅱ3与Ⅱ4的基因型分别是BbXAXa和bbXAY,理论上其后代共有8种基因型、6种表现型;C错误;若Ⅲ7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而亲本有关的染色体组成为XAXa和XAY,因此最可能是母亲的卵原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出现异常;D正确。 12.下列关于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先天性疾病是遗传病 ②后天性疾病都不是遗传病 ③多基因遗传病在群体中的发病率一般比单基因遗传病高 ④不携带致病基因的个体不会患遗传病 ⑤先天愚型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⑥青少年糖尿病属于多基因遗传病 ⑦基因突变是单基因遗传病的根本原因 ⑧调查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时,最好调查发病率较高的多基因遗传病或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A. 两项 B. 三项 C. 四项 D. 五项 【答案】C 【解析】 【分析】 人类遗传病一般是指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主要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1)单基因遗传病 概念: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原因:基因突变引起。 类型: ①显性遗传病:a、伴X显:抗维生素D佝偻病;b、常显: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 ②隐性遗传病:a、伴X隐:色盲、血友病;b、常隐:先天性聋哑、白化病、镰刀型细胞贫血症、黑尿症、苯丙酮尿症 (2)多基因遗传病 ①概念:由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人类遗传病。 ②常见类型:腭裂、无脑儿、原发性高血压、青少年型糖尿病等。 (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简称染色体病) ①概念:染色体异常引起的遗传病(包括数目异常和结构异常)。 ②类型: a、常染色体遗传病:结构异常:猫叫综合征;数目异常:21三体综合征(先天智力障碍) b、性染色体遗传病:性腺发育不全综合征(XO型,患者缺少一条 X染色体) 【详解】①先天性疾病是生来就有的疾病,不一定是遗传病,①错误; ②后天性疾病是出生后才有的疾病,也可能遗传病,例如一些遗传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外界刺激下才会发病,②错误; ③多基因遗传病在群体中的发病率比单基因遗传病高,③正确; ④不携带致病基因的个体也会患遗传病,例如21三体综合征,④错误; ⑤21三体综合征是21号染色体比正常人多一条,属于常染色体异常遗传病,⑤正确; ⑥青少年糖尿病是多对等位基因异常造成的,属于多基因遗传病,⑥正确; ⑦单基因遗传病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基因突变是单基因遗传病的根本原因,⑦正确; ⑧调查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时,最好调查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⑧错误。 故选C。 【点睛】易错点: 1、生物的性状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2、遗传病不一定 先天性疾病,先天性疾病也不一定是遗传病,遗传病不一定是家族性疾病,家族性疾病也不一定是遗传病。 13.现有两个非常大的某昆虫种群,个体间随机交配,无迁入和迁出,无突变,自然选择对A和a基因控制的性状作用相同。种群1的A基因频率为80%,a的基因频率为20%;种群2的A基因频率为60%,a基因频率为40%。假设这两个种群大小相等,地理障碍不再存在,两个种群完全合并为一个可随机交配的种群,则下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是( ) A. 75% B. 50% C. 42% D. 21% 【答案】C 【解析】 【分析】 基因频率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的比例。 【详解】两个种群合并后,A%=(80%+60%)÷2=70%,a%=(20%+40%)÷2=30%,故Aa%=2×70%×30%=42%。 综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14. 某医院对新生儿感染的细菌进行了耐药性实验,结果显示70%的致病菌具有耐药性。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孕妇食用了残留抗生素的食品,导致其体内大多数细菌突变 B. 即使孕妇和新生儿未接触过抗生素,感染的细菌也有可能是耐药菌 C. 新生儿体内缺少免疫球蛋白,增加了致病菌的耐药性 D. 新生儿出生时没有及时接种疫苗,导致耐药菌形成 【答案】B 【解析】 【分析】 细菌产生抗药性的原因并不是由外因引起的,而是内在的遗传与变异引起的。在未使用抗生素之前,细菌就存在着差异,有的不具有抗药性,有的具有抗药性。开始用抗生素时,由于大多数细菌没有抗药性,故大量被药物淘汰,而少数具有抗药性变异的个体会保存下来,并能继续繁殖感染人群,当多次使用该抗生素后,使抗药性更强的细菌被保留下来,这样一代一代,细菌积累并加强了抗药性,使该抗生素逐渐失去效应。所以药物对不同变异的细菌进行了选择,淘汰了不抗药的个体,保留了抗药性强的个体。据此答题。 【详解】A、残留抗生素不会导致细菌突变,只能对细菌的抗药性进行选择,故A选项错误; B、耐药菌是突变形成的,即使孕妇和新生儿未接触过抗生素,感染的细菌也有可能是耐药菌,故B选项正确; C、新生儿体内缺少免疫球蛋白,难以抵抗致病菌,但不能增加致病菌的耐药性,故C选项错误; D、耐药菌是基因突变形成的,不是注射疫苗形成的,故D选项错误。 故选B。 15.缺氧诱导因子(HIF)是哺乳动物在缺氧状态下的调节因子,可以帮助缓解缺氧症状。据此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剧烈运动时HIF合成减少 B. HIF合成导致乳酸的产生增加 C. HIF的作用有助于维持内环境稳态 D. 降低HIF的活性可治疗缺氧性疾病 【答案】C 【解析】 【分析】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 (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 (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 【详解】A、缺氧诱导因子(HIF)是哺乳动物在缺氧状态下的调节因子,因此剧烈运动时HIF合成增多,A错误; B、HIF是哺乳动物在缺氧状态下的调节因子,HIF合成不会导致乳酸的产生,是无氧呼吸产生了乳酸,B错误; C、HIF是哺乳动物在缺氧状态下的调节因子,HIF的作用有助于维持内环境稳态,C正确; D、HIF是哺乳动物在缺氧状态下的调节因子,因此提高HIF的活性可治疗缺氧性疾病,D错误。 故选C。 16.在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①血红蛋白 ②葡萄糖 ③血浆蛋白 ④Na+ ⑤K+ ⑥载体蛋白 ⑦胃蛋白酶 ⑧尿素 A. ①④⑤⑥⑧ B. ②③⑤⑥⑧ C. ②③④⑤⑧ D. ③④⑤⑥⑦ 【答案】C 【解析】 【分析】 人体内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又叫内环境。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淋巴组成,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等都是直接与外界相通的,不属于内环镜。 (1)内环境中可以存在的物质: ①小肠吸收的物质在血浆、淋巴中运输:水、盐、糖、氨基酸、维生素、血浆蛋白、甘油、脂肪酸等。 ②细胞分泌物: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 ③细胞代谢产物:CO2、水分、尿素等。 (2)内环境中不存在的物质: 血红蛋白、载体蛋白、H2O2酶、细胞呼吸酶有关的酶、复制转录翻译酶等各种胞内酶、消化酶等。 【详解】①血红蛋白只存在于红细胞内,不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①错误; ②葡萄糖可以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是内环境的成分,②正确; ③血浆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浆中,是内环境的成分,③正确; ④Na+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中,是内环境的成分,④正确; ⑤K+主要存在于细胞内液中,细胞外液也有,是内环境的成分,⑤正确; ⑥载体蛋白存在于细胞膜上,不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⑥错误; ⑦胃蛋白酶产生后分泌到消化道中,消化道不属于内环境,⑦错误; ⑧尿素是细胞代谢产物,是内环境的成分,⑧正确。 故选C。 17.稳态是生物科学的一大基本概念。以下有关稳态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B. 细胞代谢主要发生在内环境,因此内环境的稳态至关重要 C. 在分子水平、器官水平、种群水平乃至生态系统等水平都存在稳态 D. 细胞不仅依赖于内环境的稳态,也参与了内环境稳态的形成和维持 【答案】B 【解析】 【分析】 1、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稳态的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 2、稳态包括在分子水平如基因水平、器官水平、个体水平和群体水平各个层次的稳态。 【详解】A、细胞代谢离不开酶,酶的活性又受温度、PH等因素的影响,只有温度、PH等都在适宜的范围内,酶才能正常地发挥催化作用,因此,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A正确; B、细胞代谢主要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B错误; 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稳态可以发生在各个层次上,因此在分子水平、器官水平、种群水平乃至生态系统等水平都存在稳态,C正确; D、细胞会消耗内环境中的物质,也会将代谢物和分泌物释放到内环境中,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D正确。 故选B。 18.下列各选项与图所给模型不相符的是 ①X② A. 若X表示血糖含量,则①代表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②代表胰岛素分泌增加 B. 若X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则①代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增加,②代表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C. 若X表示体温,则①代表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②代表汗腺分泌增加 D. 若X表示人体排出的尿量,则①代表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②代表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答案】D 【解析】 【分析】 1、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可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可通过反馈作用抑制下丘脑和垂体释放相应的激素。 2.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3、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功能,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功能。 4、内环境稳态的调节使体温相对恒定,寒冷时是神经—体液调节,炎热时是神经调节。 【详解】A、若X代表血糖含量,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胰岛素降低血糖,A正确; B、若X表示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它的分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会抑制它的分泌,B正确; C、若X表示体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促进新陈代谢,增加产热,使体温升高,汗腺分泌增多,增加散热,使体温下降,C正确; D、若X表示人体排出的尿量,抗利尿激素可促进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即抗利尿激素可抑制排尿,D错误。 故选D。 19.某药物能阻断兴奋的传导与传递,研究小组在下图反射弧的不同部位分别进行药物处理和人工刺激,电流计指针只发生1次偏转的实验是( ) A. 药物处理A点,人工刺激B点 B. 药物处理B点,人工刺激A点 C. 药物处理C点,人工刺激D点 D. 药物处理D点,人工刺激A点 【答案】B 【解析】 【分析】 1.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神经纤维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Na+内流,使得刺激点处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该部位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3.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详解】A、药物处理A点,人工刺激B点,由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能传导至电流计的两侧电极,且B点与电流计的两侧电极距离不等,所以电流计指针发生2次偏转,A错误; B、药物处理B点,人工刺激A点,兴奋只能传导至电流计的左侧电极,所以电流计指针只发生1次偏转,B正确; C、药物处理C点,人工刺激D点,兴奋不能传递到下一神经元,所以电流计指针不偏转,C错误; D、药物处理D点,人工刺激A,由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能传导,所以电流计指针发生2次偏转,D错误. 故选B。 20.血浆渗透压可分为胶体渗透压和晶体渗透压,其中,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晶体渗透压。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血浆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胶体渗透压 B. 若某人摄入无机盐过多,血浆中的晶体渗透压上升,其尿液会增多 C. 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后,血浆中的晶体渗透压下降,胶体渗透压上升 D. 营养不良的人其血浆中的胶体渗透压会下降,从而引起组织水肿 【答案】D 【解析】 【分析】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 (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 (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 【详解】A、血浆渗透压主要与蛋白质和无机盐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 ,是晶体渗透压,A错误; B、下丘脑中存在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若某人摄入无机盐过多,血浆中的晶体渗透压上升,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其尿液减少,B错误; C、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后,血浆中的晶体渗透压下降,胶体渗透压也会下降,C错误; D、营养不良的人其血浆中的血浆蛋白含量显著降低,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由血浆进入组织液,可引起组织水肿,D正确。 故选D。 21.某人因为交通事故脊髓从颈部折断,一般情况下 A. 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B. 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C. 缩手反射不存在,针刺手部有感觉 D. 缩手反射不存在,针刺手部无感觉 【答案】B 【解析】 【分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必须依赖于反射弧的结构的完整性。神经中枢主要包括脑和脊髓。脊髓是人体的低级中枢,大脑皮层是人体的高级中枢,脊髓的活动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大脑皮层除了对外部世界感知(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语言文字是人类进行思维的主要工具,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功能(在言语区)。 【详解】AB、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腰部的脊髓,所以某人的脊髓从颈部折断,膝跳反射的中枢没有被破坏,所以膝跳反射存在;足部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脊髓在颈部折断,兴奋不能经脊髓传至大脑皮层,所以针刺足部无感觉,A错误,B正确; CD、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胸部的脊髓,所以某人的脊髓从颈部折断,缩手反射的中枢没有被破坏,所以缩手反射存在;足部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脊髓在颈部折断,兴奋不能经脊髓传至大脑皮层,所以针刺足部无感觉,C错误,D错误。 故选B。 22.瘦素是由动物脂肪细胞中的瘦素基因表达的一种蛋白质激素,机体脂肪储存量越大,瘦素越多。下丘脑的某些细胞接受到瘦素信号后,机体能通过复杂的神经内分泌网络调节摄食行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而瘦素的作用可能是抑制脂肪细胞合成积累脂肪 B. 瘦素是分泌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后需要通过内质网、高尔基体加工和运输 C. 瘦素基因是通过控制瘦素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D. 瘦素会随血液运送到全身各处,并作用于下丘脑中相关靶细胞的膜上受体 【答案】A 【解析】 【分析】 1、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脂肪分子中的氧的含量与糖类相比少,氢的含量高. 2、瘦素是蛋白质,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它是分泌蛋白需要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才能分泌出来,随着血液运输到相应的靶器官或靶细胞,靶器官和靶细胞之所以能和该激素结合是因为有特异性的受体。 【详解】A. 分析题干中的“下丘脑的某些细胞接受到瘦素信号后,机体能通过复杂的神经内分泌网络调节摄食行为”,可见瘦素作用于下丘脑的某些细胞,A错误; B. 由题干中“瘦素是由动物脂肪细胞中的瘦素基因表达的一种蛋白质激素”,可知瘦素是分泌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后需要通过内质网、高尔基体加工和运输,B正确; C. 瘦素基因是通过控制瘦素的合成,作用于下丘脑,通过复杂的神经内分泌网络调节摄食行为,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C正确; D. 瘦素是一种激素蛋白,会随血液运送到全身各处,并作用于下丘脑中相关靶细胞的膜上受体,D正确。 故选A。 23.如图表示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一种方式,能以此方式进行信息交流的一组细胞是 A. 反射弧中相邻的神经元 B. 甲状腺细胞与下丘脑细胞 C. 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 D. 根尖成熟区相邻的细胞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主要有三种方式:(1)通过化学物质来传递信息;(2)通过细胞膜直接接触传递信息;(3)通过细胞通道来传递信息,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图示体现细胞膜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它是通过细胞间的直接接触完成的。 【详解】A、反射弧中相邻的神经元通过释放化学物质——神经递质进行传递,A错误; B、甲状腺细胞对下丘脑细胞分泌TRH的反馈调节通过化学物质——激素进行传递,B错误; C、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之间属于直接信息传递,C正确; D、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是利用了细胞间通道进行传递信息,D错误。 故选C。 24.肾上腺素和迷走神经都参与兔血压的调节。给实验兔注射0.01%的肾上腺素0.2mL后,心脏活动加强加快使血压升高。若剪断实验兔的迷走神经后刺激其靠近心脏的一端,迷走神经末梢会释放乙酰胆碱,使心脏活动减弱减慢,血压降低。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肾上腺素可作为激素,作用于心肌细胞,使其收缩加快 B. 乙酰胆碱是神经递质,作用于心肌细胞,使其收缩减慢 C. 肾上腺素需要通过体液运输,其作用范围广泛,作用时间短 D. 乙酰胆碱需要与心肌细胞的膜上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 【答案】C 【解析】 【分析】 血压的调节是一个神经体液调节过程。肾上腺素的生理作用是作用于靶细胞心脏细胞,促进心跳,作用后立刻被灭活。激素只能传递调节代谢的信息,本身并不参与代谢。迷走神经通过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心脏细胞表面的受体发挥作用。激素与神经递质作用的共同点主要有都需要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发挥作用后都立刻被灭活或运走,都属于信息物质,不参与代谢,只传递调节代谢的信息。 【详解】A. 由题干中“给实验兔注射0.01%的肾上腺素0.2mL后,心脏活动加强加快使血压升”可知,肾上腺素可作为激素,作用于心肌细胞,使其收缩加快,A正确; B. 由题干中“迷走神经末梢会释放乙酰胆碱,使心脏活动减弱减慢,血压降低”可知,乙酰胆碱是神经递质,作用于心肌细胞,使其收缩减慢,B正确; C. 肾上腺素需要通过体液运输,属于体液调节,其作用范围广泛,作用时间长,C错误; D. 乙酰胆碱需要与靶细胞膜上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D正确。 故选C。 25. α-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有机磷农药能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而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是清除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因此,α-银环蛇毒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症状分别是( ) A. 肌肉松弛、肌肉僵直 B. 肌肉僵直、肌肉松弛 C. 肌肉松弛、肌肉松弛 D. 肌肉僵直、肌肉僵直 【答案】A 【解析】 考查神经元间兴奋传导知识。α-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的神经递质受体结合,神经递质不能作用于突触后膜,兴奋不能传导,肌肉松弛;有机磷农药能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神经递质不能及时分解,突触后膜持续兴奋,肌肉僵直。 26.如图表示膝跳反射时,神经支配同侧下肢屈肌和伸肌之间的协调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射弧中有5个神经元参与该膝跳反射 B. 伸肌中既有感受器,也有效应器 C. 此反射中刺激D处,A、B、C处均会检测到电位变化 D. 膝跳反射的中枢在脊髓,不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 【答案】B 【解析】 【分析】 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效应器指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 【详解】A、由图可知,图中有一个传入神经元,神经中枢处一个神经元和2个传出神经元,共4个神经元,A错误; B、由图可知,伸肌中既有感受器,也有效应器,B正确; C、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所以刺激D,在A、C处无膜电位变化,B处有膜电位的变化,C错误; D、膝跳反射中枢位于脊髓,低级中枢受大脑的高级中枢支配,D错误。 故选B。 27.下列关于神经细胞中静息电位(静息时膜内外的电位差)和动作电位(受到刺激后产生的电位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将电位计的两电极置于神经纤维膜的外侧,可测出神经细胞静息电位 B. 将离体的神经纤维置于适宜的生理盐溶液中,适当增加溶液的KCl浓度其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增大 C. 将离体的神经纤维置于适宜的生理盐溶液中,适当增加溶液的NaCl浓度其动作电位的峰值增大 D. 神经纤维膜上动作电位的峰值会随刺激强度的增大而增大,随传导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答案】C 【解析】 【分析】 静息电位及其产生机制: (1)概念:指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呈外正内负状态。 (2)形成机制是: ①安静状态下细胞膜对K+有较高的通透能力而对其他离子的通透能力较小; ②细胞膜内外离子由于Na+-K+泵的作用而呈现不均衡分布; ③细胞内K+浓度大于细胞外,而细胞外Na+浓度大于细胞内。 因此安静状态时K+就会顺浓度差由细胞内移向细胞外,造成膜内电位变负,而膜外电位变正。外正内负的电位差一方面可随K+的外移而增加,另一方面,它又阻碍K+的进一步外移。最后驱使K+外移的浓度差和阻止K+外移的电位差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这时相对稳定的膜电位称为K+平衡电位,它就是静息电位。 2、动作电位及其产生机制: (1)概念:是可兴奋细胞受到有效刺激时,其膜电位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一次快速而可逆的电位变化过程,包括峰电位和后电位。 (2)形成机制:峰电位的上升支是由大量Na+快速内流形成,其峰值接近Na+平衡电位;峰电位的下降支主要是K+外流形成的。后电位又分为负后电位和正后电位,它们主要是K+外流形成的,正后电位时还有Na+泵的作用,从膜内泵出3个Na+,从膜外泵入2个K+。 【详解】A、测定静息电位应该把电位计的两电极分别放在细胞膜内侧和外侧,A错误; B、神经细胞膜主要对钾离子有通透性,造成钾离子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这是静息电位形成的原因,适当增加溶液的KCl浓度,使细胞膜内外K+浓度差变小,造成钾离子外流的数量减少,使得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变小,B错误; C、发生动作电位时,细胞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Na+ 内流,膜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适当增加溶液的NaCl浓度,使得膜内外Na+浓度差增大,Na+内流增多,动作电位的峰值增大,C正确; D、兴奋的传导具有“全或无”和“不衰减”的特点,前者指在神经元细胞膜上任意一点施加的阈刺激与任何强度的阈上刺激引起的动作电位水平是相同的,后者指在细胞膜上任意一点产生动作电位,那整个细胞膜都会经历一次完全相同的动作电位,也即神经纤维膜上动作电位的峰值不受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的影响,D错误。 故选C。 28.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激素的种类多,作用微量高效,可以为细胞提供能量 B. 切除动物垂体后,血液中用状腺激素的浓度不受影响 C. 通过对转录翻译的调节可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 D. 血液中葡萄糖增加可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答案】C 【解析】 【分析】 1、垂体可分泌多种促激素、生长激素。 2、激素是调节生命活动的信息分子,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而是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3、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而胰岛素能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4、基因表达的产物是蛋白质。 【详解】A. 激素的种类多,作用微量高效,但不可以为细胞提供能量,A错误; B. 切除动物垂体后,促甲状腺激素减少,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浓度减少,B错误; C. 有些激素的本质是蛋白质,所以通过对转录翻译的调节,可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C正确; D. 血液中葡萄糖增加可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D错误。 故选C。 29. HIV侵入正常人体后会破坏T细胞,科学家正在研究将HIV引诱到修饰过的成熟红细胞中,以防止病毒增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HIV侵入正常人体初期,机体不能产生细胞免疫将其清除 B. HIV再次侵入人体,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形成T细胞 C. HIV感染正常人体后,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将会降低 D. 成熟红细胞不能为HIV提供复制的模板从而抑制其增殖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HIV侵入正常人体初期,由于机体免疫能力强,可通过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将其控制或清除,A错误;HIV再次侵入人体,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或效应T细胞,B错误;HIV感染正常人体后,由于破坏T细胞,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将会降低,C正确;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没有DNA,也没有细胞器,不能合成蛋白质,缺少相应的酶等,HIV是逆转录病毒,侵入后,不能复制,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病毒与免疫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30.某健康人感染流感病毒后,出现了发热等症状。该患者体内一般不会发生的是 A. 浆细胞通过与病毒结合抑制其增殖 B. 效应T细胞裂解被病毒侵入的细胞 C. 下丘脑的部分神经细胞活动增强 D. B细胞和T细胞的细胞周期都缩短 【答案】A 【解析】 【分析】 1、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2、效应T细胞作用于靶细胞,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使得靶细胞裂解死亡。 3、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形成热觉的中枢在大脑皮层。 【详解】A、某健康人感染流感病毒后,刺激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浆细胞合成并分泌抗体,抗体通过与病毒结合抑制其增殖,浆细胞无识别作用,A错误; B、效应T细胞能与被病毒侵入的细胞(靶细胞)结合,并使靶细胞裂解死亡,B正确; C、因为出现了发热现象,而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某些神经细胞活动增强,进而增加产热量,C正确; D、B细胞和T细胞受刺激后,都迅速增殖分化,所以它们的细胞周期都缩短,D正确。 故选A。 31.哺乳动物的催产素具有催产和排乳的作用,加压素具有升高血压和减少排尿的作用。两者结构简式如下图,各氨基酸残基用3个字母缩写表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两种激素都是由八肽环和三肽侧链构成的多肽类化合物 B. 氨基酸之间脱水缩合形成的水分子中氢全部来自氨基 C. 肽链中游离氨基的数目与参与构成肽链的氨基酸种类无关 D. 两种激素间因2个氨基酸种类不同导致生理功能不同 【答案】D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催产素和加压素都是由9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且都含有一个由6个氨基酸组成的环状结构,两种物质的不同点在于环状和链状结构中各有一个氨基酸的种类不同。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两种激素都是由六环肽和三肽侧链构成的多肽化合物,A错误;氨基酸之间脱水缩合形成的水分子中的氢分别来自于一个氨基酸的氨基和另一个氨基酸的羧基,B错误;肽链中游离的氨基酸数目与参与构成肽链的氨基酸的种类有关,C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两种激素在两个氨基酸种类上不同,进而导致两者的功能不同,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以及分子结构多样性的原因,并根据图像分析判断两种化合物在结构上的差异,进而判断两者功能差异的原因。 32.马拉松是典型的耐力型运动项目,有氧供能是马拉松运动供能的主要方式。改善运动肌利用氧是马拉松项目首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下图是两个运动员在不同运动强度下进行测试,测得血液中乳酸含量与摄氧量之间的变化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运动员在测试中其运动肌细胞中能产生ATP的场所是线粒体 B. 运动员在测试中随运动强度的增大,开始主要进行无氧呼吸 C. 由图中运动员的摄氧量增加,乳酸含量也增加,说明乳酸是有氧呼吸的产物之一 D. 由图可知运动员乙更适合进行马拉松运动 【答案】D 【解析】 【分析】 乳酸是人体肌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马拉松运动时,肌细胞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以有氧呼吸为主。 【详解】A.图中曲线表明,随着运动强度增加,所需能量增加,有氧呼吸增强,但有氧呼吸增强也不能满足运动增强所需要的能量,因此无氧呼吸也随之增强,产生的乳酸增多,运动肌细胞中能产生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A错误; B. 马拉松运动主要是有氧呼吸提供能量,B错误; C. 由图中运动员的摄氧量增加,乳酸含量也增加,乳酸是无氧呼吸的产物之一,C错误; D. 由图中曲线可以看出,相同运动强度、摄氧量时,乙的乳酸比甲相对要少,因此乙比甲更适合进行马拉松运动,D正确。 故选D。 33.在有关DNA分子的研究中,常用32P来标记DNA分子。用、、表示ATP或dATP(d表示脱氧)上三个磷酸基团所处的位置(~~,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ATP和dATP都可以直接作为原料来合成DNA,并为其提供能量 B. 若ATP形成ADP的同时可将磷酸基团转移至DNA末端上,则利用A-~~,可得到32P标记的DNA C. 若用dATP作为DNA合成的原料,则需要32P标记dATP的位上的磷酸基团才能得到32P标记的DNA D. 用一个两条链都标记的DNA为模板,用不带标记的dATP为原料,合成n个DNA,其带标记的DNA所占比例为2/n 【答案】D 【解析】 【分析】 1、ATP中文名称叫三磷酸腺苷,结构简式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水解时远离A的磷酸键易断裂,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为RNA的基本单位之一。 2、DNA的基本单位为脱氧核苷酸,一分子脱氧核苷酸为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磷酸、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的,d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是DNA的基本单位之一。 【详解】A、ATP中两个磷酸基团被水解掉后所得的物质是合成RNA分子的单体之一,dATP中两个磷酸基团被水解掉后所得的物质是合成DNA分子的单体之一,A错误; B、ATP分子中远离A的高能磷酸键容易断裂和重新生成,某种酶可以催化ATP的一个磷酸基团转移到DNA末端上,同时产生ADP,那么该酶作用的磷酸基团应在ATP的γ位上,B错误; C、若用带有32P标记的dATP作为DNA生物合成的原料将32P标记到新合成的DNA分子上,则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dATP的“α”位上,C错误; D、用一个两条链都标记的DNA为模板,用不带标记的dATP为原料,合成n个DNA,其带标记的DNA为两个,所占比例为2/n,D正确。 故选D。 【点睛】1、ATP中的糖是核糖,dATP中的糖是脱氧核糖。 2、细胞中的直接能源物质除了ATP,还有CTP、GTP、UTP,但是没有TTP,因为五碳糖是核糖。 34.某基因由于发生突变,导致转录形成的mRNA长度不变,但合成的多肽链缩短,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A. 该基因一定是发生碱基对的替换 B. 突变可能导致mRNA上的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 C. 该突变导致转录时需要的核苷酸数目减少 D. 该突变导致翻译时需要的氨基酸种类一定减少 【答案】B 【解析】 【分析】 1、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①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如白化病、豌豆的粒形;②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来直接控制性状,如镰刀形细胞贫血症、囊性纤维病。 2、分析题文:“其mRNA的长度不变,但合成的肽链缩短”说明翻译的肽链缩短是由于编码的基因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导致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 【详解】A.该基因最可能发生碱基对的替换,也有可能增添或缺失,使启始子和终止子之间的距离不变,转录形成的mRNA长度不变,A错误; B. 根据题干mRNA长度不变,但合成的多肽链缩短,突变可能导致mRNA上的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B正确; C. 根据题干该突变导致转录时需要的核糖核苷酸数目不变,C错误; D. 根据题干合成的多肽链缩短,该突变导致翻译时需要的氨基酸数目减少,氨基酸种类不一定减少,D错误。 故选B。 【点睛】1、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基因都包含编码区和非编码区,不同之处是真核生物的编码区又分为外显子和内含子,而原核生物没有。 2、基因突变是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35.已知果蝇长翅和小翅,红眼和棕眼各为一对相对性状,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为了确定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以及控制它们的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某同学让一只雌性长翅红眼果蝇与一只雄性长翅棕眼果蝇杂交,发现子一代中表现型及其分离比为长翅红眼:长翅棕眼:小翅红眼:小翅棕眼=3:3:1:1。分析杂交结果可以得出 A. 长翅为显性性状,小翅为隐性性状 B. 红眼为显性性状,棕眼为隐性性状 C. 翅长基因位于常染色体,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 D. 翅长基因位于X染色体,眼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 【答案】A 【解析】 【分析】 雌性长翅红眼果蝇与雄性长翅棕眼果蝇杂交,子一代中出现小趐,即发生性状分离,说明长翅相对于小翅是显性性状,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长翅:小翅=3:1,红眼:棕眼=1:1,无法判断眼色的显隐性,也无法判断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 【详解】A.根据长翅:小翅=3:1,可判断长翅为显性性状,小翅为隐性性状,A正确; B.根据红眼:棕眼=1:1,无法判断眼色的显隐性,B错误; C. 翅长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也可位于X染色体上,眼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也可位于X染色体,C错误; D. 无法判断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D错误。 故选A。 36.胰岛素除了能降低血糖,还可以改善脑神经元的生理功能,其调节机理如图所示,有关叙述有误的是 A. 胰岛素受体激活能加快神经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从而降低血糖 B. 胰岛素受体的激活可以抑制神经元中炎症因子的释放,从而抑制神经元的凋亡 C. 由图可知,某些糖尿病患者可能胰岛功能正常,且胰岛素含量偏高 D. 上图充分的体现了神经元细胞膜的信息交流的功能 【答案】B 【解析】 【分析】 血糖平衡的调节的模型: 【详解】A. 由图可知,胰岛素激活受体后,能加快神经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从而降低血糖,A正确; B. 胰岛素受体的激活可以抑制神经元中炎症因子的释放,从而抑制神经元的变性、坏死,胰岛素作用于受体,可以直接抑制神经细胞的凋亡,B错误; C. 由图可知,某些糖尿病患者可能受体失活或某些抗体与受体特异性结合,出现胰岛功能正常,且胰岛素含量偏高,但血糖很高的现象,C正确; D. 图中神经元细胞膜既能接收信息,还能发出信息,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D正确。 故选B。 37.乐于助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你帮助别人提起重物时,看似举手之劳,实际会发生复杂的神经调节。如图是表示该反射通路的简图,首先大脑皮层发出冲动,可以引起神经元、神经元兴奋,进而引起骨骼肌中梭外肌纤维(肌纤维即肌细胞)收缩,从而提起重物。已知图中突触释放的神经递质均为兴奋性递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的神经元兴奋后,可以传递给梭外肌纤维和A神经元 B. 图中的γ神经元兴奋后,可以传递给梭内肌纤维和A神经元 C. 从反射弧结构组成的角度分析,肌梭中只存在效应器 D. 神经元兴奋后,最终会使骨骼肌收缩的力量减弱 【答案】B 【解析】 【分析】 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兴奋在离体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反射弧中的传递是单向的,这是由突触的特殊结构决定的,兴奋只能由突触前膜经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下一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 【详解】A. 图中的神经元兴奋后,可以传递给梭外肌纤维,但不能传递给A神经元,其原因是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α神经元为传出神经元,兴奋能传递给效应器,但不能逆向传递给A神经元,A错误; B. 图中的γ神经元兴奋后,可以传递给梭内肌纤维,由梭内肌纤维传递给A神经元,B正确; C. 从反射弧结构组成的角度分析,肌梭中既有感受器也有效应器,C错误; D. A神经元属于传入(感觉)神经元,γ神经元兴奋,肌梭收缩,A神经元兴奋,最终会使骨骼肌收缩的力量增强,D错误。 故选B。 38. 肌肉受到刺激会产生收缩,肌肉受刺激前后肌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和神经纤维的电位变化一样。现取两个新鲜的神经——肌肉标本,将左侧标本的神经搭在右侧标本的肌肉上,此时神经纤维与肌肉细胞相连接(实验期间用生理盐水湿润标本),如图所示。图中②、④指的是神经纤维与肌细胞之间的接头,此接头与突触结构类似。刺激①可引起右肌肉收缩,左肌肉也随之收缩。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兴奋地传递方向是①②右肌肉③④左肌肉 B. ①②③④中能进行兴奋传导的是①③,能进行兴奋传递的是②④ C. 右肌肉兴奋时,其细胞膜内外形成的局部电流会对③的神经纤维产生刺激作用,从而引起③的神经纤维兴奋 D. 给③一强刺激,只有左肌肉能产生收缩反应 【答案】D 【解析】 由于兴奋在②④间的传递是单向的,故兴奋的传递方向是①→②→右肌肉→③→④→左肌肉,A正确;①②为神经纤维,③④为突触,故能进行兴奋传导的是①③,能进行兴奋传递的是②④,B正确;右肌肉兴奋时,其细胞膜内外形成的局部电流会对③的神经纤维产生刺激作用,从而引起③的神经纤维兴奋,C正确;给③一强刺激,通过突触的传递左肌肉能产生收缩反应,由于③神经搭在右侧标本的肌肉上,故右侧肌肉也会收缩;D错误. 【考点定位】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 【名师点睛】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进行的是兴奋的传导,为双向的;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神经元与效应器之间进行的是突触间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 2、兴奋传递到哪一块肌肉,就可以使那一块肌肉产生电位差,进而引起肌肉收缩. 39.如图为中枢神经系统与相关内分泌腺的关系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A结构为突触 B. 激素甲可能是肾上腺素 C. 激素乙可能是胰岛素 D. 激素丙可能是抗利尿激素 【答案】A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 1、甲表示激素的分级调节,下丘脑分泌促某某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促某某激素作用于相关的腺体,例如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如果外界条件寒冷或者甲状腺激素含量低等情况下,下丘脑会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这种激素作用于垂体后,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使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 2、乙表示下丘脑分泌的激素储存在垂体中,例如抗利尿激素的分泌调节,体内水少→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分增多→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尿量减少。 3、丙表示相关的腺体直接受神经中枢的调节,例如下丘脑通过传出神经直接作用于胰岛细胞,促使胰岛细胞分泌相关的激素。 【详解】A、据图可知,A结构为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 A正确; B、符合甲模式调节方式的靶腺体有甲状腺、性腺等,肾上腺素的调节属于丙模式,B错误; C、激素乙可能是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分泌,不可能是胰岛素,C错误; D、激素丙可能是胰岛素也可能是胰高血糖素,还可能是肾上腺素,D错误。 故选A。 【点睛】易错点:下丘脑既有神经传导功能,也有分泌功能。下丘脑既是感受器,也是神经中枢和效应器。 40.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方式。有些疫苗需两次接种,初次接种产生免疫后,按规定时间间隔再次接种。若提前进行再次接种,则会减弱二次免疫效果,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 提前接种导致初次免疫产生的记忆细胞凋亡数目少 B. 提前接种导致初次免疫产生的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少 C. 疫苗会与初次免疫后存留的抗体结合被迅速清除 D. 疫苗会与初次免疫产生的效应T细胞结合被裂解 ’ 【答案】C 【解析】 【分析】 二次免疫是记忆细胞发挥作用,二次免疫比初次免疫产生的免疫更强更快,产生的抗体速度更快,数量更多。 【详解】提前接种若导致初次免疫产生的记忆细胞凋亡数目少,存活的记忆细胞多,则不会减弱二次免疫效果,A错误。提前接种不会影响初次免疫产生的浆细胞分泌的抗体,B错误。疫苗属于抗原,当提前进行再次接种时,疫苗会与初次免疫后存留的抗体结合被迅速清除,因此会减弱二次免疫效果,C正确。一方面初次免疫产生的效应T细胞不会长期存在,另一方面效应T裂解的是靶细胞,不能直接裂解疫苗,D错误。 【点睛】接种的疫苗是抗原,进入人体后会发生免疫反应,疫苗两次接种时,即发生二次免疫,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按规定时间间隔再次接种是为了不断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达到最高水平,从而获得对人体的保护。 二、非选择题: 41.2019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获得者揭示了细胞是如何感知和适应氧气变化。下图一是人体对于环境中氧气的变化而调节红细胞数量的示意图(“+”表示促进,“-”表示抑制作用,EPO为促红细胞生成素)。研究表明,在肾脏细胞内存在一些分子(氧感受器)在缺氧条件下被激活,导致促红细胞生成素基因表达。图二是10名登山队员(24~38岁)在中尼边境攀登过程中平均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水平与平均夜营高度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 图二 (1)缺氧导致红细胞数量增加的调节方式属于___________调节,红细胞数量的增加,导致血液中O2分压增加,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这种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___,保证了体内红细胞数量的保持相对稳定。 (2)从图一可以看出,尿毒症患者(肾功能发生障碍,无法排除含氮类代谢废物)容易发生贫血原因是____________。 (3)与鸡的红细胞相比,人成熟的红细胞在显微镜下最明显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从图二曲线可知,登山第37天之后,红细胞数量不再增加,但是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仍在增加,原因是__________。登山运动员体内促红细胞生成素含量最高的时间应该在红细胞含量最多______。(填“之前”或“之后”) (4)在登山37天之后,登山运动员仍处于高海拔地区,体内红细胞数量不再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 (5)我国在高海拔的昆明建有很多体育训练基地,中长跑运动员和足球运动员在比赛前常常到这些基地训练一段时间,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体液 (2). (负)反馈调节 (3). 肾功能发生障碍,会造成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合成下降,导致红细胞产生减少 (4). 没有细胞核; (5). 红细胞未成熟时转录形成的mRNA仍继续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6). 之前 (7). 红细胞数量多,携带的氧气多,血液中O2分压升高,抑制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合成 (8). 昆明海拔高,空气中含氧量低,能促进运动员产生更多的促红细胞生成素,使体内产生更多的红细胞,提高血液的运输氧气的能力,保证比赛时细胞得到足够的氧气 【解析】 【分析】 分析图一可知:机体缺氧时,在肾脏细胞内存在的氧感受器被激活,导致促红细胞生成素基因表达,促红细胞生成素促进骨髓中的干细胞增殖分化,经过一系列变化形成红细胞,促进血氧分压增高,减少对氧感受器的刺激,维持体内氧平衡。 分析图二可知:随着平均夜营高度的增加,登山运动员体内的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都在增加。 【详解】(1)题干中“在肾脏细胞内存在一些分子(氧感受器)在缺氧条件下被激活,导致促红细胞生成素基因表达”,可见缺氧导致红细胞数量增加的调节方式属于体液调节,红细胞数量的增加,导致血液中O2分压增加,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这种调节机制是负反馈调节,保证了体内红细胞数量的保持相对稳定。 (2)从图一可以看出,尿毒症患者肾功能发生障碍,会造成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合成下降,导致红细胞产生减少,容易发生贫血。 (3)人属于哺乳类,成熟的红细胞在显微镜下最明显的结构特点是没有细胞核。从图二曲线可知,登山第37天之后,红细胞数量不再增加,但是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仍在增加,根据基因的转录与翻译,应是红细胞未成熟时转录形成的mRNA仍继续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由于促红细胞生成素促进红细胞生成,所以登山运动员体内促红细胞生成素含量最高的时间应该在红细胞含量最多之前。 (4)在登山37天之后,虽然登山运动员仍处于高海拔地区,但体内红细胞数量不再增加,是因为红细胞数量多,携带的氧气多,血液中O2分压升高,抑制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合成。 (5)昆明海拔高,制造了缺氧的环境,能促进运动员产生更多的促红细胞生成素,使体内产生更多的红细胞,提高血液的运输氧气的能力,保证比赛时细胞得到足够的氧气,所以运动员在比赛前常常到这些基地训练一段时间。 42.下丘脑既是中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也是内分泌枢纽,下丘脑——垂体——相关腺体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回答下列问题: (1)下丘脑分泌的_____激素可以促进垂体合成并分泌_______,进而促进性腺合成并分泌性激素。当血液中性激素含量降低时,对_____的反馈抑制作用减弱,使其分泌相应激素的量________,进而调节性激素的分泌。 (2)甲状腺、垂体和下丘脑中任一腺体病变都可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临床上通过静脉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后测定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浓度变化,可鉴别病变的部位。甲、乙、丙三人都表现为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当给三人注射适量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注射前30min和注射后30min分别测定每个人的促甲状腺激素浓度,结果如下表。 促甲状腺激素浓度(mu/L) 注射前 注射后 健康人 <10 10~40 甲 <10 10~40 乙 10~40 >40 丙 <10 <10 ①通过抽取血清可以检测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含量的变化,是因为激素调节具有_____________的特点。 ②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前后,三人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浓度变化不同,由此可以推测甲、乙、丙发生病变的部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健康人长期摄入碘过量时,高碘会抑制细胞膜上钠-碘载体的活动,使碘向甲状腺细胞内转运减少,造成细胞内碘水平下降,最终会导致甲状腺_____________(萎缩或肿大),其原因是是____________。 (4)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的时候,骨骼肌首先会不自主战栗,然后还会产生冷的感觉。前者反应比后者反应稍快的原因是_______;同时人体在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的______调节下,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会增加,因为甲状腺激素有________的作用。 【答案】 (1).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2). 促性腺激素 (3). 下丘脑和垂体(缺一不可) (4). 增加 (5). ①通过体液(血液)运输 (6). ②下丘脑 (7). 甲状腺 (8). 垂体 (9). 肿大 (10). 细胞内碘水平下降后,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通过反馈调节使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增加,促进甲状腺细胞增生 (11). 骨骼肌不自主战栗这一过程中的反射弧比产生冷觉的反射弧短,参与的神经元少,兴奋经过的突触少,故反应速度更快 (12). 分级 (13). 提高细胞代谢速率,增加产热 【解析】 【分析】 下丘脑是内分泌调节的枢纽,它参与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如图: 【详解】(1)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可以促进垂体合成并分泌促性腺激素,进而促进性腺合成并分泌性激素,这是性激素的分级调节;性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具有负反馈调节作用,若血液中性激素含量降低时,对下丘脑和垂体的反馈抑制作用减弱,使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应激素的量增加,进而调节性激素的分泌。 (2)分析表格数据可知,甲在未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以前,促甲状腺激素浓度与健康人相同,说明垂体的功能是完好的,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以后,由于甲状腺激素对垂体和下丘脑有负反馈调节作用,促甲状腺激素浓度与健康人的相同,说明甲的甲状腺的功能与健康人一样,也是完好的,那么甲可能是下丘脑部位发生病变; 乙在未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以前,促甲状腺激素浓度与健康人相比偏高,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以后促甲状腺激素浓度大于健康人的浓度,说明甲状腺的反馈调节功能降低,所以乙病变的部位可能是甲状腺; 丙在未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以前和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以后,促甲状腺激素浓度都小于健康人的浓度,说明丙病变的部位可能是垂体。 (3)碘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原料,细胞内碘水平下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降低,对新青年和垂体的抑制作用减弱,甲状腺会代偿性增生,出现甲状腺肿大。 (4)骨骼肌不自主战栗是非条件反射,神经中枢在脊髓,产生冷觉在大脑皮层,所以骨骼肌不自主战栗这一过程中的反射弧比产生冷觉的反射弧短,参与的神经元少,兴奋经过的突触少,故反应速度更快。下丘脑产生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产生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所以下丘脑—垂体—甲状腺存在着分级调节。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会增加,因为它能提高细胞代谢速率,增加产热。 43.动物初次接受某种抗原刺激能引发初次免疫应答,再次接受同种抗原刺激能引发再次免疫应答。某研究小组取若干只实验小鼠分成四组进行实验,实验分组及处理见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小鼠分组 A组 B组 C组 D组 初次注射抗原 抗原甲 抗原乙 间隔一段合适的时间 再次注射抗原 抗原甲 抗原乙 抗原甲 抗原乙 (1)为确定A、B、C.D四组小鼠是否有特异性免疫发生,应检测的物质是____________(填“抗体”或“淋巴因子”)。如果四组再次注射抗原后检测的相应物质含量都很高且相差无几,则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2)再次注射抗原后,四组检测的结果均有差别,则上述四组小鼠中最可能出现再次免疫应答的组是____________。初次注射抗原后机体能产生记忆细胞,再次注射同种抗原后这些记忆细胞能够_________________。 (3)A组小鼠再次注射抗原甲,一段时间后取血清,血清中加入抗原甲后会出现沉淀,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 (4)某小组小鼠再次注射同种抗原的时候,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甚至休克等症状,该组小鼠体内最可能是发生了________(体液免疫、细胞免疫、过敏反应或自身免疫病),其特点一般有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2点)。 【答案】 (1). 抗体 (2). 抗原甲和抗原乙有相似的结构,产生了相同的免疫反应 (3). A、D (4). 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5). 血清中含有相应抗体,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 (6). 过敏反应 (7). 发作迅速、消退较快;一般不损伤组织细胞;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解析】 【分析】 1、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其具体过程如下: 2、分析表格可知,AB先注射抗原甲,然后A注射抗原甲,B注射抗原乙,能产生二次免疫的是A,同理推断D能产生二次免疫。 【详解】(1)抗体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淋巴因子加强免疫细胞的免疫活性,所以为确定A、B、C、D四组小鼠是否有特异性免疫发生,应检测的物质是抗体。如果四组再次注射抗原后检测的相应物质含量都很高且相差无几,则最可能的原因是抗原甲和抗原乙有相似的结构,产生了相同的免疫反应。 (2)分析表格步骤可知,再次注射抗原后,上述四组小鼠中能出现再次免疫应答的组是A、D。初次注射抗原后机体能产生记忆细胞,再次注射同种抗原后这些记忆细胞能够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3)A组小鼠再次注射抗原甲,一段时间后取血清,血清中加入抗原甲后会出现沉淀,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 (4)若小鼠发生过敏反应,过敏反应的特点一般有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性差异。 【点睛】易错点: 1、二次免疫时,记忆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 2、过敏反应是体液免疫,有抗体产生,二次接触抗原时才有病理变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