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必修3第二章第六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学案(湘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必修3第二章第六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学案(湘教版)

第六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考纲解读 ‎1.理解某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特点 ‎2.掌握分析某地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的方法 知识导图 一、对外开放的前沿 ‎1.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1)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2)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比重下降,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比重上升。‎ ‎2.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3.良好的区位条件: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有利于接受港澳产业的扩散,参与国际分工。‎ ‎4.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二、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 三、问题与对策 ‎1.问题产生的原因 ‎(1)受地区产业基础和市场腹地等条件的限制,对外资的吸引力正在下降。‎ ‎(2)缺乏合理的规划与管理。‎ ‎2.问题 ‎(1)产业升级面临困难。‎ ‎(2)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3)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3.对策 ‎(1)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石化、钢铁、汽车、造船等原材料工业和机械制造业,推动产业升级。‎ ‎(2)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3)加强规划与管理。‎ 考点一 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1.珠江三角洲地区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背景和条件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有着特定的国际国内背景和有利的地理条件。具体如图所示:‎ ‎2.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两个阶段 ‎(1)第一阶段 ‎(2)第二阶段 ‎[关键提示] 我国区域城市化的几种典型模式 ‎1.(2018·浙江模拟)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读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差距图,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面两题。‎ 注:(1)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是指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中的比重,城镇常住人口包括了在城镇生活的农业户籍人口。(2)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是指拥有城镇户籍(市民)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1)上述图文材料表明(  )‎ A.大量农业转移人口快速融入了城市社会 B.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享受了城镇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 C.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 D.农村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问题减轻,有利于社会稳定 ‎(2)下列措施与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不相符合的是(  )‎ A.提升东部地区城市群一体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B.中西部地区城市群成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的重要增长极 C.大幅提高节能节水产品、再生利用产品和绿色建筑比例 D.各城市大力发展地铁,有效保护城市自然景观和文化特色 解析: 第(1)题,图中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明显高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说明有大量农业户籍人口在城市工作和居住,而农业户籍人口到城市工作,一般从事工业或服务业,则说明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没有城镇户籍无法享受城镇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第(2)题,地铁投资大,运行费用高,没有一定客流量支撑难以实现赢利,故不适合中小城市发展。‎ 答案: (1)C (2)D 考点二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工业基础、世界产业发展形式的变化及国内、国际竞争的增强等因素影响,在完成初步产业升级后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阶段显现出如下主要问题:‎ ‎2.经济发达地区的环境治理措施 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带来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等问题。为应对这些问题,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应采取以下措施:‎ ‎(1)做好区域规划和调整,合理布局城镇,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发展模式。‎ ‎(2)搞好城镇规划,防止城市过度膨胀,使人口、生产规模与当地环境承载力相适应。‎ ‎(3)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4)优化产业结构,尤其要淘汰耗能大、成本高、污染重的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立生态工业园区。‎ ‎[规律整合] 在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往往形成城市群,这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大城市群可以产生巨大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构建城市群需具备以下条件:‎ ‎(1)高密度的聚落;(2)一国乃至全球的发展枢纽;(3)拥有发达的网络结构;(4)合理的城市职能分工。‎ ‎2.(2018·河南联考)下图示意我国沪宁杭城市群。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该城市群竞争优势大的原因在于(  )‎ A.实施改革开放政策早   B.劳动力成本低 C.水资源丰富 D.教育发达,人才优势突出 ‎(2)该城市群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A.产业饱和,亟待转移升级 B.传统产业为主,创新能力差 C.城市等级结构不合理 D.发展资金不足 解析: 第(1)题,我国最先实行改革开放的地区是粤、闽两省的部分沿海城市;我国中西部劳动力成本低;珠江三角洲、长株潭、成渝等南方地区的城市群,水资源也很丰富;该地经济发达,教育水平高,相对我国其他地区人才优势突出。第(2)题,沪宁杭城市群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科技领先、城市等级结构合理的地区。这里产业发展早、发展程度高,现在已经极为饱和,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空间小,所以鼓励部分产业转移出去,并加快产业升级换代。‎ 答案: (1)D (2)A 考向一 区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 ‎(2018·四川二诊)当今世界,一场新的制造业竞争已经拉开序幕:美国力促高端制造业回归,德国倾力打造“工业4.0”‎ ‎(指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或者革命性的生产方法,它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而我国制造业正处于爬坡困难期,不少工厂还处于劳动密集型、规格化流水线工业2.0时代,仅有少部分可算踏入工业3.0时代。近年来,曾经创造过新中国多个第一的东北装备制造业发展陷入困境,而广东佛山的先进制造业异军突起。在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下,我国政府提出了全面提升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水平的“中国制造2025”重大战略。据此完成(1)~(3)题。‎ ‎(1)我国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部分工业从2.0跨越式发展到4.0,给当地区域发展带来的影响是 (  )‎ A.环境污染加重     B.产品过剩滞销 C.就业压力减小 D.产业转移升级 ‎(2)与东北相比,佛山制造业迅猛发展的根本优势在于(  )‎ A.市场经济环境 B.劳动力价格 C.国家宏观政策 D.产业基础 ‎(3)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中,应该重点发展的制造业是(  )‎ A.电梯装备、化学工业、服装制造 B.汽车产业、电子装配、核电装备 C.新材料工业、冶金工业、信息技术产业 D.航空航天装备、生物医药、海洋工程 解析: 第(1)题,本题考查工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工业从2.0发展到4.0,从材料可知,是制造业向智能化发展,所以不会加重环境污染,故A错;智能化的工业产品属于新兴工业的产品,有很强的竞争力,不会出现产品过剩滞销的情况,故B错;智能化工业对工人的知识和技能水平要求较高,需要大量的高水平人才,对一般劳动力而言就业压力仍然很大,故C错;从材料可知,这是我国两大工业区产业转移升级的好时机,故D正确。第(2)题,本题考查不同区域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联系我国东北和佛山的区域位置可以判断,佛山制造业迅猛发展的根本优势在于靠近东南亚和港澳地区,市场经济环境优于东北地区,故A正确;佛山的劳动力价格高于东北,不具优势,故B错;我国的宏观政策方面,两个区域相比没有大的差别,故C错;而产业基础上,东北地区比佛山要好,故D错。第(3)题,本题考查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方向。“中国制造2025”战略也是要发展智能化的工业,故技术含量高、智能化水平高的制造业是我国的发展方向,联系相关知识,可知电梯装备、化学工业、服装制造不是高新技术产业,故A错;汽车产业属于传统产业,电子装配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故B错;冶金工业属于传统工业,故C错;航空航天装备、生物医药、海洋工程符合题意,故D正确。 ‎ 答案: (1)D (2)A (3)D 考向二 区域工业化发展的原因 ‎(2016·天津文综)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台湾省与福建省隔海相望,省内80%人口的祖籍是福建。两岸“三通”‎ 的启动和《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实施,加深了两岸的经贸往来。 目前福州、厦门等地已建成多个台商投资区。‎ 说明台商投资区集中在福建省福州、厦门等城市的原因。‎ 解析: 材料中提及台湾“省内80%人口的祖籍是福建”说明地域文化相同,有个人情感因素;图示福州、厦门距离台湾最近且有港口,说明距离与交通条件是台商选择投资地的重要因素;材料中还提及两岸政策,据此回答即可。‎ 答案: 地域文化相同(台商回乡投资多);距离近(有港口、运输成本低);政策鼓励。‎ 经济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1.立足综合思维,考查区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 ‎(2018·唐山一模)近年来,我国浙江省的特色小镇建设迅速,这些特色小镇既有信息经济、高端装备制造、旅游等支撑未来发展的产业,又有茶叶、丝绸、黄酒等历史经典产业。并注重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和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据此并结合该省“首批特色小镇产业分类统计表”,完成下面两题。‎ 产业 类别 高端装 备制造 信息经 济产业 金融 产业 旅游 产业 健康 产业 时尚 产业 历史经 典产业 数量 ‎6个 ‎5个 ‎4个 ‎8个 ‎2个 ‎5个 ‎7个 ‎(1)在该省首批37个特色小镇的产业类型中,所占比重超过20%的是 (  )‎ A.高端装备制造 B.旅游产业 C.信息经济产业 D.历史经典产业 ‎(2)加强特色小镇的建设,有利于(  )‎ ‎①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 ②扩大中心城市的功能与绿地面积 ③产业集聚、升级与拉长产业链 ④延缓人口老龄化与提高空气质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 第(1)题,该省首批一共有37个特色小镇,其中旅游产业小镇为8个,所占比重超过20%。第(2)题,特色小镇建设与中心城市功能扩大无关,则②错误;特色小镇建设不能延缓人口老龄化,则④错误;特色小镇是新型城镇化的一种形式,可以就地实现产业集聚和升级,促进农村产业链的延伸和发展,①③正确。故选B项。‎ 答案: (1)B (2)B ‎2.立足人地协调观,考查区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 ‎(2018·西安质检)有近30万“北漂”每天往返于北京与“睡城”燕郊之间。近年来,北京许多科研院所和制造业迁至燕郊,燕郊借此加快了留住人才建设“创业燕郊”的步伐。读京津冀地区示意图,回答(1)~(3)题。‎ ‎(1)简析河北省水库主要分布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对京津地区的生态环境效益。‎ ‎(2)分析河北省发展重工业的有利条件。‎ ‎(3)简述建设“创业燕郊”对缓解北京城市问题的作用。‎ 解析: 第(1)题,自然环境特征一般应从地理位置、气候特征、地形特征、水文特征、生物特征等方面进行描述。生态环境效益包括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涵养水源、繁衍物种、保护生物多样性、美化环境等。结合该地区特征具体分析即可。第(2)题,分析某地区的工业发展条件一般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进行。第(3)题,建设“创业燕郊”的目的就是把燕郊打造成北京真正的卫星城,卫星城的主要功能就是分散中心城市过于集中的职能、过于密集的产业和人口,可缓解中心城市面临的诸多城市问题(如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等)。‎ 答案: (1)特征: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处燕山或太行山地区),位于夏季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形成丰富的降水,多河流(径流丰富),山地森林较为茂密。‎ 效益:削弱沙尘、冬季风(具有防风、降尘效益);涵养、提供水源。‎ ‎(2)煤矿、铁矿、石油、海盐等燃料、原料丰富;水陆交通便利;靠近京津,市场广阔;劳动力资源丰富廉价,就近承接京津相关产业转移;工业基础好。‎ ‎(3)疏散北京人口和相关产业(分散城市职能);缓解北京交通拥堵状况;减轻北京入学、住房、就医、治安等方面的压力;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北京环境质量。‎ 常考综合题系列 析经典·悟真谛·知能提升 建模(十五) 地理评价(条件、意义、影响)‎ ‎1.地理条件评价=有利条件+不利条件=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经济条件。‎ ‎(1)水能开发条件=自然条件(落差+流量+峡谷)+社会经济条件(资金+技术+市场)。‎ ‎(2)河流航运条件=自然因素(落差+流量+水位+结冰期长短+通航里程等)+人文因素(河流流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和城市密度+水运网络配套设施完善程度等)。‎ ‎(3)区域发展条件=自然因素(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经济因素(劳动力、市场、交通、土地等)+社会因素(政策、环境、科技等)。‎ ‎2.地理影响=有利影响+不利影响=经济意义+社会意义+生态意义。‎ ‎(1)某地理要素变化带来的影响=根据整体性原理从环境各组成要素展开。如分析科罗拉多河过度引水对河口三角洲生态环境的影响,要从水文、地貌、土壤、生物等的自然环境因素展开,依据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角度进行推理分析。(答案:河流水量减少,淡水资源匮乏;海水入侵,水质恶化;入海泥沙减少,海浪侵蚀加剧,三角洲面积萎缩;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加剧了三角洲盐渍化现象。)‎ ‎(2)人类活动的地理影响=经济(资源开发、产业结构、经济发展、区际联系等)+生态(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社会(扩大就业、增加收入等)。‎ ‎[答题策略] 1.找准对象,要点齐全:抓住关键词,明确探讨的对象及其组成要素,对各要素的影响有则回答,没有则舍弃。如地形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可从线路长度、地势起伏(桥隧工程量)、地质基础等角度分析。‎ ‎2.全面分析,辩证评价:一要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来辩证阐述,针对优势和不足进行全面论证;二要多角度分析利弊。影响类的问题可以从对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等的影响加以分析;区位问题或发展条件评价类问题,可以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去分析。‎ ‎ (2016·北京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国家大力推进信息化、工业化协同发展,实施精准扶贫政策,为大别山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带来新契机。‎ ‎(1)分析甲高速公路施工难度大的原因,概述该公路对大别山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阐述大别山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有利因素。‎ ‎[套用模型] 第(1)题,结合图示地形、河流信息,分析因自然障碍导致的桥隧工程对甲高速公路施工的影响。从经济(带动产业发展)、社会(对外联系、就业)等方面概述该公路对大别山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第(2)题,从资源、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等角度分析大别山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有利因素。要学会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图示地区为山地、丘陵地形,气候、植被垂直分异显著,农副产业丰富;图中大别山区与合肥、武汉等城市的距离较近,市场广阔;修建高速公路,交通条件改善等。‎ 尝试解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经过山地、河流,需要修建隧道、桥梁。扩大对外联系;缩短距离,节约时间;带动相关产业;增加就业。‎ ‎(2)政策和技术支持;农产品资源丰富,接近原料地;距合肥、武汉等大中城市较近,市场广阔;修建高速公路,交通运输条件改善。‎ ‎ (2015·江苏卷改编)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13年,河北省粗钢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11.6%,占全国产量的23.9%。钢铁产业成为河北第一支柱产业。其中,唐山和张家口分别占全省产量近50%和4%。‎ 材料二 下图为河北省煤铁资源分布与水系图。‎ ‎(1)河北省成为我国主要钢铁工业基地的条件。‎ ‎(2)张家口发展钢铁工业对京津地区环境的影响。‎ 答案: (1)煤、铁资源丰富,市场广阔,交通便利,工业基础好 。‎ ‎(2)位于冬季风的上风向,易造成京津地区大气污染;位于水源地的上游,易造成京津地区水源污染。‎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