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合作一中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地理试卷 命题人:宁丽瑞 审题人:黄金甲 时间:50分钟 分值: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 下图为某河流一段较平直河道的剖面图,面对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左岸,右手方视为右岸。‎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此段河流可能位于 A. 南半球 B. 北半球 C. 赤道 D. 回归线上 ‎2. 若此河流是一条自东向西流动的河流,它哪一岸的河堤需要特别加固 A. 东岸 B. 南岸 C. 西岸 D. 北岸 ‎【答案】1. A 2. 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河流侵蚀地貌及其形成原因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地转偏向力的影响。由图可以看出该河左岸侵蚀更为严重,右岸堆积,同时根据面对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左岸,右手方视为右岸。据此判断水流方向偏左转,属于南半球;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2题详解】‎ 由题知该河位于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左岸侵蚀严重,右岸堆积,且河流自东向西流动,据此判断,右岸属于北岸,左岸属于南岸,由于左岸侵蚀更为严重,因此需要加固河堤。故选B。‎ ‎【点睛】区分河流的凸岸与凹岸:‎ 在河流剖面图中判断凹凸岸:‎ 读下面的“日照图”,回答下面下列小题。‎ ‎3. 关于图中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下一刻D点将进入白昼 B. C在昼半球 C. D E两点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D. AB是昏线 ‎4. 此时,地方时为0:00的经线是( )‎ A. 120°E B. 100°W C. 20°W D. 60°E ‎【答案】3. A 4. D ‎【解析】‎ ‎【3题详解】‎ 该题考查晨昏线的判读。根据材料可知,AB为地球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分界线,应为晨线,D答案错误;‎ D、E两点位于晨线上,正值日出,下一刻将进入白昼,A对;‎ C点在夜半球,B错;‎ D、E两点自转角速度相同,但D点位于赤道,自转线速度最大,E点纬度高于D ‎,线速度小于D,C错;‎ 故正确答案为A。‎ ‎4题详解】‎ 该题考查时差的计算。根据材料,地球该半球被经线平均分成6分,两条经线之间经度差为30°。根据已知条件,此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经度为120°W,该条经线地方时为12:00;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经度为150°E,该条经线地方时为6:00;夜半球的中央经线的经度为60°E,该条经线的地方时为0:00,据此,正确答案为D。‎ 下图中甲、乙、丙、丁四点之间存在热力环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 甲、乙、丙、丁四点的气压大小,按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 A. 乙>甲>丁>丙 B. 甲>乙>丁>丙 C. 甲>乙>丙>丁 D. 丁>甲>乙>丙 ‎6. 假若图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表示近地面郊区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5. A 6. B ‎【解析】‎ ‎【5题详解】‎ 高压处等压面上凸,低压处等压面下凹。高空与近地面气压性质相反,即高空形成高压,则近地面形成低压。在同一水平方向上大气从高压流向低压。故气压由大到小的排列是乙甲丁丙,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6题详解】‎ 由于城市存在“热岛效应”,因此近地面郊区气温始终低于城市,形成高压。高压处等压面上凸,低压处等压面下凹;高空与近地面气压性质相反,即高空形成高压,则近地面形成低压。因此图中乙处位于近地面,形成低压,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有一定难度,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原理、气温气压之间的关系及热力环流的实例。‎ 在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冬季避寒旅游逐渐流行起来。据研究,一月平均气温一般在‎10℃‎到‎22℃‎之间的地区,适合作冬季避寒旅游的目的地。‎ 完成下面小题。‎ ‎7. 我国冬季比世界上同纬度地区偏冷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A. 受副极地低气压的控制 B. 西伯利亚冷空气频繁南下 C. 东部沿海受到海流影响 D. 太阳高度小,日照时间短 ‎8. 下列各组城市中,适合冬季避寒旅游的是()‎ A. 珠海、南昌 B. 南昌、贵阳 C. 哈尔滨、厦门 D. 厦门、三亚 ‎【答案】7. B 8. D ‎【解析】‎ ‎【7题详解】‎ 我国冬季是受亚洲高压的控制,A错误。我国气候为显著的季风气候,冬季在亚洲高压的控制之下,来自西伯利亚的强冷空气经常南下入侵,造成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地区偏低,B正确。东部沿海受到的洋流是日本暖流而暖流是增温增湿,故不是造成气温偏低的原因,C错误。纬度相同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相同,昼夜长短相同,D错误。故选B。‎ ‎【8题详解】‎ 一月平均气温一般在‎10℃‎到‎22℃‎之间的地区,适合作冬季避寒旅游的目的地,应该接近热带地区。南昌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地形平坦,位于我国南岭以北地区,受冬季风影响较大,气温相对较低,不适合冬季避寒旅游,A错误。贵阳地处云贵高原,冬季多阴雨冷湿天气,也不适合冬季避寒旅游,B错误。哈尔滨纬度较高,冬季寒冷,不适合避寒旅游,C错误。厦门、三亚纬度低,一月平均气温一般在‎10℃‎到‎22℃‎之间,离冬季风源地远,受海洋影响大,冬季温暖,适合避寒,D正确。故选D。‎ 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9. 从地理学角度看,它描述的是(  )‎ A. 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带性分异规律 B.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带性分异规律 C 垂直分异规律 D. 地方性分异规律 ‎10. 塞北到江南景观的差异,产生的基础是(  )‎ A. 水分 B. 光照 C. 土壤 D. 热量 ‎【答案】9. A 10. D ‎【解析】‎ ‎【9题详解】‎ 从地理学角度看,古诗描述的是由塞北到江南的景观差异,景观是随着纬度变化的,体现的是纬度地带分异规律(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带性分异规律),A正确。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带性分异规律是随着经度变化,B错误。垂直分异规律是随着海拔高度变化,C错误。地方性分异规律是局地小范围的景观,D错误。故选A。‎ ‎【10题详解】‎ 根据上题分析,从塞北到江南的景观差异是随着纬度变化的,属于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带性分异规律,产生的基础是热量,D正确。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带性分异规律产生的基础是水分,A错误。光照、土壤不是自然带变化的基础,B、C错误。故选D。‎ ‎【点睛】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 ‎①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以热量为基础。②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以水分为基础。③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以水热条件为基础。‎ 下图为不同水体之间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在下列月份中,箭头a代表的补给主要发生在()‎ A. 1~2月 B. 3~4月 C. 6~7月 D. 11~12月 ‎12. 甲代表的水体类型是()‎ A. 冰川、地下水 B. 雨水、地下水 C. 雨水、海洋水 D. 海洋水、冰川 ‎【答案】11. C 12. B ‎【解析】‎ ‎【11题详解】‎ 读图可知,a补给为长江水补给洞庭湖水,应为长江的汛期,故应为6-7月,长江进入雨季为汛期,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2题详解】‎ 甲水体和长江水、洞庭湖水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补给的关系。地下水与长江水和洞庭湖水之间可以存在相互补给的关系;冰川水可以补给长江水,但是长江水不能补给冰川水;长江水可以补给海洋水,但是海洋水不能补给长江水;长江水和洞庭湖水经过蒸发形成降水,雨水能补给长江水和湖泊水,B正确,ACD错误。故选B。‎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3. 在图示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目前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 )‎ A. 蒸发 B. 地表径流 C. 降水 D. 水汽输送 ‎14. 联系地球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并促进各圈层间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的是( )‎ A. 大洋环流 B. 水循环 C. 大气环流 D. 岩石圈物质循环 ‎【答案】13. B 14. B ‎【解析】‎ ‎【13题详解】‎ 当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影响最大的环节为地表径流,如生产生活用水多取自地表径流,修水库、跨流域调水等都是对地表径流的改变;对蒸发环节的影响较大,如可以通过该变下垫面增加或减少下渗,但这些活动同时会改变地表径流环节;对降水影响有限,如可在自然条件适宜时通过人工降雨方式增加降水;水汽输送主要是通过风、台风等活动将海洋水汽输送到陆地上,目前人类活动对水汽输送环节影响极小,故选B。‎ ‎【14题详解】‎ 水循环过程中不同状态的水在大气圈(蒸发、降水、水汽输送)、水圈、岩石圈(下渗、蒸发、地下径流)、生物圈(降水、蒸发)之间循环运动,促进了各圈层之间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如地表径流携带泥沙(岩石圈物质)塑造各类河流地貌、蒸发和降水中热量的转换等,B对;大洋环流主要是发生在海洋上的海水和大气之间的能量交换,与岩石圈关系小;大气环流把热量和水汽从一个地区输送到另一地区,从而使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得到交换,调整了全球的水热分布,与生物圈、岩石圈关系较小;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没有联系地球大气圈,A、C、D错。‎ ‎【点睛】水循环主要有五个环节: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和径流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目前,人类活动对全球大气的水汽输送几乎没有影响,最主要的影响方式是地表径流。‎ 读“某海域洋流分布示意图”(局部),完成下面小题。‎ ‎15. 该海域位于()‎ A. 北半球中低纬度 B. 北半球中高纬度 C. 南半球中高纬度 D. 南半球中低纬度 ‎16. 在盛行风的吹拂下形成的一组洋流是()‎ A. ①③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②‎ ‎17. ①②③④四处分布有世界著名渔场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15. D 16. C 17. A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了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环流为顺时针,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环流为逆时针。图中洋流圈位于回归线附近,属于中低纬度,逆时针大洋环流说明该海域位于南半球。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6题详解】‎ 根据上题分析,此图位于南半球,根据图中经纬度位置,可判断该洋流位于南太平洋上,①为秘鲁寒流,②为南赤道暖流,③为东澳大利亚暖流,④为西风漂流。图示②为受南半球东南信风影响而形成的南赤道暖流;④为受南半球中纬西风影响而形成的西风漂流,属于风海流,C②④正确。而①③属于补偿流,ABD错误。故选C。‎ ‎【17题详解】‎ 世界四大渔场分别为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北海渔场、秘鲁渔场,其中前三者为寒暖流交汇处形成渔场,秘鲁渔场为上升流形成渔场。①处为秘鲁寒流,为上升流形成渔场,故A正确。②为暖流,不能形成渔场,故B错误。③为暖流流经,不能形成渔场,故C错误。 ④寒流不是上升流,故不能形成渔场,D错误。故选A。‎ ‎【点睛】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有:(1)对气候的影响:暖流起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起降温减湿的作用。(2)对海洋生物和渔场的影响:①寒暖流交汇处,饵料丰富,形成大渔场(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纽芬兰渔场)。②上升流影响,深层海水上泛,把深层海水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饵料丰富,形成大渔场(秘鲁渔场)。(3)对海洋污染的影响:加快污染区的净化速度,但扩大了污染范围。(4)对海洋航行的影响:①顺流速度快,节省燃料。②逆流速度慢。③寒暖流交汇处容易形成海雾,影响航行。‎ 在人类面临的各种资源危机中,淡水危机是其中之一。据预测,到2025年,全世界2/3的人口将生活在缺水状态中。‎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 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 A. 河流水和湖泊水 B. 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C. 湖泊水和海洋水 D. 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深层地下水 ‎19. 调节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重要措施是 ()‎ A. 跨流域调水 B. 进行人工降雨 C. 修建大型水库 D. 植树造林 ‎20. 下图所示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18. B 19. C 20. B ‎【解析】‎ ‎【18题详解】‎ 地球的水主要储存在海洋中,陆地淡水主要储存在冰川中。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B正确,ABC错误。故选B。‎ ‎【19题详解】‎ 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时间分布夏秋季节多,冬春季节少;空间分布均是东南沿海多,西北内陆少。解决时间不均可以修建水库;解决空间不均可以跨流域调水。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0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①是褶皱,④是断层,都是内力作用形成的,故ACD不符合题意。图②是风蚀蘑菇,③是河口三角洲,都是外力作用形成的,故B正确。故选B。‎ 二、综合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21.读某月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表示北半球______季,此季节气压带风带向_____移,受其影响,此时,乙地的气候特征是____。‎ ‎(2)甲地全年盛行_______风,受海洋暖湿气团影响,形成_______气候。‎ ‎(3)此时控制亚欧大陆的大气活动中心是_____,丙地盛行_____风,成因是__。 ‎ ‎(4)此季节,北印度洋海区表层洋流呈______时针方向运动。‎ ‎【答案】 (1). 夏季 (2). 北 (3). 炎热干燥 (4). 西/西南 (5). 温带海洋性气候 (6). 印度/亚洲低压 (7). 东南 (8).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9). 顺时针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和季风环流的相关知识。‎ ‎【详解】(1)读图可知,图示印度半岛附近形成低压,即印度低压强盛,判断为北半球的夏季,此季节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受其影响,此时,乙地(地中海沿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候特征是炎热干燥。‎ ‎(2)读图可知,甲地处西欧,全年受西风带控制,全年盛行西南风,受海洋暖湿气团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3)此时为北半球夏季,控制亚欧大陆的大气活动中心是印度低压,丙位于东亚地区,夏季盛行东南风,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4)此季节为北半球的夏季,北印度洋海区属于季风洋流,表层洋流受西南季风影响,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22.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地质构造的名称分别是:甲___,乙_____,丙____。‎ ‎(2)甲、乙两处的地貌形态分别是_____、__________,它们的形成,除了地壳运动的原因之外,还与__________作用有关。‎ ‎(3)图示岩石是______岩,是在________作用下形成的。‎ ‎(4)对于甲乙两处来说,在______处打井的话,其地下水可能丰富;石油、天然气可能储藏在______处。‎ ‎(5)下列地貌形成中,与甲地的地质构造有关的是_____。‎ A. 东非大裂谷 B. 华山 C. 渭河平原 D. 喜马拉雅山 ‎【答案】 (1). 背斜 (2). 向斜 (3). 断层 (4). 谷地/山谷 (5). 山岭 (6). 外力作用/外力侵蚀 (7). 沉积岩 (8). 外力作用 (9). 乙 (10). 甲 (11). 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质构造及其地貌和地质构造的应用等相关知识。‎ ‎【详解】(1)读图可知,甲地岩层向上弯曲拱起,为背斜构造;乙地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构造;丙处岩层断裂,两侧岩层发生明显错动,判断为断层构造。‎ ‎(2)读图可以看出,甲地地貌形态为谷地,乙地地貌形态为山岭,它们的形成,除了地壳运动的原因之外,还与外力作用有关,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3)读图可以看出,图示岩层分层明显,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可以判断为沉积岩,沉积岩是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 ‎(4)对于甲乙两处来说,在乙处打井的话,其地下水可能丰富,因为乙处为向斜构造,向斜岩层向下弯曲,向斜槽部有利于地下水汇集,是良好的储水构造;石油、天然气可能储藏在甲处,因为甲处为背斜构造,背斜构造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由于油气密度相对小,容易在背斜顶部富集。‎ ‎(5)甲处为背斜,是受到水平挤压力作用形成的。东非大裂谷是由于板块受到张裂运动而形成的,A错误。华山是由断层上升而形成的断块山,属于地垒,B错误。渭河平原是由断层下降而形成的,C错误。喜马拉雅山是由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隆起而形成的,D正确。故选D。‎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