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0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江苏省徐州一中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开学检测 地理试卷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第I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依据居住环境、生态环境等14项指标,对我国200个城市2006年度宜居状况做了评估。图中数字是排前30名的城市在各省级行政区的分布个数。读图,完成1~2题。 1.前30名城市个数达到5个的省级行政区( ) A.均位于南方地区B.均位于东部经济地带 C.均以重工业为主 D.均以传统型工业为主 2.西北地区的城市未排入前30名,其主要限制因素可能是( ) ①自然条件 ②旅游资源 ③城市建筑 ④生态环境 A. 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读“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比较表”,回答3~4题。 东部 中部 西部 GDP占全国的比重 59 28 13 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 13 21 23 第二产业(%) 48 45 42 第三产业(%) 39 34 35 人口占全国的比重(%) 41.1 35.7 23.2 3. 东部地区的人均GDP是西部地区的( ) A.1倍多 B.2倍多 C.3倍多 D.4倍多 4. 东部地区第三产业产值约为中部地区第三产业产值的( ) A.1倍多 B.2倍多 C.3倍多 D.4倍多 八百里洞庭曾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近二百年来,洞庭湖面积缩小了三分之一。近年来,冬季和夏季湖泊水面变化巨大,但冬季洞庭湖是候岛迁徙途中的重要栖息地。据此完成5~6题。 5.下列对洞庭湖的开发利用,不正确的是( ) A.围湖造田,增加土地的后备资源 B.退耕还湖,提高湖泊的蓄洪能力 C.建立自然保护区,维护生物的多样性 D.发展水产养殖、观光旅游 6.近年来洞庭湖的蓄洪能力大大加强,主要原因是( ) ①退耕还湖 ②长江流域降水减少 ③长江中游防护林体系建设④长江三峡工程建设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水土流失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景观的主要原因,每年流失的土壤约16亿吨,据图,回答7~9题。 7.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主要人为原因是( ) A.长期以来的毁林开荒 B.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C.土壤疏松,降水变率大 D.干旱和大风现象 8.下列土地利用措施中不利于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的是( ) A.扩大林、草种植面积 B.改善天然草场的植被 C.大力开展土地复垦工作 D.增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 9.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其中不包括( ) A.使土壤养分流失,农业减产 B.诱发和加剧了自然灾害 C.使黄河含沙量大幅度下降 D.使下游河床抬升,成为“地上悬河” 读“我国南方某地区不同坡度地形比例和能源消费结构图”,完成10~11题。 10.本地区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 A.大气污染 B.水土流失 C.土地沙漠化D.水污染 11.解决本地区上述环境问题主要途径是( ) ①开发小水电②封山育林禁止采伐 ③用矿物燃料替代薪柴、秸杆等生物能 ④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 A. ①② B.③④ C.①④D.②③ 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下图示意某循环农业模式,读图完成12~13题。 12.最适宜该模式的是( ) A.河套平原 B.黄淮平原 C.辽东丘陵 D.闽浙丘陵 13.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是( ) ①提高经济效益 ②加快城镇发展 ③提供清洁能源 ④促进民居集中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河流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14~16题。 14.对图示河流的水文特征描述错误的是( ) A.河流年径流量较大B.河流的汛期较长 C.冬季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小D.河水以雨水补给为主 15.图中河流流域中上游重点发展了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其主要的区位优势是( ) ①有色金属原料丰富②廉价水电③经济发达,基础好④科技发达⑤廉价水运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16.近年来,该河流三角洲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日渐突出,下列现象与其基本无关的是( ) A.人口增加,经济发展迅速 B.水资源利用率较低,浪费严重 C.水体污染严重,水质下降D.气候干旱,降水减少 亚马孙河流域朗多尼亚地区人口增长与雨林砍伐关系图。回答17~18题。 17.人口增长与雨林砍伐面积的关系是( ) A.正相关 B.负相关 C.零相关 D.有时正相关,有时负相关 18.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减少直接导致的后果是( ) A.中纬度地区降水增加 B.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 C.碳氧平衡受到破坏,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 D.产生厄尔尼诺现象,亚马孙平原形成洪涝灾害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有两个正确答案,选对两个得3分;不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 读江苏省部分资源人均占有量与全国比较图,回答19~21题。 19.与全国人均水平相比,图示中江苏人均资源最多和最少的分别是( ) A. 耕地 B.森林C.煤炭 D.淡水 20.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依据此图说明江苏目前应重点发展产业是( ) A.高新技术产业 B.第三产业 C.劳动密集型产业 D.资源密集型产业 下表是北京空气质量某段时间日报表,据此回答21~22题。 北京市各项污染物污染指数 观测日期 二氧 化硫 一氧 化碳 臭氧 二氧 化氮 可吸入 颗粒物 2月16日 111 77 20 99 138 3月2日 61 32 19 39 105 3月16日 32 19 31 22 185 4月2日 56 32 49 79 260 4月15日 18 21 32 40 324 5月2日 37 25 51 44 76 21.上述与形成酸雨有关的污染物是( ) A. 臭氧 B.二氧化硫 C.可吸入颗粒物 D.二氧化氮 22.这一时期北京大气中首要污染物形成的最重要原因是( ) A.冬季燃煤取暖 B.汽车尾气排放 C.北京春季干旱 D.冷锋活动频繁 读“我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示意图”,读图完成23~24题。 23.关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消除海河流域的洪涝灾害 B.减轻沙尘暴对北京的威胁 C.过黄河后可以自流引水 D.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 24.南水北调工程能给受水区带来( ) A.经济效益——美化环境,改善城乡居民的卫生条件 B.生态效益——控制地下水位下降和地面沉降 C.社会效益——缓解城乡争水、工农业争水的矛盾 D.环境效益——治理工业“三废” 读“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图”,完成25~26题。 上海 杭州 苏州 无锡 扬州 南京 芜湖 合肥 六安 徐州 郑州 武汉 宣城 黄山 安庆 池州 马鞍山 滁州 宿州 亳州 淮北 淮南 阜阳 蚌埠 黄 海 长 江 城市 省界 市界 皖江城市带 范围及界线 25.与长三角城市群相比,皖江城市带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 A.长江的“黄金水道”条件 B.劳动力价格较低 C.土地价格较低 D.经济基础雄厚 26.产业转移对“长三角”的影响是( ) A.利于产业升级换代 B.利于增加就业机会 C.利于环境质量改善 D.解决资源短缺问题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40分) 三.综合题。(共3大题,总分40分) 27.图中甲河为长江,乙河为莱茵河,读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甲、乙两河特征比较表 河流 长度 (千米) 径流量 (亿立方米) 干支流通航里程(万千米) 河口航道水深(米) 河口地区通航能力(万吨) 流域面积 (万平方千米) 甲 6300 9600 5.75 10 5 180 乙 1320 790 0.16 3~3. 3 0.15-0.3 22.4 材料二:近日,瑞士科学家与中科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一起,从三峡到上海的长江各水段采集了100多份水质样本。科研人员发现,长江污染严重。他们认为长江目前的受污染程度相当于30年前的莱茵河。 材料三:目前长江干线货运量已经超过欧洲的莱茵河和美国的密西西比河,居世界第一。 (1)甲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上游应重点搞好建设;中游应整治江河湖泊,防治灾害;具体做法是 ; 下游应综合治理__________________。(6分) (2)莱茵河流经的世界著名工业区A是指。该工业区的工业结构以为主。(2分) (3)20世纪60年代起A工业区出现的主要问题: 、。 试分析实现该区域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 。(4分) 28.根据中央的战略部署,江苏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确立了对口支援关系。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 图甲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图,图乙为江苏省简图。 图甲 图乙 材料二 图丙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江苏省三大产业结构比例统计图。 图丙 (1)试比较新疆和江苏两省区的自然特征(4分) 省 区 项 目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江苏省 地形 ① 以平原为主 气候类型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② 河流 河流少,水量小 ③ 矿产资源 丰富,以 ④ 为主 较少 (2)新疆和江苏都有丰富的风能资源,简述两省区风能资源空间分布的特点。。(2分) (3)比较两省区三大产业比例的差异。(2分) (4)连接江苏和新疆的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工程是,简述该工程对江苏的积极影响。(4分) (5)2011年,新疆正式启动了霍尔果斯国家级特殊经济开发区的建设。试分析霍尔果斯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4分)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2分) 材料一 东北平原地区是我国的主要商品粮基地分布区,该基地也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但近年来,由于进口大豆的冲击,豆价大幅下跌,由原来的2.2元/kg,降到现在的1.6元/kg,降幅近30%。 材料二 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比较表(注:运输费用以到达大连为例) 产地 含油量 运输费用(元) 生产成本(元/kg) 生产方式 国产大豆 17% 0.18 1.60 粗放式 进口大豆 19% 0.16 1.28 集约式 材料三: 东北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及谷物单产的比较(2012年)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上海 江苏 浙江 全国 人均耕地面积(Km2) 0.31 0.21 0.10 0.02 0.07 0.05 0.10 单位面积谷物产量 (kg/Km2) 4916 5872 5870 7044 6207 6175 4885 (1)东北平原地区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和水利化水平较高的农业区,从自然条件来看,这里有利于机械化、水利化建设的因素是。(1分) (2)东北作为我国传统的大豆主产区,其突出的区位优势是 。(1分) A.靠近市场 B.光热充足 C.土地肥沃 D.水源丰富 (3)根据材料二判断,我国每年从美国进口的大豆相当于国内大豆的总产量,进口大豆在我国畅销的主要原因是和。(2分) (4)由于受进口大豆的冲击,我国东北大豆生产呈现萎缩之势。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些措施,使东北大豆生产走出困境( )(2分) A.改良品种,提高大豆品质 B.加大劳动力的投入,提高单产 C.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 D.大量施用无机肥,提高土壤肥力 (5) 从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看,东北地区比长江三角洲地区。请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3分) (6)通过计算,可以得出黑龙江省的人均谷物产量比江苏省的人均谷物产量 。这种现象也同时存在于东北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其它省份。请进一步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3分) 参考答案 1-5 ACBAA 6-10 CACCA 11-15 ADCCA 16-20 DAD、AB、AB 21-26 BD、AD、CD、BC、BC、AC 27、 (1)生态环境(水土保持)洪涝 a、退耕还湖,疏浚湖泊,增强湖泊对洪水的调蓄容量; b、搞好分洪工程,继续加强和完善荆江分洪工程 C、以水土保持为中心,营造防护林,综合开发和治理山区 d、修建水利工程,发挥水利枢纽的拦洪治沙功能 环境污染(大气和水体污染) (2)鲁尔区重(化)工业 (3)环境恶化传统产业衰弱 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扶持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环境管理,营造绿色空间 28、 (1)以盆地山地为主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河网密集,水量大④能源资源(石油、天然气、煤炭) (2) 新疆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天山及其以北地区和昆仑山区 江苏风能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3) 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新疆大于江苏;第二三产业比重江苏大于新疆 (4) 西气东输 对江苏的影响:缓解资源紧张局面,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江苏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环境状况;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5) 是通向中亚的重要门户;交通便利;政策支持;自然资源丰富 29、 (1)地势平坦,耕地集中连片分布 (2) C (3)价格低,含油量高 (4)AC (5) 低 东北地区维度较高,水热条件差,农作物一年一熟,耕作粗放,农田基本建设差,投入低;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 (6) 高 东北地区人少地多,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劳动生产率高,人均占有粮食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