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新教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学案:第三单元 单元活动 学用地形图探究地貌特征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新教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学案:第三单元 单元活动 学用地形图探究地貌特征

www.ks5u.com 单元活动 学用地形图探究地貌特征 ‎【热点链接】 地形图是地理学重要的图表类型。地形图指的是地表起伏形态和地理位置、形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图。具体来讲,将地面上的地物和地貌按水平投影的方法(沿铅垂线方向投影到水平面上),并按一定的比例尺缩绘到图纸上,这种图称为地形图。地形图有哪些类型?地形图上数字的含义是什么?‎ 提示 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景观地形图等。等高线、等深线、海拔等均用数字表示。‎ ‎ ‎ 课程标准 学业质量标准 核心素养定位 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说明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水平1:通过地理资料,说出地形图的类型及其主要区别。‎ 水平2:根据图表资料,归纳等高线地形图的主要特征,判断地形图中主要地貌类型。‎ 水平3:根据图表资料,分析区域地理环境特征。‎ 水平4:根据图表资料,探讨等高线地形图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人地协调观:通过探讨人类活动的空间布局,领悟人地协调观。‎ 综合思维: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区域认知:地貌的分布。‎ 地理实践力:观察地貌。‎ 一 认识等高线地形图 ‎1.缓坡与陡坡 ‎(1)缓坡:等高线分布稀疏。‎ ‎(2)陡坡:等高线分布密集。‎ ‎2.山脊与山谷 ‎(1)山脊: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凸出,海拔较两侧高。‎ ‎(2)山谷: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凸出,海拔较两侧低。‎ ‎3.鞍部与陡崖 ‎(1)鞍部:两侧等高线闭合,数值相等。‎ ‎(2)陡崖:若干条等高线重叠。‎ ‎1.判断正误。‎ ‎(1)等高线图中,海拔越高,等高线越密集。(×)‎ ‎(2)等高线图中,鞍部连接山谷和山脊。(√)‎ ‎2.地形与等高线特征的组合,正确的是(  )‎ A.山峰—等高线闭合—内高外低 B.山脊—等高线弯曲—向高处凸出 C.洼地—等高线闭合—内高外低 D.山谷—等高线弯曲—向低处凸出 答案 A 解析 山峰—等高线闭合—内高外低;山谷—等高线弯曲—向高处凸出;洼地—等高线闭合—内低外高;山脊—等高线弯曲—向低处凸出。‎ ‎3.如何计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提示 (n-1)d≤h<(n+1)d(n为重叠的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 二 应用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地貌 ‎1.沙丘地貌 下图中各地点之间高差很小,表明沙丘区域比较平坦;M侧等值线比N处稀疏,坡度比N处缓,是迎风坡,N处是背风坡。‎ ‎1.判断正误。‎ ‎(1)沙丘相对高度较小。(√)‎ ‎(2)冲积扇上等高线较为稀疏。(√)‎ ‎2.甲处的地貌名称是(  )‎ ‎2.冲积扇地貌:冲积扇的等高线分布稀疏,与周围山地相比,扇体地表起伏和缓,地势比较平坦,有利于人类活动。‎ ‎3.峡谷地貌:两侧等高线密集,地势陡峭,谷地海拔最低,向两侧急剧升高,并对称分布。‎ A.喀斯特溶洞 B.冲积扇 C.新月形沙丘 D.火山锥 答案 B 解析 图中甲处位于山前,地貌名称是冲积扇。‎ ‎3.等高线地形图中,风蚀蘑菇的等高线特征是什么?‎ 提示 等高线完全闭合,有若干等高线重叠,个别海拔高的等高线范围大于海拔较低处等高线。‎ 三 应用分层设色图分析地貌 ‎1.判读地面喀斯特地貌类型 图中,A是孤峰,B是峰林,C是峰丛。‎ ‎2.判别山岭与谷地 根据高程表颜色判别图中海拔高低。‎ ‎3.黄土高原地貌类型:平坦的高原平面叫塬。塬被分割成长条状,称为墚。墚再被沟谷切割,形成馒头状的山丘,称为峁。‎ ‎1.判断正误。‎ ‎(1)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不同颜色表示的海拔不同。(√)‎ ‎(2)用不同灰度可表示海拔高低。(√)‎ ‎2.能够直观而准确地表示地貌类型的地图是(  )‎ A.等高线地形图 B.平面图 C.分层设色地形图 D.手绘地图 答案 C 解析 分层设色地形图通过不同的颜色和灰度表示地貌,最为直观而准确。‎ ‎3.什么是地形剖面图,有什么作用?‎ 提示 地形剖面图指沿地表某一直线方向上的垂直剖面图,以显示剖面线上断面地势起伏状况。地形剖面图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的,在平整土地、修筑渠道、建筑铁路、公路和其他工程时,可作为计算土石方量的依据。‎ 主题探究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图。‎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能否相交?‎ ‎(2)图中①②③④⑤⑥对应的小地形是什么?‎ ‎(3)计划把河流的水调到C处,有AC和BC两条路线,选择哪条路线比较合理,为什么?‎ ‎(4)如果在山坡上整修梯田,选在甲处好还是乙处好?为什么?‎ ‎[成果展示] (1)等高线一般不能相交。陡崖处,等高线可以相交(重叠)。‎ ‎(2)①盆地;②陡崖;③山谷;④山脊;⑤山顶;⑥鞍部。‎ ‎(3)选择AC路线较合理。因为A处比C处高,引水顺势自流,且A处水源充足。‎ ‎(4)乙处。乙处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地势低,且靠近河流,灌溉方便。‎ ‎1.等高线的基本特征 ‎(1)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相同,并以海平面作为‎0米。‎ ‎(2)一般来说,等高距全图一致。等高距是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3)等高线是闭合的曲线。受图幅范围限制,等高线往往不能全部呈现闭合状态。‎ ‎(4)两条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一般情况下,同一地点不会有两个高度,但在峭壁悬崖处,等高线可能重合。‎ ‎(5)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陡缓。等高线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 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间隔相近的地方表示均匀坡。‎ ‎(6)两对等高线凸侧互相对称处为山岳的鞍部,也叫山的垭口。‎ ‎(7)示坡线表示降坡的方向。示坡线是与等高线垂直相交的短线,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有时也称为降坡线。‎ ‎2.不同地形的等高线特征 地形 表示方法 等高线图/示意图 地形特征 说明 山地、山峰 闭合曲线外低内高 四周低中部高 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外侧,坡度向外侧降低 盆地、洼地 闭合曲线外高内低 四周高中部低 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内侧,坡度向内侧降低 山脊、山脊线 等高线凸向低处,山脊连线 从山顶到山麓凸起高耸的部分 山脊线也叫分水线 山谷、山谷线 等高线凸向高处,山谷连线 山脊之间低洼部分 山谷线也叫集水线 鞍部 一对山脊等高线组成 相邻两个山顶之间呈马鞍形 鞍部是山谷线最高处,山脊线最低处 峭壁/陡崖 多条等高线会合重叠在一处 近于垂直的山坡,称峭壁;峭壁上部突出处,称陡崖(或悬崖)‎ ‎3.等高线地形图中的计算 ‎(1)两点或陡崖的相对高度的计算方法 ‎①陡崖的相对高度为:‎ ‎(n-1)d≤h<(n+1)d 其中n为陡崖处重叠的等高线的条数,d为等高距。‎ ‎②两点的相对高度:‎ A.确定两点的海拔范围 B.确定最大可能值和最小可能值 若两点都不在等高线上,则可用公式:‎ ‎(n-1)d<h<(n+1)d 其中n为两点间的等高线的条数,d为等高距。‎ ‎(2)两地坡度=两地间的相对高度/两地间的水平距离如下图A、B两地的坡度可表示为P=h/s。‎ ‎(3)局部小范围闭合等高线:处在数值不同的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其内部高度判断规律是:“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如下图A点的海拔0~‎10米,B点的海拔20~‎30米。‎ 读北半球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完成(1)~(3)题。‎ ‎(1)图中甲处地形的相对高度最不可能是(  )‎ A.‎100米 B.‎‎120米 C.‎160米 D.‎‎200米 ‎(2)图示虚线的含义最可能是(  )‎ A.山谷 B.山脊 C.河流 D.公路 ‎(3)图中四处坡度最陡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 类题透析 思路点拨 相对 高度 根据公式“(n-1)d≤h<(n+1)d”计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n为3,d为50,相对高度为“100≤h<‎200”‎。‎ 地形 部位 等高线弯曲处的地形部位为山谷或山脊。‎ 图示虚线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为山脊。‎ 坡度 等高线密集,坡度陡。‎ 图示①处等高线最密集。‎ ‎[答案] (1)D (2)B (3)A 主题探究 应用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地貌 材料一 河北昌黎黄金海岸自然保护区内的沙脊规模大、形态典型。研究表明沿岸沙脊的沙源主要为滦河入海泥沙。左图为黄金海岸位置图,右图为沙脊局部等高线图(单位:米)。‎ 材料二 研究者对沙脊中典型沙丘的发展变化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研究区海岸线自2004年至2007年向陆蚀退,沙丘向内陆迁移,海滩宽度减小,沙丘发育转入衰亡阶段。‎ 沙丘高度变化图(单位:m)‎ 沙丘坡度变化表(单位:°)‎ 向海坡 背海坡 ‎2004年10月 ‎18.28‎ ‎27.9‎ ‎2005年5月 ‎12.01‎ ‎26.36‎ ‎2006年10月 ‎11.85‎ ‎26.29‎ ‎2007年5月 ‎11.02‎ ‎26.26‎ ‎2007年10月 ‎9.74‎ ‎25.98‎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从形态、高度和物质组成等角度描述该地区沙脊地貌景观的特征。‎ ‎(2)依据材料二说出该沙丘进入衰亡阶段的表现,对衰亡的原因提出假设并加以分析。‎ ‎[成果展示] (1)东坡较缓、西坡较陡,高度在5~‎30米之间,由沙粒组成。‎ ‎(2)表现:高度降低、坡度减小。假设及分析:上游水库建设和植被覆盖率增加导致滦河入海泥沙减少,使得形成沙丘的沙源减少,导致沙丘发展进入衰亡阶段。‎ 几种特殊地貌的等高线地形图 名称 地貌景观 等高线图 火山口 风蚀蘑菇 岱崮地貌 梯田 新月形沙丘 山前冲积扇 读某区域等高线(单位:m)图,回答(1)~(2)题。‎ ‎(1)图中所示的地貌类型属于(  )‎ A.三角洲 B.冲积扇 C.山麓沙丘 D.河流沿岸冲积平原 ‎(2)图示地貌可能分布在(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东北平原 C.塔里木盆地 D.青藏高原 地貌的判读方法 类题透析 思路点拨 类型 根据等高线数值及形态判断。‎ 等高线在山麓地带呈扇形分布,地貌类型为冲积扇。‎ 分布 据区域海拔、其他重要信息判断。‎ 海拔在2_‎100米左右,有季节性河流,可能分布在塔里木盆地。‎ ‎[答案] (1)B (2)C 主题探究 利用地形图判读地貌 下图为黄淮海平原地形图和地形图中A、B两点间冲积扇剖面图。‎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比较冲积扇和三角洲的位置差异。‎ ‎(2)描述黄河冲积扇沉积颗粒物的分布特征。‎ ‎[成果展示] (1)三角洲位于河流的入海口;冲积扇位于河流的出山口。‎ ‎(2)自西向东(A→B)颗粒逐渐变小,自西向东(A→B)沉积厚度逐渐变小。‎ ‎1.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以下图为例,描述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步骤:‎ ‎2.地形剖面图的应用——通视问题 通视问题可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障碍物(如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通视。特别注意“凹形坡”与“凸形坡”的不同。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先密后疏,为“凹形坡”,可通视;等高线先疏后密,为“凸形坡”,不可通视。如下图:‎ 读我国某地形区东西方向的地形剖面图,回答(1)~(3)题。‎ ‎(1)图示地貌类型为(  )‎ A.冲积平原 B.冲积扇 C.三角洲 D.峡谷 ‎(2)该地形剖面图可能位于我国的(  )‎ A.黄河下游地区 B.长江中游地区 C.长江上游 D.珠江中游 ‎(3)造成该地形区地表形态变化的主要外力作用为(  )‎ A.流水侵蚀作用 B.风力沉积作用 C.风力侵蚀作用 D.流水沉积作用 地貌的判断方法 类题透析 思路点拨 类型 根据海拔、河湖分析。‎ 地势低平,为冲积平原。‎ 分布 据地貌特征判断。‎ 海拔低,河湖众多,且河流水位高于湖泊水位,位于长江中游地区。‎ 成因 据地貌类型判断。‎ 为流水沉积作用形成。‎ ‎[答案] (1)A (2)B (3)D 教材活动巧点拨 ‎[教材第82页问题]‎ 思路点拨 图示地貌为丘陵。地形起伏较大。根据等高线疏密、海拔及其变化等探究地貌特征。‎ ‎[教材第87页活动]‎ 思路点拨 1.塬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墚主要分布在西北;峁主要分布在西部。‎ ‎2.塬一般分布在地势较高、地形起伏小的区域;墚主要分布在两条河流分水岭之间的区域;峁主要分布在几条河流发源地附近的区域。地形起伏大、植被稀少的区域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 核心素养速提升 素养提升1 综合思维 下图为我国西北某局部地貌等高线地形图,虚线表示不可见。据此回答1~3题。‎ ‎1.图示地貌可能是(  )‎ A.风蚀蘑菇 B.沙丘 C.山前冲积扇 D.三角洲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图示地区为西北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读图可知,图示等高线中虚线是隐含的,是被其上部的景象遮挡住了的风蚀蘑菇的颈部;沙丘等高线闭合,没有重叠部分;冲积扇等高线是扇状;三角洲等高线海拔低、堆积体呈三角状。‎ ‎2.该地貌的成因是(  )‎ A.流水堆积 B.风力堆积 C.风力侵蚀 D.冰川侵蚀 答案 C 解析 该地貌为风蚀蘑菇,成因是风力侵蚀。‎ ‎3.图中Q等值线的数值为(  )‎ A.‎711米 B.‎‎712米 C.‎713米 D.‎‎714米 答案 D 解析 图示等高距‎1米,故P处数值应是‎713米。Q处比P处高出一个等高距,则Q的数值为‎714米。‎ 素养提升2 区域认知 近年来蓬勃兴起的户外登山运动,使许多登山爱好者学会了判读简易等高线地形图。下图为某山区等高线地形图,现有两组队员在此活动。据此回答1~2题。‎ ‎1.甲组队员准备在图示地区宿营,为避免突发的山洪,你认为在①②③④四地中,最不适宜宿营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A 解析 山洪主要发生在山谷地形区,根据等高线形态,四地中,①处等高线凸向海拔高处,是山谷,最不适宜宿营的地点是①处,A项正确。②处等高线密集,是陡坡,③处有等高线重合,是陡崖,无山洪灾害,排除B、C两项;④处等高线凸向海拔低处,是山脊,无山洪灾害,排除D项。‎ ‎2.在山顶处,游客最可能直线观测到的地点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D 解析 在山顶处,游客最可能直线观测到的地点是①④,等高线上密下疏,为凹坡(坡面向下凹陷,坡度表现为上陡下缓),没有地形阻挡视线;②下部等高线密集,有凸坡阻挡视线(坡面向上凸起,坡度表现为上缓下陡);③处位于陡崖下方,有陡崖阻挡视线。‎ 素养提升3 地理实践力 ‎1.选择某旅游景区,观察该景区的地貌类型及分布。‎ ‎2.利用中国地形图,观察中国地貌分布。‎ ‎3.观察学校附近地貌,绘制地貌景观剖面图。‎ ‎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探究点 题号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2,3,4,13‎ 应用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地貌 ‎5,6,7,8,9,14‎ 利用地形图判读地貌 ‎10,11,12‎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回答1~3题。‎ ‎1.(区域认知)图示A、B、C、E四地的地形依次为(  )‎ A.山脊、山峰、鞍部、陡崖 B.鞍部、陡崖、山峰、山脊 C.山峰、山脊、鞍部、陡崖 D.山峰、鞍部、山脊、陡崖 答案 C 解析 ‎ 读图可知,A地所在的区域的外围等高线的数值比A小,A地为山峰;B地所在区域等值线统一向低值方向凸出,B所在地形为山脊;C地所在的东西两侧分别为两座山峰,C所在的地形区为鞍部;E处有多条等高线重合且该处标有陡崖图例,E处为陡崖。‎ ‎2.(综合思维)D地的地貌类型为(  )‎ A.峡谷 B.山地 C.盆地 D.冲积扇 答案 A 解析 读图可知,D地的地貌类型为峡谷。‎ ‎3.(地理实践力)甲、乙、丙、丁为四段考察路线,难度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B 解析 读图可知,乙等高线最密集,坡度最陡,考察难度最大。‎ 徐霞客把喀斯特地貌的山称为“石山”,而把非喀斯特地貌的山称为“土山”。据此完成4~6题。‎ ‎4.(区域认知)等高线图中虚线的东西两侧为不同地貌,分析正确的是(  )‎ A.东部是“土山”‎ B.西部是孤峰、残丘、落水洞 C.东部农田地块小 D.西部是典型的塬、墚、峁 答案 C 解析 虚线以东地区为喀斯特地貌区,农田主要分布在山间小盆地,农田地面积小。‎ ‎5.(综合思维)造成图中两种地貌等高线呈现不同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 A.水土流失程度不同 B.岩石岩层性质不同 C.绝对高度不同 D.生产建设强度不同 答案 B 解析 图中等高线呈现不同形态,东部形成喀斯特地貌是因石灰岩为可溶性岩石,受流水溶蚀而形成,故岩石岩层性质不同是造成图中两种地貌等高线呈现不同形态的主要因素。‎ ‎6.(人地协调观)我国南北方都有“梯田”,山西省大寨曾以修建“梯田”成为农业典型。“梯田”适宜建设在(  )‎ A.坡度较大的“土山”上 B.坡度较大的“石山”上 C.坡度较小的“石山”上 D.坡度较小的“土山”上 答案 D 解析 梯田适宜建设在坡度小于25°的“土山”上,可减缓水土流失;坡度大的地方修建梯田,会加剧水土流失。‎ 下图为火星上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及火星车“好奇”号拍摄的该地北和西两个方向的照片。据此回答7~8题。‎ ‎7.(综合思维)结合材料信息推断,火星车所在位置为(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A 解析 据右图照片显示情况,其北面有两个小山头,高差在一个等高距(‎300米)以内,西边有一个‎7千米宽的峡谷口,以此可知应在甲地,故A项正确。‎ ‎8.(区域认知)火星上常见地貌有四种:火山、撞击坑、峡谷—河床、风积沙丘,从图中可以判断该地有哪几种地形(  )‎ A.火山、撞击坑 B.火山、峡谷—河床 C.风积沙丘、撞击坑 D.撞击坑、峡谷—河床 答案 D 解析 据左图中等高线反映的高低状况,在数值-1 200闭合等高线内有一个撞击坑,在甲与丙之间,有一列峡谷—河床,故D项正确。‎ 读某地的地形剖面图,回答9~10题。‎ ‎9.(区域认知)c~d之间的地面,地形最平缓的地段是(  )‎ A.a~d之间 B.e~f之间 C.f~c之间 D.b~e之间 答案 B 解析 地形坡度为垂直距离/水平距离,由图可知e~f段水平距离为‎200米,垂直距离小于‎100米,坡度为最小,所以最平缓。‎ ‎10.(地理实践力)a点相对于f点的相对高度大约是(  )‎ A.‎100 米 B.‎‎200 米 C.‎300 米 D.‎‎400 米 答案 C 解析 a点的海拔约为‎400米,f点的海拔约为‎100米,两点的相对高度约为‎300米。‎ 下图为徐霞客51~55岁旅行路线示意图。据此回答11~12题。‎ ‎11.(区域认知)下图为某一地段的地形剖面图,该剖面图的位置是(  )‎ A.贵阳—昆明 B.宜良—武宣 C.杭州—南昌 D.长沙—南宁 答案 B 解析 该剖面线经过高原与平原地区,高差较大,该线地貌斜坡地带应位于我国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该剖面线沿线喀斯特地貌分布范围广,该高原应为云贵高原,该平原应处于广西境内。‎ ‎12.(综合思维)对该剖面所示地貌形成影响最大的是(  )‎ A.流水侵蚀作用 B.风力侵蚀作用 C.冰川侵蚀作用 D.海浪侵蚀作用 答案 A 解析 在石灰岩分布区,流水侵蚀作用强烈,形成喀斯特地貌。‎ 二、综合题(共2小题,共52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6分)‎ ‎5月5日‎,阳光灿烂,东南风3~4级。小明和小畅相约到“媚尼风景区”旅游。下图为“媚尼风景区”略图。‎ ‎(1)小明和小畅相约在尼湖之南的古寺汇合,这座古寺是________。(填数码)(2分)‎ ‎(2)乘船游览尼湖风光,从A到B快还是从B到A快(均直线航行),‎ 理由是什么?(6分)‎ ‎(3)小明和小畅想要享受“漂流探险”的乐趣,你能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向他们介绍一下在支流a和媚河上游b河段“漂流”可能有的特点吗?(6分)‎ ‎(4)C处的地形是________,该处的海拔为________。(4分)‎ ‎(5)在图中D处拟建一水坝,水坝建成后,三座古寺中有可能被水淹的是________。(2分)‎ ‎(6)尼湖风光、媚河漂流探险、古寺探幽、山顶观日出等媚尼风景区开发的旅游项目中,有可能效果不佳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答案 (1)①‎ ‎(2)从A到B快。该日吹东南风,从A到B是顺风航行。‎ ‎(3)支流a流经地区等高线密集,说明河流的落差大,水流急,漂流时速度快,更加惊险刺激。b河段流经地区等高线较稀,说明河流的落差较小,水流平缓一些,漂流时速度慢一些。‎ ‎(4)山顶 900~1 ‎‎000米 ‎(5)②‎ ‎(6)山顶观日出 该地区的最高山顶不足1 ‎000米,难以观赏到好的日出效果。‎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小明和小畅相约在尼湖之南的古寺汇合,根据指向标判断,①古寺位于湖泊的南侧。第(2)题,根据指向标,从A到B快,理由是该日吹东南风,从A到B是顺风航行。第(3)题,支流a流经地区等高线密集,说明河流的落差大,水流急,漂流时速度快,更加惊险刺激,b河段流经地区等高线较稀,说明河流的落差较小,水流平缓一些,漂流时速度慢一些。第(4)题,读图可知,C处的地形是山顶,等高线数值最大,该处的海拔为900~1 ‎000米。第(5)题,在图中D处拟建一水坝,水坝建成后,三座古寺中有可能被水淹的是②。第(6)题,山顶观日出可能效果不佳,主要因为是该地海拔低,最高山顶不足1 ‎000米,难以观赏到好的日出效果。‎ ‎1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6分)‎ 定向越野运动是指运动员利用地图和指北针到达地图上所指示的各个点标,以最短时间按顺序到达所有点标及终点者为胜。北京某中学组织郊区定向越野活动,下图为比赛用地图。‎ ‎(1)说出图中点标2所处的地形部位。参赛选手发现从点标1到点标2赛段,比赛难度大、体力消耗会比较多,请简述原因。(8分)‎ ‎(2)点标2处的选手能否看到点标3处的选手,判断并说明原因。(4分)‎ ‎(3)简述图示地区地形特征。(8分)‎ ‎(4)简述村落位置选择的理由。(6分)‎ 答案 (1)山脊。从点标1到点标2赛段距离较长;相对高差大;为上坡。‎ ‎(2)看不到,因为点标2与3之间存在凸坡。‎ ‎(3)地形以丘陵为主;地势起伏和缓;中部、北部地势高,东、西、南较低,东南最低。‎ ‎(4)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受洪涝灾害威胁小。‎ 解析 第(1)题,图中显示,图中点标2所处等高线凸向低处,该处地形为山脊。图中显示,从点标1到点标2赛段距离较长;接近点标2处,等高线密集,相对高差大,坡度较大;从点标1至点标2为上坡,因此参赛选手发现从点标1到点标2赛段,比赛难度大、体力消耗会比较多。第(2)题,观察点标2处与点标3处之间地形起伏,发现从高处到低处,等高线先疏后密,两点之间为凸坡,阻挡视线,因此点标2处的选手不能看到点标3处的选手。第(3)题,图示地区地形特征应从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和高低等方面进行叙述。第(4)题,村落位置选择的理由应结合图中信息从地形、交通、水源、自然灾害等方面进行叙述。‎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