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学案:第3部分第10章第4讲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学案(中图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学案:第3部分第10章第4讲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学案(中图版)

第4讲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最新考纲 考法指南 核心素养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以区域图为载体,结合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等热点考查某地区资源的开发条件、存在问题及整治的措施,如2017·全国卷Ⅱ·T36;2016·全国卷Ⅲ·T37;2015·全国卷Ⅱ·T7~9;2014·全国卷Ⅱ·T1、T37(1)(3)等。‎ ‎1.区域认知:定位区域位置,分析区域的资源分布状况。‎ ‎2.综合思维:通过对鲁尔区发展历程的学习,学会分析资源型地区的发展条件、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3.人地协调观:掌握鲁尔区的成功经验对资源型地区发展的借鉴意义,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材内案例]‎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1.鲁尔区的区位条件 ‎(1)资源优势 区位优势 影响 项目 内容 丰富的煤炭资源 鲁尔区煤田储量大,开采条件好 丰富的煤炭资源是鲁尔区煤炭工业、钢铁工业和电力工业发展的基础 离铁矿区较近 铁矿石初期来自法国的洛林铁矿,后期来自瑞典,鲁尔区离它们都较近 有利于节省运费,降低生产成本 充沛的水源 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等天然河流和人工运河 为发展耗水量大的重工业提供了丰富的水源 ‎(2)地理位置优势 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自古就是东欧、西欧往来的必经之地,也是北欧通往中欧、南欧的捷径。‎ ‎(3)交通和市场优势 因素 特点 对工业发展的影响 交通 四通八达的铁路和公路网;天然河流和人口运河联成水运网,通达海洋 水陆交通发达,便于铁矿石的运入和钢铁的运出 市场 德国以及西欧发达的经济,为鲁尔区工业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促进工业产品的销售和工业的发展 ‎2.鲁尔区的衰退 ‎(1)产业结构单一,以重工业为主。‎ ‎(2)煤炭工业 ‎①能源消费结构变化和新技术炼钢,使煤炭需求量明显下降。‎ ‎②煤炭开挖深度的增加,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使鲁尔区煤价缺乏市场竞争力。‎ ‎③钢铁工业:出现了世界性的供过于求的状况。‎ ‎④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传统的生产和组织方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3.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探索 ‎(1)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产业转型。‎ ‎①改造传统工业。‎ ‎②发展新兴产业。‎ ‎③重视发展第三产业。‎ ‎(2)依托科研机构和高校推进产业转型。‎ ‎(3)建立发达的交通网络。‎ ‎(4)大力开展环境保护。‎ ‎4.鲁尔区综合整治措施 措施 具体做法 改造传统工业 实行集中化、合理化改造,减少企业数量,扩大生产规模 调整产业结构 大力引进和发展新兴产业及第三产业,使产业结构趋向多元化 调整工业布局 新企业安排在核心地区的边缘地带,钢铁企业布局在莱茵河沿岸港口周边地区 发展科技与交通 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络;建立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 治理与保护环境 整治河流,控制大气污染,美化环境,加强环境管理 ‎5.鲁尔区的借鉴意义 ‎(1)传统工业区的发展大多遇到了诸如鲁尔区的一系列问题,因而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对传统工业区的发展均有借鉴作用,应做到因地制宜。‎ ‎(2)以中国辽中南重工业区为例,其衰落原因及整治措施如下图所示。‎ ‎[教材外案例]‎ 我国山西省能源资源的开发 ‎1.能源结构与分类 读中国与世界主要能源消费结构图(2007年),回答问题。‎ ‎(1)结构:我国能源以A煤炭、石油为主;世界能源以B石油、煤炭、天然气为主。‎ ‎(2)分类 ‎ 特点 类型 可再生能源 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范围内可以再生,但开发利用超过其再生能力,会造成资源破坏甚至枯竭 水能、风能、潮汐能、太阳能等 非可再生能源 有限,若开发利用不当,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 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 ‎2.山西煤炭资源开发条件 ‎(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2)市场广阔。‎ ‎(3)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3.山西能源基地建设 ‎(1)扩大煤炭开采量:如上图中的①大同、②平朔、③西山、沁水、霍西、河东等大型煤炭生产基地的建设。‎ ‎(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逐步形成了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①建设坑口电站: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 ‎②发展炼焦业:为冶金工业发展提供能源,并向外输出焦炭。‎ ‎[特别提醒] ‎ 变输煤为输电的不利影响:一是发电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加剧水资源紧张;二是加重本地区的环境污染,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4.能源的综合利用 ‎5.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1)工矿区生态环境建设 ‎①生态问题的成因 ‎②措施:通过工程及生物措施,结合土地的复垦,建立蔬菜、水果及肉蛋奶生产基地。‎ ‎(2)提高煤的利用技术 以技术创新为先导,大力推动以煤炭利用技术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3)调整产业结构 ‎①对原有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②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 ‎(4)治理“三废”,建设生态环境 ‎①“三废”的产生:燃煤发电、洗煤、炼焦等重化工业的发展。‎ ‎② ‎[案例探究流程]‎ 区域的能源、矿产资源丰富、开发条件良好,为区域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对其开发利用不合理,往往会影响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问题进行分析常遵循以下思维流程。‎ 考法1 结合相关统计图表进行实例分析,考查区域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1.(2014·江苏高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大庆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陆上油田和重要的石化基地,截至2008年大庆油田已经开采出可采储量的75%。近年来大庆重点发展了石化深加工、电子信息、机械及仪表仪器生产等产业。下表是大庆市近年主要经济和产业指标值。‎ 年份 ‎2005‎ ‎2008‎ ‎2012‎ GDP/亿元 ‎1 400‎ ‎2 220‎ ‎4 000‎ 三次产业占GDP比重 ‎3∶86∶11‎ ‎4∶82∶14‎ ‎4∶81∶15‎ 采掘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 ‎82‎ ‎79‎ ‎72‎ 材料二 玉门是我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2009年被列为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多年的石油开采造成大气、水和土壤的严重污染,老城区人口从13万锐减至3万。近年来玉门重点发展了新能源产业。‎ ‎(1)分析大庆市产业结构及变化特点。‎ ‎(2)目前大庆和玉门在资源、经济和环境三方面面临问题的差异有哪些?‎ ‎(3)根据各自面临的问题和具有的优势,两市选择不同产业发展方向的原因是什么?‎ ‎(4)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国家战略,对大庆、玉门这类资源型城市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方面,大庆和玉门采取了各具特色的举措,据此谈谈对“因地制宜”思想的认识。‎ ‎[解析] 第(1)题,分析可知,大庆的第二产业比重一直高于80%,但一直在下降,且第三产业比重在上升;采掘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一直在70%以上,占主导地位,但也在不断下降。第(2)题,根据材料一中大庆油田已经开采出可采储量的75%、表中大庆市近年主要经济和产业指标值、材料二中玉门被列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石油开采造成严重污染、老城区人口锐减等信息组织答案,特别注意题中 强调的资源、经济和环境三个方面。第(3)题,主要根据大庆和玉门的位置,结合两城市地理环境特征解答。第(4)题,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国家战略的实施,给予了这些地区一些优惠政策,以及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第(5)题,因地制宜是地理的一种重要思想,就是根据当地区位条件选择合适的发展方向。‎ ‎[答案] (1)第二产业比重大;石油采掘工业占主导地位;产业结构正在不断优化。‎ ‎(2)玉门石油资源已经枯竭,大庆也将面临石油枯竭的问题;玉门的经济发展已经衰退,大庆的采掘业比重过高;玉门的环境问题更加严重。‎ ‎(3)大庆:区位优越;资金、技术等条件好;玉门:有丰富的风能资源和太阳能资源,发展新能源产业。‎ ‎(4)提供资金、技术和相关优惠政策 ‎(5)“因地”是指根据条件,“制宜”是指应采取合适的对策和措施,同是资源型城市,但所处地理位置不一样,条件有差异,采用适合各自情况的产业转型政策。‎ ‎[总结提升] ‎ ‎1.区域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分析重点 ‎(1)分析区域能源或矿产资源类型、分布状况 主要是分析区域的背景条件,包括区位条件、能源或矿产资源的结构、地理环境状况等。‎ ‎(2)评价区域能源或矿产资源开发条件 主要从地理位置、能源或矿产资源特点、交通、市场、技术、资金等方面分析其区域开发的条件,注意应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方面进行分析。‎ ‎(3)分析区域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在区域能源、矿产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传统工业区,大多有过衰落经历,原因大体相同,即产业结构单一、传统产品成本上升或市场需求量下降,或技术落后、设备老化、环境污染严重、新技术革命的冲击等原因。典型地区如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等。‎ ‎(4)分析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上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①调整产业结构,对能源、矿产资源进行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 ‎②进行环境保护和治理。‎ ‎2.资源型地区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1)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①经济结构单一;②资源枯竭;③环境污染、生态破坏;④用地紧张、交通拥挤。‎ ‎(2)应对措施 ‎①产业: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和产业转移;改造传统产业,引进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②科技:发展科技和教育,为企业改造和转型提供技术支持。‎ ‎③交通: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④环境: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考法2 结合示意图分析,考查区域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2.(2019·广东佛山教学质量检测)2017年9月6日,国土资源部宣布:我国首次在青海省共和盆地3 705米深处钻获200 ℃以上的大规模可利用干热岩资源。干热岩是指地层深处不含水或蒸汽的致密不透水的热岩体,其主要用于发电,发电成本仅为风力发电的一半,为太阳能发电的十分之一。读干热岩发电原理示意图,完成(1)~(3)题。‎ ‎(1)干热岩属于(  )‎ A.沉积岩        B.化石能源 C.玄武岩 D.地热资源 ‎(2)与风能发电相比,干热岩发电 (  )‎ A.不占用土地资源 B.不受气象条件制约 C.生产技术要求低 D.清洁无污染 ‎(3)若青海省共和盆地的干热岩大规模开发利用,最可能导致当地 (  )‎ A.地下水位明显下降 B.地表温度升高 C.太阳能开发会减少 D.地壳运动活跃 ‎(1)D (2)B (3)C [第(1)题,读材料可知,干热岩是指地层深处不含水或蒸汽的致密不透水的热岩体,故属于地热资源。第(2)题,风能发电和干热岩发电都需要占用较多土地资源,都清洁无污染;风能发电受气象条件制约明显,干热岩发电不受气象条件制约;干热岩发电对生产技术要求更高。第(3)题,因干热岩发电成本仅为太阳能发电的十分之一,若青海省的干热岩大规模开发利用,最可能导致当地太阳能开发减少。]‎ ‎[再练一题](教师用书独具)‎ ‎(2019·南昌模拟)山西能源的开发对环境的影响较大。因此,能源的开发必须与生态建设同步进行。下图区域有隔离护坝、公路、排水沟等设施。读图回答(1)~(2)题。‎ 露天采煤区生态建设理想图示 ‎(1)排水沟宜建在(  )‎ A.A B.B C.C D.D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公路建设与固沙草方格有关 B.该区生态建设末期以工程措施为主 C.建隔离护坝主要防止飞沙进入河道 D.该区生态建设初期以生物措施为主 ‎(1)A (2)A [第(1)题,露天采掘会使采掘区地势变低,为了避免周围水体或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进入采掘区,应该在其周围修建排水沟或隔离护坝。图示采掘区周围有A和D,其中D位于河流与采掘区之间,应为隔离护坝;A应为排水沟。第(2)题,在重要的交通线附近,可修建固沙草方格来阻挡沙漠侵袭,保护公路的安全。一般生态建设初期以工程措施(隔离护坝、排水沟等)为主,后期以生物措施(植树造林等)为主。隔离护坝的作用是保护河道和矿区,防止废弃物进入河道,防止洪水冲毁矿区。]‎ 考法3 通过文字材料分析,考查区域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3.荷兰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通过世代努力,以围海造田的方式扩大了1/5的国土面积。20世纪60年代,格罗宁根气田的发现令荷兰人欣喜若狂。已是工业制成品主要出口国的荷兰,通过大规模的天然气生产和出口,带动了经济的高速增长,社会福利水平大幅提高,但是制造业等其他产业受到了严重打击。十余年后,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接踵而至。国际上把这种资源产业短期繁荣留下的后遗症,称为“荷兰病”。据此完成(1)~(3)题。‎ ‎(1)荷兰制造业受到严重打击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劳动力成本上升 ‎ B.廉价进口商品的涌入 C.荷兰货币的升值 ‎ D.国际消费市场的萎缩 ‎(2)“荷兰病”的突出表现是(  )‎ ‎①农业份额下降  ②经济增长乏力  ③人口老龄化 ④失业率上升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3)下列“荷兰病”药方中,最对症的是(  )‎ A.降低国民福利水平,增加税收 B.发展新兴产业和集约化农业 C.开发清洁能源,治理环境污染 D.加强地质勘探,增产天然气 ‎(1)D (2)C (3)B [第(1)题,由材料可知,荷兰制造业受到严重打击主要是由于天然气的生产和出口,受此影响,经济高速增长,社会福利水平大幅提高,这会使劳动力成本上升。外国的廉价制造业产品大量涌入会使本国制造业受到冲击。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很快,荷兰货币升值,也会使得制造业受到打击,而国际制造业消费市场并没有发生变化。第(2)题,资源枯竭对农业生产影响不大,矿产资源为不可再生资源,枯竭后会导致严重依赖资源的产业受到冲击,经济增长乏力,①错、②对。人口老龄化与资源关系不大,③错。制造业受到冲击及资源枯竭,会导致失业率上升,④对。第(3)题,“荷兰病”主要是过度依赖自然资源导致的。降低国民福利水平并不能有效改变经济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和集约化农业,可以促进经济发展。“荷兰病”的产生与环境没有直接关系。天然气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即便是加大勘探力度,最终也不会避免“荷兰病”的发生。]‎ 考法4 结合区域分布图,考查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4.(2016·全国卷Ⅲ)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2009年5月,甘肃酒泉有“陆上三峡”之称的1 0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其中的80%集中在被称为“世界风库”的瓜州县。下图示意瓜州等地年大风(≥8级)日数。‎ ‎(1)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指出开发风能的优势。‎ ‎(2)说明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有利的自然条件。‎ ‎(3)分析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 ‎(4)为保障电网的稳定性,还规划在瓜州建设规模较大的热电站作为调节电站。试解释为大型风电场配建调节电站的原因。‎ ‎[解题流程]‎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 ‎[尝试解答] (1)与煤炭相比,风能为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与水能相比,开发风能不产生库区淹没等问题。‎ ‎(2)有风:风能资源丰富(有“世界风库”之称),年大风日数多(近70天)。有地:可供建设风电场的土地广阔(充足)或戈壁(难利用土地)广布,地形平坦。‎ ‎(3)当地(经济落后,人口稀少)电能需求少;离东部(用户)较远(需长距离输电);当地基础设施(如电网等)不足;建设成本高(投资大),当地资金不足。‎ ‎(4)风电极不稳定,配建热电站等可以调节、控制,以使电网输电平稳(当风力减弱时以热电站补充电量,当风力强劲时减少热电站发电量)。‎ ‎[解题技法]__能源基地建设条件答题模板(以风能、太阳能为例)‎ 角度 术语模板 能源资源丰富 太阳能丰富(光照充足),如我国青藏地区、西北地区;风能丰富(风力大),如上题中瓜州有“世界风库”之称,风力资源丰富 土地面积广 多荒滩、沙漠、戈壁等,土地面积广阔,地形平坦,‎ 且地价较低。如上题中瓜州地区周围多戈壁、沙漠,地形平坦,地价低 市场需求及市场距离 市场对清洁能源需求量大;经济落后,能源需求量小;距离市场(发达地区)较远,运输成本高 科技 超高压输电技术的发展 资金 建设成本高,资金不足;靠近发达地区,资金充足 ‎[再练一题](教师用书独具)‎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图1        图2‎ 北海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气产地。简述北海油气田开采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解图流程] ‎ ‎[尝试解答] 有利条件:油气资源储量丰富;位于大陆架浅海,便于开采;接近能源消费市场;运输便利。不利条件:位于西风带,终年风浪大;多阴雨天气,不利于海上油气开采作业;开采成本高。‎ 随堂小测| 检验复习效果 ‎(2018·潍坊模拟)有色金属矿物是岩浆在冷却过程中矿物富集形成的。下图所示国家铜矿资源丰富、品质优、埋藏浅、分布广泛。该国大量出口铜矿石,开采铜矿需要用大量水来控制粉尘,铜矿经济给本国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造成很多问题。据此完成1~3题。‎ ‎1.该国铜矿资源埋藏浅的主要原因是(  )‎ A.地表流水侵蚀作用强 B.岩浆侵入接近地表 C.地势高,沉积土层薄 D.火山喷发作用强烈 ‎2.与B区相比,A区铜矿开采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A.地形 B.水资源 C.技术 D.交通 ‎3.出口铜矿石对该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有(  )‎ ‎①有利于扩大就业 ②附加值低,经济效益差 ③减少环境治理的费用 ④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B 2.B 3.C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国位于板块交界处,铜矿资源丰富,但是岩浆侵入接近地表,使得铜矿品质优、埋藏浅、分布广泛。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国北部受副热带高压和信风带交替控制,降水较少;南部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交替控制,降水较多。与南部相比,北部铜矿开采的主要制约因素是水资源短缺。第3题,铜矿石属于初级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差,该国出口铜矿石,不利于扩大就业,但是有利于减少环境治理的费用。]‎ ‎4.(2018·扬州模拟)下图示意我国新疆某地区地形状况及风向频率,甲地有大片的绿洲,每年大风日数约160天,年平均风速达到6.2米/秒,是我国最早进行风能开发的区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分析甲地多大风的主要原因。‎ ‎(2)评价甲地发展风力发电的条件。‎ ‎(3)简述该地区大力发展风电对区域发展的有利影响。‎ ‎[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图示为新疆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靠近冬季风发源地;甲地位于山口位置,由于地形影响,导致狭管效应,风力较大;区域内多戈壁,植被稀少,缺乏风力屏障,故风速较快。第(2)题,风电厂占地面积广,甲地风能资源丰富,经济水平低,人口稀少,移民费用低;风电开发历史悠久,离北部电力需求地较近,靠近市场。不利因素是该地资金缺乏,技术落后,生态环境较脆弱。第(3)题,该地大力发展风电,有利于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清洁能源的使用减轻了环境污染,缓解了植被破坏、土地荒漠化,改善了生态环境。‎ ‎[答案] (1)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靠近冬季发源地;位于山口位置,由于地形影响导致狭管效应,风力较大;多戈壁,植被稀少,缺乏风力屏障,故风速较快。‎ ‎(2)有利:风能资源丰富;地价低;人口稀少,移民费用低;风电开发历史悠久;离北部电力需求地(市场)较近。‎ 不利:资金缺乏;技术落后;生态环境较脆弱。‎ ‎(3)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提供就业机会;清洁能源的使用减轻了环境污染;缓解了植被破坏、土地荒漠化,改善了生态环境。‎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