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9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4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34讲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必修2
第 34 讲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考试内容 必考要求 考查点拨 1.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a 主要考查区域可持续发展 的措施:循环经济、清洁生 产是常见命题内容 2.控制人口规模 人口规模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b 3.转变发展模式 (1)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特征 (2)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的特征 b b 4.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可 持续利用的措施 b 1.控制人口规模 (1)目的:减轻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2)地位:协调人地关系的根本措施。 2.转变发展模式 发展模式 目的 生产与消费方式 影响 传统的经济 发展模式 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产 量和提高消费水平 高投入、高消耗、 高污染 使人类陷入严重的资源、 环境危机 可持续的经 济发展模式 强调环境承载能力和自然资 源的永续利用 清洁生产和文明 消费 减少经济活动所造成的环 境压力和资源耗竭 特别提示 两种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出发点不同,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只注重经济增长, 生产循环过程表现为“资源—产品—废弃物”;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则强调经济增长、环 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的协调,生产循环过程表现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 3.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资源类型 可持续利用措施 土地资源 防治土地荒漠化,治理水土流失和土壤污染,保护基本农田,工矿废弃 地复垦等 森林资源 合理利用,妥善保护森林资源 水资源 节约、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 海洋资源 伏季休渔、禁止滥捕、治理污染 特别提示 (1)不可再生资源:应在加强节约和合理利用的同时,加强资源勘探,增加后备 储量并积极寻找新的替代品。 (2)可再生资源: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利用过程中促使其不断更新。 4.协调人地关系,从我做起 (1)协调人,地关系 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 关系 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 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关系 (2)个人参与:维护生态平衡,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1.(2015·浙江 10 月选考)解决漫画中反映的环境问题,合理的措施是( ) A.生产纯净水 B.治理水体污染 C.修建水利工程 D.节约生产用水 答案 B 2.(2015·浙江 10 月选考)生物燃料是指利用生物资源生产的乙醇燃料和生物柴油等。下图 为“2006 年~2012 年全球生物燃料产量图”(单位:108 升)。促使全球生物燃料产量变化的 主要原因有( ) ①全球粮食供应充足 ②环境保护意识增强 ③森林面积持续增加 ④化石能源污染环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D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生物燃料的使用,会减少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带来的一些环境问题,如 全球变暖和大气污染等,但是会威胁到粮食安全、造成植被的减少。 3.(2015·浙江 10 月选考)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美国等国家尝试了许多现代化农业生 产方式。下图示意的是( ) A.精确农业 B.有机农业 C.节水农业 D.生态农业 答案 A (2015·浙江选考)下图为“中国、美国和欧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变化示意图”。完成 4~5 题。 4.图中温室气体排放( ) A.美国始终最大 B.美国人均高于中国 C.欧盟持续增加 D.中国处于较高水平 5.温室气体浓度持续升高导致全球变暖,可能会( ) A.提高粮食生产稳定性 B.导致生物物种大量增加 C.缩短高纬河流封冻期 D.降低自然灾害发生频率 答案 4.B 5.C 课时训练 (2016·金华选考模拟)下图为“2007 年我国三大自然区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示意图”。读图 完成 1~2 题。 1.青藏高寒区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最多,其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A.地势低平,水网密布 B.冰川广布,湖泊众多 C.植被稀疏,蒸腾量小 D.季风影响,降水量大 2.为缓解水资源短缺对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优化农业结构 ②实施人工增雨 ③降低水费价格 ④推广节水技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1.B 2.B (2016·温州期末)为解决温室甲鱼养殖所产生的环境问题,浙江省某养殖户研发了一套环保 温室加温装置(如下图)。读图完成 3~4 题。 3.该装置的使用,产生的环境效益主要是( ) A.减轻水土流失 B.减少烟尘排放 C.节约养殖成本 D.提高土壤肥力 4.温室甲鱼养殖的转型出路是稻田里共养鱼虾鳖蟹,影响该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 A.燃料供给情况 B.交通运输条件 C.自然地理环境 D.农业生产技术 答案 3.B 4.D 解析 图中信息显示该装置采用了水幕除尘,减少了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但是用毛竹筒加热, 会使植被遭破坏,加剧水土流失。农业生产转型主要在于提高农业生产技术。 5.下图漫画反映的主题是( ) A.控制人口 B.发展经济 C.保护森林 D.开发能源 答案 C 解析 漫画反映树木受到破坏,要求人类保护森林,爱护自然环境。 (2016·浙江名校协作体测试)地球生态超载日是指某一年,到一个特定日期为止,人类对自 然资源的消耗已超过地球在这一年可以产出的资源总量。下图为“1990~2015 年地球生态 超载日统计图”。完成 6~7 题。 6.该期间地球生态超载日的变化趋势表明( ) A.气候变暖,资源更新周期变短 B.人口增加,资源消耗速度加快 C.技术发展,资源利用种类增多 D.经济下滑,资源供给数量不足 7.根据地球生态超载日的变化趋势,人类合理的应对措施是( ) A.加大资源开采力度 B.调整人口合理容量 C.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D.增加地球资源产出 答案 6.B 7.C 解析 第 6 题,由图可知,1990~2015 年地球生态超载日的时间在逐渐提前,说明随着世 界人口的增加,地球资源的消耗速度在不断加快。第 7 题,地球生态超载日的时间在逐渐提 前,在世界年产出资源总量一定的情况下,人类应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来应对地球资源消 耗速度不断加快的现状。 2014 年 11 月 APEC 会议期间,北京出现了久违的蓝天,一些网民称其为“APEC 蓝”。读“2014 年 11 月 13 日北京 PM2.5 污染物排放构成图”,完成第 8 题。 8.要使美丽的“APEC 蓝”成为“新常态”,以下措施中合理有效的是( ) A.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B.禁止外地机动车进入 C.全面关停污染企业 D.洒水车日夜不停工作 答案 A 9.结合“我国部分防护林分布示意图”,国家大力推行“退耕还林”政策的直接目的是 ( ) ①增加木材产量 ②改善生态环境 ③减少耕地面积 ④调整农业结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D 解析 读图可知,我国的退耕还林多分布于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所以可推测其意 义是调整农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 10.(2015·浙江学业水平测试)下列人类活动不属于水资源持续利用的是( ) A.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节水意识 B.通过在沙漠地区大力植树造林来涵养水源 C.在沿海地区实施海水淡化 D.从农业和工业两个用水大户中挖掘水资源的潜力 答案 B 11.读下图,分析我国一些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1)① 地 区 出 现 的 生 态 问 题 主 要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致这一生态问题的最主要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②地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④地区最大的生态问题是____________。导致这一生态问题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该生态问题的治理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 (1)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 过度垦殖、放牧,使植被破坏严重 (2)气候干旱,风化和风蚀作用强烈 (3)水土流失 黄土疏松,夏季多暴雨,土地遭到的流水侵蚀作用严重 压缩农业用地,提 高土地生产率;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改善天然草场的植被,实行合理放牧;大力开展矿区 的土地复垦工作;综合采用工程、生物、技术措施,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使“美丽中 国”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新词。但城市垃圾使“美丽中国”成为尴尬的场景。我国城市生活 垃圾产量大,处理方式主要有填埋、焚烧、堆肥及其他方式,目前处理能力约占总量的 80.3%。 材料二 我国采用垃圾焚烧发电的方法来处理城市垃圾,但遭到有些人反对,有些居民去问 责当地城市管理委员会。 (1)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法采用填埋会在哪些方面影响中国的“美丽”? (2)材料二中,垃圾焚烧发电的方法遭到有些人的反对,如果你也是持反对意见的居民之一, 说明反对的理由。 答案 (1)垃圾填埋会造成大气污染、地下水污染;会占用城郊宝贵有限的土地资源。 (2)垃圾焚烧发电技术要求高。如果技术与管理跟不上,会导致二次大气污染,严重影响居 民身体健康。垃圾焚烧会造成资源浪费,因为我国大部分城市没有实行垃圾分类,部分有用 的垃圾被焚烧。 解析 (1)垃圾填埋会造成大气污染、地下水污染;会占用城郊宝贵有限的土地资源。(2) 主要从焚烧垃圾导致大气污染、资源浪费等角度分析。查看更多