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3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广东实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广东实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 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共 40 题,每题 2 分,每题有且只有一项选项是正确的) 读不同国家出生率、死亡率统计图(图中 1~12 代表国家),回答下面小题。 1. 图中呈现“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特点的一组国家是( ) A. 1、2、3 B. 4、5、8 C. 7、9、10 D. 6、11、12 2. 图中 11、12 两个国家最有可能位于() A. 欧洲 B. 北美洲 C. 大洋洲 D. 非洲 【答案】1. A 2. D 【解析】 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发展中国家主要是高低高模式,主要分布在非洲、拉丁美洲、亚洲等地。发达国家主要是低低低模式,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三低模式是的低,数值大约是1﹪左右。 1题详解】 图中呈现“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特点的一组国家,在图中的出生率、死亡率约是1﹪左右,可以判断是1、2、3国家,A对。4、5国家死亡率高,B错。9、10 、6、11、12国家出生率高,C、D错。 【2题详解】 根据图中数值,图中11、12两个国家是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说明是发展中国家,最有可能位于非洲,D对。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主要是发达国家,出生率低,A、B、C错。 人口机械增长率是指某地某时段内迁入与迁出人口数的差值与总人口之比。读我国东部某地 2006~2014 年人口增长率变动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图示时期该地人口总数达到顶峰的年份大约是 A. 2006 年 B. 2010 年 C. 2012 年 D. 2014 年 4. 图示时期该地人口自然增长( ) A. 一直上升 B. 先升后降 C. 先降后升 D. 一直下降 【答案】3. C 4. D 【解析】 【分析】 一个区域人口总数的变化受人口机械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共同影响,如果两者之和为正值,人口总数增加,反之减少。 3题详解】 分析图中信息可知,2012年以前,该省人口机械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之和为正值,说明人口总数增加,2012年以后,该省人口机械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之和为负值,说明人口总数减少,故2012年人口最多。C正确。 【4题详解】 图示时期该地人口自然增长率始终为负数,人口自然增长始终在减少,D正确。 【点睛】本题以我国某省人口变动情况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对图表资料的解读。解题时应注意人口数量的变化要考虑人口迁移和人口自然增长。 图甲表示我国 2015 年某市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图乙为我国不同阶段人口增长状况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5. 关于图甲所示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 B.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 C. 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 D. 人口数量增长缓慢 6. 图甲所示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状况最接近 图乙中的( ) A. Ⅰ阶段 B. Ⅱ阶段 C. Ⅲ阶段 D. Ⅳ阶段 【答案】5. D 6. B 【解析】 根据甲图的信息可知,出生率低,死亡率低,那么自然增长率也低。所以人口数量增长较缓,选择D项。在乙图中符合的是Ⅱ阶段。选择B项。 7.美丽的广东实验中学绿树成荫,鲜花满地,下图是我们高中部的校园一角—高一楼前的花圃。读图回答下面下题。 图中种植池这样设计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 美化校园环境 B. 阻挡雨水杂物 C. 减少建设成本 D. 防止人为践踏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城市规划、城市环境问题 【详解】图甲中路缘石狭窄,且高出路面,与种植池这样设计的主要原因最可能为防止人为践踏,D对。阻挡雨水杂物、美化城市环境不是主要原因,A、B错。增加了建设成本,C错。 8.读下图回答下题。 广州地处河网地带,濠涌众多。广东实验中学东门前的这条河原名叫剑沙涌(我们都称金水河)。城市 内河河道取直,硬化河堤、河底,改造岸坡为直立砌墙或混凝土墙,把天然河道变成人工明渠。这种现象 称为“城市渠化”。 我国各地在城市化过程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城市渠化现象,其主要目的是 () A. 改善城市供水条件 B. 增加休憩娱乐场所 C. 提升内河航运能力 D. 增强排污排涝能力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城市化问题。 【详解】城市的发展使得城市建筑地面越来越多,绿地越来越少,降水多时会造成城市地表积水多,若排水不畅,会造成城市内涝。城市渠化现象,通过裁弯取直和硬化河堤、河底,改造岸坡为直立砌墙或混凝土墙,把原来蜿蜒多变、流动缓慢的天然河流,改造成为外形归顺、水流顺畅的人工河道,以达到稳定河势,加大过流能力,尽快宣泄洪水的目的.能及时排除地表积水到渠中,增强排污排涝能力。选D正确。供水和内河航运不是城市渠道的功能,从图中看,两边并不是休憩娱乐场所。 人口负担系数也称抚养系数,是指人口总体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国际上一般把“人口负担系数≤50%”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机会窗口”开启期间,其人口特征 能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机遇。下图为中国人口负担系数百年比较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我国“人口机会窗口”时间结束年份大约是 A. 1950 年 B. 1990 年 C. 2010 年 D. 2030 年 10. 据图推测,2010 年左右我国 A. 青少年人口数最少 B. 老年人口数量最少 C. 劳动人口数量最多 D. 劳动人口比重最高 11. 中国在“人口机会窗口”期间,推测下列经济发展措施中不匹配的最可能是( ) A. 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劳动力素质 B. 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C.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养老保障制度 D. 全力发展重化工业,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 【答案】9. B 10. D 11. D 【解析】 本题考查人口数量的变化。 【9题详解】 国际上一般把人口负担系数≤50%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从图中可读出我国1990年-2030年人口负担系数≤50%,我国“人口机会窗口”时间结束年份大约是2030年,D正确。 【10题详解】 读图可知2010年左右人口负担系数最低,即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最低,可推测出劳动年龄人口比重最高。D正确。 【11题详解】 “人口机会窗口”期间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少儿与老年抚养负担均相对较轻,有利于社会财富的积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重化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不是劳动力,故大力发展非劳动力为主导的工业与“人口机会窗口”期间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不匹配,选D。 年龄中位数又称中位年龄,是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人口按年龄大小小排位,位于中点的那个人的年龄。年龄在这个人以上的人数和以下的人数相等。表1为2015年部分国家人口平均年龄中位数(单位:岁)。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是( ) A. 日本 B. 美国 C. 中国 D. 刚果民主共和国 13. 由年龄中位数大小可推测一个国家( ) A. 劳动适龄人口数量 B. 人口出生的数量 C. 人口年龄结构状况 D. 人口迁移数量 【答案】12. A 13. C 【解析】 【12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年龄中位数表示这个年齡以上的人数和以下的人数相等,日本平均年齡中位数最大,说明老齡化程度最高,A正确。 【13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年龄中位数表示这个年齡以上的人数和以下的人数相等,由年龄中位数大小可推测一个国家人口年龄结构状况,C正确;从表中读不出来劳动适齡人口数量、人口出生数量和人口迁移数量。 读下面两则人口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4. 影响王琴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 经济因素 B. 政治文化 C. 交通运输 D. 自然环境 15. 影响史密斯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A. 资源开发 B. 宗教信仰 C. 气候优越 D. 水源充足 【答案】14. A 15. 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14题详解】 从安徽到江苏是从内陆到沿海,江苏的经济发展较快,因此影响王琴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选A。 【15题详解】 休斯敦与纽约相比,纽约冷湿,而休斯敦气候温暖适宜,阳关充足,非常适合老年人颐养天年,史密斯是退休后移居此地,因此是为了享受生活寻找的优越养老地区,选择C。 【点睛】发展中国家目前人口迁移最主要的因素是经济因素,但发达国家很多是因为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而迁移。美国老年人向西部、南部阳光地带迁移就是这种情况。 16.据此完成下题。 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1850年,清朝的人口为 4.3 亿,当时的学者汪士铎惊呼:“人多之害,山顶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菁,犹不足养…”而今天的中国,不但养活了 13 亿多人,人们的生活水平比那个时代还提高了许多。 在如图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上述影响因素与环境人口容量关系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环境人口容量。 【详解】环境人口容量与资源的丰富程度、科技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成正比,与消费水平成反比。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点睛】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有:资源的丰富程度、科技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及消费水平等。 17. 1996~2006年,我国城镇人口数量年均增长4.46%,城镇建成区面积年均增长5.23%,2006年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是发达国家的1.58倍。由此可推断该阶段我国 A. 城镇建成区城镇人口密度升高 B. 城镇化水平已经超过发达国家 C. 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高于发达国家 D. 城镇人口增长速度滞后于城镇空间扩张速度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城市化和资料获取能力。从题干来看,城镇人口数量的增长速度明显慢于城市面积增长速度,故答案为D,人均建设面积是发达国家的1.58倍,说明我国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低于发达国家。 聚落是一种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包含民居及其周边地理环境。中国传统聚落受 “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塑造了一种背山 临水,阳光充足,交通方便,兼顾供水和 排水的理想聚落模式,四川盆地东部的宝 胜村就是该模式的典型代表,下图示意宝 胜村聚落。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 传统聚落发展过程中,优化聚落空间布局的基本出发点是 ( ) A. 增加耕地面积 B. 控制人口增长 C. 提高生活品质 D. 改善交通条件 19. 自然界中影响宝胜村生态系统和谐发展的关键因素是 ( ) A. 植被、土壤 B. 植被、河流 C. 气候、土壤 D. 地形、地质 【答案】18. C 19. B 【解析】 本题考查人地思想。 【18题详解】 从材料:“塑造了一种背山临水,阳光充足,交通方便,兼顾供水和排水的理想聚落模式,”中找到答案。增加耕地面积、改善交通条件都从属于提高生活品质,控制人口增长与材料关系不大,C对、ABD错。故选C。 【19题详解】 植被、河流容易被人类所影响。植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河流是重要水源,也是排涝通道。土壤会影响农业生产,不影响生态系统和谐。气候、地质不易被人类所影响。B正确。 长三角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南京和杭州为副中心的长三角大都市圈空间圈层城市体系。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0. 图中南京都市圈中的城市按等级可分为( ) A. 2 级 B. 3 级 C. 4 级 D. 5 级 21.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扬州市比无锡市的服务范围小 B. 苏州市比杭州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少 C. 城市体系中上海市的服务范围最大 D. 宁波市比德清县的服务功能更全面 【答案】20. B 21. 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关系,意在考查学生中心地理论的掌握情况,难度一般。 【20题详解】 根据图例可知,南京都市圈中的城市按等级可分为省会,省辖市,县三个等级。故选B。 【21题详解】 读图可知,扬州与无锡为省辖市,等级相同,服务范围相近,A错。杭州为省会城市,苏州为省辖市,等级低于杭州,服务种类少,B对。上海市为直辖市,服务范围最大,C对。宁波比德清等级高,服务功能更全面,D对。故选A。 【点睛】服务设施等级与服务范围、数量的关系:服务设施的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数量越少;服务设施等级越低,服务范围越小,数量越多。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场所,并对那些科学性、历史性或者艺术价值的物品进行分类,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文化教育的机构、建筑物、地点或者社会公共机构,服务级别较高;乡(镇)行政机构是行政中心,它的服务范围会覆盖整个乡镇。 卧城就是大城市周围承担居住职能的卫星城,也称睡城。其特点是与母城距离较近,且位于通往母城的主 要交通干线上。下图为某大城市的卫星城昼夜人口变化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 分析图中四地最可能为卧城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3. 卧城与母城之间车流量最大的时段是() ①7:00-9:00 ②11:00-12:00 ③17:00-19:00 ④23:00 次日 1:00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4. 最可能分布在母城中心区的产业部门是 ( ) A. 金融服务业 B. 仓储中心 C. 食品加工厂 D. 批发市场 【答案】22. B 23. B 24. A 【解析】 【22题详解】 卧城又称为睡城,睡城人口昼少夜多,由图例可看出乙地人口昼少夜多,最可能为卧城,B正确。 【23题详解】 卧城又称为睡城,卧城与母城之间车流量最大的时段是上午上班时间7:00-9:00和下午下班时间17:00-19:00,B正确。 【24题详解】 母城人口众多,地价高,分布在母城的产业部门应为占地面积小且产值高的金融服务业,A正确。 2016 年 2 月 21 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到“新建住宅 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城市住宅用地 布局模式要由“大院式”向“街区式”转变,住宅小区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5. 城市住宅小区的位置选择一般考虑的因素是( ) A. 靠近城市外围,土地价格低廉 B. 与市中心距离适中,工作、生活便利 C. 靠近市中心,便于购物 D. 靠近市中心,交通出行便利 26. 城市住宅用地布局从“大院模式”向“街区模 式”转变,其主要意义有( ) ①共享社区公共设施,避免重复建设 ②扩大城市绿地面积,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③增加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缓解城市住房紧张的问题 ④将社区道路融入城市路网,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④ 27.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举措,必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否则会引发城市生态问题。下列能够有效防 御城市洪水的措施是( ) ①在人行道改造中采用透水砖 ②禁止开采地下水 ③城市建设中尽可能保护天然池塘、河道 ④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⑤营造“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④⑤ 【答案】25. B 26. C 27. C 【解析】 本题考查城市内部功能分区和城市化问题。 【25题详解】 工业区靠近城市外围土地价格低廉。A项错误。住宅区在商业区与工业区之间,与市中心距离适中,工作、生活便利。B项正确。靠近市中心,交通出行便利,地价高,应是商业区。C项、D项错误。故选B。 【26题详解】 “大院模式”是封闭小区,改为开放式的的小区,可能共享社区公共设施,避免重复建设。①正确。从图中看,街道面积扩大。②错误。这种改变只是改变了模式,没有这样增加城市居住用地面积。③错误。道路增多,社区道路与城市路网相连,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④正确。C项正确。故选C。 【27题详解】 在人行道改造中采用透水砖,增加洪水下渗量;②禁止开采地下水,起不到防御洪水的作用;③城市建设中尽可能保护天然池塘、河道,可增加蓄水量,加快排水速度;④扩大城市绿地面积,绿地有涵养水源的作用,增加下渗量;⑤营造“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可美化环境,降低温度,不能有效防御城市洪水.故①③④正确,选C。 下图示意世界城市化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8. 图中三个时期,城市化的特点是( ) A. M 时期,城市化发展较快 B. P 时期,城市化水平最高 C. N 时期,城市化水平较高 D. N 时期,城市化规模最大 29. 发展到 P 时期,城市化的主要特点是( ) A. 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B. 城市与乡村差距显著 C. 逆城市化进程加快 D. 大中小城市均衡发展 【答案】28. C 29. A 【解析】 【分析】 城市化进程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时间上的差异性 【28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化的速度都一直处于正值状态,势必使城市化的水平一直处于不断提高状态,所以图示的时间范围内,在N时段时该地城市化水平处于最高状态。在M时段,城市化发展较慢,在P时段,城市化速度最快;在N时段,城市化速度减慢,甚至有可能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一部分人口开始向郊区转移了。选项 A B D都是错误的。故选C 【29题详解】 发展到P时期,处在中期加速阶段,城市化的主要特点是城市化速度快,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A对。城市与乡村差距在缩小,B错。逆城市化出现在N时期,C错。大城市发展减慢,中小城市快速发展,D错。 【点睛】本组题的关键是要求考生能区分出城市化速度与城市化水平之间的关系,试题属于中等性题目上。 “认养农业”指消费者先预付生产费用,生产者再为消费者生产和提供绿色、有机食品,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建立一种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打破了优质农产品走向市民餐桌“最后一 公里”的障碍,实现“土地”与“餐桌”的直接对接。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0. 该种农业生产模式兴起的主导因素是 A. 政策 B. 市场 C. 科技 D. 地租 31. “认养农业”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A. 降低农产品滞销风险 B. 带动旅游业等相关产业发展 C. 保证农产品绿色安全 D. 地租、劳动力等成本降低 32. “认养农业”按投入划分属于 A. 集约化农业 B. 粗放型农业 C. 自给型农业 D. 商品化农业 【答案】30. B 31. D 32. A 【解析】 本题考查农业的区位因素。 【30题详解】 认养农业打破了优质农产品走向市民餐桌“最后一 公里”的障碍,生产者为消费者生产和提供绿色、有机食品,满足人们对绿色、有机食品的需求,市场因素是最主要的因素,B正确。 【31题详解】 “认养农业”消费者先预付生产费用,降低农产品滞销风险,生产者再为消费者生产和提供绿色、有机食品,保证农产品绿色安全,消费者可利用假期自己采摘,带动旅游业等相关产业发展,为方便消费者,“认养农业”往往位于城市郊区,地租较高,定制服务,生产规模较小,劳动力成本较高,选D。 【32题详解】 生产者为消费者生产和提供绿色、有机食品,为保证产品的品质,投入较大,属于集约化农业,A正确。自给型农业和商品化农业是按产品用途来划分的。 33.甜脆可口库尔勒香梨是我国新疆著名的农产品,近年来畅销全国,虽售价较高但仍供不应求。据此完成下题。 新疆种植库尔勒香梨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①夏季降水多 ②全年热量充足 ③昼夜温差较大 ④夏季光照充足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详解】新疆地处我国内陆地区,年降水量少,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昼夜温差较大.D正确 【点睛】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气候:热量、光照、降水影响极大 地形:影响农业的类型(平原与山区不同)、影响农作物的分布(农作物随海拔有所不同).土壤: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土壤适宜生长不同作物,东南丘陵的红壤适宜种茶树等. 市场: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交通运输:园艺业、乳畜业产品容易变质,要求有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 政策:国家政策和政府干预手段影响. 蓝莓果实因颜色极具吸引力,且好吃又兼营养的保健功能而深受消费者喜爱。我国东北地区分布有野生蓝莓,果实品质优但产量低。在引进国外优良品种的基础上,现已培育出七十多个品种,这些蓝莓品种 的共性是生长环境喜湿怕旱,主要差异是耐寒程度,例如,生长在我国东北地区的蓝莓可耐-35℃低温,但 极端天气下,当地气温可能会出现超低温。蓝莓植株高度有的品种达 1.5 米左右,有的品种仅 0.3~0.8 米。 下图分别示意我国东北地区某区域冬、夏季山谷、山顶气温日变化。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34. 下列关于大兴安岭蓝莓主要种植在山谷、洼地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A. 山谷气温年较差比山顶大,有利于蓝莓有机质的积累 B. 山谷和洼地夏季气温高,热量充足 C. 山谷和洼地因河流和丰富的地下水,土壤湿润 D. 山谷和洼地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35. 在半山坡的野生蓝莓比山谷种植的蓝莓不易受到冻害的原因主要是 A. 白天山坡太阳辐射强,升温快 B. 晚上山谷的暖空气抬升至半山坡 C. 白天山谷的暖空气抬升至半山坡 D. 山坡不受极端天气影响 36. 极端天气下,为防止蓝莓冻害,采取下列哪种方式更经济有效可行 A. 烟熏 B. 浇水 C. 薄膜覆盖 D. 人工堆雪覆盖 【答案】34. A 35. B 36. D 【解析】 本题考查农业的区位因素和可持续发展。 【34题详解】 从图中对比可以看出,夏季山谷和洼地气温高,热量充足。山谷和洼地有河流和丰富的地下水,土壤湿润。山谷和洼地泥沙淤积,土层沉积深厚,土壤肥沃。山谷气温年较差大小,对蓝莓有机质的积累没有影响,日较差大有利有机质的积累。选A。 【35题详解】 冬季太阳高度角小,太阳辐射减弱,夜晚山谷两侧的山坡降温快,山坡近地面的空气受冷收缩下沉至谷底,谷底的气温低,易受冻害。冷空气将山谷原本的暖空气抬升至半山坡,使得半山坡气温相对较高,所以半山坡生长的野蓝莓不易受到冻害。B正确。 【36题详解】 东北地区冬季降雪量大,当地莓植株高度较矮,约0.3-0.8米,容易人工堆雪覆盖。冬季时堆雪覆盖,可以减少地表热量的散失,又可阻隔冷空气直接侵袭蓝莓树体和土壤。积雪较蓬松,孔隙多,孔隙中的空气对地面和树体具有保温作用。从而减少了冻害发生。D正确。 冰岛国土面积约 10.3 万平方千米,人口约 33.4 万(2017 年 2 月),畜牧业发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7. 建筑物的特点是 A. 密度大 B. 高度低 C. 墙体薄 D. 屋顶平 38. 养殖稀少的牲畜品种是 A. 奶牛 B. 马 C. 猪 D. 绵羊 39. 人口密集的区域是 A. 西南部 B. 西北部 C. 东南部 D. 东北部 【答案】37. B 38. C 39. A 【解析】 【37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冰岛国土面积约10.3万平方千米,人口约33.4万,说明地广人稀,建筑物密度较小,故A项错误;纬度较高,受西风影响时间长,建筑物较低,故B项正确;纬度高气温低,墙体较厚,故C项错误;降水较多,屋顶较陡,有利于雨水的滑落,故D项错误。 【38题详解】 冰岛农业部门中的畜牧业占较主要地位,牧场草地面积广大,适合养殖奶牛、马和绵羊,故养殖稀少的牲畜品种是猪,C项正确。 【39题详解】 考查人口的分布特点。该国西南部地区,地形平坦,纬度较低,受暖流影响较大,气候温暖,人口分布密集,故A项正确。 40.我国的名茶都出自南方,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 A. 地形 B. 气候 C. 土壤 D. 水源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详解】东南丘陵地区广泛分布着酸性的红壤,适宜种植茶树等经济作物。C正确。 二、非选择题(20 分) 41.读我国人口状况图,根据图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中国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2)中国于 20 世纪末步入老龄化社会的最主要原因是?你能提出有效解决老龄化问题的措施有哪些? (3)结合三种生产概念图,分析人口快速增长的对环境在不利影响。 【答案】(1)人口老龄化、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多 (2)原因: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措施:弘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构建和谐的家庭养老模式;国家财政加大养老投入,完善社会养老保障机制。 (3)一方面消耗资源增多,过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导致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另一方面排放大量废弃物造成环境污染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中国的人口问题,人口老龄伦的原因及解决措施,人口增长快的影响。 【详解】(1)根据材料可知,目前中国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有人口老龄化严重,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多. (2)中国于20世纪末步入老龄化社会主要是因为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解决老龄化问题的措施有弘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构建和谐的家庭养老模式.国家财政加大养老投入,完善社会养老保障机制. (3)读图分析,人口快速增长,会消耗资源增多.而过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会导致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消耗资源的同时,会排放大量废弃物造成环境污染,影响环境质量. 42.比较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各自突出的优势生产条件及生产特点。 【答案】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农业地域类型的对比。 【详解】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区,全年(终年)高温或夏季高温;大部分集中在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地区,降水充沛,热量、水源充足且雨热同期,灌溉便利;小农经营,水稻生产以家庭为单位,由于人均耕地少,每户耕种的田地很少。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农民在田里精耕细作,使稻谷的单位面积产量较高。农民一般从事手工劳动,虽然近一二十年来,利用电力进行灌溉、脱粒等发展较快,化肥、农药的使用量的逐步提高,但从总体上看,机械化和科技水平还比较低 。季风区水旱灾害频繁,对水稻的生产威胁很大,水利工程大。 商品谷物农业的自然条件:地势开阔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降水丰富 人文条件:交通运输便利,市场开阔,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农业地区专门化,农业生产专门化,农业机械化特点显著。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