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课件:第17讲人口的空间变化(34张)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课件:第17讲人口的空间变化(34张)

第 17 讲  PART 17 人口的空间变化 考点分阶突破 │ 当堂自主检测 第 17 讲 考纲解读 ①人口迁移的概念、人口迁移的原因及人口迁移的影响。 ②世界和我国不同阶段的人口迁移特点。 ③当前我国人口流动的意义。 考点分阶突破 一、人口迁移的概念 1 .人口移动 人口移动包括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两个方面。人口迁移是居住地永久性或长期 性改变的人口移动,人口流动则是指临时或短期离开原居住地而不变更户籍的人口 移动。 人们总是不断地进行空间移动,但不能把所有的空间移动都当作人口迁移,只 有那些居住地发生“永久性”和“长期性”变化的人口移动,才是人口迁移。这就 是人口迁移的时间性。 主干整合 考点一 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影响 考点分阶突破 2 .人口迁移的概念 人口迁移是指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人口迁移必须以居住 地的改变为条件,即迁移发生前后,人们的居住地各不相同,而居住地的改变必须 超过“一定距离”。 考点分阶突破 二、人口迁移的原因 引起人口迁移的原因是相当复杂的,可归纳为拉力因素和推力因素。 项目 内容 拉力因素  新定居地吸引人口的因素  工作机会多、赚钱机会多、医疗服务与社会福利相对理想、教育与升迁机会多、休闲机会多、现代建筑居住舒适、置业与致富机会多、社会地位高 推力因素  原定居地排斥人口的因素  生活困难、就业机会少、升学与升迁机会少、生活质量低、就医不便、公共设施不足、老式房屋生活不便、社会地位低 合力 迁入地 拉力因素 > 推力因素 迁出地 推力因素 > 拉力因素 考点分阶突破 具体来说,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有以下方面: 因素 影响 举例 自 然 因 素 气候  通过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而对人口迁移产生影响  美国老年人口由东北部 “ 冷冻地带 ” 向西、南方 “ 阳光地带”迁移 淡水  其分布及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口迁移的方向和规模  早期逐水草而居的人口迁移 土壤  通过影响农业生产发展而对人口迁移产生影响  农业社会人们为寻找新土地而迁移 矿产 资源  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而发生人口迁移  伯明翰、大庆、攀枝花由于矿产资源开采而吸引人口移入 自然 灾害  自然灾害引起饥荒或生态环境恶化而迫使人们迁移  洪水、地震、火山爆发等导致的大规模人口迁移 考点分阶突破 因素 影响 举例 经 济 因 素 经济 因素  为了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入,从而能有更高的生活水平;宏观经济布局的改变   “ 孔雀东南飞 ” 体现了我国人口向东南沿海的集中迁移 交通 通信  相对缩小了地区间的距离,减少了迁移困难  近几个世纪以来人口迁移高潮 政 治 因 素 国家 政策  决定人口迁移能否正常、合理进行  三峡移民 战争  造成人们无家可归,流落到邻近的国家  阿富汗难民涌向巴基斯坦 政治 因素  政治独立,国家解体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欧一些国家重新划定国界,人口互相迁入、迁出 社会文化 因素 文化 教育  改变人们的生活态度、生活期望和认识外部世界的态度  大学生的求学、 “ 科技移民 ” 婚姻 家庭  家庭婚姻是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  军人家属的随军 (续表) 考点分阶突破 三、人口迁移的影响 图 17-1 考点分阶突破 题组训练 考向一 人口迁移的原因 1 . [2016· 全国卷 Ⅲ] 与 2014 年相比, 2015 年上海市常住 人口减少了 10.41 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 14.77 万人,这是近 20 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调查发现 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 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 量型转变的策略。据此完成 (1) ~ (3) 题。 (1) 导致 2015 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近年来上海市 (    ) A .产业转型升级 B .食品价格大增 C .环境质量下降 D .交通拥堵加重 【 答案 】 (1)A 【 解析 】 第 (1) 题,本题主要考查人口迁出的原因。近年来上海市在进行产业转型升级。上海市产业结构调整后,部分低效益、高污染的制造业萎缩,相应的企业转移出去,导致用工减少,所以外来常住人口减少。 考点分阶突破 (2) 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主要原因是这些中小城市 (    ) ① 服务设施齐全  ②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  ③适宜就业机会多  ④生态环境较好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 答案 】 (2)C 【 解析 】 第 (2) 题,本题主要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上海市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转型的过程中,一些产业向周边中小城市转移。周边中小城市承接产业转移,增加了就业机会,所以吸引了外来常住人口的流入。 考点分阶突破 (3) 今后,上海市引进的产业从业人员将主要分布在 (    ) A .资源密集型产业 B .劳动密集型产业 C .资金密集型产业 D .知识密集型产业 【 答案 】 (3)D 【 解析 】 第 (3) 题,本题主要考查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上海市经济发达,科技力量雄厚。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今后上海市将重点发展高科技产业等知识密集型产业,故其引进的产业从业人员将主要分布在知识密集型产业。 考点分阶突破 考向二 人口迁移的影响 2 . [2016• 浙江卷 ] 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一直维持在 2 亿人以上,且持续增长,城乡间人口流动是主要 的流动形式。完成 (1) ~ (2) 题。 (1) 城乡间人口流动与城市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水 平提高联系密切,下面三者关系排序应是 (    ) ① 城乡间人口流动 ②农业专业化发展  ③城市工业、服务业发展 A .①→②→③ B .①→③→② C .③→②→① D .③→①→② 【 答案 】 (1)D 【 解析 】 第 (1) 题,本题主要考查人口流动的原因。解答本题需要理解三者的关系,城市工业、服务业的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因而导致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其促进了城乡间人口流动;农村人口收入提高,进一步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从而促进了农业专业化发展。 考点分阶突破 (2) 关于我国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人口流动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B .生态环境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 C .区域协调发展会减缓流动人口增长 D .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可提高城市化水平 【 答案 】 (2)C 【 解析 】 第 (2) 题,本题主要考查人口流动的原因和影响。人口流动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A 项错误;从我国目前的人口流动来看,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是影响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 B 项错误;区域协调发展会使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缩小,从而减缓流动人口增长, C 项正确;小城镇人口也属于城市人口,人口从小城镇流向大城市是城市间的人口流动,没有提高城市化水平, D 项错误。 考点分阶突破 考向三 人口迁移的特征 3 . [2015· 北京卷 ] 图 172 为某网上商城通过大数 据分析绘制的“城市牵挂”示意图。由于迁 出人口比例较高,甲地网购收货量中,从异 地下订单的寄达商品所占比例最高,从而成 为 2014 年全国最受异地牵挂的城市。据图可 以推断,甲地人口迁出比例 (    ) A .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高 B .直辖市比省级行政中心高 C .珠江三角洲比四川盆地高 D .内陆城市比沿海城市高 图 17-2 考点分阶突破 【 答案 】 C 【 解析 】 本题主要考查人口迁移的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通过图示可知,北方地区的城市牵挂程度只有北京比较高,天津其次,故南方地区由甲地迁入的人口较多。从图中还可以看到沿海城市牵挂程度普遍高于内陆城市的,故 D 项错误。珠江三角洲地区牵挂程度要远高于四川盆地的,故 C 项正确。 考点分阶突破 考点分阶突破 一、国际人口迁移 1 .概念: 国际人口迁移是指人口 ①________ 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 ( 通常为 1 年 ) 的迁移 活动。 2 .国际迁移 19 世纪以前:欧洲 ( 亚洲、非洲 ) 美洲、大洋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知识梳理 考点二 世界人口迁移和我国人口迁移 跨国界 大批 集团性 定居移民减少 短期流动增多 考点分阶突破 二、国内人口迁移 1 .概念: 国内人口迁移是指在 ②________ 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居的 现象。 2 .我国古代的人口迁移: 受脆弱的农业经济、 ③________ 、自然灾害等影响而迁移。 3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迁移 一国 战争 时期 表现 原因 20 世纪 80 年 代中期以前 有计划、 ④________ 的人口迁移 ⑤___________ 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20 世纪 80 年 代中期以来 人口迁移的流量增大,流向明显变化 ⑥___________ 政策的影响 有组织  计划经济 改革开放 一、世界人口迁移 1 .不同时期的国际人口迁移 考点分阶突破 主干整合 国际人口迁移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原因  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殖民主义扩张,地理大发现和新航线开辟  世界各国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 特点  从“旧大陆”移向“新大陆”,从已开发国家流向未开发国家  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外籍工人增加 考点分阶突破 国际人口迁移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具体 流向  欧洲 → 美洲、大洋洲  非洲 → 美洲  中国、日本、印度 → 东南亚和美洲  欧洲变为迁入地区,南美洲变为迁出地区。外籍工人流向北美、西欧、西亚 影响  对迁出国:缓和国内人口压力,增加侨汇收入,但也造成人才外流  对迁入国:提供廉价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但也会造成环境压力和不安定因素  促进种族、民族、经济文化融合 (续表) 考点分阶突破 2 .目前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 迁移形式 科技移民 劳动力输出 国际难民 迁移人口类型 高素质人才 外国廉价劳动力 战争、政治难民 特 点 迁移的 原因  寻找更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  发达国家劳动力不足,寻找更多的就业机会  战乱、种族冲突、政治迫害 迁移的 方向  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贫穷国家流向富裕的石油输出国,人口稠密国流向人口稀疏国  流向和平国家或流向能为其提供避难需要的国家 产生的 影响  发展中国家在人才和经济上蒙受双重损失  缓解发展中国家就业压力,有利于赚取外汇  给迁入国家的社会、经济带来影响 考点分阶突破 3 .美国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 迁移时间 迁移原因 迁移特点 第一次 19 世纪中期 南北战争 人口大规模西移 第二次 19 世纪和 20 世纪之交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人口由乡村大量流入城市 第三次 20 世纪 20—60 年代 农业危机、自然灾害 南部人口迁往北部和西部 第四次 20 世纪 60 年代末至 70 年代初 环境恶化,资源开发 东北部人口迁往南部和西部 考点分阶突破 二、我国人口迁移 1 .我国人口迁移的历史变迁 时间 原因 特点 古代  深受统治者及其行政力量的束缚,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的脆弱、频繁的战争以及自然灾害等影响  人口移动频次少,人口大多背井离乡 新中国 成立以来  新中国成立到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  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来  国家改革开放政策  流量增大,流向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考点分阶突破 2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迁移对比 时间 流向 原因 特点 作用 20 世纪 80 年代以前  人口由东部人口稠密区流向东北、西北等地  开发内地,建设边疆  有组织、有计划迁移  调整人口分布,对开发资源、加强边疆经济文化和国防建设起了积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  人口由山区流向平原,由农村流向城市,由贫困地区流向发达地区  城市化发展;东部、南部经济迅速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农村生产力提高解放出大量劳动力  自发迁移,流动量巨大  有效调整了各地区劳动力的余缺,对城市发展、繁荣起了积极作用;改善了农村经济,促进了乡镇企业发展 考点分阶突破 考向一 国际人口迁移 4. 美国本土每年都有一批工人定期随季节变化在国内迁 移,其迁移的主要路线如图 173 所示。据此完成 (1) ~ (2) 题。 (1) 导致图中人口迁移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 A .环境变化 B .婚姻家庭 C .农业活动 D .社会文化 图 17-3 题组训练 【 答案 】 (1)C 【 解析 】 第 (1) 题,根据材料,图中人口迁移是一批工人定期随季节变化在国内迁移,环境变化不会只引起工人迁移, A 错。婚姻家庭、社会文化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没有季节性, B 、 D 错。农业活动季节变化明显, C 对。 考点分阶突破 (2) 对该类人口迁移的主要时间和方向描述正确的是 (    ) A .春季向东迁移 B .夏季向西迁移 C .秋季向西迁移 D .冬季向南迁移 【 答案 】 (2)D 【 解析 】 第 (2) 题,结合前面分析,该类人口迁移的主要时间和方向与农业活动密切相关。结合图示线条,季节变化引起的主要是南北向的人口迁移, A 、 B 、 C 错。冬季北部农业活动少,人口向南迁移, D 对。 考点分阶突破 考向二 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特征 5 . [2014· 山东卷 ]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 发展,人口迁移日趋频繁。完成 (1) ~ (2) 题。 (1) 图 174 为 2012 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 和常住人口数量统计图,该图可以反映人口迁移 情况。图中①②③④对应的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 (    ) A .粤、豫、黔、沪 B .豫、粤、黔、沪 C .粤、豫、沪、黔 D .豫、粤、沪、黔 图 17-4 考点分阶突破 【 答案 】 (1)A 【 解析 】 第 (1) 题,由图可知,①④常住人口总数大于户籍人口总数,说明①④两省级行政区人口迁移受经济因素影响大,①④两省级行政区社会经济发展程度高;②③户籍人口总数大于常住人口总数,说明②③两省级行政区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落后;从图中还可以看出,①②两省级行政区人口总数大于③④两省级行政区人口总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为粤,②为豫,③为黔,④为沪。 考点分阶突破 (2) 下列对当前人口迁出主要流向的表述与实际最相符的是 (    ) A .河北流向辽中南地区 B .安徽流向京津地区 C .湖南流向长江三角洲地区 D .广西流向珠江三角洲地区 【 答案 】 (2)D 【 解析 】 第 (2) 题,河北靠近经济相对发达的天津、北京以及山东等地,因此河北人口主要流向天津、北京以及山东等地;安徽离京津地区较远,安徽人口主要流向长江三角洲等地;湖南、广西靠近广东,且珠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程度较高,因此两省级行政区人口主要流向珠江三角洲地区。 当堂自主检测 读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年龄分布和不同年龄段的迁移率统计图 ( 图 175) ,完成 1 ~ 2 题。 1 . 图中数据显示 (    ) A .农村劳动力的迁移日益高龄化 B .农村劳动力逐渐高龄化 C .农村劳动力以 20 ~ 29 岁年龄段为主 D . 50 ~ 59 岁人口迁移率变化幅度最大 图 17-5 当堂自主检测 【 答案 】 B 【 解析 】 读图,从图中可看出, 15 ~ 29 岁农村劳动力所占比重下降, 40 ~ 59 岁农村劳动力所占比重上升,说明农村老龄人口比重增加,农村劳动力逐渐高龄化, B 对。 20 ~ 29 岁农村劳动力所占比重减小, C 错。 50 ~ 59 岁人口迁移率变化幅度最小, D 错。图示农村劳动力的迁移日益低龄化, A 错。 当堂自主检测 2. 影响农村劳动力迁移率上升的主导 因素是 (    )   A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B .城乡经济收入差异较大 C .交通条件改善 D .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 答案 】 B 【 解析 】 读图分析,我国农村劳动力主要是迁移到经济收入高、就业机会多、生活条件好的地区,影响其迁移的主导因素是经济因素,是城乡经济收入差异较大, B 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交通条件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完善不是我国农村劳动力迁移率上升的主导因素, A 、 C 、 D 错。 读山东省淄博市迁入人口统计图 ( 图 176) ,回答 3 ~ 5 题。 3 . 迁入淄博市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区位于我国的 (    ) A .西北地区 B .东部沿海地区 C .中部地区 D .东北地区 图 17-6 当堂自主检测 【 答案 】 D 【 解析 】 读图,纵坐标表示部分省级行政区迁入淄博市的人数,横坐标表示部分省级行政区迁出人口总量。可以看出黑龙江迁入淄博市的人口数最多,其位于我国的东北地区, D 对。 当堂自主检测 4 . 据图所示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黑龙江是我国人口迁出最多的省级行政区 B .四川是迁入淄博市人口数量最多的省级行 政区 C .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是吸引甘肃人口迁入 淄博市的主要原因 D .江苏人口迁入淄博市的主要目的是务工 【 答案 】 C 【 解析 】 图中横坐标表示部分省级行政区迁出人口总量,可看出四川人口迁出最多, A 错。黑龙江是人口迁往淄博市最多的省级行政区, B 错。一般经济落后地区的人口迁入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是吸引甘肃人口迁入淄博市的主要原因, C 对。无法确定江苏人口迁入淄博市的主要目的是务工, D 错。 当堂自主检测 5 . 关于近几年上述人口迁移带来的影响的 说法,错误的是 (    ) A .加大了铁路等交通运输的压力 B .扩大了迁出地、迁入地的经济发展 差异 C .缓解了迁出地的人地矛盾 D .给迁入地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 【 答案 】 B 【 解析 】 人口迁移加大了铁路等交通运输的压力, A 正确。缩小了迁入地和迁出地的经济差距, B 错误,选 B 。缓解了迁出地的人地矛盾, C 正确。给迁入地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 D 正确。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