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9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八章第1讲环境与环境问题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
- 1 - 第 1 讲 环境与环境问题 课标要求 考情展示 命题规律 1.说明人类与环境的相 互关系,形成正确的环 境伦理观 2018·江苏 卷,11~12 1.高考对本讲内容的考查主要以某环境问题的 图文材料为背景,考查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危 害及防治措施。 2.高考对本讲内容的考查主要以某环境问题的 图文材料为背景,考查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危 害及防治措施。 2.说出环境问题产生的 主要原因 2015·全国Ⅱ 卷,37(3)(4) 3.归纳当前人类所面临 的主要环境问题 2015·重庆卷,11 一、我们周围的环境 1.环境及其分类 (1)定义: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中心事物不同,与其相关的周围事物的含 义也相应不同。 (2)分类:根据人类对其影响的程度,可将环境分为天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类型 含义 举例 天然 环境 受人类影响较轻微,仍保留天然生态特 点的环境 原始森林、高山草甸、大漠盐湖、极 地苔原等 人工 环境 人类在天然环境基础上,经长期社会劳 动所创造的、须由人类介入才能维持的 环境 城市建筑、工矿设施、农田水利、畜 群牧场等 因人类活动不合理而遭到破坏的环境 因水土流失而成的石山劣地、因过度 放牧而成的荒漠流沙等 (3)人类环境的组成 ①非生物要素:大气、水、土地、矿藏等。 - 2 - ②生物要素:森林、草原、野生动物、水生生物等。 2.人类与环境 (1)人地关系的演变 文明类 型 采猎文明 农业文明 工业文明 后工业文明 对自然 的态度 依赖自然 改造自然 征服自然 善待自然 环境问 题 部分 生物 资源 遭 到破坏 少数 地区 的区 域 性问题 区域性问题蔓延到 全球 全球性环境问题亟 待解决 人类行 为 听天由命 开始 大规 模改 造 自然 事后的环境保护补 救措施 谋求可持续发展 (2)人类对环境的影响 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是互相影响和互相制约的。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 二、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 1.环境问题的表现 环境问题 表现 资源短缺 人口总量和人均需求量的增长,形成了一种需求无限增长的态势,而地球资源的 总量是有限的 环境污染 随着生产的高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弃置到环境中的废弃物越来越多、 越来越复杂,造成了较严重的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主要是植被的破坏 全球环 境变化 主要有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生物多样性锐减和海洋污染等问题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环境问题的产生,既有自然的原因,也有人为的原因,而以人为原因更为重要。主要表现为以下 几对矛盾的冲突。 (1)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 (2)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的矛盾。 - 3 - (3)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 (4)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的矛盾。 3.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 (1)危害的不可预见性。 (2)过程的不可逆性。 (3)规模的全球性。 三、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 1.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充分概括 了可持续和发展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要发展,要满足人类发展的需求;二是不能损害自然界支 持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生存能力。 2.基本思想:一是鼓励经济增长,二是要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三是谋求 社会的全面进步。 3.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把可持续发展与科教兴国确定为我国的两大发展战略。 考点一 环境与人类的关系 读“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箭头表示环境反馈作用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该图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环境间具有 的关系( ) A.人类依赖于自然界而生存和发展 B.人类可以改造环境,环境又反作用于人类 - 4 - C.环境供给人类物质、能量和消纳废弃物 D.互相依存、互相影响 思路点拨:第(1)题,反馈作用是自然环境对人类改造环境的反作用,据此可排除 B、D 两项;箭 头③反映出人类社会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生存空间和物质、能量,是自然环境“提供”的,据此 可排除 C 项,故选 A 项。第(2)题,A、B 两项分别表述了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的一个方面,均不 全面;C 项仅单方面叙述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而忽略了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反作用,故 选 D 项。 答案:(1)A (2)D 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 (1)内圆表示占有一定空间的人类社会,内、外圆之间的空间表示人类社会周围的环境。 (2)箭头①②表示人类通过生活和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 (3)箭头③④表示人类将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的产物,以废弃物的形式排放到环境中去。 (4)箭头⑤⑥指人类通过生活和生产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包括两方面:一是遵循自 然规律,合理利用资源,使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二是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其再生 能力,排放废弃物的速度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质量下降、恶化。 (5)箭头⑦⑧指环境把它所受到的人类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本身。这种反作用,一种是良 性的,将使人类获得可持续发展;一种是恶性的,会产生影响人类生产、生活和健康,甚至危及 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 (2019·安徽宿州模拟)浙江东南部青田县地处瓯江中下游地区。地形崎岖,山地丘陵地貌,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境内溪谷纵横,烟江秀丽,山峦连绵,奇峰挺拔,素有“九山半水半分 田”之称,境内形成了独特的“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被列为世界四大农业遗产之一。读示意 图,回答(1)~(2)题: - 5 - (1)保障该种农业生产模式稳定发展的主要措施是( ) A.进行农业结构的调整 B.修建温室改善热量 C.兴修排灌水利设施 D.拓展市场推进产业化 (2)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评价,该农业模式( ) A.能灵活地适应市场 B.农产品的类型多样 C.提高了生产效率 D.稻鱼共生,保护环境 解析:(1)C (2)D 第(1)题,该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水旱灾害频发,故保障该种农业生产 模式稳定发展的主要措施是兴修排灌水利设施。第(2)题,注意生态可持续发展强调资源综合 利用、减少废弃物的排放,从而实现减轻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目的。 【教师备用】(2015·北京卷)从太白山的北麓往上,越上树木越密越高,上到山的中腰再往上, 树木则越稀越矮。待到大稀大矮的境界,繁衍着狼的族类,也居住了一户猎狼的人家(引自贾平 凹《太白山记》。太白山为秦岭主峰,海拔 3 767 米)。如果过度猎狼,将会( ) ①造成山区生物多样性减少 ②增加山区的环境承载力 ③导致不良消费观念的形成 ④破 坏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D 根据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规律可知,如果过度猎狼,将会使狼数量减少,引起生物多样 性的减少,①正确;狼数量的减少和环境承载力关系不大,②错误;过度猎狼和不良消费观念的 形成没有直接关系,③错误;过度猎狼严重影响了狼的自然存在,破坏了公平性原则,④正确。 考点二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读图,回答(1)~(2)题: - 6 - (1)图中所示反映了我国某地区的环境问题。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矿物燃料的大量燃烧 B.不合理的灌溉 C.过度开采地下水 D.过度樵采和滥垦滥牧 (2)该环境问题对该地区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 A.影响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安全 B.影响京广铁路线等重要交通线路的安全 C.提高了河流的泄洪能力使得可利用的水资源减少 D.该地的降水增加,形成涝灾 思路点拨:第(1)题,图中反映的是地面沉降问题,地面沉降是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造成的。第 (2)题,地面沉降会影响地面建筑物及工程的安全,地面沉降会使河流泄洪能力降低,并不会增 加该地区的降水。京广铁路并不经过该地区。 答案:(1)C (2)A 1.环境问题的形成机理 从产生的机理来看,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 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二是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如下图 所示: - 7 - 环境问题类型的判断方法 根据各类型的含义及相互间的关系进行判断: (1)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排放的废弃物和有害物质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导致环境 质量下降。 (2)生态破坏是指由于自然环境系统某一组成部分的功能遭到破坏以及环境污染的影响,导致 系统本身按正常规律运行的能力减弱,异常变化增多,整个生态系统的发展呈现出越来越不利 于人类生产、生活甚至生存的趋势。 (3)资源枯竭侧重于资源本身数量的减少和质量的下降,生态破坏侧重于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 资源的过程中导致的生态失衡现象,即环境反作用于人类的表现。 2.人类当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 主要原因 主要危害 解决措施 全球气候 变暖 人类活动使大气 中二氧化碳、甲烷 等温室气体的浓 度不断增加,温室 效应增强,全球气 候出现变暖的趋 势 对地球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产生不 利影响,如引起两极地区及陆地上的 冰川消融,导致海平面上升,沿海低 地面临被淹没的威胁;气候异常,自 然灾害增多等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提高能源利用的技术 和效率,采用新能源, 植树造林 臭氧层遭 到破坏 人类大量使用氟 氯烃等消耗臭氧 的物质 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从而引起皮 肤癌、白内障和某些传染病,此外还 会扰乱水生和陆生生态系统的食物 链,造成一些生物灭绝,并使农作物 减产,导致粮食危机等 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 烃等消耗臭氧物质的 排放,积极研制新型制 冷系统,参与国际保护 臭氧层合作 环 境 问 主要原因 主要危害 解决措施 - 8 - 题 酸 雨 蔓 延 人类燃烧化石燃料,不 断地向大气中排放硫 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 酸性气体所致 使植物和建筑物遭受损坏,土地、河湖 水酸化,破坏生态环境 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 氮氧化物的排放,研究 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 利用 森 林 锐 减 人为的滥砍乱伐、森林 火灾、酸雨污染等,导 致全球森林面积急剧 减少 人类生存环境恶化,限制人类生存发 展机会的选择,甚至严重威胁人类的 生存与发展 保护环境,防止生态破 坏和环境污染,建立自 然保护区 水 体 污 染 人类生产和生活排放 大量污水,污染陆地水 体和海洋 导致安全的饮用水缺乏,饮用受污染 的水导致疾病甚至死亡;海洋污染使 鱼虾和其他海洋生物减少,“赤潮” 等生态灾害频繁发生 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加 强对污水的净化处理; 防止石油泄漏等,加强 海洋环境管理 土 地 荒 漠 化 面 积 扩 大 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 理的经济活动 生态环境恶化,耕地、林地、草地面积 减少,质量下降 保护好现有植被,植树 种草;退耕还林还草; 建立、健全有关法规, 加强管理 生 物 多 样 性 遭 到 森林被毁、草原遭到破 坏、环境受到污染,以 及人类对野生动物的 大量捕杀 珍稀的生物种群已经或者濒临灭绝, 生物多样性减少 保护森林,防止生态破 坏和环境污染;禁止滥 捕滥杀野生动物,建立 自然保护区 - 9 - 破 坏 续表 环境 问题 主要原因 主要危害 解决措施 垃圾 污染 与危 险废 弃物 转移 垃圾等固体废弃物数量庞大,增长 速度快;工业垃圾及有毒废弃物从 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占用土地,污染大气,滋生蚊蝇、 病菌,传播疾病,污染农田和地 下水,危害人体健康 加 强 管 理 , 控 制城市人口和 用地规模 【教师备用】读“几种环境问题的成因示意图(下图)”,回答(1)~(2)题: (1)图中表示酸雨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③环境问题的主要危害是( ) A.水土流失加剧 B.腐蚀建筑物 C.沿海低地被淹 D.皮肤癌多发 解析:(1)B (2)C 第(1)题,主要考查大气环境问题,大气中的氟氯烃会消耗大气中的臭氧, 产生臭氧层空洞,从而减弱了臭氧层对地球上生物的保护作用,因此①为臭氧层空洞问题;氮 氧化物、硫氧化物属于酸性气体,会产生酸雨危害,②属于酸雨问题;二氧化碳属于温室气体, 大量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作用增强,从而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③代表全球气候变暖;植被锐 - 10 - 减会导致土地荒漠化或者水土流失,因此④为土地荒漠化或者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故答案选 B 项。第(2)题,由上题分析可知,③环境问题为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极冰融化, 海平面上升,从而导致沿海低地被淹,C 正确;植被破坏会导致水土流失加剧,A 错误;酸雨会腐 蚀建筑物,B 错误;臭氧空洞会导致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从而会导致皮肤癌多发,D 错误。故 答案选 C。 读“我国南方某地区不同坡度地形比例图和能源消费结构图”,回答(1)~(2)题: (1)本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 A.大气污染 B.水污染 C.土地盐碱化 D.水土流失 (2)解决本地区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 ①开发小水电 ②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 ③封山育林禁止采伐 ④用矿物燃料替 代薪柴、秸秆等生物能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1)D (2)A 第(1)题,从我国南方某地区能源消费结构图得知,该地为我国南方地区, 气候湿润、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燃料主要以薪柴为主,薪柴采伐导致植被破坏,则可推知当地 生态问题主要是由植被破坏所引发的水土流失。故选 D。第(2)题,认真读图可知,该地区利用 薪柴的百分比最大,用电较少,这样严重污染了环境,所以解决我国南方某地区环境问题的主 要途径是开发小水电,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封山育林禁止采伐不符合实际。用矿 物燃料替代薪柴、秸秆等生物能,也会导致大气环境污染。根据题意,故选 A。 有关环境问题的答题思路 石羊河流经甘肃省中部,流域内灌溉农业较发达,生态环境问题严重。读图,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下列问题: - 11 - (1)该河流中下游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 目前面临的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2)为了防止该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在农业生产中,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1)找——图中经纬度信息、标注信息(腾格里沙漠、祁连山)和文字信息(流域内灌溉农业较 发达)。 (2)析——根据经纬度信息和标注信息可判断石羊河中下游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气候类型为温 带大陆性气候,过度引水灌溉容易出现土地荒漠化;水资源是制约该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所以农业生产措施应该围绕“缺水”分析。 答案:(1)温带大陆性气候 土地荒漠化 (2)提高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加强全流域水资源协调管理,合理分配水资源;合理开采地 下水;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解答有关环境问题的思路 1.环境问题的类型、表现与分布 首先从题目所给的图、表、文字等资料判断出该环境问题是什么,属于哪种类型(生态破坏或 环境污染),它的表现特征、分布等。 2.成因分析 环境问题的产生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一般来讲,要着重分析人为原因,环境问题多数是 因不合理地利用资源和能源造成的,但也不要忽略自然原因(如下): (1)地形条件:封闭低洼的地形,污染物不容易向外扩散,容易产生大气污染和酸雨。 - 12 - (2)逆温天气:空气的垂直运动受阻,污染物停留在地面附近,加剧了大气污染。 (3)水域条件:相对封闭的水域,流速缓慢,水体更新速度减慢,降低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容易引 起水体污染。 3.后果与危害 对环境问题带来的后果及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要能准确全面地进行分析。例 如温室效应的加强对地理环境、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产生的重大影响等。 4.解决的措施和建议 针对环境问题的原因、危害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一般可从政策、法规性措施,工程、技 术类措施,宣传、教育类措施等不同的方面进行分析。不同的环境问题采取不同的措施,要具 体问题具体分析: (1)污染问题:根本措施在于减少污染物排放(可通过提高利用率、净化处理后排放、使用环保 原料和燃料等达到目的),同时加强绿化,以增强环境自净能力;对于全球性问题还需加强国际 合作。 (2)生态破坏问题:根本在于恢复生态,因此首先要改变和停止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其次通过恢 复植被、水域等增强环境的平衡调节功能。 (3)资源问题:要从“开源”(替代资源开发、加强储量勘探等)和“节流”(提高利用率、减少 浪费、加大资源循环利用等)两方面入手。 1.(2015·重庆卷,11)马尔代夫是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著名岛国。2014 年 12 月 4 日,马累海 水淡化厂设备摧毁导致该岛淡水供应中断。应马尔代夫政府请求,中国政府及时向其提供了饮 用水等物资和资金援助。下图是马尔代夫部分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 13 - 该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 ①水土流失 ②雾霾严重 ③珊瑚退化 ④海平面上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题思路:马尔代夫位于热带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水热充足,植被覆盖率高,不易发生水土 流失;该国大气对流运动旺盛,且旅游业是支柱产业,环境污染少,基本无雾霾;该国主要有众 多珊瑚岛组织,随着旅游业发展,珊瑚退化成为该国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全球气候变暖,导致 海平面上升,使该国面临威胁。 答案:D 2.(2019·山西高考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 2001~2015 年主要流域水质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其中,劣Ⅴ类水质断面主要集中在海河、 淮河、辽河和黄河流域。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总磷。 指出我国 2001~2015 年水质变化特点,并分析海河、淮河、辽河和黄河流域水质较差的共同原 因。 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利用材料分析水质差的原因。在环境保护相关题目中,原因类题目较 常见,一般在分析原因时,都要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变化特点:通过 图片,可以看出劣Ⅴ类水质占比明显减少,Ⅰ—Ⅲ类水质占比增加,所以水质总体来说越来越 好。海河、淮河、辽河和黄河流域水质较差的共同原因,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个方面进行 分析,自然原因包括:河流流量小,自净能力弱;季风气候区,水量季节变化大,枯水期污染严重; 人为原因:流域内人口众多、城市密集,生产生活排放污水较多。 答案:变化特点:水质总体变好,劣Ⅴ类水质占比明显减少,Ⅰ—Ⅲ类水质占比增加。 共同原因:河流流量小,自净能力弱;水量季节变化大,枯水期污染严重;流域内人口、城市密集, 排放污水较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