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3 发布 |
- 37.5 KB |
- 4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创新导学案》(人教版)大一轮复习课件:1-6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 . 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1) 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等。 (2) 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的途径: 、生物循环和 等。 大气、水、岩石、生物、 土壤、地形 水循环 岩石圈物质循环 2 .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1) 生产功能:合成 的能力,主要依赖于 。 (2) 平衡功能: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性质保持稳定,通过 和能量交换实现。 3 . 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光合作用 物质 有机物 二、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分异规律 形成 基础 影响 因素 典型 地区 图示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 异 ( 纬度地带性 ) 太阳 辐射 地区 及中纬度一定范围内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 异 ( 经度地带性 ) 海陆 分布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 垂直地带性 ) 水热 状况 纬度、 海拔 较高的 低纬山地 热量 低纬和高纬 水分 变化 中纬度 海拔 高度 三、非地带性现象 1 . 形成因素 : 。 2 . 表现: 既可在自然带之间形成,又可在某一自然带的内部形成。 【 方法技巧 】 数字法记忆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二个新功能: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 三大物质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 六大自然环境要素: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 洋流、地形、海陆分布等 【 及时练习 】 下图为 “ 亚洲东部某区域陆地自然带分布图 ” 。 读图,完成 1 ~ 2 题。 1 .图示自然带的分布主要体现了 ( ) A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2 .自然带 P 在大陆东岸分布纬度较低,其主要原因是 ( ) A .地形因素 B .洋流因素 C .太阳辐射 D .大气环流 【 解析 】 第 1 题,该区域自然带东西延伸,南北更替,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第 2 题,东部受千岛寒流的影响,降温减湿,使自然带 P 比同纬度的西岸分布较低。 【 答案 】 1.A 2.B [ 考点精析 ] 整体性的 表现 举例说明 意义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 地理要素的变化 会 “ 牵一发而动全身 ” 遵循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规律,并以此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 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地区 全球共同努力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 —— 地球 [ 技法点拨 ] 利用整体性观念分析地理现象与地理问题 1 . 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特征 例如:从气候、地形、水文、生物、土壤等方面,分析中亚 ( 或我国新疆地区 ) 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2 .解析地理现象或成因方面的运用 例如:分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貌特征的形成 ( 从地形、气候、土壤、植被等方面分析 ) 、吐鲁番盆地夏季炎热气候特点的成因 ( 从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面状况、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等方面分析 ) 、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自然原因 ( 从气候、土壤、植被等方面分析 ) 等。 3 .分析推测某一地理现象或人类活动可能产生的影响 该类型考题在高考中多次出现,都是从类似角度入手分析问题。再如: 20 世纪,橡胶由泰国来到西双版纳。森林被砍伐烧尽,是种橡胶的重要工序,土壤要深挖重翻,把烧得黑漆漆的大地彻底清除。橡胶种上以后,清除再次生长出来的其它植物,只留取橡胶树单一物种。胶乳 70% 以上的成分是水, “ 一棵橡胶树就是一台小型抽水机 ” 。一种绿色替代了成千上万的绿色,根据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析,橡胶林的大量种植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 从对气候、地表径流、土壤、生物多样性、外来物种等方面分析 ) 。 [ 对点练习 ] 1 . (2014· 潍坊模拟 ) 地理环境中各事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若某事象发生变化就会给其他事象带来影响,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读图回答 (1) ~ (2) 题。 (1) 图中所示的中心事象 “ 甲 ” 最有可能是 ( ) A .人口数量增多 B .气候变化 C .森林破坏 D .围湖造田 (2) 上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 A .综合性特征 B .区域性特征 C .整体性特征 D .差异性特征 【 解析 】 第 (1) 题,据图可知,甲事象可能导致水旱灾害增多、温室效应增强、水土流失加剧等,因此它最有可能是森林破坏。第 (2) 题,该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 答案 】 (1) C (2) C [ 考点精析 ] 地域分异规律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 纬度地带性 )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 经度地带性 ) 定义 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或者说每个地带与纬线大体平行地伸展成条带状 自然带沿着经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并大致与经线平行地伸展成条带状的特点 影响 因素 主导因素 热量 ( 太阳辐射 ) 水分 ( 海陆位置 ) 重要因素 水分 热量 成因总结 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即以热量为基础 水分条件沿经度变化的方向变化,即以水分为基础 分布 特征 延伸方向 纬线 方向 ( 东西方向 ) 经线 方向 ( 南北方向 ) 更替方向 纬度变化 方向 ( 南北方向 ) 经度变化 方向 ( 东西方向 ) 典型地区 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 中纬度地区 典型 景观 变化例证 [ 技法点拨 ]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包括纬度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和经度地带性地城分异规律。 (1) 在分析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 (2) 在分析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 [ 对点练习 ] 2 . (2013· 江苏地理 ) 国家领导人近期出访了俄罗斯等四国,行程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下题。 从俄罗斯到南非经过的自然带类型主要有 ( ) ① 温带草原带 ② 热带雨林带 ③ 热带草原带 ④ 热带荒漠带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解析 】 本题借助社会热点:国家领导人出访为切入点,考查自然带的分布,从俄罗斯到南非应依次经历温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热带草原带。没有经过热带雨林带,凡是有热带雨林带的选项都可排除。 【 答案 】 C [ 考点精析 ] 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出现了一些非地带性地理景观和自然带现象。如下表: 地 形 起 伏 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 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荒漠带 安第斯山脉阻挡西风进入,处于背风坡 科迪勒拉山系西侧 东西延伸,南北更替,呈带状 南北延伸,南北更替,呈狭长条状 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 东非高原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地势高,气温低,对流弱,降水少 各大洲的高山和高原地区 与当地的水平自然带一致 高山植物区 地势高,水热条件差 洋 流 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陆东、西两岸 东西两岸自然带的分布纬度应该大致相当 大陆东岸自然带向较高纬度延伸,大陆西岸自然带向较低纬度延伸 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陆东岸是寒流,降温减湿。大陆西岸是暖流,增温增湿 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东、西两岸 东西两岸自然带的分布纬度应该大致相当 大陆东岸自然带向较高纬度延伸,大陆西岸自然带向较低纬度延伸 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东岸是暖流,大陆西岸是寒流 南半球副热带地区的大陆西岸 森林带或 草 原 带 热带荒漠带 寒流起降温减湿作用 欧洲西岸 针阔混交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分布范围特别广 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水 分 昆仑山麓 温带荒漠带 绿洲 冰雪融水和地下水丰富 尼罗河谷地 热带荒漠带 绿洲 尼罗河河水灌溉 [ 技法点拨 ] 非地带性与地带性的区别、联系及判断 1 . 非地带性与地带性的区别与联系 (1) 非地带性因素是叠加在地带性因素之上的,会使地带性分布规律变得不完整、不鲜明。 (2) 从宏观上来看,地带性因素对自然带的影响是普遍的、基本的,而非地带性因素对自然带的影响是局部的、特殊的。 (3) 地带性与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不是割裂的,这两种因素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正因为如此,使得地理环境和自然带的分布既有规律性,又有复杂性。 2 .非地带性现象的判断 依据该现象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海拔,按地带性规律判断应该是什么自然带,然后将实际自然带与理论上的自然带相比较,如果一致就是地带性现象;如果不一致就是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 对点练习 ] 3 .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某自然带的主要分布区。读图回答 (1) ~ (2) 题。 (1) 该自然带在甲地区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 ) A .沿岸有暖流经过,山地地形对气流有抬升作用 B .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C .沿岸飓风活动力频繁,降水较多 D .受东南季风的影响 (2) 该自然带在乙地区分布广泛的原因是 ( ) ① 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南风的深入 ② 受巴西暖流的影响 ③ 受秘鲁寒流的影响 ④ 平原面积广阔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解析 】 第 (1) 题,甲处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沿岸有暖流经过,加上地形抬升,降水多,形成热带雨林带。第 (2) 题,乙处热带雨林带分布广可从地形、气候、洋流方面分析。它与秘鲁寒流无关。 【 答案 】 (1)A (2)B 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的判读 【 方法技巧 】 1 .从山麓到山顶的热量差异很大 一般地,海拔每上升 1 000 米气温下降 6 ℃ 。据此可知: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异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 下图 ) ;纬度越低,山地自然带数量越多,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类型越多。 2 .从山麓到山顶的水分状况差异明显 一般来说,从山麓到山顶降水量呈 “ 少 — 多 — 少 ” 变化。因此,有些基带在草原或荒漠的高山,由于山地降水增多,可能出现森林带,如天山。 3 .同一自然带内水热状况相似 随纬度和坡向的变化,同一自然带在不同地区分布高度不同。 (1) 纬度越高,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越低。如针阔叶混交林带,在亚热带 ( 台湾玉山 ) 海拔可达 2 800 米,到暖温带 ( 小五台山 ) 只能到 2 000 米,而到了中温带 ( 长白山 ) 仅到 1 200 米。 (2) 同一自然带在阳坡位置高,阴坡位置低。 (3) 同一自然带在迎风坡位置低,背风坡位置高 ( 雪线受此影响明显 ) 。 4 .雪线高度不同 夏季气温小于 0 ℃ 的地方有永久性积雪,即夏季气温 0 ℃ 等温线为山体的雪线。雪线是冰雪带的下限,其高度与纬度、坡向和坡度有关。一般来说: (1) 低纬雪线高,高纬雪线低。 (2) 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 (3) 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 (4) 陡坡雪线高,缓坡雪线低。 【 判读应用 】 下图是我国某山东坡的垂直自然带谱, 据此回答 (1) ~ (3) 题。 (1) 有关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外力作用以风力作用为主 B .自然带体现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 .影响雪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坡度 D .甲处的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2) 该山地可能位于 ( ) A .横断山 B .天山 C .武夷山 D .大兴安岭 (3) 形成图中河谷半干旱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 ) A .受东南信风影响 B .盛行下沉气流 C .盛行上升气流 D .受西北季风影响 【 解析 】 第 (1) 题,图中甲处之上为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带,之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依据自然带的分异规律可知,甲处必然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该山地的下部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说明该地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而外力作用以流水作用为主。气温是影响雪线分布的主要因素。第 (2) 题,依据山麓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分布,可判断可能是横断山或武夷山;又依据主峰海拔达 7 556 米,则可能是横断山。武夷山海拔较低,没有永久积雪带。第 (3) 题,河谷为半干旱景观,只能说明河谷降水少,则必然是盛行下沉气流所致。 【 答案 】 (1)D (2)A (3)B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