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一轮复习通用版核心素养提升练二十一7-2城市化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通用版核心素养提升练二十一7-2城市化作业

核心素养提升练 二十一 ‎ 城 市 化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  (2019·永州模拟)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各因素所起的作用强弱不同。如图分别为长江三角洲部分区域城市化水平示意图和城市化动力强度比较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地区城市化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为 (  )‎ A.南高北低 B.中部高,南北低 C.东高西低 D.东南高,西北低 ‎2.目前苏州、南通、杭州、南京城市化的动力差异表现为 (  )‎ A.杭州的优惠政策对城市化发展影响不大 B.南通城市化的主导力量是农村工业化 C.南京市的外资吸引力小与区位交通条件差有关 D.区位交通条件对苏州城市化发展影响较小 ‎【解析】1选B,2选D。第1题,从甲图可知,城市化水平中部方向上介于50%~60%或70%以上,城市化水平高;南北城市化水平介于30%~40%,城市化水平低,故城市化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为南北低,中部高,B项正确。第2题,杭州的优惠政策对城市化发展影响较大,故A错误;南通城市化的主导力量是城市辐射力,故B项错误;区位交通条件对南京市的外资吸引力影响较大,故C项错误。从城市化动力强弱背景图可知,区位交通条件对苏州城市化发展影响较小,故D项正确。‎ ‎  (2018·荆州模拟)甲、乙两图分别表示某市城市化过程及该市地租随距市中心距离变化情况。读图回答3、4题。‎ ‎3.图甲反映了该城市可能出现 (  )‎ A.郊区城市化现象 B.再城市化现象 C.逆城市化现象 D.大量卫星城 ‎4.若图乙箭头方向表示数值增加,则图中b地最可能位于 (  )‎ A.旧城中心区   ‎ B.远郊地区 C.新兴工业区   ‎ D.城市环形道路沿线 ‎【解析】3选A,4选D。第3题,图甲中城乡过渡区在图示后期城市面积增速远大于城市核心区,反映了该城市可能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第4题,b地离市中心不远,地租水平在这里出现了一个小峰值,说明交通便利,所以,此处可能位于城市外环线。‎ ‎  读北京市人口密度与人均用地变化图,完成5、6题。‎ ‎5.北京市人口密度变化的原因是 (  )‎ A.自然增长率回升 ‎ B.城市用地规模缩小 C.净迁入人口增加 ‎ D.人均用地持续减少 ‎6.图中人口密度与人均用地的变化不会导致(  )‎ A.加剧该市老龄化现象且劳动力紧缺 B.城区土地资源、水资源日趋紧张 C.市区交通拥堵加剧,环境压力加大 D.促进城市空间结构发生明显变化 ‎【解析】5选C,6选A。第5题,目前,我国城市自然增长率较低,北京城市用地规模变大,城市人口快速增长主要来自人口的大量迁入,图中显示人均用地波动减少并非持续减少,据此选C。第6题,城市人口增加和人均用地的减少,造成环境压力加大、资源紧张、交通拥堵等问题,城市往往开发新区解决城市化问题,从而使城市空间结构变化。城市迁入人口往往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可以缓解城市老龄化现象,据此选A。‎ ‎  “收缩城市”指的是城市人口流失、失去活力的现象。人口流失和经济衰退是判断城市收缩的主要指标。下图为2016年“中国收缩城市研究基本态势调查图”,读图回答7~9题。‎ ‎7.下列符合中国收缩城市特点的是 (  )‎ A.部分乡村流动人口定居城市 B.收缩城市数量多、分布集中 C.人口收缩但经济快速增长 D.收缩程度低且多分布于县级市 ‎8.甲城市成为“收缩城市”的主要原因是 (  )‎ A.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导致人口流失 B.行政区划调整导致的局部收缩 C.欠发达地区由于人口迁移引发的局部收缩 D.资源型城市在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局部收缩 ‎9.下列符合中国收缩城市应对措施的是 (  )‎ ‎①提高公共空间利用率 ‎②过快开发商品性住房 ‎③加强棚户区改造 ‎④优先配置主城区公共交通设施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7选D,8选D,9选B。第7题,根据题意可知,收缩城市是城市人口数量减少,经济缺乏活力的现象。部分乡村流动人口定居城市,会使得城市人口数量增多;人口收缩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经济增长。由图可知我国收缩城市数量多,分布广,东、中、西部经济地带都有分布,且多分布于中小城市或县级市。第8题,甲城市为甘肃省玉门市,原先石油资源丰富,现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甲城市收缩的主要原因是其生产结构单一,资源枯竭导致的。第9题,‎ 中国收缩城市主要体现在城市人口数量减少,缺乏活力。可以通过提高城市公共空间利用率、合理开发商品性住房、加强棚户区改造、均衡配置公共交通设施等措施,来吸引人口进入收缩城市定居、工作,增强城市活力。‎ ‎  2016年2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我国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式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下图为封闭式和开放式住宅小区规划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关于两种规划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模式较便于居民步行外出,利于节能减排 B.甲模式可以提供更多商业店面,增加就业 C.乙模式可以提高街道的可达性,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D.乙模式可以减少政府公共设施建设,节约建设成本 ‎11.推广住宅建设街区制的主要意义有 (  )‎ ‎①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②增强居民居住安全感 ‎③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④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10选C,11选B。第10题,据图可知,乙模式道路南北、东西连通,可以提高街道的可达性,缓解城市交通压力,C正确;‎ 甲模式建有围墙,为封闭式住宅小区,不便于居民外出,也不便于提供更多商业店面,A、B错误;乙模式为开放式住宅小区,会增加政府公共设施建设,D错误。第11题,推广住宅建设街区制可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③④正确;但没有围墙的开放式住宅小区,会减弱居民居住安全感,②错误;扩大城市绿地面积不是主要意义,①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56分)‎ ‎12.(能力挑战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36分)‎ ‎  城市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由自然生态环境和城市化过程所决定。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存在本地物种多样性降低、外来物种多样性增加等一系列问题。一般认为,城市中不同功能区之间用地类型、性质、面积等存在差异,造成城市生态景观呈现破碎化,而植物和动物的生态活动范围也存在差异,从而出现了城市植物多样性远大于动物多样性的特征。研究发现,在城市土地利用转变较为剧烈的近郊区,其生物多样性不仅高于城市中心区域,而且显著大于当地的自然生态系统。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城市物种种类数量统计图。‎ ‎(1)分析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内部本地物种多样性降低的原因。‎ ‎(2)解释城市中植物多样性远大于动物多样性的原因。‎ ‎(3)推测城市近郊区生物多样性较高的原因。‎ ‎【解析】第(1)题,在城市化过程中,由于建筑、生产生活等人类活动强度的增加,局地气候等自然环境改变,本地物种无法适应生存;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追求植被统一,造成本地物种减少;城市建设以及引进外来物种,侵占本地物种生存空间。第(2)题,城市中植物多样性远大于动物多样性一方面与动植物本身特性有关,如城市生态景观呈现破碎化,植物的生态活动范围较窄,在破碎的生态环境中生存能力强;而动物的生态活动范围较大,破碎化生态景观阻隔其活动,其生存需求难以满足;另一方面,城市建设过程中,人为引进外来物种以植物为主。两大原因都导致了城市中植物多样性远大于动物多样性。第(3)题,受城市和自然环境双重影响,城市近郊区土地利用类型多样,为生物提供了多样的生存环境,且外来物种和本地物种并存现象明显。‎ 答案:(1)人类活动强度的增加,局地气候(光照、气温、湿度、空气质量等)、土壤等环境改变,本地物种无法适应生存;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追求美学观赏性(统一标准绿化等),造成本地物种减少;城市建设以及引进外来物种,侵占本地物种的生存空间。‎ ‎(2)城市生态景观呈现破碎化;植物的生态活动范围较窄,在破碎的生态环境中生存能力强;动物的生态活动范围较大,破碎化的生态景观阻隔其活动,其生存需求难以满足;城市建设过程中,人为引进外来物种以植物为主。‎ ‎(3)近郊区受城市和自然环境双重影响,近郊区的城市土地利用类型更加多样,为生物提供了多样的生存环境,‎ 外来物种和本地物种并存现象明显(外来物种与本地物种种类均较多)。‎ ‎13.生态城市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苏联某生态学家认为,生态城市模式是一种理想模式,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地保护。(20分)‎ 试从环境、交通、能源利用等方面设想,如何将你所生活的城市改造为生态城市。‎ ‎【解析】生态城市是一种趋向于尽可能降低对能源、水或食物等必需品的需求,也尽可能降低废热、二氧化碳、甲烷与废水的排放的城市。从环境方面,要尽可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故应该实行清洁生产,合理布局工厂,减少对城市环境的影响。从交通方面,应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完善城市道路网等。从能源利用方面,应使用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答案:环境方面:经济发展以清洁生产为主;合理布局有污染的工业企业;‎ 交通方面: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增加立交桥、地铁等交通设施;‎ 能源方面:使用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节能减排。‎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