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步步高》大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六 人口、城市与交通(104张)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步步高》大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六 人口、城市与交通(104张)

【 第一部分 】 知识专题突破 专题 六   人口 、城市与交通 WANG LUO GOU JIAN 网络构建 主要 标志 特点 问题及 对策 城市化 城市 功能 分区 城市等级体系 原因 影响 人口 迁移 人口 增长 人口 问题 人口 环境人口容量 分布 表现、原因 及解决措施 特点 人口增长模式 交通 城市交通网 交通运输方式 交通运输中的点、线 特点 选择 区位因素 对聚落和商业 布局的影响 KAO QING KAO XIANG 考情考向 考点 读高考设问知考向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 区别 (2019· 北京文综, 40)(2) 描述德国老龄人口密度的分布特征,列举人口老龄化对该国可能带来的影响。 (2019· 全国文综 Ⅰ , 4) 与欧盟籍相比, 2015 年非欧盟籍 (2019· 全国文综 Ⅰ , 5) 近些年来,非欧盟籍人口占欧盟总人口比例持续加大,使欧盟 (2019· 天津文综, 12)(3) 安置 “ 生态移民 ” 的迁入地应具备哪些条件? (2018· 全国文综 Ⅰ , 4) 根据图示资料推测,近十年来该直辖市 (2018· 全国文综 Ⅰ , 5) 该直辖市是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2018· 海南地理, 10)2005 年和 2010 年该省常住人口大量减少,表明该省当年 (2018· 海南地理, 11)2013 年后该省 (2018· 天津文综, 13)(3) 据图中信息,概括攀枝花市人口分布的两个特点。 (2017· 天津文综, 12)(1) 说明义乌市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请回答两项。 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2019· 北京文综, 8) 该图体现 (2019· 天津文综, 8)2016 年与 2004 年的土地利用情况相比,该市主城区发生的变化是 (2019· 天津文综, 9) 由于该市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的变化,可能产生的问题及有效的对策是 (2018· 全国文综 Ⅲ , 4) 面向某类型农民的需求,有专家建议在该县推进 “ 村 — 中心集镇双栖 ” 居住模式。这种模式旨在方便该类型农民 (2018· 天津文综, 11) 四城市相比,经济功能比文化功能突出的一组城市是 (2018· 北京文综, 10) 该城市 (2018· 海南地理, 4) 为优化城市中心附近的功能布局,在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甲地宜增建 (2018· 海南地理, 5) 乙地附近比例最大的用地类型可能是 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2019· 全国文综 Ⅱ , 1)2016 年协调发展水平 Ⅰ 型中的多数城市 (2019· 全国文综 Ⅱ , 2) 以上海为核心,协调发展水平 Ⅳ 型的城市,在空间分布上呈现 (2019· 全国文综 Ⅱ , 3) 与 2001 年相比, 2016 年协调发展水平上升的城市,多数与上海 (2019· 天津文综, 13)(1) 该市其他地区聚落很少的自然原因有哪些? (2018· 全国文综 Ⅱ , 4) 由于填海造地,海岸线向海推移距离最长的地方位于澳门半岛的 (2018· 天津文综, 10) 依据图表信息,对四城市地域文化的正确推断是 (2018· 北京文综, 11) 甲处土地利用强度增大,最可能的原因是 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影响交通线、点的区位因素 (2019· 全国文综 Ⅰ , 6) 该区域铁路线主要沿 (2019· 全国文综 Ⅰ , 7) 该区域修建铁路主要是为了运输 (2019· 全国文综 Ⅰ , 8) 近些年来,该区域铁路几乎废弃的主要原因是 (2019· 北京文综, 1) 甲面中绘有多座大桥,可以推断所示区域 (2018· 海南地理, 22) 从地表形态影响的角度,概括甲乙两地间主要交通线的分布特点并简析原因。 (2018· 全国文综 Ⅱ , 5) 澳门老城区少见自行车,原因可能是老城区街道 (2018· 北京文综, 8) 甲、乙两类钢铁厂在区位选择上均靠近 (2017· 全国文综 Ⅱ , 37)(3) 有人提议在白令海峡建设跨海大桥,但由于建桥成本高等原因,未获支持。分析在白令海峡建设跨海大桥成本高的原因。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2019· 天津文综, 14)(1) 罗兹市为了充分发挥货物集散地的作用,应重点发展的产业部门是 ______ 。 (2) 中欧班列的运行,为我国相关港口带来了更好的经济效益。为什么? (2018· 北京文综, 3) 川藏铁路开通后,能够 NEIRONGSUOYIN 内容索引 核心考点 1  人口结构与人口问题 核心考点 2  人口迁移 核心考点 3  城市与城市化 特别微 专题 6   统计图 透析 核心考点 4  交通运输布局及影响 特别微 专题 7  特殊交通方式透析 核心考点 1 人口结构与人口问题 1   主干精讲 人口结构主要包括人口年龄结构、人口性别结构、人口文化结构等,人口结构若出现不合理,则会引发人口问题。 (1) 人口的年龄结构与人口问题 人口的年龄结构是指各个年龄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就目前而言,世界人口年龄结构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人口年轻化和人口老龄化。   人口年轻化 人口老龄化 人口年龄结构趋势 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不断上升,而老年人口的比重不断下降 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不断下降,而老年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人口问题 人口年轻化可导致人口增长过快。人口持续增长,最终会超出环境的承载能力,进而引发各种环境问题 人口老龄化可造成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上用于老年人的退休和养老等费用的增加、老年人生活困难和孤单等问题 措施 实施计划生育政策、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 鼓励生育、接纳移民、发展人工智能 (2) 人口的性别结构与人口问题 人口的性别结构通常用 “ 性别比 ” 来衡量,即用 100 位女性对应的男性数来衡量。它用来反映该地区或国家人口的性别结构是否合理或协调。性别比失衡会造成婚姻、家庭和社会的不稳定,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应加大思想宣传教育,转变婚育观念,严禁非医学鉴定胎儿性别。 (3) 人口的文化结构与人口问题 人口的文化结构主要是指各学历层次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人口总体文化水平过低,不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国家应加大对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人口素质。 2   真 题 体验 ( 2018· 全国文综 Ⅰ ) 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 ( 半年以上 ) 的人口。下图示意 “ 近十年来我国某直辖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数量变化 ” 。据此完成 1 ~ 2 题。 1. 根据图示资料推测,近十年来 该 直辖市 A. 外来务工人口多于外出务工人口 B. 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下降 C. 劳动力需求数量增加 D. 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增加 √ 解析  据图可知,近十年来该直辖市户籍人口多于常住人口,说明外来务工人口少于外出务工人口, A 错 ; 据 材料信息无法推断老年人口数量变化, B 错 ; 由 图可知,该直辖市近十年来常住人口数量的增长幅度大于户籍人口数量,说明近十年来该直辖市外来务工人口增多,即劳动力需求数量有所增加, C 对 ; 图 中只给了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都只涉及到人口机械增长,故无法判断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 D 错。 2. 该直辖市是 A. 北京市 B . 天津市 C. 上海市 D . 重庆市 √ 解析  北京、天津、上海三个直辖市均位于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为人口的迁入区,常住人口数量大于户籍人口数量,而重庆市为人口迁出区,户籍人口数量大于常住人口数量。故选 D 。 命题角度一 结合人口统计图表,考查人口分布及增长特点 ( 题型预测:选择题 )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 10% ,或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 7% ,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处于老龄化社会。下图为 “ 中国、日本、韩国和世界平均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统计及预测 ” 。据此完成 1 ~ 2 题。 1. 据材料可知 A.2015 年前后中国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 B. 韩国老龄化程度始终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C.1950 ~ 2050 年中国老龄化速度快于日本 D. 目前中国老年人口数量居世界之首 3   预测演练 √ 1 2 3 4 5 解析  读图分析可知, 2001 年后,中国 65 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超过 7% ,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 A 错; 韩国大约在 1999 年以后老龄化程度才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B 错; 通过中国和日本老年人口曲线斜率大小所对应的年份可知,大约在 2020 年以前中国老龄化速度慢于日本, C 错; 1 2 3 4 5 虽然中国老年人口比重不是最高,但人口总数世界第一,因此目前中国老年人口数远大于其他国家,居世界首位, D 正确。 2. 我国老龄化程度城市高于农村,但近些年发生倒置现象, 2010 年城市和农村分别为 7.8% 和 10.1% 。主要原因是 A. 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城市 B. 不少地区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C. 农村迁入城市人口中老年人口比重小 D. 城市老年人口死亡率高于农村 √ 解析  由于城乡经济水平的差异,导致很多农村人 ( 以中青年人为主 ) 迁入城市,这样农村老年人口比重就大幅度上升, C 正确 ; 农村 和城市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大小图中没有体现,因此无法比较, A 和 D 错 ; 我国 城市发展还未达到逆城市化阶段, B 错。 1 2 3 4 5 命题角度二 结合统计图,考查人口问题 ( 题型预测:选择题 ) ( 2019· 北京市丰台区期末 ) 年龄中位数是将全体人口按照年龄大小顺序排列,居于中间位置的年龄。下图为 “ 世界部分国家人口年龄中位数变化趋势图 ” 。读图,完成 3 ~ 5 题 。 3.2018 ~ 2050 年人口 年龄中位数 变化 最小的是 A. 中国 B . 巴西 C. 韩国 D . 俄罗斯 √ 解析  由图示信息可知, 2018 ~ 2050 年人口年龄中位数变化最小的是俄罗斯。故选 D 。 1 2 3 4 5 4. 各国人口年龄中位数 A. 与经济发达程度呈正相关 B. 随时间推移呈不断上升趋势 C. 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老龄化程度 D. 到 2050 年时中国和印度差异缩小 √ 解析  美国经济发达,但 2050 年的年龄中位数小于中国、巴西等国家,故各国人口年龄中位数与经济发达程度没有直接关系, A 错误 ; 乌干达 年龄中位数在 2018 年比 1980 年小,故随时间推移呈不断上升趋势不符合所有国家, B 错误 ; 年龄中位数 可以反映人口年龄结构,故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老龄化程度, C 正确 ; 2050 年,中国和印度的年龄中位数差异增大, D 错误。 1 2 3 4 5 5. 应对我国人口年龄中位数变化趋势的合理措施有 ① 发展人工智能与科技  ② 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③ 完善社会养老保险服务制度  ④ 鼓励国内人口迁移  ⑤ 实施计划生育新政策 A. ①②③ B . ①③⑤ C. ②③④ D . ③④⑤ √ 解析  我国人口年龄中位数快速变大的趋势反映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措施有发展人工智能与科技,完善社会养老保险服务制度,实施计划生育新政策,故选 B 。 1 2 3 4 5 核心考点 2 人口迁移 1   主干精讲 1. 人口迁移影响因素的分析思路 (1) 看生产力水平的发展 生产力水平较低时:自然环境因素影响 较大 生产力 水平较高时:社会经济因素影响较大 (2) 看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由经济落后国家或地区迁移到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 (3) 看年龄分布特点 青壮年人口迁移:经济因素或婚姻 因素 老年 人口迁移:家庭因素或 环境因素 青少年 人口迁移:家庭因素或教育因素 (4) 看性别与文化素质差异 重工业发达地区,往往吸引大量男性人口迁入;而轻工业发达地区,则对女性人口迁移吸引力较大;文化素质高的人口大量迁入地区,一般高新技术产业发达;文化素质较低的人口大量迁入地区,一般劳动力导向型产业较多。 2. 人口迁移的影响 (1) 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 人口迁移对城市化的影响 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为城市注入了活力,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城市的用地规模也不断扩大,城市功能区布局也随之发生变化,郊区不断出现住宅小区,促进了郊区城市化的进程。 (3) 人口迁移对就业结构的影响 伴随人口迁移,会不断出现新的职业。如学龄儿童迁移人口增多,则迁入地应增加或加强中小幼教师的师资力量。 2   真 题 体验 与 2014 年相比, 2015 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减少了 10.41 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 14.77 万人,这是近 20 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上海市已制定 “ 十三五 ” 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据此完成 1 ~ 3 题。 1. 导致 2015 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上海市 A. 产业转型升级 B . 食品价格大增 C. 环境质量下降 D . 交通拥堵加重 √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可知,上海市人口需求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这是产业升级的需要。 2. 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主要原因是这些中小城市 ① 服务设施齐全  ② 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  ③ 适宜就业机会多  ④ 生态环境较好 A. ①③ B . ①④ C. ②③ D . ②④ √ 解析  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说明这些中小城市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多,就业机会多。与上海相比,周边中小城市的服务设施较差,且生态环境不是目前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3. 今后,上海市引进的产业从业人员将主要分布在 A. 资源密集型产业 B. 劳动密集型产业 C. 资金密集型产业 D. 知识密集型产业 √ 解析  由材料 “ 上海市已制定 ‘ 十三五 ’ 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 ” 可知,今后上海市将引进知识、技术水平高的人才,将主要分布在知识密集型产业。 [ 题后反思 ] 该题组主要考查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通过解答该题组可知,在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时,一方面应抓主因,即抓住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 经济因素;另一方面要重具体,即对人口迁移因素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第三是要看变化,目前产业结构调整也成为影响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 1 2 3 4 5 3   预测演练 命题角度一 结合统计资料,考查人口迁移的特征和影响 ( 题型预测:选择题 ) ( 2019· 全国文综 Ⅰ ) 如 图 示意 “ 2015 年欧盟境内欧盟籍和非欧盟籍的人口结构 ” 。据此完成 1 ~ 2 题。 1. 与欧盟籍相比, 2015 年非欧盟籍 A. 男性人口数量较多 B.25 ~ 50 岁女性比例较小 C. 劳动人口比例较大 D.50 岁以上人口比例较大 √ 1 2 3 4 5 解析  该图仅能反映欧盟籍和非欧盟籍各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能反映欧盟籍和非欧盟籍人口的数量,因此不能据图判断出欧盟籍和非欧盟籍男性人口数量的多少,选项 A 错误 ; 读 图可知,与欧盟籍相比,非欧盟籍 25 ~ 50 岁男性和女性比例均较大,选项 B 错误 ; 劳动 人口通常指 15 ~ 64 岁的人口,读图可知,非欧盟籍劳动人口的比例明显大于欧盟籍,选项 C 正确 ; 读 图可知,与欧盟籍相比,非欧盟籍 50 岁以上人口比例较小,选项 D 错误。 1 2 3 4 5 2. 近些年来,非欧盟籍人口占欧盟总人口比例持续加大,使欧盟 A. 人均消费剧增 B . 老龄化进程趋缓 C. 人均收入剧降 D . 劳动力供给过剩 √ 解析  由题干 “ 近些年来,非欧盟籍人口占欧盟总人口比例持续加大 ” 可知,近些年来,非欧盟籍人口的增长速度快于欧盟籍人口的增长速度,主要是由于欧盟以外国家和 地区的人口迁入欧盟。迁入欧盟的人口大多来自发展中国家 和 地 区,这 部分人口 迁入欧盟后谋得稳定工作和较高收入的可能性 较低 , 因此可能导致欧盟人均消费降低,选项 A 错误; 读图可知,非欧盟籍劳动人口所占比例明显大于欧盟籍劳动人口,有利于减缓欧盟的老龄化,选项 B 正确; 迁入欧盟的人口大多来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这些人口主要从事工资水平较低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短时间内可能会使欧盟的人均收入降低,但并不会使欧盟的人均收入剧降,选项 C 错误; 欧盟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增长模式早已转变为现代型,人口增长缓慢甚至趋于停滞,人口老龄化严重,青壮年劳动力短缺,因此非欧盟籍人口的迁入有利于缓解劳动力供应短缺的现状,选项 D 错误。 1 2 3 4 5 命题角度二 结合人口迁移案例,考查人口迁移发生条件或 原因 ( 题型预测:非选择题 ) 3.( 2019· 天津文综 )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宁夏中南部一些地区气候干旱,资源贫乏,生态环境恶劣。为了使当地居民摆脱贫困,政府采取了 “ 生态移民 ” 的举措,将部分贫困人口迁至自治区北部。 安置 “ 生态移民 ” 的迁入地应具备哪些条件? 1 2 3 4 5 答案  水资源和土地资源较丰富,人口密度较小;就业机会较多 (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 ;风俗习惯相近。 解析  可从影响人口迁移的拉力因素角度分析,安置 “ 生态移民 ” 的迁入地应该有较强的拉力,具体包括水资源和土地资源丰富、人口密度小、就业机会多等。 命题角度三 以区域人口流动为背景,考查人口迁移的原因和 影响 ( 题型预测:选择题 ) 每年 10 月老王从太原飞来,次年 4 月再从海口飞回。他背后有上百万这种 “ 候鸟 ” 养老模式的老人群体。据此完成 4 ~ 5 题。 4. 此类人口流动的原因与下列选项相似的是 A. 我国 60 年代知青 上山下乡 B . 三峡库区百万大移民 C. 我国每年的春节返乡 潮 D . 美国东北部老人向南迁移 解析  太原冬季寒冷,到海口过冬是气候因素,与美国东北部老人向南迁移相似, D 正确。 √ 1 2 3 4 5 5. 针对 “ 候鸟 ” 现象,目前海口地区急需完善的是 A. 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B . 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C. 整治环境污染 D . 加快大户型房产开发 解析  由材料可知, “ 候鸟 ” 现象主要出现在老人群体,急需完善的是医疗服务, B 正确。 √ 1 2 3 4 5 核心考点 3 城市与城市化 1   主干精讲 1. 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辨析 (1) 郊区城市化 (2) 逆城市化 (3) 再城市化 2. 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3. 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4. 城市功能区的判断方法 城市功能区的判断可根据面积大小、距市中心远近、形态特征等来分析,具体如下表所示: 判断方法 具体说明 看面积大小 住宅区面积最大,其次是工业区,商业区面积最小 看距市中心远近 一般情况下,距离市中心由近及远依次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看形态特征 商业区一般呈点状、线状,住宅区和工业区一般呈片状 看人口变化 商业区昼夜人口数量差别最大,白天人口多,晚上人口少;住宅区与商业区人口变化相反;工业区昼夜人口数量差别最小 看建筑物密度 商业区建筑物高大稠密,住宅区次之,工业区建筑物密度最小 看分布趋势 住宅区、工业区不断向郊外迁移,占市中心比例逐渐下降;商业区虽也有向郊区交通便捷处扩散的趋势,但幅度较小,在市中心上升幅度较大 5. 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的方法 第一,协调布局工业用地、住宅用地和交通用地,既要保证工业用地和住宅用地内部的交通联系,又要在两者之间布置便利的交通,以方便这两类用地之间的联系。 第二,工业用地要充分考虑交通条件,沿公路、铁路、通航河流等交通便捷的地区布局,以降低生产成本;工业区和住宅区之间也要有便利的交通,以方便工人上下班。 第三,合理布局住宅用地、工业用地的相对位置,可减少污染物对城市环境的污染。住宅用地要建在城市盛行风的上风向、河流的上游。污染企业要布局在城市外围,并注意与盛行风和河流的关系。如有大气污染的企业要布局在常年盛行风的下风向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若在季风区,则布局在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有水污染的企业,一定要布局在流经城市河流的下游 。 第四 ,工业区与住宅区之间要有卫生防护带,带内可植树种草,也可布局停车厂、仓库等。这样既可对住宅区起到防护作用,又可增加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环境。 第五,各功能区之间要留有发展的余地,目的是针对一些突发情况,使各功能区有足够的 “ 弹性 ” 。 ( 2019· 全国文综 Ⅱ ) 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人口、土地利用和产业需要协调发展。根据协调发展水平,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由高到低分为 Ⅰ 、 Ⅱ 、 Ⅲ 、 Ⅳ 四个等级类型。图 1 为 “ 2001 年至 2016 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协调发展水平变化 ” ,图 2 示意 “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范围及城市分布 ” 。据此完成 1 ~ 3 题。 2   真 题 体验 1.2016 年协调发展水平 Ⅰ 型中的多数城市 A. 海港规模大 B . 沿长江分布 C. 集聚长江口 D . 行政等级较高 √ 解析  读图可知, 2016 年协调发展水平 Ⅰ 型的城市有上海、南京、合肥、苏州、杭州和宁波,其中只有上海、宁波有海港,选项 A 错误; 这些城市中,仅有南京和上海沿长江分布,选项 B 错误; 这些城市中,仅有上海位于长江口,选项 C 错误; 这些城市中,上海为直辖市,南京、合肥、杭州为省会城市,苏州和宁波为地级市,多数城市行政等级较高,故选项 D 正确。 2. 以上海为核心,协调发展水平 Ⅳ 型的城市,在空间分布上呈现 A. 均衡性 B . 边缘性 C. 集中性 D . 对称性 √ 解析  读图可知, 2016 年协调发展水平 Ⅳ 型的城市有盐城、滁州、安庆、池州、宣城。以上海为核心,这些城市均分布在长江三角洲的外围,距上海市较远,在空间分布上呈现边缘性的特点,故选 B 。 3. 与 2001 年相比, 2016 年协调发展水平上升的城市,多数与上海 A. 空间位置邻近 B . 发展模式相同 C. 城市性质相似 D . 产业部门接近 √ 解析  读图可知,与 2001 年相比, 2016 年协调发展水平上升的城市有苏州、杭州、宁波、扬州、嘉兴和舟山,这些城市在空间位置上邻近上海。在上海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下,这些城市与上海市进行产业整合与区际协作,有利于这些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而提升了城市的协调发展水平,故选项 A 正确 。 上海市 是全国性的中心城市,与这些城市的性质不同,选项 C 错误 ; 上海市 作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首位城市,区位优势明显,这些城市若选择与上海市相同或相近的发展模式和产业部门,将面临激烈的竞争,不利于协调发展水平的提升,选项 B 、 D 错误。 命题角度一 结合统计资料,考查城市功能区的分布与布局 ( 题型预测:选择题 ) ( 2019· 河北唐山模拟 ) 下表是 “ 世界某大城市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 ” 。其中 0 ~ 5 km 为核心区, 5 ~ 15 km 为内城区, 15 ~ 25 km 为外城区, 25 ~ 35 km 为边缘区, 35 km 以外为郊区。结合表中数据,完成 1 ~ 2 题。 3   预测演练 1 2 3 4 5 距市中心距离 (km) 0 ~ 5 5 ~ 10 10 ~ 15 15 ~ 20 20 ~ 25 25 ~ 30 30 ~ 35 大于 35 地表硬化程度 0.92 0.80 0.75 0.1 0.5 0.4 0.3 0.1 常住人口密度 0.11 0.85 0.91 0 0.54 0.43 0.36 0.01 商业密度 0.98 0.35 0.41 0 0.24 0.35 0.27 0 道路密度 0.96 0.55 0.54 0.2 0.42 0.36 0.24 0.12 6 7 8 9 1. 与边缘区相比,该城市核心区 A. 建筑物密度较小 B. 植被覆盖率更高 C. 第二产业产值高 D. 地表径流汇集快 √ 1 2 3 4 5 解析  读统计表可知,核心区地表硬化程度高,商业密度大,道路密度大,属于中心商务区所在地区,建筑物密度大,植被覆盖率低,以第三产业为主,地表径流汇集快,故选 D 。 6 7 8 9 2. 该城市距市中心 15 ~ 20 km 区域内的建筑可能为 A. 居民住宅 B . 大型医院 C. 公共景观 D . 工业仓储 √ 解析  读图表可知,距离市中心 15 ~ 20 km 区域,地表硬化程度低,没有常住人口,没有商业活动,说明该区域内建筑可能为公共景观,故选 C 。 1 2 3 4 5 6 7 8 9 命题角度二 结合社会生活材料,考查城市功能区的分布与 变化 ( 题型预测:选择题 ) ( 2018· 北京文综 ) 城市某区域土地利用强度,可以用建设用地面积占该区域土地面积的比值表示。读图,回答 3 ~ 4 题。 3. 该城市 A. Ⅰ 区高档写字楼密度大 B. Ⅱ 区适宜建垃圾填埋场 C. Ⅲ 区商业网点最为密集 D. Ⅳ 区城市热岛效应最强 1 2 3 4 5 √ 6 7 8 9 解析  图中显示, Ⅰ 区的土地利用强度最大,由于 Ⅰ 区位于城市中心,可推知为商业区,高档写字楼密度大,故 A 对 ; Ⅱ 区的土地利用强度较大,且位于 Ⅰ 区附近,可推知为住宅区,不适宜建垃圾填埋场,故 B 错 ; Ⅲ 区的土地利用强度较小,建筑物较稀疏,且在住宅区外围,应为工业区,商业网点较少,故 C 错 ; Ⅳ 区位于远离城市中心的郊区,城市热岛效应较弱,故 D 错。 1 2 3 4 5 6 7 8 9 4. 甲处土地利用强度增大,最可能的原因是 A. 建设民俗博物馆 B . 划定耕地保护区 C. 增加种植业投入 D . 扩大卫星城规模 解析  甲地位于城市郊区,土地利用强度增大,说明甲地建设用地面积增大,因此最可能是扩大卫星城规模所致,故 D 对 。 民俗 博物馆应建在城市人口较密集的地区,而甲地位于郊区,人口较少,故 A 错 ; 划定 耕地保护区和增加种植业投入都不会增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故 B 、 C 错。 √ 1 2 3 4 5 6 7 8 9 命题角度三 结合统计资料,考查城市化的特点与动力 ( 题型预测:选择题 ) 土地城市化率是城区中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所占的比重,是评价一个城市土地城市化水平的核心指标。近年来我国土地城市化进程明显快于人口城市化。下表为 “ 2010 年各等级规模城市的用地结构及近 10 年用地面积增长结构 ” 。据此完成 5 ~ 7 题。 1 2 3 4 5 5. 我国土地城市化进程中占比最高的用地类型是 A. 居住用地 B . 工业用地 C. 公共设施用地 D. 道路广场用地 √ 6 7 8 9 解析  由表格可以看出,我国土地城市化进程中占比最高的用地类型是居住用地,它是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类型。故选 A 。 1 2 3 4 5 6 7 8 9 6. 近 10 年来,中小规模城市土地城市化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是 A. 工业发展 B .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C. 房地产业发展 D . 交通发展 解析  由表格可分析出,近 10 年来,中小规模城市居住用地增加面积所占的比重最高,说明房地产业发展带动中小规模城市的城市化进程,是中小规模城市土地城市化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故选 C 。 √ 1 2 3 4 5 6 7 8 9 7. 与其他规模城市相比,近 10 年来特大规模城市 A. 房价上涨缓慢 B . 工业用地集约化程度低 C. 交通拥堵加剧 D . 人均绿地面积增加 解析  与其他规模城市相比,近 10 年来特大规模城市工业用地增长明显,说明工业用地集约化程度低,容易造成工业用地浪费。故选 B 。 √ 1 2 3 4 5 6 7 8 9 命题角度四 结合数据对比,考查城市化影响 ( 题型预测:选择题 ) ( 2019· 江苏地理 ) 城市不透水面是指阻止水分下渗到土壤的城市人工地面。下图为 “ 某城市不同年份不透水面比例分布图 ” 。读图 , 回答 8 ~ 9 题。 8.1989 年到 2015 年间,该城市不透水面比例变化 最大 的 区域距市中心 A.10 ~ 15 千米 B.15 ~ 20 千米 C.20 ~ 25 千米 D.25 ~ 30 千米 解析  比较图中 1989 年与 2015 年不透水面比例折线可知,距市中心 15 ~ 20 千米范围内,两折线垂直间距最大,说明比例变化最大,故选 B 。 √ 1 2 3 4 5 6 7 8 9 9. 不透水面的增加可能导致该城市 ① 地下水位上升  ② 地表气温升高  ③ 生物多样性 增加 ④ 地表径流增多 A.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解析  不透水面比例增加,会使地表水下渗受阻,地表径流增多,同时地下水补给减少,地下水位下降, ① 错误, ④ 正确 ; 不 透水面比例增加,地表硬化面积增加,热岛效应增加,地表气温升高,同时,由于自然环境被改变的区域面积增多,生物多样性可能减少, ② 正确, ③ 错误 。 故选 C 。 √ 1 2 3 4 5 6 7 8 9 特别微 专题 6 统计图透析 地理统计图是根据地理数据资料绘制成的直观图形,在近几年高考中,地理定量分析题型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而地理统计图又是地理定量分析的重要载体之一。在地理高考试题中,地理统计图考查形式既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地理统计图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柱状图、曲线图、扇形图、玫瑰图等。其中,地理坐标图和结构图一直在高考统计图试题中 “ 唱主角 ” 。 【精讲点拨】 ( 2019· 北京文综 ) 如 图 示意 “ 某地商业和农业地租水平 ” 。读图,回答下题。 1. 该图体现 A. 两种用地类型呈交错分布 B. 两种地租变化率的差异小 C. 商业用地向郊区持续扩展 D. 农业用地受到政策的保护 √ 1 2 3 4 5 6 7 【 特别专练 】 解析  由图可知,商业用地主要分布在城区,农业用地主要分布在郊区,两种用地类型不呈交错分布,商业用地没有向郊区持续扩展。根据曲线的斜率判断,商业用地地租变化率较大,农业用地地租变化率较小,二者差异较大。农业用地布局在郊区主要是因为郊区地租水平较低,推测是农业用地受到政策保护所致。 如 图 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 2 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 固定点 。读图,完成 2 ~ 3 题。 2.1975 ~ 2004 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 淤积的 变化趋势是 A. 持续淤积 B . 先侵蚀、后淤积 C. 持续侵蚀 D . 先淤积、后侵蚀 解析  若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以淤积为主,则海水变浅,水深 2 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距离会变大。反之,若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以侵蚀为主,则海水变深,水深 2 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距离会变小。图中两者距离 1975 ~ 1978 年扩大,此后总体减小,故先以淤积为主、后以侵蚀为主。故 D 正确。 √ 1 2 3 4 5 6 7 解析  1992 ~ 1997 年间水深 2 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缩小,说明泥沙沉积作用减弱,黄河入海泥沙减少,只有 B 项所述能出现这一现象。故 B 正确。 3. 推测 1992 ~ 1997 年期间 A. 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 B. 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 C. 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 D. 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 √ 1 2 3 4 5 6 7 ( 2019· 湖南永州模拟 ) 目前,科研人员可基于实地考察,并利用遥感技术,对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全面地评价。下图为科研人员在评价我国某山地自然保护区时,所绘制的 “ 1995 ~ 2015 年该地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的变化图 ” ,并分 1995 ~ 2007 年与 2008 ~ 2015 年两个时段,求取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的均值。据此完成 4 ~ 6 题。 1 2 3 4 5 6 7 4. 根据图示信息可推断, 1995 ~ 2015 年间该山地自然保护区 A. 土壤中含水量增加 B. 森林火险等级增加 C. 地表径流逐年增加 D. 基岩裸地不断增加 √ 1 2 3 4 5 6 7 解析  读图可知,在该时间段内,气温均值降低,蒸发量减少,而降水量均值增加, 土壤中含水量增加, A 对 ; 降水量 增加,气温降低,森林火险等级降低, B 错 ; 降水量 虽然有所增加,但是年降水量是波动上升的,所以地表径流不会逐年增加, C 错 ; 由于 年均降水量增加,年均温降低,土壤水分增加,故水土流失减轻,植被覆盖率上升, D 错。 1 2 3 4 5 6 7 解析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植被覆盖指数上升,水网密度指数上升, A 、 B 错 ; 土壤 的含水量增加,有利于减轻土地的退化, C 正确 ; 环境 负荷指数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题不能反映当地的人为因素对环境施加的影响, D 错。 5. 对当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合理的是 A. 植被覆盖指数下降 B . 水网密度指数下降 C. 土地退化指数下降 D . 环境负荷指数下降 √ 1 2 3 4 5 6 7 6. 科研人员实地考察发现了成片的阔叶林,它们可能是 A. 桦树林 B. 胡杨 林 C . 樟树林 D. 桑树林 解析  读图可知,该地年均降水量在 700 ~ 800 毫米之间,应位于我国北方半湿润地区,代表植被为桦树, A 对 ; 胡杨 林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干旱地区, B 错 ; 樟树 及桑树一般分布在湿润地区, C 、 D 错。 √ 1 2 3 4 5 6 7 7.( 2019· 北京文综 )2018 年德国 65 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数量的 20.6% 。 如 图 示意 “ 德国各州 65 岁及以上人口密度分布 ” 。据图,回答问题 。 描述德国老龄人口密度的分布特征,列举人口老龄化对该国可能带来的影响 。 1 2 3 4 5 6 7 答案  特征:分布不均,西部密度大 , 东部 密度小,东北部差异显著。 影响:劳动力数量减少,养老压力加大等。 1 2 3 4 5 6 7 解析  根据德国 65 岁及以上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分析,德国老龄人口分布不均匀,西部密度较大,东部密度较小,东北部人口密度分布差异显著。人口老龄化给该国带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劳动力短缺、社会养老负担加重、老年人生活孤单、国防兵源不足等方面。 核心考点 4 交通运输布局及影响 1   主干精讲 1. 影响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 2. 交通线区位选择分析的一般思路 (1) 宏观选线方面 ① 考虑线路投资,分析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a. 资源开发与调配。 b. 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和科技文化交流。 c. 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d. 交通网的完善。 e. 民族团结、巩固国防等。 ② 考虑建设难度,分析自然因素:应趋利避害,减少工程量。 ③ 考虑不利条件,分析科技因素:现代交通建设,科技是保障,可以克服不利条件制约 。 ( 2) 微观选线方面 不同性质和等级的线路要求不同,要因地制宜:如铁路、高速公路一般要求线路平直,而一般性公路在山区可选择沿等高线延伸或呈 “ 之 ” 字形线路;国道以直达运输为主,而地方性公路则要尽量多连接一些居民点。方便快捷、少占耕地、减少对居民区的干扰是共同的原则。 3. 交通运输线对区域的影响 (1) 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① 不合理的交通线建设,会破坏地表水的分布,导致洪涝灾害的发生。 ② 山区不合理的交通线建设,会破坏山区地表状况,导致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 ③ 北极航线的开通对极地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 。 ( 2) 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① 对农业的影响 a. 交通线对商品农业的影响明显,商品农业一般沿交通线分布,交通线的延伸扩大了商品农业的销售范围。 b. 乳畜业、园艺业等的产品容易变质,需要及时运输,所以要沿交通线分布。 c. 自给农业对交通线分布要求较低。 ② 对工业的影响 交通线对工业的影响最明显。交通运输成本是工业的一项重要支出,因此,工业企业要布局在主要交通线附近。 ③ 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具体表现 详细内容 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扩展 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 ( 铁路、公路、河道等 ) 扩展,这些交通干线也成为聚落发展的主轴线 交通线变化引起聚落空间形态变化 交通线的发展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同时,交通线的衰落也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 ④ 对商业的影响 商业的发展离不开便利的交通。商业网点和商业中心一般布局在交通干道沿线。 ⑤ 对旅游业的影响 交通通达度决定了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交通线的修建,可以带动沿线旅游业的发展。 ( 2019· 全国文综 Ⅰ ) 如 图 示意 “ 我国东北某区域铁路线的分布 ” 。该区域铁路修建的年代较早,近些年几乎废弃。据此完成 1 ~ 3 题。 1. 该区域铁路线主要沿 A. 等高线分布 B . 河谷分布 C. 山脊线分布 D . 山麓分布 √ 2   真 题 体验 解析  据图示河流、山峰等信息可知,该区域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四周,地势中部高、四周低,等高线应与河谷走向垂直,三条铁路线主要沿着三条河谷修建, A 项错误、 B 项正确 ; 山脊线 不会沿着河谷地带分布, C 项错误 ; 山麓 海拔较低,而图示铁路线在海拔较高的河流源头地区也有分布, D 项错误。 2. 该区域修建铁路主要是为了运输 A. 原木 B . 农产品 C. 工业品 D . 石材 √ 解析  根据经纬度等信息可知,图示区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东部长白山区,是我国最大的林区之一,但该区域工业和商品农业不发达,所以该区域修建铁路主要是为了向外运输原木, A 项正确, B 、 C 项错误 ; 河谷 两岸地区到处是石材,开挖、运输石材没有必要将铁路线修到海拔较高的河流源头地区, D 项错误。 3. 近些年来,该区域铁路几乎废弃的主要原因是 A. 设施陈旧 B . 运速太慢 C. 线路过密 D . 运输需求太小 √ 解析  东北地区一直是我国原木的主要供应地,近些年由于长白山区森林被大量砍伐,林木资源日益减少,加上保护河流源头地区生态环境的需要,一些地区禁止森林采伐,因而运输需求量减小,铁路几乎废弃, D 项正确 。 设施 陈旧、运速太慢会催生新的铁路的修建,但不会使整个区域铁路废弃, A 、 B 项错误 ; 线路 过密只会加剧运输线路之间的竞争,部分线路可能因竞争力弱而废弃,但不会全部废弃, C 项错误。 命题角度一 结合区域背景,考查交通方式选择及布局原因 ( 题型预测:选择题 ) ( 2019· 北京文综 ) 某中学制作主题为 “ 点亮中国 ” 的宫灯。下图为学生手绘的设计图。读图,回答下题。 1. 甲面中绘有多座大桥,可以推断所示区域 A. 建桥成本低 B . 水运条件缺乏 C. 交通需求量大 D . 人口迁移频繁 √ 3   预测演练 解析  交通建设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图示区域交通需求量大,故建有多座大桥,方便通行,故 C 选项正确 ; 跨 海建桥,建设成本应较高,故 A 选项错误 ; 图示 区域位于珠江三角洲,水运条件并不缺乏,故 B 选项错误 ; 大桥 两岸人口、货物流动频繁,但并不等于人口迁移频繁,故 D 选项错误。 命题角度二 结合区域图概括交通布局特点及成因 ( 题型预测:非选择题 ) ( 2018· 海南地理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主要交通线和城镇的分布。 2. 从地表形态影响的角度,概括甲乙两地间主要交通线的分布特点并简析原因。 答案  分布特点: ( 主要交通线 ) 基本上沿山麓等高线 ( 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 ) 分布。 原因:南部为山地,北部为河流。沿山麓等高线修建交通线,工程量较小; ( 沿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 ) 既避洪水,又少地质灾害威胁。 解析  解题时需注意题干中的限定范围,也是提示性信息 —— “ 从地表形态影响的角度 ” 。结合图例可判断交通线南部为山地,北部为河流,因此图中主要交通线基本上沿山麓等高线分布,地处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地形对交通选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工程量的大小以及水文、地质灾害等。 特别微 专题 7 特殊交通方式透析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 “ 先行官 ” ,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我国近年来在交通运输发展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2020 年高考对这部分内容的考查应以重大交通运输工程建设为切入点考查交通运输区位,特别是能彰显大国力量的重大工程,更能显示我国作为基础设施建设强国的能力和决心。 【精讲点拨】 四川达州至重庆万州高速公路 ( 万达高速公路 ) 已经全部建成通车。下图为 “ 万达高速公路穿过川东山区的景观图 ” 。回答 1 ~ 2 题。 1. 该路穿越山区时不呈 “ 之 ” 字形,而是逢山开隧道 , 遇 沟建桥,尽量取最短距离。其原因主要是 A. 节省运营时间,提高运输 效率 B. 减少所经聚落,减少拆迁量 C . 缩短公路里程,节省建设投资 D. 减少土地占用,保护耕地资源 √ 【 特别专练 】 解析  根据 “ 尽量取最短距离 ” 可知,其原因在于节省运营时间,提高运输效率; “ 逢山开隧道,遇沟建桥 ” 说明工程建设量大。 1 2 3 4 5 6 7 2. 影响万达高速公路施工的最大障碍是 A. 资金 B . 地形 C . 技术 D . 移民 √ 解析  万达高速公路沿线多山地丘陵,地势起伏大,施工的最大障碍是地形。 1 2 3 4 5 6 7 ( 2019· 湖南省永州市模拟 ) 东关桥始建于南宋时期,位于福建东南沿海东关镇的湖洋溪上。该桥桥墩采用 “ 睡木沉基 ” 的方法修建,即先由人工平整河床底部,然后将捆扎的条木沉入淤泥作为基底,基底之上再用花岗石垒筑成不同形状的桥墩。水流急的航道采用单边或双边船形桥墩。东关桥是闽南一带罕见的长廊屋盖梁式古桥 , 如 图 为 “ 东关桥景观图 ” 。 读图 ,回答 3 ~ 5 题。 3. 推测东关桥采用 “ 睡木沉基 ” 方法修建桥墩的最佳时间是 A.1 月 B.4 月 C.7 月 D.10 月 √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东关桥采用 “ 睡木沉基 ” 方法修建桥墩的最佳时间应在枯水期,福建东南沿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1 月是枯水期,故选 A 。其他月份降水较多,水位高,夏秋季还有台风,不利于 “ 睡木沉基 ” 。 1 2 3 4 5 6 7 4. 东关桥在水流急的航道处采用船形桥墩主要是为了 A. 减少桥底对水流的阻力,以防泥沙淤积 B. 增大桥涵空间,加大水流通过量,以防洪涝 C. 减少水流对桥墩的冲击 D. 增加桥墩的美感 √ 解析  水流急的航道采用单边或双边船形桥墩。船形桥墩呈尖头半弧型 ( 从图中也可以看到 ) ,可以有效削减流水对桥墩的冲击, C 正确 ; 减少 桥底的泥沙淤积不是主要目的, A 错 ; 增大 桥涵空间,加大水流通过量,以防洪涝也不是主要目的, B 错 ; 增加 桥墩的美感不是主要目的, D 错。 1 2 3 4 5 6 7 5. 东关桥长廊屋盖梁式设计的作用不包括 A. 供行人歇脚避雨 B . 作码头发展航运 C. 防雨水渗入木梁 D . 防台风损坏桥梁 √ 解析  东关桥长廊屋盖梁式的设计既可供行人歇脚避雨,又能增强桥梁的稳定性,阻止雨水直接渗入导致木梁腐烂,还能减少台风对桥梁的损坏。 1 2 3 4 5 6 7 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位被热带雨林风光吸引的游客从马瑙斯出发,乘船沿内格罗河 ( 如 图 ) 溯源而上,见两岸植被繁茂,河上很少有桥。行至内格罗河与布朗库河交汇处,发现两条河流的河水因颜色迥异,呈一黑黄分明的界线 , 景色令人震撼。船继续 前行 , 岸边的沼泽 渐 答案  人口稀少,跨河运输需求小;水网稠密,水运便利;河面宽,水量大,修路搭桥成本高,技术难度大;对雨林环境破坏大。 渐 映入眼帘 …… 当晚他查阅资料,得知内格罗河河水因富含腐殖质,颜色乌黑,而布朗库河因含大量泥沙而呈黄色 。 试对 “ 河上很少有桥 ” 这一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 解析  “ 桥 ” 属于跨河交通设施,因此河上很少有桥的原因要从建桥的不利条件、建桥后的不利影响以及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对其需求较小等角度分析。 1 2 3 4 5 6 7 7.( 2017· 全国文综 Ⅱ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令海峡 ( 右 图 ) 宽 35 ~ 86 千米,平均水深 42 米,最大水深 52 米,海峡两侧为山地。在第四纪冰期全盛时,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相连,印第安人祖先由此进入美洲。冰后期,温度上升,海平面升高,白令海峡形成,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间联系受到阻碍。即使在冬季白令海峡封冻时,人们仍难以徒步跨越。 答案  白昼短 ( 或近极夜 ) ,极为寒冷。 ( 受低压控制 ) 多暴雪, ( 海峡狭管效应 ) 风速快。 (1) 分析目前在封冻时,人们难以徒步跨越白令海峡的自然原因。 解析  目前在封冻时,人们难以徒步跨越白令海峡的自然原因主要从气候,即气温、降水和风速等方面回答。 1 2 3 4 5 6 7 (2) 推测冰期全盛时印第安人祖先从亚欧大陆进入美洲大陆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答案  夏季 ( 暖季 ) 。 ( 当时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 ) 陆地相连,夏季 ( 暖季 ) 较温和,利于通过。 解析  冰期全盛时,印第安人祖先从亚欧大陆进入美洲大陆的季节应为夏季,其原因主要从气温高低方面回答。 1 2 3 4 5 6 7 (3) 有人提议在白令海峡建设跨海大桥,但由于建桥成本高等原因,未获支持。分析在白令海峡建设跨海大桥成本高的原因。 答案  ( 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附近, ) 对桥梁防震要求高;海冰影响强,对桥梁结构要求高;大桥长度 ( 跨度 ) 大,施工难度大; ( 建筑材料等 ) 运输距离长,基础设施差,运输费用高;气候极端,施工条件差,施工期短,对材料性能要求高,人工费用高。 解析  在白令海峡建设跨海大桥成本高的原因可从地质条件、大桥跨度、运输费用和施工条件等方面回答。 1 2 3 4 5 6 7 【 第一部分 】 知识专题突破 专题 六   人口 、城市与交通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