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区域地理第2章第1讲中国地理概况(81张)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高三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区域地理第2章第1讲中国地理概况(81张)

地 理 人 教 版 第二章 中国地理 区域地理 考 情 概 览 考纲解读 全国近三年考题统计 命题趋向 考试内容 核心知识点 中国自然 地理特征 我国的疆域与行政区划;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以及主要山脉和地形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外流区和内流区,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黄河治理和长江开发;我国的自然资源概况,矿产资源、能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的分布、开发利用与保护 2014 广东文综 4 — 5 题, 8 分 2016 课标 Ⅱ , 9 — 11 题, 12 分 2014 安徽文综, 27 — 28 题, 8 分 1. 以我国不同地形区分布图和相关资料为背景,考查我国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考纲解读 全国近三年考题统计 命题趋向 考试内容 核心知识点 中国人文 地理特征 我国人口的增长和分布,我国的人口政策;我国农业分布概况及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特点及高新技术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地区分布 2015 重庆文综 2 题, 4 分 2014 广东文综 9 题, 4 分 2014 北京文综 9 — 10 题, 8 分 2 .以我国能源、资源利用现状图文资料为背景,考查我国自然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以及合理开发利用的措施。 考纲解读 全国近三年考题统计 命题趋向 考试内容 核心知识点 中国地理分区 北方、南方、西北、青藏地区主要区域特征、区域间的差异及影响因素;主要省级、省内、跨省区域的位置、范围、区域自然特征、区位优势、经济发展特点及环境问题 2015 广东文综 7 — 8 题, 8 分 2015 海南 18 、 20 题, 6 分 2015 课标 Ⅰ , 37 题, 24 分 3 .以我国农业发展优势区域、自贸区建立、长江沿岸经济带、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 “ 一带一路 ” 、国企改革、高铁建设等为背景材料,考查区域产业发展和交通线路的区位条件、存在问题及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措施等。 第一讲 中国地理概况 1 考点突破 2 图表精析 3 课堂达标 4 复习练案 考 点 突 破 知 识 梳 理 1 . 地形、地势 考点一 中国的自然地理特征 东西走向 a______ — 阴山、昆仑山 — b______ 、南岭 东北 — 西南走向 c__________ — 太行山 — d______ — 雪峰山、长白山 — e________ 、 f__________ 西北 — 东南走向 g________ 、阿尔泰山 南北走向 h________ 、横断山脉 弧形山脉 i____________ 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天山 秦岭 大兴安岭 巫山 武夷山 台湾山脉 祁连山 贺兰山 喜马拉雅山 季风 复杂多样 纬度位置  冬季风  青藏高原  吐鲁番  积温 东南  西北  夏秋  降水量 蒸发量 3 . 河流和湖泊 (1) 河流 ① 注入海洋:绝大部分河流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是额尔齐斯河,注入印度洋的河流是雅鲁藏布江和怒江。 ② 水文特征的地区差异。 (2) 京杭运河:自北向南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在南水北调工程中作为 ____ 线的输水通道。 (3) 主要湖泊: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湖区和东部平原湖区。 ________ 是我国最大的湖泊,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 东 青海湖 4 . 自然资源 (1) 特点:种类多, __________ , __________ ,分布不均。 (2) 主要自然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 (3) 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注意合理利用,加强保护和促进更新;非可再生资源要节约利用,综合开发。 点拨: 自然环境要素是相互联系的,西高东低的地势使得我国的大河向东注入大海,利于夏季风深入内陆,在阶梯交界处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自然环境的多样性对我国的自然资源也有重要影响。 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 核 心 研 析 ( 一 ) 中国的地形、地势 1 . 四大高原 2 . 四大盆地 3 .三大平原 4 . 我国的地形、地势特点带来的影响 (1) 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① 西高东低的地势使夏季风可以深入内陆,给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丰沛的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 ② 西高东低的地势使大河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阶梯状的地势特点使得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产生巨大的水能。 ③ 地形的复杂导致了气候的复杂,形成多样化的生态环境,为农业的多种经营创造了条件。 ④ 多山的地形阻隔了交通,不利于人们的交流和经济的发展,也使得我国的耕地比重小,制约了农业的发展。 (2) 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地形、地势是中国自然地理的核心要素之一,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体现了深刻的人地关系。以我国热点区域为背景,考查地形、地势对经济发展的利弊影响,是高考复习中必须关注的问题。 ① 有利影响 a .对农业:平原、盆地和河谷地区,土层深厚肥沃,利于农耕,是我国主要农耕区;山区、高原区,地形起伏大,垂直分异明显,利于发展林牧业并形成多样的农业发展模式。 b .对工业:平原、盆地和高原区,外力以沉积作用为主,形成以煤炭、石油、天然气为主的能源矿产;山地丘陵区,地质历史上曾发生过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形成丰富的金属矿产;阶梯状地势产生丰富水能。不同地形、地势特征为工业生产提供丰富多样的原料和能源。 ② 不利影响 我国的地形、地势特征也产生了许多不利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a. 地表起伏大,地质灾害多发; b. 山区面积广大,限制了耕地面积,造成我国耕地比重小; c. 西高东低的地势及多样的地形阻碍了交通运输的发展,制约了经济的均衡发展; d. 独特的地形、地势特征影响我国人口与城市的分布,明显体现了东、西的不均衡。 误区警示: 我国的地形、地势区别与联系 地形 地势 区别 与联系 陆地表面多种多样的形态。是指地表具体形态,通常可分为山地、平原、高原、盆地和丘陵五种基本类型 地表高低起伏总趋势,它主要从高度方面的特征来描述 二者有密切联系,广义的地形概念也包括地势 特征 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 二 ) 中国的气候 1 . 气温 归纳总结: 我国气温的极值区及成因 (1) 冬季,我国最低气温区在漠河,其成因和纬度高、太阳辐射少,且邻近冬季风源地有关。 (2) 夏季,我国最高气温在吐鲁番盆地。其成因为: ① 盆地地形,地面不易散热,且外界气流越过山地下沉时,增温作用强,形成焚风; ② 该地沙漠广布,吸热快; ③ 空气干燥,天空少云,太阳辐射强。 2. 我国降水的时空变化规律、成因及影响 基本特点 ( 规律 ) 原因 影响 名称 内容 空间分 布规律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影响我国降水的主要是夏季风;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大,降水多;西北内陆地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降水稀少 东南部湿润,越向西北内陆越干燥 基本特点 ( 规律 ) 原因 影响 名称 内容 时间变化 季节变化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降水集中在 5 月到 9 月的夏秋季节 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影响,降水丰沛;冬季受来自大陆的干燥空气的影响,降水少 使我国旱涝灾害频发,夏季风强或来得早,北涝南旱;夏季风弱或来得晚,南涝北旱 年际变化 各地降水年际变化大,南方较小,北方较大,西北干旱地区最大 夏季风进退的规律反常所造成的 降水的南、北差异   南方:降水多,雨季长;北方:降水少,雨季短 由夏季风形成的锋面雨带进退规律决定的 形成北方的春旱、夏涝;江淮地区的梅雨和伏旱 3. 我国雨带推移示意图的判读 我国东部雨带推移示意图主要是指反映我国雨带随时间、空间的变化过程及规律的图形,其推移规律在近年来高考中考查的次数较多。读图时要关注时间的变化及空间位置的变化。 (1) 锋面雨带的形成 图甲中 D 区域表示非季风区, C 区域表示季风区, E 表示来自亚洲高压的寒冷气流即冷气团, G 、 F 分别表示来自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暖湿气流即暖气团,两者在我国东部地区相遇形成锋面 H 。 (2) 锋面雨带的移动 我国锋面雨带的移动图示的判读可以归纳为 “ 三停 ”“ 两退 ” ,如图乙所示。 “ 三停 ” : ① “ 一停 ” 是 5 月份停留在东南沿海一带,图乙中 (E) 线,东南部沿海进入雨季。 ② “ 二停 ” 是 6 月份停留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图乙中 (D) 线,长江中下游地区 “ 梅雨 ” 到来。 ③ “ 三停 ” 是 7 、 8 月份停留在华北、东北地区,图乙中 (C) 线,东北、华北进入雨季。 “ 两退 ” : ① “ 一退 ” :即 9 月份雨带受北方强大的冷空气影响,迅速退回到长江以南。 ② “ 二退 ” :即 10 月份退出我国大陆地区。 判读我国雨带推移的 “ 三停 ”“ 两退 ” 可以借助以下图解 4. 我国的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特征 内容 成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  ① 大多数地方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热多雨; ② 与同纬度其他地区比,冬温偏低,夏温偏高,气温年较差大; ③ 气温年较差和降水的季节变化与年际变化都较大 我国冬季受寒冷的冬季风影响,寒冷干燥;夏季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暖热多雨 夏季暖热多雨,对喜温农作物的生长十分有利 冬季寒冷干燥,对农作物的生长不利;降水过分集中在夏季,造成春旱、夏涝现象严重;降水的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多;寒潮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恶劣天气;台风造成水灾、风灾 特征 内容 成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雨热同期 夏季,我国除高原、高山外,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配合好 夏季,我国各地得到的太阳光热多,且受夏季风影响,带来丰沛的降水 夏热是我国气候资源的一大优势,使广大北方地区都能种植棉花、水稻、玉米等喜温作物 多严寒、大风、霜冻等恶劣天气,台风造成水灾、风灾 气候复杂多样 我国有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 我国地域广阔,南北纬度差异大,东西距海远近不同,地形复杂多样 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高原、干旱气候区不利于农业发展 ( 三 ) 长江、黄河、珠江的开发与治理 长江 黄河 珠江 水利 ① 灌溉; ② 航运: “ 黄金水道 ” ; ③ 发电: “ 三峡 ” ; ④ 调水: “ 南水北调 ” ; ⑤ 冲积出长江中下游平原和长江三角洲,为主要农业区 ① 引黄灌溉; ② 发电 ( 上中游水能的梯级开发 ) ① 水能的梯级开发; ② 航运 水害 中下游洪涝灾害 ① 上游凌汛; ② 下游 “ 地上河 ” 、凌汛 下游河口附近 “ 咸潮 ” ;中下游洪涝 长江 黄河 珠江 整治措施 防洪是首要任务。 ① 加固江防大堤,兴建分洪、蓄洪工程; ② 营造防护林 (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 ) 和退耕还湖 关键是治沙,根本在于加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① 兴修水利,上拦下排; ② 退耕还林、还草、还蓄洪区,营造水土保持林; ③ 加固堤坝 ① 引淡压咸; ② 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重要水利工程 名称 二滩、龚嘴、三峡、葛洲坝、丹江口 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三盛公、万家寨、三门峡、小浪底 天生桥、龙滩、岩滩 效益 主要有三大效益:防洪、发电、航运,其次灌溉、水产养殖、旅游等 以防洪、防凌、减淤为主,兼顾灌溉、发电 发电为主 知识拓展: 黄河凌汛 (1) 概念:凌汛是冰凌阻塞河道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明显上涨的现象。 (2) 出现河段:宁夏到内蒙古河套的上游河段、下游的山东境内。 (3) 形成条件:纬度较高,气候寒冷,冬末春初有结冰现象出现,河流流向是从低纬流向高纬;河道形态上游宽、下游窄或河道弯曲回环。 (4) 成因:下游河流封冻时间早于上游,解冻时下游晚于上游,这就容易导致上游冰凌随水流运动到下游后被阻塞,使水位上涨而产生凌汛。 ( 四 ) 中国的自然资源 我国的自然资源种类多,分布不均,在利用过程中存在不同的问题,不同的问题分布区也存在不同的针对性措施,具体如下表所示: 类型 水资源 土地资源 矿产资源 海洋资源 特点 总量丰富, 分布不均 类型多样, 比例不当 分布广泛,相对集中 条件优越,类型丰富 分布 空间分布不均:南多北少,西北更少。时间分配不均,夏秋多,冬春少,各年之间变率大 ① 耕地:平原、盆地和丘陵地区 ( 湿润、半湿润区 ) ; ② 草地:北方高原山区和青藏高原 ( 干旱、半干旱区 ) ; ③ 林地:东北、西南山区和东南沿海山地 ① 十一大煤矿集中于华北; ② 五大油田集中在华北、东北; ③ 八大铁矿集中于东北、西南; ④ 十大有色金属矿集中于江南 ① 鱼类:集中于东海 ( 舟山渔场 ) ; ② 海盐:集中于渤海 ( 长芦盐场 ) ; ③ 石油:集中于渤海、东海、南海 类型 水资源 土地资源 矿产资源 海洋资源 问题 水土资源配合欠佳,淡水日趋紧张,浪费惊人 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化严重;森林资源减少;草场资源超载 乱采滥挖;破坏环境;浪费严重 过度捕捞;海洋污染 对策 ① 跨流域调水 ② 兴修水库 ③ 节约用水 ④ 防治水污染 ① 依法管理 ②“ 开源 ”“ 节流 ”③ 建设保护 ① 贯彻 《 矿产资源法 》 ② 合理使用 ③ 综合利用 ① 捕捞结合 ② 防治海洋污染 〔 针对训练 1 〕 材料二  “ 蓉欧快铁 ” 运行线路图 ( 图 1) ;甲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 图 2) 。 据图 2 ,描述图 1 中甲区域的地形特征。 [ 答案 ]   高原、山地为主;高原分布在西南 ( 南 ) 部和东北 ( 北 ) 部,山地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势起伏大,西南 ( 南 ) 高,东北 ( 北 ) 低。 [ 解析 ]   本题考查区域地形特征。根据图中等高线数值和分布分析,该区域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高原主要分布在西南部和东北部,山地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势起伏较大,西南高,东北低。 知 识 梳 理 一、我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1 .优越的位置 (1) 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 ________ ,少部分位于热带。 (2) 海陆位置:东临 ________ ,背靠亚欧大陆。 考点二 中国人文地理特征 北温带 太平洋 2 .辽阔的疆域 (1) 领土:约 960 万平方千米。在上图中填出四至点。 (2) 管辖的海域面积:约 300 万平方千米,自北向南包括 a 渤海, b 黄海, c______ , d 南海。 3 .众多的邻国 (1) 陆上 14 个: A 朝鲜, B________ , C 蒙古, D 哈萨克斯坦, E 吉尔吉斯斯坦, F 塔吉克斯坦, G 阿富汗, H__________ , I 尼泊尔, J 不丹, K 印度, L 缅甸, M 老挝, N______ 。 (2) 隔海相望 6 个: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4 .行政区划: 共有 34 个省级行政单位,其中 ____ 个省, 5 个自治区, 4 个直辖市, 2 个特别行政区。 东海 俄罗斯 巴基斯坦 越南 23 点拨: 我国疆域及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1) 我国国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多样,自然资源种类齐全,且蕴藏量大。 (2) 我国疆域辽阔,各种经济活动的空间范围广,且国防回旋余地大,利于国防安全。 (3) 濒临太平洋,使我国东部深受海洋影响,雨量充沛,利于农业生产。 (4) 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同海外各国人民友好往来。 (5) 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便于同中亚、西亚、欧洲陆上直接往来交流。 (6) 绝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热量充足,便于生产、生活;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复杂多样,利于发展多种经营。 二、我国的人口和民族 1 .众多的人口 —— 13.7 亿 ( 第六次人口普查 ) 2.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 人口数量: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的 91.5% ,少数民族中 ______ 人口最多。 (2) 民族分布:汉族和少数民族 _______________ 。 特点 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政策 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 分布 分布不均,以 ____________ 一线为界,东南多、西北少 黑河 — 腾冲 壮族 大杂居、小聚居 三、中国的经济发展 1 .农业的分布与发展 —— 因地制宜 (1) 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东部 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区,西部地区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地区。 (2) 主要经济作物优势分布区。 作物 分布区, 油料作物 长江油菜带和黄淮花生区 糖料作物 南方种植甘蔗,北方种植 ______ 棉花 三大棉区是新疆南部、 __________ 和长江流域 湿润和半湿润的平原 甜菜 黄河流域 京广线 哈大线 能源开发  上海  武汉  辽中南 珠江三角洲 3 .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 (1) 交通运输网密度:东部大,西部小。 (2) 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__________ 。 铁路运输 (3) 填写图中铁路线名称: a 兰新线, b______ 线, c______ 线, d 南昆线, e______ 线, f______ 线, g 京沪线, h 浙赣线, i______ 线。 点拨: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是主导、交通运输事业是发展经济的 “ 先行官 ” 。目前,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正在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 青藏 成昆 京哈 京广 京九 ( 一 ) 中国的农业 1. 我国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 我国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复杂多样: (1) 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发展农业条件整体良好; (2) 北方适宜发展旱田农业,但常受春旱的影响; (3) 南方用水充足,适宜发展水田农业,但也受伏旱天气影响; (4) 西北内陆干旱少雨,但可利用冰雪融水发展绿洲农业; (5) 青藏高原则可发展高寒畜牧业和河谷农业。 核 心 研 析 2 . 我国主要农业区的区位条件 农业区 分布区 有利条件 不利条件 东北商品农业基地 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 夏季日照时间长,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重工业基地提供农业机械 冬季温度低,热量不足 华北旱作农业 华北平原 夏季高温多雨,光热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水源不足;三大障碍:旱涝、盐碱、风沙 南方水田农业 成都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太湖平原、江淮地区 光、热、水资源丰富,配合较好,劳动力充足,邻近商品粮基地和工业基地、海港,市场广阔 春季低温多雨,夏季高温少雨 西北灌溉农业 新疆绿洲地带、河西走廊、河套平原、宁夏平原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有灌溉水源;地广人稀,地价低 水源紧缺 3. 中国主要农作物分布及区位条件分析 主要 农作物 主要分布区及生产基地 生产基地的主要影响因素 粮食作物 小麦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西北灌溉农业区 不利:热量不足,复种指数低 有利:地广人稀,土壤肥沃,机械化程度高,交通便利。 玉米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谷物 华北平原 水稻 长江流域、江淮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 太湖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江淮地区 有利:农业基础好、地形平坦、水热充足、自然条件优越 主要 农作物 主要分布区及生产基地 生产基地的 主要影响因素 经济作物 棉花 五大基地:江汉平原,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黄淮地区,南疆地区 光照时间长,土质疏松,水源充足 油料 作物 花生 山东丘陵 沙质土壤,排水好 油菜 长江流域,并有北迁南移趋向 水热丰富的亚热带气候、地势起伏小 大豆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地形平坦、雨热同期 其他 西北内陆的胡麻,河南的芝麻 光照好,作物耐旱 ( 二 ) 中国的工业 1. 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 四大工业基地因各自发展条件不同,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也不同,呈现的发展问题也有所不同。具体如下表所示: 2. 我国主要的工业地带 工业地带 特征 主要工业中心 工业部门 优势 劣势 发展方向 沿海工业地带 我国最发达的工业地带 包括沿海的经济特区、开放城市和经济开放区 包括四个工业基地的各工业部门,重点发展外向型工业 便利的海运,便于吸引外资和国外先进技术 能源短缺 发展外向型经济 工业 地带 特征 主要 工业中心 工业部门 优势 劣势 发展方向 沿长江工业地带 工农业发达、综合性强的工业地带 沪宁杭、武汉、重庆、宜昌、乌江渡、六盘水、攀枝花等 钢铁、轻纺、电力、矿业、有色金属冶炼、煤炭、电子等 能源充足,水运便利,农业发达,人口众多 交通尚难满足需要 进一步发挥沿江、沿海优势,可水陆联运;工业发达、人口众多、矿产和水能丰富、水运便利的优势向高精尖方向发展 陇海 — 兰新工业地带 前景广阔、潜力较大 连云港、徐州、郑州、洛阳、西安、兰州、乌鲁木齐等 煤炭、轻纺、机械、石化、航天等 资源丰富、陆运便利 干旱缺水,尚待开发 发挥从西欧沟通亚洲、太平洋地区最近的陆上通道的交通和资源优势 〔 针对训练 2 〕 D   [ 解析 ]   本题考查我国农业生产活动特点。根据题干信息 “ 上午忙麦茬,下午摘棉花 ” 分析,该地农业生产以种植小麦为主,同时是我国盛产棉花的地区。珠江三角洲农作物以水稻为主,没有棉花生产,选项 A 错误;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以种植耐寒耐旱的农作物为主,选项 B 错误;藏南谷地发展河谷农业,以种植青稞为主,不生产棉花,选项 C 错误;渭河平原地处我国温带季风气候区,农作物以小麦为主,生产棉花,选项 D 正确。 图 表 精 析 区域定位是区域地理学习中国区域定位方法重要的一环,中国区域定位可借助于以下方法: 1 . 感知区域的空间跨越范围,选取重要经纬线,在头脑中建立粗略心理地图 观察中国行政疆域的 “ 四极 ” 、包含疆域主体部分的重要经纬线 ( 分别为 80°E 、 90°E 、 100°E 、 110°E 、 120°E 、 130°E 和 20°N 、 30°N 、 40°N 、 50°N) 在中国疆域中的大致空间位置,然后以经纬度各跨 10° 组合成的方块为单位,共分成 10 块,组合成 3 组,如下图: 区域图的判读 —— 中国区域定位 2 . 进一步确定各主要经纬线,明确重要区域的具体位置 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定点法,点可以是主要经纬线的交点,也可以是经纬线与疆域边界的交点。借助于这些点再通过相对位置定位的方法,由点到线,由线到面,从而达到定位的目的。二是经纬线穿越法,观察和识记主要经纬线穿越了哪些行政区和地形区,也包括前面提到的点、线、面等各种地理要素。如下图所示: 还可以反复阅读中国行政区图,构建中国主要行政区网络图 ( 如下图所示 ) 。一旦这一网络形成,其他省区就可通过相邻位置如陕西东边是山西,再往东是河北等逐渐补充上去。 (2016 · 汕头模拟 ) 读甲、乙两图,完成 (1) ~ (2) 题。 〔 针对训练 3 〕 (1) 甲、乙两地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与乙地相比,甲地发展工业的突出优势是 (    ) A .煤、铁等矿产分布集中 B .多港湾,海上运输便利 C .邻近港澳,很多地方是 “ 侨乡 ” D .高等院校众多,科技智力资源丰富 (2) 关于乙图 A 城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京沪、沪杭两条铁路在此交会 B .位于长江入海口,是全国最大港口 C .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城市 D .拥有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区 C   D   [ 解析 ]   第 (1) 题,读图可得,甲是珠江三角洲,乙是沪宁杭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很多地方是侨乡,被称为我国的 “ 南大门 ” 。第 (2) 题,读图可知, A 是上海市,京沪、沪杭两条铁路在此交会;位于长江入海口,是全国最大的港口;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 课 堂 达 标 复 习 练 案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