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14-2《森林和湿地的开发与保护》课件(26张PPT)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14-2《森林和湿地的开发与保护》课件(26张PPT)

第 2 讲  森林 和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 2 - - 3 -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考点一   热带雨林的开发与 保护 1 . 森林资源的作用与现状 ( 1 ) 森林的作用 : 重要的 自然   资源 ; 不可替代的 环境   资源。   ( 2 ) 森林的分布。 ( 3 ) 森林的现状 : 急剧 减少   , 原始森林破坏殆尽。   - 4 -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 5 -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 6 -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3 . 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 1 ) 雨林的生态优势 : 光合   作用强烈、 生物   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   ( 2 ) 雨林生态系统脆弱性的表现。 ① 有机质   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 , 加上长期高温多雨的 淋洗   作用 , 土壤很贫瘠。   ② 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 植物体   内 , 地上植被最容易遭到破坏。   - 7 -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 8 -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 9 -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 2016 湖北孝感期中 ) 下表为南亚、东南亚森林面积变化表。据此完成第 1~2 题。 - 10 -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1 . 南亚、东南亚区域森林面积变化的原因及治理措施是 ( A )                  ① 人口的快速增加 , 持续对种植业的依赖导致毁林开垦 ② 经济快速增长下的采矿、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发展等占据大量林地  ③ 封山育林是恢复森林面积最快的措施  ④ 利用现代科技改良树种是防止森林破坏的有效途径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 . 南亚、东南亚区域森林面积这种变化趋势对环境的影响有 ( D ) A. 土壤含水率上升 B. 地下水储量增加 C. 地表径流变化率减小 D. 生物多样性减少 - 11 -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解析 第 1 题 , 南亚、东南亚人口稠密、增长快 , 经济虽快速发展但平均水平较低 , 导致毁林开垦和采矿、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化发展等现象并存。植树造林是恢复森林面积最快的措施 ; 毁林主要是人为的砍伐 , 改良树种对防止森林破坏无效。故选 A 项。第 2 题 , 森林减少会造成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土壤含水率下降、地下水储量减小、地表径流变化率增加、生物多样性减少。故选 D 项。 - 12 -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1 . 亚马孙河流域形成世界最大热带雨林的原因 ( 1 ) 亚马孙平原地势平坦宽广 , 是世界最大的平原 ( 面积大 ) 。 ( 2 ) 赤道穿过亚马孙河流域的中部 , 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 盛行上升气流 , 高温多雨。 ( 3 ) 亚马孙河流域南、西、北三面为高原、山地 , 东面向大西洋敞开 , 由东北、东南海上吹来的湿热气流汇集于内陆 , 受西部山地抬升作用 , 终年降水丰沛。 ( 4 ) 南美洲北宽南窄 , 略成倒三角形 , 亚马孙河流域位于南美大陆的最宽处。 - 13 -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2 . 森林的生态效益 森林的生态效益可以概括为 “ 净化空气、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增加降水、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生物多样性 ” 等。在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功能有所差异 , 总结如下。 - 14 -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 2009 海南卷 ,21 ) 下图是某海湾围海造地前后的对比图。指出围填海前后的变化 , 并就其中一项变化 , 说明其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答案 变化 : 湿地消失、山地森林被破坏、海滩消失、新增人造大堤和填海土地、海湾消失等 ( 任答四项即可 ) 。负面影响及对策 : 湿地消失 —— 负面影响 : 影响生物多样性、海洋生物繁殖和鸟类栖息。对策 : 在新生土地上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 可建设人工湿地和水域。山地森林被破坏 —— 负面影响 : 填海采石场破坏山地森林景观 , - 15 -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诱发岩坡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对策 : 对岩坡进行生态恢复 , 结合工程措施 , 防治崩塌、滑坡灾害。海滩消失 —— 负面影响 : 造成海滩旅游资源破坏。对策 : 利用新增围海大堤和土地资源 , 开发新的旅游项目 , 可营造人工湖泊和人工沙滩。新增人造大堤和填海土地 —— 负面影响 : 大堤容易造成排水不畅、诱发次生盐碱 ( 渍 ) 化。对策 : 开挖人工湖泊、降低水位以及加强围填海区抗洪排涝能力等。海湾消失 —— 负面影响 : 海湾渔业和养殖业迁出 , 影响渔民的生产生活。对策 : 应通过合理的补偿安置 , 解决该区域渔民的生产生活问题。 ( 选任何一项变化 , 负面影响及对策都要答出 ) 解析 仔细对比两图中的信息 , 从湿地、山地森林、海滩、大堤、填海土地、海湾等方面找出围填海工程前后的变化。该题属于开放性试题 , 可以从自己最熟悉的角度 , 就其中的一个问题进行阐述。 - 16 -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考点二   湿地的开发与 保护 1 . 湿地的概念 : 湿地是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湿地既包括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 6 米的浅海区 , 也包括河流、湖泊、水库、稻田等。 2 . 湿地资源的功能 - 17 -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 18 -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4 . 湿地保护的措施 加强对国际重要湿地和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 ; 补充湿地生态用水 , 控制水污染 ; 加强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 ; 正确处理湿地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 加强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工作 , 强化湿地保护意识。 - 19 -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 2016 湖南湘潭三模 ) 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 , 滇池流域生态遭到严重破坏 , 加之沿岸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 , 作为我国六大淡水湖之一的滇池饱受污染之苦 , 水体富营养化速度加快。目前 , 湖底存有淤泥 8 000 万 ~1 亿立方米 , 滇池外海水质降至劣五类。上图是历史上滇池水域的变迁图。据此完成第 1~3 题。 - 20 -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1 . 据图判断 , 滇池湖水较深的区域可能是 ( A ) A. 西南部 B. 西北部 C. 中部 D. 东部 2 . 滇池湖底淤泥可能来源于 ( B ) ① 水土流失冲进来的泥沙沉积  ② 湖内的藻类等动植物死亡后的沉积  ③ 大气干湿沉降 , 灰尘、颗粒物落入湖面以及降雨形成的沉积  ④ 湖底火山喷发物淤积  ⑤ 人类生产、生活排放的废弃物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⑤ C. ①②④⑤ D. ①③④⑤ 3 . 目前 , 滇池外海淤泥疏浚三期工程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 , 该工程的意义是 ( D ) A. 使滇池的发电能力增强 B. 利于改善滇池水质 , 消除富营养化 C. 增加了滇池的通航能力 D. 促进滇池水环境的良性循环 - 21 -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解析 第 1 题 , 根据图中湖岸线变化 , 宽度越大 , 说明湖水越浅 , 反之湖水越深。所以最深的区域可能是西南部 ,A 项正确。第 2 题 , 滇池湖底淤泥可能来源于水土流失冲进来的泥沙沉积。湖内的藻类等动植物死亡后的沉积 , 大气干湿沉降 , 灰尘、颗粒物落入湖面以及降雨形成的沉积 , 人类生产、生活排放的废弃物堆积。湖底火山喷发物形成岩浆岩 , 不是淤泥 , ④ 错。选 B 项。第 3 题 , 根据材料可知 , 淤泥太多 , 导致滇池外海水质降至劣五类 , 所以滇池外海淤泥疏浚的施工 , 主要意义是改善滇池水质 , 促进滇池水环境的良性循环 ,D 项正确。发电、通航不是滇池的主要功能 ,A 、 C 两项错。能减轻水体富营养化 , 不是消除 ,B 项错。 - 22 -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1 . 湿地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 湿地资源问题主要表现为湿地减少 , 质量下降 , 各种效益难以发挥 , 原因分析如下。 - 23 -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 24 -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 2013 海南卷 ,13~14 ) 地处干旱区的宁夏银川市 , 其周边地区曾广布湖泊 , 明清时有 “ 七十二连湖 ” 的说法。 20 世纪 80 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 1999 年开始 , 银川实施恢复湿地的计划。下图示意银川周围目前的湖泊分布。据此完成第 1~2 题。 - 25 -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1 .20 世纪 80 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的主要原因是 ( C )                  A. 泥沙淤积 B. 气候变暖 C. 排水造田 D. 黄河来水量减少 2 . 疏浚、恢复湖泊湿地 , 对银川环境的直接影响是 ( B ) ① 增强城市排污能力  ② 增加城市空气湿度  ③ 美化城市环境  ④ 增大城市气温年较差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 26 -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解析 第 1 题 ,20 世纪 80 年代与明清时代相比气候变化不足以导致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银川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灌溉农业区 , 湖泊变少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排水造田。第 2 题 , 湿地具有多种生态功能 , 被称为 “ 地球之肾 ” 。湿地是水源地、蓄水池 , 能够提供水源 ; 湿地能够降解污染 ; 湿地是很多珍稀动物的栖息地 , 能够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湿地对城市的直接影响是增加空气的湿度和美化环境。湿地增大 , 可以降解污染 , 但湖泊湿地主要功能不是对城市污染进行净化 , 城市排污能力的增加主要依靠对城市污水的净化处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