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地理全国用二轮学案:专题2人文地理事象及其发展B(城市与交通)含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高考地理全国用二轮学案:专题2人文地理事象及其发展B(城市与交通)含答案

‎2018高考地理全国用二轮讲义:专题2人文地理事象及其发展B含答案 第2讲 城市与交通 网络构建 高考透视 ‎1.地位。城市与交通的发展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也是高考试卷中出现频率极高的内容。‎ ‎2.方法。复习该部分内容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结合城市空间分布图,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分析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区位因素、城市各功能区的布局。‎ ‎(2)联系不同地区城市发展的过程和方向,分析城市化的特征和解决城市化问题的有效措施。‎ ‎(3)以坐标图、局部区域图、扇形图等方式呈现信息,侧重考查交通点线的区位选择和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4)以某一重大工程为切入点,考查交通线、点的区位因素,或通过交通线、点、面的结合,联系气候、地形、河流等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涉及面广,知识跨度大,综合性强。‎ ‎3.方向。突出的城市发展问题,重大交通工程建设将是高考命题的重要背景和命题素材。‎ 重要考点1 城市空间结构与功能分区 城市内部功能分区 ‎1.城市三大功能区的区位选择 功能区 商业区 住宅区 工业区 区位 市中心 靠近市中心处 远离市中心处 区位 选择 原因 最大限度接近消费人群,商业付租最高 既利于工人上下班,又方便购物 工业生产占地空间较大,地租成本比例高 位置 分布 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 高级住宅区,在城市外缘,与高地、文化区相联系;低级住宅区在内城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业区相联系 城市外缘,交通干线两侧 ‎2.主要影响因素 经济因素(距市中心远近、交通通达度)通过影响地租水平影响城市功能分区,是城市功能区分化的主要因素。‎ 不同类型污染企业的布局方法 污染类型企业 布局 大气污染企业,如水泥厂、酿造厂 在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向、与季风垂直的郊外或城市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水污染企业,如造纸厂、皮革厂 在城市河流的下游 固体废弃物污染企业,如钢铁厂 远离农田或居住区 注意:有些工厂具有多种类型的污染,因此布局时要考虑多方面。如化工厂,具有大气污染和水污染两种污染;钢铁厂、火电厂具有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两种污染。‎ ‎[2016·江苏高考]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上图中最有可能是住宅区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沿甲—乙方向,气温、地租变化趋势曲线最有可能的是(  )‎ 解题流程 我的解答 (1)A (2)C 技法点拨 城市功能区布局的判断方法 城市功能区的判断可根据面积的大小、距市中心远近、形态特征等来分析,具体如表所示:‎ 判断方法 具体说明 看面积大小 住宅区面积最大,其次是工业区,商业区面积最小 看距市中 心远近 一般情况下,距离市中心由近及远依次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观形态特征 商业区一般呈点状、线状,住宅区和工业区一般呈面状 看人口变化 商业区昼夜人口差别最大,白天人口多,晚上人口少;住宅区与商业区变化相反;工业区人口昼夜差别最小 看建筑 物密度 商业区建筑物高大稠密,住宅区次之,工业区建筑物密度最小 观分布趋势 住宅区、工业区不断向郊外移动,市中心比例逐渐下降;商业区虽也有向郊区交通便捷处移动趋势,但幅度较小,在市中心上升幅度较大 考查角度1城市功能用地的变化 ‎[2017·河北唐山统考]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功能用地在变化。外部扩展可增加面积,而内部更替则有三种表现:一是内部更替引起的某类城市功能用地的增加,表示有其他类型的用地转变为这类用地;二是引起的某类城市功能用地减少,表示这一类型的用地转变为其他类型的用地;三是引起的某类城市功能用地的不变,表示某类城市功能用地的用地类型不存在变更。下图为2003~2012年我国某大城市功能用地的外部扩展与内部更替示意图。结合材料并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显示,2003~2007年该城市外部扩展、内部更替用地类型的面积(  )‎ A.居住用地>工业用地 B.公共管理与服务用地>居住用地 C.工业用地变动最小 D.商业服务设施用地大体相当 ‎(2)2003~2012年该城市工业用地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主要原因是城市中心区(  )‎ ‎①环境污染较重 ②土地价格较高 ③远离消费市场 ④基础设施落后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该城市十年间四类功能用地的变动表明,该城市(  )‎ A.功能用地以向城市中心集聚为主 B.发展规模以向外扩展为主 C.空间形态变化不大 D.功能用地以均衡分布为主 答案 (1)D (2)A (3)B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2003~2007年,该城市外部扩展的居住用地和内部更替的居住用地面积均小于工业用地,A项错误。公共管理与服务用地外部扩展和内部更替的面积均小于居住用地,B项错误。商业服务设施用地面积变化最小,C项错误。商业服务设施用地外部扩展面积与内部更替面积二者大体相当,D项正确。第(2)题,据图可知,2003~2012年,该城市内部的工业用地面积下降幅度较大,反映出大量的工业用地转化为其他的功能用地。工业生产需要占用较多的土地,但其付租能力较低,随着城市中心区地租成本上升,加上城市环境保护的需要,工业区逐渐向城市的外围移动。第(3)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城市十年间四类功能用地都发生了变化,城市内部各功能区的用地总量呈下降趋势,而外部扩展的面积更大,说明该城市的发展规模以向外扩展为主。‎ 考查角度2城市功能区地租指数的空间分布差异 ‎[2017·湖南六校联盟联考]城市功能区地租指数是指城市某功能区单位面积土地租金与该区人口日流通量的比值。下图为世界某城市功能区地租指数与布局方位雷达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城市商业区地租指数低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中心金融机构较多 B.城市中心环境质量较差 C.城市中心商品流通量较大 D.城市中心流通人口较多 ‎(2)若图中有高级住宅区分布,可能分布在该城市的(  )‎ A.西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东北方向 答案 (1)D (2)A 解析 第(1)题,据材料“城市功能区地租指数是指城市某功能区单位面积土地租金与该区人口日流通量的比值”可知,导致商业区地租指数低的原因只能是人口流通量大。第(2)题,高级住宅区单位面积租金高,而人口流通量低,因而其地租指数远高于其他住宅区,从图中住宅区地租指数分布可以看出,城市的西南方向最有可能有高级住宅区分布。‎ 考查角度3城市功能区的微观调整 ‎[2017·陕西质检]‎2016年2月21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2016年11月初,陕西省明确提出将在西安等市(区)选择部分区域开展住宅小区、单位大院内部道路与城市道路打通试点。读下面两图,完成(1)~(2)题。‎ ‎(1)住宅建设从大院模式向街区模式转变,将会(  )‎ ‎①提升主干道路密度 ②促进土地节约利用 ③降低商业网点密度 ④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以下城市功能区中不适宜采用街区模式布局的是(  )‎ A.仓储区 B.绿地 C.高等院校 D.小学、幼儿园 答案 (1)C (2)D 解析 第(1)题,住宅建设从大院模式向街区模式转变后,小型街道数量会增多,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主干道的压力,但不会提升主干道的密度,①错误;在没有新建道路的情况下,城市道路增加,会促进土地的节约利用,②正确;大院模式向街区模式转变,可能会促使商业网点增加,③错误;住宅建设从大院模式向街区模式转变,有利于城市土地的综合利用,能够优化城市空间布局,④正确,故选C项。第(2)题,仓储区、绿地、高等院校都可以采用街区模式布局。小学、幼儿园的学生年龄小,自我保护能力差,采用街区模式布局,可能会给学生带来危险,故D项正确。‎ ‎重要考点2 城市化、城市化问题及解决措施 ‎1.世界城市化进程及特点 从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进程来看,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如下图所示:‎ ‎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措施 城市化过程中的城乡规划与房地产业的发展。相关问题分析方法如下:‎ ‎1.城乡规划中工业布局的一般方法原则 布局原则 举例 比较大的工业区要布置在城市的外围,并与城市保持一定的距离,严重污染企业应布局在城区盛行风的下风向和河流的下游 水泥厂、化工厂、发电厂、钢铁厂 比较小的工业企业、污染程度也比较轻的可布局在城区边缘 汽车制造、机械加工 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应设立绿化隔离带 发电厂、水泥厂、钢铁厂、炼焦厂 注重工业企业的集聚效益,工业区要达到足够大的规模,以发挥良好的经济效益 上海金山卫石油化工厂 工业区与城区的关系是“若即若离”,应当方便生产,也要方便生活 食品厂、饮料厂、服装厂、纺织厂 ‎2.房地产开发选址的基本原则 基本 原则 选址原因 ‎ 布局 位置 上风 向原 则 由于城市环境存在着一定的烟尘污染,为了避免遭受其危害,人们必然希望住在城市的上风向地段,从而使这些区域具有很高的市场潜力 在城市的上风向(盛行风向的上风向)地段 高走 原则 城市中地势高的地块,受周围环境干扰少,有居高临下的感觉。因此,在房地产建设成本增加不多的情况下,人们通常愿意选择地势高的地段 地势高 的地段 近水 原则 城市将主要向河、湖、海方向发展,从市区到水边的区域是良好的投资地段。近水的地方景色好,空气清新,有利于身心健康,也是人们理想的住址选择 近河、湖、‎ 海的地方 沿交通线 或行政边 界发展原 则 城市将主要沿着铁路或公路主要干道两侧、河流沿岸、行政边界等向外发展。这些地方交通方便,人流、客流多,发展阻碍少,易进行合作。因此,这些地段的房地产市场增值潜力大 铁路或公路干道两侧、河流沿岸、行政边界 ‎[2016·全国卷Ⅰ]自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 000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近20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基本维持稳定的城镇结构体系。据此完成(1)~(3)题。‎ ‎(1)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  )‎ A.服务种类 B.服务等级 C.服务范围 D.服务人口 ‎(2)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  )‎ A.技术创新 B.空间集聚 C.市场拓展 D.产品升级 ‎(3)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可以(  )‎ A.提高乡村人口比重 B.降低人口密度 C.促进城市竞争 D.优化城乡用地结构 解题流程 我的解答 (1)A (2)B (3)D 技法点拨 了解城市绿心空间结构,提高城市发展新认识 ‎1.城市绿心空间结构模式 城市绿心的空间结构模式类型大体有两种:单个城市的中心绿色空间的结构模式和城市组团围绕绿色中心发展的空间结构模式(见下图)。‎ 绿心空间结构模式图 ‎2.城市绿心的作用 城市绿心是置于城镇的中心部位,具有一定绿量与显著生态效果的综合性城市绿地。城市绿心既可以调节城市中心地区的微气候,降低城市噪声,净化城市空气,优化城市的生态环境,又可以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需求。‎ ‎3.城市绿心的特征 ‎(1)绿心往往是城市或城市群重要的生态空间,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保障地区。‎ ‎(2)区别于城市中的公园等生态意义上的“斑块”,绿心需具备一定的空间规模,拥有相对完整的植物群落、具备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条件。‎ ‎(3)绿心往往位于城市内部的几何中心位置或者位于多个城市之间,具备非常好的区位条件,因此绿心往往也是最容易受到城市建设蚕食的地区,是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矛盾最突出的地区。‎ 考查角度1世界不同区域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下图为1950~2010年世界六大洲城市化水平变化统计图。读图回答(1)~(3)题。‎ ‎(1)亚洲、非洲和南美洲依次对应的是(  )‎ A.甲、乙、丙 B.乙、甲、丙 C.丙、甲、乙 D.乙、丙、甲 ‎(2)下面图中的曲线符合2010年后大洋洲人口变化的是(  )‎ ‎(3)北美洲平均城市化水平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高于亚洲,原因是北美洲(  )‎ A.农业机械化、规模化水平高,需要的劳动力较少 B.大力发展城市化,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C.城市中产业以服务业为主,就业机会较多 D.鼓励居民居住在城市,保护乡村环境 答案 (1)D (2)D (3)A 解析 ‎ 第(1)题,二战后南美洲的城市化水平增长迅速,所以甲为南美洲;非洲的城市化水平是六大洲中最低的,所以丙为非洲。第(2)题,大洋洲人口总量比较小,同时又是一个移民大洲,由于大量的移民涌入,无论是城市人口还是乡村人口总量都会有所增加,故D图符合大洋洲人口变化;A图中城市化水平较低,可能为非洲;B图中人口总量超大,可能为亚洲;C图中2010年城市化水平在80%以上,可能为北美洲。第(3)题,北美洲地广人稀,土地面积辽阔,农场规模一般较大,机械化程度很高,所以农业劳动力需求较少,平均城市化水平要高于亚洲。‎ 考查角度2城市大气环境问题与城市通风廊道建设 ‎[2017·吉林长春质检]城市通风廊道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留出一定空间的走廊,以保持或引导天然气流,提升城市空气流通性。下图为北京通风廊道规划图。据此完成(1)~(3)题。‎ ‎(1)影响北京通风廊道规划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 A.盛行风向 B.道路分布 C.地形地势 D.工业布局 ‎(2)下列地理事物中,不适合布局在通风廊道中的是(  )‎ A.成片绿地 B.高大建筑 C.湖面水域 D.城市道路 ‎(3)通风廊道建设完成后对北京的影响主要有(  )‎ A.彻底解决雾霾 B.扩大城市规模 C.提高城市地价 D.改善城市气候 答案 (1)A (2)B (3)D 解析 第(1)题,通风廊道通过加强城市空气流通,以改善城市大气质量为主要目的,因此要与盛行风向一致进行布局。第(2)题,通风廊道是通过加强城市空气流通,来改善城市大气质量为主要目的,因此要保证廊道通畅。高大建筑可阻挡空气的流通。第(3)题,通风廊道的建设是以提升城市空气流通性,改善城市大气质量为主要目的的,因此能改善城市气候。可缓解城市污染,但不能彻底解决。‎ 考查角度3以景观图为背景考查城市绿地建设 城市发展中常常留有大片绿地。城市绿地一般包括两种:一种高于路面,为上凸式绿地;一种低于路面,为下凹式绿地。下面为两种绿地景观图。读图回答(1)~(3)题。‎ ‎(1)图示绿地对城市环境的重要意义在于(  )‎ A.涵养水源,美化环境 B.减少雾霾,调节气候 C.防风固沙,保持水土 D.维持生物多样性 ‎(2)来自北欧的草坪草在我国华北地区城市广泛种植,遇到的主要困难为(  )‎ A.冬夏季风变换较大,年降水量不足 B.城市热岛效应显著,全年高温多雨 C.气温过高或过低,降水季节变化大 D.地下水埋藏浅,土壤盐碱化严重 ‎(3)和上凸式绿地相比,下凹式绿地(  )‎ A.植物生长更好 B.更加整洁美观 C.适宜休闲游览 D.集水功能强大 答案 (1)A (2)C (3)D 解析 第(1)题,防风固沙主要是干旱地区植被的作用,保持水土主要是湿润半湿润山区植被的作用;绿地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污染物,但会使空气湿度有所增加,所以,绿地对减轻雾霾作用不大;城市绿地对维持生物多样性意义不大。第(2)题,北欧主要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降水均匀;华北地区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冬冷夏热,降水季节变化大。第(3)题,读图可知,下凹式绿地集水效果更佳;下凹式绿地中的植物可能因长时间被水浸泡而影响生长;两种绿地都适宜休闲游览。‎ 重要考点3 交通运输发展对聚落和商业的影响 ‎1.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影响聚落发展速度 ‎2.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1)影响商业网点的密度 ‎(2)影响商业网点的位置变化 ‎3.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向 高速化、大型化(吨位)、专业化(大型集装箱等)、网络化(多种运输方式联合发展,形成交通网)。‎ 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2017·全国卷Ⅱ]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令海峡(下图)宽35~86千米,平均水深42米,最大水深52米,海峡两侧为山地。在第四纪冰期全盛时,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相连,印第安人祖先由此进入美洲。冰后期,温度上升,海平面升高,白令海峡形成,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间联系受到阻碍。即使在冬季白令海峡封冻时,人们仍难以徒步跨越。‎ ‎(1)分析目前在封冻时,人们难以徒步跨越白令海峡的自然原因。‎ ‎(2)推测冰期全盛时印第安人祖先从亚欧大陆进入美洲大陆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3)有人提议在白令海峡建设跨海大桥,但由于建桥成本高等原因,未获支持。分析在白令海峡建设跨海大桥成本高的原因。‎ 解题流程 我的解答 (1)白昼短(或近极夜),极为寒冷,(受低压控制)多暴雪,(海峡狭管效应)风速大。‎ ‎(2)夏季(暖季)。(当时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陆地相连,夏季(暖季)较温和,利于通过。‎ ‎(3)(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附近,)对桥梁防震要求高;海冰影响强,对桥梁结构要求高;大桥长度(跨度)大,施工难度大;(建筑材料等)运输距离长,基础设施差,运输费用高;气候极端,施工条件差,施工期短,对材料性能要求高,人工费用高。‎ 技法点拨 交通运输区位因素的系统分析 考查角度1地铁网络各站点通达性分析 ‎[2017·全国卷Ⅲ]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主要的客流集散地。下图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据此完成(1)~(3)题。‎ ‎(1)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 A.站点的用地面积 B.周边的人流量 C.站点的信息化水平 D.周边的环境质量 ‎(2)根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推测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为(  )‎ A.中心商务区 B.森林公园 C.大型住宅区 D.产业园区 ‎(3)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  )‎ A.围绕一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B.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 C.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D.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 答案 (1)B (2)A (3)C 解析 审题注意题干信息:①地铁途经主要客流集散地。②地铁线不同站点服务等级不同。③图示该城市空间形态为团聚状,城市平面形态显示有内环、二环和三环。第(1)题,注意关键词“主要取决于”,地铁站点的主要服务对象为流动人口,人流量越大消费市场往往越大,地铁站点的服务功能越全,其等级也就越高,故本题选择B项。第(2)题,由图可知,甲、乙、丙三个站点位于内环或其附近地区,地价较高;甲、乙、丙站点为一级站点或二级站点,等级较高;这三个站点分布相对集中,所以人流量较大。综上可知,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应为中心商务区,故本题选择A项。其他三项表示的土地利用类型区一般不会位于城市内环附近,故B、C、D三项错误。第(3)题,从图中可知,与河流垂直的方向上有多个一级站点,推测该城市有多个核心区,所以该城市最可能为多核心结构,其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考查角度2我国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2017·山东德州一模]“拥堵延时指数”是城市拥堵程度的评价指标,即城市居民平均一次出行实际旅行时间与自由状态下旅行时间的比值。拼车是指相同路线的几个人乘坐同一辆车上下班、上下学、旅游等,且车费由乘客平均分摊的出行方式。读“2016年我国部分城市拥堵延时指数示意图”与“某市工作日拼车潜力路程分布图”,完成(1)~(2)题。‎ ‎(1)由图文信息可以判断(  )‎ A.北京市拥堵延时指数约为2.06小时 B.等级越高的城市,交通拥堵延时指数越高 C.城市道路建设的改善可降低拥堵延时指数 D.拥堵延时指数与城市的服务范围呈正相关 ‎(2)拼车因环保、节能、缓堵得到政府鼓励,可推断该市(  )‎ A.拼车潜力与拼车距离呈负相关 B.拼车信息数据主要来源于“拼车网”‎ C.影响拼车成功率的关键因素是拼车等待时间 D.早7点比15点拼车成功率高 答案 (1)C (2)D 解析 第(1)题,拥堵延时指数是时间的比值。北京拥堵延时指数为2.06,而不是2.06小时。拥堵延时指数与城市等级、城市服务范围大小没必然联系;城市交通越便利,管理水平越高,拥堵延时指数越小。第(2)题,读图可知,0~4 km以内,两者呈正相关;4~24 km以内,两者呈负相关;24 km以上,相关性不明显。“拼车网”可为城市出行人员提供拼车路线等信息。早7点,出行人员多于15点,拼车易于成功。拼车成功率与时间有关,但不是关键因素,出行目的、路线的高度吻合是拼车成功的关键。‎ 考查角度3海港的建设与发展 ‎[2017·宁夏银川测试]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年)提出,到2020年将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为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上海大力推进产业布局“退二进三”(第二产业向郊区扩散,第三产业向中心城区集聚),并在郊区建设了金桥出口加工区、临港装备制造业基地等临港型工业集聚区。‎ 材料二 图一为上海港主港区位迁移示意图。图二为长江下游大通站1998~2008年输沙量变化图。‎ ‎ (1)说明上海港主港区位变迁的特点,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2)简述1998~2008年长江大通站输沙量变化的总体趋势,并解释主要原因。‎ ‎(3)说明上海港货运总量居世界首位的经济区位优势,并简述上海外贸货运结构以水运为主的主要原因。‎ 答案 (1)特点:向航道更深的水域迁移。‎ 原因:船舶大型化,吃水深度增加;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需要;上海工业企业(第二产业)向郊区搬迁,部分货源地外移。‎ ‎(2)趋势:输沙量呈显著下降趋势。‎ 原因:长江流域植被覆盖率提高,入河泥沙减少;长江三峡等水利工程拦截泥沙作用明显。‎ ‎(3)优势:通过长江航线与京沪、沪杭线联系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货物的运输需求量大,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上海港是我国沿海航线的中点,货物转运量大。‎ 水运原因:外贸货物多以集装箱(体积、重量大)为主,或附加值较低的轻工业商品为主;运输距离长(出口世界各地),水运运费低,可降低成本。‎ 解析 第(1)题,结合图例港区迁移方向可知,上海港主港区位变迁的特点是向航道更深的水域迁移;港区水位深,可以满足大型船泊停靠;上海市城区功能区布局的变化,上海工业企业(第二产业)向郊区搬迁,部分货源地外移;上海作为国际航运中心的需要。第(2)题,据图二可知,输沙量呈显著下降趋势;河流输沙量的减少主要与植被覆盖率、水利工程的建设等方面有关。第(3)题,上海港货运总量居世界首位的经济区位优势主要从地理位置、货物运输量、工业基础等方面分析。上海外贸货运结构以水运为主的原因主要从商品的性质、运输的距离、运输的成本等方面进行分析。‎ ‎[2017·山东济南模拟]下图为我国中部地区某城市示意图,该城市新城区以电子信息产业为支柱。读图,完成(1)~(2)题。‎ ‎(1)影响新城区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  )‎ A.公路 B.铁路 C.航空 D.水运 ‎(2)新城区建设对老城区的积极影响有(  )‎ ‎①缓解交通拥堵 ②优化空间结构 ③引发人口集聚 ④“摊大饼“式扩张 A.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②‎ 答案 (1)C (2)D 解析 ‎ 第(1)题,以电子信息产业为支柱的新城区位于飞机场周边,因此影响新城区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航空。第(2)题,新城区建设可以分散老城区的工业和人口,能有效缓解老城区的交通拥堵问题并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区位因素 区位因素 举例 自然因素 地形 大部分地区选平原建城;热带地区多选高原建城 美国东部城市群位于大西洋沿岸平原;巴西利亚和墨西哥城建在高原上 气候 世界大城市多分布在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区 欧洲大城市多分布在60°N以南的地区;巴西、澳大利亚城市多集中在气候适宜的东南沿海地区 河流 在河流入海口、两河交汇处、河运的起止点、河流与陆上交通的转运点易形成大城市 上海、鹿特丹——河口城市;武汉、重庆——两河交汇处发育的大城市 土壤 在土壤肥沃的地区,农业发达,易形成大城市 较普遍 矿产 在矿产开采处形成了众多的矿业城市 煤炭城市:匹兹堡、大同等;石油城市:大庆、阿伯丁 社会经济因素 交通 在铁路枢纽处易形成大城市;沿河、沿海、沿交通线易形成大城市 石家庄、株洲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 政治 政治中心的变革常形成新的城市 华盛顿、堪培拉、伊斯兰堡、巴西利亚等城市均是政治中心 科技 因科技的发展而迅速崛起 美国“硅谷”;日本筑波(科技城)‎ 宗教 因宗教信仰而形成的城市 拉萨——藏传佛教;耶路撒冷——犹太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的圣城;麦加、麦地那——伊斯兰教圣城 考向一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发展 ‎[2017·安徽江南十校测试]2016年6月初,中央正式发布《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这是自1982年以来第一次从国家战略布局的高度清晰定调:“到2030年,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城市群。”这将加快长三角城市群内各城市间合理的功能定位与产业结构的调整。读图,回答1~2题。‎ ‎1.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  )‎ A.城市体系发展不合理 B.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不完善 C.城市之间缺少分工、合作 D.长三角地区缺少能源和矿产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的瓶颈。由材料“到2030年,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城市群,这将加快长三角城市群内各城市间合理的功能定位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可知长三角各城市具体功能和分工合作不明确,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2.上海市作为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其服装纺织工业不断向城市群内其他地区转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有利于缓解安徽地区人口的就业问题 B.有利于加快上海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C.也伴随着一定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 D.各地区都应该抓住时机,积极引入服装纺织企业 答案 D 解析 上海市作为城市群的核心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劳动力价格高,不适合劳动力密集的纺织工业的发展,服装、纺织工业的迁出可以加快上海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对于承接地来说可以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区域的经济发展,但同时也会伴随着一定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 考向二 中原经济区的发展 ‎3.[2017·河南天一大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原经济区是以郑汴洛都市区为核心、中原城市群为支撑、涵盖河南全省延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地处我国中心地带,是全国主体功能区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地理位置重要,交通发达,市场潜力巨大,文化底蕴深厚,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下图为中原经济区规划布局图。‎ 材料二 继我国四大主要自由贸易区——上海、广东、天津、福建成立以来,2016年8月31日,国家决定设立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按区域布局划分为三个片区:洛阳片区、郑州片区、开封片区。‎ ‎(1)分析郑州片区的发展优势。‎ ‎(2)简要说明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立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3)简述促进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的途径。‎ 答案 (1)地处中原,地理位置优越;为省会城市,城市等级较高,辐射带动作用强;处于京广铁路和陇海铁路交会处,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信息网络发达、经济基础好,商业发达;国家政策支持;所在省地形地势多样,气候得天独厚,是全国重要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利于吸引劳动力密集型企业投资建厂、加工出口,进而增强郑州自由贸易实验区的活力。‎ ‎(2)打造多式联运的国际物流中心;增强河南省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推进河南省经济和金融改革的发展;降低产品交易成本。‎ ‎(3)提高市场开放程度,吸引国内外企业入驻;加强国际合作,提升农产品在出口效率方面的优势;利用郑州航空港优势,打造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和国际货物集散地,发展转口贸易;与其他自贸区构建积极的合作机制,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解析 第(1)题,对郑州片区发展优势的分析要考虑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发达的交通,丰富的劳动力,工农商贸基础好,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以及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等。第(2)题,自贸区的建设首先加快改革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在政策层面更有利于改革开放的深入。自贸区的建立会加快物流业的发展。贸易中心大发展会带动金融业发展,产品交易费用降低,更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第(3)题,政策引导,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大力引进外企、外资,加强国际合作,谋求互利共赢等可有效促进河南自贸试验区的发展。‎ 考向三 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实施方向 ‎4.2014年,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已经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以疏解首都面临的巨大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压力。读以下材料,回答(1)~(4)题。‎ 材料一 “京津冀地形图”与“京津冀城镇体系与三小时交通经济圈规划图”‎ 材料二 2016年京津冀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有关统计数据 项目 区域 人口密度 ‎(人/平方 公里)‎ 城镇化 水平 ‎(%)‎ 人均可支 配月收入 ‎(元)‎ 三次产业结构(%)‎ 交通时间距离 北京 ‎1 324‎ ‎86.5‎ ‎4 378‎ ‎0.6∶19.7∶79.7‎ 京津:33分钟 天津 ‎1 308‎ ‎82.9‎ ‎2 840‎ ‎1.2∶44.8∶54.0‎ 津冀(石家庄):‎ ‎1小时27分 河北 ‎396‎ ‎53.3‎ ‎2 354‎ ‎11.0∶47.3∶41.7‎ 京冀(石家庄):‎ ‎1小时19分钟 材料三 京津冀三地产业规划定位 ‎(1)从地理区位看,应当首选保定市和____________市作为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载地;从该区域产业分工定位看,北京应当大力发展__________________产业。‎ ‎(2)滦河上游自然保护区是华北地区最重要的“野生动植物基因库”,简述其形成的主要自然条件。‎ ‎(3)随着京津冀一体化推进,河北省将成为京津的“米袋子”和“菜篮子”。简述该省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4)试分析解决京津冀三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促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应该采取的措施。‎ 答案 (1)廊坊 第三 ‎(2)①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地区过渡带,植被类型由森林向草原过渡;②地处山区,地形复杂,水热条件差异大;③有滦河湿地,生物多样性好。‎ ‎(3)问题:水资源短缺、旱涝灾害、土地盐碱化和风沙灾害等。‎ 措施:南水北调,增加灌溉水源;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兴修农田水利工程,缓解春旱和夏涝;排灌结合,防治土地盐碱化,改造盐碱地,培育耐盐耐旱作物;营建农田防护林体系,防治风沙灾害;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 ‎(4)①适当控制京津人口数量,加快河北城市化进程,作为京津人口疏散地;②明确三地功能定位和产业分工,调整三地产业结构,形成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工与互补;③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促进城市分工协作,提高城市群一体化水平;④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促进三地互联互通,加快一体化进程;⑤加强三地大气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合作。‎ 解析 第(1)题,从地理区位看,应当首选保定市、廊坊市作为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载地。北京作为政治、文化和国际交流中心,应当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第(2)题,滦河上游自然保护区,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地区过渡带,植被类型由森林向草原过渡,物种丰富。地处山区,地形复杂,水热条件差异大。有滦河湿地,生物多样性好,所以在滦河上游自然保护区形成了“野生动植物基因库”。第(3)题,河北省位于华北平原上,降水少,人口众多,工农业生产、人们的生活用水量大。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资源短缺,旱涝灾害频繁,土地盐碱化和风沙灾害严重等。针对不同问题,采取相应措施治理。第(4)题,适当控制京津人口数量,加快河北城市化进程,将河北作为京津人口疏散地。明确三地功能定位和产业分工,调整三地产业结构,形成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工与互补,协调发展。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促进城市分工协作,提高城市一体化水平。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促进三地互联互通,加快一体化进程。加强三地大气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合作等措施。‎ ‎  时间:50分钟   满分:90分 一、选择题(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每小题后面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2017·安徽黄山模拟]TOD模式,是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用地开发模式。即以公交站点为中心、以400~800米(5~10分钟步行路程)为半径建立集商业、工作、文化教育、居住等为一体的区域中心。下图为“TOD开发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图中A、B、C三类城市功能区分别为(  )‎ A.核心商业区、居住区、办公区 B.办公区、核心商业区、居住区 C.居住区、核心商业区、办公区 D.居住区、办公区、核心商业区 答案 C 解析 A功能区在城市用地中占比例最大,为住宅区(居住区);B功能区位于城市核心区域,交通便利,为核心商业区,C项能区位于住宅区与商业区之间,为办公区。故C项正确。‎ ‎2.TOD开发模式可以(  )‎ A.加重城市交通拥堵 B.加快城市化进程 C.用步行替代公共交通 D.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答案 D 解析 该开发模式强调交通的通达性,各功能区布局合理,交通通畅,有利于区域环境质量的改善,故D项正确。‎ ‎3.图中车站(  )‎ A.客流量随时间变化大 B.公共停车场占地面积大 C.对周边环境污染严重 D.方便对外联系,货运量大 答案 A 解析 图中车站位于市中心,占地面积相对较小,城市功能区的设计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由于市区人员出行时间性强,车站客流量随时间变化较大。图中车站为运输效率较高的客运集散中心,对周边环境污染轻。故A项正确。‎ 读20世纪末部分国家城市与乡村人口比例图,完成4~5题。‎ ‎4.图示国家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 A.日本 B.英国 C.美国 D.法国 答案 B 解析 读图可知,图示国家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最高的是英国,故B正确。‎ ‎5.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国和印度城市人口数量相同 B.巴西和美国城市化速度相同 C.发展中国家间城市化水平差异较大 D.巴西等南美国家存在“滞后城市化”现象 答案 C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国和印度城市化水平大致相同,由于中国总人口多,因此中国的城市人口数量多;从图中看不出巴西和美国城市化速度;从图中可知,城市化水平高的国家有发展中国家,因此发展中国家间城市化水平差异较大;巴西等南美国家存在“超前城市化”现象。‎ ‎[2017·河南洛阳统考]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出行对时间因素考虑逐渐增多,且时间因素可能成为选择交通方式的主导因素。读三种交通运输方式从门到门所需时间示意图,完成6~7题。‎ ‎6.高铁对航空运输冲击最大,二者争夺客源的旅行距离最接近(  )‎ A.1 000 km B.1 400 km C.200 km D.300 km 答案 A 解析 读图可知,当旅行距离接近1 000千米时,乘坐高铁和飞机的旅行时间最接近,两者对客源的争夺最为明显,故A项正确。‎ ‎7.三种交通方式相比,飞机场的位置往往距离居民区最远,这主要是考虑了(  )‎ A.水体污染 B.固体废弃物污染 C.大气污染 D.噪声污染 答案 D 解析 飞机起降时产生的噪声很大,因此机场应远离居民区,以减小对居民生活的干扰,故D项正确。‎ ‎[2017·贵阳测试]西安地铁一号、二号、三号线开工建设以来,已累计完成建设投资160亿元,去年西安规划建设的6条地铁线路约400亿元项目资本金得到了全部落实。“十三五”期间,西安市每年将开工建设一条新线,到2018年运营通车里程将达到191.7公里,主城区地下轨道交通网络基本形成,交通拥堵问题将得到有效缓解,城市发展的承载能力将进一步增强。下图为西安市城市快速轨道建设网图,据此完成8~9题。‎ ‎8.西安市积极兴建地下隧道铁路交通系统的主要目的是(  )‎ A.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就业机会 B.节省地面空间,美化地表景观 C.减少能源消耗,保护城市环境 D.缓解交通拥堵,节省通勤时间 答案 D 解析 材料中“交通拥挤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可知,修建地下隧道的目的在于缓解交通拥堵,节约通勤时间。‎ ‎9.针对近些年一些大城市夏季出现的实际问题,地铁在设计与规划时必须充分考虑(  )‎ A.停水断电预案制定 B.防水排水设施 C.隧道塌方修复机制 D.防火通风设施 答案 B 解析 题干所给时间为“夏季”,因此结合我国季风气候的特点可知应防止暴雨带来的内涝问题,应防水排水。‎ ‎[2017·湖北师大附中测试]北极航道是指穿过北冰洋,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上航道,分为东北航道和西北航道。东北航道是连接欧亚两地海上的最短航道,西起北海,经亚欧大陆沿岸的各个边缘海到达东北亚。下表为东北航道与传统航线航行里程比较。据此完成10~11题。‎ 注:表中S代表经苏伊士运河;A代表经东北航道。‎ ‎10.与传统航道相比,东北航道(  )‎ A.经过的国家和地区较少 B.提高了传统航线的运输成本 C.缩短约60%~70%的路程 D.扩大了海盗的活动范围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交通运输线路的比较。从表中可知,与传统航道相比,东北航道的运输距离相对缩短,该航道经过的国家和地区较少。‎ ‎11.东北航线的开辟可能导致近些年(  )‎ A.摩尔曼斯克港规模萎缩 B.北极成为世界航运中心 C.北大西洋暖流势力减弱 D.苏伊士运河的地位急剧下降 答案 D 解析 东北航线的开辟会加快摩尔曼斯克港的发展,A错误;北极航道不经过北极,且北极地区客运、货运量较少,不可能成为世界航运中心,B错误;东北航线的开通不会影响洋流,C错误;由于东北航线的开通减少了航道距离,苏伊士运河的地位下降,D正确。‎ 二、综合题(2小题,共46分。)‎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4分)‎ 材料一 2016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到:“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建设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级配合理的道路网系统。”‎ 材料二 全国城市道路面积和道路长度各年度变化图。‎ 材料三 城市路网密度,纽约为13.1 km/km2,北京为6.3 km/km2(如下图)。‎ ‎(1)根据材料二,简述全国城市道路面积和道路长度变化特征。(8分)‎ ‎(2)根据材料三,联系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式宽马路”带来的不利影响。(8分)‎ ‎(3)你是否赞成材料一《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的逐步打开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并请说明理由。(8分)‎ 答案 (1)总体上道路面积比道路长度增长得快,城市道路越修越宽。20世纪80年代,道路长度和面积都在相对缓慢增长。90年代之后,道路的长度和道路的面积不断攀升,道路面积的增长均比道路长度的增长速度快。‎ ‎(2)①可达性低,出行距离长;②过马路困难;③公交服务渗透力弱,重复系数高,覆盖率难以提高;④造成城市用地紧张。‎ ‎(3)赞成。逐步打开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可以使小区居民出行更加便捷;可以减少土地浪费,节约城市用地;可以打通城市道路微循环,缓解交通拥堵状况;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言之有理皆可)‎ 或不赞成。小区公共区域属于全体业主共有,变成城市公用地有损业主的物权;小区内公用道路增加会影响业主出行安全;小区开放后治安管理难度增加;可能导致小区出现越来越严重的脏乱差现象。(言之有理皆可)‎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城市道路面积和道路长度都在增长,20世纪80年代增长缓慢,90年代后增速加快;道路面积增速更快,证明道路越修越宽。第(2)题,马路修的太宽,占地面积大,造成城市用地紧张,过马路困难,路网密度低,出行距离加长等问题。第(3)题,开放性题目,赞成、不赞成都可,但要有理有据,不能答非所问。赞成主要围绕交通便捷、节约土地资源、缓解交通拥堵等,不赞成主要围绕小区居民出行安全、治安管理、卫生等方面会出现问题等。‎ ‎13.[2017·山东德州一模]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 材料一 M省在我国生态建设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国务院常务会议已通过该省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 材料二 兰新高铁示意图。‎ ‎(1)图示区域内,兰新高铁与兰新铁路并不重合,试分析这样设计对铁路建设的影响。(6分)‎ ‎(2)简要说明兰新高铁建设对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意义。(8分)‎ ‎(3)根据所学知识,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生态条件方面,分析M省成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原因。(8分)‎ 答案 (1)增加铁路的长度和工程量;增加施工难度;投资(成本)增加。‎ ‎(2)使客、货运输分离,提升原有兰新铁路的货物运输能力;缩短西部地区与中东部地区之间的运输时间,大幅度提高城市间的人流、物流效率;拓宽沿线优势资源的运输通道,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快西部大开发进程;促进西北地区旅游业发展;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增进与亚欧国家经济交流(贸易往来)。‎ ‎(3)M省地处第一级阶梯向第二级阶梯过渡带;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交汇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交界处;湿润区向干旱区过渡带;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交界处;草原和荒漠及森林和草原的过渡地带;湿热向干冷的过渡性。‎ 解析 第(1)题,两条线路不重合最主要的影响在于修建兰新高铁时需要沿线勘查、选线、施工,铁路总长度增加、难度增大、工程量增大,投资增大。第(2)题,兰新高铁为客运专线,客、货运输分离后,原来兰新铁路运输能力、效率会大大提高,物流成本有所降低,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加快西部大开发,促进西北地区旅游业发展;交通运输效率的提高,可有力促进沿线地区资源开发、贸易发展,可进一步促进边境贸易。第(3)题,M省为甘肃省。特殊的“过渡性”特征决定了其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和生态安全保障的重要性。‎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