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0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地理精做08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新人教版
精做 08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1.(2017•北京卷•节选)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概述匈牙利的地形特征。 (2)与甲河段相比,说明乙河段的水文特征及形成原因。 【参考答案】(1)以平原、丘陵为主;多瑙河以东主要为平原,北部和多瑙河以西多山地; 地势总体北部、西部高,东南部低。 (2)流经平原地区,落差小,流速慢;有较多支流汇入,流量大;纬度较低,结冰期短。 2.(2017••••新课标全国卷Ⅱ)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令海峡(下图)宽 35—86 千米,平均水深 42 米,最大水深 52 米,海峡两侧为山地。 在第四纪冰期全盛时,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相连,印第安人祖先由此进入美洲。冰后期,温 度上升,海平面升高,白令海峡形成,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间联系受到阻碍。即使在冬季白 令海峡封冻时,人们仍难以徒步跨越。 (1)分析目前在封冻时,人们难以徒步跨越白令海峡的自然原因。 (2)推测冰期全盛时印第安人祖先从亚欧大陆进入美洲大陆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3)有人提议在白令海峡建设跨海大桥,但由于建桥成本高等原因,未获支持。分析在白 令海峡建设跨海大桥成本高的原因。 【参考答案】(1)白昼短(或近极夜),极为寒冷,(受低压控制)多暴雪,(海峡狭管效应) 风速快。 (2)夏季(暖季)。(当时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陆地相连,夏季(暖季)较温和,利于通 过。 (3)(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附近,)对桥梁防震要求高;海冰影响强,对桥梁结构要求高; 大桥长度(跨度)大,施工难度大;(建筑材料等)运输距离长,基础设施差,运输费用高: 气候极端,施工条件差,施工期短,对材料性能要求高,人工费用高。 3.(2016•浙江卷•节选)根据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下面左图为某区域略图,右图为左图中甲地和丁地的气候统计图。 左图中甲地和丁地都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区,甲地和丁地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 是 、 ,分析两地粮食生产自然条件的异同点。 【参考答案】青稞(小麦) 水稻 相同点:河谷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雨热同期;甲地降水少,丁地纬度低, 两地光照充足。 不同点:甲地海拔高,热量不足;丁地纬度低,海拔低,热量丰富;甲地处于背风坡,降水 量少;丁地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量多;甲地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积累。 4.(2016▪天津卷•节选)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汉唐时期的北方“丝绸之路”主要经过水草丰美的欧亚草原,沿线有许多古文明中心, 是东、西方物资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后来逐渐衰落。 图 1 北方古“丝绸之路”路线示意图 图 2 新“丝绸之路”路线示意图 (1)从地理环境变化的角度,说明北方古“丝绸之路”衰落的原因。 (2)由高速铁路和公路运输、管道运输、海上运输、航空运输、光缆信息传输等组成的新 “丝绸之路”,体现出地域联系方式的哪些发展趋势? 【参考答案】(1)自然环境的恶化;沿线古文明中心的衰落。 (2)网络化;综合化(立体化;多样化);高速化;专业化;大型化(规模化)。 5.(2015••••北京卷•节选)北京与河北张家口相邻。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说明百余年来北京至张家口之间交通运输的变化,并分析此变化对聚落兴衰的影响。 【参考答案】交通线路增多;交通运输方式多样化,由单一公路发展为铁路、高速公路、公 路等。 过去受驿道的影响,万全县、宣化府等城市发展较快,等级较高;交通线路增多,驿道的交 通地位下降,这些城市走向衰落;铁路和高速公路的修建,交通条件改善,使某些聚落发展 加快,如张家口,交通条件变化影响聚落的兴衰。 【解题思路】从图示北京及张家口的交通线路分析交通运输变化,主要表现为交通线路增多; 交通运输方式多样化;而交通条件发展和衰落会影响沿线聚落的兴衰。 6.(2015••••北京卷•节选)丝绸之路东起中国西安,西至埃及亚历山大。 陆上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交往的重要通道,分为东西两段,东段主要在今中国境内,其正 式开通源自张骞通西域,汉与西域的交往主要通过河西走廊;南北朝时期,由于河西走廊被 割据政权占领,南朝与西域的交往主要通过今青海境内的青海道;唐朝统一后,河西走廊又 恢复了在丝绸之路中的主导地位;11 世纪西夏崛起,青海道和河西走廊被切断,北宋只能 向北渡过黄河,再由河套地区向西进入西域。从元朝起,河西走廊成为中西方交往的稳定通 道。 在上图的甲、乙两地中任选其一,说明主要农作物及其分布,并阐述农业发展的自然地 理条件。 【参考答案】甲地:盛产棉花、水稻、小麦等。农业集中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尼罗河沿岸及 三角洲。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日照充足,热量丰富,温差大。 乙地:盛产棉花、水稻、小麦等。农业集中分布在盆地边缘的绿洲。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 足;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日照充足,热量丰富,温差大。 7.(2015•上海卷)中亚是我国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合作伙伴,深入理解中亚地区 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有助于认识我国与该地区经济合作的重要性。读图回答 问题。 分析中亚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其对该地区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参考答案】地形、河流分布特征:总体上,该区东南高西北低;东南部主要为高原、山地, 东北部以丘陵为主,西部、南部以平原为主。该区河流多发源于东南部山区及东北部丘陵, 主要依靠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多为内流河,注入内陆湖泊。 降水量分布及其原因:由于该区深居内地,远离海洋,降水量偏低,多数地区年降水量在 300 mm 以下。北部、东部地区夏季受到来自北冰洋和大西洋湿润气流的影响,在 300 mm 以 上。东南部局部地区为迎风坡,年降水量偏高,在 600 mm 以上。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由于降水量和地形分布不同,农业生产类型也明显不同。北部降水量较 高,平原耕地面积较广,有利于发展种植业,农业生产以小麦种植为主。中部、西部地形平 坦,但降水量较低,以畜牧业为主。沿河谷地区光热条件好,昼夜温差大,河水较为充足, 地形较为平坦,有利于发展灌溉农业,以棉花种植为主。 对城市分布的影响:中亚地区城市多数分布于地形平坦的河谷地区。这是因为该地区绝大多 数地方降水量偏低,主要依靠河流提供生产和生活用水。 8.(湖北省黄石市第三中学 2017 届高三 5 月适应性考试)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俄罗斯东部西伯利亚山区气候寒冷,人烟稀少。位于印迪吉尔河上游山间盆地的奥伊米 亚康村最冷月月均温-50.1℃,有北半球“寒极村”之称,年平均积雪日数约 229 天,只有 6—8 月月均温度在 10℃以上。奥伊米亚康村所在盆地的底部海拔约 740 米,有季节性草甸, 四周海拔在 2000 米以上,有针叶林分布。该村庄大约有 500 名居民,村庄主要以驯鹿、鱼 以及马肉为主食,饮用水主要靠温泉,所住的木屋(房屋)多东倒西歪,甚至半埋进泥土中。 (1)分析奥伊米亚康村称为北半球“寒极村”的原因。 (2)推测奥伊米亚康村民多以驯鹿、鱼以及马肉为主食的原因。 (3)说明奥伊米亚康村的木屋(房屋)多东倒西歪,甚至半埋进泥土中的原因。 【参考答案】(1)奥伊米亚康纬度高,冬季太阳高度角较小,白昼时间较短,获得的太阳辐 射少;距离亚欧大陆冬季风源地近,受其影响冬季寒冷;盆地地形且南高北低,利于寒冷气 流侵入堆积;海拔较高,山地夜间冷却快,冷空气沿山坡下沉至盆地底部,加剧低温;积雪 时间长,雪地反射率高,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少。 (2)气候严寒,生长期短(无霜期短),农作物难以生长;远离城市,交通不便,物质运输 困难;附近有河流、草甸、林地,可捕鱼(猎)、放牧;鱼、肉经风干后,保质期长,可满 足冬季食用需求。 (3)奥伊米亚康冬季寒冷漫长,冻土广布;6—8 月表层冻土融化、地面下沉,冬季土壤重 新冻结、体积膨胀,造成地基不稳;6—8 月气温日变化大,白天浅层冻土解冻,晚上重新 结冻,造成地面不均匀。 9.(2017 年临汾一中、忻州一中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甲国地形以高原为主,西部地中海沿岸有小面积平原。石油、磷酸盐、天然气 等矿产资源丰富;经济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生产小麦、棉花、葡萄、油橄榄、无花 果已引起世界的极大关注。下图为甲国与周边国家简图。 材料二 下表为 2015 年甲、乙两国部分数据统计表。 (1)简述甲国沿海和内陆自然环境的差异。 (2)结合所学知识,比较甲、乙两国区域地理环境的相同点。 (3)甲国国家规划中把发展石化工业作为国家的支柱产业,你是否赞同?请表明观点并说 明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1)西部沿海地形以平原为主,东部内陆以高原为主;沿海地区属地中海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土壤肥沃,植被丰茂;内陆地区降水稀少,水资源缺乏,沙 漠广布,植被稀少。 (2)都位于中东地区;河流(幼发拉底河)都流经两国;两国石油资源均丰富;热带沙漠 广布,水资源缺乏;两国都属于阿拉伯国家,人口密度小,农业比重较大,经济水平低,失 业率高,国内冲突问题严重。 (3)赞同。理由:该国油气等矿产资源丰富,可以发展石油开采或石化工业与油气出口; 国际市场对相关产品需求量大;利用中东地区战略位置,地中海沿岸海港运输便捷,发展国 际合作与贸易。 (或不赞同。理由:石化工业所需的原料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储量有限;石化工业的发展易 产生环境污染问题;该国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经济落后,科技实力不足;人口较少, 人口外流严重,人力资源不足;国内陷入持续的国内冲突,政局不稳等。)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甲国油气等矿产资源丰富,可以发展石油开采或石化工业 与油气出口;国际市场对相关产品需求量大,市场广阔;利用中东地区战略位置,地中海沿 岸海港运输便捷,发展国际合作与贸易,所以赞同。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石化工业所需 的原料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储量有限;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石化工业的发展易产生环境污 染问题;该国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经济落后,科技实力不足;人口较少,人口外流 严重,人力资源不足;国内陷入持续的国内冲突,政局不稳等,所以不赞同。 10.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区域为我国种植业发展最早的地区之一,由于长期的过度开发,导致土地不断 退化,使该地区成为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为发展农业生产,图中②地区总 结出了打坝淤地的工程措施,有效地改善了生态环境。所谓打坝淤地是指在当地的沟谷中, 修建以拦水拦沙、淤平沟谷为目的的水坝工程。 (1)比较图中①②两地地形的异同。 (2)与成都平原比较,图中③地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3)简述图示区域种植业分布的变化对该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4)简述打坝淤地对②地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 【参考答案】(1)相同点:①②两地地形类型均为高原(①为内蒙古高原或鄂尔多斯高原, ②为黄土高原)。不同点:①地地势平坦,沙漠广布;②地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沟谷地 貌发育,地表崎岖。 (2)光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 (3)种植业向北扩展,使该区域森林、草原遭到严重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加剧。 (4)(打坝淤地修建的)水坝拦水拦沙,保持水土;减轻旱涝灾害;淤平沟谷,增加耕地面 积;沟谷坡度减小,水土流失减弱。 【解题思路】(1)从地形类型说明二者相同点;从地形起伏状态和地貌发育状况说明二者的 不同点。 (2)结合③地与成都平原的地理位置特点,可知③地气候大陆性较强,光照充足,气温日 较差大。 (3)结合经纬网可知,图示区域处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过渡地带,其种植业面积不断扩大, 会造成该区域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荒漠化等生态问题加剧。 (4)②地处黄土高原,打坝淤地可以拦水拦沙,保持水土、减轻水旱灾害、增加耕地面积 等。 11.(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2017 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 要求。 时令河,也称作季节河,是指河流在枯水季节,河水断流、河床裸露;丰水季节,形成 水流,甚至洪水奔腾。某水文勘探队驾驶越野车对利比亚的河流和井泉进行了为期 2 个月的 勘察,基本摸清了利比亚境内时令河和井泉分布状况及水文变化。下图为利比亚区域图。 (1)分析利比亚境内气候区域差异的形成原因。 (2)分析利比亚多时令河的主要原因。 (3)简述该水文勘探队在勘察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 (4)根据利比亚的自然环境分析其产业结构特征。 【参考答案】(1)北部沿海地区为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影响。 中南部地区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2)内陆广大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干旱少雨,降水量不足;终年高温,蒸发旺盛,河流径 流量小,易断流; 【解题思路】(1)利比亚北部沿海地区为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影响 形成;中南部地区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2)从水源补给与消耗两方面分析多时令河的原因。从补给条件分析,内陆广大地区属热 带沙漠气候,干旱少雨,降水量不足。从水源渠道分析,终年高温,蒸发旺盛,河流径流量 小,易断流;地处沙漠腹地及沙漠边缘地区,河水下渗严重,易断流。人类对上游河流过度 引水截流,导致河流断流。 (3)考查过程可能遇到的困难,主要从区域自然环境干旱少雨,多风沙天气等方面分析。 多大风沙天气,容易迷失方向;降水稀少,水源不足,易造成人体脱水;沙漠昼夜温差较大, 白天高温炎热,夜晚气温剧降,易造成身体疾病;地表多沙丘和流沙,沙质疏松,易造成车 陷。 (4)由于利比亚沙漠广布,多时令河,水资源缺乏,因而农业欠发达;石油资源丰富,石 油开采和加工工业规模较大,因而石油工业成为该国支柱产业。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中的采 掘、加工业为主。 12.([名校导航]2017 年高考信息卷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皖江城市带地理位置与范围略图。 材料二 长江三角洲主要产业演变情况。 (1)简述合肥成为皖江城市带中心城市的主要原因。 (2)指出长江三角洲主要产业演变的特点及有利影响。 (3)分析皖江城市带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 (4)指出产业转移对皖江城市带发展带来的影响。 【参考答案】(1)属省会城市,服务范围广;城市规模大,经济实力强;交通与信息通达度 高;科技教育发达,人才众多。 (2)特点:由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变为技术密集型产业。影响:提高环境质量;提升经济实 力和国际竞争力。 (3)邻近长三角地区;境内有长江航道,水运便利;产业基础较好;廉价劳动力丰富;土 地价格低。 (4)有利影响: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 改变了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不利影响:加剧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等。 (3)主要从位置优势、交通、工业基础、劳动力和土地价格分析优势条件。邻近长三角地 区;境内有长江航道,水运便利;产业基础较好;廉价劳动力丰富;土地价格低。 (4)主要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分工与合作、改变区域地理环境、影响就业等方 面分析有利、不利影响。有利影响: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改 变了区域地理环境;改变了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加快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不利影响:加剧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等。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7 年 2 月 20 日,晴,我从智利的蓬塔阿雷纳斯搭乘豪华邮轮前往火地群岛探险旅游。 几个小时后,邮轮在蜿蜒曲折的海峡内航行,海面上风大浪高。我看到处处是幽深的峡湾, 烟云缭绕,两岸绿岛荒岩上栖息着无数海鸟、企鹅和海狮,远处一座座青山雪峰,冰川遍布, 蔚为壮观。邮轮到达乌斯怀亚港已然风平浪静,大大小小的船只星罗棋布,海鸟自由翱翔, 与岸上色彩鲜艳的小木屋构成绚烂的画卷…… ——摘自游记《世界尽头·原始火地岛》 (1)分析沿途“青山雪峰”景观的形成原因。 (2)比较线路甲、乙两段的风浪大小,并说明理由。 (3)乌斯怀亚民居多为低矮的小木屋,屋顶坡度大。说明该地民居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参考答案】(1)地处板块消亡边界,褶皱隆起形成高大山脉;(地处中纬度地区,)盛行西 风,降水丰富,正值夏季,森林茂密;纬度较高,且山地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多数山峰被 积雪覆盖。 (2)乙段风浪较甲段大。 理由:与甲段相比,乙段西部为海洋,对西风和西风漂流的削弱作用较小;航道狭窄且走向 与盛行风向一致,“狭管效应”显著。 (3)该地多大风天气,地震频发,低矮小木屋抗风性强,且利于防震;冬季降雪量大,屋 顶坡度大不易积雪;森林茂密,便于就地取材。 (3)乌斯怀亚民居多为低矮的小木屋,屋顶坡度大的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主要从抗风、 防震及取材角度考虑。由于该地位于西风带,风浪大,低矮的木屋可以防风;该地位于板块 交界处,地震多发,木结构房屋抗震性能强;该地冬季多降雪,坡度大,不易积雪;周围森 林覆盖率高,有利于就地取材。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甲为世界某区域图,图乙为我国某区域图。 材料二 下表为甲、乙两地区气候资料表。 年平均降水量(mm) 年太阳辐射总量(109J•m-2) 无霜期 甲地区 <30 7.56—8.4 365 天 乙地区 >1000 4.2—5.1 250—275 天 (1)甲、乙两地区同处在 30°N 附近,气候类型及特征有何差异?分析其原因。 (2)甲、乙两地区有共同的经济作物。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与乙地区相比,甲地 区发展该经济作物的优势自然条件和限制性自然条件。 (3)甲、乙两地区的石油工业发展现状存在哪些差异?原因何在? 【参考答案】(1)差异:甲地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乙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原因:甲地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稀少;乙地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季风 气候显著。 (2)优势条件是夏季光照充足,冬季温暖无霜;限制性条件是水源不足(降水少)。 (3)甲地区主要发展原油开采(原油大量出口国际市场,石油加工工业不发达)。原因是该 区域石油资源储量丰富,开采条件较好;由于独立前长期遭受殖民主义统治,工业基础薄弱。 乙地区石油化工(加工)发达。原因是该区域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科技力量雄厚,市场需 求量大。 15.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美国五大湖地区畜牧业发达,我国武汉周边地区种植业发达,试分析其原因。 (2)从农业技术发展、交通运输方式变革方面,说明不同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地理环境对 人类活动的影响。 匹兹堡位于美国五大湖工业区,曾有美国“钢都”之称;武汉位于中国长江中游工业区, 钢铁工业发达。两城市都成为所在国家制造业集中的经济中心。 (3)简述两城市发展钢铁工业的相同区位条件。 底特律在 1903 年出现了世界第一家汽车公司,20 世纪 70 年代汽车产业走向衰落,2013 年城市经济陷入危机。 (4)从地理学科角度说明底特律汽车产业发展和城市衰落的原因。 【参考答案】(1)美国东北部地区气候冷湿,不利于种植业发展;人口众多、城市密集,对 乳、肉等食品需求较多。 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势低平,水源充足,人口众多,对粮食需求多;水热充足,雨热同期, 劳动力丰富,适宜发展精耕细作的水稻种植业。 (2)早期:河流、湖泊和沼泽分布较广,地势平坦,土质黏重。受地理环境的限制,交通 联系不便,耕作农业发展缓慢。 农业社会: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随着 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改良,土质黏重不再成为耕作业的限制条件,农业生产得 到较快发展。 现代:水网稠密,使耕地被分割得很破碎,农业生产规模较小,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也增 加了铁路、公路建设成本。 (3)邻近铁路线和河流,交通便利;邻近河流,水源充足;地处制造业发达的工业区,接 近消费市场;位于人口密集区,劳动力充足。 (4)发展的原因:底特律附近资源丰富,交通位置优越,技术领先,汽车产业协作条件好, 国内外消费市场巨大。 衰落的原因:生产结构单一;对资源能源消耗多、区域污染严重;石油危机;世界其他汽车 生产国、输出国抢占市场等。 劳动力充足,有利于钢铁工业的发展。 (4)底特律附近资源丰富,交通位置优越,技术领先,汽车产业协作条件好,国内外消费 市场巨大,利于汽车工业的发展;但长期以传统重工业为主,生产结构单一,资源能源枯竭, 区域环境污染严重,加上世界性能源危机,世界其他汽车生产国、输出国抢占市场等,导致 底特律汽车产业衰落和城市陷入财政危机。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宁夏石嘴山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北部,有“塞上煤城”之称。是宁夏的“工 业长子”,也是中国资源(煤炭)枯竭型城市转型的一个缩影。 材料二 20 世纪 50—60 年代,宁夏石嘴山只是一个百余人的荒僻小村。该市草场资源、 硅石资源(主要用于太阳能光伏制造)丰富,近年来,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发展新材料、 装备制造、电石化工和新型冶金、新能源(光伏产业)等产业集群。 材料三 下图为宁夏平原简图。 (1)分析贺兰山对宁夏平原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2)每年 4—5 月份,流经宁夏平原的黄河下游河段易发生凌汛,简析其形成原因。 (3)分析图中密集的灌渠对宁夏平原及下游地区生态环境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4)指出石嘴山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及带来的不利影响。 【参考答案】(l)冬季,减弱冬季风对宁夏平原的降温作用(使宁夏平原气温相对同纬度其 他地区偏高);夏季,山地迎风坡对来自海洋的东南季风具有抬升作用,使宁夏平原降水偏 多。 (2)纬度较高,冬季气温低于 0℃,河流有结冰现象;河流由较低纬流向较高纬。 (3)宁夏平原降水较少,气候比较干燥,蒸发量较大,密集灌渠灌溉用水排放的不合理, 可能产生土地盐碱化;位于上游地区的宁夏平原过度引水灌溉,可能造成下游地区水资源短 缺。 (4)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好,生产协作条件好;地租水平低(土地价格低);劳动力丰富, 工资水平低;政府提供优惠政策支持;发展新型产业的原料丰富等。 不利影响: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重水资源短缺。 (4)根据材料二中的信息,结合宁夏位于我国西部地区,石嘴山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 区位条件可从劳动力、地价、政策、资源和产业基础等方面分析;该地区地处干旱半干旱区, 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承接产业转移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重水资源短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