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0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七)生态环境脆弱区生态环境问题的防治第2课时作业(新课改省份专用)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七)生态环境脆弱区生态环境问题的防治 第2课时 高考过关练 在低碳要求下,林业碳汇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相比于耕地与草地,林地具有更强的碳吸收能力。林地面积和生物量是影响其固碳价值的主要因素。下表是2013年我国东北(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北方(华北)、西南(横断山区和喜马拉雅山东段南坡)和南方(东南丘陵)四大林区森林固碳价值和林业经济产值统计表(单位:108元)。据此完成1~3题。 林区 森林固碳价值 林业经济产值 甲林区 1 598.57 93.81 乙林区 1 287.84 399.19 丙林区 568.36 126.90 丁林区 2 163.77 89.42 1.与耕地和草地相比,林地具有更强的碳吸收能力的原因是单位土地面积上( ) A.水土流失量少 B.枯枝落叶层厚 C.叶片总面积大 D.生物种类多样 2.表中代表南方林区的是( ) A.甲林区 B.乙林区 C.丙林区 D.丁林区 3.提高丙林区森林固碳价值的主要途径是( ) A.更换绿化树种 B.采林、育林结合 C.禁止采伐森林 D.营造护田林网 解析:1.C 2.B 3.D 第1题,森林的固碳是绿色植物利用叶绿素,在可见光的照射下,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因此叶片总面积大,光合作用强,对碳的吸收能力强,故C正确。光合作用强弱与其他三项无关,故A、B、D错误。第2题,南方(东南丘陵)林区主要为人工林区,范围小于我国东北林区和西南林区,但林业经济产值最高。第3题,丙林区为我国北方(华北)林区,为我国主要农耕区,风沙危害严重,林地主要为防护林。由材料可知,提高丙林区森林固碳价值应该提高林地面积和生物量,所以针对北方林区应营造护田林网。 浑善达克沙地位于内蒙古,20世纪80年代,该地区出现众多风蚀坑,坑边发育有植被覆盖的沙丘,研究发现该地区风蚀坑规模逐渐扩大、沙丘高度不断增加。2000年以后,浑善达克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旅游业。如图示意某风蚀坑及坑边沙丘等高线分布。据此完成4~6 题。 4.根据风蚀坑的形态,推测该地盛行( ) A.偏东风 B.偏南风 C.偏西风 D.偏北风 5.图示沙丘高度不断增加是因为沙丘比风蚀坑( ) A.风速快 B.植被多 C.坡度小 D.降水多 6.为防止风蚀坑规模扩大,可在该地区( ) ①营造常绿阔叶林 ②风蚀坑内设置沙障 ③控制越野自驾游 ④大规模种植耐旱农作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4.C 5.B 6.C 第4题,读图可知,风蚀坑分布在沙丘西侧,沙丘堆积在东侧,说明西侧风力侵蚀作用强,由此推测该地盛行偏西风,C对。第5题,图示沙丘高度不断增加是因为沙丘比风蚀坑植被多,可使风速减弱,利于沙尘沉积,B对、A错。沙丘迎风一侧坡度大,C错。沙漠区降水少,沙丘与风蚀坑降水差异不大,D错。第6题,为防止风蚀坑规模扩大,可在该地区风蚀坑内设置沙障,减弱风力侵蚀,②对。该区域降水少,而树林耗水量大,不适宜造林;且该地位于温带,不能生长常绿阔叶林,①错。控制越野自驾游,有利于保护植被,③对。沙漠地区不适宜大规模发展种植业,④错。 7.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13次缔约方大会于2017年9月6日~17日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举办。库布齐沙漠东北部分布着大面积的裸岩,这种岩石成岩程度低,沙粒较大,沙粒间胶结程度差,结构强度低,遇雨即溃,逢风即散。 材料二 左图为库布齐沙漠位置图,右图为库布齐生态治沙模式图。 (1)鄂尔多斯高原地区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 (2)库布齐沙漠生态治沙模式的核心环节是________,该模式在促进当地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有哪些? (3)库布齐沙漠化防治为世界树立了典范,向世界提供防治荒漠化“中国方案”,成为了“中国生态名片”。简述其沙漠治理的成功经验。 解析:第(1)题,从材料中看鄂尔多斯高原沙地较多,生态环境问题为土地荒漠化和土壤盐渍化。第(2)题,从图中看甘草种植可固氮固沙,是生态治沙模式的核心环节;从图中看甘草种植可形成土壤,有利于牧草生长,可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甘草种植可发展药品、保健品生产,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带动就业;发展旅游业等,可消除贫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第(3)题,从图中看沙漠治理的核心环节是甘草种植,通过植树种草,恢复地表植被;甘草种植固氮固沙,有利于土壤形成,有利于牧草生长,发展旅游业和有机牛羊肉加工业,种植与加工、经营相结合,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甘草种植可发展药品、保健品生产,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带动就业,沙与民生相结合,加快脱贫步伐;政策支持、科技创新等。 答案:(1)土地荒漠化 水土流失 土壤盐渍化(任答两点) (2)甘草种植 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当地经济(制药业、农牧业、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就业,消除贫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3)植树种草,恢复地表植被;发展生态旅游;加强政策支持;不断探索科技创新;种植与加工、经营相结合,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加大企业资金的投入;治沙与民生相结合,加快脱贫步伐。 8.(2016·全国卷Ⅱ)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陕西南部的秦岭地区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该地区曾经是重要的林木采伐区,20世纪70年代开始先后有多家森工企业在该区内进行采伐作业,1998年后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下图示意1976年、1987年和2000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1)描述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2)分析导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人为原因。 (3)说明协调道路建设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主要途径。 解析:第(1)题,描述大熊猫栖息地的变化应从其分布面积的变化、是否集中连片及缩小或扩展的方向等方面分析。第(2)题,森林是大熊猫的主要栖息地,导致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人为原因主要从区内森林的采伐与保护及道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第(3)题,协调道路建设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主要途径应从道路选址、在建设中注意预留野生动物过路通道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等方面分析。 答案:(1)20世纪70年代(1976年),栖息地连成一片;到80年代后期(1987年),栖息地面积退缩,碎片化严重;90年代至21世纪初(2000年),栖息地面积有所增加,碎片化趋势减弱,分布范围有向北、向西扩展的趋势。 (2)大规模采伐森林(对植被破坏大),导致栖息地缩小;修建道路(国道、省道以及林区采伐道路),导致栖息地碎片化;人类干扰活动大幅减少(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108国道秦岭隧道通车等),植被得到了较快恢复,促进大熊猫栖息地的恢复与扩展。 (3)合理规划,道路选线尽量避开野生动物栖息地;在经过野生动物栖息地时,建设野生动物穿越道路的生态廊道;修建道路时尽量减少对周边植被的破坏,修复因道路施工遭破坏的植被。 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黄土高原地区煤、稀土和有色金属资源丰富,曾是植被茂密的地区,但在自然和人为双重因素的影响下,现在变成了沟壑纵横的地区。近年来,黄土高原通过基本农田建设,实施水土保持林草措施和生态修复、建淤地坝等,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约12万平方千米。如图为黄土高原示意图。 材料二 鱼鳞坑是陡坡地植树造林的一种工程措施。如图是鱼鳞坑剖面示意图(Ⅰ)和平面排列示意图(Ⅱ)。 (1)分析图中甲地产生水土流失的主要自然原因。 (2)结合材料一,分析甲地区工业发展有哪些区位优势? (3)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对环境的影响。 (4)有人认为需要在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建设鱼鳞坑,你是否赞成?请说明理由。 解析:第(1)题,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需要从地形、降水、土壤、植被等方面分析。第(2)题,根据材料可知,该地矿产资源丰富,再结合黄土高原示意图可知该地处于三省交界地带,区际联系方便,目前该区域的开发还得益于国家政策支持。第(3)题,需要结合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从水土流失对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方面的影响分析。第(4)题,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若赞成,可从保持水土、提高植物成活率方面分析;若不赞成,可根据图中的引水沟判断,鱼鳞坑会对地表造成破坏。 答案:(1)地表覆盖着疏松的黄土层,垂直节理发育;位于季风区,降水变率大、多暴雨等。 (2)煤炭、稀土、有色金属资源丰富;承东启西,位于三省交界地带,区际联系方面;国家政策支持。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使地表崎岖;土壤肥力降低;植被覆盖率下降;气候趋于干旱;河流含沙量增大,泥沙淤积河床,易造成洪涝灾害。 (4)赞成。利用鱼鳞坑拦截坡面径流,可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增大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保持水土,涵养水源。 或不赞成。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大力建设鱼鳞坑会破坏原有生态环境,在短期内更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