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0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福建省厦门市2020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查文综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厦门市2020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查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年夏季是澳大利亚的“丛林野火季”。研究表明,澳大利亚林火多发年份与沿岸洋流异常有密切关系。下图示意2019年9月~2020年2月的林火灾区分布。11月起,林火形成的烟尘飘向新西兰,使新西兰各地笼罩在烟霾中。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推测与澳大利亚林火发生密切相关的洋流异常主要是 A. 洋流①异常减弱 B. 洋流②异常减弱 C. 洋流①异常增强 D. 洋流②异常增强 2. 与澳大利亚相比,新西兰没有“丛林野火季”的主要原因是 A. 岛国面积小,空气湿度大 B. 纬度较高,夏季气温较低 C. 植被覆盖率低,不易着火 D. 西风较强,冬季降水较多 3. 与往年相比,2019年11~12月新西兰 A. 风力增强 B. 降水增多 - 12 - C. 气温升高 D. 光照增强 【答案】1. B 2. A 3. C 【解析】 【1题详解】 根据图示可知,澳大利亚林火主要分布在东部、北部和南部,说明与东澳大利亚暖流异常相关,东澳大利亚暖流具有增温增湿作用,湿度大,不易发生火灾,但是东澳大利亚暖流异常减弱,降水減少,气候干热,易发生火灾,图中②为东澳大利亚暖流,故B正确,ACD错误。 【2题详解】 新西兰属于岛国,面积较小,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空气湿度大,不易发生火灾,故A正确;新西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故BD错误;新西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植被覆盖率高,但是因为湿度大,不易着火,C错误,该题选A。 【3题详解】 根据材料“烟尘飘向新西兰,使新西兰各地笼罩在烟霾中”,说明风力较弱,如果风力增强,烟雾易吹散,故A错误;火灾形成的烟尘以及热空气飘向新西兰,会使其气温升高,水汽难以凝结,降水可能减少,故B错C对;由于烟尘笼罩,减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光照减弱,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C。 “双抢”是指双季稻产区抢收早稻、抢种晚稻的农事活动,时间紧、任务重。以下文字描绘的是长江中下游某地7月底8月初“双抢”的场景。 母亲开始准备鼓风机、推耙、斗箕,清理仓柜,等着用来盛放新收的稻谷;父亲则整理起了犁头、锄头、镰刀,还用米糠等精细粮给家里的那头大黄牛“加餐”······改革开放40年后的今天,同样的“双抢”,却已是不同景象,昔日田间喧闹的打谷声逐渐沉寂,那老牛疲惫的身影也已渐行渐远······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该地需用鼓风机对晒干的稻谷进行“风吹”,以筛除瘪谷和草屑,是因为该时节当地 A. 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B. 午后多对流雨,怕耽误收谷入仓 C. 常有台风雨,筛选的时间短 D. 天气系统交替,自然风风向多变 5. 数十年前“双抢”也能得以顺利完成,是由于该地 A. 农业精耕细作 B. 种植经验丰富 C. 耕地集中连片 D. 人均耕地较少 - 12 - 6. 如今“田间喧闹的打谷声逐渐沉寂,那老牛疲惫的身影也已渐行渐远”,反映了当地 A. 城市化的发展 B. 机械化水平提高 C. 大量农田撂荒 D. 劳动力大量外流 【答案】4. A 5. D 6. B 【解析】 【4题详解】 "该地需用鼓风机对晒干的稻谷进行“风吹”,以筛除瘪谷和草屑”,说明该地此时风力较弱,结合7月底8月初的时间特征及双季稻分布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空间特征,该地此时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多静风天气;BCD的描述都没有体现处鼓风机的不可替代性,故A正确,BCD错误。 【5题详解】 数十年前,在人力和畜力条件下,效率低下,但“双抢”也得以顺利完成,说明该地人均耕地较少,农田工作量较少。农业精耕细作、种植经验丰富对“双抢”时间较短影响不大;耕地集中连片不符合该地耕地特征,该地受河流分割,耕地比较破碎;故D正确,ABC错误。 【6题详解】 同样的“双抢”,却已是不同景象,说明该地仍以农业活动为主,城市化对耕地对占用较少,土地并没有大量撂荒。“田间喧闹的打谷声逐渐沉寂,那老牛疲惫的身影也已渐行渐远”说明该地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不需要大量的农业劳动力,农业劳动力才外流,机械化水平提高是“沉寂”的原因,导致了劳动力大量外流。故B正确,ACD错误。 下图示意我国某山区2008-2012年期间积雪覆盖率的变化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据图推测,该山区不同地点积雪覆盖率 - 12 - A. 季节变化量与海拔呈正相关 B. 季节变化量与坡度呈正相关 C. 年际变化量与海拔呈负相关 D. 年际变化量与坡度呈负相关 8. 与2008年相比,该山区2009年 A. 1月降雪较少,3-6月均温较高 B. 1月降雪较多,3-6月均温较高 C. 1月降雪较少,3-6月均温较低 D. 1月降雪较多,3-6月均温较低 【答案】7. C 8. C 【解析】 【7题详解】 读图该山区1-2月份积雪覆盖率最高,6-7月份积雪覆盖率最低,该山脉位于我国,夏季气温高、积雪少,冬季气温低、积雪少,所以影响其积雪覆盖率的主要因素为气温;海拔越高,其夏季气温越低,积雪融化量越少,所以其积雪覆盖率季节变化量和年际变化量与海拔呈负相关,故A错误,C正确;根据材料无法判断积雪覆盖率的变化与坡度之间的关系,故BD错误,所以该题选C。 【8题详解】 读图该山区2008年第49天(2月份)积雪最多,2009年1月积雪最多,且2008年2月积雪覆盖率最大值大于2009年1月份的最大值,说明2008年1月份降雪量大于2009年1月份;2008年积雪覆盖率最低值位于第209天(6月),2009年积雪覆盖率最低值位于第201天(6月),且2009年最低值大于2008年的最低值,说明2008年积雪在3-6月融化速度快,均温较高,2009年积雪在3-6月融化速度慢,均温较低,故该题选C。 深泓点是指河流断面的最深处,其海拔变化能反映河床的冲淤情况。黄河某河段几乎无支流汇入,河道宽浅。初春时上游来水受冰坝阻挡,导致该河段水位上涨,形成凌汛。下图示意某年3月17-30日期间该河段S处在凌汛洪峰前后流量与深泓点海拔的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 12 - 9. 此次凌汛发生时,上游来水 A. 含沙量较高且泥沙颗粒较粗 B. 含沙量较低且泥沙颗粒较细 C 含沙量较低且泥沙颗粒较粗 D. 含沙量较高且泥沙颗粒较细 10. 该时段,S处河床在流量下降过程中 A. 持续发生淤积 B. 先冲刷,后淤积 C. 持续发生冲刷 D. 先淤积,后冲刷 11 该河段最可能位于 A. 青藏高原 B. 内蒙古高原 C. 黄土高原 D. 华北平原 【答案】9. A 10. D 11. B 【解析】 【9题详解】 读图凌汛发生时,冰坝阻挡上游来水,使其流速变慢,泥沙沉积,图示随着径流增加,深泓点海拔上升,表明泥沙沉积作用强烈,故上游来水含沙量大;凌汛退水时流速较快,侵蚀作用强,但深泓点海拔先升后降,说明退水时先以沉积作用为主,上游来水携带泥沙颗粒较大,后深泓点海拔下降,说明河道原有泥沙颗粒较小,被搬运携带到下游,故A正确。 【10题详解】 读图当流量下降时,深泓点海拔先升高后降低,深泓点海拔升高,则沉积作用为主,深泓点海拔降低,以侵蚀作用为主,S处河床在流量下降过程为先淤积,后冲刷,故该题选D。 【11题详解】 根据材料该河段无支流汇入,河道宽浅,说明该河段地势起伏较小,则C错误;又根据深泓点海拔在1000米左右,AD错误,所以该题选B。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在于理解深泓点的概念,当深泓点海拔上升时以沉积作用为主,海拔下降时以侵蚀作用为主。 1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甘孜藏族自治州是四川省的贫困地区,地广人稀,境内山地面积约占80%,有色金属储量大、品种多。2015年起,甘孜以广东省对口帮扶为契机,积极承接沿海先进地区的产业转移,与成都合作共建成甘工业园区(下图)。被园区規划面积10万平方千米,主要发展新能源电池产业,税收由成都与甘孜两地分享。 - 12 - (1)分析甘孜发展新能源电池产业的有利条件。 (2)从自然环境的角度,分析成甘工业园区不在甘孜选址的原因。 (3)指出成都在共建成甘工业园区中具有优势的社会经济条件。 (4)说明成甘工业园区建设对甘孜社会经济的有利影响。 【答案】(1)矿产资源丰富,原料充足;位于亚热带季风区,且地势起伏大,水能资源丰富;经济水平较低,劳动力价格低、地租低;广东对口帮扶政策支持。 (2)甘孜山地多,平地少,工业园区建设成本高,发展空间受限,且对外交通不便;地处板块边界附近,易发生地震、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生态环境脆弱,园区建设和生产过程会导致难以恢复的生态破坏。 (3)资金雄厚;技术水平高;配套基础设施完善;市场区位优越;对外交通便利。 (4)增加收入来源,提高抗灾能力;促进资源的开发,增加就业机会。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以及工业对地理环境对影响。 【详解】(1)本题可从原料、动力、劳动力、国家政策等方面进行分析,根据材料,该地区为贫困地区,地广人稀,土地、劳动力价格低;降水多,地势起伏大,水能资源丰富,提供充足廉价的能源;有色金属储量大,品种多,提供充足的原料;广东省对口帮扶有优惠的政策。 (2)本题可从地形、地质、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方面分析,读图甘孜地区位于我国横断山区,山地多、平原少,地势起伏大,位于板块交界处,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工业园区建设成本高,难度大,且发展空间较小;生态环境脆弱,容易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 12 - (3)社会经济条件可以从资金、技术、市场、交通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甘孜地区相比较,成都技术发达,科技水平高;经济发达,有充足的资金来源;距东部地区近,市场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基础设施相对完善。 (4)该工业园区的建设能够提供就业岗位,增加了就业机会,促进该地区经济的发展;利于基础设施的完善,推动该地区城市化的进程。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工业的区位因素,难度较小。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可从自然因素:原料、动力、水源、土地等因素分析;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劳动力、政策、等方面分析;工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可从社会、经济和生态三个方面分析。 1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牡蛎适宜生长在咸淡水交汇的水域,分泌粘液固定在低潮线附近至水深约7米的岩礁表面,以浮游生物和碎屑为食。 切萨皮克湾(下图)是美国重要的牡蛎生产基地,平均水深8.5米,最大水深53米,其入湾水量和水中所含氮、磷主要来自S河。1928年,C水库建成改善了海湾北部的水域环境。近年来,C水库库容仅剩约5%。2018年8月,受材续降水影响,C水库被迫开闸放水,这严重威胁到牡蛎的生长。 20世70年代以来,切萨克湾牡蛎数量急剧下降。为此,当地居民在海湾局部水域中沉入大量花岗岩,并将装有牡蛎苗的多层网袋放入较深水域进行养殖。 (1)说明沿岸注入的河水对切萨皮克湾牡蛎生长的有利影响。 - 12 - (2)分析C水库建成初期对保护S河河口地区牡蛎生存环境所起的作用。 (3)说出C水库自建成至今出库水流含沙量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原因。 (4)简述采用网袋养殖牡蛎的主要目的,并说明该养殖方式与沉入花岗岩养殖相比的优点。 【答案】(1)与海水咸淡交汇,使盐度适宜牡蛎生长;带来营养盐类,为牡蛎提供饵料。 (2)控制洪水期的入湾水量,避免盐度过低;入湾水流输沙量降低,减少岩礁表面的泥沙淤积;入湾水流中氨、磷含量下降,(避免藻类大量繁殖,)保证溶解氧含量。 (3)含沙量增大,原因:由于库区泥沙不断淤积,水库底部抬升,水库与下游的落差逐渐变大,流速变快,携沙能力增强。 (4)目的:扩大牡蛎的栖息空间,增加牡蛎数量。优点:适合的海城范围较广,单位海城产量更高,采获更方便,人工成本较低。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影响水产养殖的区位条件。答题时要结合材料分析。 【详解】(1)根据材料“牡蛎适宜生长在咸淡水交汇的水域”河水注入为牡蛎的生长提供咸淡水交汇的生长环境;同时河流可以带来营养物质,为牡蛎提供丰富的饵料。 (2)根据所学的知识,水库能调节径流;减少丰水期流入海洋的淡水,从而保证牡蛎生长的水域环境;由材料“牡蛎依靠分泌粘液固定在低潮线附近至水深约7米的岩礁表面”水库使泥沙在库区大量沉积,减少了入海的泥沙,减少了岩礁表面的泥沙;使营养物质的输入保持一定水平,防止发生水体富营养化。 (3)水库泥沙淤积,水库底部抬升,抬高了水库的水位与下游河流的落差,从而使流速加快,侵蚀力增强,所以流向下游河流的搬运能力提升,含沙量增大。 (4)采用网袋养殖目的,可以模拟牡蛎的生长环境,为其提供栖息空间,多层的网袋,增加了养殖数量,与沉入花岗岩相比较,用网袋养殖适合的海域范围较广泛,因为牡蛎养殖密度大,所以单位产量更高,使用网袋便于收获,收获成本较低。 14.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家住广州市区的小明一家三代打算前往广西旅游。小明通过网络查阅发现,广西黄姚古镇地处岩溶洼地,方圆仅3.6平方千米,完整保存了数百座明清民居建筑,是中国四大古镇之一。于是,他将黄姚古镇确定为此行必选地;经咨询某旅行社后,得到旅程安排(下表)。 方案A:广西经典短途游 方案B:黄姚古镇深度游 - 12 - 第1天 上午:始发广州、乘高铁至贵州,转大巴至黄姚古镇 下午:游石板街、古民居群、护龙桥、龙爪榕 夜晚:宿黄姚古镇民宿 上午:始发广州、乘高铁至贵州,转大巴至黄姚古镇 下午:观赏喀斯特峰林、峰丛景观 夜晚:游古廊道,宿古镇民宿 第2天 上午:乘大巴至贺州站,乘高铁至阳朔,转大巴前往漓江景区 下午:漓江漂流(发育最典型、分布最集中的喀斯特地貌),徒步十里画廊景区 夜晚:西街购物,宿阳朔西街酒店 上午:漫步石板路,探访“九宫八卦”古巷 下午:下午闲游明清古民居群,品味楹联牌匾 夜晚:参加柚子灯节民俗活动,宿古镇民宿 第3天 上午:乘车前往花脊大寨 下午:登高赏“世界梯田之冠”龙脊梯田 夜晚:游大寨,宿大寨酒店 上午:赏奇树龙爪榕,行走护龙桥和石跳桥,观兴宁庙,体验居民传统生活 下午:闲游郭家大院 夜晚:听曲、煮茶,宿古镇民宿 第4天 上午:乘大巴至桂林站,乘高铁返回广州 上午:清晨闲游仙人古井,乘大巴至贺州站,乘高铁返回广州 请帮助小明从以上2种方案中做出选择,并说明所选方案的优点。 【答案】方案A:游览景点较多,类型丰富,兼具美学、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 旅游景点具有较强的非凡性,游览价值高: 旅游活动多样,不同景点可满足家庭成员(旅游者)的不同需求: 旅途中各旅游地基础与服务设施较完善,酒店住宿条件较好。方案B:旅行时间较短,游览体验时间充足: 出行交通成本低,且古镇消费水平不高,旅游总花费较少: 古镇与城市氛围差异显著,且兼有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迎合回归自然、体验乡野田园生活的旅游需求:行程安排宽松,(可劳逸结合,)便于举家深度体验风土人情。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旅游线路的设计。 - 12 - 【详解】比较两条线路的优点可从景点的多少、旅游价值、服务设施、旅游消费等方面分析。根据表格方案A旅游景点多,且类型丰富有自然景色如漓江、喀斯特地貌,有历史文化古迹如游览古镇同时也有现代购物体验,旅游活动多样,满足不同旅游者的需求;旅游过程中大多乘坐高铁和大巴,住宿条件也较好,游客的旅游体验好。方案B单个旅游景点时间充足;旅游景点以古镇为主,住宿以民宿为主,适合体验民俗和田园生活的旅游者需求;旅游花费较低,整个行程较为宽松,适合放松身心,旅游体验较好。 15.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海底光缆的主要材料为塑料护层、重金属钢丝和二氧化硅光纤,铺设时先在海底开沟挖槽,再利用作业机船将其埋入沟槽,工期约个月。海底光缆的使用寿命为25年,到期后常直接弃置海底。图7所示海域以粉砂底质为主,渔场实行伏季渔。在该海域铺设海底光缆需避开4—9月。 分析图示海域铺设海底光缆避开4—9月的原因,并说明弃置光缆对海域环境的影响。 【答案】原因:图示海域夏秋季节多台风,风浪大,施工环境较差;临近渔场、海蚌保护区,施工扰动海底泥沙,降低水体透明度,使浮游植物减少,影响休渔期鱼类繁殖。影响:废弃光缆成为海底固体废弃物,(重金属)受海水腐蚀,释放污染物质,对海洋物生存环境存在威胁。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海洋环境的保护。 - 12 - 【详解】该地区位于西北太平洋海域,夏季多台风,风浪大,不利于施工;渔场夏季休渔,该海域以粉砂底质,施工时扰动海底泥沙,阻挡光照,使浮游生物减少,影响了鱼类的生长和繁殖;根据材料光缆的材料为“塑料护层、重金属钢丝和二氧化硅”均为不易分解的固体污染物,且重金属在海水中释放污染物质,污染海水,导致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 - 12 - - 12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