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人教新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人教新版

‎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 ‎1. 对区域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区域是地球表面客观存在的不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空间单位 B. 一个区域内部特征是绝对一致的 C. 区域的边界是十分明确的 D. 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的区域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区域划分都是人为制定的划分依据,A错。区域内部具有相似性,不是绝对一致,B错。行政区的边界一般是明确的,C错。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的区域,D对。‎ 考点:区域的划分,区域的特征。‎ ‎2. 下列区域具有明确边界的是 A. 干湿地区 B. 行政区 C. 热量带 D. 自然带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相邻的不同干湿地区、热量带和自然带之间,是逐渐过渡的,中间没有明确的界限,而行政区之间有明确人为的边界。故选B。‎ 考点:区域含义。‎ ‎3. 目前三江平原还有大片沼泽荒地,但2000年国务院下令停止围垦,其主要原因是( ) ‎ A. 我国已加入WTO,可从国际市场廉价进口粮食 B. 保护湿地,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C. 开展多种经营,发展莲藕等水生植物 D. 煤、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今后应转向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湿地资源是很好的后备土地资源,但其生态价值远高于其经济价值,故“停止围垦”湿地的直接目的是为了保护湿地,改善其生态环境功能。‎ 考点:本题考查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 5 -‎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能掌握湿地的主要功能,并能结合材料综合分析,注意对湿地价值的总体评价。‎ ‎4. 松嫩平原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其原因是( )‎ A. 冬季严寒,病虫害少 B. 夏季白昼长,日照时间长 C. 春季积雪和冻土融化,土壤墒情好 D. 地势低平,地广人稀,耕地集中连片 ‎【答案】D 考点: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5. 水源的多少决定了绿洲的人口和农田规模。但由于灌溉措施不当,在西北干旱气候条件下,可能出现的荒漠化现象是 ( )‎ A. 水土流失 B. 土地沙化 C. 裸岩 D. 次生盐渍化 ‎【答案】D ‎【解析】11.试题分析:西北地区气候干旱,蒸发量大,不合理灌溉使地下水位上升,水分大量蒸发,盐分在地表聚集,使土壤含盐量上升,产生次生盐渍化,故选D。‎ ‎【考点定位】水资源利用不当导致的环境问题 ‎6. 下列不属于山西省主要产业链的是 A. 煤—电—铝 B. 煤—电—铜 C. 煤—焦—化 D. 煤—铁—钢 ‎【答案】B ‎【解析】山西省从“六五”时期开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结合本区铁矿、铝土矿等资源优势,围绕能源开发,主要构建了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三条产业链,提高了资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选B。‎ ‎7. 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核心是 A. 河流的梯级开发 B. 防洪 C. 航运 D. 旅游 ‎【答案】A ‎.........‎ ‎8. 田纳西河流域自19世纪后期环境恶化的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5 -‎ A. 由于人口激增,对资源的大规模掠夺式开发 B. 长期高强度种植玉米,造成土地退化 C. 为了获取炼钢用的木炭,大片伐林,造成水土流失 D. 炼钢企业大量排放二氧化硫,形成酸雨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田纳西河流域位于美国的东南部,受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影响,为美国主要的棉花带分布区,在19世纪,该地区主要的生产活动为农业生产,但由于长期的掠夺式开发而导致“黑风暴”肆虐。‎ 考点:流域的综合开发 山西作为一个资源大省,但在经济上却是十分不发达,要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必须调整经济结构,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9. 从因地制宜的角度,不适宜在山西发展的工业部门 A. 钢铁 B. 造船 C. 冶金 D. 化工 ‎10. 我国在山西大同等地布局特大型火电厂的区位条件主要是 A. 接近市场 B. 交通便利 C. 接近原料产地 D. 不会产生环境污染 ‎【答案】9. B 10. C ‎【解析】‎ ‎9. 山西省是资源大省,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因此可以发展钢铁、冶金 、化工等工业部门,但是造船业主要是沿海地区,而山西省地处内陆。因此从因地制宜角度不适合建造船业。故选B。‎ ‎10. 山西省是资源大省,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因此我国在山西大同等地布局特大型火电厂,主要考虑接近煤炭燃料产地。故选C。‎ ‎11. “三北”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的环保功效是 A. 净化空气 B. 美化环境 C. 涵养水源 D. 防风固沙 ‎【答案】D ‎【解析】“三北”主要指东北、华北和西北。冬、春季节我国北方地区风沙大,因此“三北”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的环保功效是防风固沙、保护农田。D正确。‎ 二、综合题。‎ ‎12. 读“长江流域示意图”,回答问题。‎ - 5 -‎ ‎(1)图中长江流域四个城市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 ‎(2)长江流域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有哪些功能 ,但近年来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加剧,其主要人为原因是____ _______‎ ‎_ 。‎ ‎(3)防治长江洪涝的措施有 。‎ ‎【答案】(1)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2)长江中下游 长江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导致水土流失严重;人工围湖造田,蓄洪调峰能力下降 ‎ ‎(3)建长江三峡水利工程 建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 ‎【解析】(1)除源头外,长江流域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北美大陆东侧濒临的大西洋,亚欧大陆东侧濒临太平洋,前者海陆面积不如后者大,因此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比后者小,季风气候不典型,因此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属于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2)水利枢纽工程的功能主要有防洪、发电、灌溉、旅游、航运和养殖等。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加剧的主要人为原因是洞庭湖等湖泊萎缩导致其对长江水的调控能力下降。这主要是因为泥沙淤积以及围湖造田所致。‎ ‎(3)防治长江洪涝的措施主要应考虑水库的防洪作用;营建防护林,防止水土流失;疏通河道;加固堤坝;裁弯取直;退耕还湖等。‎ ‎13. 读“我国南方某丘陵山区人地关系”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5 -‎ ‎(1)把下列字母代表的内容与相应的空格内序号对应关系是: ‎ A.人均耕地减少 B.土地退化 C.农业单产不稳不高 D.毁林开荒 E.破坏植被 F.需要更多的劳动力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 ‎(2)从图中看出,造成当地农民不断开垦荒地的根本原因 。‎ ‎(3)为改善当地环境,协调人地关系,你能想出哪些策略?‎ ‎① , ‎ ‎② 。‎ ‎【答案】(1)①A ②D ③E ④B ⑤C ⑥F ‎ ‎(2)人口增长过快 ‎(3)①控制人口增长 ②大力发展林业等多种经营③采取综合措施,解决农民的能源问题。‎ ‎【解析】(1)人口增长,直接导致人均耕地减少(A),进而导致毁林开荒(D),后果为破坏植被(E),绿色植物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等生态功能下降,加剧自然灾害。水土流失等导致土地退化(B),土地单产下降,人们为确保粮食开始开垦荒地,开垦荒地需要更多的劳动力(F),进而刺激人口继续增长。因此结果为:①A ②D ③E ④B ⑤C ⑥F。‎ ‎(2)图中各项发生的源头在于人口增长过快。‎ ‎(3)为改善当地环境,协调人地关系:①控制人口增长;②大力发展林业等多种经营,增加农民收入;③采取综合措施,解决农民的能源问题。‎ ‎ ‎ - 5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