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中地理 第3单元 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 第1节 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学案 鲁教版必修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高中地理 第3单元 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 第1节 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学案 鲁教版必修2

第一节 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1.识记并会分析判断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重点)‎ ‎2.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形成条件。(重难点)‎ ‎3.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自 主 预 习·探 新 知]‎ 教材整理1 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阅读教材P57至P59图文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农业生产 ‎(1)概念:人类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来获得产品的物质生产活动。‎ ‎(2)特点: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 ‎2.影响因素 ‎3.农业主导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1)古代: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重要。‎ ‎(2)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经济条件和农业技术条件对农业区位的影响越来越突出。‎ 教材整理2 农业地域类型 阅读教材P59至P63图文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概念:一定地域内形成的较稳定的、成型的区域性农业生产类型,它是历史长期发展的产物。‎ ‎2.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 ‎(1)水稻种植业 ‎①自身特点 ‎②分布:亚洲的东亚、东南亚、南亚地区。‎ ‎③区位因素 - 14 -‎ 区位因素 区位优势 自然 因素 气候 亚洲热带、亚热带季风区夏季高温,雨热同期 地形 河流沿岸与下游三角洲地区,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的丘陵地区,依山势修筑梯田 社会 经济 因素 劳动力 人口稠密 劳动力资源丰富 市场 粮食需求量大 生产经验 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④生产特点 ‎(2)商品谷物农业 ‎①概念:商品谷物农业是一种以生产小麦、玉米等谷物为主,产品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 ‎②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一般以家庭农场为主,机械化水平高。‎ ‎③分布 ‎(3)混合农业 ‎①概念:是种植业和畜牧业相互结合、兼而有之的综合性农业。‎ ‎②分布:欧洲、北美洲和非洲的南非,以及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也属于混合农业。‎ ‎③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优点:‎ a.农场内土地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可保持土地肥力,形成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b.种植业和放牧业两种生产方式相结合,在时间上忙、闲错开,这样便于合理有效地安排农业生产活动。‎ c.农场主可根据市场需求和政府政策,决定种植与放牧的规模,经济收入比较稳定。‎ 教材整理3 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阅读教材P63至P65图文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农业生产活动 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合理强度 土地等资源可持续利用 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 半干旱地区过度放牧 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 干旱、半干旱地区不合理的灌溉方式 土地盐渍化 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 大量施用化肥 土壤板结 广泛使用杀虫农药 农产品和土壤遭受污染 正误判断:‎ ‎(1)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是一成不变的。 (  )‎ - 14 -‎ ‎(2)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起决定作用。 (  )‎ ‎(3)影响农业地域类型的诸多因素中,经济因素起决定作用。 (  )‎ ‎(4)近年来我国频繁发生的沙尘暴,与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有密切的联系。‎ ‎ (  )‎ ‎【提示】 (1)× 相比之下,自然要素相对稳定,而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由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某个区位因素的变化也会引起其他区位要素的变化。尤其是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进而对农业的区位选择影响也很大。‎ ‎(2)× 自然因素并非都是决定性的。一方面,通过培育良种,改良耕作制度等技术改革,可扩大某种农作物的区位范围。另一方面,根据经济技术条件,可对不适宜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进行改造,使之适宜发展农业。‎ ‎(3)× 在影响农业地域类型的诸多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主导作用,但不一定起决定作用。‎ ‎(4)√ 我国在半干旱地区的过度放牧、过度开垦农业活动引起草场退化,导致土地荒漠化,为沙尘暴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来源。‎ ‎[合 作 探 究·攻 重 难]‎ ‎  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教师用书独具)‎ 大蒜在我国是一种秋播夏收作物,喜湿、喜肥、不耐旱、忌渍水。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我国大蒜出口量约占世界大蒜贸易量的90%,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探讨:播种时在原有土地上覆盖地膜(右图)能够提高大蒜产量和品质,其作用是什么?‎ ‎【提示】 保温、保水(保墒)。‎ 探讨:我国每年大蒜的种植面积波动很大,影响大蒜种植面积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提示】 市场。‎ 探讨:为什么我国大蒜在世界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 ‎【提示】 劳动力价格低;土地租金低;大蒜品质好。‎ ‎1.自然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分析时可依据某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去分析。具体总结如下:‎ - 14 -‎ ‎2.社会经济因素 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社会经济因素是分析的主导方向。‎ 区位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市场 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关注市场动态,发展市场需求的农作物品种 交通运输 提高农业生产的商品率,扩大农产品销售范围 园艺业、乳畜业等应布局在交通运输方便快捷的地方 政府政策 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 响应政府决策,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发展农业生产 科技 机械 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 技术条件的发展和改进,通过改变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而影响农业区位的选择 化肥 促进了农业的产出 良种 使单产量提高 冷藏 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 ‎3.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条件在不断变化中,其主要是通过对地形、光热、土壤的改造或对市场、交通等因素的影响,间接影响农业发展。具体分析如下所示:‎ - 14 -‎ ‎1.读下面某养殖户发展养殖业的两个阶段示意图及文字材料,完成(1)~(3)题。‎ ‎(1)该青年在阶段Ⅰ时,进行养殖的区位优势是(  )‎ ‎①农村养殖的原料丰富 ②技术条件好 ‎ - 14 -‎ ‎③接近城市且市场广大 ④荒芜土地多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2)阶段Ⅱ时,该青年能做出包销其他养殖户产品的关键是(  )‎ A.技术水平的提高 B.市场需求量大 C.有共同致富的信念 D.自己的养殖场缩小 ‎(3)从Ⅰ、Ⅱ两个阶段看出,要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必须加大的投入是(  )‎ A.劳动力 B.生产资料 C.科技 D.自然条件 ‎【解析】 解答该题的关键是解读材料和图中的信息,从中分析出不同发展阶段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不同。第Ⅰ阶段,该青年位于城郊,农村养殖的原料丰富,接近城市且市场广大,但缺乏技术。第Ⅱ阶段,该青年包销其他养殖户产品,说明市场需求量大,供不应求。Ⅰ、Ⅱ阶段都是通过技术输入进行新的养殖,所以要创高效农业,应加大科技投入。‎ ‎【答案】 (1)A (2)B (3)C ‎  农业地域类型 (教师用书独具)‎ ‎2016年3月31日越南官方邀请袁隆平院士赴越解决盐碱地水稻种植难题,越南驻华大使介绍说,越南是大米出口国,该国的九龙江平原素有越南“鱼米之乡”的美誉,是越南大米和水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但从去年底至今,九龙江平原多地遭受了严重旱情,加之一些沿海省份海水倒灌,导致水稻产量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探讨:越南的九龙江平原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什么?‎ ‎【提示】 水稻种植业。‎ 探讨:越南发展水稻种植的最突出的优势是什么?‎ ‎【提示】 季风气候湿热,雨热同期;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 探讨:为什么亚洲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水稻种植,单产高却商品率低?‎ ‎【提示】 亚洲劳动力丰富,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农业生产精耕细作,所以单产高;但人口多,以自给为主,再加上受传统观念和经济水平的制约,所以水稻生产商品率较低。‎ ‎1.亚洲水稻种植业 ‎(1)水稻种植业的区位条件 - 14 -‎ ‎(2)水稻种植业特点、成因及发展措施 特点 原因 发展措施 小农经营 人均耕地少 集约经营,适当扩大生产规模 单产高 精耕细作 商品率低 农村人口多,以自给为主 控制人口数量,增强商品意识 机械化水平低 经济水平低,田地规模小 大力发展工业,加快机械化发展 科技水平低 农民文化科技水平低,凭经验生产 加大科技宣传与投入 水利工程量大 季风气候,水旱灾害频繁 大力投资建设水利工程 ‎2.商品谷物农业 以美国中部平原地区为例,从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入手,分析商品谷物农业的形成条件及特点。‎ ‎(1)自然条件 ‎(2)社会经济条件 区位因素分析 形成条件评价 交通便利(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的水运与铁路、公路交织)‎ 便于商品集散,降低运费,提高经济效益 市场广阔(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出口国)‎ 促进了商品粮的大规模生产和农业的现代化 地广人稀(中部平原,人口密度小,土地租金低)‎ 有利于规模经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商品率 - 14 -‎ 机械化水平高(发达的工业提供了支撑)‎ 为大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 农业科学技术先进(建立了全国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系统)‎ 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促进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科技化 ‎3.混合农业 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以小麦—牧羊混合生产为主,是现代混合农业的典范。其特有的生产优势如下所示:‎ ‎2.读图,回答问题。‎ 甲            乙 ‎(1)图甲和图乙中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 ‎(2)两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农场一般多______________经营的,种植的作物中均有____________。甲国大力种植该作物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图所示的国家有庞大的________________,免费向所有农场主提供最新科技成果。‎ ‎(5)乙图所示的国家,政府不遗余力地________,以促进农牧业的发展。‎ ‎【解析】 第(1)题,图甲分布于美国中部,为商品谷物农业区;图乙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和西南部,为混合农业区。第(2)题,农业生产特征主要从生产规模、机械化水平、科技水平和商品率等方面分析。第(3)题,两国均为发达国家,主要以家庭农场生产为主,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以小麦和牧羊为主。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主要从气候、地形、土壤和水源等方面分析。第(4)题,提供农业科技成果,主要为科技单位。第(5)题,乙图地区农业最大的限制条件是水资源不足,通过政府的东水西调工程改善。‎ ‎【答案】‎ - 14 -‎ ‎ (1)商品谷物农业 混合农业 (2)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3)家庭 小麦 地形平坦开阔;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土壤深厚、肥沃;灌溉水源充足 ‎(4)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系统 (5)修建水利工程 ‎  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师用书独具)‎ 作为中国最大的优质商品棉基地和国内唯一的长绒棉基地,新疆已连续20多年实现棉花种植面积、单产、总产和调出的全国第一。在棉花生产早期,为了促进棉花生长,新疆广泛使用塑料薄膜。但经监测发现,连续种植地膜棉15年以上的棉田,每亩含膜量最高达‎25.6千克,最低达‎13.8千克,平均每亩膜残留量为‎15.48千克。‎ 探讨:塑料地膜对新疆棉花生长有什么不利影响?‎ ‎【提示】 残留地膜容易导致土壤污染;影响土壤的透水、透气性; 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等。‎ 探讨:新疆大力发展棉花种植可能导致哪些生态问题?‎ ‎【提示】 土地退化(土地肥力下降):过度开垦可能导致土地荒漠化;不合理灌溉可能导致土壤盐渍化。‎ 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农业生产在改变人类食物来源和结构的同时,也强烈地改变着地理环境,具体如下:‎ ‎3.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 14 -‎ ‎(1)乙地农业发展过程中,不合理的生产方式产生的最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严重 B.土壤次生盐碱化 C.土地荒漠化 D.土壤污染 ‎(2)丙所在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开辟水源,合理灌溉 B.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C.合理采伐,及时抚育 D.退耕还湿,建保护区 ‎【解析】 第(1)题,图中显示乙地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草地,因此主要发展牧业,如过度放牧和开垦,会导致严重的土地荒漠化。第(2)题,丙地为三江平原地区,湿地广布,湿地的生态功能强大,但新中国成立后许多湿地被开垦成耕地,出现了许多生态问题,因此该地农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退耕还湿,建湿地保护区。‎ ‎【答案】 (1)C (2)D ‎ 世界农业地域类型分布 探讨:热带迁移农业的主要分布地区以何种自然植被为主?‎ ‎【提示】 以热带雨林为主。‎ 探讨:商品谷物农业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什么?该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提示】‎ - 14 -‎ ‎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该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特征是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等。‎ 探讨:影响乳畜业发展与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什么?‎ ‎【提示】 市场因素。‎ ‎(1)读图名,明确图示主题。‎ 由图名可知,此图表示的是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区域分布状况。‎ ‎(2)提信息,抓住图示核心。‎ ‎①明确图例类型,看每种图例在图中的分布范围;明确不同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状况,②明确世界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 ‎(3)抓关键,分析核心问题。‎ ‎①抓住每种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生产特点,分析其区位因素。‎ ‎②抓住世界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分析农业地域类型的影响因素。‎ ‎4.读世界部分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回答问题。‎ ‎(1)我国畜牧业可分为牧区畜牧业和农耕区畜牧业。有人说我国牧区畜牧业属于大牧场放牧业,你认为合理吗?________________,请简要分析。‎ ‎(2)世界大牧场放牧业主要分布在哪些国家?________,B国为发展畜牧业采取了哪些措施?‎ ‎(3)D区域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该区域发展农业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区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我国牧区的畜牧业生产规模小、商品率低、专业化程度低,不符合大牧场放牧业的特征。读图可知,B国为阿根廷,农业地域类型为大牧场放牧业;C位于欧洲西部,农业地域类型为乳畜业;D为澳大利亚,农业地域类型为混合农业。‎ ‎【答案】 (1)不合理 我国牧区畜牧业一般以游牧业为主,牲畜数量少,规模小,一般以家庭为单位,商品率低。‎ ‎(2)阿根廷、美国、澳大利亚、南非、新西兰 培育良种牛;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开辟水源;种植饲料。‎ - 14 -‎ ‎(3)混合农业 两种生产互惠互利,农场成为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两种生产时间上互补,农民可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能保证经济收入稳定,农民可根据市场需求决定种植与放牧的规模 ‎(4)乳畜业 ‎[课堂·小结]‎ ‎[当 堂 达 标·固 双 基]‎ 对点训练1 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近年来,山东已经成为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之一。据下图及所学知识,完成1~2题。‎ ‎【导学号:37560080】‎ ‎1.大棚中生产的蔬菜的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原因是大棚中(  )‎ A.光照太强    B.热量不足 C.日温差较小 D.年温差较小 ‎2.近些年山东蔬菜基地的蔬菜销售量和销售范围都在扩大,原因是(  )‎ A.该蔬菜基地的蔬菜质量好 B.该蔬菜基地生产蔬菜的自然条件优越 C.该蔬菜基地的蔬菜品种多 D.交通运输及保鲜、冷藏技术的改善 ‎【解析】 第1题,日温差大,白天光合作用强,晚上呼吸作用弱,养分积累多,质量好。大棚内日温差较小,生产的蔬菜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第2题,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使农产品市场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答案】 1.C 2.D - 14 -‎ 对点训练2 农业地域类型 下图为某地四个阶段的农业产值结构和商品率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A.甲阶段:商品谷物农业——气候 B.乙阶段:水稻种植业——交通 C.丙阶段:混合农业——水源 D.丁阶段:乳畜业——市场 ‎4.该地区最有可能分布在(  )‎ A.东亚季风区 B.多分布在地狭人稠的地区 C.机械化水平很低的地区 D.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 ‎【解析】 第3题,据图示阶段特点可知,甲为自给为主的种植业,乙为商品谷物农业,丙为混合农业,丁为商品牧业阶段,其主导区位因素分别为气候、市场、市场、市场。第4题,据上题分析可知,该地区农业结构由种植业为主变为以畜牧业为主,是该地区不断根据市场变化进行结构调整的结果,最有可能的是适应了当地城市化的需求。‎ ‎【答案】 3.D 4.D 对点训练3 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农业生产在获得人类所需产品的同时,也强烈地改变着环境。据此回答5~6题。‎ ‎【导学号:37560081】‎ ‎5.关于造成土壤污染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土壤污染主要是由自然原因造成的 ②污染物一旦进入土壤后很难消除 ③土壤污染直接影响植物,不会危及人类健康 ④我国广大农村耕地污染十分严重,尤其是城郊、工矿区周围土壤污染较重 A.①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④‎ ‎6.有关农业生产对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类进行农业生产就会导致自然环境的破坏 B.生物多样性的破坏与农业生产活动无关 C.滥垦草原、过度放牧是造成土地盐渍化的主要原因 - 14 -‎ D.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会对生态系统带来负面影响 ‎【解析】 第5题,土壤污染主要是由人为原因造成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很难消除;土壤污染会通过食物链影响人体健康;城郊、工矿区周围土壤污染尤为严重。第6题,人类合理的农业生产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而人类过度的农业生产活动则会对环境造成破坏,使生物多样性减小;土壤的盐渍化是由于不合理的灌溉造成的;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会破坏环境,对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答案】 5.B 6.D - 14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